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 2010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考生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要求,请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淇水汤汤 (《氓》)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3)过蒙拔擢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4) 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5)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 (6)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赵盾、士季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 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②,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 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终。′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岂惟群臣赖之。″犹不改。赵盾骤湅,公恶之,使鉏麂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 尚早,坐而假寐。麂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伞, 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日:“臣侍君宴, 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灵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日:“弃人用獒,虽猛何为! 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赵盾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日:“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
福建省厦门市 2010 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请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淇水汤汤, 。 (《氓》)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3)过蒙拔擢,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4)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5)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 (6)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赵盾、士季①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 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②,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 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岂惟群臣赖之。”犹不改。赵盾骤谏,公恶之,使鉏麂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 尚早,坐而假寐。麂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伞, 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 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灵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獒,虽猛何为!” 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赵盾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
问之,日:“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 诸橐以与之。既而为公甲③,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 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赵盾未出境而反。大史董狐书日:“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 赵盾日:“不然。”对日:“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 境乃免。”(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①赵盾,晋国正卿。士季,名会,晋国大夫。下文中的鉏麂.提弥明.灵辄.赵 穿均为人名。②三进:向前走了二次。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③为公甲:做了晋灵公 的武士。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鲜克有终 克:能够 B.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 趋:奔向 提弥明死之 死:为……死 D.书法不隐 隐:隐讳 3.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赵盾是“古之良大夫”的一组是(3分) ①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②犹不改,赵盾骤谏 ③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④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⑤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⑥赵盾未出境而反 A.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季等人对晋灵公不行君道感到忧虑,决定进谏。士季进谏时,引用经典,希望晋 灵公能改过向善,以对国家有利 B.提弥明发现晋灵公的阴谋后,以遵守君臣之礼为由让赵盾离开。晋灵公唤出猛犬去 咬赵盾,企图置赵盾于死地 C.赵盾在首山打猎时救济了灵辄。后来,在晋灵公谋害赵盾时,灵辄知恩图报,倒戟 抵御晋灵公的士兵,使赵盾得以脱险。 D.孔子欣赏董狐,肯定他是一个良史:但又认为赵盾不应该蒙受弑君的恶名,对他的 遭遇寄予同情。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4分) (2)食之,舍其半。(2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 诸橐以与之。既而为公甲③,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 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赵盾未出境而反。大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 赵盾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 境乃免。”(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①赵盾,晋国正卿。士季,名会,晋国大夫。下文中的鉏麂.提弥明.灵辄.赵 穿均为人名。②三进:向前走了二次。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③为公甲:做了晋灵公 的武士。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鲜克.有终 克:能够 B.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 趋:奔向 C.提弥明死.之 死:为……死 D.书法不隐. 隐:隐讳 3.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赵盾是“古之良大夫”的一组是(3 分) ( ) ①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②犹不改,赵盾骤谏 ③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④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⑤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⑥赵盾未出境而反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士季等人对晋灵公不行君道感到忧虑,决定进谏。士季进谏时,引用经典,希望晋 灵公能改过向善,以对国家有利。 B.提弥明发现晋灵公的阴谋后,以遵守君臣之礼为由让赵盾离开。晋灵公唤出猛犬去 咬赵盾,企图置赵盾于死地。 C.赵盾在首山打猎时救济了灵辄。后来,在晋灵公谋害赵盾时,灵辄知恩图报,倒戟 抵御晋灵公的士兵,使赵盾得以脱险。 D.孔子欣赏董狐,肯定他是一个良史;但又认为赵盾不应该蒙受弑君的恶名,对他的 遭遇寄予同情。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4 分) (2)食之,舍其半。(2 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苏幕遮·曲栏干 (清)吴藻 曲栏干,深院宇,依旧舂来,依旧春又去;一片残红无著处,绿遍天涯,绿遍天涯树。 柳絮飞,萍叶聚,梅孑黄时,梅子黄时雨;小令翻香词太絮,句句愁人,句句愁人处 (1)这首词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绪?请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词运用叠句的形式增强了词的音乐性,请简要赏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填空题。(5分 (1)琴想报考觉民和觉慧就读的外国语专门学校,但母亲没有同意她的要求。在失望中, 琴随手翻动了《 》这本杂志,被其中《娜拉》的台词所鼓舞。(《家》) (2)“大事却坏在他手里那么,昨晚上对他开诚布公那番话,把市场上虚虚实实的内情 都告诉了他的那番话,岂不是成了开门揖盗么?”这是吴荪甫最后惨败时的一段心 理描写。文中的“他”指的是 (《子夜》) (3)“咱们这场决斗该有个条件:输家得听候贏家发落:只要不辱没游炔骑士的身份, 他全得服从。”与堂吉诃德讲定这个条件并决斗的是假扮成的参孙学士。 (《堂·吉诃德》) (4)“几年以前,当本书作者去参观,或者不如说去探索圣母院的时候,在那两座钟塔 之一的暗角里,发现墙上有这样一个手刻的单词: ANArKH。”这个希腊文的意思 是“命运”,它是 (人名)刻下的。(《巴黎圣母院》) (5)涅赫柳多夫去彼得堡之前,交给马斯洛娃一个信封,里边装着他从姑妈庄园带回来 的 马斯洛娃见到它很开心。后来,马斯洛娃意识到自己一切的痛苦都是 涅赫柳多夫造成的,对他的旧恨又涌上心头。(《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三国演义》中曹操离间马超.韩遂的故事 (2)请简述《红楼梦》中宝钗与黛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的故事 选第()题
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 分) 苏幕遮·曲栏干 (清)吴藻 曲栏干,深院宇,依旧春来,依旧春又去;一片残红无著处,绿遍天涯,绿遍天涯树。 柳絮飞,萍叶聚,梅子黄时,梅子黄时雨;小令翻香词太絮,句句愁人,句句愁人处。 (1)这首词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绪?请简要分析。(3 分) (2)这首词运用叠句的形式增强了词的音乐性,请简要赏析。(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填空题。(5 分) (1)琴想报考觉民和觉慧就读的外国语专门学校,但母亲没有同意她的要求。在失望中, 琴随手翻动了《 》这本杂志,被其中《娜拉》的台词所鼓舞。(《家》) (2)“大事却坏在他手里[那么,昨晚上对他开诚布公那番话,把市场上虚虚实实的内情 都告诉了他的那番话,岂不是成了开门揖盗么?”这是吴荪甫最后惨败时的一段心 理描写。文中的“他”指的是 。(《子夜》) (3)“咱们这场决斗该有个条件:输家得听候赢家发落;只要不辱没游炔骑士的身份, 他全得服从。”与堂吉诃德讲定这个条件并决斗的是假扮成 的参孙学士。 (《堂·吉诃德》) (4)“几年以前,当本书作者去参观,或者不如说去探索圣母院的时候,在那两座钟塔 之一的暗角里,发现墙上有这样一个手刻的单词:ANArKH。”这个希腊文的意思 是“命运”,它是 (人名)刻下的。(《巴黎圣母院》) (5)涅赫柳多夫去彼得堡之前,交给马斯洛娃一个信封,里边装着他从姑妈庄园带回来 的 ,马斯洛娃见到它很开心。后来,马斯洛娃意识到自己一切的痛苦都是 涅赫柳多夫造成的,对他的旧恨又涌上心头。(《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5 分) (1)请简述《三国演义》中曹操离间马超.韩遂的故事。 (2)请简述《红楼梦》中宝钗与黛玉“金兰契互剖金兰语”的故事。 选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 孳①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②。君子引而不发③ 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 注]①孳孳:同“孜孜”,勤勉。②彀率:拉开弓的标准。③引:张弓。发:发箭。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要根据受教育者才智的高低来传授不同程度的内容,比较高深的学问只 能传授给中等以上才智的人。 B.公孙丑认为“道”虽然至高至美,但会让人觉得难以企及,因此建议降低标准,以 鼓励从学者不断地努力上进。 C.孟子以高明的工匠和神射手羿都不改变技术标准为喻,意在说明教学的标准定得高, 才能提升笨拙的从学者的能力 D.善于教射箭的人,拉开弓只作跃跃欲射的姿态,而不把箭射出去,孟子以此为喻 意在说明教人学道要善于启发引导。 (2)从以上两个选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样体现“中道而立”的思想?(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中国价值的普世意义 当代思想市场里存在着许多价值观,人们会选择一些自己的特殊价值观,比如属于某个 特殊群体的价值观。同时,人总要与他人合作,所以还需要普世价值观 当一种价值观落实为事实后,如果它能使人们的共同利益最大化,对任何人的伤害又是 最小化的话,那么,它就可能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就能够成为普世价值。以汶川震灾为例, 汶川救灾的事实证明了患难与共的大家庭精神这一中国价值就是一种普世价值。理由很明 显:人人都有可能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人人都需要他人的救助。有人把汶川救灾的成就说 成是显示了西方的普世价值,这种说法是典型的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可以想象,救灾英雄 们恐怕很少读过奥古斯丁.康德.哈耶克等人的理论,恐怕也很少读过《圣经》《独立宣言》 和《人权宣言》之类的书,英雄们胸腔中跳动的是中国心,而不是西方心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 孳①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②。君子引而不发③, 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 [注]①孳孳:同“孜孜”,勤勉。②彀率:拉开弓的标准。③引:张弓。发:发箭。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孔子认为,要根据受教育者才智的高低来传授不同程度的内容,比较高深的学问只 能传授给中等以上才智的人。 B.公孙丑认为“道”虽然至高至美,但会让人觉得难以企及,因此建议降低标准,以 鼓励从学者不断地努力上进。 C.孟子以高明的工匠和神射手羿都不改变技术标准为喻,意在说明教学的标准定得高, 才能提升笨拙的从学者的能力。 D.善于教射箭的人,拉开弓只作跃跃欲射的姿态,而不把箭射出去,孟子以此为喻, 意在说明教人学道要善于启发引导。 (2)从以上两个选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样体现“中道而立”的思想? (3 分)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中国价值的普世意义 当代思想市场里存在着许多价值观,人们会选择一些自己的特殊价值观,比如属于某个 特殊群体的价值观。同时,人总要与他人合作,所以还需要普世价值观。 当一种价值观落实为事实后,如果它能使人们的共同利益最大化,对任何人的伤害又是 最小化的话,那么,它就可能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就能够成为普世价值。以汶川震灾为例, 汶川救灾的事实证明了患难与共的大家庭精神这一中国价值就是一种普世价值。理由很明 显:人人都有可能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人人都需要他人的救助。有人把汶川救灾的成就说 成是显示了西方的普世价值,这种说法是典型的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可以想象,救灾英雄 们恐怕很少读过奥古斯丁.康德.哈耶克等人的理论,恐怕也很少读过《圣经》《独立宣言》 和《人权宣言》之类的书,英雄们胸腔中跳动的是中国心,而不是西方心
目前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体系不过是一个单调的价值体系,它仅仅体现了“权利为本 的西方现代价值。这个体系是非常片面的,它缺乏全面应对复杂生活问题的能力,而且过分 突出了“个人”——个人无条件地优先于他人。这种价值现在理论上意味着没有一个他人 是能够完全信任的,没有一个他人是绝对可以指望的,这会形成种可怕的孤独。 个人权利绝对优先于责任.美德和情感的现代西方价值观对人类生活与心灵是一种误 导。这种“权利为本”的价值现聚焦于捍卫个人自由。毫无疑问,捍卫个人权利是正当的, 但是夸大个人权利的“为本”地位,就会导致漠视他人。这不仅导致他人的痛苦,更主要是 导致自己的痛苦。 中国人较少变成孤独的存在就是因为中国哲学相信他人就是生活意义他人就是目标, 他人就是方向。在他人那里有亲情.爱情.恩情.友谊.帮助.交流.同心同德.成功.光 荣.怀念.快乐和幸福,也可能有背信弃义.落井下石.迫害和陷害.失败和耻辱。从他人 那里得到什么,完全取决于准备与他人共享什么,这是中国的传统智慧。如果说,西方现代 价值观试图要解决的是“我的权利怎样才能得到保扩”的问题,那么,中国价值观则试图解 决“我将与他人共享什么”的问题。如前所述,西方价值不是错误的,而是远远不够用的。 对于人类良好生活来说,个人自由无疑是不可缺少的,它是好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并非 充分条件,好生活还需要其他—些同样重要的条件,比如那些被现代价值观所边缘化的传统 价值,诸如美德.责任和情义等。忽视.贬低甚至排斥这些传统价值是现代人的灾难。 哪些中国价值能够成为普世价值,这需要事实的检验。最有可能成为普世价值的中国精 神就是与他人共享幸福的原则,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典型的中国观念。一,天下意识。天下 是天下人的天下,天下为公,所以天下有难,匹夫有责。这是责任为奉”价值观。二,仁 义意识。所谓仁,就是把他人看作是需要关心和帮助的人,同时把自己看作是有担当的人 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我和他人都被塑造成可以依靠的人。这是“美德为本”价值观。三,家
目前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体系不过是一个单调的价值体系,它仅仅体现了“权利为本” 的西方现代价值。这个体系是非常片面的,它缺乏全面应对复杂生活问题的能力,而且过分 突出了“个人”——个人无条件地优先于他人。这种价值现在理论上意味着没有一个他人 是能够完全信任的,没有一个他人是绝对可以指望的,这会形成一种可怕的孤独。 个人权利绝对优先于责任.美德和情感的现代西方价值观对人类生活与心灵是一种误 导。这种“权利为本”的价值现聚焦于捍卫个人自由。毫无疑问,捍卫个人权利是正当的, 但是夸大个人权利的“为本”地位,就会导致漠视他人。这不仅导致他人的痛苦,更主要是 导致自己的痛苦。 中国人较少变成孤独的存在,就是因为中国哲学相信他人就是生活意义,他人就是目标, 他人就是方向。在他人那里有亲情.爱情.恩情.友谊.帮助.交流.同心同德.成功.光 荣.怀念.快乐和幸福,也可能有背信弃义.落井下石.迫害和陷害.失败和耻辱。从他人 那里得到什么,完全取决于准备与他人共享什么,这是中国的传统智慧。如果说,西方现代 价值观试图要解决的是“我的权利怎样才能得到保扩”的问题,那么,中国价值观则试图解 决“我将与他人共享什么”的问题。如前所述,西方价值不是错误的,而是远远不够用的。 对于人类良好生活来说,个人自由无疑是不可缺少的,它是好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并非 充分条件,好生活还需要其他一些同样重要的条件,比如那些被现代价值观所边缘化的传统 价值,诸如美德.责任和情义等。忽视.贬低甚至排斥这些传统价值是现代人的灾难。 哪些中国价值能够成为普世价值,这需要事实的检验。最有可能成为普世价值的中国精 神就是与他人共享幸福的原则,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典型的中国观念。一,天下意识。天下 是天下人的天下,天下为公,所以天下有难,匹夫有责。这是“责任为奉”价值观。二,仁 义意识。所谓仁,就是把他人看作是需要关心和帮助的人,同时把自己看作是有担当的人, 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我和他人都被塑造成可以依靠的人。这是“美德为本”价值观。三,家
意识。家是情义之本,人以情造家,这是“情义为本″价值观 10.下列对“普世价值”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普世价值确保人们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和对人们的伤害最小化 B.普世价值具有普遍性,它同样适用于特殊的群体 C.汶川救灾的英雄们用行动诠释了患难与共的普世价值。 D.“权利为本”的西方现代价值观并不具备普世的价值 11.下列对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西方价值观强调个人权利绝对优先,因而责任.美德和情感等传统价值常被边 缘化了。 B.解决复杂的现代社会问题,需要现代价值与传统价值.西方价值与中国价值的兼容 并蓄。 C.对于人类良好生活来说,传统价值与个人自由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它们都是不可 或缺的。 D.中国精神所倡导的与人共享幸福的原则,凝聚了中国人的传统智慧,因而成为一种 普世价值。 12.西方现代价值观与中国价值观有哪些区别?请根据本文加以概述。(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感恩节的“上帝” 上善若水 14岁那年,杜鹏和父母起来到美国,他们住在蒙大拿州在地图上难以找到的小镇桑 克兰。在学校里,转学半年的杜鹏简直像是空气,没人和他交流,没人和他做朋友,爸爸问 杜鹏:“难道没人对你感到好奇,愿意跟你说话吗?好奇心很强的美国人不对镇上唯的中国 孩子感兴趣是不大可能的。” 杜鹏脸上闪过一丝犹豫,低着头低声说:“有,但我感觉他们是在嘲弄我。我不想和他 们说话。” 郁闷和压抑一直持续到了那年的感恩节。在桑克兰镇上,感恩节里的信徒们需要一个人 来扮演“受气包”的角色。按照镇长劳克的说法,这个人必须身穿单薄的衣服,到镇子上每
意识。家是情义之本,人以情造家,这是“情义为本”价值观。 10.下列对“普世价值”的理解,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 A.普世价值确保人们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和对人们的伤害最小化。 B.普世价值具有普遍性,它同样适用于特殊的群体。 C.汶川救灾的英雄们用行动诠释了患难与共的普世价值。 D.“权利为本”的西方现代价值观并不具备普世的价值。 11.下列对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现代西方价值观强调个人权利绝对优先,因而责任.美德和情感等传统价值常被边 缘化了。 B.解决复杂的现代社会问题,需要现代价值与传统价值.西方价值与中国价值的兼容 并蓄。 C.对于人类良好生活来说,传统价值与个人自由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它们都是不可 或缺的。 D.中国精神所倡导的与人共享幸福的原则,凝聚了中国人的传统智慧,因而成为一种 普世价值。 12.西方现代价值观与中国价值观有哪些区别?请根据本文加以概述。(3 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感恩节的“上帝” 上善若水 14 岁那年,杜鹏和父母一起来到美国,他们住在蒙大拿州在地图上难以找到的小镇桑 克兰。在学校里,转学半年的杜鹏简直像是空气,没人和他交流,没人和他做朋友,爸爸问 杜鹏:“难道没人对你感到好奇,愿意跟你说话吗?好奇心很强的美国人不对镇上唯一的中国 孩子感兴趣是不大可能的。” 杜鹏脸上闪过一丝犹豫,低着头低声说:“有,但我感觉他们是在嘲弄我。我不想和他 们说话。” 郁闷和压抑一直持续到了那年的感恩节。在桑克兰镇上,感恩节里的信徒们需要一个人 来扮演“受气包”的角色。按照镇长劳克的说法,这个人必须身穿单薄的衣服,到镇子上每
户人家去“乞讨”一些东西,然后对他们说感谢的话,哪怕遭受到拳打脚踢和冷言冷语。 镇子上的人选出的是杜鹏的爸爸。杜鹏反对爸爸这么做,他认为这样会让镇子上的人更 看不起他们,这是对自己一家的侮辱。可爸爸拍了拍杜鹏的肩膀,对他说:“放心吧,爸爸 定会在那天让大家满意的。 这注定是一个让杜鹏难以忘记的感恩节。清晨,爸爸就穿着破旧.单薄的衣服出了门。 杜鹏原本想躲在家里,他不愿看到爸爸被人指责或侮辱的场面,可妈妈却要他跟在爸爸身后 —他怕有人伤害爸爸。 这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有些暴力。几乎每家的大人都要指责爸爸几句,然后向他挥舞着拳 头。拳头打在爸爸身上,却疼在杜鹏心里。他觉得毎个家庭的人都在嘲笑着爸爸和自己,他 们会想:“看,这两个从中国来的傻瓜多么傻,被我们愚弄了 杜鹏甚至觉得自己和爸爸比乞丐还没有尊严。他对爸爸说:"也许镇子上根本就没这个风 俗,他们就是想找个借口侮辱我们。”爸爸却摇着头说:“不会。 一个街区走下来,杜鹏默默地数着爸爸挨过的拳头,57户居民一共打了爸爸132下。 终于走完了最后一家,杜鹏连忙上前,拉着爸爸就走,他的目光里充满了怨恨和愤怒。 爸爸笑笑说:“儿子,别生气。这是别人的风俗,我们入乡就得随俗。”杜鹏跺了跺脚, 他头一次感到爸爸笑得这么卑贱,整整天他都不愿和爸爸说话。 夜幕降临,杜鹏家的门铃忽然响了起来。他打开门,看到镇子上所有居民都站在自己家 门前。他们微笑着,脸上洋溢着快乐,毎个人手里都拿着感恩节的礼物。镇长劳克抬高嗓门 大喊着:“我们的上帝,我们要感谢你!感谢你今天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屋于里到处堆满了礼物,镇子上的居民——和杜鹏家人拥抱。杜鹏有些不习惯这样的转 变,短短的时间里镇子上的居民怎么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劳克对杜鹏一家解释说:“这是我们镇上的传统,在感恩节这天为了让所有人虔诚地
户人家去“乞讨”一些东西,然后对他们说感谢的话,哪怕遭受到拳打脚踢和冷言冷语。 镇子上的人选出的是杜鹏的爸爸。杜鹏反对爸爸这么做,他认为这样会让镇子上的人更 看不起他们,这是对自己一家的侮辱。可爸爸拍了拍杜鹏的肩膀,对他说:“放心吧,爸爸 一定会在那天让大家满意的。” 这注定是一个让杜鹏难以忘记的感恩节。清晨,爸爸就穿着破旧.单薄的衣服出了门。 杜鹏原本想躲在家里,他不愿看到爸爸被人指责或侮辱的场面,可妈妈却要他跟在爸爸身后 ——他怕有人伤害爸爸。 这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有些暴力。几乎每家的大人都要指责爸爸几句,然后向他挥舞着拳 头。拳头打在爸爸身上,却疼在杜鹏心里。他觉得每个家庭的人都在嘲笑着爸爸和自己,他 们会想:“看,这两个从中国来的傻瓜多么傻,被我们愚弄了!” 杜鹏甚至觉得自己和爸爸比乞丐还没有尊严。他对爸爸说:“也许镇子上根本就没这个风 俗,他们就是想找个借口侮辱我们。”爸爸却摇着头说:“不会。” 一个街区走下来,杜鹏默默地数着爸爸挨过的拳头,57 户居民一共打了爸爸 132 下。 终于走完了最后一家,杜鹏连忙上前,拉着爸爸就走,他的目光里充满了怨恨和愤怒。 爸爸笑笑说:“儿子,别生气。这是别人的风俗,我们入乡就得随俗。”杜鹏跺了跺脚, 他头一次感到爸爸笑得这么卑贱,整整一天他都不愿和爸爸说话。 夜幕降临,杜鹏家的门铃忽然响了起来。他打开门,看到镇子上所有居民都站在自己家 门前。他们微笑着,脸上洋溢着快乐,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感恩节的礼物。镇长劳克抬高嗓门 大喊着:“我们的上帝,我们要感谢你!感谢你今天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屋于里到处堆满了礼物,镇子上的居民一一和杜鹏家人拥抱。杜鹏有些不习惯这样的转 变,短短的时间里镇子上的居民怎么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劳克对杜鹏一家解释说: “这是我们镇上的传统,在感恩节这天为了让所有人虔诚地
感恩,我们会选出一个人来让大家发泄自己的怒气和怨气。我们一般选择新来的邻居,因为 他们不知道我们晚上还会对他进行感谢。这个人是感恩节里的上帝,也是最有资格被崇敬的 人! 杜鹏默默地看了爸爸一眼,笑了笑,眼睛里满是骄慠。镇子上的人在杜鹏家开起了感恩 节派对。鼎沸的人声里,杜鹏低声对爸爸说:“我想我懂得了些什么,我很快就会有很多朋 友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金故事》,有删改)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叙事简洁,主旨深邃,表达了作者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人际关系的思考,对宽 容和谐的处世之风的赞扬 B.杜鹏“眼睛里满是骄傲”是因为他觉得爸爸的所作所为终于取得小镇居民的信仼, 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给他攒足了面子。 C.杜鹏在学校里没人与他交流,固然有当地人欺生的因素,主要原因是自我压抑,怕 同学看不起,不肯主动与人交流 D.小镇居民对他们选取的“受气包”,先是打骂后是感谢,这个突转,既出乎意料又 在情理之中,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所在 E.杜鹏爸爸之所以愿意当“受气包”,是因为他城府深沉,早已了解小镇的风俗,只 是不揭穿而己 14.“误会法”是小说创作常用的方法,这篇小说有几重误会?请分点概括。(4分) 5.你是否觉得杜鹏爸爸这个“受气包”是最有资格被崇敬的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 法。(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闻一多先生 汪曾祺 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先生是留胡子的。报刊上发表他的照片,大都有胡子。那张流传很 广的木刻像(记得是个姓夏的木刻家所刻),闻先生口噙烟斗,目光炯炯,而又深沉,是很 传神的。这张木刻像上,闻先生是有胡子的,但是闻先生原来并未留胡子,他的胡子是抗战
感恩,我们会选出一个人来让大家发泄自己的怒气和怨气。我们一般选择新来的邻居,因为 他们不知道我们晚上还会对他进行感谢。这个人是感恩节里的上帝,也是最有资格被崇敬的 人!” 杜鹏默默地看了爸爸一眼,笑了笑,眼睛里满是骄傲。镇子上的人在杜鹏家开起了感恩 节派对。鼎沸的人声里,杜鹏低声对爸爸说:“我想我懂得了些什么,我很快就会有很多朋 友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金故事》,有删改)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小说叙事简洁,主旨深邃,表达了作者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人际关系的思考,对宽 容和谐的处世之风的赞扬。 B.杜鹏“眼睛里满是骄傲”是因为他觉得爸爸的所作所为终于取得小镇居民的信任, 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给他攒足了面子。 C.杜鹏在学校里没人与他交流,固然有当地人欺生的因素,主要原因是自我压抑,怕 同学看不起,不肯主动与人交流。 D.小镇居民对他们选取的“受气包”,先是打骂后是感谢,这个突转,既出乎意料又 在情理之中,是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所在。 E.杜鹏爸爸之所以愿意当“受气包”,是因为他城府深沉,早已了解小镇的风俗,只 是不揭穿而已。 14.“误会法”是小说创作常用的方法,这篇小说有几重误会?请分点概括。(4 分) 15.你是否觉得杜鹏爸爸这个“受气包”是最有资格被崇敬的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 法。(6 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闻一多先生 汪曾祺 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先生是留胡子的。报刊上发表他的照片,大都有胡子。那张流传很 广的木刻像(记得是个姓夏的木刻家所刻),闻先生口噙烟斗,目光炯炯,而又深沉,是很 传神的。这张木刻像上,闻先生是有胡子的,但是闻先生原来并未留胡子,他的胡子是抗战
那一天留起来的。当时发誓: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闻先生原来并不热衷于政治。他潜心治学,用心甚笃。他的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 想象。他是个诗人学者,一个艺术家。他的讲课很有号召力,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会从拓东路 (工学院在昆明东南角的拓东路)步行穿过全城,来听闻先生的讲课。闻先生讲课,真是“神 采奕奕"。他很会讲课(有的教授很有学问,但不会讲课),能把本来是很枯燥的考证,讲得 层次分明,引人入胜,逻辑性很强,而又文词生动。他讲话很有节奏,顿挫铿锵,有“穿透 力″,如同第一流的演员。他教过我们楚辞.唐诗.古代神话。好几篇文章说过,闻先生讲 楚辞,第一句话是:“痛饮酒,熟读离骚,可以为名士”,是这样的。我上闻先生的楚辞课, 他就是这样开头的。他讲唐诗,把晩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放在起讲。我记得他讲李贺诗, 同时讲法国的点彩派( pointes),这样的东西比较的研究方法,当时运用的人还很少。他讲 古代神话,在黑板上钉满了用毛边纸墨笔手摩的大幅伏羲女娲的石刻画像(这本身是珍贵的 艺术品)昆中北院的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 的艺术享受 闻先生的个性很强,处处可以看出。他用的笔记本是特制的,毛边纸,红格,宽一尺 高一尺有半,是离京时带出来的。他上课就带了这样的笔记,外面用一块蓝布包着。闻先生 写笔记用的是正楷,一笔不苟,字兼欧柳字体稍长。他爱用秃笔。用的笔都是从别人笔筒中 搜来的废笔。秃笔写蝇头小字,字字都像刻出来的,真是见功夫。他原是学画的。他和几位 教授带领一群学生从北京步行到长沙,一路上画了许多铅笔速写(多半是风景b他的铅笔 速写另具一格,他以中国的书法入铅笔画,笔触肯定,有金石味。他冶印,朱白布置很讲究 奏刀有力。连他的吃菜口味也是这样,口重。他在蒙自住了半年,深以食堂菜淡为苦。 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衬出他的轮廓分明,稍 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
那一天留起来的。当时发誓: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闻先生原来并不热衷于政治。他潜心治学,用心甚笃。他的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 想象。他是个诗人学者,一个艺术家。他的讲课很有号召力,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会从拓东路 (工学院在昆明东南角的拓东路)步行穿过全城,来听闻先生的讲课。闻先生讲课,真是“神 采奕奕”。他很会讲课(有的教授很有学问,但不会讲课),能把本来是很枯燥的考证,讲得 层次分明,引人入胜,逻辑性很强,而又文词生动。他讲话很有节奏,顿挫铿锵,有“穿透 力”,如同第一流的演员。他教过我们楚辞.唐诗.古代神话。好几篇文章说过,闻先生讲 楚辞,第一句话是:“痛饮酒,熟读离骚,可以为名士”,是这样的。我上闻先生的楚辞课, 他就是这样开头的。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放在一起讲。我记得他讲李贺诗, 同时讲法国的点彩派(pointism),这样的东西比较的研究方法,当时运用的人还很少。他讲 古代神话,在黑板上钉满了用毛边纸墨笔手摩的大幅伏羲女娲的石刻画像(这本身是珍贵的 艺术品)。昆中北院的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 的艺术享受。 闻先生的个性很强,处处可以看出。他用的笔记本是特制的,毛边纸,红格,宽一尺, 高一尺有半,是离京时带出来的。他上课就带了这样的笔记,外面用一块蓝布包着。闻先生 写笔记用的是正楷,一笔不苟,字兼欧柳字体稍长。他爱用秃笔。用的笔都是从别人笔筒中 搜来的废笔。秃笔写蝇头小字,字字都像刻出来的,真是见功夫。他原是学画的。他和几位 教授带领一群学生从北京步行到长沙,一路上画了许多铅笔速写(多半是风景)。他的铅笔 速写另具一格,他以中国的书法入铅笔画,笔触肯定,有金石味。他冶印,朱白布置很讲究, 奏刀有力。连他的吃菜口味也是这样,口重。他在蒙自住了半年,深以食堂菜淡为苦。 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髯一绺,但上髭浓黑,衬出他的轮廓分明,稍 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
闻先生后来走下“楼”来(他在蒙自,整天钻在图书馆楼上,同事曾戏称为“何妨一下 楼主人”),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原因很多,我只想说,这和他的刚强的个性是很有关 系的。一是一,二是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口如一,义无反顾。闻先生是中国观代史 上一个无半点渣滓的.完整的.真实的浪漫主义者。他的人格,是一首诗。 能为闻先生塑像的理想人物,是罗丹。可惜罗丹早就死了 在西南联大旧址,现在的西南师范学院的校园中有闻先生的全身石像,长髯飘飘,很有 闻先生遇难时,已经剃了胡子。我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个胸像(现在有一 块碑),最好是铜像。这个胸像可以没有胡子。 (选自《修髯飘飘》,有删改) 注闻一多于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13.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因为闻一多先生讲课语言生动,还因为他讲授的内容兼跨文理,所以他的课受到广 大文科和理丁科学生的欢迎 B.闻一多先生喜欢用秃笔,他搜集别人笔筒中的废笔,用于研究中国的书法,以便结 合中国的书法进行铅笔速写。 C.手摩伏羲女娲的石刻画像是珍贵的文物,闻一多先生却把它随意地钉在黑板上,可 见他潇洒刚强的个性 D.闻一多先生讲课,能够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将晚唐诗与法国的印象振放在一起讲 解,这在当时是很新潮的 E.本文是一篇回忆录,选取了闻一多先生鲜为人知的轶事,叙评结合,凸显人物个性, 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14.作者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最好是铜像。这个胸像可以没有胡 子。”请根据本文分点陈述这个建议的理由。(4分) 15.请结合全文,谈谈闻一多先生具有怎样的人格特征。(6分)
闻先生后来走下“楼”来(他在蒙自,整天钻在图书馆楼上,同事曾戏称为“何妨一下 楼主人”),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原因很多,我只想说,这和他的刚强的个性是很有关 系的。一是一,二是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口如一,义无反顾。闻先生是中国观代史 上一个无半点渣滓的.完整的.真实的浪漫主义者。他的人格,是一首诗。 能为闻先生塑像的理想人物,是罗丹。可惜罗丹早就死了。 在西南联大旧址,现在的西南师范学院的校园中有闻先生的全身石像,长髯飘飘,很有 神采。 闻先生遇难时,已经剃了胡子。我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现在有一 块碑),最好是铜像。这个胸像可以没有胡子。 (选自《修髯飘飘》,有删改) [注]闻一多于 1946 年 7 月 15 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13.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因为闻一多先生讲课语言生动,还因为他讲授的内容兼跨文理,所以他的课受到广 大文科和理丁科学生的欢迎。 B.闻一多先生喜欢用秃笔,他搜集别人笔筒中的废笔,用于研究中国的书法,以便结 合中国的书法进行铅笔速写。 C.手摩伏羲女娲的石刻画像是珍贵的文物,闻一多先生却把它随意地钉在黑板上,可 见他潇洒刚强的个性。 D.闻一多先生讲课,能够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将晚唐诗与法国的印象振放在一起讲 解,这在当时是很新潮的。 E.本文是一篇回忆录,选取了闻一多先生鲜为人知的轶事,叙评结合,凸显人物个性, 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14.作者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最好是铜像。这个胸像可以没有胡 子。”请根据本文分点陈述这个建议的理由。(4 分) 15.请结合全文,谈谈闻一多先生具有怎样的人格特征。(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