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如皋市第二中学高一年级第二次学情诊断 语文试题 命题人:丁伯林 申核人:仲志红 总分:160分 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做完后将答案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答题卡上的第3、4、5题 填涂试卷5、6、7题的答案,答题卡上的第6、7、8、9、10题填涂试卷第8、 9、11、12、13题的答案) 2、主观题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作文写在答题纸反面 语言文字应用(14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绮(q1)丽低徊(huai) 皎洁(jo)汗流浃背(jia) B.砧板(zhan)逶迤(wei) 缧绁(16i) 徇私枉法(x山n) C.戏谑(xue) 晦冥(ming) 木讷(na) 垓下之围(gai) D.自刭(jing 绯闻 叱咤(zha) 量体裁衣( lia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自从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早年的多部小说吸引了很多读者 的关注,“莫言热”在国内正在持续升温 B.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既能让病人得到更多的心理 安慰,也能提高医院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 C.国民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 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D.“留守儿童”在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热烈响应、积极行动,将关心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3.下面这段文字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钓鱼岛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5个字。(4分) 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等8个无人岛礁 组成。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约6.344平方公里 隋场帝时,曾派使臣朱宽召琉球王归顺,又曾派陈棱、张镇周等率军进λ琉球,途中都经过 钓鱼岛。明朝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中,称该岛为“钓鱼屿”,清代名著《浮生六记)) 中亦有关于钓鱼岛的记录 钓鱼台列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资源,在其它方面也有巨大的价值。我 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如果钓鱼岛
1 2012—2013 学年度如皋市第二中学高一年级第二次学情诊断 语文试题 命题人:丁伯林 审核人:仲志红 总分:160 分 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做完后将答案依次填涂在答题卡上(答题卡上的第 3、4、5 题 填涂试卷 5、6、7 题的答案,答题卡上的第 6、7、8、9、10 题填涂试卷第 8、 9、11、12、13 题的答案) 2、主观题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作文写在答题纸反面 一.语言文字应用(14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绮.(qǐ)丽 低徊.(huái) 皎.洁(jiǎo) 汗流浃.背(jiā) B.砧.板(zhān) 逶.迤(wēi) 缧.绁(léi) 徇.私枉法(xùn) C.戏谑.(xuè) 晦冥(míng) 木讷.(nà) 垓.下之围(gāi) D.自刭.(jǐng) 绯.闻(fēi) 叱咤.(zhà) 量.体裁衣(lià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自从中国作家莫言获得 2012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早年的多部小说吸引了很多读者 的关注,“莫言热”在国内正在持续升温。 B.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既能让病人得到更多的心理 安慰,也能提高医院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 C.国民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 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D.“留守儿童”在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热烈响应、积极行动,将关心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3.下面这段文字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钓鱼岛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 25 个字。(4 分) 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 3 块小岛礁等 8 个无人岛礁 组成。距温州市约 356 千米、福州市约 385 千米、基隆市约 190 千米,约 6.344 平方公里。 隋场帝时,曾派使臣朱宽召琉球王归顺,又曾派陈棱、张镇周等率军进入琉球,途中都经过 钓鱼岛。明朝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中,称该岛为“钓鱼屿”,清代名著《浮生六记)) 中亦有关于钓鱼岛的记录。 钓鱼台列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资源,在其它方面也有巨大的价值。我 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如果钓鱼岛
被日本占据,中日就得按中间线原则划分大陆架,中国不仅丢失大量的海洋管辖区和海底资 源,而且美日对中国的战略封堵线.将从第一岛桩又前推到中间线以西 4.日前,北大教授吴必虎提出男女童“错龄入学”的个人观点引发了社会热议。“鉴于男 女儿童智力发育速度不同,男童普遍晚于女童2年左右,同性学童之间也有智力发育差异 因此全国统一规定男女儿童7周岁入学违反教育规律。建议女童可在6-7岁入学,男可在 7-8岁入学。现在大学招生女生普遍高于男生,需反思。”吴必虎的这番言论被网友超万次 评论和转发。对吴必虎教授的观点,你持何种态度?请写出两点理由,不超过60字。(4 分) 二.基础知识及文言文阅读(36分) (一)课内部分(21分) 5.下列对课文的分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江南的冬景》以写北国的冬景开篇。通过对北国冬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概括叙述, 为下文写江南的冬景做铺垫,突出江南冬景与北国冬天的不同特点。 B.《想北平》中,老舍反复说自己“爱北平”,可为什么又反复说这种爱“说不出”呢?作 者解释是因为他不是诗人,不会“把一切好听的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 啼出北平的俊伟”,实际上,是作者不愿意照着通常的方法去写,因为即使用尽了一切好看 的字也难以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爱。 C.《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人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 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 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现实主义色彩。形式上杂言相间, 兼用骚体,不受律東,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D.《山居秋暝》是唐朝王维的五言律诗。诗中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 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 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 了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6.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氏去周适晋(到……去) 小子不敏(不才,愚钝) 以为天下仪表(标准) 正襟危坐(端正) B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平民百姓) 夺其军,可四千余人(大约)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浑然一体)二世使使者斩以徇(殉难) C.吏当广所失亡多(判决) 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大方) 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部下) 木直中绳(合于) D.秦拨去古文(废弃) 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假意)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诚(暗中) 孔子师郯子、苌弘(老师) 2
2 被日本占据,中日就得按中间线原则划分大陆架,中国不仅丢失大量的海洋管辖区和海底资 源,而且美日对中国的战略封堵线.将从第一岛桩又前推到中间线以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前,北大教授吴必虎提出男女童“错龄入学”的个人观点引发了社会热议。“鉴于男 女儿童智力发育速度不同,男童普遍晚于女童 2 年左右,同性学童之间也有智力发育差异, 因此全国统一规定男女儿童 7 周岁入学违反教育规律。建议女童可在 6-7 岁入学,男可在 7-8 岁入学。现在大学招生女生普遍高于男生,需反思。”吴必虎的这番言论被网友超万次 评论和转发。对吴必虎教授的观点,你持何种态度?请写出两点理由,不超过 60 字。(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及文言文阅读(36 分) (一)课内部分(21 分) 5.下列对课文的分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江南的冬景》以写北国的冬景开篇。通过对北国冬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概括叙述, 为下文写江南的冬景做铺垫,突出江南冬景与北国冬天的不同特点。 B.《想北平》中,老舍反复说自己“爱北平”,可为什么又反复说这种爱“说不出”呢?作 者解释是因为他不是诗人,不会“把一切好听的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 啼出北平的俊伟”,实际上,是作者不愿意照着通常的方法去写,因为即使用尽了一切好看 的字也难以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爱。 C.《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人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 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 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现实主义色彩。 形式上杂言相间, 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D.《山居秋暝》是唐朝王维的五言律诗。诗中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 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鱼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 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 了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6.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司马氏去周适.晋(到……去) 小子不敏..(不才,愚钝) 以为天下仪表..(标准) 正襟危.坐(端正) B.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平民百姓) 夺其军,可.四千余人(大约)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浑然一体)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殉难) C.吏当.广所失亡多(判决) 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大方) 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部下) 木直中.绳(合于) D.秦拨.去古文(废弃) 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假意)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暗中) 孔子师.郯子、苌弘(老师)
7下列虚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小子何敢让焉 B其李将军之谓也 然后知西山之特立 C.而闻者彰 而王独居南郑 D故为之文以志 稍征关中兵以自益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 A.臣等以死守之 B.今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C.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 D.始指异之 9.下列各项与所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其李将军之谓也。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C.此孝之大者 D.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3分) (2)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3分) (二)课外部分(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苏辙 公讳轼.姓苏,字子瞻,一字和仲,世家眉山。公生十年,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 败,辄能语其要。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 太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厉,有当世志。 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叱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干言。 公之于文,得之于天。少与辙皆师先君。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 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乃
3 7.下列虚词用法不相同 .....的一项是(3 分)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小子何敢让焉. B 其李将军之.谓也 然后知西山之.特立 C.而.闻者彰 而.王独居南郑 D.故为之文以.志 稍征关中兵以.自益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 分) A.臣等以死守之 B.今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C.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 D.始指异之 9.下列各项与所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其李将军之谓也。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C. 此孝之大者。 D.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部分(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苏辙 公讳轼.姓苏,字子瞻,一字和仲,世家眉山。公生十年,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 败,辄能语其要。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 太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厉,有当世志。 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公之于文,得之于天。少与辙皆师先君。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 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乃
出《中庸论》,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尝谓辙曰:“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 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 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先君晚岁作《易传》,未完,疾革,命公述其志。公泣受命,卒以成书,然后干载之微 言,焕然可知也。复作《论语说》,时发孔氏之秘。最后居海南,作《书传》,推明上古之 绝学,多先儒所未达。既成三书,抚之叹曰:“今世要未能信,后有君子当知我矣。 公诗本似李、杜,晚喜陶渊明,追和之者几遍,凡四卷。幼而好书.老而不倦.自言不 及普人,至唐禇、薛、颜、柳,仿佛近之。平生笃于孝友,轻时好施。其于人,见善称之, 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 为恨。孔于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节选自《苏辙集》,有删改)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平确的一项是(3分) A.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属:写作 B.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 杜:关闭 C.复作《论语说》,时发孔氏之秘发:发展 D.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恨:遗憾 1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轼学术成就的一组是(3分) ①比冠,学通经史 ②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 ③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④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 ⑤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⑥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A.②④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少年时即胸怀大志,以前贤为榜样,渴望用自己的才干造福社会。为了实现这样的 目标,他发奋学习 B.谪居黄州,是苏轼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此前的苏轼,才高而自负:此后的苏轼,潜心读 书,学贯儒佛道三家。 C.苏轼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了《易传》、《论语说》和《书传》。苏轼担心这三本书在 当世无人能够理解
4 出《中庸论》,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尝谓辙曰:“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 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 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先君晚岁作《易传》,未完,疾革,命公述其志。公泣受命,卒以成书,然后千载之微 言,焕然可知也。复作《论语说》,时发.孔氏之秘。最后居海南,作《书传》,推明上古之 绝学,多先儒所未达。既成三书,抚之叹曰:“今世要未能信,后有君子当知我矣。” 公诗本似李、杜,晚喜陶渊明,追和之者几遍,凡四卷。幼而好书.老而不倦.自言不 及普人,至唐褚、薛、颜、柳,仿佛近之。平生笃于孝友,轻时好施。其于人,见善称之, 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 为恨.。孔于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节选自《苏辙集》,有删改)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平确的一项是(3 分) A.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属:写作 B.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 杜:关闭 C.复作《论语说》,时发.孔氏之秘 发:发展 D.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恨:遗憾 1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轼学术成就的一组是(3 分) ①比冠,学通经史 ②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 ③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④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 ⑤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⑥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A.②④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苏轼少年时即胸怀大志,以前贤为榜样,渴望用自己的才干造福社会。为了实现这样的 目标,他发奋学习。 B.谪居黄州,是苏轼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此前的苏轼,才高而自负;此后的苏轼,潜心读 书,学贯儒佛道三家。 C.苏轼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了《易传》、《论语说》和《书传》。苏轼担心这三本书在 当世无人能够理解
D.苏轼晩年特别喜爱陶渊明的诗歌,把陶渊明的诗几乎追和了一遍。书法造诣也很高,可 与唐代书法名家比肩 1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3分) (2)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5.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晚秋④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撒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2分) (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4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6.填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桃李不言, (《李将军列传》) (2) 但愿长醉不复醒。(《将进酒》) (3)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 (4 ,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5) ,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5 D.苏轼晚年特别喜爱陶渊明的诗歌,把陶渊明的诗几乎追和了一遍。书法造诣也很高,可 与唐代书法名家比肩。 1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l)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15.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晚秋①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⑴ 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2 分) 答: ▲ ⑵ 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 ⑶ 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4分) 答: ▲ 四.名句名篇默写(10 分) 16.填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桃李不言,____________________。(《李将军列传》) (2)______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将进酒》) (3)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5)_______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6)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 (7) 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8)位卑则足羞, 。(《师说》) (9)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生死之间 雷抒雁 ①突然有一天,你发现那一个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走了,有了,就像水被蒸发了, 永远地永远地从你的身边消失了,消失了。那叫你乳名时亲切柔软的声音;那抚摸你面颊时 双枯瘦的手;那在你出门远行时,久久注视着你,充满关爱和嘱咐的目光,都消失了。 ②可是,记忆没有随着死亡消失。毎天,一进房门,你就寻找那张让你思念、惦记,或 者让你习惯了的熟悉面孔。没有出现,你会不自禁地喊一声:“妈妈!"然后,一个房间一 个房间去找,看她是在休息,还是在操劳:洗那些永远洗不完的衣物?为孩子们在做晩饭? 或者专注地看一幕有趣的电视?可是,这一回,你的声音没有响应。每一间房子都是空的 她不在 ③我不能再走进母亲常年居住的房间,我不愿触动她老人家遗留下的衣物,就让它原样 留存着,一任灰尘去封存。唉,那每件遗物,都会是一把刀子,动动就会割伤你的神经。 ④生命怎么会如此奇异?只是因为血缘吗?像通常所说的我是那个生命体上掉下的一 块肉,便血脉相通,情感相连,有了一种切割不断的联结。有形的,以及无形的;可以解释 的,以及神秘得难以解释的干丝万缕的联结。我永远不会忘记2001年9月6日下午5时 在中国作协十楼会议室的学习讨论中,我以一种近乎失态的焦灼,希望会议结束,然后,迫
6 (6)苟利国家生死以,________________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7)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8)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 (9)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 一 20 题。 生死之间 雷抒雁 ①突然有一天,你发现那一个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走了,有了,就像水被蒸发了, 永远地永远地从你的身边消失了,消失了。那叫你乳名时亲切柔软的声音;那抚摸你面颊时, 一双枯瘦的手;那在你出门远行时,久久注视着你,充满关爱和嘱咐的目光,都消失了。 ②可是,记忆没有随着死亡消失。每天,一进房门,你就寻找那张让你思念、惦记,或 者让你习惯了的熟悉面孔。没有出现,你会不自禁地喊一声:“妈妈!”然后,一个房间一 个房间去找,看她是在休息,还是在操劳:洗那些永远洗不完的衣物?为孩子们在做晚饭? 或者专注地看一幕有趣的电视?可是,这一回,你的声音没有响应。每一间房子都是空的, 她不在。 ③我不能再走进母亲常年居住的房间,我不愿触动她老人家遗留下的衣物,就让它原样 留存着,一任灰尘去封存。唉,那每一件遗物,都会是一把刀子,动一动就会割伤你的神经。 ④生命怎么会如此奇异?只是因为血缘吗?像通常所说的,我是那个生命体上掉下的一 块肉,便血脉相通,情感相连,有了一种切割不断的联结。有形的,以及无形的;可以解释 的,以及神秘得难以解释的千丝万缕的联结。我永远不会忘记 2001 年 9 月 6 日下午 5 时。 在中国作协十楼会议室的学习讨论中,我以一种近乎失态的焦灼,希望会议结束,然后,迫
不及待地“打的”回到母亲的住处。快到家时,我又打电话过去,想尽快和母亲说话。铃声 空响,我希望她是到楼下散步去了。 ⑤推开门,像住常一样,我喊了一声“妈妈”,无人应声。我急忙走进后边一个房间。 妈妈呻吟着躺在地上。我看着床上被撕扯的被单,看着母亲揉皱了的衣服,知道她挣扎过。 切挣扎都无用。左边身子已经瘫了,无法坐住。她痛苦、无奈、无助得像个孩子。这个曾 经十分刚强的生命,怎么突然会变得如此脆弱 ⑥我明了那个下午我焦灼、急切、不安的全部原因。一根无形的线,生命之线牵扯着我 的心,没有听见妈妈的呼喊声,可我的心却如紊乱的钟摆,失去平衡,以从未有过的急切 想回到妈妈的身边去。仅仅两天之后,当妈妈咽下最后一口气,永远地告别了她生活了81 年的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觉得,我生命的很大一部分走了,随着她,被带走了 ⑦没有医药可以医治心灵的伤痛。也许只有“忘记”。可是,对于亲人,要忘记又何其 难!只好寻求书籍、寻求晢人,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血流。那些关于 生与死的说教,曾经让我厌恶过,现在却像必不可少的药物。 ⑧有一则关于死亡的宗教故事。说有一位母亲,抱着病逝的儿孑去找佛陀,希望能拯救 她的儿子。佛说,只有一种方法可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解除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任 何一户没有亲人死过的人家要回一粒芥菜子给我。那被痛苦折磨愚钝了的妇人去了。找遍了 全城,竟然没有找回粒芥菜子。因为,尘世上没有没失去过亲人的家庭。佛说,你要准备 学习痛苦。 ⑨痛苦,需要学习吗?是的。快乐,像鲜花,任你怎么呵护,不经意间就凋零了。痛苦, 却如野草,随你怎么刈割,铲除,终会顽强地滋生。你得准备,学习迎接痛苦、医治痛苦、 化解痛苦。让痛苦“钙化”,成为你坚强生命的一部分。 ⑩不过,你得忍住泪水。(有删改)
7 不及待地“打的”回到母亲的住处。快到家时,我又打电话过去,想尽快和母亲说话。铃声 空响,我希望她是到楼下散步去了。 ⑤推开门,像住常一样,我喊了一声“妈妈”,无人应声。我急忙走进后边一个房间。 妈妈呻吟着躺在地上。我看着床上被撕扯的被单,看着母亲揉皱了的衣服,知道她挣扎过。 一切挣扎都无用。左边身子已经瘫了,无法坐住。她痛苦、无奈、无助得像个孩子。这个曾 经十分刚强的生命,怎么突然会变得如此脆弱! ⑥我明了那个下午我焦灼、急切、不安的全部原因。一根无形的线,生命之线牵扯着我 的心,没有听见妈妈的呼喊声,可我的心却如紊乱的钟摆,失去平衡,以从未有过的急切, 想回到妈妈的身边去。仅仅两天之后,当妈妈咽下最后一口气,永远地告别了她生活了 81 年的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觉得,我生命的很大一部分走了,随着她,被带走了。 ⑦没有医药可以医治心灵的伤痛。也许只有“忘记”。可是,对于亲人,要忘记又何其 难!只好寻求书籍、寻求哲人,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血流。那些关于 生与死的说教,曾经让我厌恶过,现在却像必不可少的药物。 ⑧有一则关于死亡的宗教故事。说有一位母亲,抱着病逝的儿子去找佛陀,希望能拯救 她的儿子。佛说,只有一种方法可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解除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任 何一户没有亲人死过的人家要回一粒芥菜子给我。那被痛苦折磨愚钝了的妇人去了。找遍了 全城,竟然没有找回一粒芥菜子。因为,尘世上没有没失去过亲人的家庭。佛说,你要准备 学习痛苦。 ⑨痛苦,需要学习吗?是的。快乐,像鲜花,任你怎么呵护,不经意间就凋零了。痛苦, 却如野草,随你怎么刈割,铲除,终会顽强地滋生。你得准备,学习迎接痛苦、医治痛苦、 化解痛苦。让痛苦“钙化”,成为你坚强生命的一部分。 ⑩不过,你得忍住泪水。(有删改)
17.文章第一段有何表达特色及其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分) 8.从文章看,作者的哪些叙述可以体现作者与母亲“一种切割不断的联结”?(4分) 19.文章第⑧段叙述了一个宗教故事,请谈谈这段文字的作用。(6分) 答: 20.文章题为“生死之间”,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面对亲人去世的深刻感悟。(6 分) 六.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命仿佛一场放逐与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用 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 其实,内心的声音—一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声音,时时在向我们发出 召唤! 请以“做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
8 17.文章第一段有何表达特色及其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文章看,作者的哪些叙述可以体现作者与母亲“一种切割不断的联结”?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第⑧段叙述了一个宗教故事,请谈谈这段文字的作用。(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题为“生死之间”,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面对亲人去世的深刻感悟。(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7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命仿佛一场放逐与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用 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 其实,内心的声音——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声音,时时在向我们发出 召唤! 请以“做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 ...。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