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轴 §1、概述 §2、轴的结构设计 §3、轴的强度计算 §4、轴的刚度计算 §5、轴的临界转速 §6、提高轴的强度、刚度 和减轻重量的措施
§1、概述 §2、轴的结构设计 §3、轴的强度计算 §4、轴的刚度计算 §5、轴的临界转速 §6、提高轴的强度、刚度 和减轻重量的措施 第八章 轴
包恋没第八章轴 §1、概述 一、主要功用 1、支承轴上回转零件(如齿轮) 2、传递运动和动力 带式1 二、分类 输送|Il 电动机 机 1、按承载分 减速器 心轴:只承受弯曲(M),不传递转矩(T=0) 转动心轴:轴转动 固定心轴:轴固定
机械设计 第八章 轴 2 §1、概述 一、主要功用 二、分类 1、按承载分 心轴:只承受弯曲(M),不传递转矩(T=0) 1、支承轴上回转零件(如齿轮) 转动心轴:轴转动 固定心轴:轴固定 2、传递运动和动力
包恋没第八章轴 问:火车轮轴属于什么类型? F 问:自行车轴属于什么类型?
机械设计 第八章 轴 3 问:火车轮轴属于什么类型? 问:自行车轴属于什么类型?
包恋没第八章轴 传动轴:只受转矩,不受弯矩M=0,T≠0 如:汽车下的传动轴。 转轴:既传递转矩(T)、又承受弯矩(M) 如:减速器中的轴。 受扭轴段
机械设计 第八章 轴 4 转轴:既传递转矩(T)、又承受弯矩(M) 如:减速器中的轴。 传动轴:只受转矩,不受弯矩M=0,T≠0 如:汽车下的传动轴
包恋没第八章轴 5 问:根据承载情况下列各轴分别为哪种类型? 减速器 0 电动机 0轴:传动轴 I轴:转轴 III 小齿轮 Ⅱ轴:转动心轴 卷筒 Ⅲ轴:转轴 Ⅳ轴:转轴 大齿轮 V轴:转动心轴 如何判断轴是否传递转矩 从原动机向工作机画传动路线,若传动路 线沿该轴轴线走过一段距离,则该轴传递转矩。 如何判断轴是否承受弯矩 该轴上除联轴器外是否还有其它传动零件, 若有则该轴承受弯矩,否则不承受弯矩
机械设计 第八章 轴 5 问:根据承载情况下列各轴分别为哪种类型? 0 轴: Ⅰ轴: Ⅴ轴: Ⅱ轴: Ⅲ轴: Ⅳ轴: 传动轴 转轴 转动心轴 转轴 转轴 转动心轴 如何判断轴是否传递转矩: 从原动机向工作机画传动路线,若传动路 线沿该轴轴线走过一段距离,则该轴传递转矩。 如何判断轴是否承受弯矩: 该轴上除联轴器外是否还有其它传动零件, 若有则该轴承受弯矩,否则不承受弯矩
包恋没第八章轴 2、按轴线形状分 光轴七e∈ 直轴 阶梯轴三 又可分为实心、空心(加工困难) ○曲轴:发动机专用零件
机械设计 第八章 轴 6 曲轴:发动机专用零件 2、按轴线形状分 直轴 又可分为实心、空心(加工困难) 光轴 阶梯轴
包恋没第八章轴 钢丝软轴:轴线可任意弯曲,传动灵活。 接头 动力源 被驱动装置 钢丝软轴 接头
机械设计 第八章 轴 7 钢丝软轴:轴线可任意弯曲,传动灵活。 动力源 被驱动装置 接头 接头 钢丝软轴
没說第八章轴 8 命 命命 钢丝软轴的绕制 三、轴的材料 、碳素钢:30、35、45、50(正火或调质),45应用最广。 价廉,对应力集中不敏感,良好的加工性 2、中、低碳合金钢:强度高、寿命长,对应力集中敏感, 用于重载、小尺寸的轴
机械设计 第八章 轴 8 三、轴的材料 1、碳素钢:30、35、45、50(正火或调质),45应用最广。 价廉,对应力集中不敏感,良好的加工性。 2、中、低碳合金钢:强度高、寿命长,对应力集中敏感, 用于重载、小尺寸的轴。 钢丝软轴的绕制
包恋没第八章轴 种类 注意:钢材 对钢材弹性模量E影响很小, 热处理 用「热处理 合金钢不能提高轴的刚度。 问:当轴的刚度不足时,如何提高轴的刚度? ○3、合金铸铁、QT:铸造成形,吸振,可靠性低,品 质难控制,常用于凸轮轴、曲轴。 四、轴设计的主要问题 失效形式:1、疲劳破坏一疲劳强度校核。 2、变形过大一刚度验算(如机床主轴)
机械设计 第八章 轴 9 注意:钢材 种类 热处理 对钢材弹性模量E影响很小, 3、合金铸铁、QT:铸造成形,吸振,可靠性低,品 质难控制,常用于凸轮轴、曲轴。 四、轴设计的主要问题 失效形式:1、疲劳破坏— 疲劳强度校核。 2、变形过大— 刚度验算(如机床主轴)。 问:当轴的刚度不足时,如何提高轴的刚度? ∴用 热处理 合金钢 不能提高轴的刚度
包恋没第八章轴 10 3、振动折断一高速轴,自振频率与轴转速接近; 4、塑性变形—短期尖峰载荷—验算屈服强度。 设计的主要问题 合理的结构设计一保证轴上零件有可靠的工 作位置,装配、拆卸方便,周向、轴向固定 可靠,便于轴上零件的调整; 2、工作能力计算 、有足够的强度—疲劳强度、静强度 b、有足够的刚度一防止产生大的变形; C、有足够的稳定性—防止共振—稳定性计算
机械设计 第八章 轴 10 3、振动折断— 高速轴,自振频率与轴转速接近; 4、塑性变形— 短期尖峰载荷— 验算屈服强度。 设计的主要问题: a、有足够的强度— 疲劳强度、静强度; 1、合理的结构设计— 保证轴上零件有可靠的工 作位置,装配、拆卸方便,周向、轴向固定 可靠,便于轴上零件的调整; b、有足够的刚度— 防止产生大的变形; c、有足够的稳定性— 防止共振— 稳定性计算。 2、工作能力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