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联考 语文试卷 2018.4 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除却先秦不论,中国古代社会有三大转折。这转折的起点分别为魏晋、中唐、明 中叶。社会转折的变化,也鲜明地表现在整个意识形态上,包括文艺领域和美的 理想。 就敦煌壁画来说,由中唐开始的这一转折也是很明白的。盛唐壁画中那些身躯髙 大的菩萨行列在中唐消失,更多是渲染“经变”;人物成为次要,着意描绘的是 热闹繁复的场景,它们几乎占据了整个墙壁。到晚唐五代,这一点更为突出;“经 变”种类增多,神像(人物)却愈发变少。色彩俗艳,由华贵而趋富丽,装饰风 味日益浓厚。初盛唐圆润中带遒劲的线条、旋律,到这时变得纤纤秀柔,有时甚 至有点草率了 菩萨(神)小了,供养人(人)的形象却愈来愈大,有的身材和盛唐的菩萨差不 多,个别的甚至超过。它们一如当时的上层贵族,盛装华服,并各按现实的尊卑 长幼,顺序排列。如果说,以前还是人间的神化,那么现在凸出来的已是现实的 人间一一不过只是人间的上层罢了。很明白,人的现实生活这时显然比那些千篇 一律、尽管华贵毕竟单调的“净土变”、“说法图”和幻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对 人们更富有吸引力,更感到有兴味。壁画开始真正走向现实:欢歌在今日,人世 即天堂。 试看晚唐五代敦煌壁画中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宋国夫人出行图》,它们 本是现实生活的写真,却涂抹在供养佛的庙堂石窟里,并且占有那么显赫的位置 和面积。在中原,吴道子让位于周昉、张萱,专门的人物画家、山水花鸟画家在 陆续出现。在敦煌,世俗场景大规模地侵入了佛国圣地,它实际标志着宗教艺术 将彻底让位于世俗的现实艺术。 正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兴味的加浓,使壁画中的所谓“生活小景”在这一时期也 愈发增多,虽然其中有些是为了配合佛教经文,许多却纯是与宗教无关的独立场 景,它们表现了对真正的现实世俗生活的同一意兴。它的重要历史意义在于:人 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艺术的形象超过了宗教的教义。 禅宗在中唐以来盛行不已,压倒所有其他佛教宗派,则是这种情况的理论上的表 现。哲学与艺术恰好并行。本来,从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辨到南朝佛学的形神之争, 佛教以其细致思辨来俘虏门阀贵族这个当时中国文化的代表阶级,使他们愈钻愈 深,乐而忘返。哲理的思辨竟在宗教的信仰中找到了丰富的课题,魏晋以来人生 悲歌逐渐减少,代之以陶醉在这思辨与信仰相结合的独特意味之中。也因为这样, 在信仰中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理性思辨,中国永远没有产生像印度教的梵天、湿婆 之类极端神秘恐怖的观念和信仰。印度传来的反理性的迷狂故事,在现实生活稍 有改变后就退出历史和艺术舞台。更进一步,在理论上终于出现了要求信仰与生 活完全统一起来的禅宗。这样,结论自然就是,并不需要一种什么特殊对象的宗 教信仰和特殊形体的偶像崇拜。正如宗教艺术将为世俗艺术所替代,宗教哲学包 括禅宗也将为世俗哲学的宋儒所替代。宗教迷狂在中国逐渐走向衰落。“南朝四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 2018 届高三联考 语文试卷 2018.4 一、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除却先秦不论,中国古代社会有三大转折。这转折的起点分别为魏晋、中唐、明 中叶。社会转折的变化,也鲜明地表现在整个意识形态上,包括文艺领域和美的 理想。。 就敦煌壁画来说,由中唐开始的这一转折也是很明白的。盛唐壁画中那些身躯高 大的菩萨行列在中唐消失,更多是渲染“经变”;人物成为次要,着意描绘的是 热闹繁复的场景,它们几乎占据了整个墙壁。到晚唐五代,这一点更为突出;“经 变”种类增多,神像(人物)却愈发变少。色彩俗艳,由华贵而趋富丽,装饰风 味日益浓厚。初盛唐圆润中带遒劲的线条、旋律,到这时变得纤纤秀柔,有时甚 至有点草率了。 菩萨(神)小了,供养人(人)的形象却愈来愈大,有的身材和盛唐的菩萨差不 多,个别的甚至超过。它们一如当时的上层贵族,盛装华服,并各按现实的尊卑 长幼,顺序排列。如果说,以前还是人间的神化,那么现在凸出来的已是现实的 人间——不过只是人间的上层罢了。很明白,人的现实生活这时显然比那些千篇 一律、尽管华贵毕竟单调的“净土变”、“说法图”和幻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对 人们更富有吸引力,更感到有兴味。壁画开始真正走向现实:欢歌在今日,人世 即天堂。 试看晚唐五代敦煌壁画中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宋国夫人出行图》,它们 本是现实生活的写真,却涂抹在供养佛的庙堂石窟里,并且占有那么显赫的位置 和面积。在中原,吴道子让位于周昉、张萱,专门的人物画家、山水花鸟画家在 陆续出现。在敦煌,世俗场景大规模地侵入了佛国圣地,它实际标志着宗教艺术 将彻底让位于世俗的现实艺术。 正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兴味的加浓,使壁画中的所谓“生活小景”在这一时期也 愈发增多,虽然其中有些是为了配合佛教经文,许多却纯是与宗教无关的独立场 景,它们表现了对真正的现实世俗生活的同一意兴。它的重要历史意义在于:人 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艺术的形象超过了宗教的教义。 禅宗在中唐以来盛行不已,压倒所有其他佛教宗派,则是这种情况的理论上的表 现。哲学与艺术恰好并行。本来,从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辨到南朝佛学的形神之争, 佛教以其细致思辨来俘虏门阀贵族这个当时中国文化的代表阶级,使他们愈钻愈 深,乐而忘返。哲理的思辨竟在宗教的信仰中找到了丰富的课题,魏晋以来人生 悲歌逐渐减少,代之以陶醉在这思辨与信仰相结合的独特意味之中。也因为这样, 在信仰中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理性思辨,中国永远没有产生像印度教的梵天、湿婆 之类极端神秘恐怖的观念和信仰。印度传来的反理性的迷狂故事,在现实生活稍 有改变后就退出历史和艺术舞台。更进一步,在理论上终于出现了要求信仰与生 活完全统一起来的禅宗。这样,结论自然就是,并不需要一种什么特殊对象的宗 教信仰和特殊形体的偶像崇拜。正如宗教艺术将为世俗艺术所替代,宗教哲学包 括禅宗也将为世俗哲学的宋儒所替代。宗教迷狂在中国逐渐走向衰落。“南朝四
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一切,当然又是以中国社会由中古进入近古的 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的重要变动为现实基础的。 可见,把历时数百年之久的中国佛教艺术当作一个混沌的整体对待是不行的,重 要的是历史的分析和具体的探索。从天上人间的强烈对照到它们之间的接近和 谐,到完全合为一一体;由接受和发展宗教艺术到它的逐渐消亡,这是一个漫长 而曲折复杂的过程,但艺术思潮和美的理想这种发展变化却完全是合乎规律性 的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注】经变:据佛经故事所做的绘画、雕刻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会转折的变化会体现在社会的整个意识形态上,如就敦煌壁画而言,人物 成为次要,着急描绘热闹繁复的场景,是中唐开始的社会转折变化之 B.晚唐五代时期的敦煌壁画中菩萨形象和供养的人的形象的大小有了很大变化, 这说明佛教以前展现的是人间的神化,现在展现的是人间的上层。 C.中唐以后,敦煌壁画中岀现了大量的世俗场景,他们侵入了之前的佛国圣地 这表明宗教艺术已最终让位于世俗的现实艺术 D.人们对现实生活审美兴味的加浓,使禅宗压倒了其他佛教宗派,使壁画中所 谓的“生活小景”愈发增多,它们纯是与宗教无关的独立场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从敦煌壁画中神像逐渐变小变少、经变种类增多等变化阐述人们对宗教 和现实生活的看法的变化,并得出人们越来越看重现实生活的结论 B.作者以《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为例,是为了说明世俗场景大规模的侵入了敦 煌的佛国圣地。 C.中国人在宗教信仰中保持着一定的理性思辨,所以中国永远没有产生像印度 教中的湿婆等极端神秘恐慌的观念和信仰。 D.作者以壁画的变化、禅宗的出现,从现实和理论两个方面论述中唐以来的社 会转折变化,最后阐述对中国佛教艺术应当作历史的分析和具体的探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唐时的敦煌壁画比较注重渲染“经变”,到了晚唐五代时期,“经变”的 种类增多,壁画装饰风味变浓,色彩变得俗艳 B.敦煌壁画在中唐有了明显的变化,比如盛唐壁画中那些身躯高大的菩萨形象 在此时消失,绘画手法也由初盛唐的圆润中带着遒劲变为纤秀甚至有点草率。 C.佛教的细致思辨使得当时中国文化的代表阶层门阀贵族越来越深地钻硏佛教, 哲理的思辨在宗教信仰中找到了丰富的课题。 D.中国社会由中古进入近古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的重要变动影响了人们对佛 教的态度,使得宗教迷狂在中国逐渐走向衰弱 (二)文学文本阅读(本题共3分,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后园 萧红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 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一切,当然又是以中国社会由中古进入近古的 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的重要变动为现实基础的。 可见,把历时数百年之久的中国佛教艺术当作一个混沌的整体对待是不行的,重 要的是历史的分析和具体的探索。从天上人间的强烈对照到它们之间的接近和 谐,到完全合为一一体;由接受和发展宗教艺术到它的逐渐消亡,这是一个漫长 而曲折复杂的过程,但艺术思潮和美的理想这种发展变化却完全是合乎规律性 的。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注】经变:据佛经故事所做的绘画、雕刻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社会转折的变化会体现在社会的整个意识形态上,如就敦煌壁画而言,人物 成为次要,着急描绘热闹繁复的场景,是中唐开始的社会转折变化之一。 B.晚唐五代时期的敦煌壁画中菩萨形象和供养的人的形象的大小有了很大变化, 这说明佛教以前展现的是人间的神化,现在展现的是人间的上层。 C.中唐以后,敦煌壁画中出现了大量的世俗场景,他们侵入了之前的佛国圣地, 这表明宗教艺术已最终让位于世俗的现实艺术。 D.人们对现实生活审美兴味的加浓,使禅宗压倒了其他佛教宗派,使壁画中所 谓的“生活小景”愈发增多,它们纯是与宗教无关的独立场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从敦煌壁画中神像逐渐变小变少、经变种类增多等变化阐述人们对宗教 和现实生活的看法的变化,并得出人们越来越看重现实生活的结论。 B.作者以《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为例,是为了说明世俗场景大规模的侵入了敦 煌的佛国圣地。 C.中国人在宗教信仰中保持着一定的理性思辨,所以中国永远没有产生像印度 教中的湿婆等极端神秘恐慌的观念和信仰。 D.作者以壁画的变化、禅宗的出现,从现实和理论两个方面论述中唐以来的社 会转折变化,最后阐述对中国佛教艺术应当作历史的分析和具体的探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唐时的敦煌壁画比较注重渲染“经变”,到了晚唐五代时期,“经变”的 种类增多,壁画装饰风味变浓,色彩变得俗艳。 B.敦煌壁画在中唐有了明显的变化,比如盛唐壁画中那些身躯高大的菩萨形象 在此时消失,绘画手法也由初盛唐的圆润中带着遒劲变为纤秀甚至有点草率。 C.佛教的细致思辨使得当时中国文化的代表阶层门阀贵族越来越深地钻研佛教, 哲理的思辨在宗教信仰中找到了丰富的课题。 D.中国社会由中古进入近古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的重要变动影响了人们对佛 教的态度,使得宗教迷狂在中国逐渐走向衰弱。 (二)文学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分,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后园 萧红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 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 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 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 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 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祖父不怎样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祖父只是自由自在地一天闲着。我 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 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 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我小的时候,没有什么同伴,我是我母亲的第一个孩子。 我记事很早,在我三岁的时候,我记得我的祖母用针刺过我的手指,所以我很不 喜欢她。我家的窗子,都是四边糊纸,当中嵌着玻璃。祖母是有洁癖的,所以她 屋的窗纸最白净。别人抱着把我一放在祖母的炕边上,我不加思索地就要往炕里 边跑,跑到窗子那里,就伸出手去,手指一触到窗上,那纸窗像小鼓似的,嘭嘭 地就破了。祖母若来追我的时候,我就越得意了,笑得拍着手,跳着脚的 有一天祖母看我来了,她拿了一个大针就到窗子外边去等我去了。我刚一伸出手 去,手指就痛得厉害。我就叫起来了。那就是祖母用针刺了我。 祖父一天到晚是闲着的,祖母什么工作也不分配给他。只有一件事,就是祖母的 地榇【注】上的摆设,有一套锡器,却总是祖父擦的。每当祖父一擦的时候,我 就不高兴,一方面是不能领着我到后园里去玩了,另一方面祖父因此常常挨骂, 祖母骂他懒,骂他擦得不干净 祖母一骂祖父,我就拉着祖父的手往外边走,一边说:“我们后园里去吧。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 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 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 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 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准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 像有什么在那儿等着我似的。其实我是什么目的也没有。只觉得这园子里边无论 什么东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 等到自己实在跑不动了,才坐下来休息,那休息也是很快的,也不过随便在秧子 上摘下一个黄瓜来,吃了也就好了。 休息好了又是跑。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 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 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 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勾刺人,另一种是 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 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 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 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 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 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 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祖父不怎样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祖父只是自由自在地一天闲着。我 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 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 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我小的时候,没有什么同伴,我是我母亲的第一个孩子。 我记事很早,在我三岁的时候,我记得我的祖母用针刺过我的手指,所以我很不 喜欢她。我家的窗子,都是四边糊纸,当中嵌着玻璃。祖母是有洁癖的,所以她 屋的窗纸最白净。别人抱着把我一放在祖母的炕边上,我不加思索地就要往炕里 边跑,跑到窗子那里,就伸出手去,手指一触到窗上,那纸窗像小鼓似的,嘭嘭 地就破了。祖母若来追我的时候,我就越得意了,笑得拍着手,跳着脚的。 有一天祖母看我来了,她拿了一个大针就到窗子外边去等我去了。我刚一伸出手 去,手指就痛得厉害。我就叫起来了。那就是祖母用针刺了我。 祖父一天到晚是闲着的,祖母什么工作也不分配给他。只有一件事,就是祖母的 地榇【注】上的摆设,有一套锡器,却总是祖父擦的。每当祖父一擦的时候,我 就不高兴,一方面是不能领着我到后园里去玩了,另一方面祖父因此常常挨骂, 祖母骂他懒,骂他擦得不干净。 祖母一骂祖父,我就拉着祖父的手往外边走,一边说:“我们后园里去吧。”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 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 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 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 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准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 像有什么在那儿等着我似的。其实我是什么目的也没有。只觉得这园子里边无论 什么东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 等到自己实在跑不动了,才坐下来休息,那休息也是很快的,也不过随便在秧子 上摘下一个黄瓜来,吃了也就好了。 休息好了又是跑。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 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 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 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勾刺人,另一种是 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 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 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
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 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 安然的不晓得。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 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 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 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 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选自《呼兰河传》,有删节) 【注】榇:chen,棺材。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呼兰河传》是一篇自叙传小说。萧红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多层面 地展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记忆,故事情节散淡,戏剧冲突性不大。 B.萧红的祖父很喜欢和小孩子开玩笑,比如那个摘帽、藏帽的游戏,他老是把 帽子藏在同一个地方,小孩子都玩厌烦了,他却自得其乐,浑然不觉。 C.这篇小说的叙事表层,采用的是儿童视角,但在其深层,却是萧红的成人视 角。这一成人视角会在作品中情不自禁地发议论,流露真情实感。 D.小说的主要环境是“后园”,它既是作者童年玩乐的场所,同时也是白由、 安全和开阔的心灵家园的象征,是作者早年记忆中不可割舍的部分。 5.文本截取了哪几个与祖父相关的场景?分别表现了祖父怎样的形象?(5分) 6.文中两处划线句中都有“寂寞”一词,导致“寂寞”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结 合文本分别作出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中新闻1月21日电据国家统计局网站, 根据全国入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虽比2016 年小幅减少,但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年均出生1644万人的水平,是2000 年以来历史第二高值。 李希如表示,“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总量明显增加。2015年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近两年我国 出生人口明显增加。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査结果显示,2016年和2017年,我国 出生人口分别为1786万人和1723万人,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十二 五”时期年均出生人数分别多出142万人和79万人:出生率分别为12.95‰和 12.43‰,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分别提高了0.84和0.32个千分点。2017 年出生人口比上年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一孩出生数量下降较多
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 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 安然的不晓得。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 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 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 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 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选自《呼兰河传》,有删节) 【注】榇:chèn,棺材。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呼兰河传》是一篇自叙传小说。萧红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多层面 地展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记忆,故事情节散淡,戏剧冲突性不大。 B.萧红的祖父很喜欢和小孩子开玩笑,比如那个摘帽、藏帽的游戏,他老是把 帽子藏在同一个地方,小孩子都玩厌烦了,他却自得其乐,浑然不觉。 C.这篇小说的叙事表层,采用的是儿童视角,但在其深层,却是萧红的成人视 角。这一成人视角会在作品中情不自禁地发议论,流露真情实感。 D.小说的主要环境是“后园”,它既是作者童年玩乐的场所,同时也是白由、 安全和开阔的心灵家园的象征,是作者早年记忆中不可割舍的部分。 5.文本截取了哪几个与祖父相关的场景?分别表现了祖父怎样的形象?(5 分) 6.文中两处划线句中都有“寂寞”一词,导致“寂寞”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结 合文本分别作出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中新闻 1 月 21 日电据国家统计局网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全国入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虽比2016 年小幅减少,但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年均出生 1644 万人的水平,是 2000 年以来历史第二高值。 李希如表示,“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总量明显增加。2015 年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近两年我国 出生人口明显增加。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査结果显示,2016 年和 2017 年,我国 出生人口分别为 1786 万人和 1723 万人,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十二 五”时期年均出生人数分别多出 142 万人和 79 万人:出生率分别为 12.95‰和 12.43‰,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分别提高了 0.84 和 0.32 个千分点。2017 年出生人口比上年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一孩出生数量下降较多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二孩出生数量继续增加,占比超超过50%,2017年是我 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实施的第二年,也是政策效果完整显现的第一年。受政 策效应影响,2016年二孩出生数量大幅上升,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平均水 平,2017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二孩 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个百百分点 李希如分析,“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促进我人口均衡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育龄妇女人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2017年15-49岁育龄 妇女人数比2016年减少100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 近600万人。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妇女初婚和初育年龄呈现不断推迟 的趋势,妇女生育意愿也有所下降。在上述因素影响下,2017年一孩出生人数 724万人,比2016年减少249万人。总的来看,“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二 孩出生人数的明显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均衡 发展。 材料二: 2016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人,比上一年增加 131万人,是我国自2000年以来新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原因是,许多非独夫 妇过去虽然想生二孩,但政策不允许,因此这些夫妇以前被压抑的二孩生育意愿 都集中在政策放开的初期释放出来。2017年出生人口减少,预示着二孩生育高 峰已经过去。未来几年,我国的出生人口将持续减少 近年,人口变化以湖北省为例,见图(由下至上分别是自然增长率、死亡率、出 生率) 20122017年湖北省人口变动系数统计情况(‰) 出生率一死亡率一自然增长率 14.00 12.00 12.04 12.6 11.86 10.00111.0011.08 10.74 80612615 7.01 40014.88 4.93 4.904.91 5.07 5.59 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 数据来源:湖北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近年来湖北省男、女性别比例表(柱状图左为男性;右为女性)
相关数据显示,2017 年二孩出生数量继续增加,占比超超过 50%,2017 年是我 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实施的第二年,也是政策效果完整显现的第一年。受政 策效应影响,2016 年二孩出生数量大幅上升,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平均水 平,2017 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 883 万人,比 2016 年增加了 162 万人:二孩 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 51.2%,比 2016 年提高了 11 个百百分点。 李希如分析,“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促进我人口均衡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育龄妇女人数呈现逐年减少趋势。2017 年 15-49 岁育龄 妇女人数比 2016 年减少 100 万人,其中 20-29 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 近 600 万人。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妇女初婚和初育年龄呈现不断推迟 的趋势,妇女生育意愿也有所下降。在上述因素影响下,2017 年一孩出生人数 724 万人,比 2016 年减少 249 万人。总的来看,“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二 孩出生人数的明显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均衡 发展。 材料二: 2016 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出生人口达到 1786 万人,比上一年増加 131 万人,是我国自 2000 年以来新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原因是,许多非独夫 妇过去虽然想生二孩,但政策不允许,因此这些夫妇以前被压抑的二孩生育意愿 都集中在政策放开的初期释放出来。2017 年出生人口减少,预示着二孩生育高 峰已经过去。未来几年,我国的出生人口将持续减少。 近年,人口变化以湖北省为例,见图(由下至上分别是自然增长率、死亡率、出 生率): 数据来源:湖北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近年来湖北省男、女性别比例表(柱状图左为男性;右为女性):
2012-2017年湖北省男文人口统计儒况(万人) 3500 男■女 29639297202980.32984.52997229968 3000 2500 2000 150012815128270283s728670 2887]8 29052 1000 0 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 数据来源:湖北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四: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天勇对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一个规律性 的结论:20年前的人口增长率决定20年后的经济增长率。在人口因战争、饥荒 瘟疫、政府干预等波动剧烈的情况下,20年前人口增长是上行的,就推动20年 后经济增长上行,反之导致经济下行。“这是因为人口在20年后进入劳动年龄, 其数量的多少直接增加或减少劳动力供给:然后他们开始结婚生子、买房或者租 房,扩大消费,还进行创业和创新等等。这批人口的数量对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 重大的影响。 人口统计学者黄文政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综合世界中高收入国家的情况,政府的 教育投入一般占GDP的5%,而养老支出占15%。因此,从公平来看,政府对每个 小孩应该补贴人均收入的10%才足以补偿养育家庭对社会的付出。他引用了1月 9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报道,日本小镇 Nagicho在推出生育补贴等鼓励生 育播施后,生育率从1.4提高到2.8 国家卫计委指导司负责人也表示,生育意愿低迷的原困主要是养育成本高,托育 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等等。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综合材料一、二可知,一孩出生数下降致2017年出生人口比上年减少,但“全 面两孩”政策的效果依然继续显现。 B.由材料二、三的表格内容可知,生育政策的变化对人口出生率有很大影响, 出生人口的增加有利于改善男女性别比。 C.材料二可见“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湖北省出生人口明显增加,2017年 更是达到12.6%人口出生率,与2012年相比显著提高。 D.综合材料二、四可知,人口增长率决定经济增长率,未来几年我国的出生人 口将持续减少,经济增长将持续下行,学者们的相关呼吁业已引起了官方的关注。 8.根据以上四则材料,下列表述或推论不合理的两项是(4分)()()
数据来源:湖北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材料四: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天勇对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一个规律性 的结论:20 年前的人口增长率决定 20 年后的经济增长率。在人口因战争、饥荒、 瘟疫、政府干预等波动剧烈的情况下,20 年前人口增长是上行的,就推动 20 年 后经济增长上行,反之导致经济下行。“这是因为人口在 20 年后进入劳动年龄, 其数量的多少直接增加或减少劳动力供给:然后他们开始结婚生子、买房或者租 房,扩大消费,还进行创业和创新等等。这批人口的数量对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 重大的影响。” 人口统计学者黄文政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综合世界中高收入国家的情况,政府的 教育投入一般占 GDP 的 5%,而养老支出占 15%。因此,从公平来看,政府对每个 小孩应该补贴人均收入的 10%才足以补偿养育家庭对社会的付出。他引用了 1 月 9 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报道,日本小镇 Nagicho 在推出生育补贴等鼓励生 育播施后,生育率从 1.4 提高到 2.8。 国家卫计委指导司负责人也表示,生育意愿低迷的原困主要是养育成本高,托育 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等等。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综合材料一、二可知,一孩出生数下降致 2017 年出生人口比上年减少,但“全 面两孩”政策的效果依然继续显现。 B.由材料二、三的表格内容可知,生育政策的变化对人口出生率有很大影响, 出生人口的增加有利于改善男女性别比。 C.材料二可见“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湖北省出生人口明显增加,2017 年 更是达到 12.6%人口出生率,与 2012 年相比显著提高。 D.综合材料二、四可知,人口增长率决定经济增长率,未来几年我国的出生人 口将持续减少,经济增长将持续下行,学者们的相关呼吁业已引起了官方的关注。 8.根据以上四则材料,下列表述或推论不合理的两项是(4 分)( )( )
A.“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总量明显增加,2017年是“全面两 孩”生育政策实施的第二年,也是政策效果完整显现的第一年 B.据材料二曲线图可知“全面两孩”政策对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死亡率几乎没 有影响,但确实可以大量提升人口出生率。 C.据材料二、四可知,近年人口死亡率的增加表明我国面临着沉重的老化社会 问题,国家应当大力加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托育服务的健全,提髙人们的生 育意愿。 D.由材料四可知,国家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提高生育补贴,相关税收政策的 支持会有利于人口出生率的增加。 E.据材料三、四可知,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妇女生育意愿低迷的原因主要 是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等等。两者关系相辅相成, 联系紧密。 9.请给材料一的新闻内容,拟写该则新闻的“导语”部分,不超过100字。(5 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安礼,字和甫,安石之弟也。早登科,从河东唐介辟。(吕公弼)荐安礼于朝, 神宗召对,欲骤用之。安石当国,辞,以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他日得见, 命之坐,有司言八品官无赐坐者,特命之。迁直集贤院,出知润州、湖州州,召 为开封府判官。尝偕府尹奏事,既退,独留访以天下事,帝甚乡纳。直舍人院 同修起居注。 苏轼下御史狱,势危甚,无敢教者。安礼从容言:“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 人。轼以才自奋,谓爵位可立取,顾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触望。今一旦致于理, 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帝曰:“朕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 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李定、张璪皆擿使勿救,安礼不答,轼以故得轻比 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事至立断。前滞讼不得其情,及且按而未论者几万人,安 礼剖决,未三月,三狱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系皆空。书揭于府前,辽使过而见 之,叹息夸异。帝闻之,喜曰:“昔秦内史廖从容俎豆,以夺由余之谋,今安礼 能勤吏事,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特升一阶。 帝数失皇子,太史言民墓多迫京城,故不利国嗣,诏悉改卜,无虏数十万计,众 汹惧。安礼谏曰“文王卜世三十,其政先于掩骼埋茜,未闻迁人之冢以利其嗣 者,”帝恻然而罢。 久之,御史张汝贤论其过,以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汝贤亦罢。元祐中,加资政 殿学士,历扬、青、蔡三州。又为御史言,失学上,移舒州。绍圣初,还职,知 永兴军。二年,知太原府。苦风痹,卧帐中决事,下不敢欺。卒,年六十二,赠 右银青光禄大夫。 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朕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B.朕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C.朕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D.朕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11.下列对文加点词话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总量明显增加,2017 年是“全面两 孩”生育政策实施的第二年,也是政策效果完整显现的第一年。 B.据材料二曲线图可知“全面两孩”政策对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死亡率几乎没 有影响,但确实可以大量提升人口出生率。 C.据材料二、四可知,近年人口死亡率的增加表明我国面临着沉重的老化社会 问题,国家应当大力加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托育服务的健全,提高人们的生 育意愿。 D.由材料四可知,国家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提高生育补贴,相关税收政策的 支持会有利于人口出生率的增加。 E.据材料三、四可知,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妇女生育意愿低迷的原因主要 是养育成本高、托育服务短缺、女性职业发展压力大等等。两者关系相辅相成, 联系紧密。 9.请给材料一的新闻内容,拟写该则新闻的“导语”部分,不超过 100 字。(5 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王安礼,字和甫,安石之弟也。早登科,从河东唐介辟。(吕公弼)荐安礼于朝, 神宗召对,欲骤用之。安石当国,辞,以为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他日得见, 命之坐,有司言八品官无赐坐者,特命之。迁直集贤院,出知润州、湖州州,召 为开封府判官。尝偕府尹奏事,既退,独留访以天下事,帝甚乡纳。直舍人院、 同修起居注。 苏轼下御史狱,势危甚,无敢教者。安礼从容言:“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 人。轼以才自奋,谓爵位可立取,顾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触望。今一旦致于理, 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帝曰:“朕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 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李定、张璪皆擿使勿救,安礼不答,轼以故得轻比。 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事至立断。前滞讼不得其情,及且按而未论者几万人,安 礼剖决,未三月,三狱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系皆空。书揭于府前,辽使过而见 之,叹息夸异。帝闻之,喜曰:“昔秦内史廖从容俎豆,以夺由余之谋,今安礼 能勤吏事,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特升一阶。 帝数失皇子,太史言民墓多迫京城,故不利国嗣,诏悉改卜,无虏数十万计,众 汹惧。安礼谏曰“文王ト世三十,其政先于掩骼埋胔,未闻迁人之冢以利其嗣 者,”帝恻然而罢。 久之,御史张汝贤论其过,以端明殿学士知江宁府,汝贤亦罢。元祐中,加资政 殿学士,历扬、青、蔡三州。又为御史言,失学上,移舒州。绍圣初,还职,知 永兴军。二年,知太原府。苦风痹,卧帐中决事,下不敢欺。卒,年六十二,赠 右银青光禄大夫。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朕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B.朕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C.朕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D.朕不深谴也行/为卿贳之/卿第去/勿漏言轼/方贾怨于众/恐言者缘以害卿也。 11.下列対文加点词话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登科,也称登第。一般考中进士以上就可称登科。但民间有“大小登科”的 说法,而结婚被称为“小登科”。 B.八品,古代官员分九品十八级,正八品是第十五级。宋代秘书郎、著作佐郎、 国子博士等都属于八品官。 C.起居注,记录古代帝王和皇子后妃的言行。从汉以后,几乎历代都有起居注, 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 D.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 和崇奉之意、文中指祭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礼才华出众。由于当时是哥哥王安石执政,他主动推辞了皇帝的任命, 只担任了小小的八品官。但他关于国家大事的见解却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B.王安礼为人正直。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下御史狱,情势很危急,没有人敢救 他。王安礼却坦然向皇帝进谏,请求宽赦苏轼,不要因言治罪 C.王安礼善于断案。他的的前任审理得不十分妥当的案子,王安礼都从轻发落, 释放了犯人,不到三个月,三狱院以及畿、赤县上九个邑的的囚室都空了。 D.王安礼敢于进谏。他用文王治政首先就是掩埋路边的尸骨的例子,劝说皇帝 收回迁移百姓墓地的诏令。皇帝听从了他的意。 13.把文中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现代汉语。 (1)尝偕府尹奏事,既退,独留访以天下事,帝甚乡納。(5分) (2)今安礼能勤吏事,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十五从军征 (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热,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注释】阿: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突:洞穴。旅:野的。持:用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人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含蓄点 出了战争周期之长和当时百姓兵役之繁重。 B.“兔从”到“中庭”四句,由远及近,侧面写出主人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 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毁灭 C.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动作细节描写,进一 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凉之感。 D.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素:满怀希望一希望落空一彻底失望一悲哀 流泪,有波澜有起伏,且引人深思。 E.此诗与《采薇》同为战争题材的诗作,都表达了归途中急切、担优以及回家 后发现家中物是人非的哀伤之情
A.登科,也称登第。一般考中进士以上就可称登科。但民间有“大小登科”的 说法,而结婚被称为“小登科”。 B.八品,古代官员分九品十八级,正八品是第十五级。宋代秘书郎、著作佐郎、 国子博士等都属于八品官。 C.起居注,记录古代帝王和皇子后妃的言行。从汉以后,几乎历代都有起居注, 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D.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 和崇奉之意、文中指祭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王安礼才华出众。由于当时是哥哥王安石执政,他主动推辞了皇帝的任命, 只担任了小小的八品官。但他关于国家大事的见解却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B.王安礼为人正直。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下御史狱,情势很危急,没有人敢救 他。王安礼却坦然向皇帝进谏,请求宽赦苏轼,不要因言治罪。 C.王安礼善于断案。他的的前任审理得不十分妥当的案子,王安礼都从轻发落, 释放了犯人,不到三个月,三狱院以及畿、赤县上九个邑的的囚室都空了。 D.王安礼敢于进谏。他用文王治政首先就是掩埋路边的尸骨的例子,劝说皇帝 收回迁移百姓墓地的诏令。皇帝听从了他的意。 13.把文中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现代汉语。 (1)尝偕府尹奏事,既退,独留访以天下事,帝甚乡納。(5 分) (2)今安礼能勤吏事,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5 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4-15 题。 十五从军征 (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热,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注释】阿:在文章中是一个语音词。突:洞穴。旅:野的。持:用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诗人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看似平淡,却耐人寻味,含蓄点 出了战争周期之长和当时百姓兵役之繁重。 B.“兔从”到“中庭”四句,由远及近,侧面写出主人的家荒凉破败的景象, 控诉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毁灭。 C.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老兵“出门张望,老泪纵横”这一动作细节描写,进一 步抒发了老兵心中的悲凉之感。 D.全诗以老兵回家的情感变化为线素:满怀希望一希望落空一彻底失望一悲哀 流泪,有波澜有起伏,且引人深思。 E.此诗与《采薇》同为战争题材的诗作,都表达了归途中急切、担优以及回家 后发现家中物是人非的哀伤之情
15.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下列空缺处的句子。(5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提示一个国家灭亡原因的 句子是 (2)《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 体的渺小的句子: (3)李白《蜀道难》“ 句,描绘了诗人在高峻的山峰上,用手 抚胸,对天长叹的情状。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积极向上,刻苦学习,奋发 有为,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都退潮了,相思树是墨绿的, 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那片层层叠 叠的绿,秀色可餐 中国画独特表现方式中“书画同源”的要求决定了写意画的表现方式是用“无 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治春秋笔法,把深邃的意境呈现出来。 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 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社会有序进步,民生不断改善,就 必须反对坐而论道和力戒浮躁冒进,而应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传统 高盛认为,银行业对民间资本的潜在开发对行业利好,因为此举意味着对中小企 业、消费者、民营企业的服务将有所改善,长此以往,将有助于促进行业竞争。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迟子建的长篇新作《群山之巅》,她又回到了她钟爱的北国小镇,野花、松 鼠、白云、雪地,这些迟子建喜爱的意象都一一在小说中出现 B.相识十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的老友,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份默契;他们讨 论的不是家长里短、八卦新闻,而是《海南文学》上刊发的首首诗歌、短文 C.来自全球许多国家的年轻人在被问及对当今中国的印象时,频繁提及网购、 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被冠以“新四大发明”的称号。 D.在他带领过的14万余人次农民工中,300多人成为建筑骨干,秦松山、游宗 军、韩天文等26人获得省、市建设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道德模范等荣誉 称号。 19.下面的文稿在表达上得体的一项是(3分)() 通告 为保障春节期间用电通畅,我公司决定对辖区电网进行维护,现将有关事宜公告 如下: 维护将于2018年2月8日6时至12日20时施工,涉及范围:东到滨江大道, 西到钟灵街,南至毓秀路,北至祥和路。 对维护工作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以理解和支持。 如有疑问,欢迎垂询
15.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下列空缺处的句子。(5 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提示一个国家灭亡原因的 句子是:“_____,____。” (2)《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 体的渺小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诗人在高峻的山峰上,用手 抚胸,对天长叹的情状。 三、语言文字应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积极向上,刻苦学习,奋发 有为,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都退潮了,相思树是墨绿的, 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那片层层叠 叠的绿,秀色可餐。 中国画独特表现方式中“书画同源”的要求决定了写意画的表现方式是用“无 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治春秋笔法,把深邃的意境呈现出来。 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 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社会有序进步,民生不断改善,就 必须反对坐而论道和力戒浮躁冒进,而应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传统。 高盛认为,银行业对民间资本的潜在开发对行业利好,因为此举意味着对中小企 业、消费者、民营企业的服务将有所改善,长此以往,将有助于促进行业竞争。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迟子建的长篇新作《群山之巅》,她又回到了她钟爱的北国小镇,野花、松 鼠、白云、雪地,这些迟子建喜爱的意象都一一在小说中出现。 B.相识十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的老友,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份默契;他们讨 论的不是家长里短、八卦新闻,而是《海南文学》上刊发的首首诗歌、短文。 C.来自全球许多国家的年轻人在被问及对当今中国的印象时,频繁提及网购、 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被冠以“新四大发明”的称号。 D.在他带领过的 14 万余人次农民工中,300 多人成为建筑骨干,秦松山、游宗 军、韩天文等 26 人获得省、市建设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道德模范等荣誉 称号。 19.下面的文稿在表达上得体的一项是(3 分)( ) 通告 为保障春节期间用电通畅,我公司决定对辖区电网进行维护,现将有关事宜公告 如下: 维护将于 2018 年 2 月 8 日 6 时至 12 日 20 时施工,涉及范围:东到滨江大道, 西到钟灵街,南至毓秀路,北至祥和路。 对维护工作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以理解和支持。 如有疑问,欢迎垂询
2018年2月7日 大渝区电力公司 A. B. C. 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字。(6分 ˉ般说来,诗与词在意境上有相似相通之处,也有相反、不同的地方,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 词之言长”。他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但也有时不能表达诗所能传达的情 意。换句话说,,有的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 21.下面是关于“微信对生活的影响”的调査表,请据此写出调查结论,并对微 信用户提出一条具体建议。(结论和建议均不超过25字)(5分) 微信对生活的影响 100 8000 HH 0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当代知名人文学者刘再复说,孔夫子是中国最可怜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 命运可谓变化多端,时而是圣人,时而是罪人;时而是真君子,时而是“巧伪人 时而是文曲星,时而是“落水狗”;时而是王者师,时而是“丧家犬”。 对于孔子的命运,一直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孔子是无辜的,孔子只 不过被后人利用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为什么偏偏是孔子被利用了?一定与孔子 思想学说中的某些缺陷相关。 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论语》中的相关内容,就上述分歧谈谈自己的理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的含意和范围,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联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8 年 2 月 7 日 大渝区电力公司 A. B. C. 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5 字。(6 分) 一般说来,诗与词在意境上有相似相通之处,也有相反、不同的地方,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 词之言长”。他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 ,但也有时不能表达诗所能传达的情 意。换句话说, ,有的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 。 21.下面是关于“微信对生活的影响”的调查表,请据此写出调查结论,并对微 信用户提出一条具体建议。(结论和建议均不超过 25 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当代知名人文学者刘再复说,孔夫子是中国最可怜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 命运可谓变化多端,时而是圣人,时而是罪人;时而是真君子,时而是“巧伪人”; 时而是文曲星,时而是“落水狗”;时而是王者师,时而是“丧家犬”。 对于孔子的命运,一直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孔子是无辜的,孔子只 不过被后人利用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为什么偏偏是孔子被利用了?一定与孔子 思想学说中的某些缺陷相关。 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论语》中的相关内容,就上述分歧谈谈自己的理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的含意和范围,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 2018 届高三联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