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单元大通关(一) 前山中学初二年级语文科考试卷 (满分12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命题及试题审核:初二语文备课组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关雎》)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 3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4.挑兮达兮 (《子矜》)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现作者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语句是 6.补充完整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30分) (一)核舟记(10分) 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②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音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 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 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3)珠可历历数也(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B、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嘻,技亦灵怪矣哉。 C、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苏轼泛舟十分高兴。 D、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是因为 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二)小石潭记(共10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第1页共7页
第 1 页 共 7 页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单元大通关(一) 前山中学初二年级语文科考试卷 (满分 120 分 完卷时间 120 分钟) 命题及试题审核:初二语文备课组 一、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 分)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关雎》) 2.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 3.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4.挑兮达兮, 。(《子矜》)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现作者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语句是: , 。 6.补充完整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30 分) (一)核舟记(10 分) 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②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 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 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 分)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2)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 (3)珠可历历..数也(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B、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嘻,技亦灵怪矣哉。 C、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苏轼泛舟十分高兴。 D、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是因为 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二)小石潭记(共 10 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1)水尤清冽( (2)俶尔远逝(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到小石潭后,用定点观察的方法,由近 及远,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 B、第二段写游鱼,把日光、鱼影的动态描写和鱼的“远逝”“往来”的静态描写结合起来, 深得动静之理,勾画了一副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C、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一潭中景物—一—小潭源流一一潭中气氛 本文通过写小石潭的景物,抒发了作者在寂寞的处境中悲凉的心境。 三)桃花源记(共10分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緣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复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来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1)具答之(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处处志之(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第2页共7页
第 2 页 共 7 页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 分) (1)水尤.清冽( ) (2)俶尔..远逝( )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采用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到小石潭后,用定点观察的方法,由近 及远,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 B、第二段写游鱼,把日光、鱼影的动态描写和鱼的“远逝”“往来”的静态描写结合起来, 深得动静之理,勾画了一副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C、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D、本文通过写小石潭的景物,抒发了作者在寂寞的处境中悲凉的心境。 (三)桃花源记(共 10 分)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复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来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 分) (1)具.答之( )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3)处处志.之(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按照武陵捕鱼者无意发现桃林,意外撞入桃源,被告知不得外传,再到外人复寻 无果而终的顺序行文,脉络清晰,引人入胜。 B、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 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C、桃花源里的美好生活令人向往,但作者却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其亦真亦幻, 隐喻了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世到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 柳暗花明、无人问津等。 三、课外文言文(18分) (一)(9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为理也。然臣谓小人 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①以为 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②,则反相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③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选自《朋党论》) 【注释】①党引:结成私党,互相拉拢:②交疏:交情疏远;③保:关心爱护。 下面各组句子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及其见利而争先/及郡下,诣太守 B、终始如一/常贻余核舟一 C、以之修身/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或利尽而交疏/疏条交映 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3、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小人无朋”的原因,至少说两点。(3分) (二)原谷谏父(9分)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①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 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與②,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 以收此凶③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 养 (选自《太平御览》) 【注】①捐:抛弃②舆(yu):手推的小车③凶:不吉利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谷年十有五/为字共三十有四 B、是以收之/在水之湄 C、是负义也/是可忍,孰不可忍 D、无需更作此具/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3、结合文段,说说原谷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第3页共7页
第 3 页 共 7 页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按照武陵捕鱼者无意发现桃林,意外撞入桃源,被告知不得外传,再到外人复寻 无果而终的顺序行文,脉络清晰,引人入胜。 B、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 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C、桃花源里的美好生活令人向往,但作者却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其亦真亦幻, 隐喻了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世到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 柳暗花明、无人问津等。 三、课外文言文(18 分) (一)(9 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为理也。然臣谓小人 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①以为 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②,则反相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③。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选自《朋党论》) 【注释】①党引:结成私党,互相拉拢;②交疏:交情疏远;③保:关心爱护。 1、下面各组句子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3 分) A、及.其见利而争先/及.郡下,诣太守 B、终始如一./常贻余核舟一. C、以之修.身/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或利尽而交疏./疏.条交映 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3 分) 以 之 修 身 则 同 道 而 相 益 以 之 事 国 则 同 心 而 共 济。 3、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小人无朋”的原因,至少说两点。(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原谷谏父(9 分)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 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 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 养。 (选自《太平御览》) 【注】捐:抛弃 舆(yú):手推的小车 凶:不吉利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 ...的一项是:( )(3 分) A、谷年十有.五/为字共三十有.四 B、是以收之./在水之.湄 C、是.负义也/是.可忍,孰不可忍 D、无需更.作此具/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3 分) 祖 育 儿 生 女 勤 俭 终 身 岂 有 老 而 捐 之 者 乎 是 负 义 也。 3、结合文段,说说原谷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10分)(珠海何大革原创命题) ①你为了俄国钢琴家兴奋得一晚睡不着觉;我们也常常为了些特殊的事而睡不着觉。神 经锐敏的血统,都是一样的:所以我常常劝你尽量节制。那钢琴家是和你同一种气质的,有 些话只能增加你的偏向。比如说每次练琴都要让整个人的感情激动。我承认在某些罗曼蒂克 的性格,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无可避免”并不一定就是艺术方面的理想;相反,有时反而 是一个大累!为了芑术的修养,在感情过多的人还需要尽量自制。中国哲学的理想,佛教的 理想,都是要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 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 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你该记得贝多芬的故事,有一回他弹完了琴,看见听 的人都流着泪,他哈哈大笑道:“嘿!你们都是傻子。”艺术是火,艺术家是不哭的。这当然 不能一蹴即成,尤其是你,但不能不把这境界作为你终生努力的目标 ②我前晌对恩德说:“音乐主要是用你的脑子,把你朦朦胧胧的感情分辨淸楚,弄明白 你的感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等到你弄明白了,你的境界十分明确了,然后你的技巧自会跟 踪而来的。”你听听,这话不是和 Richier说的一模一样吗?我很高兴,我从一般艺术上了 解的音乐问题,居然与专门音乐家的了解并无分别 ③技巧与音乐的宾主关系,你我都是早已肯定了的;本无须逢人请教,再在你我之间讨 论不完,只因为你的技巧落后,存了一个自卑感,我连带也为你操心。现在我深信这是一个 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 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甚至一切有名的演奏家也犯的这个毛病,不过程度高一些而已。 ④昨晩陪你妈妈去看了昆剧:比从前差多了。好几出戏都被“戏改会”改得俗滥,带着 绍兴戏的浅薄的感伤味儿和骗人眼目的花花绿绿的行头。还有是太卖弄技巧。陈西禾也大为 感慨,说这个才是“纯技术观点”。其实这种古董只是音乐博物馆与戏剧博物馆里的东西 非但不能改,而且不需要改。它只能给后人作参考,本身己没有前途,改它干吗?改得好也 没意思,何况是改得“点石成铁“! 九五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夜 阅读文段,回答以下问题 1、这封书信是作者 写给自己的长子 (2分) 2、作者作为一位特殊的家庭教育家,他的书信教育都有很强的针对性目的性,请说说在选 文中作者针对儿子的什么弱点,教育儿子要懂得什么道理?(4分) 3、在选文中作者列举贝多芬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在这部书信名著中,作者常常列 举具体事例来为儿子阐明道理,请在选文之外另举一例并分析其阐明的道理。(4分) 五、作文(50分) 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一一我真想:单纯,乐 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 意的远方 请以“我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第4页共7页
第 4 页 共 7 页 四、名著阅读(10 分) (珠海何大革原创命题) ①你为了俄国钢琴家兴奋得一晚睡不着觉;我们也常常为了些特殊的事而睡不着觉。神 经锐敏的血统,都是一样的;所以我常常劝你尽量节制。那钢琴家是和你同一种气质的,有 些话只能增加你的偏向。比如说每次练琴都要让整个人的感情激动。我承认在某些罗曼蒂克 的性格,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无可避免”并不一定就是艺术方面的理想;相反,有时反而 是一个大累!为了艺术的修养,在感情过多的人还需要尽量自制。中国哲学的理想,佛教的 理想,都是要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 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 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你该记得贝多芬的故事,有一回他弹完了琴,看见听 的人都流着泪,他哈哈大笑道:“嘿!你们都是傻子。”艺术是火,艺术家是不哭的。这当然 不能一蹴即成,尤其是你,但不能不把这境界作为你终生努力的目标。 ②我前晌对恩德说:“音乐主要是用你的脑子,把你朦朦胧胧的感情分辨清楚,弄明白 你的感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等到你弄明白了,你的境界十分明确了,然后你的技巧自会跟 踪而来的。”你听听,这话不是和 Richier 说的一模一样吗?我很高兴,我从一般艺术上了 解的音乐问题,居然与专门音乐家的了解并无分别。 ③技巧与音乐的宾主关系,你我都是早已肯定了的;本无须逢人请教,再在你我之间讨 论不完,只因为你的技巧落后,存了一个自卑感,我连带也为你操心。现在我深信这是一个 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 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甚至一切有名的演奏家也犯的这个毛病,不过程度高一些而已。 ④昨晚陪你妈妈去看了昆剧:比从前差多了。好几出戏都被“戏改会”改得俗滥,带着 绍兴戏的浅薄的感伤味儿和骗人眼目的花花绿绿的行头。还有是太卖弄技巧。陈西禾也大为 感慨,说这个才是“纯技术观点”。其实这种古董只是音乐博物馆与戏剧博物馆里的东西, 非但不能改,而且不需要改。它只能给后人作参考,本身己没有前途,改它干吗?改得好也 没意思,何况是改得“点石成铁“!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夜 阅读文段,回答以下问题: 1、这封书信是作者 写给自己的长子 。(2 分) 2、作者作为一位特殊的家庭教育家,他的书信教育都有很强的针对性目的性,请说说在选 文中作者针对儿子的什么弱点,教育儿子要懂得什么道理?(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选文中作者列举贝多芬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在这部书信名著中,作者常常列 举具体事例来为儿子阐明道理,请在选文之外另举一例并分析其阐明的道理。(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50 分) 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我真想:单纯,乐 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 意的远方…… 请以“我真想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9分)(珠海何大革原创命题) 1、对《蒹葭》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直接抒写了主人公对在水一方的伊人的绵远悠长的思念,缠绵悱恻,真挚感人 B、全诗三章,每一章前两句都运用了写景起兴的表现手法,都抒写了蒹苍露白、秋水澄 明的景致,渲染了一种清朗明丽的意境,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远远望见伊人时愉快喜悦的心 C、全诗三章都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其中第五句至第八句都是对主人公心理活动 的描写,表现了主人公追寻伊人坚定执着的品格 D、在这首诗中伊人是一种高洁清丽、可亲可爱而又若隐若现、可望难即的形象,呈现 种朦胧缥缈之美,散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2、对《关雎》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抒发了主人公爱而不得的忧伤和怅惘,画面朦胧,感情低沉。 B、首章第一、二句运用了比兴手法,以水鸟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相亲相近恩爱和谐,同时 也很自然地引出下文青年男子对贤良美丽的淑女的思慕追求。 C、第三章抒写男子想象与淑女热烈相恋的情景和最终成婚的场面,表现岀的感情明朗、 奔放、炽热,极具艺术感染力。 D、《关雎》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叙事线索淸晰,画面形象可见 3、下列对诗词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丞 相张九龄的举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唱出了一曲高亢嘹亮的别离之歌,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 积极向上的力量 C、《子衿》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在城阙之上眺望恋人时热烈兴奋喜悦 的心情! D、《式微》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对统 治者残酷压迫的满腔愤怒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单元大通关(-) 前山中学初二年级语文科参考答案 根据课文款写古诗文。(12分)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2、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3、其岸势犬牙差互 4、在城阙兮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第5页共7页
第 5 页 共 7 页 附加题(9 分)(珠海何大革原创命题) 1、对《蒹葭》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首诗直接抒写了主人公对在水一方的伊人的绵远悠长的思念,缠绵悱恻,真挚感人。 B、全诗三章,每一章前两句都运用了写景起兴的表现手法,都抒写了蒹苍露白、秋水澄 明的景致,渲染了一种清朗明丽的意境,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远远望见伊人时愉快喜悦的心 情。 C、全诗三章都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其中第五句至第八句都是对主人公心理活动 的描写,表现了主人公追寻伊人坚定执着的品格。 D、在这首诗中伊人是一种高洁清丽、可亲可爱而又若隐若现、可望难即的形象,呈现一 种朦胧缥缈之美,散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2、对《关雎》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这首诗抒发了主人公爱而不得的忧伤和怅惘,画面朦胧,感情低沉。 B、首章第一、二句运用了比兴手法,以水鸟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相亲相近恩爱和谐,同时 也很自然地引出下文青年男子对贤良美丽的淑女的思慕追求。 C、第三章抒写男子想象与淑女热烈相恋的情景和最终成婚的场面,表现出的感情明朗、 奔放、炽热,极具艺术感染力。 D、《关雎》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叙事线索清晰,画面形象可见。 3、下列对诗词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丞 相张九龄的举荐。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唱出了一曲高亢嘹亮的别离之歌,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 积极向上的力量。 C、《子衿》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在城阙之上眺望恋人时热烈兴奋喜悦 的心情! D、《式微》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对统 治者残酷压迫的满腔愤怒!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单元大通关(一) 前山中学初二年级语文科参考答案 一、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 分) 1、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2、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3、其岸势犬牙差互 4、在城阙兮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30分) )核舟记(10分) 1、(3分)(1)零数、余数(2)同“屈”,弯曲(3)分明的样子 2、(4分)(每句2分) (1)苏轼和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副手卷。 (2)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3、(4分)C(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二)小石潭记(10分) 1、(5分)(1)格外(2)忽然(3)使(人的心情)凄凉 2、(每句2分,共4分) (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②)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3分)B(“动态”和“静态”互换) 三)桃花源记(10分) 1、(5分)(1)详细(2)邀请(3)做记号 2、(每句2分,共4分) (1)(祖先)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 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他们,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起来 3、(3分)D(“柳暗花明”出自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三、课外文言文(18分) (一)(9分) 1、(3分)A(A、到 B、一样/一个C、修养/长 D、疏远/稀疏) 2、(3分)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3、(3分)(1)小人贪图功名利禄(权势、私利、金钱):(2)小人相互勾心斗角;(3)小人 见利忘义;(4)小人遇到利害冲突反目成仇。(答对其中两点得满分,一点两分 【参考译文】 大体说来,君子与君子,是以理想目标相同结成朋党;小人与小人,以暂时利益一致结 成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呵。然而臣又认为小人没有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缘故 呢?(因为)小人所喜的是利禄,所贪的是货财。当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暂时互相勾结而为 朋党,这种朋党是虛伪的。等到他们见利而各自争先,或者到了无利可图而交情日益疏远的 时候,却反而互相残害,即使对其兄弟亲戚也顾不得。所以臣认为小人无朋党,他们暂时为 朋党,是虛伪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所依据的是道义,所奉行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名 誉和节操。用它们来修养品德,则彼此目标相同又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用它们来效力国家 则能够和衷共济,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 二)(9分) 1、(3分)B(A、通“又”B、代词/的C、这样D、再) 2、(3分)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3、(3分)(人物形象2分,分析1分) (1)孝顺、讲道义的人。如:“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中可以看出原谷体谅祖父的辛劳,并认为抛弃祖父是不道德的行为,可以看出原谷孝顺,讲 第6页共7页
第 6 页 共 7 页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30 分) (一)核舟记(10 分) 1、(3 分)(1)零数、余数 (2)同“屈”,弯曲 (3)分明的样子 2、(4 分)(每句 2 分) (1)苏轼和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副手卷。 (2)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3、(4 分)C (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二) 小石潭记(10 分) 1、(5 分)(1)格外 (2)忽然 (3)使(人的心情)凄凉 2、(每句 2 分,共 4 分) (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3 分)B (“动态”和“静态”互换) (三) 桃花源记(10 分) 1、(5 分)(1)详细 (2)邀请 (3)做记号 2、(每句 2 分,共 4 分) (1)(祖先)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 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他们,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起来。 3、(3 分)D (“柳暗花明”出自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三、课外文言文(18 分) (一)(9 分) 1、(3 分)A (A、到 B、一样/一个 C、修养/长 D、疏远/稀疏 ) 2、(3 分)以 之 修 身 /则 同 道 而 相 益/ 以 之 事 国 /则 同 心 而 共 济 3、(3 分)(1)小人贪图功名利禄(权势、私利、金钱);(2)小人相互勾心斗角; (3)小人 见利忘义;(4)小人遇到利害冲突反目成仇。(答对其中两点得满分,一点两分) 【参考译文】 大体说来,君子与君子,是以理想目标相同结成朋党;小人与小人,以暂时利益一致结 成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呵。然而臣又认为小人没有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缘故 呢?(因为)小人所喜的是利禄,所贪的是货财。当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暂时互相勾结而为 朋党,这种朋党是虚伪的。等到他们见利而各自争先,或者到了无利可图而交情日益疏远的 时候,却反而互相残害,即使对其兄弟亲戚也顾不得。所以臣认为小人无朋党,他们暂时为 朋党,是虚伪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所依据的是道义,所奉行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名 誉和节操。用它们来修养品德,则彼此目标相同又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用它们来效力国家, 则能够和衷共济,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 (二)(9 分) 1、(3 分)B (A、通“又” B、代词/的 C、这样 D、再) 2、(3 分)祖 育 儿 生 女/勤 俭 终 身/岂 有 老 而 捐 之 者 乎/是 负 义 也 3、(3 分)(人物形象 2 分,分析 1 分) (1)孝顺、讲道义的人。如:“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中可以看出原谷体谅祖父的辛劳,并认为抛弃祖父是不道德的行为,可以看出原谷孝顺,讲
道义 (2)有智慧的人。跟随父亲收舆来教育父亲要教育父亲要孝敬父母 【参考译文】 原谷有一个祖父,年纪大了,原谷的父母厌恶他,想拋弃他。原谷此时十五岁,好言规 劝父亲说:“祖父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节俭,你们怎么能因为他年老就拋弃他呢?这是违 背道义的。”父亲不听从(他的劝告),做了辆手推的小车,把爷爷抛弃在野外。原谷跟随在 (父亲)后面,把小推车收了回来。父亲问:“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原谷 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必要再做这样器具,因此现在先收起来。”父亲感到惭愧,为自 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把祖父接回来赡养。 四、名著阅读(10分) 1.(2分)傅雷傅聪 2.(4分)①针对儿子感情容易激动的弱点(1分),教育儿子要懂得,作为艺术家要能 控制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被感情控制,这才是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1分)。②针对儿 子音乐技巧落后,存了一个自卑感的弱点(1分),教育儿子要正确认识音乐与技巧的关系 要能够深入理解音乐,而不能过于关注技巧,否则就永远成不了艺术家(1分) 3.(4分)①作为艺术家,要能掀动听众的感情(1分),而自己则要像大将军一样不动 声色,能够稳稳地控制住自己的感情(1分)。 示例①在1954年3月24日的信中,作者以自己24岁时的人生经验为例,教育儿子要有 正确的爱情观,稳妥地处理好感情问题! ②在1954年8月16日的信中,作者以黄浦江抢修救灾牺牲了很多人的生命为例,教育儿 子,要不忘初心不忘本,要懂得报效国家! ③在1954年10月2日的信中,作者以文学人物克里斯多夫为例,教育儿子要理性面对挫 折,学会坚强,汲取教训,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D A B 附加题(9分) 1、(3分)D(A、不是直接抒写B、是望而不见,可望而不可即,怅惘失意,心神凄伤 C、是对追寻行动的描写) 2、(3分)A(这几句是对《蒹葭》的分析) 3、(3分)B(A、不是直抒胸臆C、没有热烈兴奋喜悦D、是直接表达) 第7页共7页
第 7 页 共 7 页 道义。 (2)有智慧的人。跟随父亲收舆来教育父亲要教育父亲要孝敬父母。 【参考译文】 原谷有一个祖父,年纪大了,原谷的父母厌恶他,想抛弃他。原谷此时十五岁,好言规 劝父亲说:“祖父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节俭,你们怎么能因为他年老就抛弃他呢?这是违 背道义的。”父亲不听从(他的劝告),做了辆手推的小车,把爷爷抛弃在野外。原谷跟随在 (父亲)后面,把小推车收了回来。父亲问:“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原谷说: “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必要再做这样器具,因此现在先收起来。”父亲感到惭愧,为自 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把祖父接回来赡养。 四、名著阅读(10 分) 1. (2 分)傅雷 傅聪 2. (4 分) ①针对儿子感情容易激动的弱点(1 分),教育儿子要懂得,作为艺术家要能 控制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被感情控制,这才是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1 分)。②针对儿 子音乐技巧落后,存了一个自卑感的弱点(1 分),教育儿子要正确认识音乐与技巧的关系, 要能够深入理解音乐,而不能过于关注技巧,否则就永远成不了艺术家(1 分)。 3. (4 分) ①作为艺术家,要能掀动听众的感情(1 分),而自己则要像大将军一样不动 声色,能够稳稳地控制住自己的感情(1 分)。 示例①在 1954 年 3 月 24 日的信中,作者以自己 24 岁时的人生经验为例,教育儿子要有 正确的爱情观,稳妥地处理好感情问题! ②在 1954 年 8 月 16 日的信中,作者以黄浦江抢修救灾牺牲了很多人的生命为例,教育儿 子,要不忘初心不忘本,要懂得报效国家! ③在 1954 年 10 月 2 日的信中,作者以文学人物克里斯多夫为例,教育儿子要理性面对挫 折,学会坚强,汲取教训,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D A B 附加题(9 分) 1、(3 分)D (A、不是直接抒写 B、是望而不见,可望而不可即,怅惘失意,心神凄伤 C、是对追寻行动的描写) 2、(3 分)A (这几句是对《蒹葭》的分析) 3、(3 分)B (A、不是直抒胸臆 C、没有热烈兴奋喜悦 D、是直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