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中学2008200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 (1) 第一单元测试卷 、阅读理解。(50分)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20分) 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 、积暴与运用。(20分) 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②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 了。③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肥胖的身子向左 显出努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8分) 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④我赶紧拭千了泪。⑤ 狼ⅱ 唐轻mie(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⑥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⑦过 讪()笑歧()视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再抱起橘子走。⑧到这边时,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2分) 我赶紧去搀他。⑨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⑩于是扑 A、不能自已:停止 赋闲:失业在家 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叫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 B、听守:互相守着。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 着他走出去。3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04等他的 C、望九:远远地看。鄙视:轻视;看不起。 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D、差使:工作 文质彬彬: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6、本文段节选自《背影》一文,作者 是我国现代的 3、下面各组句子在表意上有明显差别的一项是()。(2分) 学者、民主战士。七年级时我们曾经学过他的散文《》。(4分) A、传说八路军差一点把城攻破。传说八路军差一点没把城攻破 7、文中横线上的词,依次应填 B、每个人都难免会犯错误 每个人都难免不犯错误 表现了父亲买橘子的艰难,同时也反映出作者 (7分) C、老王未免太不会讲话了。 老王不能说是不会讲话。 8、文中写父亲背影的是 和三句话(只填序号)(3分) D、这地方好不热闹! 这地方好热闹! 两方面描绘了父亲的背影的形象。(4分) 4、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把答案填入后面的括号内。(4分) 10、写出最能表明上文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 A、这“红的”又苦又涩,真是难以下咽 B、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 (二)(14分) C、班长是个矮汉子,左腮有一条刀伤,弯弯的,像是月牙。()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侯,自己 D、“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大了几岁,逐漸理解了。但是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 5、请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等事实現。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 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也可自选其他事物来写。(注意:要突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 出所写对象的特征。)(4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 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
1 梅岭中学 2008—2009 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 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8 分) 狼 jí( ) 交 xiè( ) tuí( )唐 轻 miè( ) 奔丧.( ) 陨.( )落 讪.( )笑 歧.( )视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2 分) A、不能自已.:停止。 赋闲..:失业在家。 B、厮守..:互相守着。 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 C、望.九:远远地看。 鄙视..:轻视;看不起。 D、差使..:工作。 文质彬彬 ....: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3、下面各组句子在表意上有明显差别的一项是( )。(2 分) A、传说八路军差一点把城攻破。 传说八路军差一点没把城攻破。 B、每个人都难免会犯错误。 每个人都难免不犯错误。 C、老王未免太不会讲话了。 老王不能说是不会讲话。 D、这地方好不热闹! 这地方好热闹! 4、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把答案填入后面的括号内。(4 分) A、这“红的”又苦又涩,真是难以下咽。 ( ) B、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 ( ) C、班长是个矮汉子,左腮有一条刀伤,弯弯的,像是月牙。 ( ) D、“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 ) 5、请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等事 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也可自选其他事物来写。(注意:要突 出所写对象的特征。)(4 分) 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1) (2) 二、阅读理解。(50 分) (一)(20 分) 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 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②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 了。③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 ,显出努 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④我赶紧拭干了泪。⑤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⑥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⑦过 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 ,再抱起橘子走。⑧到这边时, 我赶紧去搀他。⑨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⑩于是扑 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⑾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⑿我望 着他走出去。⒀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⒁等他的 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6、本文段节选自《背影》一文,作者 是我国现代的 、 、 学者、民主战士。七年级时我们曾经学过他的散文《 》。(4分) 7、文中横线上的词,依次应填 、 、 、 、 ,这些动词 表现了父亲买橘子的艰难,同时也反映出作者 (7 分) 8、文中写父亲背影的是 、 和 三句话(只填序号)(3 分) 9、①句从 和 两方面描绘了父亲的背影的形象。(4分) 10、写出最能表明上文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 (2 分) (二)(14 分)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侯,自己 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 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 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 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
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 块儿吹,热闹。 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寬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 世界上无论什么,什么 什么 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 年的破旧、寬大而又温暧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 即使我一个宇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双臭脚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11、把下面四个词语还原到文中的空缺处。(只填序号)(4分)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A.幸福B.名誉C.尊荣D.地位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 (1)寄人篱下 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接时,在田头地展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这去,射 (2)心肝俱裂: 声惊天动地,得我无法入眠,就怒开常地用脚瑞醒他,叫他热看等我腰去后他 13、用原文的话解释“子欲养而亲不待”。(2分) 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病。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 14、本文的题目是“永久的悔”,那么作者心中“永久的悔”到底是什么?(2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分)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 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 15、文章的结尾说:“这就是我‘永久的悔’。请说说这样结尾的好处。(2分)子一酸,②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三)鼾声(16分) 16、本文以 顺序展开情节,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3分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 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 17、文中加横线句“父亲……石头”表现父亲 (2分)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 18、“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中“特别”指 (2分) 石头…看到这里,①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 19、文中加点的四个“轻轻的”表现了父亲 (2分) 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 20、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2分) 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吃过简简草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 (1)第一次是因为 外夜色已深。 (2)第二次是因为 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21、文中画波浪线处,从“记叙的顺序”来看,属于 叙,其表达作用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是 (3分) 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22、本文通过写“鼾声”表现 。(2分) 我拦住他笑着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
2 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 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 ,什么 ,什么 ,什么 ,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 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11、把下面四个词语还原到文中的空缺处。(只填序号)(4分) A.幸福 B.名誉 C.尊荣 D.地位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寄人篱下: (2)心肝俱裂: 13、用原文的话解释 “子欲养而亲不待”。(2分) 14、本文的题目是“永久的悔”,那么作者心中“永久的悔”到底是什么?(2 分) 15、文章的结尾说:“这就是我‘永久的悔’”。请说说这样结尾的好处。(2分) (三)鼾声 (16 分)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 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 的石头……看到这里,①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 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 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 外夜色已深。 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 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着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 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 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 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 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 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 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 极沉。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 ...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 ...起来,轻轻地 ...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 ... 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 子一酸,②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 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16、本文以 顺序展开情节,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3 分) 17、文中加横线句“父亲……石头”表现父亲 。(2 分) 18、“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中“特别”指 。(2 分) 19、文中加点的四个“轻轻的”表现了父亲 。(2 分) 20、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2 分) (1)第一次是因为 ; (2)第二次是因为 。 21、文中画波浪线处,从“记叙的顺序”来看,属于 叙,其表达作用 是 。(3 分) 22、本文通过写“鼾声”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三、写作。(30分) (母亲、爷爷…)的二三事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学写一篇记叙性的散文;2.通过几个生活中片断, 或者最有代表性的两三件小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3.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 通顺,在记叙和描写中穿插适当的抒情和议论;4,字迹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字数在六百字左右
3 三、写作。(30 分) 题目: 我 (母亲、爷爷……)的二三事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学写一篇记叙性的散文;2.通过几个生活中片断, 或者最有代表性的两三件小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3.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 通顺,在记叙和描写中穿插适当的抒情和议论;4.字迹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字数在六百字左右。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梅岭中学2008200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 第一单元测试卷答卷纸 (2分)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二)(14分) 积暴与运用。(20分) 1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8分) ()唐轻mie( 奔丧()陨()落讪()笑歧()视 2、( (2分) (2分) 4、(4分) (1)( (2)( (三)鼾声(16分) 5、(4分) (2) (2分) (2分) 二、阅读理解。(50分) 20、(2分) (一)(20分) (2) (4分) (3分) (2分) (3分)
4 梅岭中学 2008—2009 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 第一单元测试卷答卷纸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8 分) 狼 jí( ) 交 xiè( ) tuí( )唐 轻 miè( ) 奔丧.( ) 陨.( )落 讪.( )笑 歧.( )视 2、( )(2 分) 3、( )(2 分) 4、(4 分) (1)( ) (2)( ) (3)( ) (4)( ) 5、(4 分) (1) (2) 二、阅读理解。(50 分) (一)(20 分) 6、 (4 分) 7、 (7 分) 8、 (3 分) 9、 (4 分) 10、 (2 分) (二)(14 分) 11、 (4 分) 12、(4 分) (1) (2) 13、 (2 分) 14、 (2 分) 15、 (2 分) (三)鼾声 (16 分) 16、 (3 分) 17、 (2 分) 18、 (2 分) 19、 (2 分) 20、(2 分) (1) (2) 21、 (3 分) 22、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