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湖镇顺港中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 第六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题号 评分人 得分 、知识积累(25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怫然() 休鏝() 陇亩 猖蹶()()舴艋( ()社稷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等死,死国可乎 (2)复立楚国之社稷( (3)休鏝降于天( (4)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5)盖追先帝之殊遇 (6)斜晖脉脉水悠悠( 3.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义。(4分) (1)抑亦人谋也 古义 今义: (2)遂用猖蹶 古义: 今义: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 今义: 4.解释下列多义词的含义。(2分 (1)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深追先帝遗诏 (2)效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5.选择词义在前后句中意思相同的一项(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抱恨终天 B.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后值倾覆 檣倾楫摧 D.不宜妄自菲薄 薄暮冥冥
1 白湖镇顺港中学 2006/2007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 第六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人 得分 一、知识积累(25 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 分) 怫.然( ) 休鋟.( ) 陇.亩( ) 猖蹶..( )( ) 舴艋..( ) ( )社稷.(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 分) (1)等.死,死国可乎( ) (2)复立楚国之社稷..( ) (3)休.鋟.降于天( ) (4)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 (5)盖追先帝之殊遇..( ) (6)斜晖..脉脉水悠悠( ) 3.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义。(4 分) (1)抑.亦人谋也 古义: 今义: (2)遂用猖蹶.. 古义: 今义: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 4.解释下列多义词的含义。(2 分) (1)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深追先帝遗.诏 ( ) (2)效 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 不效.,则治臣之罪 ( ) 5.选择词义在前后句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抱恨.终天 B.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后值倾.覆 樯倾.楫摧 D.不宜妄自菲薄. 薄.暮冥冥
6.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7.填空(8分) (1)《破阵子》中表明作者愿望的诗句是 从视觉和听觉两 方面,概括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2)《商山早行》最能体现“早行”的诗句是: (3)《醉花阴》中表现形象地表现女主人公孤独寂寞,情思难寄,以至于形容憔悴的诗句 是 (4)晏殊在《破阵子》绘声绘色地描写清明时节风光的句子是 (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描写边塞奇异风光的句子是 (6)过尽千帆皆不是, (7)苏轼在《江城子》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渴望受到朝庭重用的诗句是 、阅读理解(5分) (一)(14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本段节选自《 》,作者是 (2分) 2.下面词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B.殊遇(特别厚待) C.恢弘(气势宏大) D.引喻失义(说话中称引譬喻不恰当)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广故数言欲亡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今亡亦死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下面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危急存亡之秋叶落而知天下秋 B.忘身于外无敌国外患者 C.盖追先帝之殊遇笼盖四野 D.以塞忠谏之路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下面加点的部分不能连读的一项是()(2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2 6.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7.填空(8 分) (1)《破阵子》中表明作者愿望的诗句是 ___ ;从视觉和听觉两 方面,概括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__ 。 (2) 《商山早行》最能体现“早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花阴》中表现形象地表现女主人公孤独寂寞,情思难寄,以至于形容憔悴的诗句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殊在《破阵子》绘声绘色地描写清明时节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描写边塞奇异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过尽千帆皆不是, 。 (7)苏轼在《江城子》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渴望受到朝庭重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5 分) (一) (14 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本段节选自《 》,作者是 。(2 分) 2.下面词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 B.殊遇(特别厚待) C.恢弘(气势宏大) D.引喻失义(说话中称引譬喻不恰当)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广故数言欲亡.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今亡.亦死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下面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危急存亡之秋.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B.忘身于外. 无敌国外.患者 C.盖.追先帝之殊遇 笼盖.四野 D.以.塞忠谏之路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下面加点的部分不能连读的一项是( )(2 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B.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说。 本段的主旨句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7.这段文字分析了蜀国的内外形势,作者的用意是()(2分) A.表达对“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先帝的怀念。 B.赞扬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的忠心耿耿 C.表达出师伐魏以报效先帝的决心。 D.希望刘禅认识形势的危急,实施广开言路的政策。 (二)(16分)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 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 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 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己,君谓计 将安出?” 1.解释上文中加点字。(2分) 躬 每 惟: 2.补出省略的词语。(2分) (1)时先主屯()新野(2)君与()俱来 3。填空。(2分) (1)三个臭皮匠,顶个 (2)徐庶进曹营, (3)“卧龙”指 三国故事中有一外号“凤雏”的人是 4.简答(2分) (1)徐庶对刘备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表明了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是 (2)文中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又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一席话,这表 明刘备是个 的人。 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6分)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2)将军宜枉驾顾之。 (3)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6.由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 写出来源于三国故事里的三个成
3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不宜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B.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说。 D.本段的主旨句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 7.这段文字分析了蜀国的内外形势,作者的用意是( )(2 分) A.表达对“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先帝的怀念。 B.赞扬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的忠心耿耿。 C.表达出师伐魏以报效先帝的决心。 D.希望刘禅认识形势的危急,实施广开言路的政策。 (二) (16 分)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 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 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 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 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 将安出?” 1.解释上文中加点字。(2 分) 躬: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惟: 诣: 2.补出省略的词语。(2 分) (1)时先主屯( )新野 (2)君与( )俱来 3。填空。(2 分) (1)三个臭皮匠,顶个 。 (2)徐庶进曹营, 。 (3)“卧龙”指 ,三国故事中有一外号“凤雏”的人是 。 4.简答(2 分) (1) 徐庶对刘备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表明了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是 (2)文中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又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一席话,这表 明刘备是个 的人。 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6 分) (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2)将军宜枉驾顾之。 (3)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6.由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 。写出来源于三国故事里的三个成
语 (2分) (三)害群之马(15分) 黄帝将见①大(tai)隗(wi)②乎具茨③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④焉,曰:“若⑤ 知具茨之山乎?”曰:“然⑥。”“若知大隗之所存⑦乎?”曰:“然。”黄帝曰:“异哉 ⑧小童!非徒⑨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⑩。”小童辞①D。黄帝又问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2?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qi) 首03,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 ①见:拜访。②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③具茨:山名,在荥阳密县(今河南省密县)。④涂:同“途” 即路。⑤若:你。⑥然:是的。表应答。⑦所存:所在的地方。⑧异哉:了不起啊。异:不寻常。⑨非 徒:不但,不只。⑩为天下:治理天下。①D辞:谢绝。0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这与牧马还有什么两样 吗?奚,何。以,因。异,不同。乎,于,相当于“与”、“跟”。(3稽首:叩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2)问涂焉() (3)亦去其害马者而已 (4)黄帝再拜稽首(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用简炼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的内容。(2分) 4.牧童认为如何治理天下?(2分) 5.源于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害群之马”,这个成语的比喻义是 (2分) 6.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人是害群之马?请举1~2个例子。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些害群之马?(3 分) 三、表达交流(30分) 文学大师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 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 那就是《海的女儿》,我被那种献身精神深深感动,这是一个人的‘精神底子’… 就是要人变得更好。”北京一位大学教授说:“我小时候读过一篇童话,它影响我一辈子 亲爱的同学,你一定读过许多文学作品吧。哪一篇课文或哪一本文学名著令你感动, 激起你感情的波澜?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围绕“文学的启迪”这一话题,写一篇文 章 要求:1.题目自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要写出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3.全文不少于600字
4 语: 、 、 。(2 分) (三) 害群之马 (15 分) 黄帝将见①大(taì)隗(wěi)②乎具茨③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④焉,曰:“若⑤ 知具茨之山乎?”曰:“然⑥。”“若知大隗之所存⑦乎?”曰:“然。”黄帝曰:“异哉 ⑧小童!非徒⑨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⑩。”小童辞⑾。黄帝又问。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⑿?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qǐ) 首⒀,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 ①见:拜访。②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③具茨:山名,在荥阳密县(今河南省密县)。④涂:同 “途”。 即路。⑤若:你。⑥然:是的。表应答。⑦所存:所在的地方。⑧异哉:了不起啊。异:不寻常。⑨非 徒:不但,不只。⑩为天下:治理天下。⑾辞:谢绝。⑿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这与牧马还有什么两样 吗?奚,何。以,因。异,不同。乎,于,相当于“与”、“跟”。 ⒀稽首:叩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 (2)问涂焉( ) (3)亦去其害马者而已( ) (4)黄帝再拜稽首(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3.用简炼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的内容。(2 分) 4.牧童认为如何治理天下?(2 分) 5.源于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害群之马”,这个成语的比喻义是 (2 分) 6.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人是害群之马?请举 1~2 个例子。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些害群之马?(3 分) 三、表达交流(30 分) 文学大师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 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 就是要人变得更好。”北京一位大学教授说:“我小时候读过一篇童话,它影响我一辈子, 那就是《海的女儿》,我被那种献身精神深深感动,这是一个人的‘精神底子’……” 亲爱的同学,你一定读过许多文学作品吧。哪一篇课文或哪一本文学名著令你感动, 激起你感情的波澜?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围绕“文学的启迪”这一话题,写一篇文 章。 要求:1.题目自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要写出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3.全文不少于 600 字
参考答案 1.略2.略 3.(1)而且压抑(2)失败凶猛而放肆(3)身份低微,出身鄙野言行品德恶劣 (4)深感遗憾极为憎恨 4.(1)给予留给(2)成效效果 5.B6.C7.(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4)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5)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二、(一)1.出师表诸葛亮2.c3.D4.B5.A6.B7.D (二)1亲身、亲自常只拜访 2.(1)于(2)之 3.(1)诸葛亮(2)一言不发(3)诸葛亮庞统 4.(1)清高不俗,谨慎持重(2)虽遭挫折但却雄气勃勃,思贤若渴,急于求计 5.略 6.三顾茅庐乐不思蜀大意失荆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1.(1)拜见(2)同“途”。(3)罢了(4)叩头 2.治理天下的人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吗? 3.短文记叙了一个牧童回答皇帝如何治理天下的故事 4.牧童认为治理天下如同放牧,除掉害群之马即可 这个成语比喻是危害大众集体的人。 6.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只要是危害人民、危害国家利益的坏人即可。我们的 态度应该是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5 参考答案 一、1.略 2.略 3.(1)而且压抑 (2)失败凶猛而放肆 (3)身份低微,出身鄙野言行品德恶劣 (4)深感遗憾极为憎恨 4.(1)给予留给(2)成效效果 5.B 6.C 7.(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3)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5)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二、(一)1.出师表诸葛亮 2.c 3.D 4.B 5.A 6.B 7.D (二)l_亲身、亲自常只拜访 2.(1)于(2)之 3.(1)诸葛亮(2)一言不发(3)诸葛亮庞统 4.(1)清高不俗,谨慎持重 (2)虽遭挫折但却雄 气勃勃,思贤若渴,急于求计 5.略 6.三顾茅庐 乐不思蜀 大意失荆州 万事俱 备、只欠东风 (三)1.(1)拜见(2)同“途”。(3)罢了 (4)叩头 2.治理天下的人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吗? 3.短文记叙了一个牧童回答皇帝如何治理天下的故事。 4.牧童认为治理天下如同放牧,除掉害群之马即可。 5.这个成语比喻是危害大众集体的人。 6.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只要是危害人民、危害国家利益的坏人即可。我们的 态度应该是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