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精选及鉴赏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作品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 如今用「好妤」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 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 来了。你看它多么「好」! 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 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 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 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 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 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 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 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 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 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 物」就很不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 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呢?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 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象 云一样黑。好呀!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 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 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那 么,田里的禾苗呢?山上的树林呢?一切的一切呢?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 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 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舂雨「润物」 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
杜甫诗精选及鉴赏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作品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 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 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 来了。你看它多么「好」! 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 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 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 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 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 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 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 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 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 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 物」就很不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 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呢?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 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象 云一样黑。好呀!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 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 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那 么,田里的禾苗呢?山上的树林呢?一切的一切呢?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 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 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 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
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 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 写,分明是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 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 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难道不 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吗? 《八阵图》 年代:唐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春望 年代:唐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 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鄘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 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 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 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 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 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 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 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 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 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 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 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 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 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 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 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 “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
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 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 写,分明是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 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 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难道不 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吗? 《八阵图》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春望》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 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 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 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 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 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 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 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 “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 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 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 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 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 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 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 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 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 “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
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 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 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徐应佩周溶泉) 【鹤注】此当是至德二载三月,陷贼营时所作。三月者,指季春三月。赵氏谓:禄山反 于天宝十四载之十一月,至次年正月为三月。失于不考耳。顾宸云:十五年正月,明皇在长 安,六月始幸蜀,安得谓之破。是时公移家在奉先,五月方入郿州,道路未尝隔绝,安得云 家书抵万金”?当从鹤说为正。 国破山河在①,城春草木深②。感时花溅泪③,恨别鸟惊心④。烽火连三月⑤,家书抵 万金⑥。白头搔更短⑦,浑欲不胜簪⑧。 (此忧乱伤春而作也。上四,春望之景,睹物伤怀。下四,春望之情,遭乱思家。赵汸 曰:烽火句,应感时,家书句,应恨别,但下句又因上句而生。发白更短,愁乱思家所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年代:唐作者: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于梓州。延续七年多的安史 之乱,终于结東了。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激情是 人所共有的。全诗毫无半点饰,情真意切。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 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 诗。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引自”超纯斋诗词" bookbest.163net翻译、评析:刘建勋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 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 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 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 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于此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 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剑外”乃诗人所在 之地,“蓟北”乃安史叛军的老巢,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诗人多年飘泊“剑外”,艰苦备尝, 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 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岀,涛翻浪涌。“初闻 涕泪满衣裳”’,就是这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个浪头。 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 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蓟
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 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 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徐应佩 周溶泉) ------------------------ 【鹤注】此当是至德二载三月,陷贼营时所作。三月者,指季春三月。赵氏谓:禄山反 于天宝十四载之十一月,至次年正月为三月。失于不考耳。顾宸云:十五年正月,明皇在长 安,六月始幸蜀,安得谓之破。是时公移家在奉先,五月方入鄜州,道路未尝隔绝,安得云 “家书抵万金”?当从鹤说为正。 国破山河在①,城春草木深②。感时花溅泪③,恨别鸟惊心④。烽火连三月⑤,家书抵 万金⑥。白头搔更短⑦,浑欲不胜簪⑧。 (此忧乱伤春而作也。上四,春望之景,睹物伤怀。下四,春望之情,遭乱思家。赵汸 曰:烽火句,应感时,家书句,应恨别,但下句又因上句而生。发白更短,愁乱思家所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于梓州。延续七年多的安史 之乱,终于结束了。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激情是 人所共有的。全诗毫无半点饰,情真意切。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 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 诗。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 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 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 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 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于此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 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剑外”乃诗人所在 之地,“蓟北”乃安史叛军的老巢,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诗人多年飘泊“剑外”,艰苦备尝, 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 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初闻 涕泪满衣裳”,就是这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个浪头。 “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 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蓟
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疗救,个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 日子,总算熬过来了,怎能不喜!然而痛定思痛,回想八年来的重重苦难是怎样熬过来的, 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象恶梦一般过去了,自己可以返回故 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了,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 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 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却看妻子”、 “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自己悲喜交集,“涕泪满衣 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 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 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 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首”,点出人 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 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 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联写“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鼓翼而飞,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惊 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巴 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 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 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想象的飞驰。试 想,“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多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 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疾速飞驰的画 面,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 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 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万 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奭的话说:“此诗句句 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后代诗论家都 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浦起龙《读杜心解》)。 (霍松林) 此广德元年春在梓州作。《唐书》:宝应元年冬十月,仆固怀恩等屡破史朝义兵,进克东 京,其将薛嵩以相、卫等州降,张志忠以恒、赵等州降。次年春正月,朝义走至广阳自缢 其将田承嗣以莫州降,李怀仙以幽州降。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 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①,便下襄阳向洛阳②。 (原注:“余田园在东京。”上四,闻收复而喜。下思急还故乡也。初闻而涕,痛忆乱离 破愁而喜,归家有日也。纵酒,承狂喜。还乡,承妻子。未乃还乡所经之路。【顾注】忽传 二字,惊喜欲绝。愁何在,不复愁矣。漫卷者,抛书而起也。【黄生注】此通首叙事之体 剑外见地,青春见时。曰作伴者,风和景明,能助行色也。) 《江南逢李龟年》
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疗救,个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 日子,总算熬过来了,怎能不喜!然而痛定思痛,回想八年来的重重苦难是怎样熬过来的, 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象恶梦一般过去了,自己可以返回故 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了,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 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 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却看妻子”、 “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自己悲喜交集,“涕泪满衣 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 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 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 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首”,点出人 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 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 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联写“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鼓翼而飞,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惊 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 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 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 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想象的飞驰。试 想,“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多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 “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疾速飞驰的画 面,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 “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 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万 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奭的话说:“此诗句句 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后代诗论家都 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浦起龙《读杜心解》)。 (霍松林) ---------------------------------------------- 此广德元年春在梓州作。《唐书》:宝应元年冬十月,仆固怀恩等屡破史朝义兵,进克东 京,其将薛嵩以相、卫等州降,张志忠以恒、赵等州降。次年春正月,朝义走至广阳自缢, 其将田承嗣以莫州降,李怀仙以幽州降。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 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①,便下襄阳向洛阳②。 (原注:“余田园在东京。”上四,闻收复而喜。下思急还故乡也。初闻而涕,痛忆乱离。 破愁而喜,归家有日也。纵酒,承狂喜。还乡,承妻子。未乃还乡所经之路。【顾注】忽传 二字,惊喜欲绝。愁何在,不复愁矣。漫卷者,抛书而起也。【黄生注】此通首叙事之体。 剑外见地,青春见时。曰作伴者,风和景明,能助行色也。)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 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 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 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 却无限丰满。蘅塘退士评为:“少陵七绝,此为压卷。”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 容。如果诗人当年围绕安史之乱的前前后后写一部回忆录,是不妨用它来题卷的。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 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 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 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之后, 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 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硫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 也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明皇杂录》)。这 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就郁积着的无限沧桑之感。“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 前几度闻。”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 念。这两句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感情却深沉而凝重。“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仿佛信口 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无疑是鼎盛的开元时期丰富多彩 的精神文化的渊薮,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对“全盛日”的美好回忆。当年出入其间,接触李 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寻常”而不难“几度”的,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是不可企及的梦境了。 这里所蕴含的天上人间之隔的感慨,是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的。两句诗在迭唱和咏叹 中,流露了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好像是要拉长回味的时间似的。 梦一样的回忆,毕竟改变不了眼前的现实。“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 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自己真正置身其间, 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象是即景书事, 又象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熟悉时代和杜甫身世的读者会从这四个字上头联想 起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却又丝亳不觉得诗人在刻意设喻,这种写法 显得特别浑成无迹。加上两句当中“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 无限感慨。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一位老歌唱家与一位老 诗人在飘流颠沛中重逢了,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 一幅典型画图。它无情地证实“开元全盛日”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一场翻天复地的大动乱,使 杜甫和李龟年这些经历过盛世的人,沦落到了不幸的地步。感慨无疑是很深的,但诗人写到 落花时节又逢君”,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这样“刚 开头却又煞了尾”,连一句也不愿多说,真是显得蕴藉之极。沈德潜评此诗:“含意未申,有 案未断”。这“未申”之意对于有着类似经历的当事者李龟年,自不难领会:对于后世善于知 人论世的读者,也不难把握。象《长生殿·弹词》中李龟年所唱的:“当时天上淸歌,今日沿 街鼓板”’,“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凄凉满眼对江山”等等,尽管反复唱叹,意 思并不比杜诗更多,倒很象是剧作家从杜诗中抽绎出来似的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 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 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 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 却无限丰满。蘅塘退士评为:“少陵七绝,此为压卷。”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 容。如果诗人当年围绕安史之乱的前前后后写一部回忆录,是不妨用它来题卷的。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凤凰”的少 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当时王公贵族普遍爱好文艺,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 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而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往往是特定时代的标志和象征。在杜甫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 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之后, 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 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到潭州,“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 也流落江南,“每逢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明皇杂录》)。这 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就郁积着的无限沧桑之感。“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 前几度闻。”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 念。这两句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感情却深沉而凝重。“岐王宅里”、“崔九堂前”,仿佛信口 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无疑是鼎盛的开元时期丰富多彩 的精神文化的渊薮,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对“全盛日”的美好回忆。当年出入其间,接触李 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寻常”而不难“几度”的,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是不可企及的梦境了。 这里所蕴含的天上人间之隔的感慨,是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的。两句诗在迭唱和咏叹 中,流露了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好像是要拉长回味的时间似的。 梦一样的回忆,毕竟改变不了眼前的现实。“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 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自己真正置身其间, 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象是即景书事, 又象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熟悉时代和杜甫身世的读者会从这四个字上头联想 起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却又丝毫不觉得诗人在刻意设喻,这种写法 显得特别浑成无迹。加上两句当中“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 无限感慨。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一位老歌唱家与一位老 诗人在飘流颠沛中重逢了,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 一幅典型画图。它无情地证实“开元全盛日”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一场翻天复地的大动乱,使 杜甫和李龟年这些经历过盛世的人,沦落到了不幸的地步。感慨无疑是很深的,但诗人写到 “落花时节又逢君”,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这样“刚 开头却又煞了尾”,连一句也不愿多说,真是显得蕴藉之极。沈德潜评此诗:“含意未申,有 案未断”。这“未申”之意对于有着类似经历的当事者李龟年,自不难领会;对于后世善于知 人论世的读者,也不难把握。象《长生殿•弹词》中李龟年所唱的:“当时天上清歌,今日沿 街鼓板”,“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凄凉满眼对江山”等等,尽管反复唱叹,意 思并不比杜诗更多,倒很象是剧作家从杜诗中抽绎出来似的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 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 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阻影, 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确实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 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正象旧戏舞台上不用布景,观众通过演员的歌唱表演,可 以想象出极广阔的空间背景和事件过程;又象小说里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反映一个时代 样。这首诗的成功创作似乎可以告诉我们: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 人那里,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究竟可以具有多大的容量,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又能 达到怎样一种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 《赠花卿》 年代:唐作者: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分类标签:讽刺诗 作品赏析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 乐曲,并无弦外之音:而杨慎《升庵诗话》却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 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沈德潜《说诗啐语》也说:“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 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杨、沈之说是较为可取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据《旧 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皇帝临轩,奏太和 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成规 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过功。但他居功自傲,骄恣不法, 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 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你看: 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 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 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 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 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 两句诗,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两个“半”字空灵活脱,给 全诗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乐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上的仙乐 人间当然难得一闻,难得闻而竟闻,愈见其妙得出奇了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 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 看出端倪。“天上”者,天子所居皇宫也;“人间”者,皇宫之外也。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 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 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乎,作者的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 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 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阻影, 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确实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 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正象旧戏舞台上不用布景,观众通过演员的歌唱表演,可 以想象出极广阔的空间背景和事件过程;又象小说里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反映一个时代 一样。这首诗的成功创作似乎可以告诉我们: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 人那里,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究竟可以具有多大的容量,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又能 达到怎样一种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 《赠花卿》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分类标签:讽刺诗 作品赏析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 乐曲,并无弦外之音;而杨慎《升庵诗话》却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 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沈德潜《说诗晬语》也说:“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 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杨、沈之说是较为可取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据《旧 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皇帝临轩,奏太和; 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成规 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过功。但他居功自傲,骄恣不法, 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 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你看: “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 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 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 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 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 两句诗,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两个“半”字空灵活脱,给 全诗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乐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上的仙乐, 人间当然难得一闻,难得闻而竟闻,愈见其妙得出奇了。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 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 看出端倪。“天上”者,天子所居皇宫也;“人间”者,皇宫之外也。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 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 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乎,作者的
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宋人张天觉曾论诗文的讽刺云:“讽刺则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诗人玉屑》 卷九引)杜甫这首诗柔中有刚,棉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可谓作得 恰到好处。正如杨伦所评:“似谀似讽,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此等绝句,何减 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杜诗镜铨》) (崔闽) 《浣溪沙》 年代:唐作者:杜甫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晩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兵车行》 年代:唐作者: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兵车行》 年代:唐作者: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宋人张天觉曾论诗文的讽刺云:“讽刺则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诗人玉屑》 卷九引)杜甫这首诗柔中有刚,棉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可谓作得 恰到好处。正如杨伦所评:“似谀似讽,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此等绝句,何减 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杜诗镜铨》) (崔 闽) 《浣溪沙》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兵车行》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兵车行》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登高》 年代:唐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 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 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 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 抒怀之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 顿。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 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 区特征。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 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 写山为远望,写水为俯瞰。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 扬:长江而说“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 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 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颈联上句写羁旅之 愁。“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 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 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的节候。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 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二 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 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髙,不禁满怀愁绪。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 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 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这一联分承五、六句: “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 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 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 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 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细细体味,“一篇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登高》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 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 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 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 抒怀之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 顿。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 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 区特征。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 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 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 写山为远望,写水为俯瞰。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 扬;长江而说“ 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 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 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颈联上句写羁旅之 愁。“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 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 ”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 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 登高 ”的节候。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 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二 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 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 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 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这一联分承五、六句: “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 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 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 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 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细细体味,“一篇
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无怪乎胡应麟盛誉其为“旷代之作”清代杨论推崇 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明人胡应麟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 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诗薮》) 《登楼》 年代:唐作者: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简析】: 这首诗写于成都,时在代宗广德二年(764)春,诗人客蜀已是第五个年头。上年正月, 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定;十月便有吐蕃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奔陕州事: 随后郭子仪复京师,乘舆反正;年底吐蕃又破松、维、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继而再陷 剑南、西山诸州。诗中“西山寇盗”即指吐蕃:“万方多难”也以吐蕃入侵为最烈,同时,也指 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景象 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当此万方多难之际,流离他乡 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是繁花触目,却叫人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 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反衬手法。在行文上,先写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 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 下面的种种观感 颔联描述山河壮观,“锦江”、“玉垒”是登楼所见。锦江,源出灌县,自郫县流经成都入 岷江:玉垒,山名,在今茂汶羌族自治县。凭楼远望,锦江流水挟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 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象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 句就时间驰骋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形成一个阔大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饱含着对 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而且,登高临远,视通八方,独向西北前线游目骋怀, 也透露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 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登楼所想。北极,星名,居北天正中,这里象 征大唐政权。上句“终不改”,反承第四句的“变古今”,是从去岁吐蕃陷京、代宗旋即复辟 事而来,明言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寇盗”相侵”,申说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 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于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 坚定的信念 尾联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个人怀抱。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 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 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伫立楼头,徘徊沉 吟,忽忽日已西落,在苍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庙、后主祠依稀可见。想到后主刘禅,诗人 不禁喟然而叹:可怜那亡国昏君,竟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专居祠庙,歆享后人香火!这是 以刘禅喻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 禅信任黄皓而亡国极其相似。所不同者,当今只有刘后主那样的昏君,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 贤相!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危楼落日,忧端难掇,聊吟 诗以自遣,如斯而已! 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 渗透,互相包容: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体现着 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这首七律,格律严谨。中间两联,对仗工稳,颈联为流水对,读来有一种飞动流走的快
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无怪乎胡应麟盛誉其为“旷代之作”清代杨论推崇 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杜诗镜铨)),明人胡应麟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 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诗薮》) 《登楼》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简析】: 这首诗写于成都,时在代宗广德二年(764)春,诗人客蜀已是第五个年头。上年正月, 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定;十月便有吐蕃陷长安、立傀儡、改年号,代宗奔陕州事; 随后郭子仪复京师,乘舆反正;年底吐蕃又破松、维、保等州(在今四川北部),继而再陷 剑南、西山诸州。诗中“西山寇盗”即指吐蕃;“万方多难”也以吐蕃入侵为最烈,同时,也指 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日益衰败景象。 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当此万方多难之际,流离他乡 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是繁花触目,却叫人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 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反衬手法。在行文上,先写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 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 下面的种种观感。 颔联描述山河壮观,“锦江”、“玉垒”是登楼所见。锦江,源出灌县,自郫县流经成都入 岷江;玉垒,山名,在今茂汶羌族自治县。凭楼远望,锦江流水挟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 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象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 句就时间驰骋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形成一个阔大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饱含着对 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而且,登高临远,视通八方,独向西北前线游目骋怀, 也透露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 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登楼所想。北极,星名,居北天正中,这里象 征大唐政权。上句“终不改”,反承第四句的“变古今”,是从去岁吐蕃陷京、代宗旋即复辟一 事而来,明言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寇盗”“相侵”,申说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 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于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 坚定的信念。 尾联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个人怀抱。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 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 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伫立楼头,徘徊沉 吟,忽忽日已西落,在苍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庙、后主祠依稀可见。想到后主刘禅,诗人 不禁喟然而叹:可怜那亡国昏君,竟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专居祠庙,歆享后人香火!这是 以刘禅喻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 禅信任黄皓而亡国极其相似。所不同者,当今只有刘后主那样的昏君,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 贤相!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危楼落日,忧端难掇,聊吟 诗以自遣,如斯而已! 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 渗透,互相包容;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体现着 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这首七律,格律严谨。中间两联,对仗工稳,颈联为流水对,读来有一种飞动流走的快
感。在语言上,特别工于各句(末句例外)第五字的锤炼。首句的“伤”,为全诗点染一种悲 怆气氛,而且突如其来,造成强烈的悬念。次句的“此”,兼有此时、此地、此人、此行等多 重含义,也包含着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三句的“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 有荡胸扑面的感受。四句的“变”,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引人 作联翩无穷的想象。五句的“终”,是终于,是始终,也是终久;有庆幸,有祝愿,也有信心 从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满令寇盗闻而却步的威力。七句的“还”,是不当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语 气,表示对古今误国昏君的极大轻蔑。只有末句,炼字的重点放在第三字上,“聊”是不甘如 此却只能如此的意思,抒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伤感,与第二句的“此”字遥相呼应 更值得注意的,是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这两个字在诗的构思方面起着突出的 作用。全诗写登楼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是从空间着眼:“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 间已久。这样就兼顾了空间和时间,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单就空间而论,无论西北的锦江 玉垒,或者城南的后主祠庙,都是远处的景物;开端的“花近高楼”却近在咫尺之间。远景近 景互相配合,便使诗的境界阔大雄浑而无豁落空洞的遗憾 历代诗家对于此诗评价极高。清人浦起龙评谓:“声宏势阔,自然杰作。”(《读杜心解》 卷四)沈德潜更为推祟说:“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唐诗别裁》卷十 《登岳阳楼》 年代:唐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的意境是十分宽阔宏伟 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 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 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 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只有年老多 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飘流!从这里就可以领会到开头的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 楼”,本来含有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了。 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来,意境象是很简单:诗人说他在若干年前就听得人家说洞庭湖 的名胜,今天居然能够登上岳阳楼,亲眼看到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因此清人仇兆鳌就认 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但仅这样理解,就把杜诗原来的意境领 会得太浅了。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而是在这平平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 遇,桑田沧海,壮气蒿莱许许多多的感触,才写出这么两句:过去只是耳朵里听到有这 么一片洞庭水,哪想到迟暮之年真个就上了这岳阳楼?本来是沉郁之感,不该是喜悦之情 若是喜悦之情,就和结句的“凭轩涕泗流”连不到一起了。我们知道,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 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里想到 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诗里的“今”、“昔”两个字有深深的含意。因此在这 一首诗的结句才写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眼望着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 荒马乱里,诗人倚定了阑干,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了
感。在语言上,特别工于各句(末句例外)第五字的锤炼。首句的“伤”,为全诗点染一种悲 怆气氛,而且突如其来,造成强烈的悬念。次句的“此”,兼有此时、此地、此人、此行等多 重含义,也包含着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三句的“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 有荡胸扑面的感受。四句的“变”,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引人 作联翩无穷的想象。五句的“终”,是终于,是始终,也是终久;有庆幸,有祝愿,也有信心, 从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满令寇盗闻而却步的威力。七句的“还”,是不当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语 气,表示对古今误国昏君的极大轻蔑。只有末句,炼字的重点放在第三字上,“聊”是不甘如 此却只能如此的意思,抒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伤感,与第二句的“此”字遥相呼应。 更值得注意的,是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这两个字在诗的构思方面起着突出的 作用。全诗写登楼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是从空间着眼;“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 间已久。这样就兼顾了空间和时间,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单就空间而论,无论西北的锦江、 玉垒,或者城南的后主祠庙,都是远处的景物;开端的“花近高楼”却近在咫尺之间。远景近 景互相配合,便使诗的境界阔大雄浑而无豁落空洞的遗憾。 历代诗家对于此诗评价极高。清人浦起龙评谓:“声宏势阔,自然杰作。”(《读杜心解》 卷四)沈德潜更为推崇说:“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唐诗别裁》卷十 三) 《登岳阳楼》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的意境是十分宽阔宏伟的。 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 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 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 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只有年老多 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飘流!从这里就可以领会到开头的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 楼”,本来含有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了。 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来,意境象是很简单:诗人说他在若干年前就听得人家说洞庭湖 的名胜,今天居然能够登上岳阳楼,亲眼看到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因此清人仇兆鳌就认 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杜诗详注》)但仅这样理解,就把杜诗原来的意境领 会得太浅了。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而是在这平平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 遇,桑田沧海,壮气蒿莱……许许多多的感触,才写出这么两句:过去只是耳朵里听到有这 么一片洞庭水,哪想到迟暮之年真个就上了这岳阳楼?本来是沉郁之感,不该是喜悦之情; 若是喜悦之情,就和结句的“凭轩涕泗流”连不到一起了。我们知道,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 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里想到一 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诗里的“今”、“昔”两个字有深深的含意。因此在这 一首诗的结句才写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眼望着万里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 荒马乱里,诗人倚定了阑干,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