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不比》学案 黄岩中学林福华老师整理 、基本要求 1、背诵2.14、16.4、15.23、12.24章。 2、掌握“周”、“比 矜”、“责”、“斯”、“举”、“道”在文中的 含义。 3、理解孔子关于择友、察人、处事、待人等方面的主要观点。 4、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周而不比”的主要表现 几个主要观点 1、关于“周而不比 (1)周而不比的含义:周而不比是“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 一定的原则。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普遍团结人而不 搞宗派,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 (2)要做到周而不比,一要胸襟宽广,“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二要以道义为 重,做人讲忠信,办事讲原则,不惟利是图。 2、关于“矜而不争” (1)矜而不争的意思是:庄重自持但不争强好胜 (2)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而是有进 取心但不斤斤计较。 3、关于君子“择友” 1)择友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即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 人交朋友,而不是与谄媚逢迎、虚伪不一、夸夸其谈的人相交 (2)交往方式:以文会友,以友辅 3)交往尺度: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给朋友提意见和建议,适可而止。 4、关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用正直来回报仇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这 是孔子的恩仇观 (2)相对而言,“以德报怨”显得无原则,太宽厚;法家的“以牙还牙”“以 怨报怨”显得太偏狭,冤冤相报,不利于社会稳定 (3)“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一种较高的境界 三、知识积累 1、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B.名作状C.名作使动D.名作意动E.形作名F.形作动G.形 作使动H.形作意动I.动词作名词J.动词作使动 子类型意思句子类型意思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则远怨矣 友直,友谅,友多闻毋自辱也 2、写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句中义和今义 向子句中义今义向子句中义今义 小人比而不周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唯仁者能好人 视其所以 3、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周而不比》学案 黄岩中学林福华老师整理 一、基本要求 1、背诵 2.14、16.4、15.23、12.24 章。 2、掌握“周”、“比”、“矜”、“责”、“斯”、“举”、“道”在文中的 含义。 3、理解孔子关于择友、察人、处事、待人等方面的主要观点。 4、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周而不比”的主要表现。 二、几个主要观点 1、关于“周而不比” (1)周而不比的含义:周而不比是“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 一定的原则。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普遍团结人而不 搞宗派,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 (2)要做到周而不比,一要胸襟宽广,“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二要以道义为 重,做人讲忠信,办事讲原则,不惟利是图。 2、关于“矜而不争” (1)矜而不争的意思是:庄重自持但不争强好胜。 (2)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而是有进 取心但不斤斤计较。 3、关于君子“择友” (1)择友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即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 人交朋友,而不是与谄媚逢迎、虚伪不一、夸夸其谈的人相交。 (2)交往方式: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交往尺度: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给朋友提意见和建议,适可而止。 4、关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用正直来回报仇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这 是孔子的恩仇观。 (2)相对而言,“以德报怨”显得无原则,太宽厚;法家的“以牙还牙”“以 怨报怨”显得太偏狭,冤冤相报,不利于社会稳定, (3)“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一种较高的境界。 三、知识积累 1、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 E.形作名 F.形作动 G.形 作使动 H.形作意动 I.动词作名词 J.动词作使动 句 子 类型 意 思 句 子 类型 意 思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则远怨矣 友直,友谅,友多闻 毋自辱也 2、写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句中义和今义 句 子 句中义 今 义 句 子 句中义 今 义 小人比而不周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唯仁者能好人 视其所以 3、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向子类型向子类型 人焉廈哉 何以报德?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毋自辱也 以德报怨,何如?□ 事君数,斯辱矣 四、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A.矜(jin)而不争人焉廈(sou)哉 B.友便辟( pianpl)仁 者能好(hao)人 C.友便侒( pianning)事君数(shuo) D.善道(d6o)之毋(w) 自辱也 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小人比而不周(团结) 君子矜而不争(庄重自持) B.观其所由(经历) 人焉廈哉(隐藏) C.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等到) 友直,友谅(谅解) D.友便辟,友善柔(谄媚逢迎) 友便辟,友善柔(和善温顺) 3.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友便侒,损矣(巧言善辩) 君子矜而不争(夸耀) 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责任) 君子不以言举人(选用) 不以人废言(拒绝) 事君数,斯辱矣(频繁无 度 D.忠告而善道之(传道 君子以文会友(结交) 4.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君子不以言举人/君子以文会友 B.观过,斯知仁矣/朋友数,斯 疏矣 C.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躬自厚而薄责于人D.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久而 敬之 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人焉廈哉②毋自辱焉 ③朋友数,斯疏矣 ④观过, 斯知仁矣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 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 同 6.选出下列加点的“而”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君子周而不比 B.君子矜而不 C.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D.忠告而善道之 7.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 远怨矣 C.忠告而善道之 D.君子以文会 友,以友辅仁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句 子 类 型 句 子 类 型 人焉廋哉 何以报德?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毋自辱也 以德报怨,何如? 事君数,斯辱矣 四、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A.矜(jīn)而不争 人焉廋(sòu)哉 B.友便辟(piánpì)仁 者能好(hǎo)人 C.友便侫(piánnìng)事君数(shuò) D.善道(dǎo)之 毋(wù) 自辱也 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小人比而不周(团结) 君子矜而不争(庄重自持) B.观其所由(经历) 人焉廋哉(隐藏) C.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等到) 友直,友谅(谅解) D.友便辟,友善柔(谄媚逢迎) 友便辟,友善柔(和善温顺) 3.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友便侫,损矣(巧言善辩) 君子矜而不争(夸耀) 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责任) 君子不以言举人(选用) C.不以人废言(拒绝) 事君数,斯辱矣(频繁无 度) D.忠告而善道之(传道) 君子以文会友(结交) 4.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君子不以言举人/ 君子以文会友 B.观过,斯知仁矣/ 朋友数,斯 疏矣 C.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D.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久而 敬之 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人焉廋哉 ②毋自辱焉 ③朋友数,斯疏矣 ④观过, 斯知仁矣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 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 同 6.选出下列加点的“而”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君子周而不比 B.君子矜而不 争 C.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D.忠告而善道之 7.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 远怨矣 C.忠告而善道之 D.君子以文会 友,以友辅仁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B.群居终日,言不及 义 C.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 D.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9.掌握下列成语,并理解其含义。 周而不比 以德报德 以德报 言不及义 以文会友 以人废言 直谅多 闻 观过知仁 五、语段阅读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5·15)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4·34)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5·23)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5·17)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4·26)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12·24) 1.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 孔子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请你据选文分点概括晏平仲这交友 之道 3.请你谈谈你对“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这句话的理解。 答 六、名句背诵检测 (1)君子周而不比, (2)君子矜而不争, 3)视其所 以 人焉廈哉? (4)益者三友, (5)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损矣
A.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B.群居终日,言不及 义 C.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 D.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9.掌握下列成语,并理解其含义。 周而不比 以德报德 以德报 德 言不及义 以文会友 以人废言 直谅多 闻 观过知仁 五、语段阅读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5•15)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4•34)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5•23)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5•17)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4•26)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12•24) 1.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 。(2)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 。 2.孔子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请你据选文分点概括晏平仲这交友 之道。 答: 。 3.请你谈谈你对“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这句话的理解。 答: 。 六、名句背诵检测 (1)君子周而不比, 。 (2)君子矜而不争, 。 (3)视其所 以, , ,人焉廋哉? (4)益者三友, 。 (5)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 , , 损矣
(6) ,则远怨矣。 (7)以直报怨, (8)君子不以言举人 (9)事君数,斯辱 矣 (10)君子以文会友, 七、课文探究 l、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前两章都涉及了交友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什么? 答 (2)孔子和曾子的交友之道有什么不同?你怎样评价他们的交友之道? 答 2、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孔子却说“矜而不争”,告诫人不要争强好胜。假 如我们依照孔子的这些思想来处事,不是没有进取心,会与时代精神相悖吗? 3、在人与人的交往问题上,原始儒家追求友好交往和诚实交往的目标,但孔子 同时又以“仁”为标准,不赞成同任何人都进行交往。而且他以“和而不同”为 原则,反对把交往降为党派活动,除主张要“适中交往”外,孔子还说:“君子 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 灵公》)“人之过也,各于其党。”(《里仁》)。可见,在交往问题上,孔子 认为我们不可以放弃自己的意志和立场而依附于他人,甚至把交往蜕变为一种结 党营私的活动。对孔子的这种交往观,你是怎么看待的?请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不超过100字) 答 《周而不比》学案教师版 林福华老师整理 、基本要求 1、背诵2.14、16.4、15.23、12.24章。 2、掌握“周”、“比”、“矜”、“责”、“斯”、“举”、“道”在文中的 含义 3、理解孔子关于择友、察人、处事、待人等方面的主要观点 4、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周而不比”的主要表现 几个主要观点
(6) ,则远怨矣。 (7)以直报怨, 。 (8)君子不以言举人, 。 (9)事君数,斯辱 矣; , 。 (10)君子以文会友, 。 七、课文探究 1、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前两章都涉及了交友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什么? 答: (2)孔子和曾子的交友之道有什么不同?你怎样评价他们的交友之道? 答: 2、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孔子却说“矜而不争”,告诫人不要争强好胜。假 如我们依照孔子的这些思想来处事,不是没有进取心,会与时代精神相悖吗? 3、在人与人的交往问题上,原始儒家追求友好交往和诚实交往的目标,但孔子 同时又以“仁”为标准,不赞成同任何人都进行交往。而且他以“和而不同”为 原则,反对把交往降为党派活动,除主张要“适中交往”外,孔子还说:“君子 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 灵公》)“人之过也,各于其党。”(《里仁》)。可见,在交往问题上,孔子 认为我们不可以放弃自己的意志和立场而依附于他人,甚至把交往蜕变为一种结 党营私的活动。对孔子的这种交往观,你是怎么看待的?请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不超过 100 字) 答: 《周而不比》学案教师版 林福华老师整理 一、基本要求 1、背诵 2.14、16.4、15.23、12.24 章。 2、掌握“周”、“比”、“矜”、“责”、“斯”、“举”、“道”在文中的 含义。 3、理解孔子关于择友、察人、处事、待人等方面的主要观点。 4、结合生活实际,说出“周而不比”的主要表现。 二、几个主要观点
1、关于“周而不比 (1)周而不比的含义:周而不比是“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 定的原则。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普遍团结人而不 搞宗派,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 2)要做到周而不比,一要胸襟宽广,“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二要以道义为 重,做人讲忠信,办事讲原则,不惟利是图。 2、关于“矜而不争” (1)矜而不争的意思是:庄重自持但不争强好胜 (2)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而是有进 取心但不斤斤计较。 3、关于君子“择友 (1)择友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即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 人交朋友,而不是与谄媚逢迎、虚伪不一、夸夸其谈的人相交。 (2)交往方式: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交往尺度: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给朋友提意见和建议,适可而止。 4、关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用正直来回报仇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这 是孔子的恩仇观。 (2)相对而言,“以德报怨”显得无原则,太宽厚;法家的“以牙还牙”“以 怨报怨”显得太偏狭,冤冤相报,不利于社会稳定 (3)“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一种较高的境界 知识积累 1、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B.名作状C.名作使动D.名作意动E.形作名F.形作动G.形 作使动H.形作意动I.动词作名词J.动词作使动 句子类型。意思向子类型思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A合群自厚而薄责于人F厚责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A结党则远怨矣 远离 友直,友谅,友多闻见识毋自辱也G使受辱 2、写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句中义和今义 向子句中义今义向 子”句中义今义 小人比而不周不团结不周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厌恶人坏人 唯仁者能好人喜爱人好的人视其所以 所做的因此 3、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类 子类型 人焉廈哉艇问句宾语前置何以报德?疑问句宾语前置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状语后句毋自辱也否定句宾语前置 以德报怨,何如?疑问句宾语前置「君数,斯辱矣被动句 四、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A.矜(jn)而不争 人焉廈(sou)哉 .友便辟( jianpi)仁者 能好(hao)人
1、关于“周而不比” (1)周而不比的含义:周而不比是“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 一定的原则。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普遍团结人而不 搞宗派,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 (2)要做到周而不比,一要胸襟宽广,“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二要以道义为 重,做人讲忠信,办事讲原则,不惟利是图。 2、关于“矜而不争” (1)矜而不争的意思是:庄重自持但不争强好胜。 (2)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而是有进 取心但不斤斤计较。 3、关于君子“择友” (1)择友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即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 人交朋友,而不是与谄媚逢迎、虚伪不一、夸夸其谈的人相交。 (2)交往方式: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交往尺度: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给朋友提意见和建议,适可而止。 4、关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用正直来回报仇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这 是孔子的恩仇观。 (2)相对而言,“以德报怨”显得无原则,太宽厚;法家的“以牙还牙”“以 怨报怨”显得太偏狭,冤冤相报,不利于社会稳定, (3)“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一种较高的境界。 三、知识积累 1、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填代码)并写出活用后的意思 A.名作动 B.名作状 C.名作使动 D.名作意动 E.形作名 F.形作动 G.形 作使动 H.形作意动 I.动词作名词 J.动词作使动 句 子 类型 意思 句 子 类型 意思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A 合群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F 厚责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A 结党 则远怨矣 F 远离 友直,友谅,友多闻 I 见识 毋自辱也 G 使受辱 2、写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句中义和今义 句 子 句中义 今 义 句 子 句中义 今义 小人比而不周 不团结 不周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厌恶人 坏人 唯仁者能好人 喜爱人 好的人 视其所以 所做的 因此 3、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 子 类 型 句 子 类 型 人焉廋哉 疑问句宾语前置 何以报德? 疑问句宾语前置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状语后句 毋自辱也 否定句宾语前置 以德报怨,何如? 疑问句宾语前置 事君数,斯辱矣 被动句 四、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A.矜(jīn)而不争 人焉廋(sòu)哉 B.友便辟(piánpì) 仁者 能好(hào)人
C.友便侒( planning)事君数(shuo) D.善道(dao)之毋(w) 自辱也 谷案:C【A廈(s0u),B辟(h),毋(w)】 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小人比而不周(团结) 君子矜而不争(庄重自持) B.观其所由(经历) 人焉廈哉(隐藏) C.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等到)友直,友谅(谅解) D.友便辟,友善柔(谄媚逢迎)友便辟,友善柔(和善温顺) 谷案:B【A比:勾结;C及:涉及,谅:诚信;D普柔:假装和善】 3.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友便侒,损矣(巧言善辩) 君子矜而不争(夸耀) 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责任) 君子不以言举人(选用) C.不以人废言(拒绝) 事君数,斯辱矣(频繁无度) D.忠告而善道之(传道) 君子以文会友(结交) 答案:C【A矜:庄重自持;C责:要求;D道:劝导】 4.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君子不以言举人/君子以文会友 B.观过,斯知仁矣/朋友数,斯疏 矣 C.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躬自厚而薄责于人D.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久而 敬之 答案:B【A介词,因为/介词,用,拿;B连词,那么,就;C,介词,被/介词, 对;D结构助词,的/代词,他】 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人焉廈哉②毋自辱焉 ③朋友数,斯疏矣 ④观过, 斯知仁矣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 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答案:D【①疑问代词,哪里,②助词,陈述句尾表陈述语气;③④语气助词, 表肯定,了】 6.选出下列加点的“而”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君子周而不比 B.君 子矜而不争 C.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D.忠告而善道之 答案:D【D连词,表并列,其余为连词,表转折】 7.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 远怨矣 C.忠告而善道之 D.君子以文会 友,以友辅仁 答案:C【“道”通“导”,劝导。】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群居终日,言不及 义
C.友便侫(piánnìng) 事君数(shuò) D.善道(dǎo)之 毋(wù) 自辱也 答案:C【A 廋(sōu),B 辟(bì),毋(wú)】 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小人比而不周(团结) 君子矜而不争(庄重自持) B.观其所由(经历) 人焉廋哉(隐藏) C.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等到) 友直,友谅(谅解) D.友便辟,友善柔(谄媚逢迎) 友便辟,友善柔(和善温顺) 答案:B【A 比:勾结;C 及:涉及,谅:诚信;D 善柔:假装和善】 3.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友便侫,损矣(巧言善辩) 君子矜而不争(夸耀) 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责任) 君子不以言举人(选用) C.不以人废言(拒绝) 事君数,斯辱矣(频繁无度) D.忠告而善道之(传道) 君子以文会友(结交) 答案:C【A 矜:庄重自持;C 责:要求; D 道:劝导】 4.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君子不以言举人/ 君子以文会友 B.观过,斯知仁矣/ 朋友数,斯疏 矣 C.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D.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久而 敬之 答案:B【A 介词,因为/介词,用,拿;B 连词,那么,就;C,介词,被/介词, 对;D 结构助词,的/代词,他】 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人焉廋哉 ②毋自辱焉 ③朋友数,斯疏矣 ④观过, 斯知仁矣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 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答案:D【①疑问代词,哪里,②助词,陈述句尾表陈述语气;③④语气助词, 表肯定,了】 6.选出下列加点的“而”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君子周而不比 B.君 子矜而不争 C.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D.忠告而善道之 答案:D 【D 连词,表并列,其余为连词,表转折】 7.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 远怨矣 C.忠告而善道之 D.君子以文会 友,以友辅仁 答案:C 【“道”通“导”,劝导。】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B.群居终日,言不及 义
C.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 D.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谷案:A 五、语段阅读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5·15)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4·34)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5·23)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5·17)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4·26)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12·24) 1.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君子不因为一个人言论可取就选用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可取就拒绝他的 言论 (2)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侍奉君主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羞辱;与朋友相交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疏远。 2.孔子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请你据选文分点概括晏平仲这交友 之道。 答:(1)严以律己,宽以待人;(2)以直报怨,以德报德;(3)不以言举 人,不以人废言;(4)适度交往,保持距离;(5)忠告善道,适可而止 3.请你谈谈你对“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这句话的理解。 答: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 坚持不听,也就作罢。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 认和尊重。如果朋友不听,你一再劝告,就会自取其辱。 六、名句背诵检测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廈哉? (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5)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侒,损矣。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7)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宣。 (9)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0)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七、探究 1、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前两章都涉及了交友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什么? 答:朋友相处勿烦琐无度,忠言相劝,适可而止,不听就作罢 (2)孔子和曾子的交友之道有什么不同?你怎样评价他们的交友之道? 答:孔子的交友之道包括忠告、普导、不可则止三方面,强调自主平等真诚的 独立人格;曾子从交友的方式出发,强调文章学问在交友中的作用,交友的目 的是培养仁德
C.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 D.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答案:A 五、语段阅读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5•15)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4•34)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5•23)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5•17)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4•26)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12•24) 1.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君子不因为一个人言论可取就选用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可取就拒绝他的 言论。 (2)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侍奉君主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羞辱;与朋友相交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疏远。 2.孔子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请你据选文分点概括晏平仲这交友 之道。 答:(1)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2)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不以言举 人,不以人废言; (4)适度交往,保持距离; (5)忠告善道,适可而止 3.请你谈谈你对“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这句话的理解。 答: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 坚持不听,也就作罢。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 认和尊重。如果朋友不听,你一再劝告,就会自取其辱。 六、名句背诵检测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5)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7)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9)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0)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七、探究 1、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前两章都涉及了交友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什么? 答:朋友相处勿烦琐无度,忠言相劝,适可而止,不听就作罢。 (2)孔子和曾子的交友之道有什么不同?你怎样评价他们的交友之道? 答:孔子的交友之道包括忠告、善导、不可则止三方面,强调自主平等真诚的 独立人格;曾子从交友的方式出发,强调文章学问在交友中的作用,交友的目 的是培养仁德
两人从不同角度提出交友的态度与方法,孔子从仁德出发,强调交友需要平等 真诚;曾子侧重交友的方法。两人追求的要义是一致的。 2、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孔子却说“矜而不争”,告诫人不要争强好胜。假 如我们依照孔子的这些思想来处事,不是没有进取心,会与时代精神相悖吗? 答:不会与时代精神相饽。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 没有进取心。君子有进取心,但不与人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 去争名于朝,夺利于市。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 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 孔子这种人格期待,无论于古于今,都是深含启迪意义的。 3、在人与人的交往问题上,原始儒家追求友好交往和诚实交往的目标,但孔子 同时又以“仁”为标准,不赞成同任何人都进行交往。而且他以“和而不同”为 原则,反对把交往降为党派活动,除主张要“适中交往”外,孔子还说:“君子 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 灵公》)“人之过也,各于其党。”(《里仁》)。可见,在交往问题上,孔子 认为我们不可以放弃自己的意志和立场而依附于他人,甚至把交往蜕变为一种结 党营私的活动。对孔子的这种交往观,你是怎么看待的?请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不超过100字) 答:(1)我赞成孔子的交往观 (2)当今社会需要和谐,为了使交往者之间有一种和谐、完美的状态,必须追 求友好交往和诚实交往的目标。 (3)但在交往中还是应该保持交往主体的独立性,不能把交往活动变成结党营 私的活动,因此要选择交往对象,适中交往
两人从不同角度提出交友的态度与方法,孔子从仁德出发,强调交友需要平等 真诚;曾子侧重交友的方法。两人追求的要义是一致的。 2、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孔子却说“矜而不争”,告诫人不要争强好胜。假 如我们依照孔子的这些思想来处事,不是没有进取心,会与时代精神相悖吗? 答:不会与时代精神相悖。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 没有进取心。君子有进取心,但不与人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 去争名于朝,夺利于市。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 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 孔子这种人格期待,无论于古于今,都是深含启迪意义的。 3、在人与人的交往问题上,原始儒家追求友好交往和诚实交往的目标,但孔子 同时又以“仁”为标准,不赞成同任何人都进行交往。而且他以“和而不同”为 原则,反对把交往降为党派活动,除主张要“适中交往”外,孔子还说:“君子 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 灵公》)“人之过也,各于其党。”(《里仁》)。可见,在交往问题上,孔子 认为我们不可以放弃自己的意志和立场而依附于他人,甚至把交往蜕变为一种结 党营私的活动。对孔子的这种交往观,你是怎么看待的?请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不超过 100 字) 答:(1)我赞成孔子的交往观。 (2)当今社会需要和谐,为了使交往者之间有一种和谐、完美的状态,必须追 求友好交往和诚实交往的目标。 (3)但在交往中还是应该保持交往主体的独立性,不能把交往活动变成结党营 私的活动,因此要选择交往对象,适中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