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2010.01.22)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组题:雷进荣审核:刘节约金中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1、名句名篇默写(6分,每题1分,错1字不得分) (1)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2)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3)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4),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5)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庄辛说楚襄王 《战国策》 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 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袄祥(凶兆)乎?”庄辛曰:“臣诚见其必 然者也,非敢以为国袄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国必亡矣。臣请辟于赵,淹留以观之
福建省南安一中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2010.01.22) 总分:150 分 时间 150 分钟 组题:雷进荣 审核:刘节约 金中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1、名句名篇默写(6 分,每题 1 分,错 1 字不得分) (1)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2)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3)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4)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5)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4 题。 庄辛说楚襄王 《战国策》 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 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祅祥(凶兆)乎?”庄辛曰:“臣诚见其必 然者也,非敢以为国祅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国必亡矣。臣请辟于赵,淹留以观之
庄辛去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襄王流擤(yan:流亡,困迫) 于城阳。于是使人发驺(zou车马)征庄辛于赵。庄辛曰:“诺 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 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 式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 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 “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也如同这样)。俯啄白粒,仰梄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 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颈为招。 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 夫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游于江海,淹乎大沼,俯啄鳝鲤,仰啮菱衡,奋其六翮(he 翅膀)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射者,方将修其碆卢(碆 po:石镞,即石制的箭头;卢,涂漆的黑弓),治其矰缴(zeη zhuo:矰,短矢。缴,系矢 的生丝线),将加己乎百仞之上。被磻磻( jian bo:锐利的石制箭头),引微缴,折清风而 枟(枟:同“陨”,音yin,坠落)矣。故昼游乎江河,夕调乎鼎鼐。 夫黄鹄,其小者也,蔡灵侯之事因是以。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饮茹溪之流,食湘波 之鱼,左抱幼妾,右拥嬖女(bi宠幸的女子),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不 知夫子发(楚将名)方受命乎灵王,系已以朱丝而见之也 “蔡灵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 禄之粟,而载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夫穰(rang)侯 (秦将魏冉名)方受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己乎黾塞之外。” 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于是乃以执珪(楚国爵名)而授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 地也
庄辛去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襄王流揜(yǎn:流亡,困迫) 于城阳。于是使人发驺(zōu 车马)征庄辛于赵。庄辛曰:“诺。” 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 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 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 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 也。 “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也如同这样)。俯啄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 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颈为招。 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 “夫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游于江海,淹乎大沼,俯啄鳝鲤,仰啮菱衡,奋其六翮(hé 翅膀)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射者,方将修其碆卢(碆 pó:石镞,即石制的箭头;卢,涂漆的黑弓),治其矰缴(zēngzhuó:矰,短矢。缴,系矢 的生丝线),将加己乎百仞之上。被礛磻(jiān bō:锐利的石制箭头),引微缴,折清风而 抎(抎:同“陨”,音 yǔn,坠落)矣。故昼游乎江河,夕调乎鼎鼐。 “夫黄鹄,其小者也,蔡灵侯之事因是以。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饮茹溪之流,食湘波 之鱼,左抱幼妾,右拥嬖女(bì宠幸的女子),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不 知夫子发(楚将名)方受命乎灵王,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 “蔡灵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 禄之粟,而载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夫穰(ráng)侯 (秦将魏冉名)方受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己乎黾塞之外。” 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于是乃以执珪(楚国爵名)而授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 地也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先生老悖乎 悖:违背 B.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卒:始终 C.以其颈为招 招:射击的目标 D.饭封禄之粟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主要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都由对话完成,塑造了 庄辛这一机智果敢、有胆有识、从容善辩的策士形象 B.庄辛针对楚襄王的淫逸侈靡、不顾国政直言进谏,指出襄王如此行径必遭杀身之祸,触 怒襄王而被逐出了楚国 C.本文引譬设喻,由蜻蛉、黄雀、黄鹄至蔡灵侯,由小到大,由远到近,由物到人,最后 指出襄王处境的危险,娓娓道来却步步紧逼,极具说服力。 D.这篇作品通过庄辛对楚襄王的劝谏,说明一国之君必须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如果只图 眼前享乐,丧失警惕,必将引起严重祸害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臣请辟于赵,淹留以观之。(3分) (2)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3分) (3)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3分)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先生老悖乎 悖:违背 B. 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 卒:始终 C. 以其颈为招 招:射击的目标 D. 饭封禄之粟 饭:动词,吃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本文主要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都由对话完成,塑造了 庄辛这一机智果敢、有胆有识、从容善辩的策士形象。 B. 庄辛针对楚襄王的淫逸侈靡、不顾国政直言进谏,指出襄王如此行径必遭杀身之祸,触 怒襄王而被逐出了楚国。 C. 本文引譬设喻,由蜻蛉、黄雀、黄鹄至蔡灵侯,由小到大,由远到近,由物到人,最后 指出襄王处境的危险,娓娓道来却步步紧逼,极具说服力。 D. 这篇作品通过庄辛对楚襄王的劝谏,说明一国之君必须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如果只图 眼前享乐,丧失警惕,必将引起严重祸害。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臣请辟于赵,淹留以观之。(3 分) (2)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3 分) (3)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3 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1)诗的颈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3分) (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 诗作简要分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1)诗的颈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3 分) (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 诗作简要分析。(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并不是我们爱闹事,我们本来在学堂里头好好地读书,我们这回的运动也不过是自卫 的运动。我们无缘无故地挨了打,当然不肯随便了结…觉慧忍住气和平地分辩道 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克安向高老太爷告发此事,于 是他被叫来训话,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声称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觉慧没有屈服 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家》) B.在大街的尽头,一处黑魃魃的凹进去的地方,就看见了葛朗台的家。长年的失修,已经 使门框上出现了好多洞眼,倒有几分像监狱的门口。 这是小说发生的背景:索漠小城不像巴黎那么繁华,房子看上去活像阴森的修道院,凄凉、 衰败、枯燥。(《欧也妮·葛朗台》) C.有一天,堂吉诃德和桑丘来到一处张灯结彩的村庄,原来是财主卡麻丘夺走了青年巴西 琉的情人季德丽亚,正准备举行婚礼。此时巴西琉赶回,一边指责季德丽亚负心,一边拔剑 刺入自己心窝。堂吉诃德忙上前救护。巴西琉请求临死与季德丽亚举行婚礼,堂吉诃德也帮 忙说情。不料神父刚宣布他们为夫妻,巴西琉就好了。原来他受伤是假装的。(《堂·吉诃 D.爱斯梅拉达带着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而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随着她。在广场 的一条小巷里,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和加西莫多抢走。刚巧皇家卫队经过此地,近卫队长弗 比斯救下了她。克洛德逃走,而加西莫多被擒获。(《巴黎圣母院》) E.《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个奸雄,他的信条是“宁教天下人负我,不教我负天下人”, 他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不仁,是一个政治野心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请说出这副对联所称赞的人物, 并简述对联中所写的事情。()
A.“并不是我们爱闹事,我们本来在学堂里头好好地读书,我们这回的运动也不过是自卫 的运动。我们无缘无故地挨了打,当然不肯随便了结……”觉慧忍住气和平地分辩道。 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克安向高老太爷告发此事,于 是他被叫来训话,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声称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觉慧没有屈服 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家》) B.在大街的尽头,一处黑魆魆的凹进去的地方,就看见了葛朗台的家。长年的失修,已经 使门框上出现了好多洞眼,倒有几分像监狱的门口。 这是小说发生的背景:索漠小城不像巴黎那么繁华,房子看上去活像阴森的修道院,凄凉、 衰败、枯燥。(《欧也妮·葛朗台》) C.有一天,堂吉诃德和桑丘来到一处张灯结彩的村庄,原来是财主卡麻丘夺走了青年巴西 琉的情人季德丽亚,正准备举行婚礼。此时巴西琉赶回,一边指责季德丽亚负心,一边拔剑 刺入自己心窝。堂吉诃德忙上前救护。巴西琉请求临死与季德丽亚举行婚礼,堂吉诃德也帮 忙说情。不料神父刚宣布他们为夫妻,巴西琉就好了。原来他受伤是假装的。(《堂•吉诃 德》) D.爱斯梅拉达带着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而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随着她。在广场 的一条小巷里,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和加西莫多抢走。刚巧皇家卫队经过此地,近卫队长弗 比斯救下了她。克洛德逃走,而加西莫多被擒获。 (《巴黎圣母院》) E.《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个奸雄,他的信条是“宁教天下人负我,不教我负天下人”, 他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不仁,是一个政治野心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 100 字左右)(5 分) (1)“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请说出这副对联所称赞的人物, 并简述对联中所写的事情。()
(2)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母女生离死别的悲惨经过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 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 胜用也。谷和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 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 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 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 (1)下列对选项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多了,应该要先使他们富裕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教育他 B.孟子列举了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三个事例,喻劝君王要善于“以 时”养民 C.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重在使人民养生丧死而无憾,只要做到这点,君王就可以高枕无 忧了
(2)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母女生离死别的悲惨经过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8.阅读下面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6 分)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 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 胜用也。谷和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 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 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 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 (1)下列对选项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多了,应该要先使他们富裕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教育他 们。 B.孟子列举了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三个事例,喻劝君王要善于“以 时”养民。 C.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重在使人民养生丧死而无憾,只要做到这点,君王就可以高枕无 忧了
D.孟子提出了他的施政理想:“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 (2)从上面两则选段来看,孔子和孟子在治国施政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3分) 三、现代文阅读(论述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历史不可娱乐化 仲言 ①近些年,历史类的图书和影视剧迅速蹿红。先是由名著改编的历史剧热播,进而是宫廷戏、 武打戏搬上荧屏,后来是历史类图书热销,再后来就是“百家讲坛”ˆ解读历史的学者备受追捧 居高的收视率、海量的印数和直线上升的知名度表明,“历史”似乎炙手可热。 ②回望历史,鉴往知来,从先贤的成败得失和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和营养,无疑 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和历史的进步。然而,与历史热相伴的“娱乐化”倾向,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有人称孔子是“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有人推论李白是“大唐 第一古惑仔”;有人把梁山泊义士比附成危害社会稳定的恐怖分子;有人笔下岳飞成了大宋 奸臣,秦桧反成了忠相:有人从刘备无义、关公好色一路骂来,诸葛亮成为中国历史上最 虚伪的男人”;近期又有解梦派从《红楼梦》中“考证”出:“雍正皇帝是被曹雪芹毒杀的。” 他们迎合某些猎奇的文化消费需求,打着学术的旗号,凭空臆想出一些阴暗、无稽、荒诞甚 至情色的“历史”故事,用哗众取宠的惊人之语亵渎先贤,推翻历史定论,颠覆传统价值观念 ③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当然有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同一事 件做出不同评价也是正常的。然而,历史科学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创造和积累 的实践经验、理论建树及思维方法的百科全书,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我们仅仅知道 门唯一的科学。”它只有从历史事实出发,才能从复杂进程中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成为
D.孟子提出了他的施政理想:“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 路”。 (2)从上面两则选段来看,孔子和孟子在治国施政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3 分) 三、现代文阅读(论述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 历史不可娱乐化 仲言 ①近些年,历史类的图书和影视剧迅速蹿红。先是由名著改编的历史剧热播,进而是宫廷戏、 武打戏搬上荧屏,后来是历史类图书热销,再后来就是“百家讲坛”解读历史的学者备受追捧, 居高的收视率、海量的印数和直线上升的知名度表明,“历史”似乎炙手可热。 ②回望历史,鉴往知来,从先贤的成败得失和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和营养,无疑 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和历史的进步。然而,与历史热相伴的“娱乐化”倾向,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有人称孔子是“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有人推论李白是“大唐 第一古惑仔”;有人把梁山泊义士比附成危害社会稳定的恐怖分子;有人笔下岳飞成了大宋 奸臣,秦桧反成了忠相;有人从刘备无义、关公好色一路骂来,诸葛亮成为中国历史上“最 虚伪的男人”;近期又有解梦派从《红楼梦》中“考证”出:“雍正皇帝是被曹雪芹毒杀的。” 他们迎合某些猎奇的文化消费需求,打着学术的旗号,凭空臆想出一些阴暗、无稽、荒诞甚 至情色的“历史”故事,用哗众取宠的惊人之语亵渎先贤,推翻历史定论,颠覆传统价值观念。 ③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当然有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同一事 件做出不同评价也是正常的。然而,历史科学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创造和积累 的实践经验、理论建树及思维方法的百科全书,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我们仅仅知道 一门唯一的科学。”它只有从历史事实出发,才能从复杂进程中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成为
人类认识过去的镜鉴,走向未来的基石。历史题材创作固然可以宽松些,不必严格考证某些 历史细节的真伪,但艺术的虚构也不能违背基本的历史史实,只能在尊重史实基础上寻找历 史与艺术的契合点。 ④梳理历史事件、臧否历史人物、阐释历史典籍,我们既不能因循守旧、泥古不化:也不能 数典忘祖、妄自尊大,以无知的狂妄去妖魔化古人。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精神,严肃、 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审慎地鉴别史实、历史地评价古人、科学地阐发经典,所有的结论 都要用史实说话,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绝不能想当然地凭空捏造杜撰。要把握传统文化精 髓要义,用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帮助人们恢复历史的记忆,丰富文化的积累,提供前行的借鉴 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往开来开拓一方新的天地 ⑤历史走向大众,国学受到热捧,是我们继承优良传统的良好契机。但那些靠耸人听闻来扬 名、谋私的手段,那些将严肃历史肆意娱乐化解读的做法,其结果只能败坏学风,误导受众 把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热引向歧路。历史和典籍当然要走向大众,但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必 须坚守。任何媚俗化、低俗化、恶俗化地娱乐历史的行为都是要不得的,以钓名谋利为宗旨 的商业炒作更应刹车。面对商品时代复杂多变的大众文化消费,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理 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 9.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近些年,从历史类的图书和影视剧迅速蹿红,到“百家讲坛”解读历史的学者备受追捧, 既使某些文化人、媒体扬名谋利,也让“历史”似乎炙手可热 B.作家学者打着学术的旗号,凭空臆想出一些阴暗、无稽、荒诞甚至色情的“历史”故事, 是为了迎合许多人对历史文化强烈的需求 C.题目“历史不可娱乐化”中的“娱乐化”是指那些靠耸人听闻来扬名谋私、将严肃历史肆意 娱乐化解读的做法。 D.历史走向大众,国学受到热捧是我们继承优良传统的良好契机,任何娱乐历史和大众文 化消费,都是要不得的
人类认识过去的镜鉴,走向未来的基石。历史题材创作固然可以宽松些,不必严格考证某些 历史细节的真伪,但艺术的虚构也不能违背基本的历史史实,只能在尊重史实基础上寻找历 史与艺术的契合点。 ④梳理历史事件、臧否历史人物、阐释历史典籍,我们既不能因循守旧、泥古不化;也不能 数典忘祖、妄自尊大,以无知的狂妄去妖魔化古人。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精神,严肃、 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审慎地鉴别史实、历史地评价古人、科学地阐发经典,所有的结论 都要用史实说话,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绝不能想当然地凭空捏造杜撰。要把握传统文化精 髓要义,用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帮助人们恢复历史的记忆,丰富文化的积累,提供前行的借鉴, 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往开来开拓一方新的天地 ⑤历史走向大众,国学受到热捧,是我们继承优良传统的良好契机。但那些靠耸人听闻来扬 名、谋私的手段,那些将严肃历史肆意娱乐化解读的做法,其结果只能败坏学风,误导受众, 把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热引向歧路。历史和典籍当然要走向大众,但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必 须坚守。任何媚俗化、低俗化、恶俗化地娱乐历史的行为都是要不得的,以钓名谋利为宗旨 的商业炒作更应刹车。面对商品时代复杂多变的大众文化消费,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理 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 9.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近些年,从历史类的图书和影视剧迅速蹿红,到“百家讲坛”解读历史的学者备受追捧, 既使某些文化人、媒体扬名谋利,也让“历史”似乎炙手可热。 B.作家学者打着学术的旗号,凭空臆想出一些阴暗、无稽、荒诞甚至色情的“历史”故事, 是为了迎合许多人对历史文化强烈的需求。 C.题目“历史不可娱乐化”中的“娱乐化”是指那些靠耸人听闻来扬名谋私、将严肃历史肆意 娱乐化解读的做法。 D.历史走向大众,国学受到热捧是我们继承优良传统的良好契机,任何娱乐历史和大众文 化消费,都是要不得的
E.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要坚守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杜绝将历史肆意娱乐化,义不容 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 10.作者认为历史娱乐化有什么危害?请分点概述。(4分) 11.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与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四.现代文阅读选做题。(15分) 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母亲的酒 李国文 “酒这个东西,真好!”这是我老母亲喝完最后一口,将酒杯口朝下,透过光线观察再无余沥 时,总爱说的一句话。 她喜欢酒,但量不大,一小杯而已。六七十年代,我们的日子过得很艰窘,两口子的工资要 维持老少五口人的开支,相当拮据。她也能够将就,哪怕炒个白菜,拌个菠菜,也能喝得香 喷喷的。那时,买不起瓶酒,只能去零打。这类散酒,用白薯干为原料酿制,酒烈如火,刹 那间的快感,是不错的,但爱上头,尤其多喝两口以后,那脑袋很不舒服的 然而,她还是要说:“酒这个东西,真好!
E.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要坚守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杜绝将历史肆意娱乐化,义不容 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 10.作者认为历史娱乐化有什么危害?请分点概述。(4 分) 11.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与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是否相同?为什么?(3 分) 四.现代文阅读选做题。(15 分) 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母亲的酒 李国文 “酒这个东西,真好!”这是我老母亲喝完最后一口,将酒杯口朝下,透过光线观察再无余沥 时,总爱说的一句话。 她喜欢酒,但量不大,一小杯而已。六七十年代,我们的日子过得很艰窘,两口子的工资要 维持老少五口人的开支,相当拮据。她也能够将就,哪怕炒个白菜,拌个菠菜,也能喝得香 喷喷的。那时,买不起瓶酒,只能去零打。这类散酒,用白薯干为原料酿制,酒烈如火,刹 那间的快感,是不错的,但爱上头,尤其多喝两口以后,那脑袋很不舒服的。 然而,她还是要说:“酒这个东西,真好!
我妻子吃酒酿圆子都会醉,不过,她很喜欢闻那股白酒的香味,所以,一家人围桌而坐,老 太太拿出酒杯,倒酒便是她的差使。 现在回想起老母亲那句话,就会记起当时饭桌上的温馨气氛,在讲斗争哲学的大风大浪里 家像避风港一样,给你庇护。在老少三代同住的小屋子里,有一缕萦绕在鼻尖的酒香,那充 实、慰藉的感觉,对一个屡受挫折的人来说,是最难得的幸福 虽说是避风港,未必就能保证绝对安全,不知什么时候,凶险和不幸,就会破门而入。那时 总有人倚恃自己政治上的优越,想将你踩到烂泥里去。简直防不胜防。因此,当老母亲把酒 杯翻传过来,对着透过窗口的冬日阳光,说“酒这个东西,真好”时,即使片刻的安宁,短暂 的温馨,也难能可贵。尤其一家人在默默无言中,期望着你能在困境中支撑下去的眼神,便 是我觉得无论如何不要倒下去的原动力。 一九五七年因为我写了一篇小说,被打成“右派”。我和妻子约好,没有必要将此事告诉老人, 让她在思想中成为一种负担。但天长日久,她也不可能毫不察觉我的政治跌宕。不过,她始 终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但也是从那以后,她有了这种喝上一杯,麻醉 自己的习惯,而且一定要说出那句关于酒的口头禅。 前不久,上海一张报纸上发表出丁聪先生画我的一张漫画,有我的自题的一首打油诗,其中 碰壁撞墙家常事,几度疑死恶狗村。‘朋友'尚存我仍活,杏花白了桃花红”的“疑死”二字, 绝大夸张之词,这就更让我怀念那杯母亲的酒了。一般来讲,她喝酒,从来不鼓励家中的别 人喝酒,但在“史无前例“的年代,当那些“朋友”们“帮助”得我“体无完肤”,真觉得离死不远 的苦痛中,我母亲会破例地在她喝完的那小杯酒,在说“酒这个东西,真好”时,再倒上一杯, 放在被斗得身心疲惫的我面前 如今,须发皆白的我,也到了我母亲喝酒的那般高龄了。据报纸载,喝一点干红,对于上了 年纪的人来讲,或许益处更多。现在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家,我和我老伴,每当在饭桌边坐 下来,品尝着琥珀红的酒浆时,就会想起那杯母亲的白酒。这一份记忆,也就渲染上一层玫 瑰般的甜蜜色彩
我妻子吃酒酿圆子都会醉,不过,她很喜欢闻那股白酒的香味,所以,一家人围桌而坐,老 太太拿出酒杯,倒酒便是她的差使。 现在回想起老母亲那句话,就会记起当时饭桌上的温馨气氛,在讲斗争哲学的大风大浪里, 家像避风港一样,给你庇护。在老少三代同住的小屋子里,有一缕萦绕在鼻尖的酒香,那充 实、慰藉的感觉,对一个屡受挫折的人来说,是最难得的幸福。 虽说是避风港,未必就能保证绝对安全,不知什么时候,凶险和不幸,就会破门而入。那时 总有人倚恃自己政治上的优越,想将你踩到烂泥里去。简直防不胜防。因此,当老母亲把酒 杯翻传过来,对着透过窗口的冬日阳光,说“酒这个东西,真好”时,即使片刻的安宁,短暂 的温馨,也难能可贵。尤其一家人在默默无言中,期望着你能在困境中支撑下去的眼神,便 是我觉得无论如何不要倒下去的原动力。 一九五七年因为我写了一篇小说,被打成“右派”。我和妻子约好,没有必要将此事告诉老人, 让她在思想中成为一种负担。但天长日久,她也不可能毫不察觉我的政治跌宕。不过,她始 终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但也是从那以后,她有了这种喝上一杯,麻醉 自己的习惯,而且一定要说出那句关于酒的口头禅。 前不久,上海一张报纸上发表出丁聪先生画我的一张漫画,有我的自题的一首打油诗,其中 “碰壁撞墙家常事,几度疑死恶狗村。‘朋友’尚存我仍活,杏花白了桃花红”的“疑死”二字, 绝大夸张之词,这就更让我怀念那杯母亲的酒了。一般来讲,她喝酒,从来不鼓励家中的别 人喝酒,但在“史无前例“的年代,当那些“朋友”们“帮助”得我“体无完肤”,真觉得离死不远 的苦痛中,我母亲会破例地在她喝完的那小杯酒,在说“酒这个东西,真好”时,再倒上一杯, 放在被斗得身心疲惫的我面前…… 如今,须发皆白的我,也到了我母亲喝酒的那般高龄了。据报纸载,喝一点干红,对于上了 年纪的人来讲,或许益处更多。现在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家,我和我老伴,每当在饭桌边坐 下来,品尝着琥珀红的酒浆时,就会想起那杯母亲的白酒。这一份记忆,也就渲染上一层玫 瑰般的甜蜜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