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下期汝南双语高一语文期中测试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 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 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 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 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 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 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 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 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 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 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 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 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 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 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 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 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 到回应。 【注】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1.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 B.苏轼“以诗为词”,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表现。 C.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来超越前人。 D.李清照并不反感北宋词坛的“俗词”,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 2.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
1 2010—2011 下期汝南双语高一语文期中测试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 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 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 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 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 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 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 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 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 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 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 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 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 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 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 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 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 到回应。 【注】 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1.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 B.苏轼“以诗为词”,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表现。 C.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来超越前人。 D.李清照并不反感北宋词坛的“俗词”,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 2.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一
家。 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来维护“别是一家”的词的本来特征一一音乐性。 C.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成。 D.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都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 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 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 保持了音律之美。 D.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 个方面不断互补。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 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髙第,累迁敦煌太守。以 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 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 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 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 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薄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 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 将终,告其故吏朱诋、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 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袛、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 时称咨明达 (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家。 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来维护“别是一家”的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 C.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成。 D.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都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 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 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 保持了音律之美。 D.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 个方面不断互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 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 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 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 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 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 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薄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 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 将终,告其故吏朱诋、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 之。 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 时称咨明达。 (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就:到任。 B.诏书切让。 让:责备。 C.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亲自。 D.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干:干预。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薄殓素棺 A.①③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 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他以孝事母、清正廉洁的德 行使盗贼惭叹离去。 C.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路帝迎候而未加停留。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 之后辞官归家。文中记述这件事,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殡法。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 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4分) (2)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侯问武,而收系张胜。(3分) (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完成8、9两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8、在这首诗中,作者描绘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高尚品质?(5分) 9、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0.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元嘉草草, (2)学而不思则罔
3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就:到任。 B.诏书切让。 让:责备。 C.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亲自。 D.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干:干预。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 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薄殓素棺。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 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他以孝事母、清正廉洁的德 行使盗贼惭叹离去。 C.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路帝迎候而未加停留。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 之后辞官归家。文中记述这件事,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殡法。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 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4 分) (2)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侯问武,而收系张胜。(3 分) (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完成 8、9 两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8、在这首诗中,作者描绘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高尚品质?(5 分) 9、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 10.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元嘉草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罔,
(3) ,到黄昏、点点滴滴。 (4)羽扇纶巾,谈笑间, ,归去也,也无风雨也无晴。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梯子 周粲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 爸爸看了看他9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 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 说:“慢着!” 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 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你再下来。” 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 没有一次是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髙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 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便纵身一跳。哪里 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旁。儿子扑了个空 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开花。儿子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 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 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 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 儿子显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他站在那儿,动 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 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 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粒还没有熟透的橘子 爸爸喊了:“一……二……三!
4 (3) ________ ______ 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4)羽扇纶巾,谈笑间, 。 (5)_____________ ___,归去也,也无风雨也无晴。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梯 子 周粲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 爸爸看了看他 9 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 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 说:“慢着!” 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 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你再下来。” 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 没有一次是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 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便纵身一跳。哪里 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旁。儿子扑了个空, 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开花。儿子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 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 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 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 儿子显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他站在那儿,动 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 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 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粒还没有熟透的橘子。 爸爸喊了:“一……二……三!
咬着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噗的- 声,摔得支离破碎 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 地方,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 什么要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 况是爸爸的话呢!”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借梯子为道具,通过父与子两个人物的对话,传达了这样一种思想观念:人 对人的认识必须是防范和信任共存。 B.这篇小说没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爸爸和儿子只不过是两个道理的传声 者,就如相声里的甲、乙两个角色,因为微型小说不要求要素齐备。 C.写儿子在梯子上,爸爸却让他长时间地站在上面听自己讲故事,这一情节不真实 还不如让儿子跳两次,既可避免拖沓,给儿子的教训又更深刻。 D.父亲讲述的那个儿子是一个勇敢的儿子,父亲的儿子是一个胆怯的儿子,两者构 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E.小说主要以儿子上梯子、在梯上、下梯子构成故事情节,充分体现了微型小说的 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一个突岀特点:时间跨度小,写典型的生活橫截面。 (2)小说中的爸爸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 (3)文中写到了哪几种花?分别简析其作用。 (4)文中的爸爸先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就 更不必说了。”后来又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 是爸爸的话呢!”你对其中的哪一方面有较深的理解,请说明理由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25分) ①世纪之星陨落了,陨落在世纪终结的前夜。她的使命已经完成,她整整燃烧了一百年! 她以不竭的热情在自己拥有的一角天空,默默地放射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滋润着人们的 心灵,教他们如何爱,如何为弱小者和善良者献出心力,既不高调,亦不卑微,一百年不间 断,以一以贯之的从容和平淡,燃烧自己,烛照世间。这样的人,在这一百年中,即使不是 仅见,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
5 咬着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噗的一 声,摔得支离破碎…… 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 地方,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 什么要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 况是爸爸的话呢!”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借梯子为道具,通过父与子两个人物的对话,传达了这样一种思想观念:人 对人的认识必须是防范和信任共存。 B.这篇小说没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爸爸和儿子只不过是两个道理的传声 者,就如相声里的甲、乙两个角色,因为微型小说不要求要素齐备。 C.写儿子在梯子上,爸爸却让他长时间地站在上面听自己讲故事,这一情节不真实; 还不如让儿子跳两次,既可避免拖沓,给儿子的教训又更深刻。 D.父亲讲述的那个儿子是一个勇敢的儿子,父亲的儿子是一个胆怯的儿子,两者构 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E.小说主要以儿子上梯子、在梯上、下梯子构成故事情节,充分体现了微型小说的 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一个突出特点:时间跨度小,写典型的生活横截面。 (2)小说中的爸爸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 (3)文中写到了哪几种花?分别简析其作用。 (4)文中的爸爸先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就 更不必说了。”后来又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 是爸爸的话呢!”你对其中的哪一方面有较深的理解,请说明理由。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25 分) ① 世纪之星陨落了,陨落在世纪终结的前夜。她的使命已经完成,她整整燃烧了一百年! 她以不竭的热情在自己拥有的一角天空,默默地放射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滋润着人们的 心灵,教他们如何爱,如何为弱小者和善良者献出心力,既不高调,亦不卑微,一百年不间 断,以一以贯之的从容和平淡,燃烧自己,烛照世间。这样的人,在这一百年中,即使不是 仅见,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
②冰心是世纪的同龄人,也是世纪的见证人。清王朝覆灭时,她是少年;五四新文化运 动时,她是青年;整个中年时期在离乱和忧患中度过。动荡和苦难,造就了她成熟的人生.饱 经忧患的她,极大地延长了中年期。她似乎在向世人昭示,人的生命有多么大的承受力。她 坚强地活着,体验那超乎想像的苦难并战胜它,从充满噩梦的昨日,直至舒展开放的今日。 ③在冰心的文学世界里,大海和母亲是支持这个世界全部丰富性的两个基本意象。母亲 的意象,是包容在大海这个大的意象之中的。冰心曾在诗中向造物者祈求,倘若生命中只有 次“极乐的片刻”,那么,她的愿望便是:“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 明的大海里。”(《春水》) ④在冰心的诗中,我、母亲、大海是三位一体的.人类各式各样的爱中,母爱是最纯真 也最伟大.母亲对儿女之爱无须特意表现,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子女对于母亲之爱的 怀想与礼赞也如此。这是排斥了一切势利考虑之后的无私、无邪、无欲的高贵情感。冰心从 母爱出发,推己及人,以一片婉转女儿心,传达出人间的万种柔情。 ⑤大海博大涵容,它的宽广胸襟可以装下世间一切的苦厄、欢愉和忧思。它静如明镜, 动有狂澜。在它碧波万顷的宁静中,包蕴着震天撼地的伟力.它的激情也是内蕴的,却夜以 继日地起伏涌动,若人的生命之树常青!诚然,这位昔日的南国闺秀,有着一颗晶莹柔婉的女 儿心,对母亲、对兄弟、对友人、对弱者;而大海的博大、雄健、恒久,却从另一面衬托了 这位世纪老人的高远和伟大。 ⑥在文学经历上,冰心是五四新文学的同龄人。她说过,是五四运动那“强烈的时代思 潮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围的半封建 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中的种种问题。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压迫和呼唤”。冰心 称这股新文化运动的思潮是“电光后的一声惊雷”,把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她的创作 活动始于1919年,一直延伸到世纪末。五四运动中涌现了一批狂飙突进的猛将,如陈独秀、 胡适、鲁迅等,他们是登高一呼从者如云的英雄式的人物。冰心不是这类英雄式的人物,她 更“平常”,但她响应和参与了这种英雄业绩的创造和建设。她和“五四”一代人有着共同 的性格,那就是反抗和批判。他们同样是新时代和新潮流的推动者,共同完成了中国20世纪 伟大的精神革命。伟大的五四精神突出地表现在对于旧文化和旧礼教的抗争,但“五四”并 非一味地“破坏”,它有鲜明的建设精神:“五四”也并非一味地“激烈”,它的本质是温 情和人性的。这些本质在那些猛将身上,是隐藏着和潜伏着的,而在另一类“非猛将”如冰 心这样的人身上,则成为一种非常明显确定的品质。 ⑦这是最丰富和最有创造力的一代人。在这个让人景仰的队伍中,走着我们的冰心先生。 她是最先觉悟的那些女性中的一位。中西、古今文化的交汇和融合,在她那里造出了奇迹。 她的创作服膺于“为人生”的理想;她发起和倡导了中国新诗史上的“小诗运动”;她用通 讯的方式写散文,她的《寄小读者》开辟了散文的新天地;她还是儿童文学热情的支持者和 实践者 ⑧冰心毕生都在这样辛勤地创造着,直到生命的晚景,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而且愈到 后来,性格中潜藏的刚烈之气愈为显扬。她正气凛然,疾恶如仇,所作短文如《万般皆上品》
6 ② 冰心是世纪的同龄人,也是世纪的见证人。清王朝覆灭时,她是少年;五四新文化运 动时,她是青年;整个中年时期在离乱和忧患中度过。动荡和苦难,造就了她成熟的人生.饱 经忧患的她,极大地延长了中年期。她似乎在向世人昭示,人的生命有多么大的承受力。她 坚强地活着,体验那超乎想像的苦难并战胜它,从充满噩梦的昨日,直至舒展开放的今日。 ③ 在冰心的文学世界里,大海和母亲是支持这个世界全部丰富性的两个基本意象。母亲 的意象,是包容在大海这个大的意象之中的。冰心曾在诗中向造物者祈求,倘若生命中只有 一次“极乐的片刻”,那么,她的愿望便是:“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 明的大海里。”(《春水》) ④ 在冰心的诗中,我、母亲、大海是三位一体的.人类各式各样的爱中,母爱是最纯真、 也最伟大.母亲对儿女之爱无须特意表现,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子女对于母亲之爱的 怀想与礼赞也如此。这是排斥了一切势利考虑之后的无私、无邪、无欲的高贵情感。冰心从 母爱出发,推己及人,以一片婉转女儿心,传达出人间的万种柔情。 ⑤ 大海博大涵容,它的宽广胸襟可以装下世间一切的苦厄、欢愉和忧思。它静如明镜, 动有狂澜。在它碧波万顷的宁静中,包蕴着震天撼地的伟力.它的激情也是内蕴的,却夜以 继日地起伏涌动,若人的生命之树常青!诚然,这位昔日的南国闺秀,有着一颗晶莹柔婉的女 儿心,对母亲、对兄弟、对友人、对弱者;而大海的博大、雄健、恒久,却从另一面衬托了 这位世纪老人的高远和伟大。 ⑥ 在文学经历上,冰心是五四新文学的同龄人。她说过,是五四运动那“强烈的时代思 潮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围的半封建 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中的种种问题。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压迫和呼唤”。冰心 称这股新文化运动的思潮是“电光后的一声惊雷”,把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她的创作 活动始于 1919 年,一直延伸到世纪末。五四运动中涌现了一批狂飙突进的猛将,如陈独秀、 胡适、鲁迅等,他们是登高一呼从者如云的英雄式的人物。冰心不是这类英雄式的人物,她 更“平常”,但她响应和参与了这种英雄业绩的创造和建设。她和“五四”一代人有着共同 的性格,那就是反抗和批判。他们同样是新时代和新潮流的推动者,共同完成了中国 20 世纪 伟大的精神革命。伟大的五四精神突出地表现在对于旧文化和旧礼教的抗争,但“五四”并 非一味地“破坏”,它有鲜明的建设精神;“五四”也并非一味地“激烈”,它的本质是温 情和人性的。这些本质在那些猛将身上,是隐藏着和潜伏着的,而在另一类“非猛将”如冰 心这样的人身上,则成为一种非常明显确定的品质。 ⑦ 这是最丰富和最有创造力的一代人。在这个让人景仰的队伍中,走着我们的冰心先生。 她是最先觉悟的那些女性中的一位。中西、古今文化的交汇和融合,在她那里造出了奇迹。 她的创作服膺于“为人生”的理想;她发起和倡导了中国新诗史上的“小诗运动”;她用通 讯的方式写散文,她的《寄小读者》开辟了散文的新天地;她还是儿童文学热情的支持者和 实践者。 ⑧ 冰心毕生都在这样辛勤地创造着,直到生命的晚景,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而且愈到 后来,性格中潜藏的刚烈之气愈为显扬。她正气凛然,疾恶如仇,所作短文如《万般皆上品》
《无士则如何》等,竟有匕首般的犀利! ⑨斗转星移,岁月不居,冰心走完她的百年人生长途,离我们远去了。但她在我们的心 目中始终是一颗不倦地燃烧着的星。这颗星已燃烧了一百年!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值得整 个民族永远珍惜。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依照作者思路,全文可分为四层次,其中第⑥段应归为第二层次 B.第⑧段中引用了《春水》的话是为了阐明冰心对母爱的强烈渴望。 C.冰心文学世界中的两个基本意象都表现了关爱众生的人间的柔情。 D.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 E.本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读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 F.冰心晚年笔耕不辍,创作风格愈加刚烈犀利,显示了疾恶如仇的性格 (2)依照文意,概括冰心在文学创作上的主要成就。(6分) 答: (3)五四运动对冰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答 (4)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兴高采烈 颐指气使金榜提名披星带月 B.礼上往来如释重负手不释卷首屈一指 C.披沙捡金绵里藏针以德报怨休戚相关 D.一脉相承 美轮美奂不胫而走矢志不渝 1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中国各大城市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珠江三角 洲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步人后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由处罚地王到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全国楼市风声鹤唳,但一路狂飙的国内 房价仍没有喘息的意愿,同比涨幅仍创21个月新高。 C柳盈盈是我们的班长,深得每一个人的拥护,每次同学聚会,大家都热切盼望她早点 来到,但是近来几次柳盈盈总是姗姗来迟,可谓不速之客 D佛山某陶瓷公司总经理潘某到银行准备提现存款时,竟发现有一百万元不翼而飞,原 来是银行职员暗中移花接木,把他的存款转移到了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里。 15.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
7 《无士则如何》等,竟有匕首般的犀利! ⑨ 斗转星移,岁月不居,冰心走完她的百年人生长途,离我们远去了。但她在我们的心 目中始终是一颗不倦地燃烧着的星。这颗星已燃烧了一百年!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值得整 个民族永远珍惜。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依照作者思路,全文可分为四层次,其中第⑥段应归为第二层次。 B.第⑧段中引用了《春水》的话是为了阐明冰心对母爱的强烈渴望。 C.冰心文学世界中的两个基本意象都表现了关爱众生的人间的柔情。 D.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 E.本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读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 F.冰心晚年笔耕不辍,创作风格愈加刚烈犀利,显示了疾恶如仇的性格。 (2)依照文意,概括冰心在文学创作上的主要成就。(6 分) 答: (3)五四运动对冰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 分) 答: (4)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8 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兴高采烈 颐指气使 金榜提名 披星带月 B.礼上往来 如释重负 手不释卷 首屈一指 C.披沙捡金 绵里藏针 以德报怨 休戚相关 D.一脉相承 美轮美奂 不胫而走 矢志不渝 1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中国各大城市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珠江三角 洲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步人后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由处罚地王到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010 年全国楼市风声鹤唳,但一路狂飙的国内 房价仍没有喘息的意愿,同比涨幅仍创 21 个月新高。 C.柳盈盈是我们的班长,深得每一个人的拥护,每次同学聚会,大家都热切盼望她早点 来到,但是近来几次柳盈盈总是姗姗来迟,可谓不速之客。 D.佛山某陶瓷公司总经理潘某到银行准备提现存款时,竟发现有一百万元不翼而飞,原 来是银行职员暗中移花接木,把他的存款转移到了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里。 15.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
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貌并未改变。 B.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 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C.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的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 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 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 16.2009年,“开心农场”“种菜”等风上时尚大行其道,有无数网友一夜之间变成“种 菜人”或“偷菜人”,从中小学生到大叔大妈,“种菜”者和“偷菜”者乐此不疲,甚至定闹 钟半夜起床“偷”菜。有的人认为从中找到了乐趣,而有的人则认为从中找到了乐趣,而有 的人则觉得这无聊的游戏让人浪费时间和精力。对此,你如何看待?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明。(不超过70字)(5分) 答: 17依照示例.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学校决定在校园里某些地方写上富有教育性的诗句,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推荐两条, 并说明推荐理由。(注意:①必须是比较有名的诗句;②一定要写出作者) 示例 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理由:它提醒师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比较浅薄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深刻理解, 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诗句: 理由 诗句 理由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 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 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 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8 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貌并未改变。 B.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 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C.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一的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于部分 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 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 16.2009 年,“开心农场”“种菜”等风上时尚大行其道,有无数网友一夜之间变成“种 菜人”或“偷菜人”,从中小学生到大叔大妈,“种菜”者和“偷菜”者乐此不疲,甚至定闹 钟半夜起床“偷”菜。有的人认为从中找到了乐趣,而有的人则认为从中找到了乐趣,而有 的人则觉得这无聊的游戏让人浪费时间和精力。对此,你如何看待?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明。(不超过 70 字)(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依照示例.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 学校决定在校园里某些地方写上富有教育性的诗句,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推荐两条, 并说明推荐理由。(注意:①必须是比较有名的诗句;②一定要写出作者) 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理由:它提醒师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比较浅薄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深刻理解, 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 分)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 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 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 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附答案 1、D从第4段“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一句可看出,李清照是反感“俗词”的。 2、D文章并未提及李清照的尊体论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事实上也不是这样。 3、B文章并末提及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的成就。 4.D(干:冒犯 5.B(①表现赵咨的淡泊名利,④表现赵咨的孝行。) 6.C(是为了表现赵咨当时在人们心目的崇高威望) 参考译文: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父亲赵畅,曾做过博士。赵咨少年时期就死了父亲,因有孝行而被州郡推荐 为孝廉,他都不到任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荐赵咨极孝顺有修养,因袭(其父)升为博士。灵帝初年,太傅陈蕃、大将 军窦武被宦官杀害,赵咨就称病推辞离开。太尉杨赐特别征召,让他用幅巾为首饰,请他参与讲论经典 被举荐做高官,几次升迁做了敦煌太守。后因病被免职回家,亲自率领子不种田糊口。 盗贼曾经夜晩到赵咨家抢劫,赵咨害怕惊吓母亲,于是先到门外迎接强盗,接着要求给他们准备饭食 并道歉说:“老母亲已年届八十,生病需要休养,家中贫困,无隔宿之粮,请求稍微留下点衣服粮食。”妻 子儿女和其他物品,全都没有提出请求。强盗都惭愧叹息,跪下告辞说:“我们太无礼了,真不该侵扰贤 良。”说完都跑出门去,赵咨追出送东西给他们,但没有赶上。从此赵咨更加出名。朝廷征召他做议郎, 以病推辞不到任,皇上下诏急切责备,州郡官员以礼相送,前后多次,不得已才去应召。 赵咨又被封为东海相。上任时,途径荥阳,县令敦煌人曹皓,是赵咨过去举荐的孝廉,在路旁迎候 赵咨却不停留。曹皓送他到长亭,望着车辆过后的尘土不能赶上,对主薄说:“赵君名声很大,现在经过 我的县界我不拜见他,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于是丢弃印绶,追到东海。拜见赵咨之后,辞职回家。赵 咨就是这样被当时的人所看重 赵咨做官时清廉俭朴,计算时间领取奉禄,豪门大户都畏惧他俭朴清廉的品德。做官三年,因病请求 免职,征拜为议郎。带病到了京师,临终时,告诉他的旧吏朱袛、萧建等,让他们采用薄殓素棺,用黄土 垫底,想使尸体迅速腐朽,早归后土,不要听任子孙改变计划。 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儿子赵胤不忍心父亲的尸体与黄土并合,想更改殡葬之法,朱袛、萧建让领会 赵咨的临终遗命,于是照办,当时人称赵咨为明达之人 7.得分点 (1)之所以徒以者……也(4分) (2)壮侯问收系(3分) (3)自所未之有也。(3分) 8、作者描绘的主要对象是梅花;突出了它坚忍不拔,直面艰难、高洁清远,不同于众、自信乐观,坚持 操守的品质 9、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用梅花写精神品质)、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 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坚信自己高洁品质可以传扬天下的思想感情。 10略11(1)答案A、E解析B人物、立意、情节是构成一篇小小说必不可少的“三要素”;C “这一情节不真实”评价错误,违背了小说创作原则:D“两者构成鲜明的对比”错误) (2)答案爱儿子;善于抓住时机,巧妙地教育儿子;是一位具有难得的理性的爱的父亲 (3)答案墙头上的野花:在交代事情的起因:笑声像牵牛花吹出来的:生动地描绘出儿子笑声的 欢快和开心;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的脸上:形象地描绘出儿子的灿烂笑容,表现其内心由惊惧转为 欣喜的变化和对爸爸的感激之情。 (4)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2、(1)(5分)D(3分)F巴分)(解析:赏析文章结构、表达思想、表现手法。A项第⑥段应归为第三层 次。B项“为了阐明冰心对母爱的强烈渴望”理解狭窄。C项“都表现了关爱众生的人间的柔情”理解过
9 附 答案: 1、 D 从第 4 段“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一句可看出,李清照是反感“俗词”的。 2、D 文章并未提及李清照的尊体论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事实上也不是这样。 3、B 文章并末提及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的成就。 4.D(干:冒犯) 5.B(①表现赵咨的淡泊名利,④表现赵咨的孝行。) 6.C(是为了表现赵咨当时在人们心目的崇高威望) 参考译文: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父亲赵畅,曾做过博士。赵咨少年时期就死了父亲,因有孝行而被州郡推荐 为孝廉,他都不到任。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荐赵咨极孝顺有修养,因袭(其父)升为博士。灵帝初年,太傅陈蕃、大将 军窦武被宦官杀害,赵咨就称病推辞离开。太尉杨赐特别征召,让他用幅巾为首饰,请他参与讲论经典。 被举荐做高官,几次升迁做了敦煌太守 。后因病被免职回家,亲自率领子不种田糊口。 盗贼曾经夜晚到赵咨家抢劫,赵咨害怕惊吓母亲,于是先到门外迎接强盗,接着要求给他们准备饭食 并道歉说:“老母亲已年届八十,生病需要休养,家中贫困,无隔宿之粮,请求稍微留下点衣服粮食。”妻 子儿女和其他物品,全都没有提出请求。强盗都惭愧叹息,跪下告辞说:“我们太无礼了,真不该侵扰贤 良。”说完都跑出门去,赵咨追出送东西给他们,但没有赶上。从此赵咨更加出名。朝廷征召他做议郎, 以病推辞不到任,皇上下诏急切责备,州郡官员以礼相送,前后多次,不得已才去应召。 赵咨又被封为东海相。上任时,途径荥阳,县令敦煌人曹皓,是赵咨过去举荐的孝廉,在路旁迎候, 赵咨却不停留。曹皓送他到长亭,望着车辆过后的尘土不能赶上,对主薄说:“赵君名声很大,现在经过 我的县界我不拜见他,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于是丢弃印绶,追到东海。拜见赵咨之后,辞职回家。赵 咨就是这样被当时的人所看重。 赵咨做官时清廉俭朴,计算时间领取奉禄,豪门大户都畏惧他俭朴清廉的品德。做官三年,因病请求 免职,征拜为议郎。带病到了京师,临终时,告诉他的旧吏朱祗、萧建等,让他们采用薄殓素棺,用黄土 垫底,想使尸体迅速腐朽,早归后土,不要听任子孙改变计划。 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儿子赵胤不忍心父亲的尸体与黄土并合,想更改殡葬之法,朱祗、萧建让领会 赵咨的临终遗命,于是照办,当时人称赵咨为明达之人。 7. 得分点: (1) 之所以 徒 以 者……也 (4 分) (2) 壮 侯问 收系 (3 分) (3)自 所 未之有也。(3 分) 8、作者描绘的主要对象是梅花;突出了它坚忍不拔,直面艰难、高洁清远,不同于众、自信乐观,坚持 操守的品质。 9、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用梅花写精神品质)、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 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坚信自己高洁品质可以传扬天下的思想感情。 10 略 11(1)答案 A、E 解析 B 人物、立意、情节是构成一篇小小说必不可少的“三要素”;C “这一情节不真实”评价错误,违背了小说创作原则;D“两者构成鲜明的对比”错误) (2)答案 爱儿子;善于抓住时机,巧妙地教育儿子;是一位具有难得的理性的爱的父亲。 (3)答案 墙头上的野花:在交代事情的起因;笑声像牵牛花吹出来的:生动地描绘出儿子笑声的 欢快和开心;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的脸上:形象地描绘出儿子的灿烂笑容,表现其内心由惊惧转为 欣喜的变化和对爸爸的感激之情。 (4)答案 言之成理即可。 12、(1)(5 分)D(3 分)F(2 分) (解析:赏析文章结构、表达思想、表现手法。A 项第⑥段应归为第三层 次。B 项“为了阐明冰心对母爱的强烈渴望”理解狭窄。C 项“都表现了关爱众生的人间的柔情”理解过
宽。E项“词藻华丽”理解有误。) (2)(6分)倡导中国新诗史上的“小诗运动”:开辟了散文的新天地:儿童文学上的成就:晚年创作的影 响。(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6分)(解析:根据文章⑦⑧段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解。) (3)(6分)使冰心走出狭小的家庭,成为有觉悟的新女性:让冰心从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五四”精神 在冰心身上成为一种明显确定的品质。(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6分)(根据文章⑥段的相关内容 进行理解。) (4)(8分)首尾呼应,末段是首段的延伸和升华:感情真挚,集中抒发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以诗意的 语言高度概括了冰心对后代的影响和作用。(前两点每点2分,第三点4分。) (解析:考查对文章表现手法的评价。注意开头段和结尾段的作用。) 13、答案D解析A.金榜题名披星戴月B.礼尚往来C.披沙拣金 14、答案B解析A步人后尘:跟随在别人后面,比喻跟随、模仿别人,贬义词。B.风声鹤唳: 形容惊慌疑惧,自相惊扰。C∴不速之客:没有受到邀请的客人。不能指来得迟的客人。D移花接木:比喻 暗中更换。与“暗中”重复。 15、答案A解析B项成分残缺,“由于”和“使”保留其一:C项句式杂糅:D“大约”与“多” 重复。 16、答案例一:这个游戏有危害。有的人通宵达旦,熬坏了躯体有的人沉迷于此,荒废了学业:有 的人把虚拟当成现实,以偷为荣,滋长了不劳而获的思想。 例二:这是一款成功的游戏。它让人们感受作物养成的乐趣,暂摆脱浮躁与压力,而且多在与自己有 较密切关系的人中开展,是人际关系和谐的体现 例三:它与其他游戏一样,是对工作和生活的调剂,但我们不能过于迷恋、不能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 活,要有自控力和平常心,要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分开 17、答案示例:诗句—一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理由:鼓励人们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诗句—一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理由:这个比喻可用来激励同学们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永不停步,以求百尺竿头,更进 诗句—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理由:它告诉人们,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可以激励人们勇攀高峰,不断进取。 18、【写作提示】 ①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得与失,不要患得患失。②处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从好的角度寻求优势。③心态 关系状态。这三种为最佳立意。猜想之十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10 宽。E 项“词藻华丽” 理解有误。) (2)(6 分)倡导中国新诗史上的“小诗运动”;开辟了散文的新天地;儿童文学上的成就;晚年创作的影 响。(答对一点给 2 分,答对三点给 6 分) (解析:根据文章⑦⑧段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解。) (3)(6 分)使冰心走出狭小的家庭,成为有觉悟的新女性;让冰心从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五四”精神 在冰心身上成为一种明显确定的品质。(答对一点给 2 分,答对三点给 6 分) (根据文章⑥段的相关内容 进行理解。) (4)(8 分)首尾呼应,末段是首段的延伸和升华;感情真挚,集中抒发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以诗意的 语言高度概括了冰心对后代的影响和作用。(前两点每点 2 分,第三点 4 分。) (解析:考查对文章表现手法的评价。注意开头段和结尾段的作用。) 13、答案 D 解析 A.金榜题名 披星戴月 B.礼尚往来 C.披沙拣金 14、答案 B 解析 A.步人后尘:跟随在别人后面,比喻跟随、模仿别人,贬义词。B.风声鹤唳: 形容惊慌疑惧,自相惊扰。C.不速之客:没有受到邀请的客人。不能指来得迟的客人。D.移花接木:比喻 暗中更换。与“暗中”重复。 15、答案 A 解析 B 项成分残缺,“由于”和“使”保留其一;C 项句式杂糅;D“大约”与“多” 重复。 16、答案 例一:这个游戏有危害。有的人通宵达旦,熬坏了躯体有的人沉迷于此,荒废了学业;有 的人把虚拟当成现实,以偷为荣,滋长了不劳而获的思想。 例二:这是一款成功的游戏。它让人们感受作物养成的乐趣,暂摆脱浮躁与压力,而且多在与自己有 较密切关系的人中开展,是人际关系和谐的体现。 例三:它与其他游戏一样,是对工作和生活的调剂,但我们不能过于迷恋、不能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 活,要有自控力和平常心,要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分开。 17、答案 示例: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理由:鼓励人们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诗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理由:这个比喻可用来激励同学们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永不停步,以求百尺竿头,更进一 步。 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理由:它告诉人们,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可以激励人们勇攀高峰,不断进取。 18、【写作提示】 ①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得与失,不要患得患失。②处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从好的角度寻求优势。③心态 关系状态。这三种为最佳立意。猜想之十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