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市2014届高三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旬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进不入以离尤兮 (屈原《离骚》) (2)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4)知不可乎骤得, 。(苏轼《赤壁赋》) ,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6)录毕,走送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 黄子厚诗序 [宋]朱熹 余年十五六时,与于厚相遇于屏山刘氏斋馆,俱事病翁先生。子厚少余 岁,读书为文,略相上下,犹或有时从余切磋,以进其所不及。后三四年,余 犹故也,而子厚一旦忽踊跃骤进,若不可以寻尺计,出语落笔,辄惊坐人。余固 叹其超然不可追逐,而流辈中亦鲜有能及之者。自尔二十余年,子厚之诗文日益 工,琴书日益妙,而余日益昏惰,乃不能及常人,亦且自念其所旷阚,又有急于 此者,因遂绝意,一以顽鄙自安,固不暇复与子厚度长絜大于文字间矣。既而子 厚一再徒家崇安、浦城,会聚稍希阔。然每得其诗文笔札,必为之把玩赏叹,移 日不能去手。 盖于厚之文学太史公,其诗学屈、宋、曹、刘而下及于韦应物,视柳子 厚犹以为杂用今体,不好也。其隶古①尤得魏、晋以前笔意,大抵气韵豪爽而趣 味幽洁萧然,无一点世俗气。中年不得志于场屋②,遂发愤谢去,杜门读书,清 坐竟目,间辄曳杖行吟田野间,望山临水以自适。其于骚词能以楚声古韵为之节 奏,抑扬高下、俯仰疾徐之间,凌厉顿挫,幽眇回郁,闻者为之感激慨叹,或至 泣下。由是其诗日以高古,遂与世亢,至不复可以示人。或者得之,亦不省其为 何等语也。独余犹以旧习未忘之故,颇能识其用意深处,盖未尝不三复而深悲之, 以为子厚岂真坐此以穷,然亦不意其遂穷以死也 衰暮疾痛,余日几何,而交旧零落,无复可与语此者,方将访其遗稿, 椟而藏之,以为后世必有能好之者。而一日三山许闳生来访,袖出子厚手书所为 诗若干篇、别抄又若干篇以示余。其间盖又有余所未见者,然后益知子厚晚岁之 诗,其变化开阖,恍惚微妙,又不止余昔日之所知也。为之执卷流涕,而识其后 如此。 子厚名铢,姓黄氏,世家建之瓯宁,中徒颖昌且再世,母孙读书能文,昆弟皆有 异材,而子厚所立卓然,尤足以自表见,顾乃不遏而厄穷以死,是可悲也!许生 尝学诗于于厚,得其户牖,收拾遗文,其多乃至于此,拳拳缀缉.师死而不忍僮 之,是叉可嘉也已 庆元己未七月壬子,云谷老人书 (选自《晦庵集》
福建厦门市 2014 届高三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旬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进不入以离尤兮, 。 (屈原《离骚》) (2)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4)知不可乎骤得, 。(苏轼《赤壁赋》) (5) ,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6)录毕,走送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2~5 题。 黄子厚诗序 [宋]朱熹 余年十五六时,与于厚相遇于屏山刘氏斋馆,俱事病翁先生。子厚少余 一岁,读书为文,略相上下,犹或有时从余切磋,以进其所不及。后三四年,余 犹故也,而子厚一旦忽踊跃骤进,若不可以寻尺计,出语落笔,辄惊坐人。余固 叹其超然不可追逐,而流辈中亦鲜有能及之者。自尔二十余年,子厚之诗文日益 工,琴书日益妙,而余日益昏惰,乃不能及常人,亦且自念其所旷阚,又有急于 此者,因遂绝意,一以顽鄙自安,固不暇复与子厚度长絜大于文字间矣。既而子 厚一再徒家崇安、浦城,会聚稍希阔。然每得其诗文笔札,必为之把玩赏叹,移 日不能去手。 盖于厚之文学太史公,其诗学屈、宋、曹、刘而下及于韦应物,视柳子 厚犹以为杂用今体,不好也。其隶古①尤得魏、晋以前笔意,大抵气韵豪爽而趣 味幽洁萧然,无一点世俗气。中年不得志于场屋②,遂发愤谢去,杜门读书,清 坐竟目,间辄曳杖行吟田野间,望山临水以自适。其于骚词能以楚声古韵为之节 奏,抑扬高下、俯仰疾徐之间,凌厉顿挫,幽眇回郁,闻者为之感激慨叹,或至 泣下。由是其诗日以高古,遂与世亢,至不复可以示人。或者得之,亦不省其为 何等语也。独余犹以旧习未忘之故,颇能识其用意深处,盖未尝不三复而深悲之, 以为子厚岂真坐此以穷,然亦不意其遂穷以死也. 衰暮疾痛,余日几何,而交旧零落,无复可与语此者,方将访其遗稿, 椟而藏之,以为后世必有能好之者。而一日三山许闳生来访,袖出子厚手书所为 诗若干篇、别抄又若干篇以示余。其间盖又有余所未见者,然后益知子厚晚岁之 诗,其变化开阖,恍惚微妙,又不止余昔日之所知也。为之执卷流涕,而识其后 如此。 子厚名铢,姓黄氏,世家建之瓯宁,中徒颖昌且再世,母孙读书能文,昆弟皆有 异材,而子厚所立卓然,尤足以自表见,顾乃不遏而厄穷以死,是可悲也!许生 尝学诗于于厚,得其户牖,收拾遗文,其多乃至于此,拳拳缀缉.师死而不忍倍 之,是叉可嘉也已。 庆元己未七月壬子,云谷老人书. (选自《晦庵集》)
注:①隶古:以隶书写定古篆文。②场屋:日时科举考试的地方,也称 科场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聚稍希阔 稍:渐渐 .亦不省其为何等语也 省:明白 C.方将访其遗稿,椟而藏之 椟:匣子 D.而识其后如此 识:记下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现黄子厚诗文“所立卓然”的一组是( (3分) ①流辈中亦鲜有能及之者 ②大抵气韵豪爽而趣味幽洁萧然 ③其于骚词能以楚声古韵为之节奏 ④闻者为之感激慨叹 ⑤日以高古,遂与世亢 ⑥变化开阖,恍惚微妙 A.①③⑤ B.①②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子厚在诗文创作上变现出众,作者觉得自己比不上他,因此不敢再与他争 胜 B.黄子厚中年科考不得志,就发愤读书写作。作者比别人更能理解他的诗文用 意 C.许闳生收集了黄子厚的很多遗稿。这些遗稿让作者对黄子厚晚年的成就更了 解。 D.作者在文中表露出对黄子厚困厄而死的痛惜之情,也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汉语。(6分) (1)间辄曳杖行吟田野间。(3分) 译 (2)师死而不忍倍之,是叉可嘉也已(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梅花引·荆溪阻雪 [宋]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 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 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划峨,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1)词人是“身留”还是“心留”,为什么?(3分)
注:①隶古:以隶书写定古篆文。②场屋:日时科举考试的地方,也称 科场.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会聚稍希阔 稍:渐渐 B.亦不省其为何等语也 省:明白 C.方将访其遗稿,椟而藏之 椟:匣子 D.而识其后如此 识:记下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现黄子厚诗文“所立卓然”的一组是( ) (3 分) ①流辈中亦鲜有能及之者 ②大抵气韵豪爽而趣味幽洁萧然 ③其于骚词能以楚声古韵为之节奏 ④闻者为之感激慨叹 ⑤日以高古,遂与世亢 ⑥变化开阖,恍惚微妙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黄子厚在诗文创作上变现出众,作者觉得自己比不上他,因此不敢再与他争 胜。 B.黄子厚中年科考不得志,就发愤读书写作。作者比别人更能理解他的诗文用 意。 C.许闳生收集了黄子厚的很多遗稿。这些遗稿让作者对黄子厚晚年的成就更了 解。 D.作者在文中表露出对黄子厚困厄而死的痛惜之情,也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汉语。(6 分) ⑴间辄曳杖行吟田野间。(3 分) 译: ⑵师死而不忍倍之,是叉可嘉也已(3 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 分) 梅花引·荆溪阻雪 [宋]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 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 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划峨,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1)词人是“身留”还是“心留”,为什么?(3 分)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词。(3分) 答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读(10分) 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众人担忧军队进驻高家。觉新找同学帮忙,拿到了“军长张令:此系民房, 禁止驻兵”的告示,使赶家放下崃。(《家》) B慑于赵伯韬的压力,杜竹斋退出了益中公司。为了打破赵伯韬的经济封锁 吴荪甫决定在公债市场上击垮赵伯韬。(《子夜》) C当流浪汉攻打圣母院时,伽西莫多担心他们会杀死自己的救命恩人克洛德, 便拼死抵抗,使流浪汉死伤惨重。(《巴黎圣母院》) D.涅赫柳多夫诱奸了卡秋莎,然后给她一百卢布。卡秋莎接受了这些钱,并 希望他经常回来看望她,但他一去不返。(《复活》) E.葛朗台太太提议为自杀而死的葛朗台弟弟戴孝,葛朗台害怕花钱,以“戴 孝在乎心而不在乎衣服”为由来搪塞。(《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操省悟,即唤庞德至阶下,令纳下先锋印。德大惊曰:“某正欲与大王 出力,何故不肯见用?”(第74回) 曹操为何不让庞德担任先锋?庞德后来如何“与大王出力”?请复述原著相关 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宝玉忙道:;你不识字看书,所以不知道。这原是有的,不但花有一个神,一样 花有一位神之外,还有总花神。但她不知是作总花神去了,还是单管一样花的 神?”这丫头听了,一时诌不出来。(第78回) 这丫头随后怎样同答宝玉的问话?为此,宝玉当夜做了什么事?请复述原著相关 情节。 选答第 答 )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才也已。 (论语·雍也》 ②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 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孟子·离娄下》) [注]①中:合平中道的人。②养:教育,熏陶。③贤不肖之相去,其问不能以寸: 意为贤能的人如果不教育、熏陶不肾能的人,那么就违背了中道,有伤德行,与 不贤能的人强有什么区别了。 (1)请概况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答: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这首词。(3 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读( 10 分) 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 众人担忧军队进驻高家。觉新找同学帮忙,拿到了“军长张令:此系民房, 禁止驻兵”的告示,使赶家放下崃。(《家》) B 慑于赵伯韬的压力,杜竹斋退出了益中公司。为了打破赵伯韬的经济封锁, 吴荪甫决定在公债市场上击垮赵伯韬。(《子夜》) C 当流浪汉攻打圣母院时,伽西莫多担心他们会杀死自己的救命恩人克洛德, 便拼死抵抗,使流浪汉死伤惨重。(《巴黎圣母院》) D.涅赫柳多夫诱奸了卡秋莎,然后给她一百卢布。卡秋莎接受了这些钱,并 希望他经常回来看望她,但他一去不返。(《复活》) E.葛朗台太太提议为自杀而死的葛朗台弟弟戴孝,葛朗台害怕花钱,以“戴 孝在乎心而不在乎衣服”为由来搪塞。(《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选做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操省悟,即唤庞德至阶下,令纳下先锋印。德大惊曰:“某正欲与大王 出力,何故不肯见用?”(第 74 回) 曹操为何不让庞德担任先锋?庞德后来如何“与大王出力”?请复述原著相关 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宝玉忙道:;你不识字看书,所以不知道。这原是有的,不但花有一个神,一样 花有一位神之外,还有总花神。但她不知是作总花神去了,还是单管一样花的 神?”这丫头听了,一时诌不出来。(第 78 回) 这丫头随后怎样同答宝玉的问话?为此,宝玉当夜做了什么事?请复述原著相关 情节。 选答第( )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 ①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才也已。” (论语·雍也》 ②孟子曰:“中①也养②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 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③。”(《孟子·离娄下》) [注]①中:合平中道的人。②养:教育,熏陶。③贤不肖之相去,其问不能以寸: 意为贤能的人如果不教育、熏陶不肾能的人,那么就违背了中道,有伤德行,与 不贤能的人强有什么区别了。 ⑴请概况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 分)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分) 答 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漫谈说理文 朱光潜 “摆事实,讲道理”已成为执们日常生活中愈来愈广泛、愈重要的社会活动。开 会讨论要说理,做报告要说理,写社论曼说理,写教科书要磺理,发动群众要说 理…总之,凡是需更开动脑筋的地方,凡是要辩护自己,说服旁人的地方,没 有不需震说理的。近几年我们对于诗歌、小说,剧本的写作提出了很多问题,进 行过热烈的讨论,至于说理文怎样写,就很少有人过问,尽管这个问题在《改造 我们的学习》等一系列的论著里三番五次地郑重地提出过。文学界对这问题谈的 少,是否说明说理文很容易写,有理自然说得出,根本没有什么问题呢?就我个 人的经验来说,我写过四十多年的说理文,也费过一些摸索,尝过一些甘苦,至 今还不能写出一篇称心如意的文字,所以我可以说,写说理文对于我并不是一件 易事。 写说理文究竞难在哪里?在推理还是在行文?问题的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 假定了理在文先,第一道手续是把理想清楚,第二道手续才用语言把理表达出来。 这种相当流行的看法是对的,但也不完全对。 据我个人的经验,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誊写出来,那是极 稀有的事。在多数场合,我并不打什么腹稿,只是对要说的道理先有些零星片断 的想法,也许经过了一番组织,有一个大致不差的粗轮廓,一切都有待进一步的 发展。意思既然来得多了,问题也就复杂化了。新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不免发生 矛盾,这个意思和那个意思也许接不上头,原来自以为明确的东西也许毕竟还是 紊乱的模糊的乃至于错误的。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哪个 应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主从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像出 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还乱”,思路好像走入一条死胡同,这是难产的痛苦 也是一个考验的时刻。 所以在说理文的写作中,思想和语言总是要维持辩证的关系:不想就不 能写,不写也就很难 想得明确周全。我发现不但思想训练是写说理文的必有的准备,而写说理文也是 整理思想和训练思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我认为理先于文或意在笔先的提 法还是片面的。 说理要透,逢在于话说得中肯,轻重层次摆得妥当,并不在话说得多。有时我把 广万字的原稿压缩到五六千字,发现文字虽然压缩了,意思反而较醒豁。从此我 看出简洁是文章的一个极可珍视的优点。简洁不仅表现于遣词造句,更重要的是 表现于命意,一个意思已经包含在另一个意思了,或是主要的意思已经说出了 被包含的或次要的意思就不必说。文章要有剪裁,剪裁就要割爱,而割爱对一般 写作者来说仿佛是一件痛苦的事
答: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4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漫谈说理文 朱光潜 “摆事实,讲道理”已成为执们日常生活中愈来愈广泛、愈重要的社会活动。开 会讨论要说理,做报告要说理,写社论曼说理,写教科书要磺理,发动群众要说 理……总之,凡是需更开动脑筋的地方,凡是要辩护自己,说服旁人的地方,没 有不需震说理的。近几年我们对于诗歌、小说,剧本的写作提出了很多问题,进 行过热烈的讨论,至于说理文怎样写,就很少有人过问,尽管这个问题在《改造 我们的学习》等一系列的论著里三番五次地郑重地提出过。文学界对这问题谈的 少,是否说明说理文很容易写,有理自然说得出,根本没有什么问题呢?就我个 人的经验来说,我写过四十多年的说理文,也费过一些摸索,尝过一些甘苦,至 今还不能写出一篇称心如意的文字,所以我可以说,写说理文对于我并不是—件 易事。 写说理文究竞难在哪里?在推理还是在行文?问题的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它 假定了理在文先,第一道手续是把理想清楚,第二道手续才用语言把理表达出来。 这种相当流行的看法是对的,但也不完全对。 据我个人的经验,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誊写出来,那是极 稀有的事。在多数场合,我并不打什么腹稿,只是对要说的道理先有些零星片断 的想法,也许经过了一番组织,有一个大致不差的粗轮廓,—切都有待进一步的 发展。意思既然来得多了,问题也就复杂化了。新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不免发生 矛盾,这个意思和那个意思也许接不上头,原来自以为明确的东西也许毕竟还是 紊乱的模糊的乃至于错误的。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哪个 应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主从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像出 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还乱”,思路好像走入一条死胡同,这是难产的痛苦, 也是一个考验的时刻。 所以在说理文的写作中,思想和语言总是要维持辩证的关系:不想就不 能写,不写也就很难 想得明确周全。我发现不但思想训练是写说理文的必有的准备,而写说理文也是 整理思想和训练思想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我认为理先于文或意在笔先的提 法还是片面的。 说理要透,逢在于话说得中肯,轻重层次摆得妥当,并不在话说得多。有时我把 广万字的原稿压缩到五六千字,发现文字虽然压缩了,意思反而较醒豁。从此我 看出简洁是文章的一个极可珍视的优点。简洁不仅表现于遣词造句,更重要的是 表现于命意,一个意思已经包含在另一个意思了,或是主要的意思已经说出了, 被包含的或次要的意思就不必说。文章要有剪裁,剪裁就要割爱,而割爱对—般 写作者来说仿佛是—件痛苦的事
就我从阅读中所体会到的来说,说理文的写作和文艺创作在道理上也有很多相通 之处,有时我甚至想到理论文也还是可以提高到文艺创作的地位.我很相信说理 文如果要写好,也还是要动一点情感,要用一点形象思维。如对准确,鲜明和生 动的要求也适用于说理文。修辞学家们说,在各种文章风格之中,有所谓“零度 风格”,就是纯然客观,不动情感,不动声色,不表现说话人,仿佛也不理睬听 众的那么一种风格。据说这种风格宜于用在说理文里。我认为这种论调对于说理 文不但是一种歪曲,而且简直是一种侮辱。说理文的目的在于说服,如果能做到 感动,那就会更有效地达到说服的效果。作者自己如果没有感动,就绝对不能使 读者感动又怎能使人发生兴趣,感动人,说服人呢? 选自《朱光潜全集》,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理文有说理文的特殊规律,对它谈得少,研究得不够,并不意味着它就容 易写。 B.传统的写作观念认为“理在文先、意在笔先” C.说理文的裁剪主要是裁剪语言,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这样就能使说理透 D.关于“零度风格”宜于用在说理文里的论调,作者 11.请简要分析第一段的写作思路。(3分) 12关于怎样写好说理文,作者主要阐述了哪些看法?请概述。(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 的题目 (甲)文学类丈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车站食堂里的老人 [俄]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在迈奥尔的车站食堂的一角里,坐着一个清瘦的老人,生着满脸硬胡子。里加湾 的上空,冬天的暴风一阵阵呼啸而过。海岸上覆着很厚的坚冰。透过烟雪可以听 见波涛冲击岸边坚冰的声音。 显然这位老人是到食堂里来取暖的。他什么也有点,无精打采地坐在长椅上,把 两只手笼在补得很坏的渔夫短大衣袖里 和老人一起来的还有一条毛茸茸的小白狗。它蹲在老人的脚边哆嗦着。 在老人的邻座上,有一群年轻人,后脑勺绷得很紧,而且通红的,大吵大嚷地喝 着啤酒.帽子上的雪融化了。雪水滴到啤酒杯里,漏到熏肠面包上。不过,那些 年轻人正在争论一场足球赛,所以没注意到这个。 当一个年轻人拿起面包一口咬下一半时,这条狗忍不住了。它到小桌边 举起前脚,阿谀地望着年轻人的嘴。 “彼契!”老人轻轻地叫它道,“你多不害臊!彼契,你干嘛去打扰人家?
就我从阅读中所体会到的来说,说理文的写作和文艺创作在道理上也有很多相通 之处,有时我甚至想到理论文也还是可以提高到文艺创作的地位.我很相信说理 文如果要写好,也还是要动一点情感,要用一点形象思维。如对准确,鲜明和生 动的要求也适用于说理文。修辞学家们说,在各种文章风格之中,有所谓“零度 风格”,就是纯然客观,不动情感,不动声色,不表现说话人,仿佛也不理睬听 众的那么—种风格。据说这种风格宜于用在说理文里。我认为这种论调对于说理 文不但是—种歪曲,而且简直是一种侮辱。说理文的目的在于说服,如果能做到 感动,那就会更有效地达到说服的效果。作者自己如果没有感动,就绝对不能使 读者感动又怎能使人发生兴趣,感动人,说服人呢? 选自《朱光潜全集》,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说理文有说理文的特殊规律,对它谈得少,研究得不够,并不意味着它就容 易写。 B.传统的写作观念认为“理在文先、意在笔先” C.说理文的裁剪主要是裁剪语言,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这样就能使说理透 彻 D.关于“零度风格”宜于用在说理文里的论调,作者 11.请简要分析第一段的写作思路。 (3 分) 答: 12 关于怎样写好说理文,作者主要阐述了哪些看法?请概述。(3 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 的题目。 (甲)文学类丈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车站食堂里的老人 [俄]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在迈奥尔的车站食堂的一角里,坐着一个清瘦的老人,生着满脸硬胡子。里加湾 的上空,冬天的暴风一阵阵呼啸而过。海岸上覆着很厚的坚冰。透过烟雪可以听 见波涛冲击岸边坚冰的声音。 显然这位老人是到食堂里来取暖的。他什么也有点,无精打采地坐在长椅上,把 两只手笼在补得很坏的渔夫短大衣袖里。 和老人—起来的还有一条毛茸茸的小白狗。它蹲在老人的脚边哆嗦着。 在老人的邻座上,有一群年轻人,后脑勺绷得很紧,而且通红的,大吵大嚷地喝 着啤酒.帽子上的雪融化了。雪水滴到啤酒杯里,漏到熏肠面包上。不过,那些 年轻人正在争论一场足球赛,所以没注意到这个。 当一个年轻人拿起面包一口咬下一半时,这条狗忍不住了。它到小桌边, 举起前脚,阿谀地望着年轻人的嘴。 “彼契!”老人轻轻地叫它道,“你多不害臊!彼契,你干嘛去打扰人家?
可是彼契仍然站在那里,只是它的前腿不住地哆嗉,因为举乏了,耷拉了下来。 等到两脚碰到潮湿的肚子上时,便忽然醒悟过来,又重新举了起来 但是那些年轻没注意它。他们正谈得津津有味,且时时把冷啤酒倒到杯子里。 “彼契!”老人又叫,“喂,彼契!过来!” 小狗很快地摆了几下尾巴,好傅告诉老人它听见了,请他原谅,不过它一点办法 也没有。它不看老人,甚至完全背过身子去。它好像在说:“我自己知道这不好。 不过你又不能给我买一块这样的面包 “唉,彼契,彼契!”老人低声说,因为心里难过,声音有点发颤。 彼契又重新摇了一下尾巴,顺便哀求地看了老人一眼。它好像请求他别再叫它 因为它自己心里也不好受,若不是万不得已,它当然绝不会向陌生人讨的 个颧骨髙大、戴着绿色帽子的年轻人终于看见了这条狗 要吃的吗,狗崽子?”他问道,“你的主人在哪儿呐?” 彼契欢喜地摇摇黾巴,看了老人一眼,甚至轻轻叫了一声, “您是怎么回事,先生!”年轻人沈,“您既然养狗就得给食吃,不然就不文明。 您的狗跟人家讨食吃。我们这儿有法律规定不许讨饭。” 那些年轻人哄堂走笑起来 “净是胡说八道,瓦尔卡!”其中一个人喊道,掷给狗一片香肠 “彼契,不许吃!”老人喊道。他的脖子涨得通红。 小狗蜷缩起身子,耷拉下尾巴,回到老人身边来,甚至看都没看一眼香肠 “一点渣儿郭不许动他们的!”老人说。 他开始痉挛地翻他的衣袋,掏出几个银角子和铜子来,放在掌心上,一面数着, 面吹掉钱上粘着的脏东西。他的手指不住地颤抖着 他走到柜台边,把几文零钱放到潮湿的台子上。 来一块香肠面包!”老人哑着嗓子说。 女售货员在碟子里放了两块面包,进给了老人。 “只要一块!”老人说 “您拿去吧!”士售货员低声说,“我不会因为您受穷的 谢谢!”老人说,“谢谢啦!” 他拿起面包到月台上去了。月台上一人也没有。一阵暴风已经吹过,第二阵暴风 正在刮来,不过离得还很远、甚至可以在利耶卢皮河时岸的白色树木上,看见微 弱的阳光。 老人坐到长凳上,给了彼契一块面包,把另一块用灰色手帕包起来,藏在袋里。 小狗痉挛地吃着,老人看着它说道 “哎,彼契呀,彼契呀!真糊涂啊! 小狗没听他说活。它在吃东西。老人看着它,用袖子揩着眼睛一一风吹下了眼泪。 (选自康·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有删改)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食堂里的年轻人以养狗不喂食违法来嘲弄老人,还将香肠丢给小狗,充分 体现了他们的冷漠和缺乏同情心。 B.小说细致地描写了老人掏钱买面包的动作,流露出他对小狗的失望和愤怒, 以及对花费的几文零钱的不舍。 C.女售货员低声解释多给一块面包的原因,她帮助老人的同时也顾全了他的 面子,这种真诚使老人愿意接受她的帮助
可是彼契仍然站在那里,只是它的前腿不住地哆嗉,因为举乏了,耷拉了下来。 等到两脚碰到潮湿的肚子上时,便忽然醒悟过来,又重新举了起来。 但是那些年轻没注意它。他们正谈得津津有味,且时时把冷啤酒倒到杯子里。 “彼契!”老人又叫,“喂,彼契!过来!” 小狗很快地摆了几下尾巴,好傅告诉老人它听见了,请他原谅,不过它一点办法 也没有。它不看老人,甚至完全背过身子去。它好像在说:“我自己知道这不好。 不过你又不能给我买一块这样的面包。” “唉,彼契,彼契!”老人低声说,因为心里难过,声音有点发颤。 彼契又重新摇了一下尾巴,顺便哀求地看了老人一眼。它好像请求他别再叫它 因为它自己心里也不好受,若不是万不得已,它当然绝不会向陌生人讨的。 一个颧骨高大、戴着绿色帽子的年轻人终于看见了这条狗。 “要吃的吗,狗崽子?”他问道,“你的主人在哪儿呐?” 彼契欢喜地摇摇黾巴,看了老人一眼,甚至轻轻叫了一声, “您是怎么回事,先生!”年轻人沈,“您既然养狗就得给食吃,不然就不文明。 您的狗跟人家讨食吃。我们这儿有法律规定不许讨饭。” 那些年轻人哄堂走笑起来。 “净是胡说八道,瓦尔卡!”其中一个人喊道,掷给狗一片香肠。 “彼契,不许吃!”老人喊道。他的脖子涨得通红。 小狗蜷缩起身子,耷拉下尾巴,回到老人身边来,甚至看都没看一眼香肠。 “一点渣儿郭不许动他们的!”老人说。 他开始痉挛地翻他的衣袋,掏出几个银角子和铜子来,放在掌心上,一面数着, 一面吹掉钱上粘着的脏东西。他的手指不住地颤抖着。 他走到柜台边,把几文零钱放到潮湿的台子上。 “来一块香肠面包!”老人哑着嗓子说。 女售货员在碟子里放了两块面包,进给了老人。 “只要一块!”老人说。 “您拿去吧!”士售货员低声说,“我不会因为您受穷的……” “谢谢!”老人说,“谢谢啦!” 他拿起面包到月台上去了。月台上一人也没有。一阵暴风已经吹过,第二阵暴风 正在刮来,不过离得还很远、甚至可以在利耶卢皮河时岸的白色树木上,看见微 弱的阳光。 老人坐到长凳上,给了彼契一块面包,把另一块用灰色手帕包起来,藏在袋里。 小狗痉挛地吃着,老人看着它说道: “哎,彼契呀,彼契呀!真糊涂啊!” 小狗没听他说活。它在吃东西。老人看着它,用袖子揩着眼睛——风吹下了眼泪。 (选自康•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有删改)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A.食堂里的年轻人以养狗不喂食违法来嘲弄老人,还将香肠丢给小狗,充分 体现了他们的冷漠和缺乏同情心。 B.小说细致地描写了老人掏钱买面包的动作,流露出他对小狗的失望和愤怒, 以及对花费的几文零钱的不舍。 C.女售货员低声解释多给一块面包的原因,她帮助老人的同时也顾全了他的 面子,这种真诚使老人愿意接受她的帮助
D.老人责备小狗彼契糊涂,小狗只顾吃东西,这间接表现了老人内心的孤独 与悲戚,增添了小说的悲剧意味。 E.本文撷取一个生活片段,通过穷苦人饱受歧视的命运揭示了社会的黑暗, 并善用细节描写来增强感染力。 14.小说开篇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答 15有人认为“饥饿的彼契”更适合作为小说的标题,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看 法。(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她永远只有6岁 陈墨 她6岁生日时收到17万份礼物,包括来自澳大利亚的两只小袋鼠和一名随行饲 养员。截至1941年,饱受经济危机之苦的美国公众共计花费4500万美元购买以 她为原型的7款秀兰娃娃。“望子成星”的好莱坞妈妈们把砖绑在孩子的头上 为了让她们和秀兰·邓波儿一样矮小 自1934年拍摄歌舞片娃《起立欢呼》之后,6岁的邓波儿成了好莱坞红极一时 的明星。仅此一年,便拍摄了10部电影,并以此“不朽的惊人的巨大成就”获 得奥斯卡特别奖,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孩子。 1935年到1939年,她都在美国最受欢迎的十大明星之列。事实上,她56个发 卷的金色卷发、不笑时都有的甜美酒窝、胖嘟嘟红扑扑的小脸几乎成了美国人的 精神慰藉,在电影院看看这个小天使唱唱跳跳,就能暂时忘掉大萧条和希特勒 媒体赞她是“大萧条中的一抹亮色”,罗斯福总统在炉边谈话中感慨:“只要我 们国家还有秀兰·邓波儿,我们就会没事的 没有人希望邓波儿长大。具有远见的福克斯公司1934年把她的年龄从6岁改成 5岁,并抹去了她3岁时曾在舞蹈学校受训的经历,这朵“好莱坞保护叶下洒满 露珠的小花”无忧无虑的童年点亮了很多美国人的生活。 而实际上,邓波儿几乎没有真正的童年。3岁上舞蹈学校,3岁半参演第一部系 列剧,4岁半参加第一次面试。“我是秀兰·邓波儿,”她对导演说,“我受过 很好的指导。如果您想用我,请告诉我什么时间和该穿什么衣服 每个工作日她都要戴着56个发卷入睡。在嘈杂的片场练就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这使她能够同时收听两个广播节目而互不打扰。女刨董得如何与最善于抢戏的老 戏骨争镜头,也知道如何天真地避开记者不怀好意的提问 1939年,福克斯公司依然让她穿着娃娃裙拍摄了《小孤女》。当身体的曲线代 替了头发的曲线,她失去了吸引力。《华盛顿邮报》刻薄地嘲笑她,“秀兰开始 发胖,十一岁时骨节嘎嘎响,生活就是这样
D.老人责备小狗彼契糊涂,小狗只顾吃东西,这间接表现了老人内心的孤独 与悲戚,增添了小说的悲剧意味。 E.本文撷取一个生活片段,通过穷苦人饱受歧视的命运揭示了社会的黑暗, 并善用细节描写来增强感染力。 14.小说开篇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4 分) 答: 15 有人认为“饥饿的彼契”更适合作为小说的标题,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看 法。(6 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她永远只有 6 岁 陈墨 她 6 岁生日时收到 17 万份礼物,包括来自澳大利亚的两只小袋鼠和一名随行饲 养员。截至 1941 年,饱受经济危机之苦的美国公众共计花费 4500 万美元购买以 她为原型的 7 款秀兰娃娃。“望子成星”的好莱坞妈妈们把砖绑在孩子的头上, 为了让她们和秀兰•邓波儿一样矮小。 自 1934 年拍摄歌舞片娃《起立欢呼》之后,6 岁的邓波儿成了好莱坞红极一时 的明星。仅此一年,便拍摄了 10 部电影,并以此“不朽的惊人的巨大成就”获 得奥斯卡特别奖,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孩子。 1935 年到 1939 年,她都在美国最受欢迎的十大明星之列。事实上,她 56 个发 卷的金色卷发、不笑时都有的甜美酒窝、胖嘟嘟红扑扑的小脸几乎成了美国人的 精神慰藉,在电影院看看这个小天使唱唱跳跳,就能暂时忘掉大萧条和希特勒。 媒体赞她是“大萧条中的—抹亮色”,罗斯福总统在炉边谈话中感慨:“只要我 们国家还有秀兰•邓波儿,我们就会没事的。” 没有人希望邓波儿长大。具有远见的福克斯公司 1934 年把她的年龄从 6 岁改成 5 岁,并抹去了她 3 岁时曾在舞蹈学校受训的经历,这朵“好莱坞保护叶下洒满 露珠的小花”无忧无虑的童年点亮了很多美国人的生活。 而实际上,邓波儿几乎没有真正的童年。3 岁上舞蹈学校,3 岁半参演第—部系 列剧,4 岁半参加第一次面试。“我是秀兰•邓波儿,”她对导演说,“我受过 很好的指导。如果您想用我,请告诉我什么时间和该穿什么衣服。” 每个工作日她都要戴着 56 个发卷入睡。在嘈杂的片场练就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这使她能够同时收听两个广播节目而互不打扰。女刨董得如何与最善于抢戏的老 戏骨争镜头,也知道如何天真地避开记者不怀好意的提问。 1939 年,福克斯公司依然让她穿着娃娃裙拍摄了《小孤女》。当身体的曲线代 替了头发的曲线,她失去了吸引力。《华盛顿邮报》刻薄地嘲笑她,“秀兰开始 发胖,十一岁时骨节嘎嘎响,生活就是这样
一切光环都在离她而去:观众受不了他们最爱的小宝贝已经长大的事实,男演员 难以和这个几年前还在膝头玩耍的小女孩儿逼真地谈情说爱。1950年,22岁的 邓波儿正式退出舞台。 邓波儿上世纪六十年代进入政界。尽管她在参加加州第十一国会区补选时曾试图 淡化自己的过往经历,却依旧铩羽而归。她无奈地认识到,即便自己已经40岁 了,“我在他们心中的形象还是那个6岁的邓波儿”。 1969年,邓波儿出席联合国大会,这一次,童星秀兰为她打开了一扇门。来自 所有国家的代表都觉得已与她相识已久,这让她在联各国的工作顺利却不轻松, 如果我做得不好,小秀兰帮我打开的门就会关上”。她每天只睡5小时一一读 书到两点,七点继续工作 晚年的邓波儿依然收到大量来自粉丝们的邮件,坐在电脑前的人们被那个洋娃娃 般的小萝莉萌化了,就和70年前坐在电影院里的人们一样。“我想他们中的很 多人以为我还是只有6岁。”秀兰说。 她于2014年2月10日逝世,终年85岁。她活在42部电影里,活在3个子女和 无数影迷的心中。此外,这个永远的童星还以另一种形式被记住一一款以她名字 命名的经典鸡尾酒。这款“秀兰·邓波儿”没有酒精,面向孩子,为了让他们体 验一回当大人的感觉 (选自《中 国青年报》2014年02月19日,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福克斯公司抹去邓波儿曾在舞蹈学校受训的经历,让她的童年显得无忧无 虑,是为了迎合观众的情感需要。 媒体、观众和同行都无法接受邓波儿长大了的事实,失去了吸引力的她迫 于无奈只好选择退出了演艺舞台。 C.邓波儿参加加州补选铩羽而归,表明那时美国观众渐渐淡忘了这个曾给他 们带来慰藉的童星,揭示了炎凉的世态。 D.晚年的邓波儿仍然收到大量粉丝的邮件,她洋娃娃般可爱的形象在网络时 代依旧深入人心,对此邓波儿倍感欣慰 E.能让孩子体验当大人的感觉,既是“秀兰·邓波儿”鸡尾酒的独特之处, 又暗含作者对邓波儿人生际遇的理解, 14.第一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5.六岁成名的经历对邓波儿来说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6 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苏州园林,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安排也别具匠心。设计者巧妙地利用花间水 边的楼台亭榭、长廊云墙、曲桥漏窗等元素,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扩大,层 次也更分明。因此,对于游览苏州园林的人会感到庭园虽小,却曲折有致。这样
—切光环都在离她而去:观众受不了他们最爱的小宝贝已经长大的事实,男演员 难以和这个几年前还在膝头玩耍的小女孩儿逼真地谈情说爱。1950 年,22 岁的 邓波儿正式退出舞台。 邓波儿上世纪六十年代进入政界。尽管她在参加加州第十一国会区补选时曾试图 淡化自己的过往经历,却依旧铩羽而归。她无奈地认识到,即便自己已经 40 岁 了,“我在他们心中的形象还是那个 6 岁的邓波儿”。 1969 年,邓波儿出席联合国大会,这一次,童星秀兰为她打开了一扇门。来自 所有国家的代表都觉得已与她相识已久,这让她在联各国的工作顺利却不轻松, “如果我做得不好,小秀兰帮我打开的门就会关上”。她每天只睡 5 小时——读 书到两点,七点继续工作。 晚年的邓波儿依然收到大量来自粉丝们的邮件,坐在电脑前的人们被那个洋娃娃 般的小萝莉萌化了,就和 70 年前坐在电影院里的人们一样。“我想他们中的很 多人以为我还是只有 6 岁。”秀兰说。 她于 2014 年 2 月 10 日逝世,终年 85 岁。她活在 42 部电影里,活在 3 个子女和 无数影迷的心中。此外,这个永远的童星还以另一种形式被记住——款以她名字 命名的经典鸡尾酒。这款“秀兰•邓波儿”没有酒精,面向孩子,为了让他们体 验一回当大人的感觉。 (选自《中 国青年报》2014 年 02 月 19 日,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福克斯公司抹去邓波儿曾在舞蹈学校受训的经历,让她的童年显得无忧无 虑,是为了迎合观众的情感需要。 B.媒体、观众和同行都无法接受邓波儿长大了的事实,失去了吸引力的她迫 于无奈只好选择退出了演艺舞台。 C.邓波儿参加加州补选铩羽而归,表明那时美国观众渐渐淡忘了这个曾给他 们带来慰藉的童星,揭示了炎凉的世态。 D.晚年的邓波儿仍然收到大量粉丝的邮件,她洋娃娃般可爱的形象在网络时 代依旧深入人心,对此邓波儿倍感欣慰。 E.能让孩子体验当大人的感觉,既是“秀兰•邓波儿”鸡尾酒的独特之处, 又暗含作者对邓波儿人生际遇的理解。 14.第一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4 分) 答: 15.六岁成名的经历对邓波儿来说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6 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 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 分) 苏州园林,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安排也别具匠心。设计者巧妙地利用花间水 边的楼台亭榭、长廊云墙、曲桥漏窗等元素,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扩大,层 次也更分明。因此,对于游览苏州园林的人会感到庭园虽小,却曲折有致。这样
景物就给人以开朗中不失收_①(lian)、幽深里又有明畅的空间感。游园 观景,如同欣赏中国画的长卷,画面次第展开,让人②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1分) (2)文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指出并改正。(2分) 语病处 为 (3)从下面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晗当的一个填如②处(1分) A.如沐春风 B.神清气爽 C.目不暇接 D.美不胜收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晗当的一组是()(2 分) 读书太多则常受别人的思想影响。读书越多,留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 适成反 比 大 抵在不久后又会淡忘丧失。 ①也浅薄而不生根 ②读书而不加思考 ③决不会有心得 ④即便稍有印象 A.④①②③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D.②④①③ 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045人进行了 项在线调查。结果显示,95.9%的爱访者确认身边存在怯于说方言的年轻人, 37.1%的人表示身边能说纯正方言的年轻人已经不多。受访者中,“80后”占 41.1%,“70后”占40.1%。 对“年轻人怯于说方言”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加以阐述。(要求:表达 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 五、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花园醒目处摆着很多名花,牡丹、玫瑰瑰、君子兰……花园角落里放了几盆塑料 花。名花纷纷讥讽塑料花。没多久名花枯萎了,主人又换了一些。当塑料花又被 新换的名花嘲笑时,塑料花反击道:“笑我们是摆设,你们有我们经济、耐久 吗? 理解上面材料的内涵,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议论文或记叙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或抄袭 厦门市2014届高三质量检查 语文答案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1)退将复修吾初服(2)亦足以畅叙幽情(3)银瓶乍破水浆迸(4)托 遗响于悲风 (5)三杯两盏淡酒 (6)不敢稍逾约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景物就给人以开朗中不失收 ① (liăn)、幽深里又有明畅的空间感。游园 观景,如同欣赏中国画的长卷,画面次第展开,让人 ② 。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1 分) (2) 文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指出并改正。(2 分) 语病处: 改 为: (3)从下面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晗当的一个填如②处 (1 分) A.如沐春风 B.神清气爽 C.目不暇接 D.美不胜收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晗当的一组是( )(2 分) 读书太多则常受别人的思想影响。读书越多,留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 适成反 比。 , , , ,大 抵在不久后又会淡忘丧失。 ①也浅薄而不生根 ②读书而不加思考 ③决不会有心得 ④即便稍有印象 A.④①②③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 分)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 1045 人进行了 一项在线调查。结果显示,95.9%的爱访者确认身边存在怯于说方言的年轻人, 37.1%的人表示身边能说纯正方言的年轻人已经不多。受访者中,“80 后”占 41.1%,“70 后”占 40.1%。 对“年轻人怯于说方言”这—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加以阐述。(要求:表达 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 字左右) 答: 五、作文(70 分)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 分) 花园醒目处摆着很多名花,牡丹、玫瑰瑰、君子兰……花园角落里放了几盆塑料 花。名花纷纷讥讽塑料花。没多久名花枯萎了,主人又换了一些。当塑料花又被 新换的名花嘲笑时,塑料花反击道:“笑我们是摆设,你们有我们经济、耐久 吗?” 理解上面材料的内涵,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 议论文或记叙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或抄袭。 厦门市 2014 届高三质量检查 语 文 答 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1)退将复修吾初服 (2)亦足以畅叙幽情(3)银瓶乍破水浆迸(4)托 遗响于悲风 (5)三杯两盏淡酒 (6)不敢稍逾约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2.C(椟,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用匣子装”) 3.D(①④间接表现,②说的是黄子厚的书法) 4.A(作者并非不敢,而是觉得有更急迫的事要做,没空和子厚争胜) 5.(1)(子厚)有时就拖着手杖,在田野间漫步吟咏。(3分,“间”、“曳”、 补出省略的“于”各1分,句意不通顺酌情扣分 (2)(许闳生)在老师死后仍不忍背弃他,这又值得称赞啊!(3分,“倍 “是”、“嘉”各1分,句意不通顺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我十五六岁的时候,和黄子厚在屏山刘家斋馆相逢,一起拜病翁先生为师。子厚 比我小一岁,读书作文的程度,大致相差不多,有时还要跟我一起讨论,来弥补 他不足的地方。过了三四年,我还是老样子,可是子厚一时间忽然进步神速,好 像难以估量,发表议论、撰写文章,总是使在座的人吃惊。我固然为他遥遥领先 不可企及而感叹,就是同辈中也很少有能比得上他的人。从此二十多年,子厚作 诗著文一天比一天更精巧,弹琴写字一天比一天更精妙,可是我却一天比一天更 糊涂懒散,竟然比不上普通人。我又想到自己的荒废欠缺,还有比学文更急迫的 于是就断绝学文的念头,一概以愚顽鄙陋自居,当然也没空和子厚在文辞方面争 胜了。不久子厚两次搬家,到了崇安、浦城,见面聚会的机会渐渐少了。但我每 当收到他的诗文书信,一定拿着它欣赏赞叹,长久不能放下。 子厚的文章学习太史公,他的诗学习屈原、宋玉、曹植、刘桢,一直到韦应物, 对于柳子厚的诗还认为杂用今体而不太喜欢。他用隶书写定的古体字,更得魏 晋以前书法的意态风神,大都气韵豪爽,并且趣味雅洁,潇洒超脱,没有一点世 俗习气。子厚中年时在科场上不得志,就愤然抛弃科考,闭门读书,终日闲坐, 有时就拖着手杖,在田野间漫步吟咏,或望远山,或到水边,来满足自己。对于 骚体,能用楚调古韵组成诗的节奏,髙低起伏,上下快慢之间,气势逼人,跌宕 起伏,意境幽远,风格沉郁,听的人为之感动慨叹,有的甚至掉下眼泪。从此他 的诗日益高超古朴,于是和世俗不能相合,以至不再可以拿给别人看。即使有人 看到了,也不明白他说些什么。只有我因为还未忘掉原先的爱好的缘故,很能理 解他作品的深意,不曾不再三观看,深深地为他感到悲哀,心想子厚难道真的就 因此而困厄吗?但我也没想到他就这样困厄而死。 我年老多病,活在世上还能有多少日子?过去老友,都已衰亡,再没有可以一起 谈论这些的人了。我正要访求子厚的遗稿,放在木匣里收藏起来,心想后世一定 有能够喜爱它的人。一天三山许闳生来见我,从袖中拿出若干篇子厚亲笔所写的 诗及若干篇另抄的诗来给我看,其中还有我以前没有见过的。这样就更加了解子 厚晚年所作的诗,这些诗变化无穷、收放自如、难以捉摸、精微神妙,还不止是 我以前所知道的一些东西。为此,我拿着他的诗卷,泪流满面,在他的诗后记下 这些感受 子厚名叫铢,姓黄。世代居住在建宁的瓯宁县,中间迁居颖昌,且已有两代。母 亲孙氏爱好读书,擅长作文,兄弟都有非凡的才干,而子厚杰出的成就,尤其能 够显现自己。但却生不逢时,困厄而死,这真是太可悲了!许生曾经跟子厚学诗, 得到他的真传,所收集的遗文如此之多,并勤恳地进行编辑。许生在老师死后仍 不忍背弃他,这又值得称赞啊 庆元已未七月壬子,云谷老人写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2.C(椟,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用匣子装”) 3.D(①④间接表现,②说的是黄子厚的书法) 4.A(作者并非不敢,而是觉得有更急迫的事要做,没空和子厚争胜) 5.(1)(子厚)有时就拖着手杖,在田野间漫步吟咏。(3 分,“间”、“曳”、 补出省略的“于”各 1 分,句意不通顺酌情扣分) (2)(许闳生)在老师死后仍不忍背弃他,这又值得称赞啊!(3 分,“倍”、 “是”、“嘉”各 1 分,句意不通顺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我十五六岁的时候,和黄子厚在屏山刘家斋馆相逢,一起拜病翁先生为师。子厚 比我小一岁,读书作文的程度,大致相差不多,有时还要跟我一起讨论,来弥补 他不足的地方。过了三四年,我还是老样子,可是子厚一时间忽然进步神速,好 像难以估量,发表议论、撰写文章,总是使在座的人吃惊。我固然为他遥遥领先 不可企及而感叹,就是同辈中也很少有能比得上他的人。从此二十多年,子厚作 诗著文一天比一天更精巧,弹琴写字一天比一天更精妙,可是我却一天比一天更 糊涂懒散,竟然比不上普通人。我又想到自己的荒废欠缺,还有比学文更急迫的, 于是就断绝学文的念头,一概以愚顽鄙陋自居,当然也没空和子厚在文辞方面争 胜了。不久子厚两次搬家,到了崇安、浦城,见面聚会的机会渐渐少了。但我每 当收到他的诗文书信,一定拿着它欣赏赞叹,长久不能放下。 子厚的文章学习太史公,他的诗学习屈原、宋玉、曹植、刘桢,一直到韦应物, 对于柳子厚的诗还认为杂用今体而不太喜欢。他用隶书写定的古体字,更得魏、 晋以前书法的意态风神,大都气韵豪爽,并且趣味雅洁,潇洒超脱,没有一点世 俗习气。子厚中年时在科场上不得志,就愤然抛弃科考,闭门读书,终日闲坐, 有时就拖着手杖,在田野间漫步吟咏,或望远山,或到水边,来满足自己。对于 骚体,能用楚调古韵组成诗的节奏,高低起伏,上下快慢之间,气势逼人,跌宕 起伏,意境幽远,风格沉郁,听的人为之感动慨叹,有的甚至掉下眼泪。从此他 的诗日益高超古朴,于是和世俗不能相合,以至不再可以拿给别人看。即使有人 看到了,也不明白他说些什么。只有我因为还未忘掉原先的爱好的缘故,很能理 解他作品的深意,不曾不再三观看,深深地为他感到悲哀,心想子厚难道真的就 因此而困厄吗?但我也没想到他就这样困厄而死。 我年老多病,活在世上还能有多少日子?过去老友,都已衰亡,再没有可以一起 谈论这些的人了。我正要访求子厚的遗稿,放在木匣里收藏起来,心想后世一定 有能够喜爱它的人。一天三山许闳生来见我,从袖中拿出若干篇子厚亲笔所写的 诗及若干篇另抄的诗来给我看,其中还有我以前没有见过的。这样就更加了解子 厚晚年所作的诗,这些诗变化无穷、收放自如、难以捉摸、精微神妙,还不止是 我以前所知道的一些东西。为此,我拿着他的诗卷,泪流满面,在他的诗后记下 这些感受。 子厚名叫铢,姓黄。世代居住在建宁的瓯宁县,中间迁居颖昌,且已有两代。母 亲孙氏爱好读书,擅长作文,兄弟都有非凡的才干,而子厚杰出的成就,尤其能 够显现自己。但却生不逢时,困厄而死,这真是太可悲了!许生曾经跟子厚学诗, 得到他的真传,所收集的遗文如此之多,并勤恳地进行编辑。许生在老师死后仍 不忍背弃他,这又值得称赞啊! 庆元已未七月壬子,云谷老人写。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