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实验初中2011年春学期初三语文综合练习 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人在困境中会萌发出新的希望,并暗示世间事物的消长变化的诗句是 而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明做学问必须把书本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诗句是:“纸 上得来终觉浅 (5)自古英雄多豪情!就如杜甫《望岳》中“ 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就如王安石《登飞 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 的豁达胸襟;就如辛弃疾《破阵子》中 ”的远大抱负。壮哉!奇哉! 2、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题目。(7分) ①带着信念出发。草带着信念破土出发,所以才有葱郁无垠()的沃野和生机勃勃的囗囗。鹰带着信念展翅ao( 翔,所以才有jo()健动人的英姿和搏击长空的口囗。水带着信念一路奔所以本有造灘汹通的太江和一望无际 的口旦。船带着信念劈波斩浪,所以才有不畏险阻的身影和驶向远方的旦旦 ②带着信念出发,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变数。信念如同一把宝剑,能激发人的豪气 能照亮人的心 灵。信念使我们相信,没有雄鹰飞不过的高山,没有鲤鱼跳不过的龙门,生活中不会是永远的曲线,上帝为我们关闭 扇门,定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 ③带着信念出发,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不会用顾虑与烦恼束缚自己,羁()绊前进的脚步。人生因信念而辉煌!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所缺的汉字(2分) 无垠()羁绊()ao()翔jiao()健 (2)下面词语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伟岸景致壮美辽阔 B.辽阔壮美伟岸景致 C.景致伟岸辽阔壮美 D.壮美辽阔景致伟岸 (3)与第①段中画曲线的句子意境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4)仿照第②段划线句子,为第②段横线处补写一个最恰当的句子: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B、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C、小明捡到1000元如数交给了失主,这在校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D、最近,学校开展了许多为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缺乏长远的规划,缺乏创新的精神,都会障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B、命运之神给他的第一个惊喜首先是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
射阳县实验初中 2011 年春学期初三语文综合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35 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 分) (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人在困境中会萌发出新的希望,并暗示世间事物的消长变化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明做学问必须把书本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诗句是:“纸 上得来终觉浅, 。” (5)自古英雄多豪情!就如杜甫《望岳》中“ ,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就如王安石《登飞 来峰》中 “ 不 畏 浮 云 遮 望 眼 , ” 的 豁 达 胸 襟 ; 就 如 辛 弃 疾 《 破 阵 子 》 中 “ , ”的远大抱负。壮哉!奇哉! 2、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题目。(7 分) ①带着信念出发。草带着信念破土出发,所以才有葱郁无垠.( )的沃野和生机勃勃的□□。鹰带着信念展翅 áo( ) 翔,所以才有 jiǎo( )健动人的英姿和搏击长空的□□。水带着信念一路奔来,所以才有浩瀚.汹涌的大江和一望无际 的□□。船带着信念劈波斩浪,所以才有不畏险阻的身影和驶向远方的□□。 ②带着信念出发,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变数。信念如同一把宝剑,能激发人的豪气;__________,能照亮人的心 灵。信念使我们相信,没有雄鹰飞不过的高山,没有鲤鱼跳不过的龙门,生活中不会是永远的曲线,上帝为我们关闭 一扇门,定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 ③带着信念出发,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才不会用顾虑与烦恼束缚自己,羁.( )绊前进的脚步。人生因信念而辉煌!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根据拼音写出所缺的汉字 (2 分) 无垠.( ) 羁.绊( ) áo( ) 翔 jiǎo( )健 (2)下面词语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伟岸 景致 壮美 辽阔 B. 辽阔 壮美 伟岸 景致 C. 景致 伟岸 辽阔 壮美 D. 壮美 辽阔 景致 伟岸 (3)与第①段中画曲线的句子意境最相近的一项是( )(2 分) A.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C.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D.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4) 仿照第②段划线句子,为第②段横线处补写一个最恰当的句子: 。(1 分)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 ....,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B、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 ....,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C、小明捡到 1000 元如数交给了失主,这在校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 D、最近,学校开展了许多为同学们喜闻乐见 ....的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缺乏长远的规划,缺乏创新的精神,都会障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B、命运之神给他的第一个惊喜首先是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
C、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强 D、在中国馆的高超的建造艺术上,充分体现了我国科技人员非凡的智慧 5、下面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与这段文字的中心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 要享受生命首先要有勇气。①勇气就是古人说“舍我其谁”,鲁迅说“直面人生”,现代人说“潇洒走一回”痛快活 场”。②对生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人,不热爱生活的人,是不可能享受生命之果的。③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 ④望高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风光;将出海而又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 A①句B.②句C③句D④句 6、走进名著。(6分) 「甲]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十,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 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ε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 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自亮亮 他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 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 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 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 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 乙]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 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 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 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1)、片段甲中的“他”是指 他”一生最大的愿望是 乙段选自作者的作品集 ,选段中的“他”是指 。(4分) (2)、片段甲中划线部的作用是 7、综合性学习。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学校打算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请你一起参 与:(6分) (1)学生部为营造学雷锋活动的氛围,向全校同学征集学雷锋宣传标语,你所拟的宣传标语是 (2分) (2)、活动期间,有的同学认为雷锋精神值得弘扬,也有同学认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再谈学雷锋显得 有点过时,为了统一同学们的思想,班主任老师决定举行一次辩论会,请你帮助班主任老师确定一个有针对性的辩题 (2分) (3)雷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板报小组同学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仿照材料 帮助他们用四字短语概括出材料二和材料三所体现出来的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特点。(2分) 材料一,言行一致。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的更美好。”多帮助人民做 点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这些生动、质朴的话语 道出了雷锋人生的真谛,表明他完全摆脱了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的私念,把自己升华到高度忘我的精神境界。他不 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立志“做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时刻把“对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作为自己的座 右铭,一生中做了数不清的好事。从农村到机关,从工厂到部队,在他走过的地方,凡是对国家、对集体、对人民有
C、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强。 D、在中国馆的高超的建造艺术上,充分体现了我国科技人员非凡的智慧。 5、下面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与这段文字的中心不一致的一项是( )(2 分) 要享受生命首先要有勇气。①勇气就是古人说“舍我其谁”,鲁迅说“直面人生”,现代人说“潇洒走一回”“痛快活一 场”。②对生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人,不热爱生活的人,是不可能享受生命之果的。③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 ④望高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风光;将出海而又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 A.①句 B.②句 C.③句 D.④句 6、走进名著。(6 分) [甲]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 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 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 的,一个水世界。 他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 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 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 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 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 [乙]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 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 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 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⑴、片段甲中的“他”是指 ,“他”一生最大的愿望是 ;乙段选自作者的作品集 《 》,选段中的“他”是指 。(4 分) ⑵、片段甲中划线部的作用是 。(2 分) 7、综合性学习。3 月 5 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学校打算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请你一起参 与:(6 分)[来源:Z,x x,k.Com] ( 1 ) 学生 部 为营 造 学雷 锋 活动 的 氛围 , 向全 校 同学 征 集学 雷 锋宣 传 标语 , 你 所拟 的 宣传 标 语是 (2分) (2)、活动期间,有的同学认为雷锋精神值得弘扬,也有同学认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再谈学雷锋显得 有点过时,为了统一同学们的思想,班主任老师决定举行一次辩论会,请你帮助班主任老师确定一个有针对性的辩题: (2分) (3)雷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板报小组同学搜集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仿照材料一 帮助他们用四字短语概括出材料二和材料三所体现出来的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特点。 (2分) 材料一,言行一致。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的更美好。”“多帮助人民做 点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 的人。”这些生动、质朴的话语, 道出了雷锋人生的真谛,表明他完全摆脱了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的私念,把自己升华到高度忘我的精神境界。他不 仅这样说, 也是这样做的。他立志“做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时刻把“对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作为自己的座 右铭,一生中做了数不清的好事。从农村到机关,从工厂到部队,在他走过的地方,凡是对国家、对集体、对人民有
利的事情,他都自觉地积极去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模范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材料二 雷锋做好事,没有领导看到,更没有报酬,不是为了个人脸上贴金,也不是捞取点什么实惠, 而是要“永远愉快地帮助别人,毫不计较个人得失……”。人民群众这样赞扬他:“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在火车站,一位大嫂的车票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替他补了票,大嫂十分感动,当问他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 时,他只是风趣地回答道:“我的名字叫解放军,家住在中国。”雷锋认为,当一名无名英雄是最光荣的。”有人说雷锋 是个“傻子”’,在雷锋看来,当这样的“傻子”是光荣的。他说:“有些人说我是·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 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 的傻子’。”雷锋的“傻子”精神,充分表现了一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博大胸怀和为人民服务的执著追求 材料 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雷锋做好事,为人民服务,决不是靠一时的热 血和激动,而是坚持不懈,始终如一。无论在哪里,他从不降低为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入伍前,雷锋曾多次被有关 单位评为红旗手,被树为标兵。入伍后,他为人民做好事,从不间断。火车上,主动地协助乘务员打扫卫生、扶老携 幼:建筑工地上,他带病参加义务劳动,多拉快跑:当人民群众遭水灾时,主动捐款慰问:班里战友的被子脏了,他 不动声色地拆洗好:哪个战友的鞋子破了灬,他就拿去修补.'雷锋始终为人民勤勤恳恳做好事,他的一生真正体现了 为人民奉献自己光和热的一生。 材料二 材料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6分)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9、联系诗歌内容说说诗人为什么会“凭轩涕泗流”?(4分)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言文片段,完成下列各题。(15分)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 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 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 之阴,无陇断焉 (乙)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 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岀,桓侯又不悦。居十 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 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利的事情,他都自觉地积极去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模范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材料二 。雷锋做好事,没有领导看到,更没有报酬,不是为了个人脸上贴金,也不是捞取点什么实惠, 而是要“永远愉快地帮助别人,毫不计较个人得失… …”。人民群众这样赞扬他:“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在火车站,一位大嫂的车票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替他补了票,大嫂十分感动,当问他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 时,他只是风趣地回答道:“我的名字叫解放军,家住在中国。”雷锋认为,“当一名无名英雄是最光荣的。”有人说雷锋 是个“傻子”,在雷锋看来,当这样的“傻子”是光荣的。他说:“有些人说我是‘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 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也需要这样 的‘傻子’。”雷锋的 “傻子”精神,充分表现了一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博大胸怀和为人民服务的执著追求。 材料三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雷锋做好事,为人民服务,决不是靠一时的热 血和激动,而是坚持不懈,始终如一。无论在哪里,他从不降低为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入伍前,雷锋曾多次被有关 单位评为红旗手,被树为标兵。入伍后,他为人民做好事,从不间断。火车上,主动地协助乘务员打扫卫生、扶老携 幼;建筑工地上,他带病参加义务劳动,多拉快跑;当人民群众遭水灾时,主动捐款慰问;班里战友的被子脏了,他 不动声色地拆洗好;哪个战友的鞋子破了 ,他就拿去修补……雷锋始终为人民勤勤恳恳做好事,他的一生真正体现了 为人民奉献自己光和热的一生。 材料二 材料三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6分)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联系诗歌内容说说诗人为什么会“凭轩涕泗流”?(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言文片段,完成下列各题。(15 分)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 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 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来源:Zx x k .Com] 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 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 厝雍南。自此,冀之南, 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 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 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 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来源: Z x xk .Co m]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 分)
①年且九十 ②河曲智叟亡以应 ③不治将益深 ④臣是以无请也 ll、翻译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6分) (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面山而居”和“居十日”中的“居”意思相同,“桓侯故使人问之”和“两狼之并驱如故”中的“故”意思不 同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君有疾/在腠里”两句朗读节奏的划分都是正确的。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两则故事对我们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D.甲文都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3、甲乙两文都通过 描写刻画人物,甲文告诉我们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的道理,乙文桓侯的悲惨结局告 诉我们 (三)阅读《巴山为何夜雨》,完成下列各题。(14分) 巴山为何夜雨 (1)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诗中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 山夜雨时。”夜雨是指晚8时以后,到第二天早晨8时以前下的雨。“巴山”是指大巴山脉,“巴山夜雨”其实是泛指多夜 雨的我国西南山地(包括四川盆地地区)。这些地方的夜雨量一般都占全年降水量的60%,贵州高原的遵义、贵阳分别 占58%和67%。我国其他地方也有多夜雨的,但夜雨次数、夜雨量及影响范围都不如大巴山和四川盆地。西南山地为 什么多夜雨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2)在白天,四川盆地周边山坡上空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谷地中心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补充谷风,称之为反谷风。夜晚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空气冷重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谷地中心垂直方 向上,气流辐合上升,称之为反山风 (3)巴蜀地区的盆地地形,导致夜晚谷地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辐合上升,极易凝云致雨,故夜雨较多。而白天由暖空 气沿坡向上,盛行谷风,气流上升过程中极易产生云雾。山城重庆多雾,就是这样形成的。西南山地潮湿多云,夜间 密云蔽空,云层和地面之间,进行着多次的呼吸、辐射、再呼吸、再辐射的热量交换过程,因此云层对地面有保暖作 用,也使得夜间云层下部的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夜间在云层的上部,由于云体本身的辐射散热作用,使云层上部温 度偏低。这样,在云层的上部和下部之间便形成了温差,大气层趋向不稳定,偏暖湿的空气上升形成降雨。 (4)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气压差异又形成空气的水 平运动,这样,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5)此外,云贵高原对南下的冷空气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因而我国西南山地在冬半年常常受到准静止锋的影响。在 准静止锋滞留期间,锋面降水出现在夜间和清晨的次数,占相当大的比重,相应地增加了西南山地的夜雨率。夜雨增 大了地表径流,容易形成西南山地的秋汛。秋汛常在江淮流域发生,通常所说的“巴山夜雨”就出现在这个汛期内 选自《初中生世界》 14.文章的题目是用得很好,你认为好在哪里?(4分) 5.结合文义,给“巴山夜雨”下定义。(3分)
①年且.九十 ②河曲智叟亡.以应 ③不治将益.深 ④ 臣是以..无请也 11、翻译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6 分) (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面山而居”和“居十日”中的“居”意思相同,“桓侯故使人问之”和“两狼之并驱如故”中的“故”意思不 同。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君有疾/在腠里”两句朗读节奏的划分都是正确的。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两则故事对我们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D.甲文都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13、甲乙两文都通过 描写刻画人物,甲文告诉我们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的道理,乙文桓侯的悲惨结局告 诉我们 。(3 分) (三)阅读《巴山为何夜雨》,完成下列各题。(14 分) 巴山为何夜雨 ⑴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诗中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 山夜雨时。”夜雨是指晚 8 时以后,到第二天早晨 8 时以前下的雨。“巴山”是指大巴山脉,“巴山夜雨”其实是泛指多夜 雨的我国西南山地(包括四川盆地地区)。这些地方的夜雨量一般..都占全年降水量的 60%,贵州高原的遵义、贵阳分别 占 58%和 67%。我国其他地方也有多夜雨的,但夜雨次数、夜雨量及影响范围都不如大巴山和四川盆地。西南山地为 什么多夜雨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⑵在白天,四川盆地周边山坡上空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谷地中心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补充谷风,称之为反谷风。夜晚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空气冷重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谷地中心垂直方 向上,气流辐合上升,称之为反山风。 ⑶巴蜀地区的盆地地形,导致夜晚谷地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辐合上升,极易凝云致雨,故夜雨较多。而白天由暖空 气沿坡向上,盛行谷风,气流上升过程中极易产生云雾。山城重庆多雾,就是这样形成的。西南山地潮湿多云,夜间 密云蔽空,云层和地面之间,进行着多次的呼吸、辐射、再呼吸、再辐射的热量交换过程,因此云层对地面有保暖作 用,也使得夜间云层下部的温度不至于降得过低;夜间在云层的上部,由于云体本身的辐射散热作用,使云层上部温 度偏低。这样,在云层的上部和下部之间便形成了温差,大气层趋向不稳定,偏暖湿的空气上升形成降雨。 ⑷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气压差异又形成空气的水 平运动,这样,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⑸此外,云贵高原对南下的冷空气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因而我国西南山地在冬半年常常受到准静止锋的影响。在 准静止锋滞留期间,锋面降水出现在夜间和清晨的次数,占相当大的比重,相应地增加了西南山地的夜雨率。夜雨增 大了地表径流,容易形成西南山地的秋汛。秋汛常在江淮流域发生,通常所说的“巴山夜雨”就出现在这个汛期内。 选自《初中生世界》 14.文章的题目是用得很好,你认为好在哪里?(4 分) 15.结合文义,给“巴山夜雨”下定义。(3 分)
16.概括“巴山”多“夜雨”的原因?(4分) 17.第(1)段中加点的“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四)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20分) 灯笼(朱成玉) ①父亲做灯龙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靠它来赚钱。许多人为父亲遗憾,嫌他浪费了这身手艺。父亲却总是 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 ②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所以童年里,我们过年 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算是幸福的了。家境贫寒的穷人,会 拿些粮食来求灯笼,他们宁可从嘴里省出来几升粮食,也要做个大红灯笼,图个喜气。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当 成了好日子的火种。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 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连小咬儿都钻不进去的缝 ③这种呈椭圆形的灯笼被称为长命灯。灯笼通体由竹子制成,故有富贵驱邪之说。竹子四季常青,在民间寓意长 命富贵。依我们这里的民俗,逢年节点亮灯笼不仅增加年气,还可保一辈子不受穷。还有的人说,点上灯笼,可以使 家里人都健健康康,没病没灾。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是些善良而美好的愿望 ④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琐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 谨细致的操作。只有灯笼腰身糊裱上一圈红色皱纹纸的时候,灯笼才有了灵魂。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 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 ⑤父亲认真对待每一盏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地编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 苟地完成,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那些灯笼做好 后,父亲的手上便落满疮疤,那都是让锋利的竹条划伤的。 ⑥一年除夕,邻居拴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带阿爸去治病才回来,没赶 上定做灯笼。只想来碰碰运气,看父亲有没有多做出一个来。“我只想把灯笼高高地挂起来,没准那样阿爸的病很快就 会好了。”拴柱充满期待地说,仿佛这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堂堂一个五尺汉子,在父亲面前直抹眼泪 ⑦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拴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正好多一个。”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个 又红又大的灯笼递给拴柱:“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让你阿爸的病早日好起来。”拴柱一个劲地道谢 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 ⑧那是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我在心里和父亲赌气,父亲却说,如果拴柱的愿望可以成真, 我自然愿意把自家的灯笼送给他 ⑨那年除夕夜,我们家没有挂起灯笼,但左邻右舍高高挂起的灯笼,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地 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 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梦 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 ⑩现在我才懂得,父亲在编制那些灯笼的时候,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为罩,这盏灯 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熄灭。(选自《人生与处世》) 18.选文围绕父亲与灯笼主要叙述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6分)
16.概括“巴山”多“夜雨”的原因?(4 分) 17.第(1)段中加点的“一般”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 (四)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20 分) 灯 笼(朱成玉) ①父亲做灯龙的手艺远近闻名,但父亲从不靠它来赚钱。许多人为父亲遗憾,嫌他浪费了这身手艺。父亲却总是 憨厚地笑着说:当玩了,闲着也是闲着。 ②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来求父亲做灯笼。自然不会白求,家境殷实些的,会给些闲钱。所以童年里,我们过年 总会吃到很多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放的鞭炮也多,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算是幸福的了。家境贫寒的穷人,会 拿些粮食来求灯笼,他们宁可从嘴里省出来几升粮食,也要做个大红灯笼,图个喜气。他们把灯笼当成一种寄托,当 成了好日子的火种。父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害得自己整个腊月都闲不下来,忙得昏天黑地。但望着一家家大红灯 笼高高挂,父亲就会一边抽着烟袋,一边很满足地笑,把眼睛眯成了一条连小咬儿都钻不进去的缝。[来源:Z,x x ,k.Com] ③这种呈椭圆形的灯笼被称为长命灯。灯笼通体由竹子制成,故有富贵驱邪之说。竹子四季常青,在民间寓意长 命富贵。依我们这里的民俗,逢年节点亮灯笼不仅增加年气,还可保一辈子不受穷。还有的人说,点上灯笼,可以使 家里人都健健康康,没病没灾。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足,但都是些善良而美好的愿望。 ④做灯笼是个细致活儿,需经过片竹、削竹、编织、定型、上纸、写字、上油等繁琐的过程,每个过程都需要严 谨细致的操作。只有灯笼腰身糊裱上一圈红色皱纹纸的时候,灯笼才有了灵魂。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 气便骤 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 ⑤父亲认真对待每一盏灯笼,他虔诚地认为,每个灯笼都是有灵魂的,只有认认真真地编制,每尺每寸都一丝不 苟地完成,让每根竹条都规规矩矩,恰到好处地排好队,站好岗,灵魂才能在灯笼的身体里呆得安稳。那些灯笼做好 后,父亲的手上便落满疮疤,那都是让锋利的竹条划伤的。 ⑥一年除夕,邻居拴柱拎着半袋米来求灯笼。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因为带阿爸去治病才回来,没赶 上定做灯笼。只想来碰碰运气,看父亲有没有多做出一个来。“我只想把灯笼高高地挂起来,没准那样阿爸的病很快就 会好了。”拴柱充满期待地说,仿佛这灯笼真的成了救命良方。堂堂一个五尺汉子,在父亲面前直抹眼泪。 ⑦父亲刚开始犹豫了一下,但听到拴柱这样说,便斩钉截铁地说道:“有,正好多一个。”父亲从里屋拿出了一个 又红又大的灯笼递给拴柱:“把这个拿回家挂上吧,希望它能灵验,让你阿爸的病早日好起来。”拴柱一个劲地道谢。 父亲还撵出家门,硬是把那半袋米原封不动地塞给了拴柱。 ⑧那是留着自己挂的灯笼,可是父亲却将它送人了。我在心里和父亲赌气,父亲却说,如果拴柱的愿望可以成真, 我自然愿意把自家的灯笼送给他。 ⑨那年除夕夜,我们家没有挂起灯笼,但左邻右舍高高挂起的灯笼,那些被赋予了灵魂的灯笼,仿佛格外地惦地 着编制它们的人,争着要把光亮照过来似的,把我家的院子照得透亮。人们不约而同地仰起了头,看着那光闪闪的被 赋予了生命喜气的灯笼,仿佛看到了光灿灿的丰收的年景,看到了衣食无忧的将来,看到了一个个即将成真的美梦…… 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 ⑩现在我才懂得,父亲在编制那些灯笼的时候,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用善良做芯儿,用爱心为罩,这盏灯 笼高挂在我的心里,一生都不会熄灭。(选自《人生与处世》) 18. 选文围绕父亲与灯笼主要叙述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6 分)
9.简要说说选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结合语境,对下面的两个句子作简要赏析。(6分) )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 )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 21.选文着力描写父亲制作的灯笼,请简要分析灯笼在选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 三、作文(60分) 拥抱青春,会使你充满活力,激情四射:拥抱亲情,会使你体味幸福,常思感恩:拥抱友谊,会使你感受真情, 共享快乐:拥抱宽容,会使你胸襟豁达,超越自我:拥抱对手,会使你激发潜能,实现双赢:拥抱名著,会使你广交 圣贤,提升品位 大千世界,多彩人生,有太多的事物需要我们去亲近,去触摸,去体验,去用真情拥抱 请以“拥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要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⑤不要出现与你 相关的校名、人名、地名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简要说说选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结合语境,对下面的两个句子作简要赏析。(6 分) (1)细密的纹路衬上红色,一份喜气便骤然附到灯笼身上,挥之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醉的父亲看着那些在风中飘荡的大红灯笼,满脸荡漾着笑意:“总算没有瞎了这身手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选文着力描写父亲制作的灯笼,请简要分析灯笼在选文中有哪些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 分) 拥抱青春,会使你充满活力,激情四射;拥抱亲情,会使你体味幸福,常思感恩;拥抱友谊,会使你感受真情, 共享快乐;拥抱宽容,会使你胸襟豁达,超越自我;拥抱对手,会使你激发潜能,实现双赢;拥抱名著,会使你广交 圣贤,提升品位…… 大千世界,多彩人生,有太多的事物需要我们去亲近,去触摸,去体验,去用真情拥抱。 请以“拥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要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 600 字;⑤不要出现与你 相关的校名、人名、地名等
初三语文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l、(10分)(1)学而不思则罔(2)蒹葭苍苍(3)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绝知此事要躬 行(6)会当凌绝顶(7)自缘身在最高层(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共7分)(1)yinj翱矫(2分)(2)C(2分)(3)C(2分)(4)信念如同一盏明灯(1分) 3、D(2分)4、C(2分)5、C(2分) 6、(共6分)(1)祥子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朝花夕拾范爱农(4分)(2)描写了暴雨的猛烈,突出了祥子生活环境的恶劣 从而表现了祥子命运的不幸。(2分) 7、(共6分)(1)示例1:和谐雷锋,从我做起示例2:学雷锋助人为乐,做“雷锋”人人尊敬:示例3:学习雷锋,你我参与!(2分) (2)示例:学雷锋是否过时:当今学雷锋是否有必要(2分) 辩题应是辩论的话题,应具有冲突或者分歧,使辩论双方可以围绕这种对立或分歧展开对抗,进行论述、反驳和辯护,不能是 个明确的判断 (3)不图名利(淡泊名利等亦可)始终如一(善始善终等亦可)(2分) 8、抒发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洎无依的孤独感和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限伤心。(2分) 9、诗人凭轩老泪横流,不仅是有感于自己凄苦的身世,更重要的是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这才是诗人悲 痛的真正原因。(4分) 10、(每小题1分,计4分)将近亡:通“无”没有更加因此 l1、(1)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汉”“阴陇”断”译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2)医 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好治不病”“以为”是关键词)(6分) 12、D(2分) 13、对话(语言)不能讳疾忌医(如答遇事不能固执己见等亦可)(3分) 14、用疑问句式,化用古诗,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有一定的文学韵味,新颖别致。(4分) 15.巴山夜雨是指我国西南山地夜间降雨较多的自然现象。(3分) 16.主要是因为:(1)西南地区的盆地地形造成谷风盛行:(2)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常形成热力环流。(4分) 17.不能,因为“一般”说明“这些地方的夜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是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就显得太绝对。“一般”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分) 8、(1)父亲给人家做灯笼一视同仁,有求必应:(2)父亲一丝不苟地制作每一盏灯笼:(3)父亲将自家的灯笼送给了拴柱。(意思 对即可)(6分) 19、文中的父亲善良憨厚,富有爱心,手艺高超,严谨细致,不图钱财。(意思对即可)(4分) 20、示例:(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骤然附到、挥之不去”等词语,写出了灯笼有了灵魂、充满喜气的特点,赞美了父亲的劳动 成果。(2)“微醉、荡漾着笑意”的神态描写以及语言描写(或:以大红灯笼的喜气映衬父亲的喜悦),写出了父亲无比欣慰的心情,表现 了父亲的善良。(意思对即可)(6分) 21、“灯笼”是全文叙事的线索,也是父亲这一形象的象征,作者着力描写灯笼,突出了父亲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表达了作者对 父亲的祟敬、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4分)
初三语文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1、(10 分)(1)学而不思则罔 (2)蒹葭苍苍(3)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绝知此事要躬 行(6)会当凌绝顶(7)自缘身在最高层(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共 7 分) (1)yín jī 翱 矫. (2 分) (2)C (2 分) (3)C (2 分) (4)信念如同一盏明灯(1 分) 3、D (2 分) 4、C (2 分) 5、C (2 分) 6、(共 6 分)(1)祥子 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朝花夕拾 范爱农(4 分) (2)描写了暴雨的猛烈,突出了祥子生活环境的恶劣, 从而表现了祥子命运的不幸。(2 分) 7、(共 6 分)(1)示例 1:和谐雷锋,从我做起示例 2:学雷锋助人为乐,做“雷锋”人人尊敬; 示例 3:学习雷锋,你我参与!(2 分) (2)示例:学雷锋是否过时;当今学雷锋是否有必要 (2分) 辩题应是辩论的话题,应具有冲突或者分歧,使辩论双方可以围绕这种对立或分歧展 开对抗,进行论述、反驳和辩护,不能是 一个明确的判断。 (3)不图名利(淡泊名利等亦可) 始终如一(善始善终等亦可)(2分) 8、抒 发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和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限伤心。(2分) 9、诗人凭轩老泪横流,不仅是有感于自己凄苦的身世,更重要的是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这才是诗人悲 痛的真正原因。(4分) 10、(每小题1分,计4分)将近 亡:通“无”没有 更加 因此 11、(1)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汉”“阴”“陇”“断”译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2)医 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好治不病”“以为”是关键词) (6分) 12、D (2分) 13、对话(语言) 不能讳疾忌医(如答遇事不能固执己见等亦可)(3分) 14、用疑问句式,化用古诗,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有一定的文学韵味,新颖别致。(4分) 15.巴山夜雨是指我国西南山地夜间降雨较多的自然现象。(3分) 16.主要是因为:(1)西南地区的盆地地形造成谷风盛行;(2)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常形成热力环流。(4分) 17.不能,因为“一般”说明“这些地方的夜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是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就显得太绝对。“一般”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分) 18、(1)父亲给人家做灯笼一视同仁,有求必应;(2)父亲一丝不苟地制作每一盏灯笼;(3)父亲将自家的灯笼送给了拴柱。(意思 对即可)(6分) 19、文中的父亲善良憨厚,富有爱心,手艺高超,严谨细致,不图钱财。(意思对即可)(4 分) 20、示例:(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骤然附到、挥之不去”等词语,写出了灯笼有了灵魂、充满喜气的特点,赞美了父亲的劳动 成果。(2)“微醉、荡漾着笑意”的神态描写以及语言描写(或:以大红灯笼的喜气映衬父亲的喜悦),写出了父亲无比欣慰的心情,表现 了父亲的善良。(意思对即可)(6 分) 21、“灯笼”是全文叙事的线索,也是父亲这一形象的象征,作者着力描写灯笼,突出了父亲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盏灯笼,表达了作者对 父亲的崇敬、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