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2014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 (3)盈虚者如彼, (苏轼《赤壁赋》 (4) ,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 (5)白头搔更短, 。(《春望》 (6)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 武夷精舍记宋]韩元吉 武夷在闽粤直北,其山势雄深磅礴。自汉以来,见于祀事。闽之诸山皆后出也。 其峰之最大者丰上而敛下,岿然若巨人之戴弁Φ。缘隙磴道,可望而不可登,世 传避秦而仙者蜕骨在焉。溪出其下,绝壁高峻,皆数十丈。岸侧巨石林立,磊落 奇秀。好事者一日不能尽,则卧小舟抗溪而上,号为九曲,以左右顾视。至其地, 或平衍,景物环会,必为之停舟,曳杖徙倚而不忍去。山故多王孙,鸟则白鹇 鹧鸪,闻人声或磔磔集崖上,散漫飞走而无惊惧之态。水流有声,竹柏丛蔚,草 木四时敷华。道十即溪之六曲,仅为一庐,以待游者之食息。往往酌酒未半 已迫曛莫而不可留矣 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山一舍,而近若其后圃,暇则游焉。与其门生 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词,哦而歌之,潇洒啸咏,留必数日。盖 山中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予每愧焉 淳熙十年,元晦既辞使节于江东,遂赋祠官之禄,则又曰:“吾今营其地,果 尽有山中之乐矣。”盖其游益数,而于其溪之五折,负大石屏,规之以为精舍, 取道士之庐犹半也。诛锄茅草,仅得数亩。面势幽清,奇石佳林,拱揖映带。使 弟子辈具畚锸,集瓦竹,相率成之。元晦躬画其处,中以为堂,旁以为斋,高以 为亭,密以为室。讲书肄业,琴歌酒赋,莫不在是。予闻之,恍然如寐而醒,醒 而后,隐隐犹记其地之美也。且曰:“其为我记。” 夫元晦,儒者也。方以学行其乡,善其徒。非若畸人隐士遁藏山谷,服气茹芝, 以慕夫道家者流。然秦汉以来,道之不明久矣。吾夫子所谓志于道,亦何事哉? 夫子,圣人也,其步与趋莫不有则。至于登泰山之巅而诵言于舞雩之下,未常不 游,胸中盖自有地。而一时弟子鼓瑟锵然,“春服既成”之咏,乃独为圣人所予。 古之君子息焉者,岂以是拘拘乎? 元晦既有以识之,试以教夫来学者,相与酬酢于精舍之下。俾或自得其视幔亭之 风。,抑以为何如也。 是岁八年,颍川韩元吉记。 【注】①弁:帽子。②王孙:猴的别称。③华:通“花”。④舍:古代计量单 位,一舍为三十里。⑤赋祠官之禄:宋代优待官吏,官吏脱离实际职务,可以挂
龙岩 2014 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 (3)盈虚者如彼, 。(苏轼《赤壁赋》) (4) ,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 (5)白头搔更短, 。(《春望》) (6)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2~5 题。 武夷精舍记 [宋]韩元吉 武夷在闽粤直北,其山势雄深磅礴。自汉以来,见于祀事。闽之诸山皆后出也。 其峰之最大者丰上而敛下,岿然若巨人之戴弁①。缘隙磴道,可望而不可登,世 传避秦而仙者蜕骨在焉。溪出其下,绝壁高峻,皆数十丈。岸侧巨石林立,磊落 奇秀。好事者一日不能尽,则卧小舟抗溪而上,号为九曲,以左右顾视。至其地, 或平衍,景物环会,必为之停舟,曳杖徙倚而不忍去。山故多王孙②,鸟则白鹇、 鹧鸪,闻人声或磔磔集崖上,散漫飞走而无惊惧之态。水流有声,竹柏丛蔚,草 木四时敷华③。道士即溪之六曲,仅为一庐,以待游者之食息。往往酌酒未半, 已迫曛莫而不可留矣。 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去武夷山一舍④,而近若其后圃,暇则游焉。与其门生 弟子挟书而诵,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词,哦而歌之,潇洒啸咏,留必数日。盖 山中之乐,悉为元晦之私也,予每愧焉。 淳熙十年,元晦既辞使节于江东,遂赋祠官之禄⑤,则又曰:“吾今营其地,果 尽有山中之乐矣。”盖其游益数,而于其溪之五折,负大石屏,规之以为精舍, 取道士之庐犹半也。诛锄茅草,仅得数亩。面势幽清,奇石佳林,拱揖映带。使 弟子辈具畚锸,集瓦竹,相率成之。元晦躬画其处,中以为堂,旁以为斋,高以 为亭,密以为室。讲书肄业,琴歌酒赋,莫不在是。予闻之,恍然如寐而醒,醒 而后,隐隐犹记其地之美也。且曰:“其为我记。” 夫元晦,儒者也。方以学行其乡,善其徒。非若畸人隐士遁藏山谷,服气茹芝, 以慕夫道家者流。然秦汉以来,道之不明久矣。吾夫子所谓志于道,亦何事哉? 夫子,圣人也,其步与趋莫不有则。至于登泰山之巅而诵言于舞雩之下,未常不 游,胸中盖自有地。而一时弟子鼓瑟锵然,“春服既成”之咏,乃独为圣人所予。 古之君子息焉者,岂以是拘拘乎? 元晦既有以识之,试以教夫来学者,相与酬酢于精舍之下。俾或自得其视幔亭之 风 ⑥,抑以为何如也。 是岁八年,颍川韩元吉记。 【注】 ①弁:帽子。②王孙:猴的别称。③华:通“花”。④舍:古代计量单 位,一舍为三十里。⑤赋祠官之禄:宋代优待官吏,官吏脱离实际职务,可以挂
名掌管某祠,享受俸禄。⑥幔亭之风:相传秦始皇时仙人武夷君,中秋节在武夷 山设幔亭一座,宴请山下的乡人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已迫曛莫而不可留矣莫:没有人 B.去武夷山一舍 去:距离 C.元晦躬画其处 画:规划 D.讲书肄业 肄:学习 3.以下句子中,全都是描写“武夷精舍”环境与布置的一组是(3分)() ①仅为一庐,以待游者之食息②于其溪之五折,负大石屏 ③岸侧巨石林立,磊落奇秀 ④奇石佳林,拱揖映带 ⑤中以为堂, 旁以为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4.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武夷山山势宏伟,山形奇特,历史悠久,充满神话色彩,令人流连忘返, 但一日之游时间仓促,游览者往往匆匆而返。 B.因居住地距武夷山较近,朱元晦与门徒常携书前往,颂《诗经》《楚辞》 饮酒长啸。辞官后,享受祠官的俸禄,更能常游武夷山水。 C.武夷精舍面溪背石,是朱元晦与门徒亲自建造出来的,其规模比邻近的道 庐大了一倍多,而且各功能区域划分明确。 D.朱元晦是一介儒生,心中有“道”,虽居深山,却不行寻仙访道、炼丹吃 灵芝之举,而是效仿孔子收徒讲学,逸情于山水。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道士即溪之六曲,仅为一庐,以待游者之食息。(3分) 答 2)方以学行其乡,善其徒。(3分) 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 【宋】苏轼 攒眉有底恨,得句不妨清。 霁雾开寒谷,饥鸦舞雪城。 桥声春市散,塔影莫。淮平 不用残灯火,船窗夜自明 [注]①攒眉,皱眉;恨。遗憾。②莫。同“暮” (1)请从反衬角度简要分析“攒眉有底恨,得句不妨清”的表达 效果 (2分) (2)作者是如何借景表达思想感情的变化?请简要赏析。(4分)
名掌管某祠,享受俸禄。⑥幔亭之风:相传秦始皇时仙人武夷君,中秋节在武夷 山设幔亭一座,宴请山下的乡人。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已迫曛莫而不可留矣 莫:没有人 B.去武夷山一舍 去:距离 C.元晦躬画其处 画:规划 D.讲书肄业 肄:学习 3.以下句子中,全都是描写“武夷精舍”环境与布置的一组是(3 分)( ) ①仅为一庐,以待游者之食息 ②于其溪之五折,负大石屏 ③岸侧巨石林立,磊落奇秀 ④奇石佳林,拱揖映带 ⑤中以为堂, 旁以为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4.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武夷山山势宏伟,山形奇特,历史悠久,充满神话色彩,令人流连忘返, 但一日之游时间仓促,游览者往往匆匆而返。 B.因居住地距武夷山较近,朱元晦与门徒常携书前往,颂《诗经》《楚辞》, 饮酒长啸。辞官后,享受祠官的俸禄,更能常游武夷山水。 C.武夷精舍面溪背石,是朱元晦与门徒亲自建造出来的,其规模比邻近的道 庐大了一倍多,而且各功能区域划分明确。 D.朱元晦是一介儒生,心中有“道”,虽居深山,却不行寻仙访道、炼丹吃 灵芝之举,而是效仿孔子收徒讲学,逸情于山水。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道士即溪之六曲,仅为一庐,以待游者之食息。(3 分) 答: (2) 方以学行其乡,善其徒。 (3 分) 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 分)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二首 【宋】苏轼 攒眉有底恨,得句不妨清。 霁雾开寒谷,饥鸦舞雪城。 桥声春市散,塔影莫。淮平。 不用残灯火,船窗夜自明。 [注]①攒眉,皱眉;恨。遗憾。②莫。同“暮”. (1)请从反衬角度简要分析“攒眉有底恨,得句不妨清”的表达 效果。 (2 分) 答: (2)作者是如何借景表达思想感情的变化?请简要赏析。(4 分)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7.下列各项对作品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冯乐山想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觉民向大哥觉新求助。觉新因为梅的 死,不愿让觉民和琴重蹈自己的覆辙,他和三弟觉慧一起帮助觉民逃离了公馆 (《家》) B.金融公债上混乱、投机的情形妨害了工业的发展,实业界同人孙吉人、王和 甫推举以吴荪甫为首办一个金融机构。很快地,益中信托公司就成立起来了。(《子 夜》 C.乞丐王克劳班率领成千上万的巴黎流浪人和乞丐,前来攻打巴黎圣母院,营 救爱斯梅拉达。在伽西莫多的帮助下,他们冲入教堂,救走了爱斯梅拉达。(《巴 黎圣母院》) D.聂赫留道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她只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卢 布烟酒钱以麻醉自己。第二次聂赫留道夫又去探监并表示要赎罪,甚至要和她结 婚。(《复活》) E.1806年,葛朗台得到三笔遗产,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他由原来只 有二千法郎的商人变为拥有一千七百万法郎的大富翁。(《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 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 这番话是谁对谁说的?“你”因为什么事而说了“那些好话”?请简述相关 的情节 答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他)见曹军一拥而退,不敢追赶……然后回马来见玄德,具言断桥一事。玄德 曰:“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 “断桥一事”是指谁做了什么事?刘备又为何说“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 较”?请简述相关的前因后果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 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 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 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 可以为民父母。 《梁惠王下》 (1)上述一段话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简答。(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7.下列各项对作品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 ) A.冯乐山想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觉民向大哥觉新求助。觉新因为梅的 死,不愿让觉民和琴重蹈自己的覆辙,他和三弟觉慧一起帮助觉民逃离了公馆。 (《家》) B.金融公债上混乱、投机的情形妨害了工业的发展,实业界同人孙吉人、王和 甫推举以吴荪甫为首办一个金融机构。很快地,益中信托公司就成立起来了。(《子 夜》) C.乞丐王克劳班率领成千上万的巴黎流浪人和乞丐,前来攻打巴黎圣母院,营 救爱斯梅拉达。在伽西莫多的帮助下,他们冲入教堂,救走了爱斯梅拉达。(《巴 黎圣母院》) D.聂赫留道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她只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卢 布烟酒钱以麻醉自己。第二次聂赫留道夫又去探监并表示要赎罪,甚至要和她结 婚。(《复活》) E.1806 年,葛朗台得到三笔遗产,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他由原来只 有二千法郎的商人变为拥有一千七百万法郎的大富翁。(《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选做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 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 今。” 这番话是谁对谁说的?“你”因为什么事而说了“那些好话”? 请简述相关 的情节。 答: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他)见曹军一拥而退,不敢追赶……然后回马来见玄德,具言断桥一事。玄德 曰:“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 “断桥一事”是指谁做了什么事?刘备又为何说“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 较”?请简述相关的前因后果。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 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 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 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 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下》 (1)上述一段话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简答。(3 分)
(2)上述一段话体现了孟子什么思想?请简要分析。(3分) 答 、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 重拾中华之“礼”的当代价值 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两者的关键区别究竟何在?梁启超说:“中 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钱穆赞扬此语“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数十年 后,钱穆又说:“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 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造,而是渊源有自。 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 来生活的,其它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 言,是人生第一要义。礼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 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 者与“非礼”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礼是社会一切活 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 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 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也都会寓教 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人生礼 仪”进行指导,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四方发展不平衡,各 地风俗更是歧异,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 年的经营,礼超越于方言、风俗之上,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议, 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历史长河 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 如今,举国上下都在谈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通,但如果对两大文化没有深入的 认识,盲目从事,就是不清醒的,甚至是有害的 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为中心,一切都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按照《圣经》 的说法,人有原罪,人性本恶,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的灵魂。而中国文化是人为 中心的文化,天意即民意,人性本善,人的灵魂不仅要由自己来管理,而且能管 好。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不二法门,惟有经由礼,道德才能落实 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依然有其生命力。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 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 会提上议事日程。近年,各地纷纷举办道德大讲堂,反映了社会对道德的呼唤。 道德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道德才是鲜活的、有价 值的,礼恰恰是把道德转换为可以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今天在社会秩序方面 出现的种种乱象,包括某些国民出境旅游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归根到底是行为 “失范
答: (2)上述一段话体现了孟子什么思想 ?请简要分析。(3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0-12 题 重拾中华之“礼”的当代价值 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两者的关键区别究竟何在?梁启超说:“中 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钱穆赞扬此语“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数十年 后,钱穆又说:“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 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造,而是渊源有自。 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 来生活的,其它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 言,是人生第一要义。礼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 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 者与“非礼”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礼是社会一切活 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 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 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也都会寓教 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人生礼 仪”进行指导,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四方发展不平衡,各 地风俗更是歧异,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 年的经营,礼超越于方言、风俗之上,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议, 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历史长河 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 如今,举国上下都在谈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通,但如果对两大文化没有深入的 认识,盲目从事,就是不清醒的,甚至是有害的。 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为中心,一切都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按照《圣经》 的说法,人有原罪,人性本恶,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的灵魂。而中国文化是人为 中心的文化,天意即民意,人性本善,人的灵魂不仅要由自己来管理,而且能管 好。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不二法门,惟有经由礼,道德才能落实 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依然有其生命力。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 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 会提上议事日程。近年,各地纷纷举办道德大讲堂,反映了社会对道德的呼唤。 道德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道德才是鲜活的、有价 值的,礼恰恰是把道德转换为可以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今天在社会秩序方面 出现的种种乱象,包括某些国民出境旅游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归根到底是行为 “失范
礼仪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五千年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甚 至远播东亚,推动了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修身、齐家密 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社会在飞速发展,中华礼仪也定能完成现代转型,再度 辉煌。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对“礼”的理解和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人看来,礼就是理。人是按照礼的要求来生活的,这一点是人和其他 动物的根本区别。 B.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中华民族形成了共同的礼仪、 风俗,能够彼此认同 C.礼可以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只有通过礼,道德才能落实到人的身 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D.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而且还对周边国家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请结合全文指出两者的区别有哪些? (3分) 12.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为什么依然有生命力?(3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 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冬日在明月山中 冯艺 ①寒风来袭,告知季节的变换;冬日,又进入了阴冷和雾霾。此时,友 人邀我前去宜春,说那里的明月山天空净亮,仰俯可见明月,天上与湖中;山下 有富硒温汤,可饮可浴,暖意融融。 ②我向往,于是如约。 ③在这之前,我只知道人们老调侃宜春是一个“叫春”的城市。到了宜春, 虽己入冬,却果真满城花叶依旧一展芳香气韵,感觉到的依然是春天的温婉,真 是遍地是春。 ④城有山水,城之幸事。走进明月山,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围着一脉相连的数 座秀美山峰,十多个主峰簇拥环绕,互竞姿色,这里常年云雾缭绕,景色变幻莫 测。我们在山脚换乘缆车,顺着山势向海拔1600多米的顶峰攀爬。40分钟的缓 缓上升,通览四周,风光旖旎。于这迷离闪烁中,不知不觉的画轴轻轻舒展,徐 徐打开。翠竹古树,瀑布流泉,山寺、云影、风声、鸟鸣、禅语,空灵澄澈,悠 然入眼,入耳,入心。此时此地,造物就是一位高超画家在地球的长卷上任意挥 洒,轻松而优美。吸纳吐息一番,躁动的心仿佛逐渐平静下来
礼仪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五千年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甚 至远播东亚,推动了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修身、齐家密 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社会在飞速发展,中华礼仪也定能完成现代转型,再度 辉煌。 (节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 10.下列对“礼”的理解和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 在中国人看来,礼就是理。人是按照礼的要求来生活的,这一点是人和其他 动物的根本区别。 B. 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中华民族形成了共同的礼仪、 风俗,能够彼此认同。 C. 礼可以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只有通过礼,道德才能落实到人的身 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D. 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而且还对周边国家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 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请结合全文指出两者的区别有哪些? (3 分) 答: 12. 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为什么依然有生命力?(3 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 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一 15 题 冬日在明月山中 冯艺 ①寒风来袭,告知季节的变换;冬日,又进入了阴冷和雾霾。此时,友 人邀我前去宜春,说那里的明月山天空净亮,仰俯可见明月,天上与湖中;山下 有富硒温汤,可饮可浴,暖意融融。 ②我向往,于是如约。 ③在这之前,我只知道人们老调侃宜春是一个“叫春”的城市。到了宜春, 虽已入冬,却果真满城花叶依旧一展芳香气韵,感觉到的依然是春天的温婉,真 是遍地是春。 ④城有山水,城之幸事。走进明月山,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围着一脉相连的数 座秀美山峰,十多个主峰簇拥环绕,互竞姿色,这里常年云雾缭绕,景色变幻莫 测。我们在山脚换乘缆车,顺着山势向海拔 1600 多米的顶峰攀爬。40 分钟的缓 缓上升,通览四周,风光旖旎。于这迷离闪烁中,不知不觉的画轴轻轻舒展,徐 徐打开。翠竹古树,瀑布流泉,山寺、云影、风声、鸟鸣、禅语,空灵澄澈,悠 然入眼,入耳,入心。此时此地,造物就是一位高超画家在地球的长卷上任意挥 洒,轻松而优美。吸纳吐息一番,躁动的心仿佛逐渐平静下来
⑤抬起头,我看着这庞大而安静的山体,不知道原来它有这么活泼的时刻, 不知道满山七彩的树冠里隐藏了多少秘密。这山体和喧闹隔着不远,于是用满树 的枝杈和花叶勾出了属于它的安宁祥和,却又生机勃勃。不曾想我竟有幸闯入了 这宁静之所。静下来的我,就像雪杉的一枚针叶,或者像叶尖上的一滴水,以最 简单的心态,融入明月山的心音。 ⑥缆车缓缓停在了山顶。没想到,一汪如月的碧水就呈现在我的眼前,它堪 称江南第一髙湖。据说,月出时分,月与水映,宛如镜花水月;木质的环湖栈道 如嵌在湖上的项链,古雅质朴。湖边不失为一个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好地方,大可 在此借酒问月。可是,山顶没有冰川,我至今仍弄不清楚这一池清波从何而来, 也许这便是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了。一座山就是一方月亮湖衅,日月下纤尘不 染 ⑦然而,我似乎更喜欢明月山之阳,执意要见识山的峻峭与奇险。我便 直上险峻的青云栈道。途中一段星月隧道从山间穿过,洞内上下贯通,冬暖夏凉 水溪潺动,狭长的小径迂回曲折,在洞内游走,如履银河。穿洞而出,突然之间 我就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突出的悬崖上,面对深谷,岌岌欲坠。那些寸草不生的 山崖,毕露着山的筋骨,嶙峋而峥嵘,坚硬而真实。这样的山势极容易让人联想 到冷兵器时代的古战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明月山的风骨在此一览无余,山 的形状只有在裸露之中方能趋于完美。我长久地站在那悬于山崖外的小径尽头 俯视着森林和飞瀑一一那里是下不去的,这样绝尘的地方,没有路。任何开发都 是破坏,大自然的神工鬼斧是不需要我们去修正的。 ⑧面对巍巍大山,风静静地吹来,在此,我获得了歇息一一心灵上的愉 悦,精神上的回归。洪应明在《菜根谭》里说:“帘栊髙敞,看青山绿水吞吐云 烟,识乾坤自在;竹树扶疏,任乳燕鸣鸠送迎时序,知物我两忘。”果然有这意 思 ⑨明月山透出一股不谙世事的清纯和懵懂,不似其他许多地方,身心承载着 太多太重的东西,它对每一个上山的人来说是平等的,轻松的。你可默默享受它, 它也不会过多留意你的身份,于是,这里就少了前人、古人、名人、大人们的阴 影,唯此,才弥足珍贵。 ⑩还不止于此,还有温汤。明月山下,席地而坐,泡汤赏冬月,缓缓吐吸间 我庆幸自己如约而来 (摘编自《光明 日报》)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篇点题,直接写冬日应朋友之邀,前去宜春,宜春是一个“叫 春”的城市,那里遍地是春,满城花叶依旧。 B.第④自然段描绘了明月山的旖旎风光,澄澈空灵,作者借自然之景来 展示躁动的心是如何逐渐平静下来。 C.第⑤自然段作者把自己比作雪杉的一枚针叶,叶尖上的一滴水,以最 简单的心态,融入明月山的心音。 D.第⑧自然段作者不是直接写明月山的美景,而是通过洪应明《菜根谭》 里话,从侧面来赞美明月山 E.文章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从城中到明月山,从山脚到山顶,再从山 顶到山脚,随行踪的变化,叙写所见之景
⑤抬起头,我看着这庞大而安静的山体,不知道原来它有这么活泼的时刻, 不知道满山七彩的树冠里隐藏了多少秘密。这山体和喧闹隔着不远,于是用满树 的枝杈和花叶勾出了属于它的安宁祥和,却又生机勃勃。不曾想我竟有幸闯入了 这宁静之所。静下来的我,就像雪杉的一枚针叶,或者像叶尖上的一滴水,以最 简单的心态,融入明月山的心音。 ⑥缆车缓缓停在了山顶。没想到,一汪如月的碧水就呈现在我的眼前,它堪 称江南第一高湖。据说,月出时分,月与水映,宛如镜花水月;木质的环湖栈道 如嵌在湖上的项链,古雅质朴。湖边不失为一个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好地方,大可 在此借酒问月。可是,山顶没有冰川,我至今仍弄不清楚这一池清波从何而来, 也许这便是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了。一座山就是一方月亮湖衅,日月下纤尘不 染。 ⑦然而,我似乎更喜欢明月山之阳,执意要见识山的峻峭与奇险。我便 直上险峻的青云栈道。途中一段星月隧道从山间穿过,洞内上下贯通,冬暖夏凉, 水溪潺动,狭长的小径迂回曲折,在洞内游走,如履银河。穿洞而出,突然之间, 我就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突出的悬崖上,面对深谷,岌岌欲坠。那些寸草不生的 山崖,毕露着山的筋骨,嶙峋而峥嵘,坚硬而真实。这样的山势极容易让人联想 到冷兵器时代的古战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明月山的风骨在此一览无余,山 的形状只有在裸露之中方能趋于完美。我长久地站在那悬于山崖外的小径尽头, 俯视着森林和飞瀑——那里是下不去的,这样绝尘的地方,没有路。任何开发都 是破坏,大自然的神工鬼斧是不需要我们去修正的。 ⑧面对巍巍大山,风静静地吹来,在此,我获得了歇息——心灵上的愉 悦,精神上的回归。洪应明在《菜根谭》里说:“帘栊高敞,看青山绿水吞吐云 烟,识乾坤自在;竹树扶疏,任乳燕鸣鸠送迎时序,知物我两忘。”果然有这意 思。 ⑨明月山透出一股不谙世事的清纯和懵懂,不似其他许多地方,身心承载着 太多太重的东西,它对每一个上山的人来说是平等的,轻松的。你可默默享受它, 它也不会过多留意你的身份,于是,这里就少了前人、古人、名人、大人们的阴 影,唯此,才弥足珍贵。 ⑩还不止于此,还有温汤。明月山下,席地而坐,泡汤赏冬月,缓缓吐吸间, 我庆幸自己如约而来。 (摘编自《光明 日报》)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 A.文章开篇点题,直接写冬日应朋友之邀,前去宜春,宜春是一个“叫 春”的城市,那里遍地是春,满城花叶依旧。 B.第④自然段描绘了明月山的旖旎风光,澄澈空灵,作者借自然之景来 展示躁动的心是如何逐渐平静下来。 C.第⑤自然段作者把自己比作雪杉的一枚针叶,叶尖上的一滴水,以最 简单的心态,融入明月山的心音。 D.第⑧自然段作者不是直接写明月山的美景,而是通过洪应明《菜根谭》 里话,从侧面来赞美明月山。 E.文章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从城中到明月山,从山脚到山顶,再从山 顶到山脚,随行踪的变化,叙写所见之景
14.文章第⑦段说“然而,我似乎更喜欢明月山之阳”,请简要概括其理由。(4 分) 答 15.请探析文章结尾“我庆幸自己如约而来”的原因。(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5分) 南怀瑾:手无金印,权倾天下 9月29日,南怀瑾在位于江苏庙港的太湖大学堂去世。终年95岁。他一生花费 很多时间向外人讲述佛经、易经等超脱世俗的学问,但他并非一个全然的出世者, 他对世俗权力世界的经略和游移也是其人生的主题之 采访过南怀瑾的记者注意到一个事实:无论这位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在哪里 落脚,他的门外总有很多人等着,其中有商人、政客和学者。 这位老者影响了几代人。 南怀瑾的家曾被称为“人民公社”,几乎每晩都髙朋满座,许多台湾政要都拜于 他门下。有一天,他给这些弟子上课,突然发现这些人大都是肩膀上“戴星星” 的军事要员。他数了一下,加起来一共有28颗。 近10年来,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每年都去拜访南怀瑾4到5次,最近一次 登门拜访是9月22日。这次拜访不同于以往,前一天朱清时收到短信,南老师 因感冒引发肺炎,病情转重,朱清时接到“病危”短信后,便立即出发赶往庙 港 9月29日下午6时,朱清时再次收到短信,得知“南老师圆寂”的消息。在朱 清时看来,这位老者影响了几代人,包括他自己。“我想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师, 位在当今社会为我们引路的提灯人。”他对记者说。 人们称南怀瑾为国学大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但这些标签用 于他身上,似乎都不算准确。他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精通国学、易经和佛 学等,却没有一心成为学界权威;他在政界声名鹊起,享誉两岸三地,却对政治 有一种先天的敏感,始终保持合理距离;他长袖善舞,虽时而在经贸领域度化, 但从不沾染铜臭味。 南怀瑾推崇儒家思想,对朋友讲究“仁义”二字,因此朋友众多,遍布政商学界 无论是在他过世前还是之后,怀念和追忆的只言片语在商界要人中不断出现。亚 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执行副主席肖武男回忆起自己和南怀瑾的第一次见面时最 深刻的印象是南对朋友热情相迎。当年,肖向南怀瑾的秘书提出见面请求,秘书 要求肖武男提供生辰八字、出生年月,并告知他,南先生繁忙,未必能见。但半 小时后,秘书又跟肖武男联系,告知南老师要他马上从上海赶去苏州见他 南怀瑾一生从未谋得半官一职,但海峡两岸的政要均视他为关键人物。在大陆和 台湾关系微妙的80年代,南怀瑾是促成两岸“汪辜会谈”的重要触媒 1988年,南怀瑾移居香港,当年在成都军官学校时的老同事、民革中央副主席 贾亦斌登门拜访。贾亦斌此行来香港正是希望借助南的影响力,在两岸间搭建
14.文章第⑦段说“然而,我似乎更喜欢明月山之阳”,请简要概括其理由。(4 分) 答: 15.请探析文章结尾“我庆幸自己如约而来”的原因。(6 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15 分) 南怀瑾:手无金印,权倾天下 9 月 29 日,南怀瑾在位于江苏庙港的太湖大学堂去世。终年 95 岁。他一生花费 很多时间向外人讲述佛经、易经等超脱世俗的学问,但他并非一个全然的出世者, 他对世俗权力世界的经略和游移也是其人生的主题之一。 采访过南怀瑾的记者注意到一个事实:无论这位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在哪里 落脚,他的门外总有很多人等着,其中有商人、政客和学者。 这位老者影响了几代人。 南怀瑾的家曾被称为“人民公社”,几乎每晚都高朋满座,许多台湾政要都拜于 他门下。有一天,他给这些弟子上课,突然发现这些人大都是肩膀上“戴星星” 的军事要员。他数了一下,加起来一共有 28 颗。 近 10 年来,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每年都去拜访南怀瑾 4 到 5 次,最近一次 登门拜访是 9 月 22 日。这次拜访不同于以往,前一天朱清时收到短信,南老师 因感冒引发肺炎,病情转重,朱清时接到 “病危”短信后,便立即出发赶往庙 港。 9 月 29 日下午 6 时,朱清时再次收到短信,得知“南老师圆寂”的消息。在朱 清时看来,这位老者影响了几代人,包括他自己。“我想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师, 一位在当今社会为我们引路的提灯人。”他对记者说。 人们称南怀瑾为国学大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但这些标签用 于他身上,似乎都不算准确。他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精通国学、易经和佛 学等,却没有一心成为学界权威;他在政界声名鹊起,享誉两岸三地,却对政治 有一种先天的敏感,始终保持合理距离;他长袖善舞,虽时而在经贸领域度化, 但从不沾染铜臭味。 南怀瑾推崇儒家思想,对朋友讲究“仁义”二字,因此朋友众多,遍布政商学界。 无论是在他过世前还是之后,怀念和追忆的只言片语在商界要人中不断出现。亚 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执行副主席肖武男回忆起自己和南怀瑾的第一次见面时最 深刻的印象是南对朋友热情相迎。当年,肖向南怀瑾的秘书提出见面请求,秘书 要求肖武男提供生辰八字、出生年月,并告知他,南先生繁忙,未必能见。但半 小时后,秘书又跟肖武男联系,告知南老师要他马上从上海赶去苏州见他。 南怀瑾一生从未谋得半官一职,但海峡两岸的政要均视他为关键人物。在大陆和 台湾关系微妙的 80 年代,南怀瑾是促成两岸“汪辜会谈”的重要触媒。 1988 年,南怀瑾移居香港,当年在成都军官学校时的老同事、民革中央副主席 贾亦斌登门拜访。贾亦斌此行来香港正是希望借助南的影响力,在两岸间搭建一
个新的密使平台。当年4月的一天,南怀瑾从香港打电话给他的学生苏志诚:“志 诚,你告诉叔叔(指李登辉),那边有贾亦斌带朋友来,你懂不懂朋友啊?”苏志 诚答:“听懂了。”南说:“你告诉他,快派人过来!”1990年12月31日, 在南怀瑾的引荐下,时任中共中央对台办主任杨斯德与李登辉办公室主任苏志诚 在香港南怀瑾的家中见面。此后几年里,双方往来频繁 与南有深交的阳光国际传媒董事长陈平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南老一直希望 在两岸和平发展中起作用,实际上也起了部分作用。” 南怀瑾曾经亲笔起草《和平共计协商统一建议书》,交密使分别送达两岸最高当 局,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和平共计、祥化宿怨;二是同心合作、发展经济; 三是协商国家民族统一大业。但建议书发出后却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回复,最后 流产。这成为他一生未了的心愿。 (选自《博客天下》杂志105期,有删改)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南怀瑾一生花很多时间向外人讲述佛经、易经等出世的学问,但实际上他是以 个入世者的角度来讲出世的学问的。 B.南怀瑾的家曾被称为“人民公社”,几乎每晚高朋满座,众多“戴星星”的军 事要员来听他讲课,体现了人们对其依赖心理。 C.朱清时对记者说的“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师,一位在当今社会为我们引路的提灯 人”,从侧面体现了南怀瑾的价值与影响。 D.“他长袖善舞,虽时而在经贸领域度化,但从不沾染铜臭味”这句话可作为他 “并非一个全然的出世者”的一个形象阐释。 E.本文记叙、描写与议论相结合,从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的层面全方位地 展示了国学大师南怀瑾超脱世俗的形象 14.文章写到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两次收到短信,有何作用?(4分) 15.南怀瑾作为一个学者可谓“手无金印”,而作者为什么说他“权倾天下” 请结合文本探析其原因。(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冷浪漫》精选了“科学松鼠会”多位作者的作品,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讲述了与 生命、生活密切相关,却①(很少被人知道)的科学知识。它以通俗化的语 言,对那些“冷冰冰”的科学知识进行生动活泼的诠释,让深奥的理论一下子变 得通俗易懂;对重点部分要言不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读来着实受益匪浅,这 是很多类似的著作很难相_②(pi)美的亮点。③这些文章,既给人以科学的 教益,也获得美的享受。 (1)请在①处根据“很少被人知道”这一意思,填写一个四字成语。 答 (2)请在②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答: (3)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答: 为
个新的密使平台。当年 4 月的一天,南怀瑾从香港打电话给他的学生苏志诚:“志 诚,你告诉叔叔(指李登辉),那边有贾亦斌带朋友来,你懂不懂朋友啊?”苏志 诚答:“听懂了。”南说:“你告诉他,快派人过来!”1990 年 12 月 31 日, 在南怀瑾的引荐下,时任中共中央对台办主任杨斯德与李登辉办公室主任苏志诚 在香港南怀瑾的家中见面。此后几年里,双方往来频繁。 与南有深交的阳光国际传媒董事长陈平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南老一直希望 在两岸和平发展中起作用,实际上也起了部分作用。” 南怀瑾曾经亲笔起草《和平共计协商统一建议书》,交密使分别送达两岸最高当 局,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和平共计、祥化宿怨;二是同心合作、发展经济; 三是协商国家民族统一大业。但建议书发出后却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回复,最后 流产。这成为他一生未了的心愿。 (选自《博客天下》杂志 105 期,有删改)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 ) A.南怀瑾一生花很多时间向外人讲述佛经、易经等出世的学问,但实际上他是以 一个入世者的角度来讲出世的学问的。 B.南怀瑾的家曾被称为“人民公社”,几乎每晚高朋满座,众多“戴星星”的军 事要员来听他讲课,体现了人们对其依赖心理。 C.朱清时对记者说的“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师,一位在当今社会为我们引路的提灯 人”,从侧面体现了南怀瑾的价值与影响。 D.“他长袖善舞,虽时而在经贸领域度化,但从不沾染铜臭味”这句话可作为他 “并非一个全然的出世者”的一个形象阐释。 E.本文记叙、描写与议论相结合,从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的层面全方位地 展示了国学大师南怀瑾超脱世俗的形象。 14.文章写到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两次收到短信,有何作用?(4 分) 答: 15.南怀瑾作为一个学者可谓“手无金印”,而作者为什么说他“权倾天下”? 请结合文本探析其原因。(6 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 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冷浪漫》精选了“科学松鼠会”多位作者的作品,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讲述了与 生命、生活密切相关,却 ① (很少被人知道)的科学知识。它以通俗化的语 言,对那些“冷冰冰”的科学知识进行生动活泼的诠释,让深奥的理论一下子变 得通俗易懂;对重点部分要言不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读来着实受益匪浅,这 是很多类似的著作很难相 ② (pì)美的亮点。③这些文章,既给人以科学的 教益,也获得美的享受。 (1)请在①处根据“很少被人知道”这一意思,填写一个四字成语。 答: (2)请在②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答: (3)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答: 改 为
(4)③处有语病,请改正。 答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1)张教授把祖辈_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2)望着那的夜空,他又回想起那的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时候妈 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3)新上任的检察长衣着,其貌不扬,但脸上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些什 么 A流传悠远幽远俭朴 B留传幽远悠 远简朴 C留传悠远幽远俭朴 D流传幽远悠 远简朴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浙江四所髙中试点“无班级管理模式”(即必修课选课走班改革),很多人的第 反应“这样不就跟大学一样了?”试点被称为“高大上”,原来的班级制度则戴 上了“土鳖”的帽子,因为在高中就开启了大学模式,也让人找到了欧美高中给 学生更多选择权的影子。但试点也让很多离开校园多年的人感叹,“同桌的你” 要成为过去式了吗? (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无班级管理模式”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 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五、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傍晚,荒野里盛开的矢车菊突然萎败了,它喃喃自语:“如果白昼马上来到,火 红的太阳照耀着原野,我就可以重新生机勃勃了 近旁掘土的甲虫对它说:“难道太阳会关心你?它没时间,也没胃口。太阳能使 参天的橡树和雪松温暖繁荣,还把香气馥郁的花朵打扮得多姿多彩;只不过它们 是那样的高贵美丽,完全不像你这般模样。别拿令人厌烦的请求去打扰太阳 然而太阳升起来了,照耀着万物。于是,在夜晚萎败的矢车菊又复苏了。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 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龙岩一中2014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1.(1)驽马十驾(2)响穷彭蠡之滨(3)而卒莫消长也 (4)萧关逢候骑(5)浑欲不胜簪 (6)自缘身在最高层 2.A[解析]莫:通“暮”,天黑。 3.B[解析]①描写的是道士所建的茅庐;③是整个武夷山九曲溪的环境
(4)③处有语病,请改正。 答: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2 分) (1)张教授把祖辈__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2)望着那__的夜空,他又回想起那__的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时候妈 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3)新上任的检察长衣着__,其貌不扬,但脸上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些什 么。 A 流传 悠远 幽远 俭朴 B 留传 幽远 悠 远 简朴 C 留传 悠远 幽远 俭朴 D 流传 幽远 悠 远 简朴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 分) 浙江四所高中试点“无班级管理模式”(即必修课选课走班改革),很多人的第一 反应“这样不就跟大学一样了?”试点被称为“高大上”,原来的班级制度则戴 上了“土鳖”的帽子,因为在高中就开启了大学模式,也让人找到了欧美高中给 学生更多选择权的影子。但试点也让很多离开校园多年的人感叹,“同桌的你” 要成为过去式了吗? (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内容。(2 分) (2)你对“无班级管理模式”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 言之成理,120 字左右。) 五、作文(70 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 分) 傍晚,荒野里盛开的矢车菊突然萎败了,它喃喃自语:“如果白昼马上来到,火 红的太阳照耀着原野,我就可以重新生机勃勃了。” 近旁掘土的甲虫对它说:“难道太阳会关心你?它没时间,也没胃口。太阳能使 参天的橡树和雪松温暖繁荣,还把香气馥郁的花朵打扮得多姿多彩;只不过它们 是那样的高贵美丽,完全不像你这般模样。别拿令人厌烦的请求去打扰太阳!” 然而太阳升起来了,照耀着万物。于是,在夜晚萎败的矢车菊又复苏了。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 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龙岩一中 2014 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1.(1)驽马十驾 (2)响穷彭蠡之滨(3)而卒莫消长也 (4)萧关逢候骑 (5)浑欲不胜簪 (6)自缘身在最高层 2.A [解析] 莫:通“暮”,天黑。 3.B [解析] ①描写的是道士所建的茅庐;③是整个武夷山九曲溪的环境
4.C[解析]“比邻近的道庐大了一倍多”有误,武夷精舍的规模仅有邻近道 庐的一半。 5.[答案](1)有位道士靠近溪水的六曲处,仅仅造了一间房舍,来供游人吃 东西休息。(“即”“为”“食息”各1分,扣完为止) (2)(元晦)当时正凭借他的学问在这一带讲学,教育门生弟子。 (“方”“善”省略句各1分,扣完为止) 6.(6分) (1)(2分)用“攒眉”“恨”反衬“清”,突出“得句”的清雅, 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意思对即可) (2)(4分)【要点】①寒谷雾开,饥鸦起舞,诗人心情初现开朗; ②春市的喧闹和塔影的宁静,进一步感染了诗人;③雪夜船窗自明,使诗人心情 更加开朗。④诗人通过访客归船所见之景,表现心情由抑郁到愉悦开朗的变化过 程。(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名著文化经典(16分) 7.AC(A.梅的死并未让觉新觉悟,他也没有和三弟觉慧一起帮助二弟觉民逃 婚。C.伽西莫多没有帮助乞丐大军,反而误会了他们要伤害爱斯梅拉达而对他们 发起攻击。)(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 8.(1)这番话是林黛玉对薛宝钗说的。(2分)贾母在大观园设宴招待刘姥姥, 行酒令时黛玉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话。(1分)宝钗劝说黛玉不 要被杂书移了性情。(1分)黛玉接受了宝钗的劝说。(1分) (2)“断桥一事”是指张飞拆断长坂桥。(2分)张飞喝退曹军表现他的勇猛 (1分)他下令拆桥实则示怯于曹方,(1分)致使曹军再度前来追击。(1分) 9.(1)任免官员(或用人),(1分)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1分 再加上自己的仔细考察。(1分) (2)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1分)他反对统治者任性妄为,时时突出“国 人”的地位和意见的重要性,主张人民的意志应当成为国家的意志,君主应当根 据人民的意见行政。(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左右亲信都说某人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 人都说某人好,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是真正的贤才,再任用他。左右亲信都说 某人不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不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 人不好,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真不好,再罢免他。左右亲信都说某人该杀,不 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该杀,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该杀,然后 去考察他,发现他真该杀,再杀掉他。所以说,是全国人杀的他。这样做,才可 以做老百姓的“父母”。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10.B(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中华民族形成了共同的礼仪,但各民族之间的风 俗却有不同。)(3分) 11.东方文化重礼,西方文化重法。(1分)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为中心 (1分)而中国文化是人为中心的文化,天意与民意几乎等同。(1分)(意思对 即可) 12.经过几十年的社会变革,物质文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精神层面的需求就会 更迫切。(1分)当下在社会秩序方面出现的种种行为“失范”更加唤起公众对
4.C [解析] “比邻近的道庐大了一倍多”有误,武夷精舍的规模仅有邻近道 庐的一半。 5.[答案] (1) 有位道士靠近溪水的六曲处 ,仅仅造了一间房舍,来供游人吃 东西休息。(“即” “为” “食息”各 1 分,扣完为止) (2) (元晦)当时正凭借他的学问在这一带讲学,教育门生弟子。 ( “方”“善” 省略句各 1 分,扣完为止) 6.( 6 分) ( l ) ( 2 分)用“攒眉” “恨”反衬“清”,突出“得句”的清雅, 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意思对即可) ( 2 ) ( 4 分)【要点】①寒谷雾开,饥鸦起舞,诗人心情初现开朗; ②春市的喧闹和塔影的宁静,进一步感染了诗人;③雪夜船窗自明,使诗人心情 更加开朗。④诗人通过访客归船所见之景,表现心情由抑郁到愉悦开朗的变化过 程。(一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二、名著文化经典(16 分) 7.A C (A.梅的死并未让觉新觉悟,他也没有和三弟觉慧一起帮助二弟觉民逃 婚。C.伽西莫多没有帮助乞丐大军,反而误会了他们要伤害爱斯梅拉达而对他们 发起攻击。)(答对一项给 3 分,答对两项给 5 分) 8.(1)这番话是林黛玉对薛宝钗说的。(2 分)贾母在大观园设宴招待刘姥姥, 行酒令时黛玉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话。(1 分)宝钗劝说黛玉不 要被杂书移了性情。(1 分)黛玉接受了宝钗的劝说。(1 分) (2)“断桥一事”是指张飞拆断长坂桥。(2 分)张飞喝退曹军表现他的勇猛。 (1 分)他下令拆桥实则示怯于曹方,(1 分)致使曹军再度前来追击。(1 分) 9.(1)任免官员(或用人),(1 分)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1 分) 再加上自己的仔细考察。(1 分) (2)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1 分)他反对统治者任性妄为,时时突出“国 人”的地位和意见的重要性,主张人民的意志应当成为国家的意志,君主应当根 据人民的意见行政。(2 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左右亲信都说某人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 人都说某人好,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是真正的贤才,再任用他。左右亲信都说 某人不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不好,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 人不好,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真不好,再罢免他。左右亲信都说某人该杀,不 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该杀,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该杀,然后 去考察他,发现他真该杀,再杀掉他。所以说,是全国人杀的他。这样做,才可 以做老百姓的“父母”。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10. B(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中华民族形成了共同的礼仪,但各民族之间的风 俗却有不同。)(3 分) 11.东方文化重礼,西方文化重法。(1 分)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为中心。 (1 分)而中国文化是人为中心的文化,天意与民意几乎等同。(1 分)(意思对 即可) 12.经过几十年的社会变革,物质文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精神层面的需求就会 更迫切。(1 分)当下在社会秩序方面出现的种种行为“失范”更加唤起公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