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羽(《沧浪诗话》): 李、杜二公,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 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 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 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 《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论诗以 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 湖南师大附中刘海涛
严羽 (《沧浪诗话》): 李、杜二公,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 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 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 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 《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论诗以 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 湖南师大附中 刘海涛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故土之思、身世之悲 2体会诗作沉都顿挫的风格;
1.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故土之思、身世之悲 2.体会诗作沉郁顿挫的风格 【教学目标】
760年春,杜甫在严武等人帮助下建草堂 居住,765年4月,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 失去依靠,5月,杜甫携家离开成都,流落 到夔州近两年时间。本课所选三首律诗, 均作于这个时期。 学习导入】
760年春,杜甫在严武等人帮助下建草堂 居住,765年4月,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 失去依靠,5月,杜甫携家离开成都,流落 到夔州近两年时间。本课所选三首律诗, 均作于这个时期。 【学习导入】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四岁以前)《望岳》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四至四十四岁) 《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四至四十八岁) 《春望》、“三吏”、“三别” 4、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 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只 《登岳阳楼》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四岁以前)《望岳》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四至四十四岁) 《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四至四十八岁) 《春望》、“三吏”、“三别” 4、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 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 《登岳阳楼》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白露下降,漫山遍野枫树凋零,巫山巫峽 秋天景象萧瑟阴森。峡中江水汹涌,滔滔连天; 塞上风云阴暗,沉沉贴地。秋菊两度盛开,我 再次洒下追忆往日的眼泪;孤舟一叶靠岸系绳, 牵动我对故园的思念。黄昏,白帝城高处,听 砧声四起,急促而繁密;妇女们正拿着刀尺, 为在外的亲人赶制御寒的衣服。 诗译
白露下降,漫山遍野枫树凋零,巫山巫峡 秋天景象萧瑟阴森。峡中江水汹涌,滔滔连天; 塞上风云阴暗,沉沉贴地。秋菊两度盛开,我 再次洒下追忆往日的眼泪;孤舟一叶靠岸系绳, 牵动我对故园的思念。黄昏,白帝城高处,听 砧声四起,急促而繁密;妇女们正拿着刀尺, 为在外的亲人赶制御寒的衣服。 【诗译】
安史之乱后,蜀地战乱不息,诗人年老 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处境艰难、 心情抑郁。飘落夔州,当此秋风萧飒之时, 遥望长安、洛阳,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 兴,故曰《秋兴》。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 乐章,时局之伤、羁旅之感,故园之思 君国之慨,杂然其中。 诗歌赏析】
【诗歌赏析】 安史之乱后,蜀地战乱不息,诗人年老 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处境艰难、 心情抑郁。飘落夔州,当此秋风萧飒之时, 遥望长安、洛阳,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 兴,故曰《秋兴》。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 乐章,时局之伤、羁旅之感,故园之思, 君国之慨,杂然其中
首联描绘了巫山、巫峡一带萧瑟阴森秋景, 以此来寄托悲秋之情。 颔联分写江上波涛、塞上的风云,动荡 阴晦的自然景象,吻合了社会、身家的不安。 颈联用两个细节,菊花两度开放,孤舟初 停系缆。真切地表达了羁旅的悲苦及对故园的 思念之情。 尾联续用细节,由制衣、捣衣声,延伸出 诗人有关岁月催人、人生无家的感慨
首联描绘了巫山、巫峡一带萧瑟阴森秋景, 以此来寄托悲秋之情。 颔联分写江上波涛、塞上的风云,动荡、 阴晦的自然景象,吻合了社会、身家的不安。 颈联用两个细节,菊花两度开放,孤舟初 停系缆。真切地表达了羁旅的悲苦及对故园的 思念之情。 尾联续用细节,由制衣、捣衣声,延伸出 诗人有关岁月催人、人生无家的感慨
每诗一题】 诗人触景伤情是怎样的?请具体赏析。 答:诗人所见之景有“丛菊”“孤舟”, 所闻之声有“暮砧”,所联想之物有“刀尺” 等,逐一捕捉,展开常见的生活图景,引发真 切、生动的,令人唏嘘不已的“家国故园”情 怀。因物寄兴,情因景生
答:诗人所见之景有“丛菊”“孤舟”, 所闻之声有“暮砧”,所联想之物有“刀尺” 等,逐一捕捉,展开常见的生活图景,引发真 切、生动的,令人唏嘘不已的“家国故园”情 怀。因物寄兴,情因景生。 【每诗一题】 诗人触景伤情是怎样的?请具体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