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2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2000年我国颁布了《中国豪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通用 语言”是一个法律术语,主要是从语言功能角度说明“普通话”的使用范围,着 重强调其在国内的“通用性”。由于这一说法较长,口语称说不便,一般人就将 其简称为“国语”,这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 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关系”“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 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些规定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的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 政策,“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是我国民族关系和语言关系的重大原则。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之所以没有沿用19世纪末引入的“国语”这一概 念,也从来没有指定“官方语言”,就是从这一重大原则出发的。 “国语”这个概念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它是某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争取独立 成或者刚独立时,用来指称国内主要民族语言的,是从语言地位规划角度提出来 的概念,主要揭示的是这种语言的政治地位。“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主要 是从语言使用功能角度提出来的,主要揭示的是语言在国内的流通度和使用问 题,两者内涵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世界上有近一百个国家使用“官方语言”“国语”说法,其中大多是殖民地国 家,他们在独立时,由于国内民族成分复杂,又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人口比例占绝 对优势,不得不采用殖民国家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并为了安抚国内主要民 族,将国内主要民族语言同时确定为“官方语言”或“国语”,如印度、新加坡、 南非、巴西等,世界上有更多的国家并不明确“官方语言”“国语”,尤其是 些大国,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他们并没有通过法律手段指定英 语的“国语”“官方语言”地位,而是遵从语言实践和语言习惯。 总之,从我国民族关系、语言国情和传统习惯来看,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将“普通 话”“国家通用语言”说成是“国语”和“官方语言”,而应以《宪法》和我国 法律法法规为准绳,遵从语言实践和语言习惯,从语言功能和使用角度发挥“国 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作用。 (摘编自戴红亮《不宜将国家通用语言称作“国语”“官方语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家通用语言”是从法律的角度着重强调“普通话”的使用对象和“通用 B.我国没有引入“国语”一词,目的是体现各民族及其语言文字完全平等的关 系 C.“国语”和“国家通用语言”内涵的差别在于,前者揭示地位,后者则表明 功能 D.世界大部分国家没有使用“国语”这一说法,这些国家主要是一些英美大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从法律角度、民族关系来厘清语言概念,彰显了立足法治的论述立场。 B.选文列举世界各国对“国语”这一说法的使用情况,意在明确概念的内涵
福建省南平市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2 月) 第Ⅰ卷(阅读题 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2000 年我国颁布了《中国豪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通用 语言”是一个法律术语,主要是从语言功能角度说明“普通话”的使用范围,着 重强调其在国内的“通用性”。由于这一说法较长,口语称说不便,一般人就将 其简称为“国语”,这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 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关系”“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 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些规定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的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 政策,“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是我国民族关系和语言关系的重大原则。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之所以没有沿用 19 世纪末引入的“国语”这一概 念,也从来没有指定“官方语言”,就是从这一重大原则出发的。 “国语”这个概念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它是某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争取独立 成或者刚独立时,用来指称国内主要民族语言的,是从语言地位规划角度提出来 的概念,主要揭示的是这种语言的政治地位。“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主要 是从语言使用功能角度提出来的,主要揭示的是语言在国内的流通度和使用问 题,两者内涵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世界上有近一百个国家使用“官方语言”“国语”说法,其中大多是殖民地国 家,他们在独立时,由于国内民族成分复杂,又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人口比例占绝 对优势,不得不采用殖民国家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并为了安抚国内主要民 族,将国内主要民族语言同时确定为“官方语言”或“国语”,如印度、新加坡、 南非、巴西等,世界上有更多的国家并不明确“官方语言”“国语”,尤其是一 些大国,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他们并没有通过法律手段指定英 语的“国语”“官方语言”地位,而是遵从语言实践和语言习惯。 总之,从我国民族关系、语言国情和传统习惯来看,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将“普通 话”“国家通用语言”说成是“国语”和“官方语言”,而应以《宪法》和我国 法律法法规为准绳,遵从语言实践和语言习惯,从语言功能和使用角度发挥“国 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作用。 (摘编自戴红亮《不宜将国家通用语言称作“国语”“官方语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国家通用语言”是从法律的角度着重强调“普通话”的使用对象和“通用 性”。 B.我国没有引入“国语”一词,目的是体现各民族及其语言文字完全平等的关 系。 C.“国语”和“国家通用语言”内涵的差别在于,前者揭示地位,后者则表明 功能。 D.世界大部分国家没有使用“国语”这一说法,这些国家主要是一些英美大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选文从法律角度、民族关系来厘清语言概念,彰显了立足法治的论述立场。 B.选文列举世界各国对“国语”这一说法的使用情况,意在明确概念的内涵
C.选文对比分析国内外使用“国语”说法的不同情况及原因,有力支撑了观点。 D.对语言概念的使用错误,选文先指出危害,再逐层分析,最后提出解决办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一个独立国家民族单一,就没必要区别“国语”和“国家通用语言”了 B.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数少,流通范围窄,因此难以成为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C.把“国家通用语言”简称为“国语”,会因带有歧视性而产生民族间的矛盾。 D.如果一个国家有“国语”的说法,表明该国中各民族的政治地位是不平等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药罐子陈枯朽 村人药罐子,杨氏,身材矮矬,头大脖细,脸白晳且微麻,手长腿短,肢体搭配 不甚匀称。起初有名有字,但因长年喝饮自制之草药,故而得此外号 药罐子稍通文墨,曾在镇上草药铺当学徒,因私受宴请,坏了药铺规矩,站柜仅 三年即被开除。临行那天,掌柜的塞给他一本《本草纲目》,嘱他好好硏读,必 能惠及于人。 他回村后务农,每与人谈不离草药,所唱者不离汤头歌,所饮者亦不离汤药。他 说,凡天地间万物,皆能入药,就看能否对症;凡人世间杂病,皆可医治,就看 能否对药。所以,他主张,不治之症,可尝百草,万一有一味对症,岂不白捡 条命。他还说,防病比治病重要,无病时吃药比有病时吃药更有效。他家厅堂的 八仙桌上,总搁一把陶壶,壶内储满药汤;他家后厨,紧靠灶旁有一个自制的铁 皮炉子,炉内炭火终年不熄,罐里整天咕噜个不停,药香散出,半村能闻。 年春耕,村头的二秃子下田时脚肚子钻进一条蚂蟥,大伙见状都慌了手脚,不 知如何处置,二禿子更是坐在地上大哭。正在旁边采草药的药罐子循哭声赶到, 从扁担伯的腰间抽出长烟斗,拧下铜头,拗一根细草杆一通一抽,把草杆上的烟 油捋下,涂抹于患处,不一会,一条蚂蟥缓缓地从创口退出,落到地上。舒了 口气的二禿子捡起一块三角石就要砸碎蚂蟥。药罐子止住说,蚂蟥好药材,消肿 解毒灵验得很,说罢摘片树叶将蚂蟥一包,转身对二禿子说,将树叶烧成灰,敷 在伤口上预防感染。 邻村的长鼻叔得了水肿病,到镇上济世堂问诊,带回几服药喝下不见效,躺在床 上等死,听得药罐子的医名,便差女儿菜花来请。药罐子径直进卧房,支开菜花, 让长鼻叔脱光衣裤,从眼睑、头面、四肢、腹背、足胫一一查看,并用手轻按浮 肿处,问明症状,回到厅堂,向菜花要来济世堂开的药方,就在八仙桌上仔细研 究起来。已情窦初开的菜花忙前忙后,一边沏茶续水,偶尔还瞟一眼药罐子,觉 得他相貌确实不招人喜欢,甚至有点怪异,但做事有条有理不紧不慢的脾气却令 人信任。她曾听人说过,人不可貌相,奇人异相之类的生活经典,觉得眼前的药 罐子似乎就是位奇人,想着想着便又多看了他几眼,这时,药罐子拍拍处方对菜 花说,济世堂把阳水当阴水治,只知健牌,不知温肾,差点误了大事。 菜花眼睛一亮,问:“俺爹有救?” “有救,只要在原来的方子上去掉三味药,再加上三味药,不出一月,你爹就能 下地干活了。”药罐子满有把握地说 那敢情好,如果那样,你就是我家的恩人哪。”菜花一激动,死死地抓住药罐 子的手不放,生怕他一走,老爹就有危险似的 药罐子隔三差五会到邻村查着长鼻叔的病情,有时按按长鼻叔身上的浮肿,有时 坐在床边开导长鼻叔放宽心,有时也调整几味药。每次去,菜花都热情招待,果
C.选文对比分析国内外使用“国语”说法的不同情况及原因,有力支撑了观点。 D.对语言概念的使用错误,选文先指出危害,再逐层分析,最后提出解决办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一个独立国家民族单一,就没必要区别“国语”和“国家通用语言”了。 B.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数少,流通范围窄,因此难以成为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C.把“国家通用语言”简称为“国语”,会因带有歧视性而产生民族间的矛盾。 D.如果一个国家有“国语”的说法,表明该国中各民族的政治地位是不平等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药罐子 陈枯朽 村人药罐子,杨氏,身材矮矬,头大脖细,脸白皙且微麻,手长腿短,肢体搭配 不甚匀称。起初有名有字,但因长年喝饮自制之草药,故而得此外号。 药罐子稍通文墨,曾在镇上草药铺当学徒,因私受宴请,坏了药铺规矩,站柜仅 三年即被开除。临行那天,掌柜的塞给他一本《本草纲目》,嘱他好好研读,必 能惠及于人。 他回村后务农,每与人谈不离草药,所唱者不离汤头歌,所饮者亦不离汤药。他 说,凡天地间万物,皆能入药,就看能否对症;凡人世间杂病,皆可医治,就看 能否对药。所以,他主张,不治之症,可尝百草,万一有一味对症,岂不白捡一 条命。他还说,防病比治病重要,无病时吃药比有病时吃药更有效。他家厅堂的 八仙桌上,总搁一把陶壶,壶内储满药汤;他家后厨,紧靠灶旁有一个自制的铁 皮炉子,炉内炭火终年不熄,罐里整天咕噜个不停,药香散出,半村能闻。 一年春耕,村头的二秃子下田时脚肚子钻进一条蚂蟥,大伙见状都慌了手脚,不 知如何处置,二秃子更是坐在地上大哭。正在旁边采草药的药罐子循哭声赶到, 从扁担伯的腰间抽出长烟斗,拧下铜头,拗一根细草杆一通一抽,把草杆上的烟 油捋下,涂抹于患处,不一会,一条蚂蟥缓缓地从创口退出,落到地上。舒了一 口气的二秃子捡起一块三角石就要砸碎蚂蟥。药罐子止住说,蚂蟥好药材,消肿 解毒灵验得很,说罢摘片树叶将蚂蟥一包,转身对二秃子说,将树叶烧成灰,敷 在伤口上预防感染。 邻村的长鼻叔得了水肿病,到镇上济世堂问诊,带回几服药喝下不见效,躺在床 上等死,听得药罐子的医名,便差女儿菜花来请。药罐子径直进卧房,支开菜花, 让长鼻叔脱光衣裤,从眼睑、头面、四肢、腹背、足胫一一查看,并用手轻按浮 肿处,问明症状,回到厅堂,向菜花要来济世堂开的药方,就在八仙桌上仔细研 究起来。已情窦初开的菜花忙前忙后,一边沏茶续水,偶尔还瞟一眼药罐子,觉 得他相貌确实不招人喜欢,甚至有点怪异,但做事有条有理不紧不慢的脾气却令 人信任。她曾听人说过,人不可貌相,奇人异相之类的生活经典,觉得眼前的药 罐子似乎就是位奇人,想着想着便又多看了他几眼,这时,药罐子拍拍处方对菜 花说,济世堂把阳水当阴水治,只知健牌,不知温肾,差点误了大事。 菜花眼睛一亮,问:“俺爹有救?” “有救,只要在原来的方子上去掉三味药,再加上三味药,不出一月,你爹就能 下地干活了。”药罐子满有把握地说, “那敢情好,如果那样,你就是我家的恩人哪。”菜花一激动,死死地抓住药罐 子的手不放,生怕他一走,老爹就有危险似的。 药罐子隔三差五会到邻村查着长鼻叔的病情,有时按按长鼻叔身上的浮肿,有时 坐在床边开导长鼻叔放宽心,有时也调整几味药。每次去,菜花都热情招待,果
然不出所料,水肿病缠身的长鼻叔在药罐子的精心医治下起死回生。他逢人便夸 药罐子医术髙明,是扁鹊再世,华佗再生,甚至怀着报恩的冲动打发媒人来提亲, 许诺一分彩礼都不要,愿将菜花许配给药罐子。 药罐子婉拒道: “菜花是个好闺女,如果没有医患这一节,我会答应这门亲事,但现在不合适, 我给你看病,你把闺女送给我,这算哪门子事?不被人截脊梁骨才怪呢 年夏天,村尾麻婶找药罐子讨草药。她见药罐子和衣仰躺于床上,眼睁着,嘴 半张着。肢体僵硬,知道大事不妙,吓得迈不开腿。 药罐子幼年失怙,吃百家饭长大,又未曾婚娶,仅孤身一人,家门自然冷落,但 因悬壶济世多年而德被乡里,丧事因而极具哀荣。长鼻叔给药罐子擦洗身子,更 换寿衣寿鞋,还捐出自已的寿材。菜花披麻戴孝守灵三天三夜,哭得像泪人。村 人则主动筹备了香烛、纸钱、长明灯等一应物什。出殡那天,村中青壮轮流抬棺 送葬者男女老幼三四百人,绵延数里,铳炮也响了一路。草药铺掌柜致悼辞,情 真意切,济世堂头牌老中医亲题墓碑曰“药罐子之墓”,宇迹苍老古拙 药罐子享年四十有二,死因不甚明了。但据长鼻叔说药罐子通体发黑,怀疑死于 草药中毒。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采用肖像描写,细致、传神,特征明显,形象突出;同时交代了药 罐子外号的由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灵秘密,“想着想着便又多看了他几眼”,寥 寥数语,情窦初开少女的微妙心理就显露出来了 C.药罐子当学徒时,因私受宴请坏了规矩被开除,死时获得头牌老中医题碑的 殊荣,说明其因牢记教训谨守行规而获得同行的尊敬。 D.小说语言文白相间,质朴生动,富有表现力,乡士气息浓厚;也与药罐子稍 通文墨且为草药铺学徒出身的身份相吻合。 5.小说中的药罐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分) 6.小说中写药罐子使患水肿病的长鼻叔起死回生,这一情节是否合理?请结合 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北京雨燕,曾是北京独树一帜的城市符号,但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栖息地 再被挤压,数量一再减少。近年来,随着生态理念的大力弘扬、保护措施的不断 加强,雨燕又再度翱翔于北京的天际,栖息于市井的檐壁,数量开始回升 燕子,从来都是与人亲近的自然风物,也凝聚着文化韵味。从“岸花飞送客,樯 燕语留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可以看出, 燕子既是风景的点缀,也是情感的慰藉。北京雨燕的意义,也不只是城市的风景, 更体现了独特的城市气质,体现着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摘编自《一座城与一群燕子的“血脉相融”》) 材料二 北京一共有多少只雨燕?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正旺公布的统计数据显 示,北京地区的雨燕仅存3000只左右。然而,在半个世纪前,这个问题还很难 回答,漫天飞舞的雨燕与古老的北京城“血脉相融”,难分彼此。1965年6月
然不出所料,水肿病缠身的长鼻叔在药罐子的精心医治下起死回生。他逢人便夸 药罐子医术高明,是扁鹊再世,华佗再生,甚至怀着报恩的冲动打发媒人来提亲, 许诺一分彩礼都不要,愿将菜花许配给药罐子。 药罐子婉拒道: “菜花是个好闺女,如果没有医患这一节,我会答应这门亲事,但现在不合适, 我给你看病,你把闺女送给我,这算哪门子事?不被人截脊梁骨才怪呢。” 一年夏天,村尾麻婶找药罐子讨草药。她见药罐子和衣仰躺于床上,眼睁着,嘴 半张着。肢体僵硬,知道大事不妙,吓得迈不开腿。 药罐子幼年失怙,吃百家饭长大,又未曾婚娶,仅孤身一人,家门自然冷落,但 因悬壶济世多年而德被乡里,丧事因而极具哀荣。长鼻叔给药罐子擦洗身子,更 换寿衣寿鞋,还捐出自已的寿材。菜花披麻戴孝守灵三天三夜,哭得像泪人。村 人则主动筹备了香烛、纸钱、长明灯等一应物什。出殡那天,村中青壮轮流抬棺, 送葬者男女老幼三四百人,绵延数里,铳炮也响了一路。草药铺掌柜致悼辞,情 真意切,济世堂头牌老中医亲题墓碑曰“药罐子之墓”,宇迹苍老古拙。 药罐子享年四十有二,死因不甚明了。但据长鼻叔说药罐子通体发黑,怀疑死于 草药中毒。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篇采用肖像描写,细致、传神,特征明显,形象突出;同时交代了药 罐子外号的由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灵秘密,“想着想着便又多看了他几眼”,寥 寥数语,情窦初开少女的微妙心理就显露出来了。 C.药罐子当学徒时,因私受宴请坏了规矩被开除,死时获得头牌老中医题碑的 殊荣,说明其因牢记教训谨守行规而获得同行的尊敬。 D.小说语言文白相间,质朴生动,富有表现力,乡士气息浓厚;也与药罐子稍 通文墨且为草药铺学徒出身的身份相吻合。 5.小说中的药罐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 分) 6.小说中写药罐子使患水肿病的长鼻叔起死回生,这一情节是否合理? 请结合 作品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北京雨燕,曾是北京独树一帜的城市符号,但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栖息地一 再被挤压,数量一再减少。近年来,随着生态理念的大力弘扬、保护措施的不断 加强,雨燕又再度翱翔于北京的天际,栖息于市井的檐壁,数量开始回升。 燕子,从来都是与人亲近的自然风物,也凝聚着文化韵味。从“岸花飞送客,樯 燕语留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可以看出, 燕子既是风景的点缀,也是情感的慰藉。北京雨燕的意义,也不只是城市的风景, 更体现了独特的城市气质,体现着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摘编自《一座城与一群燕子的“血脉相融”》) 材料二: 北京一共有多少只雨燕?2001 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正旺公布的统计数据显 示,北京地区的雨燕仅存 3000 只左右。然而,在半个世纪前,这个问题还很难 回答,漫天飞舞的雨燕与古老的北京城“血脉相融”,难分彼此。1965 年 6 月
著名鸟类学家郑光美沿着紫禁城的护城河骑车慢行,一路发现了近400只雨燕. 1966年,北京师范大学鸟类专家赵欣如还在北四条读小学,他清楚地记得,校 舍周围生活着数百只雨燕,不时就会错飞进教室。在老北京的记忆中,从天坛到 太庙,从故宫到雍和宫,从北京的城楼、箭楼到颐和园的八方亭、东宫门,雨燕 成群结队围绕着建筑飞翔,形成鲜活的古都风貌。 (摘编自《北京雨燕为何濒临消失》 材料三 1870年,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罗伯特·斯温侯在北京采集到一只雨燕标本,将 其拉丁学名命名为 Apus Apus pekinensis,意为普通雨燕北京亚种。“北京雨燕”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一直是北京中轴线上活着的文化,居住在高大的皇城中,用 飞翔的视角见证着这座古城千百年来的沧桑巨变。雨燕的口裂宽大,一只雨燕每 天能捕食近万只昆虫,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北京市一级保护野生 动物,它们的存在对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完整也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庆幸的是,这 群机智又顽强的生物,在人们的关注和保护下,重新焕发了生机, (摘编自《伴城而栖的雨燕》) 材料四: 据统计,一对十天左右的幼鸟每天由亲鸟喂给的昆虫有248只,孵出二十天的幼 鸟所吃的虫数可达3675只,快出巢时为6927只,一只衔虫育雏的成鸟,在嘴里 就发现了281只昆虫,其中有蚊三只,小形蝇类46只,蚜虫22只,虻类4只, 蜘蛛1只,蝽象34只,浮尘子171只。所食昆虫除极少数益虫外,均为害虫 足见雨燕在消灭有害昆虫方面,对人类的益处是很大的, (摘编自科普读物《雨燕》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生态理念的缺失,保护措施的不力,使得北京雨燕 栖息地一再被挤压,数量锐减。 B.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雨燕前后数量形成的鲜明对比,告诉人们,漫天飞 舞的雨燕曾经是古都的鲜活风貌。 C.生活在北京中轴线上的雨燕的存在,对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有着重要意义 对维护地区生态平衡也起着重要作用 D.“北京雨燕”对人类益处很大,其所食昆虫绝大多数为害虫,单是孵出二十 天的幼鸟所吃的害虫便已数量可观。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雨燕是北京的风景,也是北京人的情感慰藉:体现了独特的城市气质,也体 现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B.北师大教授张正旺2001年公布的北京雨燕统计数据,很难使人们形成北京雨 燕与古老北京城血脉相融的认识 C.在人们的关注和保护下,雨燕的种群数量和活动范围一定会超过原有规模, 并重新成为北京独树一帜的城市符号。 D.雨燕的口裂宽大,一只育雏的成鸟的嘴里就有281只昆虫,能够满足一只十 天左右幼鸟天所需的食物量。 E.人们认识到北京雨燕在消灭害虫方面作用巨大,因此加大保护力度,使雨燕 再度翱翔北京天际,重现当年古都风貌 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如何才能重现北京雨燕与北京城“血脉相融”的胜况。 (分)
著名鸟类学家郑光美沿着紫禁城的护城河骑车慢行,一路发现了近 400 只雨燕。 1966 年,北京师范大学鸟类专家赵欣如还在北四条读小学,他清楚地记得,校 舍周围生活着数百只雨燕,不时就会错飞进教室。在老北京的记忆中,从天坛到 太庙,从故宫到雍和宫,从北京的城楼、箭楼到颐和园的八方亭、东宫门,雨燕 成群结队围绕着建筑飞翔,形成鲜活的古都风貌。 (摘编自《北京雨燕为何濒临消失》 材料三: 1870 年,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罗伯特·斯温侯在北京采集到一只雨燕标本,将 其拉丁学名命名为 ApusApus pekinensis,意为普通雨燕北京亚种。“北京雨燕”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一直是北京中轴线上活着的文化,居住在高大的皇城中,用 飞翔的视角见证着这座古城千百年来的沧桑巨变。雨燕的口裂宽大,一只雨燕每 天能捕食近万只昆虫,对维护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北京市一级保护野生 动物,它们的存在对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完整也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庆幸的是,这 群机智又顽强的生物,在人们的关注和保护下,重新焕发了生机, (摘编自《伴城而栖的雨燕》) 材料四: 据统计,一对十天左右的幼鸟每天由亲鸟喂给的昆虫有 248 只,孵出二十天的幼 鸟所吃的虫数可达 3675 只,快出巢时为 6927 只,一只衔虫育雏的成鸟,在嘴里 就发现了 281 只昆虫,其中有蚊三只,小形蝇类 46 只,蚜虫 22 只,虻类 4 只, 蜘蛛 1 只,蝽象 34 只,浮尘子 171 只。所食昆虫除极少数益虫外,均为害虫, 足见雨燕在消灭有害昆虫方面,对人类的益处是很大的, (摘编自科普读物《雨燕》)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生态理念的缺失,保护措施的不力,使得北京雨燕 栖息地一再被挤压,数量锐减。 B.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雨燕前后数量形成的鲜明对比,告诉人们,漫天飞 舞的雨燕曾经是古都的鲜活风貌。 C.生活在北京中轴线上的雨燕的存在,对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有着重要意义, 对维护地区生态平衡也起着重要作用。 D.“北京雨燕”对人类益处很大,其所食昆虫绝大多数为害虫,单是孵出二十 天的幼鸟所吃的害虫便已数量可观。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雨燕是北京的风景,也是北京人的情感慰藉: 体现了独特的城市气质,也体 现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B.北师大教授张正旺 2001 年公布的北京雨燕统计数据,很难使人们形成北京雨 燕与古老北京城血脉相融的认识。 C.在人们的关注和保护下,雨燕的种群数量和活动范围一定会超过原有规模, 并重新成为北京独树一帜的城市符号。 D.雨燕的口裂宽大,一只育雏的成鸟的嘴里就有 281 只昆虫,能够满足一只十 天左右幼鸟天所需的食物量。 E.人们认识到北京雨燕在消灭害虫方面作用巨大,因此加大保护力度,使雨燕 再度翱翔北京天际,重现当年古都风貌。 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如何才能重现北京雨燕与北京城“血脉相融”的胜况。 (4 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翟凤翀,字凌元,益都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历知吴桥、任丘,有治声,征授 御史。疏荐钟羽正、赵南星、邹元标等,因言:“宋季邪谄之徒,终日请禁伪学, 信口诋諶。近年号讲学者,不幸类此。”出按辽东。宰赛、暖兔二十四营环开原 而居,岁为边患。宰赛尤桀骜,数败官军,杀守将,因挟边吏增赏。庆云参将陈 洪范所统止羸卒二千,又恒怯不任战。凤翀奏请益兵易置健将开原始有备又请所 在建常平仓括赎鍰节公易粟备荒帝善其议,命推行于诸边。帝因“梃击”之变, 召见廷臣于慈宁宫。大学士方从哲、吴道南无所言,御史刘光复方发口,遽得罪 凤翀上言:“陛下召对廷臣,天威开霁,千载一时。辅臣宜举朝端大政,如皇太 子、皇长孙讲学,福府庄田鹾引,大僚空虚,考选沉阁,以及中旨频降,边警时 闻,水旱盜贼之相仍,流移饥殍之载道,一一缕奏于前,乃缄默不言,致光复以 失仪获罪。光复一日未释,辅臣未可晏然也。”忤旨,切责。山东大饥,以风翀 疏,遣御史过庭训赍十六万金振之。中官吕贵假奷民奏,留督浙江织造。冉登提 督九门,诬奏市民殴门卒,下兵马指挥欧相之吏。邢洪辱御史凌汉翀于朝,给事 中郭尚宾等劾之,帝释洪不问。汉翀为废将凌应登所殴,洪复曲庇应登。凤翀抗 疏极论贵、登、洪三人罪,且曰:“大臣造膝无从,小臣叩阍无路。宦寺浸用 政令多违,实开群小假借之端,成太阿倒持之势。”帝大怒,谪山西按察使经历 而是时,尚宾亦上疏极,忤旨,谪江西布政使检校。帝于章疏多不省,故廷臣直 谏者久不被谴。至是二人同日谪官,时称“二谏”。崇祯二年起兵部右侍郎,寻 出抚天津。以疾归。卒,赠兵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百三十翟风翀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凤翀奏请益兵易/置健将/开原始有备/又请所在建常平仓/括赎鍰/节公费/易 粟备荒/ B.凤翀奏请益兵/易置健将/开原始有备/又请所在建常平/仓括赎鍰/节公费/易 粟备荒/ C.风翀奏请益兵/易置健将/开原始有备/又请所在建常平仓/括赎鍰/节公费/易 粟备荒/ D.凤翀奏请益兵易/置健将/开原始有备/又请所在建常平/仓括赎鍰/节公费/易 栗备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史,从秦朝开始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明朝时,御史拥有弹劾、司法等 B.织造,明清时在江宁、苏州和杭州设立织造局,专办宫廷御用和官用各类纺 织品。 C.阍,本义指日落时皇宫关门。叩阍,叩击宫门,指官吏百姓直接向朝廷陈述 申诉 D.崇祯,明朝皇帝朱由检的庙号。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 名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翟凤翀举荐贤能,抨击恶俗。他担任御史时,上疏推荐钟羽正、赵南星、邹 元标等人,并痛斥那些类似宋末奸邪谄媚之人的丑态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翟凤翀,字凌元,益都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历知吴桥、任丘,有治声,征授 御史。疏荐钟羽正、赵南星、邹元标等,因言:“宋季邪谄之徒,终日请禁伪学, 信口诋諆。近年号讲学者,不幸类此。”出按辽东。宰赛、暖兔二十四营环开原 而居,岁为边患。宰赛尤桀骜,数败官军,杀守将,因挟边吏增赏。庆云参将陈 洪范所统止羸卒二千,又恇怯不任战。凤翀奏请益兵易置健将开原始有备又请所 在建常平仓括赎鍰节公易粟备荒帝善其议,命推行于诸边。帝因“梃击”之变, 召见廷臣于慈宁宫。大学士方从哲、吴道南无所言,御史刘光复方发口,遽得罪。 凤翀上言:“陛下召对廷臣,天威开霁,千载一时。辅臣宜举朝端大政,如皇太 子、皇长孙讲学,福府庄田鹾引,大僚空虚,考选沉阁,以及中旨频降,边警时 闻,水旱盗贼之相仍,流移饥殍之载道,一一缕奏于前,乃缄默不言,致光复以 失仪获罪。光复一日未释,辅臣未可晏然也。”忤旨,切责。山东大饥,以凤翀 疏,遣御史过庭训赍十六万金振之。中官吕贵假奸民奏,留督浙江织造。冉登提 督九门,诬奏市民殴门卒,下兵马指挥欧相之吏。邢洪辱御史凌汉翀于朝,给事 中郭尚宾等劾之,帝释洪不问。汉翀为废将凌应登所殴,洪复曲庇应登。凤翀抗 疏极论贵、登、洪三人罪,且曰:“大臣造膝无从,小臣叩阍无路。宦寺浸用, 政令多违,实开群小假借之端,成太阿倒持之势。”帝大怒,谪山西按察使经历。 而是时,尚宾亦上疏极,忤旨,谪江西布政使检校。帝于章疏多不省,故廷臣直 谏者久不被谴。至是二人同日谪官,时称“二谏”。崇祯二年起兵部右侍郎,寻 出抚天津。以疾归。卒,赠兵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百三十翟凤翀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凤翀奏请益兵易/置健将/开原始有备/又请所在建常平仓/括赎鍰/节公费/易 粟备荒/ B.凤翀奏请益兵/易置健将/开原始有备/又请所在建常平/仓括赎鍰/节公费/易 粟备荒/ C.风翀奏请益兵/易置健将/开原始有备/又请所在建常平仓/括赎鍰/节公费/易 粟备荒/ D.凤翀奏请益兵易/置健将/开原始有备/又请所在建常平/仓括赎鍰/节公费/易 栗备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御史,从秦朝开始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明朝时,御史拥有弹劾、司法等 权。 B.织造,明清时在江宁、苏州和杭州设立织造局,专办宫廷御用和官用各类纺 织品。 C.阍,本义指日落时皇宫关门。叩阍,叩击宫门,指官吏百姓直接向朝廷陈述 申诉。 D.崇祯,明朝皇帝朱由检的庙号。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 名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翟凤翀举荐贤能,抨击恶俗。他担任御史时,上疏推荐钟羽正、赵南星、邹 元标等人,并痛斥那些类似宋末奸邪谄媚之人的丑态
B.翟风翀措施得当,巩固边地。他巡按辽东时,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巩固边地 的措施;皇帝认为他的建议很好,命令在各个边地推行。 C.翟风翀维护同僚,犯颜直谏。在刘光复慈宁宫召对获罪的情况下,他大胆上 批评皇帝的错误,请求释放刘光复,遭到皇帝斥责 D.翟凤翀忠直耿介,指斥佞臣。他向皇帝上奏章极力弹劾吕贵、冉登、邢洪三 人的罪状,触怒皇帝,被贬江西,同时也受到时论贬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山东大饥,以凤翀疏,遣御史过庭训赍十六万金振之。 (2)帝于章疏多不省,故廷臣直谏者久不被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瞑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运用反衬写出了诗人漂泊在外,偶见一枝杏花,触发他满怀愁绪和联翩 浮想 B.颔联花开易落,行色匆匆,诗人无法尽赏杏花的美丽,顿觉缘分短浅,倍感 惆怅。 C.颈联重在写景。描绘了春寒料峭,不见莺啼蝶舞,唯有杏花寂寞盛放的凄凉 之景。 D.尾联驰骋想象,从眼前的杏花联想到往年在京城看到千万树杏花怒放绚丽的 美景 E.全诗写意粗犷,以杏花起兴,多方联想,层层深入,营造了繁丽温馨的诗歌 意境 15.本诗的第二句“墙外行人正独愁”情感丰富,内涵深刻,请结合全诗具体阐 释该句中“愁”内涵。(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承天寺中庭的夜景并说明其成因的三句是 (2)《琵琶行》中琵琶女初次弹奏结束时,白居易以景作结,侧面烘托了其感 人至深的音乐魅力的两句诗是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本届新奥杯围棋决賽一波三折,柯洁连丢两局,与彭立尧2:2战平,最终凭 借决胜局的反戈一击,有惊无险地夺得冠军
B.翟凤翀措施得当,巩固边地。他巡按辽东时,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巩固边地 的措施;皇帝认为他的建议很好,命令在各个边地推行。 C.翟凤翀维护同僚,犯颜直谏。在刘光复慈宁宫召对获罪的情况下,他大胆上 言, 批评皇帝的错误,请求释放刘光复,遭到皇帝斥责。 D.翟凤翀忠直耿介,指斥佞臣。他向皇帝上奏章极力弹劾吕贵、冉登、邢洪三 人的罪状,触怒皇帝,被贬江西,同时也受到时论贬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山东大饥,以凤翀疏,遣御史过庭训赍十六万金振之。 (2) 帝于章疏多不省,故廷臣直谏者久不被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瞑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首联运用反衬写出了诗人漂泊在外,偶见一枝杏花,触发他满怀愁绪和联翩 浮想。 B.颔联花开易落,行色匆匆,诗人无法尽赏杏花的美丽,顿觉缘分短浅,倍感 惆怅。 C.颈联重在写景。描绘了春寒料峭,不见莺啼蝶舞,唯有杏花寂寞盛放的凄凉 之景。 D.尾联驰骋想象,从眼前的杏花联想到往年在京城看到千万树杏花怒放绚丽的 美景。 E.全诗写意粗犷,以杏花起兴,多方联想,层层深入,营造了繁丽温馨的诗歌 意境。 15.本诗的第二句“墙外行人正独愁”情感丰富,内涵深刻,请结合全诗具体阐 释该句中“愁”内涵。(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承天寺中庭的夜景并说明其成因的三句是: “ , , ?” (2)《琵琶行》中琵琶女初次弹奏结束时,白居易以景作结,侧面烘托了其感 人至深的音乐魅力的两句诗是: “ , 。” 第Ⅱ卷(表达题 共 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本届新奥杯围棋决賽一波三折,柯洁连丢两局,与彭立尧 2:2 战平,最终凭 借决胜局的反戈一击,有惊无险地夺得冠军
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实守信,一诺千金,是一个人,一个企业得 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③幼儿版《今日说法》节目中,一群东北萌娃表演有声有色,“案情陈述”和推 理分析睿智幽默,让观众目瞪口呆,不知所云。 ④许多事实表明,瞻前顾后考虑各种不同意见,能有效减少法律修订的错误概率, 预防和减少修法后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⑤铃声响后,同学们仍静静地坐在凳子上,纹丝不动,奋笔疾书,对外面的喧闹 声充耳不闻,完全不把下课当一回事。 ⑥中国富了,却不忘金针度人,将先进技术传授给邻国,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 的融合,推动了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⑥D.②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大数据在给各领域、各行业带来颠覆性变化的同时,也提升了我们改造世界 的能力,深刻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 B.从国际主要资本市场发展的历程来看,每次引起市场震动的大事件,都会推 动新一轮立法和法规的改革和前进。 C.即便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技术仍有它基于计算的局限性,而人的意识、情 感和思维的选择仍是难以被模仿或被计算的 D.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了一本有价值的 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必须慎加选择。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今天是我家乔迁的大喜之日,我代表全家人,向各位亲朋好友的光临表示热 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B.今天单位很忙,家里网络又出了点问题,因此直到现在才给您发邮件,让您 久等,实在抱歉。 C.我昨天逛街时不慎遗失了钱包,内有身份证、银行卡、人民币,小李拾到后 及时奉还,让我万分激动。 D.您好,我叫高青云,曾是令尊的弟子,今日出差有幸路过宝地,特地前来贵 府拜访先师,可否通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①_,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α射线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 内照射;y射线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 内照射,②。少量的辐射照射并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但是,_③ 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大,时间越长,危害就越大。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2017年,中国电影再度交出漂亮成绩单,讲述中国大故事的《战狼Ⅱ》《建军 大业》《空天猎》等影片都取得了票房的巨大成功。可见,只有中国大故事,才 是最好的电影题材;一部影片,如果缺少大故事,就无法吸引大众的眼球;相比 之下,票房的成功,电影特效等电影技术手段并不重要 ①并非只有中国大故事才是最好的电影题材
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实守信,一诺千金,是一个人,一个企业得 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③幼儿版《今日说法》节目中,一群东北萌娃表演有声有色,“案情陈述”和推 理分析睿智幽默,让观众目瞪口呆,不知所云。 ④许多事实表明,瞻前顾后考虑各种不同意见,能有效减少法律修订的错误概率, 预防和减少修法后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⑤铃声响后,同学们仍静静地坐在凳子上,纹丝不动,奋笔疾书,对外面的喧闹 声充耳不闻,完全不把下课当一回事。 ⑥中国富了,却不忘金针度人,将先进技术传授给邻国,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 的融合,推动了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⑥D.②③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大数据在给各领域、各行业带来颠覆性变化的同时,也提升了我们改造世界 的能力,深刻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 B.从国际主要资本市场发展的历程来看,每次引起市场震动的大事件,都会推 动新一轮立法和法规的改革和前进。 C.即便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技术仍有它基于计算的局限性,而人的意识、情 感和思维的选择仍是难以被模仿或被计算的。 D.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了一本有价值的 书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你必须慎加选择。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今天是我家乔迁的大喜之日,我代表全家人,向各位亲朋好友的光临表示热 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B.今天单位很忙,家里网络又出了点问题,因此直到现在才给您发邮件,让您 久等,实在抱歉。 C.我昨天逛街时不慎遗失了钱包,内有身份证、银行卡、人民币,小李拾到后 及时奉还,让我万分激动。 D.您好,我叫高青云,曾是令尊的弟子,今日出差有幸路过宝地,特地前来贵 府拜访先师,可否通报一声?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① ,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α 射线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 内照射;γ 射线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 射线既造成 内照射, ② 。少量的辐射照射并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但是, ③ , 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大,时间越长,危害就越大。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2017 年,中国电影再度交出漂亮成绩单,讲述中国大故事的《战狼Ⅱ》《建军 大业》《空天猎》等影片都取得了票房的巨大成功。可见,只有中国大故事,才 是最好的电影题材;一部影片,如果缺少大故事,就无法吸引大众的眼球;相比 之下,票房的成功,电影特效等电影技术手段并不重要。 ①并非只有中国大故事才是最好的电影题材。 ②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某论坛在讨论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关系时,出现了如下几种观点: 1.学者:只有“深度阅读”才能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结论;而只有纸质阅读,才 算得上是“深度阅读” 2.作家:网络文学写作的路数和传统文学不同,是独辟蹊径的;网络文学也不 乏较具文化含量、思想含量的精品。 3.学生:电子读物并不是奇奇怪怪的东西,它们和纸质书只是传播载体不同而 4.教师:“碎片化”的时间使我们的阅读“碎片化”;电子阅读存在八卦和娱 乐化的问题,这些信息很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生命,让我们变成了知道得最多而思 考得最少的人 5.家长:现在阅读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而喜欢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 行阅读的人越来越多了,对此我很是担忧。 对于以上观点,你怎么看?请有机关联其中至少两种观点,针对论坛中某一类人 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年南平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35分) (一)(9分) 1.(3分)C2.(3分)B3.(3分)D (二)(14分) 4.(3分)C 5.(5分) ①草药奇人,硏究《本草纲目》,与人交谈不离草药,治病主张强调草药,长年 以身试药:②医术较高,轻松为二秃子解困,患水肿病的长鼻叔在他的精心医治 下起死回生;③医德高尚,悬壶济世,德被乡里,不乘人之危,拒绝别人怀着报 恩之心的提亲 6.(6分) (1)不合理。①从学医经历看,他仅仅在镇上草药铺做三年学徒,医术根基浅 ②从研究经历看,仅凭一本《本草纲目》,靠自己摸索,以身试药,医术难有很 大提高,长鼻叔患病时也未直接找他医治;③从行医经历看,之前处置的不过是 二秃子被蚂蟥叮咬之类的简单病例,突然能够解决疑难病症,不合情理。 (2)合理。①他长期研究草药,遍尝百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②能熟练处置 钻进二秃子体内的蚂蟥,明白蚂蟥的药理,说明他医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③他 做事有条有理,善于借鉴研究,明晓中医阴阳之道,显然具备较高明的医术,治 愈长鼻叔的水肿病应在情理之中 (三)(12分) 7.(3分)C8.(5分)AB
③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某论坛在讨论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关系时,出现了如下几种观点: 1.学者: 只有“深度阅读”才能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结论;而只有纸质阅读,才 算得上是“深度阅读” 2.作家: 网络文学写作的路数和传统文学不同,是独辟蹊径的;网络文学也不 乏较具文化含量、思想含量的精品。 3.学生: 电子读物并不是奇奇怪怪的东西,它们和纸质书只是传播载体不同而 已。 4.教师:“碎片化”的时间使我们的阅读“碎片化”;电子阅读存在八卦和娱 乐化的问题,这些信息很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生命,让我们变成了知道得最多而思 考得最少的人, 5.家长: 现在阅读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而喜欢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 行阅读的人越来越多了,对此我很是担忧。 对于以上观点,你怎么看? 请有机关联其中至少两种观点,针对论坛中某一类人 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2018 年南平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35 分) (一)(9 分) 1.(3 分)C2.(3 分)B3.(3 分)D (二)(14 分) 4.(3 分)C 5.(5 分) ①草药奇人,研究《本草纲目》,与人交谈不离草药,治病主张强调草药,长年 以身试药;②医术较高,轻松为二秃子解困,患水肿病的长鼻叔在他的精心医治 下起死回生;③医德高尚,悬壶济世,德被乡里,不乘人之危,拒绝别人怀着报 恩之心的提亲。 6.(6 分) (1)不合理。①从学医经历看,他仅仅在镇上草药铺做三年学徒,医术根基浅; ②从研究经历看,仅凭一本《本草纲目》,靠自己摸索,以身试药,医术难有很 大提高,长鼻叔患病时也未直接找他医治;③从行医经历看,之前处置的不过是 二秃子被蚂蟥叮咬之类的简单病例,突然能够解决疑难病症,不合情理。 (2)合理。①他长期研究草药,遍尝百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②能熟练处置 钻进二秃子体内的蚂蟥,明白蚂蟥的药理,说明他医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③他 做事有条有理,善于借鉴研究,明晓中医阴阳之道,显然具备较高明的医术,治 愈长鼻叔的水肿病应在情理之中。 (三)(12 分) 7.(3 分)C8.(5 分)AB
9.(4分) ①要认识到雨燕种群数量减少,栖息地一再被挤占这一令人担忧的现状。②大力 弘扬生态理念,认识到雨燕对维护生态平稳的作用,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 意义。③加大保护措施,切实保护雨燕的栖息地,增加雨燕数量。④处理好城市 化进程与保护雨燕物种之间的矛盾 二、(35分) (一)(19分) 10.(3分)C11.(3分)D12.(3分)D 13.(10分) (1)(5分)山东发生大饥荒。因翟凤翀上疏(请求),朝廷派御史过庭训带 十六万金赈济山东。 (2)(5分)皇帝对于章疏大多不察看,因此直谏的朝臣长期没有被责备。 (二)(11分) 14.(5分)CE 15.(6分) ①惜春之情,(1分)初春时节,杏花开放,却无蜂蝶采赏,且花开易落,(1 分)自己行色匆匆,无法等到杏花尽开而尽情欣赏;(1分) ②流离之苦(身世之叹),(1分)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久留, (1分)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羁旅孤寂的写照;(1分) ③故国之思,(1分)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 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表明作者忆念长安生活,(1分)且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 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1分) (三)(5分) 16.(5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三、(20分) 17.(3分)A 18.(3分)C 19.(3分)B 20.(6分) 示例: ①人类接受的辐射有两个途径②又造成外照射③过量的辐射照射会伤害人体 21.(5分) 示例 ②不是缺少大故事就无法吸引大众的眼球 ③票房的成功,电脑特效等电影技术手段也很重要 四、(60分) 22.(60分)(略)
9.(4 分) ①要认识到雨燕种群数量减少,栖息地一再被挤占这一令人担忧的现状。②大力 弘扬生态理念,认识到雨燕对维护生态平稳的作用,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 意义。③加大保护措施,切实保护雨燕的栖息地,增加雨燕数量。④处理好城市 化进程与保护雨燕物种之间的矛盾。 二、(35 分) (一)(19 分) 10.(3 分)C11.(3 分)D12.(3 分)D 13.(10 分) (1)(5 分)山东发生大饥荒。因翟凤翀上疏(请求),朝廷派御史过庭训带 十六万金赈济山东。 (2)(5 分)皇帝对于章疏大多不察看,因此直谏的朝臣长期没有被责备。 (二)(11 分) 14.(5 分)CE 15.(6 分) ①惜春之情,(1 分)初春时节,杏花开放,却无蜂蝶采赏,且花开易落,(1 分)自己行色匆匆,无法等到杏花尽开而尽情欣赏;(1 分) ②流离之苦(身世之叹),(1 分)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久留, (1 分)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羁旅孤寂的写照;(1 分) ③故国之思,(1 分)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 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表明作者忆念长安生活,(1 分)且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 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1 分) (三)(5 分) 16.(5 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2)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三、(20 分) 17.(3 分)A 18.(3 分)C 19.(3 分)B 20.(6 分) 示例: ①人类接受的辐射有两个途径②又造成外照射③过量的辐射照射会伤害人体 21.(5 分) 示例: ②不是缺少大故事就无法吸引大众的眼球 ③票房的成功,电脑特效等电影技术手段也很重要 四、(60 分) 22.(60 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