宁波市2010年高三模拟考试卷 高三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桑梓/渣滓绮丽/颀长 雇佣/用舍行藏 B.萎靡/逶迤涅槃/萌蘖 标识/拾级而上 C.阜盛/馥郁渐染/间断 旋风/钩玄提要 D.羁绊/稽首媲美/麻痹 磊落/硕果累累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今年以来,一方面是大量待业人员寻工无着,另一方面是沿海地区许多企业 招聘不到足够的人员,“就业难”与“用工荒”折射出我国产业转型时期的“就 业之觞 B.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但恼人的“春季综合征”也接踵而至,虚弱无力、心 情阴郁、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些都是其具体表现。 C.又是地震,又是灾难,近期全球地震频烦,无数人在倾刻之间失去生命,灾 难带来的断壁残垣以及残疾、孤儿现象让人心痛。 D.在全国各大城市房价飙涨的背景下,房价越来越成为中低收入人群无法逾跃 的屏障,拥有自己的房子也越来越成为难以企及的梦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足协新掌门韦迪“三线国家队全部打联赛”的计划一抛出,起到的效果 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使本已因贪腐处于漩涡之中的足协更加成为媒体关注的 焦点 B.现在不少城里人一到休息日,喜欢到农村体验垦田种植瓜菜的农家生活,他 们享受着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自经济适用房登上历史舞台之日起,政策的支持与价格的优势,使其始终处 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特殊地位。 D.成立一个世界性的围棋协会,是围棋界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中国、日本、 韩国究竟谁能成为始作俑者,这要看历史的机缘和三国的努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前往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与几十名特种兵,将执行 登舰检査、对抗海盗火力、保护过往船舶与人员安全等任务 B.季羡林的晚年,即使在病榻,仍然忆往述怀,富于思考,写下了如《病榻杂 记》这样的佳作,这正是“思想不老”的极好写照。 C.他们渊博的学识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将成为让我受用终生的宝贵的精神 财富鞭策我、激励我。 D.世博会结束后,主题馆将改为标准展览场馆,与世博中心、星级酒店等一起 组成能适应举办展览、承接会议需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k*s*5*u 5.标语是用简洁的语言拟写的具有宣传作用的话语。今年5月“宁波书城”即 将开业,它将成为城市的阅读中心和文化地标。为突出书城的形象与内涵,请你 拟写一个主题标语,并对标语作相应解说。要求:标语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 超过14字,不得抄袭。(4分) 语
宁波市 2010 年高三模拟考试卷 高三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桑梓/渣滓 绮丽/颀长 雇佣/用舍行藏 B. 萎靡/逶迤 涅槃/萌蘖 标识/拾级而上 C. 阜盛/馥郁 渐染/间断 旋风/钩玄提要 D. 羁绊/稽首 媲美/麻痹 磊落/硕果累累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今年以来,一方面是大量待业人员寻工无着,另一方面是沿海地区许多企业 招聘不到足够的人员,“就业难”与“用工荒”折射出我国产业转型时期的“就 业之觞”。 B.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但恼人的“春季综合征”也接踵而至,虚弱无力、心 情阴郁、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些都是其具体表现。 C. 又是地震,又是灾难,近期全球地震频烦,无数人在倾刻之间失去生命,灾 难带来的断壁残垣以及残疾、孤儿现象让人心痛。 D. 在全国各大城市房价飙涨的背景下,房价越来越成为中低收入人群无法逾跃 的屏障,拥有自己的房子也越来越成为难以企及的梦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国足协新掌门韦迪“三线国家队全部打联赛”的计划一抛出,起到的效果 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使本已因贪腐处于漩涡之中的足协更加成为媒体关注的 焦点。 B. 现在不少城里人一到休息日,喜欢到农村体验垦田种植瓜菜的农家生活,他 们享受着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 自经济适用房登上历史舞台之日起,政策的支持与价格的优势,使其始终处 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特殊地位。 D. 成立一个世界性的围棋协会,是围棋界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中国、日本、 韩国究竟谁能成为始作俑者,这要看历史的机缘和三国的努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前往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与几十名特种兵,将执行 登舰检查、对抗海盗火力、保护过往船舶与人员安全等任务。 B.季羡林的晚年,即使在病榻,仍然忆往述怀,富于思考,写下了如《病榻杂 记》这样的佳作,这正是“思想不老”的极好写照。 C. 他们渊博的学识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将成为让我受用终生的宝贵的精神 财富鞭策我、激励我。 D. 世博会结束后,主题馆将改为标准展览场馆,与世博中心、星级酒店等一起 组成能适应举办展览、承接会议需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k*s*5*u 5.标语是用简洁的语言拟写的具有宣传作用的话语。今年 5 月“宁波书城”即 将开业,它将成为城市的阅读中心和文化地标。为突出书城的形象与内涵,请你 拟写一个主题标语,并对标语作相应解说。要求:标语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 超过 14 字,不得抄袭。(4 分) 标 语: ▲
解 说: 6.临近高考,有人冒用教育考试中心的名义组织所谓“高考报告会”,推销髙 考辅导资料,并称报告者为“高考命题组专家”。下面是教育考试中心所作的声 明,略去标题和落款,请你补写空缺部分,要求恰当、得体。(3分) 近 期 特此声明。 7.据报道,某地在一次系统内竞职笔试中,请了18名少先队员监考,结果小学 生秉公执法,当场抓住25个作弊者。消息传出,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制度 创新,值得推广;也有人认为这是无奈之举,让人悲哀。请你对这种做法发表看 法。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态度鲜明。(不超过8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k*s*5和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这一连串的自我追问是长存于每个人 心中永恒的哲学命题。家谱,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线索。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 是同宗共族的血缘集团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 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等历史文 化的全过程。 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私修?因为缺乏记载,至 今不得而知。据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家谱是中国特有的 文化遗产,是中国宗法制度的体现。上古,尤其是实行分封制的朝代,如西周, 统治者的儿子们谁能封王、袭爵,一排家谱便一目了然。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 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 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到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 户户有家乘的现象 中国古代是宗族社会,家族关系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社会关系,是一个人的“根 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的体现就是在家谱中占有一个位置 修宗谱与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等共同组成的宗族制度,形成了当时 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家谱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建 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其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 读等族规正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视的,这一点与外国由宗教来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有 根本区别。 家谱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四个层次共同构 成完整的历史资料。以前人们更多关注王侯将相,但是家谱把目光投向了普通人 对于研究民风民俗、民族迁徙、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流行病和遗传病研究等都很 有帮助
解 说: ▲ 6.临近高考,有人冒用教育考试中心的名义组织所谓“高考报告会”,推销高 考辅导资料,并称报告者为“高考命题组专家”。下面是教育考试中心所作的声 明,略去标题和落款,请你补写空缺部分,要求恰当、得体。(3 分) 近 期, ▲ 特此声明。 7. 据报道,某地在一次系统内竞职笔试中,请了 18 名少先队员监考,结果小学 生秉公执法,当场抓住 25 个作弊者。消息传出,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制度 创新,值得推广;也有人认为这是无奈之举,让人悲哀。请你对这种做法发表看 法。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态度鲜明。(不超过 80 字)(5 分) ▲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12 分)k*s*5*u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这一连串的自我追问是长存于每个人 心中永恒的哲学命题。家谱,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线索。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 是同宗共族的血缘集团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 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等历史文 化的全过程。 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私修?因为缺乏记载,至 今不得而知。据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家谱是中国特有的 文化遗产,是中国宗法制度的体现。上古,尤其是实行分封制的朝代,如西周, 统治者的儿子们谁能封王、袭爵,一排家谱便一目了然。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 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 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到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 户户有家乘的现象。 中国古代是宗族社会,家族关系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社会关系,是一个人的“根”, 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的体现就是在家谱中占有一个位置。 修宗谱与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等共同组成的宗族制度,形成了当时 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家谱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建 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其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 读等族规正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视的,这一点与外国由宗教来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有 根本区别。 家谱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四个层次共同构 成完整的历史资料。以前人们更多关注王侯将相,但是家谱把目光投向了普通人, 对于研究民风民俗、民族迁徙、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流行病和遗传病研究等都很 有帮助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百姓家族有着丰富的家族故事,这 些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平民化的寻根意 识,正以不可小觑的力量,从精英阶层走进千万普通家庭。在泛着岁月光泽的历 史黄卷里,古旧家谱中附着的诸多人文价值正日益显现…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在对生命本体的回溯和关照中,生命变得更加具有质感。在 这种真实的触摸中,一扇扇记忆之门渐次打开。人文人文,有人,才有文。家谱 不是人口统计表这么简单,而是一部人的学问。家谱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家谱 的内核。家谱是符号,真正重要之处在于这一符号背后的文化认同。有人这样说 “家谱是什么?是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给每个人一个有所归依的位置。浸润了 血浓于水的寻根之情,不管过多少年,会有人知道你,记住你,认可你,哪怕你 再平凡卑微。”每一个生命叶片,都因了“根”的滋养,而愈发油翠和充满生机。 除了名人传记、大人物传记外,家谱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 家谱是活的精神,涵育了家族的文化,也注入了家族的情愫。继往事知来者,家 谱体现着生命与生命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对一个家族的价 值取向、行为模式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谱寻根的过程中,前人的奋起 磨砺、责任,成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家谱的使命就是“承前启后”,把精神代代 相传,其中的家风、家训更有强大的教化作用,让一个家族不偏离主线。 8.下列对“家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家谱为解答人对自我追问的哲学命题,提供了答案。 B.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我国第一部家谱出现在先秦时代,开始时为适应 政治与社会需要,主要是官府修谱。k*s*5和 C.家谱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家谱这一符号的背后附 着了文化认同。 D.家谱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同时由家谱形成了宗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建 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由宗族制度形成了当时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中国古代构建 社会价值体系的方式同外国由宗教来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有根本区别 B.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家谱是其中重 要的一环,缺少了家谱,中国历史由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构成的历 史资料就无法完整。 C.继往事知来者,家谱让生命找到了彼此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 尊严,也让每个人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有所归依。 D.家谱中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读等族规是中国文 化中最为重视的东西,没有家谱,也就没有中国文化。 10.联系上下文,说明“对生命本体的回溯和关照”指什么。(3分) 11.请根据文章的3-7段,分条概括家谱的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家家有明月清风 林清玄 到台北近郊登山,在陡峭的石阶中途,看见一个不锈钢桶放在石头上,外面用红 漆写了两字“奉水”,桶耳上挂了两个塑胶茶杯,一红一绿。在炎热的天气里喝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百姓家族有着丰富的家族故事,这 些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平民化的寻根意 识,正以不可小觑的力量,从精英阶层走进千万普通家庭。在泛着岁月光泽的历 史黄卷里,古旧家谱中附着的诸多人文价值正日益显现……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在对生命本体的回溯和关照中,生命变得更加具有质感。在 这种真实的触摸中,一扇扇记忆之门渐次打开。人文人文,有人,才有文。家谱 不是人口统计表这么简单,而是一部人的学问。家谱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家谱 的内核。家谱是符号,真正重要之处在于这一符号背后的文化认同。有人这样说: “家谱是什么?是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给每个人一个有所归依的位置。浸润了 血浓于水的寻根之情,不管过多少年,会有人知道你,记住你,认可你,哪怕你 再平凡卑微。”每一个生命叶片,都因了“根”的滋养,而愈发油翠和充满生机。 除了名人传记、大人物传记外,家谱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 家谱是活的精神,涵育了家族的文化,也注入了家族的情愫。继往事知来者,家 谱体现着生命与生命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对一个家族的价 值取向、行为模式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谱寻根的过程中,前人的奋起、 磨砺、责任,成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家谱的使命就是“承前启后”,把精神代代 相传,其中的家风、家训更有强大的教化作用,让一个家族不偏离主线。 8.下列对“家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家谱为解答人对自我追问的哲学命题,提供了答案。 B.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我国第一部家谱出现在先秦时代,开始时为适应 政治与社会需要,主要是官府修谱。k*s*5*u C. 家谱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家谱这一符号的背后附 着了文化认同。 D. 家谱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同时由家谱形成了宗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建 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中国古代由宗族制度形成了当时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中国古代构建 社会价值体系的方式同外国由宗教来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有根本区别。 B.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家谱是其中重 要的一环,缺少了家谱,中国历史由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构成的历 史资料就无法完整。 C. 继往事知来者,家谱让生命找到了彼此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 尊严,也让每个人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有所归依。 D. 家谱中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读等族规是中国文 化中最为重视的东西,没有家谱,也就没有中国文化。 10.联系上下文,说明“对生命本体的回溯和关照”指什么。(3 分) 11.请根据文章的 3-7 段,分条概括家谱的作用。(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20 分) 家家有明月清风 林清玄 到台北近郊登山,在陡峭的石阶中途,看见一个不锈钢桶放在石头上,外面用红 漆写了两字“奉水”,桶耳上挂了两个塑胶茶杯,一红一绿。在炎热的天气里喝
了清凉的水,让人在清凉时感觉到人的温情,这桶水是由某一个居住在这城市里 陌生的人所提供的,他是每天清晨太阳升起时就抬这么重的一桶水来,那细致的 用心是颇能体会到的 在烟尘滚滚的尘世,人人把时间看得非常重要,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几乎到了没 有人愿意为别人牺牲一点点时间的地步,即使是要好的朋友,如果没有重要的事 情,也很难约集。但是当我在喝“奉水”的时候,想到有人在这上面花了时间与 心思,牺牲自己的力气,就觉得在忙碌转动的世界,仍然有从容活着的人 这使我想起童年住在乡村,在行人路过的路口,或者偏僻的荒村,都时常看到 只大茶壶,上面写着“奉茶”,有时还特别钉一个木架子把茶壶供奉起来。我每 次路过“奉茶”,不管是不是口渴,总会灌一大杯凉茶,再继续前行,到现在我 都记得喝茶的竹筒子,里面似乎还有竹林的清香。我想,有时候人活在这个人世, 没有留下任何名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要对生命与土地有过真正的关怀与付 出,就算尽了人的责任。 很久没有看见“奉茶”了,因此在台北郊区看到“奉水”时竟低徊良久,到底, 不管是茶是水,在乡在城,其中都有人情的温热。山道边一杯微不足道的凉水, 使我在爬山的道途中有了很好的心情,并且感觉到不是那么寂寞了。 到了山顶,没想到平台上也有一桶完全相同的钢桶,这时写的不是“奉水”,而 是“奉茶”,两个塑胶杯,一黄一蓝,我倒了一杯来喝,发现茶是滚热的。于是 我站在山顶俯视烟尘飞扬的大地,感觉那准备这两桶茶水的人简直是一位禅师 了。在完全相同的桶里,一冷一热,一茶一水,连杯子都配合得恰恰刚好,这里 面到底是隐藏着怎么样的一颗心呢? 我一直认为不管时代如何改变,在时代里总会有一些卓然的人,就好像山林无论 如何变化,在山林中总会有一些清越的鸟声一样。同样的,人人都会在时间里变 化,最常见的变化是从充满诗情画意、逍遥的心灵,变成平凡庸俗而无可奈何, 从对人情时序的敏感,成为对一切事物无感。我们在股票号子里看见许多瞪着看 板的眼睛,那曾经是看云、看山、看水的眼睛;我们看签六合彩的双手,那曾经 是写过情书与诗歌的手;我们看为钱财烦恼奔波的那双脚,那曾经是在海边与原 野散过步的脚。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看起来仍然是二十年前无异,可是在本质上, 有时中夜照镜,已经完全看不出它们的连结,那理想主义的、追求完美的、每 个毛孔都充满了光彩的我,究竟何在呢? 清朝诗人张灿有一首短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更 变,柴米油盐酱醋荼。”很能表达一般人在时空中流转的变化,从“书画琴棋诗 酒花”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的心灵必然是经过了一番极大的动荡与革命, 只是凡人常不自觉自省,任庸俗转动罢了 有人问我,这个社会最缺的是什么东西?我认为最缺的是两种,一是“从容”, 是“有情”。这两种品质是大国民的品质,但是由于我们缺少“从容”,因此 很难见到步履雍容、识见高远的人;因为缺少“有情”,则很难看见乾坤朗朗、 情趣盎然的人。 社会学家把社会分为青年社会、中年社会、老年社会,青年社会有的是“热情” 老年社会有的是“从容”。我们正好是中年社会,有的是“务实”,务实不是不 好,但若没有从容的生活态度与有情的怀抱,务实到最后正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牺牲了书画琴棋诗酒花。二个彻底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 利实务的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
了清凉的水,让人在清凉时感觉到人的温情,这桶水是由某一个居住在这城市里 陌生的人所提供的,他是每天清晨太阳升起时就抬这么重的一桶水来,那细致的 用心是颇能体会到的。 在烟尘滚滚的尘世,人人把时间看得非常重要,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几乎到了没 有人愿意为别人牺牲一点点时间的地步,即使是要好的朋友,如果没有重要的事 情,也很难约集。但是当我在喝“奉水”的时候,想到有人在这上面花了时间与 心思,牺牲自己的力气,就觉得在忙碌转动的世界,仍然有从容活着的人。 这使我想起童年住在乡村,在行人路过的路口,或者偏僻的荒村,都时常看到一 只大茶壶,上面写着“奉茶”,有时还特别钉一个木架子把茶壶供奉起来。我每 次路过“奉茶”,不管是不是口渴,总会灌一大杯凉茶,再继续前行,到现在我 都记得喝茶的竹筒子,里面似乎还有竹林的清香。我想,有时候人活在这个人世, 没有留下任何名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要对生命与土地有过真正的关怀与付 出,就算尽了人的责任。 很久没有看见“奉茶”了,因此在台北郊区看到“奉水”时竟低徊良久,到底, 不管是茶是水,在乡在城,其中都有人情的温热。山道边一杯微不足道的凉水, 使我在爬山的道途中有了很好的心情,并且感觉到不是那么寂寞了。 到了山顶,没想到平台上也有一桶完全相同的钢桶,这时写的不是“奉水”,而 是“奉茶”,两个塑胶杯,一黄一蓝,我倒了一杯来喝,发现茶是滚热的。于是 我站在山顶俯视烟尘飞扬的大地,感觉那准备这两桶茶水的人简直是一位禅师 了。在完全相同的桶里,一冷一热,一茶一水,连杯子都配合得恰恰刚好,这里 面到底是隐藏着怎么样的一颗心呢? 我一直认为不管时代如何改变,在时代里总会有一些卓然的人,就好像山林无论 如何变化,在山林中总会有一些清越的鸟声一样。同样的,人人都会在时间里变 化,最常见的变化是从充满诗情画意、逍遥的心灵,变成平凡庸俗而无可奈何, 从对人情时序的敏感,成为对一切事物无感。我们在股票号子里看见许多瞪着看 板的眼睛,那曾经是看云、看山、看水的眼睛;我们看签六合彩的双手,那曾经 是写过情书与诗歌的手;我们看为钱财烦恼奔波的那双脚,那曾经是在海边与原 野散过步的脚。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看起来仍然是二十年前无异,可是在本质上, 有时中夜照镜,已经完全看不出它们的连结,那理想主义的、追求完美的、每一 个毛孔都充满了光彩的我,究竟何在呢? 清朝诗人张灿有一首短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更 变,柴米油盐酱醋茶。”很能表达一般人在时空中流转的变化,从“书画琴棋诗 酒花”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的心灵必然是经过了一番极大的动荡与革命, 只是凡人常不自觉自省,任庸俗转动罢了。 有人问我,这个社会最缺的是什么东西?我认为最缺的是两种,一是“从容”, 一是“有情”。这两种品质是大国民的品质,但是由于我们缺少“从容”,因此 很难见到步履雍容、识见高远的人;因为缺少“有情”,则很难看见乾坤朗朗、 情趣盎然的人。 社会学家把社会分为青年社会、中年社会、老年社会,青年社会有的是“热情”, 老年社会有的是“从容”。我们正好是中年社会,有的是“务实”,务实不是不 好,但若没有从容的生活态度与有情的怀抱,务实到最后正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牺牲了书画琴棋诗酒花。一个彻底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 利实务的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
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例如某些对情爱与知友的 缅怀,例如有人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例如在小路上突然听见冰果店里传来 段喜欢的乐曲,例如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诗歌,例如偶然听见桑间濮上的老 妇说了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例如偶然看见一朵酢浆花的开放……总的说来,人 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有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 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 情的宝殿 “心扉的突然洞开”,是来自于从容,来自于有情。 我时常想起童年时代,那时社会普遍贫穷,可是大部分人都有丰富的人情,人与 人间充满了关怀,人情义理也不曾被贫苦生活昧却,乡间小路的“奉茶”正是人 情义理最好的象征。记得我的父亲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人活着,要像个 人。”当时我不懂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才算比较了解其中的玄机。人即使生活条 件只能像动物那样,人也不应该活得如动物失去人的有情、从容、温柔与尊严 在中国历代的忧患悲苦之中,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失去本质,实在是来自这个简单 的意念:“人活着,要像个人!”k*s*5和 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 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人的富有实则 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 家家都有明月清风,失去了清风明月才是最可悲的! 下山的时候,我想,让我恒久保有对人间有情的胸怀,以及一直保持对生活从容 的步履;让我永远做一个为众生奉茶供水,在热恼中得到清凉的人 12.文中多次提到“奉水(茶)”,分别有何作用?(6分) 13.为什么说“一个彻底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利实务的 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3分) 14.有人评价林清玄的散文“淡而有味,浅而有致”,请举例并分析。(4分) 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家家有明月清风”的理解。(3分) 6.文章倒数第三段说:“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活活 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 去人的有情。”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4分) 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李警 (唐)卢肇 警,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宴,以 观其妙。时州客举进士者十人,皆有资业,乃醵二千文,同会镜湖,欲邀李生湖 上吹之,想其风韵,尤敬人神。以费多人少,遂相约各召一客。会中有一人,以
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例如某些对情爱与知友的 缅怀,例如有人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例如在小路上突然听见冰果店里传来一 段喜欢的乐曲,例如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诗歌,例如偶然听见桑间濮上的老 妇说了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例如偶然看见一朵酢浆花的开放……总的说来,人 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有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 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 情的宝殿。 “心扉的突然洞开”,是来自于从容,来自于有情。 我时常想起童年时代,那时社会普遍贫穷,可是大部分人都有丰富的人情,人与 人间充满了关怀,人情义理也不曾被贫苦生活昧却,乡间小路的“奉茶”正是人 情义理最好的象征。记得我的父亲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人活着,要像个 人。”当时我不懂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才算比较了解其中的玄机。人即使生活条 件只能像动物那样,人也不应该活得如动物失去人的有情、从容、温柔与尊严, 在中国历代的忧患悲苦之中,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失去本质,实在是来自这个简单 的意念:“人活着,要像个人!” k*s*5*u 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 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人的富有实则 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 家家都有明月清风,失去了清风明月才是最可悲的! 下山的时候,我想,让我恒久保有对人间有情的胸怀,以及一直保持对生活从容 的步履;让我永远做一个为众生奉茶供水,在热恼中得到清凉的人。 12.文中多次提到“奉水(茶)”,分别有何作用?(6 分) ▲ 13.为什么说“一个彻底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利实务的 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3 分) ▲ 14.有人评价林清玄的散文“淡而有味,浅而有致”,请举例并分析。(4 分) 1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家家有明月清风”的理解。(3 分) 16.文章倒数第三段说:“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活活 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 去人的有情。”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4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1 题。(18 分) 李謩 (唐)卢肇 謩,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宴,以 观其妙。时州客举进士者十人,皆有资业,乃醵二千文,同会镜湖,欲邀李生湖 上吹之,想其风韵,尤敬人神。以费多人少,遂相约各召一客。会中有一人,以
日晚方记得,不遑他请。其邻居独孤生者,年老,久处田野,人事不知,茅屋数 间,尝呼为“独孤丈”。至是遂以应命。 到会所,澄波万顷,景物皆奇。李生拂笛,渐移舟于湖心。时轻云蒙笼,微风拂 浪,波澜陡起。李生捧笛,其声始发之后,昏噎齐开,水木森然,仿佛如有鬼神 之来。坐客皆更赞咏之,以为钧天之乐不如也。独孤生乃无一言,会者皆怒。李 生以为轻己,意甚忿之。良久,又静思作一曲,更加妙绝,无不赏骇。独孤生又 无言。邻居召至者甚惭悔,白于众曰:“独孤村落幽处,城郭稀至,音乐之类 率所不通。”会客同诮责之,独孤生不答,但微笑而已。李生曰:“公如是,是 轻薄,为复是好手?”独孤生乃徐曰:“公安知仆不会也? 独孤曰:“公试吹《涼州》。”至曲终,独孤生曰:“公亦甚能妙,然声调杂夷 乐,得无有龟兹之侣乎?”李生大骇,起拜曰:“丈人神绝!某亦不自知,本师 实龟兹人也。”又曰:“第十三叠误入《水调》,足下知之乎?”李生曰:“某 顽蒙,实不觉。”独孤生乃取吹之。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进。独孤视之曰:“此 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乃换之,曰:“此至入破,必裂,得无吝惜否? 李生曰:“不敢。”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牛蹙階不敢动夲第十三叠揭示谬误 之处敬伏将拜。及“入破”,笛遂败裂,不复终曲。李生再拜,众皆帖息,乃散。 明旦,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至则唯茅舍尚存,独孤生不见矣。越人知者皆访之, 竟不知其所去。 [注]①入破:唐朝大曲一般有十多遍,可以分为三段,即散序、中序、破。 前两段音乐舒缓,只歌不舞,“破”的第一遍为“入破”,入破后丝鼓合鸣,节 奏急促,舞者开始入场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私更宴,以观其妙 更:交替,轮换。 B.时州客举进士者十人 举:提拔,推举。 C.公如是,是轻薄 轻薄:轻视,鄙薄。 D.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进 进:献上。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日晚方记得 秦以攻取之外 B.独孤生乃无一言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C.仿佛如有鬼神之来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D.竟不知其所去 某所,而母立于兹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宫廷乐师李警的演奏独步天下,一次偶然的机缘,让他遇到了身怀绝技却不 为人知的独孤生,懂得了学无止境、天外有天的道理。 B.小说善于运用铺垫衬托的艺术手法,以“宾”衬“主”,以高衬高,用不同 凡响的李警,衬托出独孤生的神妙超绝 C.作者善于创造意境,营造了一个与音乐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湖光山色的描摹 或渲染气氛,或烘托演技,写景写人,情景相生。 D.为了突出独孤生这一人物形象,作者把着力点放在对他的笛声的描摹上,用 响遏行云、吹裂笛子来刻画他演技的高超,用听众的反应来突出演奏艺术的震撼 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踏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 示谬误之处敬伏将拜
日晚方记得,不遑他请。其邻居独孤生者,年老,久处田野,人事不知,茅屋数 间,尝呼为“独孤丈”。至是遂以应命。 到会所,澄波万顷,景物皆奇。李生拂笛,渐移舟于湖心。时轻云蒙笼,微风拂 浪,波澜陡起。李生捧笛,其声始发之后,昏曀齐开,水木森然,仿佛如有鬼神 之来。坐客皆更赞咏之,以为钧天之乐不如也。独孤生乃无一言,会者皆怒。李 生以为轻己,意甚忿之。良久,又静思作一曲,更加妙绝,无不赏骇。独孤生又 无言。邻居召至者甚惭悔,白于众曰:“独孤村落幽处,城郭稀至,音乐之类, 率所不通。”会客同诮责之,独孤生不答,但微笑而已。李生曰:“公如是,是 轻薄,为复是好手?”独孤生乃徐曰:“公安知仆不会也?” 独孤曰:“公试吹《涼州》。”至曲终,独孤生曰:“公亦甚能妙,然声调杂夷 乐,得无有龟兹之侣乎?”李生大骇,起拜曰:“丈人神绝!某亦不自知,本师 实龟兹人也。”又曰:“第十三叠误入《水调》,足下知之乎?”李生曰:“某 顽蒙,实不觉。”独孤生乃取吹之。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进。独孤视之曰:“此 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乃换之,曰:“此至入破①,必裂,得无吝惜否?” 李生曰:“不敢。”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踖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 之处敬伏将拜。及“入破”,笛遂败裂,不复终曲。李生再拜,众皆帖息,乃散。 明旦,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至则唯茅舍尚存,独孤生不见矣。越人知者皆访之, 竟不知其所去。 [注] ①入破:唐朝大曲一般有十多遍,可以分为三段,即散序、中序、破。 前两段音乐舒缓,只歌不舞,“破”的第一遍为“入破”,入破后丝鼓合鸣,节 奏急促,舞者开始入场。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公私更宴,以观其妙 更:交替,轮换。 B.时州客举进士者十人 举:提拔,推举。 C.公如是,是轻薄 轻薄:轻视,鄙薄。 D.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进 进:献上。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日晚方记得 秦以攻取之外 B.独孤生乃无一言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C.仿佛如有鬼神之来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D.竟不知其所去 某所,而母立于兹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宫廷乐师李謩的演奏独步天下,一次偶然的机缘,让他遇到了身怀绝技却不 为人知的独孤生,懂得了学无止境、天外有天的道理。 B.小说善于运用铺垫衬托的艺术手法,以“宾”衬“主”,以高衬高,用不同 凡响的李謩,衬托出独孤生的神妙超绝。 C.作者善于创造意境,营造了一个与音乐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湖光山色的描摹 或渲染气氛,或烘托演技,写景写人,情景相生。 D.为了突出独孤生这一人物形象,作者把着力点放在对他的笛声的描摹上,用 响遏行云、吹裂笛子来刻画他演技的高超,用听众的反应来突出演奏艺术的震撼 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20.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遂 吹 声 发 入 云 四 座 震 栗 李 生 蹙 踖 不 敢 动 至 第 十 三 叠 揭 示 谬 误 之 处 敬 伏 将拜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独孤村落幽处,城郭稀至,音乐之类,率所不通。(3分) (2)公亦甚能妙,然声调杂夷乐,得无有龟兹之侣乎?(3分)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22-23题。(6分) 京口月夕书怀 旅夜书怀 (南宋)林景熙 (唐)杜甫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作者老家在温州平阳,此诗是他转徙京口时的感怀之作,当作于宋亡之后 ②这首诗是作者离开成都草堂后在渝州(今重庆)一带飘泊时所写。 22.《京口月夕书怀》中的“凉”字堪称关键,全诗以山风、秋夜来 之凉,以华发、异乡写 之凉。(2分) 23.请结合诗句分析《京口月夕书怀》和《旅夜书怀》两诗中作者情感的相似之 处。(4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 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4.()请从上述文字中写出一个成语。(1分) (2)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请联系实际加以评析。(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王勃《滕 王阁序》) (2)寻寻觅觅,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 (3)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论语》)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⑴独孤村落幽处,城郭稀至,音乐之类,率所不通。(3 分) ▲ ⑵公亦甚能妙,然声调杂夷乐,得无有龟兹之侣乎?(3 分) ▲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 22-23 题。(6 分) 京口月夕书怀 旅夜书怀② (南宋)林景熙① (唐)杜甫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作者老家在温州平阳,此诗是他转徙京口时的感怀之作,当作于宋亡之后。 ②这首诗是作者离开成都草堂后在渝州(今重庆)一带飘泊时所写。 22.《京口月夕书怀》中的“凉”字堪称关键,全诗以山风、秋夜来 写 ▲ 之凉,以华发、异乡写 ▲ 之凉。(2 分) 23.请结合诗句分析《京口月夕书怀》和《旅夜书怀》两诗中作者情感的相似之 处。(4 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 分)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 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4.⑴请从上述文字中写出一个成语。(1 分) ▲ ⑵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请联系实际加以评析。(3 分) ▲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 , ▲ 。(王勃《滕 王阁序》) (2)寻寻觅觅, ▲ ,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 (3)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 , ▲ 。 (《论语》) (4) ▲ ,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5)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一一泰戈尔 请你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 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800字。④不得抄袭。 宁波市2010年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D(羁绊j/稽首qi,媲美μⅰ/麻痹b,磊落l頜i/硕果累累l∈i;A项桑 梓/渣滓zi;B项涅槃/萌蘖nie;C项阜盛/馥郁f 2.B(A项“就业之觞”应为“就业之殇”,C项“频烦”应为“频繁”、“倾 刻”应为“顷刻”,D项“逾跃”应为“逾越”) 3.C(“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有比喻某种东西因价格优势不愁卖不出去的意思: A项“一石激起千层浪”意为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激起浪花,与“本已处于漩涡 之中”矛盾;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D项“始作俑者”比 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4.D(A项“舰艇编队”与“执行登舰检査”无法搭配;B项主语应为“季羡林” 而不是“季羡林的晚年”;C项句式杂糅,应去掉“鞭策我、激励我”) 5.答案示例 标语:载千古文明,荟天下文章 解说:书城承载着古老悠久的文明,又荟萃着天下的美文佳篇,为市民提供了 个文化熏染、心灵栖息的所在 答案示例二 标语:典藏古今文化,城纳万卷书香 解说:书城是一个城市的精神空间与坐标,宁波书城既有收藏文化的功能,同时 又要为城市增添浓郁的书香氛围。(标语2分,解说2分,若抄袭“书藏古今, 港通天下”这样的现成句不给分,若改编酌情给分) 6.教育考试中心发现有人冒用我中心名义进行虚假宣传。教育考试中心禁止高 考相关命题人员或专家参加以任何形式组织的各类高考报告会,也未出版或发行 过任何高考辅导材料。请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相信此类信息,以免上当受骗。(陈 述事实1分,表明态度1分,语句流畅1分) 7.答案示例一:这是制度创新,值得推广。此举保证了这次考试的公正性和社 会参与监督的有效性;对于考试者和参加监考的学生,都是一次鲜活的诚信教育。 答案示例二:这是无奈之举,让人悲哀。这凸显了成人防作弊机制的苍白,成人 的丑陋面要靠自身来克服,不能利用学生的纯洁;如此诚信缺失的现实,可能会 对小学生有负面影响。(观点明确1分,理由恰当3分,表达流畅1分。不囿于 两种观点的,言之成理也可) 8.C(A项应为“提供线索”,“提供答案”说法过度:B项错在“第一部家谱 出现在先秦时代”,原文为“缺乏记载,至今不得而知”;D项错在“由家谱形
(5) ▲ ,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四、作文(60 分)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 ——泰戈尔 请你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 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 宁波市 2010 年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 D ( 羁绊 jī/稽首 qǐ,媲美 pì/麻痹 bì,磊落 lěi/硕果累累 léi;A 项桑 梓/渣滓 zǐ;B 项涅槃/萌蘖 niè;C 项阜盛/馥郁 fù) 2. B (A 项“就业之觞”应为“就业之殇”,C 项“频烦”应为“频繁”、“倾 刻”应为“顷刻”,D 项“逾跃”应为“逾越”) 3.C(“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有比喻某种东西因价格优势不愁卖不出去的意思; A 项“一石激起千层浪”意为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激起浪花,与“本已处于漩涡 之中”矛盾;B 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D 项“始作俑者”比 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4.D(A 项“舰艇编队”与“执行登舰检查”无法搭配;B 项主语应为“季羡林”, 而不是“季羡林的晚年”;C 项句式杂糅,应去掉“鞭策我、激励我”) 5.答案示例一: 标语:载千古文明,荟天下文章 解说:书城承载着古老悠久的文明,又荟萃着天下的美文佳篇,为市民提供了一 个文化熏染、心灵栖息的所在。 答案示例二: 标语:典藏古今文化,城纳万卷书香 解说:书城是一个城市的精神空间与坐标,宁波书城既有收藏文化的功能,同时 又要为城市增添浓郁的书香氛围。(标语 2 分,解说 2 分,若抄袭“书藏古今, 港通天下”这样的现成句不给分,若改编酌情给分) 6.教育考试中心发现有人冒用我中心名义进行虚假宣传。教育考试中心禁止高 考相关命题人员或专家参加以任何形式组织的各类高考报告会,也未出版或发行 过任何高考辅导材料。请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相信此类信息,以免上当受骗。(陈 述事实 1 分,表明态度 1 分,语句流畅 1 分) 7.答案示例一:这是制度创新,值得推广。此举保证了这次考试的公正性和社 会参与监督的有效性;对于考试者和参加监考的学生,都是一次鲜活的诚信教育。 答案示例二:这是无奈之举,让人悲哀。这凸显了成人防作弊机制的苍白,成人 的丑陋面要靠自身来克服,不能利用学生的纯洁;如此诚信缺失的现实,可能会 对小学生有负面影响。(观点明确 1 分,理由恰当 3 分,表达流畅 1 分。不囿于 两种观点的,言之成理也可) 8.C(A 项应为“提供线索”,“提供答案”说法过度;B 项错在“第一部家谱 出现在先秦时代”,原文为“缺乏记载,至今不得而知”;D 项错在“由家谱形
成了宗族制度”,原文为“修宗谱与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等共同组 成的宗族制度”) 9.D(“没有家谱,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表述绝对化) 10.追寻家族历史的“根”,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的哲 学问题。(答出其中任1点给2分,2点给3分,简单答成“寻根”也可适当给 分) 11.()家谱是宗族制度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2)具 有学术研究的价值,成为重要的历史资料。(3)家谱可以“寻根”,既体现文化认 同,又看到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4)家谱是重要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教化作 用。(1点1分,3点即可) 12.(1)文章开篇写我在台北近郊登山,见山腰有人“奉水”,让我感到人情的温 热,也让我意识到忙碌的社会中依然有从容的人存在。引出下文的回忆与议论。 (2)文中我回忆想童年时路口或偏僻的荒村常见“奉茶”,贫困的生活中依然有人 与人之间的关怀,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生命与土地真正的 关怀与付出。而至山顶时,见人“奉茶”,更让我进一步思考奉献者的内心。 k=ks*5*u (3)结尾写下山时我想做一个为众生奉茶供水的人,表明我愿恒久保有对人间有情 的胸怀,保持对生活从容的步履。呼应开篇,卒章显志。(每点2分) 13.生活需要务实,但太过务实,只盯着钱财,人就变得庸俗,人生就失去光彩 而由这样一些人组成的社会必是冷漠的死板的,这样的生活必是毫无幸福可言 的。(意思对即可) 14.(①)语言冲淡平和,如:“我每次路过‘奉茶’,不管是不是口渴,总会灌 大杯凉茶,再继续前行,到现在我都记得喝茶的竹筒子,里面似乎还有竹林的清 香。”(2)林清玄的散文往往从日常小事入手阐明哲理,如本文从登山写起,如话 家常,娓娓道来。(③)叙述明白晓畅,说理通俗易懂。如:“我想,有时候人活在 这个人世,没有留下任何名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要对生命与土地有过真正 的关怀与付出,就算尽了人的责任。”(4)语言质朴而不乏诗意。如引用清人诗句 抒写时空流转变化。(5)清新的语言透着些禅意。如:“于是我站在山顶俯视烟尘 飞扬的大地,感觉那准备这两桶茶水的人简直是一位禅师了。在完全相同的桶里, 冷一热,一茶一水,连杯子都配合得恰恰刚好,这里面到底是隐藏着怎么样的 颗心呢?”(任写两点即可,有例证,有分析。) 15.“明月清风”是指“充满诗情画意、逍遥的心灵”;“家家有明月清风”也 就是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生活如何忙碌,每个人都应保持从容的生活态度和有情 的怀抱。(意思对即可) 16.即使物质生活贫困,人与人之间依然可以互相关爱,这种温情的付出和责任 感为人们带来做人的尊严。而一旦没有人这种温情与关爱,财富再多也会让你的 精神一贫如洗,毫无幸福可言。当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我 们要努力让贫穷的人活得有尊严,让富有的人有更多的爱心。(结合全文理解2 分,联系现实谈看法2分) 17.B(举:考中科举)k*s*5*u 18.C取独(A因为/凭借B却/只D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处所, 地方) 19.D(错在“把着力点放在对他的笛声的描摹上”。为了突出独孤生技艺的高 超,作者没有笨拙地继续描述他更高妙的笛声,而是让他指出李警吹奏中有夷乐
成了宗族制度”,原文为“修宗谱与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等共同组 成的宗族制度”) 9.D(“没有家谱,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表述绝对化) 10.追寻家族历史的“根”,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的哲 学问题。(答出其中任 1 点给 2 分,2 点给 3 分,简单答成“寻根”也可适当给 分) 11.⑴家谱是宗族制度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⑵具 有学术研究的价值,成为重要的历史资料。⑶家谱可以“寻根”,既体现文化认 同,又看到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⑷家谱是重要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教化作 用。(1 点 1 分,3 点即可) 12.⑴文章开篇写我在台北近郊登山,见山腰有人“奉水”,让我感到人情的温 热,也让我意识到忙碌的社会中依然有从容的人存在。引出下文的回忆与议论。 ⑵文中我回忆想童年时路口或偏僻的荒村常见“奉茶”,贫困的生活中依然有人 与人之间的关怀,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生命与土地真正的 关怀与付出。而至山顶时,见人“奉茶”,更让我进一步思考奉献者的内心。 k*s*5*u ⑶结尾写下山时我想做一个为众生奉茶供水的人,表明我愿恒久保有对人间有情 的胸怀,保持对生活从容的步履。呼应开篇,卒章显志。(每点 2 分) 13.生活需要务实,但太过务实,只盯着钱财,人就变得庸俗,人生就失去光彩。 而由这样一些人组成的社会必是冷漠的死板的,这样的生活必是毫无幸福可言 的。(意思对即可) 14.⑴语言冲淡平和,如:“我每次路过‘奉茶’,不管是不是口渴,总会灌一 大杯凉茶,再继续前行,到现在我都记得喝茶的竹筒子,里面似乎还有竹林的清 香。”⑵林清玄的散文往往从日常小事入手阐明哲理,如本文从登山写起,如话 家常,娓娓道来。⑶叙述明白晓畅,说理通俗易懂。如:“我想,有时候人活在 这个人世,没有留下任何名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要对生命与土地有过真正 的关怀与付出,就算尽了人的责任。”⑷语言质朴而不乏诗意。如引用清人诗句 抒写时空流转变化。⑸清新的语言透着些禅意。如:“于是我站在山顶俯视烟尘 飞扬的大地,感觉那准备这两桶茶水的人简直是一位禅师了。在完全相同的桶里, 一冷一热,一茶一水,连杯子都配合得恰恰刚好,这里面到底是隐藏着怎么样的 一颗心呢?”(任写两点即可,有例证,有分析。) 15.“明月清风”是指“充满诗情画意、逍遥的心灵”;“家家有明月清风”也 就是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生活如何忙碌,每个人都应保持从容的生活态度和有情 的怀抱。(意思对即可) 16.即使物质生活贫困,人与人之间依然可以互相关爱,这种温情的付出和责任 感为人们带来做人的尊严。而一旦没有人这种温情与关爱,财富再多也会让你的 精神一贫如洗,毫无幸福可言。当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我 们要努力让贫穷的人活得有尊严,让富有的人有更多的爱心。(结合全文理解 2 分,联系现实谈看法 2 分) 17.B(举:考中科举)k*s*5*u 18.C 取独(A 因为/凭借 B 却/只 D 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处所, 地方) 19. D(错在“把着力点放在对他的笛声的描摹上”。为了突出独孤生技艺的高 超,作者没有笨拙地继续描述他更高妙的笛声,而是让他指出李謩吹奏中有夷乐
并断定李警师事龟兹人,还指出李警演奏的失误,更“神机妙算”断定李警的笛 子都不管用。最后才描述独孤生的笛声。) 20.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踏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 伏将拜(每划对两个得1分) 21.(1)独孤老丈常年独居在偏远的乡村,很少进城,对音乐之类,全都一窍不通 处”译为“居住”1分,“率”译为“都”“全都”,1分。语句通顺1分。) (2)你也算是吹得很好的了,然而,笛声中掺杂有夷人的声调,莫非你有龟兹一带 的朋友?(“杂”译为“掺杂”1分,“得无”译为“莫非”“莫不是”“难不 成”“难道”“恐怕”1分。语句通顺1分。) 22.天气心情(心境) (2分) 23.情感相似之处有:(1)都抒发了异乡飘泊沦落的悲凄之情,林诗中感叹自己“异 乡”飘泊,杜诗用“天地一沙鸥”自况,自伤飘零:(2)都抒发了自己年老孤独的 伤感之情,林诗中感怀自己“百年”之身独对夜灯,杜诗中以“平野阔”“大江 流”反衬自己一叶小舟的孤苦伶仃;(3都抒发了时光流逝的悲哀之情,林诗中有 “华发”“百年”的哀伤,杜诗中以江水的奔流令人感受到时光的迅速消逝;(4) 都抒发国家残破、自己一事无成的郁闷之情,林诗写在宋亡后,“万事已华发 流露了事事不如意的悲伤,这也是借酒浇愁的原因,杜诗结合兵荒马乱的时代背 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流露了未能施展政治抱负的不平。(1点2分, 2点即可,须结合诗句解说) 24.(1)犯上作乱(1分) (2)孔子认为真正的孝不仅仅表现在行动上,更要表现在心中。为长辈效劳,做些 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请长辈享用,这些还不是孝的全部。对长辈的孝应发自内 心,比如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当今社会日趋老龄化,子女对父母尽 孝,不仅应体现在物质上,更应讲究“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常与老人交流, 关心老人心理,尊重老人权利。(3分,其中联系实际1分) 25.(1)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2)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3)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6.按200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标准评分 [参考译文] 李警是唐朝开元年间教坊里的首席吹笛手,近代没有人能超过他。一次,他有事 请假到越州。公家、私人轮流宴请他,以便欣赏他的神妙本领。当时,有十位新 中的进士寄居在州里。他们都有家产,于是凑足了二千文钱,准备在镜湖聚会, 邀请李薺在湖上吹笛,想要欣赏他的风彩,尤其警人神智。因为钱多人少,就相 约各带一位客人。其中有一个参加聚会的人,到了晚上才想起这事,没有时间去 请别人。他的邻居是个独居者,年龄很大了,长久住在乡下,不懂人情世故,有 几间茅屋,乡人都他称为“独孤丈”。于是就带着他赴会。 到了聚会的地方,只见碧波万顷,景物都非常奇特。李警以手拂笛,游船慢慢地 划向湖心。此时,云雾淡淡,草木茂盛,微风吹拂着水浪,波澜陡起。李警捧笛 吹奏,笛声开始响起后,云散雾收,水面和草木阴森森的,仿佛有鬼神降临!船 上的宾客都赞叹不已,都认为天上的音乐也比不过他的笛声。独孤老丈却一言未
并断定李謩师事龟兹人,还指出李謩演奏的失误,更“神机妙算”断定李謩的笛 子都不管用。最后才描述独孤生的笛声。) 20. 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踖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 伏将拜(每划对两个得 1 分) 21.⑴独孤老丈常年独居在偏远的乡村,很少进城,对音乐之类,全都一窍不通。 (“处”译为“居住”1 分,“率”译为“都”“全都”,1 分。语句通顺 1 分。) ⑵你也算是吹得很好的了,然而,笛声中掺杂有夷人的声调,莫非你有龟兹一带 的朋友?(“杂”译为“掺杂”1 分,“得无”译为“莫非”“莫不是”“难不 成”“难道”“恐怕”1 分。语句通顺 1 分。) 22.天气 心情(心境) (2 分) 23.情感相似之处有:⑴都抒发了异乡飘泊沦落的悲凄之情,林诗中感叹自己“异 乡”飘泊,杜诗用“天地一沙鸥”自况,自伤飘零;⑵都抒发了自己年老孤独的 伤感之情,林诗中感怀自己“百年”之身独对夜灯,杜诗中以“平野阔”“大江 流”反衬自己一叶小舟的孤苦伶仃;⑶都抒发了时光流逝的悲哀之情,林诗中有 “华发”“百年”的哀伤,杜诗中以江水的奔流令人感受到时光的迅速消逝;⑷ 都抒发国家残破、自己一事无成的郁闷之情,林诗写在宋亡后,“万事已华发” 流露了事事不如意的悲伤,这也是借酒浇愁的原因,杜诗结合兵荒马乱的时代背 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流露了未能施展政治抱负的不平。(1 点 2 分, 2 点即可,须结合诗句解说) 24.⑴犯上作乱(1 分) ⑵孔子认为真正的孝不仅仅表现在行动上,更要表现在心中。为长辈效劳,做些 事情;有好吃好喝的,请长辈享用,这些还不是孝的全部。对长辈的孝应发自内 心,比如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当今社会日趋老龄化,子女对父母尽 孝,不仅应体现在物质上,更应讲究“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常与老人交流, 关心老人心理,尊重老人权利。(3 分,其中联系实际 1 分) 25.⑴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⑵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⑶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⑷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⑸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6.按 2009 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标准评分。 [参考译文] 李謩是唐朝开元年间教坊里的首席吹笛手,近代没有人能超过他。一次,他有事 请假到越州。公家、私人轮流宴请他,以便欣赏他的神妙本领。当时,有十位新 中的进士寄居在州里。他们都有家产,于是凑足了二千文钱,准备在镜湖聚会, 邀请李謩在湖上吹笛,想要欣赏他的风彩,尤其警人神智。因为钱多人少,就相 约各带一位客人。其中有一个参加聚会的人,到了晚上才想起这事,没有时间去 请别人。他的邻居是个独居者,年龄很大了,长久住在乡下,不懂人情世故,有 几间茅屋,乡人都他称为“独孤丈”。于是就带着他赴会。 到了聚会的地方,只见碧波万顷,景物都非常奇特。李謩以手拂笛,游船慢慢地 划向湖心。此时,云雾淡淡,草木茂盛,微风吹拂着水浪,波澜陡起。李謩捧笛 吹奏,笛声开始响起后,云散雾收,水面和草木阴森森的,仿佛有鬼神降临!船 上的宾客都赞叹不已,都认为天上的音乐也比不过他的笛声。独孤老丈却一言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