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与创意第十二讲遗产景观与神话重塑大纲 一作为文化资本的文化遗产 (一)文化遗产运动 ·UNESC0的《世界文化发展十年(1988-1997)》四大目标: 一把文化放在发展中心地位;维护和强化文化身份;扩大文化生活的 参与性;促进国际文化合作。 ·1998年斯德哥尔摩会议五大目标: ·文化政策成为发展战略之一;促进文化生活中的创造性和参与度;制定制度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并保护和巩固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多样性:为文化发展提供更 多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 ·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二)“世遗”与“中遗”:新时代的香饽饽 二作为文化遗产的神话 ·神话:当代民族文化遗产之核心。神话至少以三种方式影响当下生活: 一神话原型与神话意象构成个体心理以及集体无意识源头 一表现为特定符号体系的神话是族群认同与区分的内在依据 一神话以一种超文体的方式联通历史、现实与未来,并创造出连绵不绝 的当代神话 ◇令人惊讶的是影响深层创造核心并给它以灵感的独特有效力量蕴藏 在最微不足道的保育室的童话中一一就像海洋的气味包含在一滴海 水之中,生命的全部奥秘存在于一颗跳蚤的卵内。因为神话的象征符 号不是创造出来的,这些符号不能定制、不能发明、也不能永远被抑 制。它们是心灵的自然产物,每一个象征符号都含有心灵的完整无缺 的萌芽力量。 令神话是我们赖以生存的(Myth to Live by.) 一一约瑟夫坎贝尔 ◇美、真实、荣誉这些都是超越了凡人的真理。人们知道那里有真 理,但他们看不见,这些真理是非实质的,但这并不影响它们对我们 的真实性。只有通过神话的语言,我们才能说出这些真理。只有通过 神话,通过众口相传的故事,我们才能对来自上帝的生命产生期望
神话与创意 第十二讲 遗产景观与神话重塑 大纲 一 作为文化资本的文化遗产 (一)文化遗产运动 • UNESCO 的《世界文化发展十年(1988-1997)》四大目标: – 把文化放在发展中心地位;维护和强化文化身份; 扩大文化生活的 参与性; 促进国际文化合作。 • 1998 年斯德哥尔摩会议五大目标: • 文化政策成为发展战略之一;促进文化生活中的创造性和参与度;制定制度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并保护和巩固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多样性;为文化发展提供更 多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 • 2003 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二)“世遗”与“中遗”:新时代的香饽饽 二 作为文化遗产的神话 • 神话:当代民族文化遗产之核心。神话至少以三种方式影响当下生活: – 神话原型与神话意象构成个体心理以及集体无意识源头 – 表现为特定符号体系的神话是族群认同与区分的内在依据 – 神话以一种超文体的方式联通历史、现实与未来,并创造出连绵不绝 的当代神话 令人惊讶的是影响深层创造核心并给它以灵感的独特有效力量蕴藏 在最微不足道的保育室的童话中——就像海洋的气味包含在一滴海 水之中,生命的全部奥秘存在于一颗跳蚤的卵内。因为神话的象征符 号不是创造出来的,这些符号不能定制、不能发明、也不能永远被抑 制。它们是心灵的自然产物,每一个象征符号都含有心灵的完整无缺 的萌芽力量。 神话是我们赖以生存的(Myth to Live by) ——约瑟夫·坎贝尔 美、真实、荣誉……这些都是超越了凡人的真理。人们知道那里有真 理,但他们看不见,这些真理是非实质的,但这并不影响它们对我们 的真实性。只有通过神话的语言,我们才能说出这些真理。只有通过 神话,通过众口相传的故事,我们才能对来自上帝的生命产生期望
一一托尔金 >凯伦~阿姆斯特朗(K.Armstrong)《神话简史》道出文化寻根的精神秘密: 四神话是一种艺术形式,能够直接进入到我们的存在之中,并且永久地改变着我们 的存在。艺术就像某些种类的宗教的和形而上的体验那样,对人类经验最具有“渗透 性”、转换性的感召力。 四超验性的体验从来就是人类经验的一部分。我们寻求心醉神迷的那一刻。宗教曾 是获得心醉神迷状态的传统方式,但是如果人们在神庙、教堂中不再能发现它,那 就会到别处去寻找它:在艺术、音乐、诗歌、摇滚、舞蹈、毒品、性或体育运动中 去寻找。 由此带来:文化资源与神话的价值重估 思考:神话如何产出经济?好莱坞、迪斯尼为何偏爱神话素材? 三遗产景观与民族身份及其神话的符号资本化一一以丹巴甲居藏寨为例 关键:民族身份及生活方式是特殊文化符号和潜在的文化资本。每天面对同一个问题: 如何向众人说明和展示自己的民族身份。族群边界的重新确认与强化 东道主游客 “他者”想象的满足 >外在的民族符号和仪式行为增多 >文化/民俗在展演中加强 四“非遗”景观:敢壮山布洛陀神话重构和文化创意 布洛陀:从地方神话到珠江流域人文始祖 《布洛陀》:从口传神话或手抄经书一一物化遗址 敢壮山:布洛陀遗址的“发明”与重构 布洛陀+敢壮山:民间自发祭祀一一区域民族公祭,学术探讨一一文化寻根一一旅游景观 思考与讨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新一轮的区域经济模式变迁中获得自己的价值? 阅读材料: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一一以导游词底本与导游的叙事表演为中心,《民 俗研究》2014年第1期:
——托尔金 凯伦·阿姆斯特朗(K. Armstrong)《神话简史》道出文化寻根的精神秘密: 神话是一种艺术形式,能够直接进入到我们的存在之中,并且永久地改变着我们 的存在。艺术就像某些种类的宗教的和形而上的体验那样,对人类经验最具有“渗透 性”、转换性的感召力。 超验性的体验从来就是人类经验的一部分。我们寻求心醉神迷的那一刻。宗教曾 是获得心醉神迷状态的传统方式,但是如果人们在神庙、教堂中不再能发现它,那 就会到别处去寻找它:在艺术、音乐、诗歌、摇滚、舞蹈、毒品、性或体育运动中 去寻找。 由此带来:文化资源与神话的价值重估 思考:神话如何产出经济?好莱坞、迪斯尼为何偏爱神话素材? 三 遗产景观与民族身份及其神话的符号资本化——以丹巴甲居藏寨为例 关键:民族身份及生活方式是特殊文化符号和潜在的文化资本。每天面对同一个问题: 如何向众人说明和展示自己的民族身份。 族群边界的重新确认与强化 东道主游客 “他者”想象的满足 外在的民族符号和仪式行为增多 文化/民俗在展演中加强 四 “非遗”景观:敢壮山布洛陀神话重构和文化创意 布洛陀:从地方神话到珠江流域人文始祖 《布洛陀》:从口传神话或手抄经书——物化遗址 敢壮山:布洛陀遗址的“发明”与重构 布洛陀+敢壮山:民间自发祭祀——区域民族公祭,学术探讨——文化寻根——旅游景观 思考与讨论: •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新一轮的区域经济模式变迁中获得自己的价值? 阅读材料: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词底本与导游的叙事表演为中心,《民 俗研究》2014 年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