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学校:赣州一中郭雪兰抚州一中查本治 第Ⅰ卷 甲必做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怎样读中国书 余英时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 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 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 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 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 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 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 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 文研究也还是如此。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做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 博览也须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 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 知识的范围。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 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朱子曾说过: 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 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 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 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 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 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说甚么我们的脑子已不 是一张白纸,我们必然带着许多“先入之见”来读古人的书,“客观”是不可能 的等等昏话。正因为我们有主观,我们读书时才必须尽最大的可能来求“客观的 了解”。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 而相悦以解。 “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 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 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 神圣”,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如果有人认 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 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不过读外国书也 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 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 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 2015 届高三 4 月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命题学校:赣州一中 郭雪兰 抚州一中 查本治 第Ⅰ卷 甲 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怎样读中国书 余英时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 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不但“十三 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 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 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 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 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 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 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 文研究也还是如此。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做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 博览也须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 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 知识的范围。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 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朱子曾说过: 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 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 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 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 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 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说甚么我们的脑子已不 是一张白纸,我们必然带着许多“先入之见”来读古人的书,“客观”是不可能 的等等昏话。正因为我们有主观,我们读书时才必须尽最大的可能来求“客观的 了解”。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 而相悦以解。 “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 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 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 神圣”,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如果有人认 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 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不过读外国书也 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 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 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
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罅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 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 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 几句话。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 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 所未发” 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 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选自《悦读》,有删节) 1.下列对作者“读中国书的方法和态度”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专精”阅读,就是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 读,虽不必全部背诵,但至少“三复”,达到“熟”的程度。 B.“博览”是在“专精”的基础上的扩展阅读,必须配合着自己的专业去逐 步扩大知识的范围,要有目的地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 遍 C.就态度而言,作者强调要“虚心”,要静心地读,反复地读,读来读去就不 会有“先入之见”,做到尊重经典的客观内容,达到能和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 D.作者认为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要有“谦逊”的 态度,不是不能批判,是不要一开始便狂妄自大,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 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 2.“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下列说法完全属于 朱熹观点的一项是() 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 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无论专精和 博览都无例外 B.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先要立 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 知 C.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 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D.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读书百遍或许不能够做到,但是反复 读多遍一定是不可少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代学者戴震堪称“专精”读书的典范,他对十三经,除了“疏”不尽记得 外,经文与“注”全都能够背诵下来,作者认为现在读书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 这番基础功夫。 B.作者认为,“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 最高阶段,强调读书的第一要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而不是急于横加“批 C.鲁迅的话是反封建思想的激愤之词,作者在此引用并不是非议鲁迅,矛头指 向的是那些崇尚西洋、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并认为这是一种“创造”的人
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罅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 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 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 几句话。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 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 所未发”。 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 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选自《悦读》,有删节) 1.下列对作者“读中国书的方法和态度” 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专精” 阅读,就是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 读,虽不必全部背诵,但至少“三复” ,达到“熟” 的程度。 B.“博览” 是在“专精” 的基础上的扩展阅读,必须配合着自己的专业去逐 步扩大知识的范围,要有目的地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 一遍。 C.就态度而言,作者强调要“虚心” ,要静心地读,反复地读,读来读去就不 会有“先入之见” ,做到尊重经典的客观内容,达到能和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 D.作者认为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要有“谦逊” 的 态度,不是不能批判,是不要一开始便狂妄自大,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 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 2.“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下列说法完全属于 朱熹观点的一项是( ) A.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 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从“十目一行” 到“一目十行” ,无论专精和 博览都无例外。 B.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先要立 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 知。 C.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 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D.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读书百遍或许不能够做到,但是反复 读多遍一定是不可少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代学者戴震堪称“专精”读书的典范,他对十三经,除了“疏” 不尽记得 外,经文与“注” 全都能够背诵下来,作者认为现在读书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 这番基础功夫。 B.作者认为,“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是每—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 最高阶段,强调读书的第一要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而不是急于横加“批 判”。 C.鲁迅的话是反封建思想的激愤之词,作者在此引用并不是非议鲁迅,矛头指 向的是那些崇尚西洋、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并认为这是一种“创造”的人
D.发现古书的漏洞,不是初学者能达到的境界,在没有达到相当程度之后,切 不可不尊重原著而对古书中的漏洞“硬去看”;或者“先立说,拿古人意来 凑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翥,字仲举,晋宁人。其父为吏,从征江南,调饶州安仁县典史,又为杭州钞 库副使。翥少时,负其才隽,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不以家业屑其意,其 父以为忧。翥一旦翻然改曰:“大人勿忧,今请易业矣。”乃谢客,闭门读书, 昼夜不暂辍,因受业于李存先生。存家安仁,江东大儒也,其学传于陆九渊氏, 翥从之游,道德性命之说,多所硏究。未几,留杭,又从仇远先生学。远于诗最 高,翥学之,尽得其音律之奥,于是翥遂以诗文知名一时。已而薄游维扬,居久 之,学者及门甚众。 至元末,同郡傅岩起居中书,荐翥隐逸。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生 寻退居淮东。会朝廷修辽、金、宋三史,起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史成,历应奉 修撰,迁太常博士,升礼仪院判官,又迁翰林,历直学士、侍讲学士,乃以侍读 兼祭酒。翥勤于诱掖后进,绝去崖岸,不徒以师道自尊,用是学者乐亲炙之。有 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后已。尝奉 旨诣中书,集议时政,众论蜂起,翥独默然。丞相搠思监曰:“张先生平日好论 事,今一语不出,何耶?”翥对曰:“诸人之议,皆是也。但事势有缓急,施行 有先后,在丞相所决耳。”搠思监善之。明日,除集贤学士,俄以翰林学士承旨 致仕,阶荣禄大夫 孛罗帖木儿之入京师也,命翥草诏,削夺扩廓帖木儿官爵,且发兵讨之,翥毅然 不从。左右或劝之,翥曰:“吾臂可断,笔不能操也。”天子知其意不可夺,乃 命他学士为之。孛罗帖木儿虽知之,亦不以为怨也。及孛罗帖木儿既诛,诏乃以 翥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仍翰林学士承旨致仕,给全俸终其身。二十八年三月卒, 年八十二。 翥长于诗,其近体、长短句尤工。文不如诗,而每以文自负。常语人曰:“吾于 文已化矣,盖吾未尝构思,特任意属笔而已。”它日,翰林学士沙剌班示以所为 文,请易置数字,苦思者移时,终不就。沙剌班曰:“先生于文,岂犹未化耶, 何思之苦也?”翥因相视大笑。盖翥平日善谐谑,出谈吐语,辄令人失笑,一座 尽倾,入其室,蔼然春风中也。所为诗文甚多。无丈夫子。及死,国遂亡,以故 其遗稿不传。其传者,有律诗、乐府,仅三卷。翥尝集兵兴以来死节死事之人为 书,曰《忠义录》,识者韪之。(节选自《元史》卷一百八十六列传第七十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负其才隽依恃,凭仗 B.诱掖后进引导扶持 C.绝去崖岸山崖、堤岸 D.俄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 后已 B.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 后已
D.发现古书的漏洞,不是初学者能达到的境界,在没有达到相当程度之后,切 不可 不尊重原著而对古书中的漏洞“硬去看” ;或者“先立说,拿古人意来 凑”。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张翥,字仲举,晋宁人。其父为吏,从征江南,调饶州安仁县典史,又为杭州钞 库副使。翥少时,负其才隽,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不以家业屑其意,其 父以为忧。翥一旦翻然改曰:“大人勿忧,今请易业矣。”乃谢客,闭门读书, 昼夜不暂辍,因受业于李存先生。存家安仁,江东大儒也,其学传于陆九渊氏, 翥从之游,道德性命之说,多所研究。未几,留杭,又从仇远先生学。远于诗最 高,翥学之,尽得其音律之奥,于是翥遂以诗文知名一时。已而薄游维扬,居久 之,学者及门甚众。 至元末,同郡傅岩起居中书,荐翥隐逸。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生。 寻退居淮东。会朝廷修辽、金、宋三史,起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史成,历应奉、 修撰,迁太常博士,升礼仪院判官,又迁翰林,历直学士、侍讲学士,乃以侍读 兼祭酒。翥勤于诱掖后进,绝去崖岸,不徒以师道自尊,用是学者乐亲炙之。有 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后已。尝奉 旨诣中书,集议时政,众论蜂起,翥独默然。丞相搠思监曰:“张先生平日好论 事,今一语不出,何耶?”翥对曰:“诸人之议,皆是也。但事势有缓急,施行 有先后,在丞相所决耳。”搠思监善之。明日,除集贤学士,俄以翰林学士承旨 致仕,阶荣禄大夫。 孛罗帖木儿之入京师也,命翥草诏,削夺扩廓帖木儿官爵,且发兵讨之,翥毅然 不从。左右或劝之,翥曰:“吾臂可断,笔不能操也。”天子知其意不可夺,乃 命他学士为之。孛罗帖木儿虽知之,亦不以为怨也。及孛罗帖木儿既诛,诏乃以 翥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仍翰林学士承旨致仕,给全俸终其身。二十八年三月卒, 年八十二。 翥长于诗,其近体、长短句尤工。文不如诗,而每以文自负。常语人曰:“吾于 文已化矣,盖吾未尝构思,特任意属笔而已。”它日,翰林学士沙剌班示以所为 文,请易置数字,苦思者移时,终不就。沙剌班曰:“先生于文,岂犹未化耶, 何思之苦也?”翥因相视大笑。盖翥平日善谐谑,出谈吐语,辄令人失笑,一座 尽倾,入其室,蔼然春风中也。所为诗文甚多。无丈夫子。及死,国遂亡,以故 其遗稿不传。其传者,有律诗、乐府,仅三卷。翥尝集兵兴以来死节死事之人为 书,曰《忠义录》,识者韪之。(节选自《元史》卷一百八十六列传第七十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负其才隽 依恃,凭仗 B. 诱掖后进 引导扶持 C. 绝去崖岸 山崖、堤岸 D. 俄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 交还官职,即退休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 后已 B.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 后已
C.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 而后已 D.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 后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翥年少时,虽有才华,但豪放不羁,不以家业屑其意,其父以为忧。 B.至元末年,张翥受同郡傅岩的举荐,担任国子监的助教,分教上都的学生 C.在一次朝议时,张翥认为国事有缓有急,实行起来有先有后,关键在于丞相 的决断。 D.张翥在诗歌方面,尤其在近体诗和词上很擅长,平日喜欢开玩笑,诙谐,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以家业屑其意,其父以为忧。翥一旦翻然改曰:“大人勿忧,今请易业 矣。”(5分) (2)吾于文已化矣,盖吾未尝构思,特任意属笔而已。(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浪淘沙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释:①邓剡: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后,被俘北上,此词是途 经建康(今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 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8.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具体分析。(5分) 9.结合全词的内容,谈谈作者“枕簟凉生”“凉”的原因。(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 ”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 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 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3)李白在《行路难》中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句是: 乙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 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最初的温暖 邹扶澜
C.有以经 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 而后已 D.有以经义请问者/必历举众说/为之折衷/论辩之际/杂以谈笑/无不厌其所得而 后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张翥年少时,虽有才华,但豪放不羁,不以家业屑其意,其父以为忧。 B. 至元末年,张翥受同郡傅岩的举荐,担任国子监的助教,分教上都的学生。 C. 在一次朝议时,张翥认为国事有缓有急,实行起来有先有后,关键在于丞相 的决断。 D. 张翥在诗歌方面,尤其在近体诗 和词上很擅长,平日喜欢开玩笑,诙谐,幽 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不以家业屑其意,其父以为忧。翥一旦翻然改曰:“大人勿忧,今请易业 矣。”(5 分) (2)吾于文已化矣,盖吾未尝构思,特任意属笔而已。(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浪淘沙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释:①邓剡: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后,被俘北上,此词是途 经建康(今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 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8.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具体分析。(5 分) 9.结合全词的内容,谈谈作者“枕簟凉生” “凉”的原因。(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 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 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 。 (3)李白在《行路难》中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句是: , 。 乙 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 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最初的温暖 邹扶澜
男孩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新衣服,甚至有时连上学的本子也买不起,这时, 他就用完了正面用反面。一天,班里来了位新生,是个漂亮的女孩,扎着鲜艳的 蝴蝶结,背着一个让全班同学都眼红的书包 女孩跟他成了同桌。她的文具盒里装满了各种漂亮的笔和橡皮,还有很多崭新的 方格本,甚至有精装的笔记本。男孩偷眼看,既嫉妒又眼馋。 男孩自尊心很强,怕女孩笑话,本子用完了便不再用反面,也就不记笔记,只靠 脑子记。女孩感到奇怪,有一天问他,他说:“会了,不用记了。”女孩好像明 白了什么,主动拿出两个本子给他,男孩拒绝了,女孩羞红了脸,几天不和他说 话。有一次,班里组织看电影,每人交5分钱,男孩没有钱,就没有报名。女孩 髙兴地跑到他跟前,说:“明天下午看电影,我替你把钱交了。”男孩气恼地说: “我不去,用不着你给我交。”女孩委屈地哭了,说:“你长大后还我还不行 吗?”男孩没有再说话,勉强答应了她。 第二年,女孩要搬家了,男孩也不知道她要搬的地方在哪个方向,只觉得有一种 留恋的感觉,有一种丢了东西的感觉。知道了她走的日期后,那一天他没上学, 而是早早地等候在一个十字路口一一县城开往外地的车辆都要经过这里。终于, 辆大货车开了过来,女孩跟他哥哥站在车厢两边的护栏里。女孩看见了他,高 兴地向他挥手,男孩想跟她说点什么,跟在后边拼命追,可车速太快,一溜烟就 从眼前开过去了。 第二天上学,班里一个女同学给男孩送来一个沉甸甸的牛皮纸包,说是他的同桌 留给他的。男孩打开,是厚厚一摞没有用的各式作业本,还有她用过的漂亮的文 具盒,里面装满了铅笔,还有一支能抽水的钢笔。笔中间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 着:“送给我最好的同桌刘兵。” 男孩哭了。他突然觉得,因为嫉妒,他对同桌太不友好了,但她没有记恨他。也 就是从那天起,他的心知道了什么叫疼痛。 那个文具盒,他一直保存着。有时拿出来看看,眼前会晃动着一对鲜艳的蝴蝶 结,一跳,一跳 几十年过去了,男孩读完大学,又读博士,打拼多年后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 阅尽沧桑后,他越来越怀念那个当年跟他同桌的小女孩,于是在报纸上登了寻人 启事,寻找那个叫王丽晨的女孩。 电视台的记者闻讯后,邀请他做了一次访谈。面对现场的许多观众,他把掩藏在 心底的那段往事说了出来,说到动情处,他几次哽咽,说如果能见一见当年同桌 的女孩,他死而无憾了 主持人问他:“为什么非要见她呢?相见不如怀念,保留最初的那份美好,为她 祝福,不是很好吗?” 他摇了摇头。 主持人说:“王丽晨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也许已经发福,也许过得很不如意,如 果是这样,你还会执意见她吗?”他说:“是的,我想当面对她说声谢谢,另外, 如果她有什么难处的话,我想尽自己所能帮她一把。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着她, 甚至没有一天忘记过她。小时候,因为贫穷,我看过太多的冷眼,但她给了我最 初的温暖,这成了我生命的动力,也让我一直洁身自好。我经常想,如果她也给 我冷眼,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也许我的人生就会完全改写……”他已 经泪光莹莹,“我想看见她还美好地生活着,跟我一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 着温暖的阳光……”节目的最后,主持人对观众说:“那好吧,让我们大家一起 帮忙,让刘总实现这个多年的心愿
男孩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新衣服,甚至有时连上学的本子也买不起,这时, 他就用完了正面用反面。一天,班里来了位新生,是个漂亮的女孩,扎着鲜艳的 蝴蝶结,背着一个让全班同学都眼红的书包。 女孩跟他成了同桌。她的文具盒里装满了各种漂亮的笔和橡皮,还有很多崭新的 方格本,甚至有精装的笔记本。男孩偷眼看,既嫉妒又眼馋。 男孩自尊心很强,怕女孩笑话,本子用完了便不再用反面,也就不记笔记,只靠 脑子记。女孩感到奇怪,有一天问他,他说:“会了,不用记了。”女孩好像明 白了什么,主动拿出两个本子给他,男孩拒绝了,女孩羞红了脸,几天不和他说 话。有一次,班里组织看电影,每人交 5 分钱,男孩没有钱,就没有报名。女孩 高兴地跑到他跟前,说:“明天下午看电影,我替你把钱交了。”男孩气恼地说: “我不去,用不着你给我交。”女孩委屈地哭了,说:“你长大后还我还不行 吗?”男孩没有再说话,勉强答应了她。 第二年,女孩要搬家了,男孩也不知道她要搬的地方在哪个方向,只觉得有一种 留恋的感觉,有一种丢了东西的感觉。知道了她走的日期后,那一天他没上学, 而是早早地等候在一个十字路口——县城开往外地的车辆都要经过这里。终于, 一辆大货车开了过来,女孩跟他哥哥站在车厢两边的护栏里。女孩看见了他,高 兴地向他挥手,男孩想跟她说点什么,跟在后边拼命追,可车速太快,一溜烟就 从眼前开过去了。 第二天上学,班里一个女同学给男孩送来一个沉甸甸的牛皮纸包,说是他的同桌 留给他的。男孩打开,是厚厚一摞没有用的各式作业本,还有她用过的漂亮的文 具盒,里面装满了铅笔,还有一支能抽水的钢笔。笔中间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 着:“送给我最好的同桌刘兵。” 男孩哭了。他突然觉得,因为嫉妒,他对同桌太不友好了,但她没有记恨他。也 就是从那天起,他的心知道了什么叫疼痛。 那个文具盒,他一直保存着。有时拿出来看 看,眼前会晃动着一对鲜艳的蝴蝶 结,一跳,一跳…… 几十年过去了,男孩读完大学,又读博士,打拼多年后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 阅尽沧桑后,他越来越怀念那个当年跟他同桌的小女孩,于是在报纸上登了寻人 启事,寻找那个叫王丽晨的女孩。 电视台的记者闻讯后,邀请他做了一次访谈。面对现场的许多观众,他把掩藏在 心底的那段往事说了出来,说到动情处,他几次哽咽,说如果能见一见当年同桌 的女孩,他死而无憾了。 主持人问他:“为什么非要见她呢?相见不如怀念,保留最初的那份美好,为她 祝福,不是很好吗?” 他摇了摇头。 主持人说:“王丽晨现在已经步入中年,也许已经发福,也许过得很不如意,如 果是这样,你还会执意见她吗?”他说:“是的,我想当面对她说声谢谢,另外, 如果她有什么难处的话,我想尽自己所能帮她一把。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着她, 甚至没有一天忘记过她。小时候,因为贫穷,我看过太多的冷眼,但她给了我最 初的温暖,这成了我生命的动力,也让我一直洁身自好。我经常想,如果她也给 我冷眼,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也许我的人生就会完全改写……”他已 经泪光莹莹,“我想看见她还美好地生活着,跟我一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 着温暖的阳光……”节目的最后,主持人对观众说:“那好吧,让我们大家一起 帮忙,让刘总实现这个多年的心愿
几天后,他收到一封信: “亲爱的刘同学,不瞒你说,那天我就坐在观众席上。之所以不见你,并不是因 为你太富有,或者我已经老了,而是越纯净越美好的记忆,越经不起现实的打搅。 我很赞同主持人的那句话,有些美只适合放在心里,就像一坛陈酒,一旦打开味 道就淡了。如果你对我心存感激,那就在心里保存那份最初的美好吧。感谢这么 多年来,我一直活在你心里,并希望我能一直这样活下去 这封信是那位主持人所写。刘兵所要寻找的王丽晨是她的妹妹,已经于3年前因 病去世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男孩拒绝女孩给他本子和替他交钱看电影,而女孩却没有记恨他,临走时还 留下很多学习用品,说明女孩是一个乐于帮困救弱的好学生。 B.小说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少年时男孩和女孩同桌以及女孩要离开时发生的 事,一是几十年之后男孩寻找同桌的女孩而被邀请做访谈的事 C.小说中有关女孩头上扎着的“鲜艳的蝴蝶结”的描写前后出现了两次,说明 男孩几十年来都没有忘记他的同桌主要因为女孩给了他最初的温暖,这成了他生 命的动力。 D.小说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等手法:在交代同桌的女孩最后的结局时还运用了插叙的手法 E.男孩希望他的同桌“还美好地生活着,跟我一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而女孩却死了,这给男孩的心理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深深的伤痛 (2)倒数第二段交代了主人公收到的信,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中的刘兵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4)对于小说结尾一段的设计,有人认为过于哀伤,不利于小说主旨的表达, 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留得青山在 吴钟麟 施蛰存教授最初留给我的印象是风趣幽默。 1957年我就读于华师大,在钱谷融教授《论文学是人学》的研讨会场,钱教授 致开场白:“有位先生原有妻室,社交中又认识了某女士,他很苦恼,尽管爱她, 却不敢挽着她的手臂走进社交场合。诸位,我就是那位先生,那位女士就是我的 《论文学是人学》。今天,我终于把她带到大庭广众中来了!”会场笑声一片 主持人是施教授,他说:“钱老师的大作很精彩,可惜我没拜读完。”我纳闷, 怎么这样说?“而钱老师的开场白更精彩,讲了个三角恋爱,我相信大家一定会 拿出讨论三角恋爱的热情来硏讨论文。开始吧!”会场像炸开了锅。这是初识风 采 我们文学社请施教授指导小说创作,他开口就一个字:“抄。”大家傻了,他还 引经据典:“天下文章一大抄嘛!”大家更傻了:这不是误导吗?不仅如此,他 还现身说法教我们如何抄得巧妙不露破绽:“我熟悉东欧文学,就头抄波兰,手 抄罗马尼亚,脚抄匈牙利的,谁能认出来!”大家如坠云里雾里,不过颇觉有趣 他见大家目瞪口呆,话锋一转:“大家练毛笔一定写过描红,要按笔顺涂满框框, 这就是我说的抄,也就是先要模仿,等摸到规律就可以创造了。我说匈牙利什么
几天后,他收到一封信: “亲爱的刘同学,不瞒你说,那天我就坐在观众席上。之所以不见你,并不是因 为你太富有,或者我已经老了,而是越纯净越美好的记忆,越经不起现实的打搅。 我很赞同主持人的那句话,有些美只适合放在心里,就像一坛陈酒,一旦打开味 道就淡了。如果你对我心存感激,那就在心里保存那份最初的美好吧。感谢这么 多年来,我一直活在你心里,并希望我能一直这样活下去……” 这封信是那位主持人所写。刘兵所要寻找的王丽晨是她的妹妹,已经于 3 年前因 病去世……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男孩拒绝女孩给他本子和替他交钱看电影,而女孩却没有记恨他,临走时还 留下很多学习用品,说明女孩是一个乐于帮困救弱的好学生。 B.小说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少年时男孩和女孩同桌以及女孩要离开时发生的 事,一是几十年之后男孩寻找同桌的女孩而被邀请做访谈的事。 C.小说中有关女孩头上扎着的“鲜艳的蝴蝶结”的描写前后出现了两次,说明 男孩几十年来都没有忘记他的同桌主要因为女孩给了他最初的温暖,这成了他生 命的动力。 D.小说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等手法;在交代同桌的女孩最后的结局时还运用了插叙的手法。 E.男孩希望他的同桌“还美好地生活着,跟我一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而女孩却死了,这给男孩的心理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深深的伤痛。 (2)倒数第二段交代了主人公收到的信,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分) (3)小说中的刘兵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 分) (4)对于小说结尾一段的设计,有人认为过于哀伤,不利于小说主旨的表达, 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留得青山在 吴钟麟 施蛰存教授最初留给我的印象是风趣幽默。 1957 年我就读于华师大,在钱谷融教授《论文学是人学》的研讨会场,钱教授 致开场白:“有位先生原有妻室,社交中又认识了某女士,他很苦恼,尽管爱她, 却不敢挽着她的手臂走进社交场合。诸位,我就是那位先生,那位女士就是我的 《论文学是人学》。今天,我终于把她带到大庭广众中来了!”会场笑声一片。 主持人是施教授,他说:“钱老师的大作很精彩,可惜我没拜读完。”我纳闷, 怎么这样说?“而钱老师的开场白更精彩,讲了个三角恋爱,我相信大家一定会 拿出讨论三角恋爱的热情来研讨论文。开始吧!”会场像炸开了锅。这是初识风 采。 我们文学社请施教授指导小说创作,他开口就一个字:“抄。”大家傻了,他还 引经据典:“天下文章一大抄嘛!”大家更傻了:这不是误导吗?不仅如此,他 还现身说法教我们如何抄得巧妙不露破绽:“我熟悉东欧文学,就头抄波兰,手 抄罗马尼亚,脚抄匈牙利的,谁能认出来!”大家如坠云里雾里,不过颇觉有趣。 他见大家目瞪口呆,话锋一转:“大家练毛笔一定写过描红,要按笔顺涂满框框, 这就是我说的抄,也就是先要模仿,等摸到规律就可以创造了。我说匈牙利什么
的,意思是阅读面要广,见多才识广,基础大,金字塔才高。”听罢顿觉施教授 博学多才,慈祥可爱 施教授后来教我们明清文学,可他的自我介绍却让我久久不解:“我叫施蛰存, 就是鲁迅鲁老夫子所骂的‘洋场恶少’是也,听我的课要用批判眼光,小心中 毒。”这难道也是幽默?好像又不全是,虽然校党委书记说过,教你们的是旧社 会的知识分子,学问有,但意识是资产阶级的,你们要批判吸取,但施教授何以 要自损形象呢? 讲《西游记》,施教授语出惊人,评猪八戒为农民典型,教室顿时沉寂。那时称 工人为领导阶级,农民为同盟军,这不是丑化农民吗?施教授还摆出根据:“钉 耙不是农民翻地的铁搭吗?猪八戒饭量大,农民劳动强度大肚量也大;猪八戒较 笨,农民的脑筋不是没城里人转得快吗?”周围有些骚动,有不少工农子弟。施 教授提高声调:“但猪八戒最可贵的是诚朴忠厚,这也是农民兄弟的特色。”这 下教室里的紧张气氛轻松了。他又补了一句:“这是我个人意见,批判对待,当 心中毒。”应该说这个评析颇有见地,在那种大气候下无所顾忌地提出来,体现 了知识分子艺术至上的传统本色,而他为何给自己脸上抹黑呢? 不久风云突变,中国大地上那场政治运动让教授们渐次落马,不由得担心起施教 授能否继续教我们。谢天谢地,开学了,他依然踏上讲台,却这样开头:“我是 主动向党委认错的,因为态度好,所以被允许继续讲课。 其实施教授没有发表什么过激言论,在高年级同学恳请下才写了《才与德》。那 是因为看到党支部书记只是小学程度,却要当教授扎堆的中文系的领导,实在勉 为其难,于是只能带着孙女在走廊晒太阳。施教授说老同志对革命有功,应该感 谢,但不妨授以禄,不一定授以位,否则既误事也难受。他的心情是真诚的,然 而又自责:“我是出于好心,但思想方法有问题,有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之嫌。” 施教授说的我们亲眼目睹,也有同感,感觉不到错在哪儿,干嘛要检讨?但我们 庆幸可以继续聆听他幽默风趣又见解独到的讲课。 我毕业离校,只知道后来他被赶到资料室。十年动乱开始,我坐不住了。教我课 的恩师纷纷关牛棚,挨批斗,像施老师那样三十年代就挨批的还能有好果子吃 吗 走遍凄冷校园,见不到一位老师,失望之余在布告栏发现了老师们的改造日记, 我又读到施教授的文字:“今日劳改项目是清扫落叶。我扫啊扫,忽然想到昨天 不是扫干净了吗,怎么今天又这么多了呢?深入一思考领悟了,昨天扫的是旧的, 今天扫的是新的,要不停地扫。这好比我们这批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要不停 地改造,改造一辈子。此为劳改一得。”我顿觉轻松:施老师健在。再读禁不住 笑了。施老师写得巧妙,说他改造得不认真,他时刻在触碰灵魂;说认真,又没 有实质内容,幽默笔调打了个擦边球,引人发笑又容易得到宽恕。 风暴过后是晴朗,施老师终于迎来第二春,重返讲台,先后获“文学艺术杰出贡 献奖”“敬慰奖”,满载荣誉在98岁髙龄仙逝 直到此时,半个世纪前萦绕我心头的结终于解开:在风浪迭起的年代,施教授的 低调、忍耐,原来只为留得青山在。施教授不仅是学贯中西的名家,还是善渡险 滩恶浪的智者,更是我人生征途的导师。(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施蛰存在研讨会上承接钱教授开场白的即兴发言很是幽默风趣,但作者认为 施教授没有读完钱教授的作品,实在是不应该的
的,意思是阅读面要广,见多才识广,基础大,金字塔才高。”听罢顿觉施教授 博学多才,慈祥可爱。 施教授后来教我们明清文学,可他的自我介绍却让我久久不解:“我叫施蛰存, 就是鲁迅鲁老夫子所骂的‘洋场恶少’是也,听我的课要用批判眼光,小心中 毒。”这难道也是幽默?好像又不全是,虽然校党委书记说过,教你们的是旧社 会的知识分子,学问有,但意识是资产阶级的,你们要批判吸取,但施教授何以 要自损形象呢? 讲《西游记》,施教授语出惊人,评猪八戒为农民典型,教室顿时沉寂。那时称 工人为领导阶级,农民为同盟军,这不是丑化农民吗?施教授还摆出根据:“钉 耙不是农民翻地的铁搭吗?猪八戒饭量大,农民劳动强度大肚量也大;猪八戒较 笨,农民的脑筋不是没城里人转得快吗?”周围有些骚动,有不少工农子弟。施 教授提高声调:“但猪八戒最可贵的是诚朴忠厚,这也是农民兄弟的特色。”这 下教室里的紧张气氛轻松了。他又补了一句:“这是我个人意见,批判对待,当 心中毒。”应该说这个评析颇有见地,在那种大气候下无所顾忌地提出来,体现 了知识分子艺术至上的传统本色,而他为何给自己脸上抹黑呢? 不久风云突变,中国大地上那场政治运动让教授们渐次落马,不由得担心起施教 授能否继续教我们。谢天谢地,开学了,他依然踏上讲台,却这样开头:“我是 主动向党委认错的,因为态度好,所以被允许继续讲课。” 其实施教授没有发表什么过激言论,在高年级同学恳请下才写了《才与德》。那 是因为看到党支部书记只是小学程度,却要当教授扎堆的中文系的领导,实在勉 为其难,于是只能带着孙女在走廊晒太阳。施教授说老同志对革命有功,应该感 谢,但不妨授以禄,不一定授以位,否则既误事也难受。他的心情是真诚的,然 而又自责:“我是出于好心,但思想方法有问题,有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之嫌。” 施教授说的我们亲眼目睹,也有同感,感觉不到错在哪儿,干嘛要检讨?但我们 庆幸可以继续聆听他幽默风趣又见解独到的讲课。 我毕业离校,只知道后来他被赶到资料室。十年动乱开始,我坐不住了。教我课 的恩师纷纷关牛棚,挨批斗,像施老师那样三十年代就挨批的还能有好果子吃 吗? 走遍凄冷校园,见不到一位老师,失望之余在布告栏发现了老师们的改造日记, 我又读到施教授的文字:“今日劳改项目是清扫落叶。我扫啊扫,忽然想到昨天 不是扫干净了吗,怎么今天又这么多了呢?深入一思考领悟了,昨天扫的是旧的, 今天扫的是新的,要不停地扫。这好比我们这批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要不停 地改造,改造一辈子。此为劳改一得。”我顿觉轻松:施老师健在。再读禁不住 笑了。施老师写得巧妙,说他改造得不认真,他时刻在触碰灵魂;说认真,又没 有实质内容,幽默笔调打了个擦边球,引人发笑又容易得到宽恕。 风暴过后是晴朗,施老师终于迎来第二春,重返讲台,先后获“文学艺术杰出贡 献奖”“敬慰奖”,满载荣誉在 98 岁高龄仙逝。 直到此时,半个世纪前萦绕我心头的结终于解开:在风浪迭起的年代,施教授的 低调、忍耐,原来只为留得青山在。施教授不仅是学贯中西的名家,还是善渡险 滩恶浪的智者,更是我人生征途的导师。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施蛰存在研讨会上承接钱教授开场白的即兴发言很是幽默风趣,但作者认为 施教授没有读完钱教授的作品,实在是不应该的
B.施教授在《才与德》一文中,批评小学程度的党支部书记担任教授扎堆的中 文系的领导是外行领导内行,学生们比较认同。 C.施教授有关打扫落叶的劳改日记批判了所谓的劳动改造,引人发笑,同时又 不容易让别人抓住他的把柄,实在是高妙 D.施教授评猪八戒为农民典型,这虽然只是他的一种学术观点,但在那种大气 候下提出来,体现了知识分子艺术至上的传统本色。 E.本文记述了施蛰存先生的几件事,有记叙,有议论,评传结合,字里行间传 达出对施先生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2)怎样理解施蛰存先生指导小说创作时所说的“抄”?(6分) (3)本文介绍了施蛰存先生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4)施蛰存先生“留得青山在”的处世之道在文中有哪些表现?并请结合生活 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看法。(8分)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划横线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夏季减肥食谱中,有四种食物位于爱美女士们的黑名单,被排除在减肥食物 之外,千万碰不得,否则会让你的努力 ②可下半场的最后5分钟内,我们差点将全场的努力 ,所以说我们 要拿下一场比赛还是要在5分钟之后才能确保,在最后5分钟内,对手有3次很 好的机会,如果我们想要成为“英东杯”冠军,就要避免这些状况。 ③这90户业主不肯退铺,让大华公司以回购商铺的方式解决大润发购物中心困 境的努力 A.毁于一旦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B.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毁于一旦 C.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毁于一旦 D.前功尽弃毁于一旦功亏一篑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唯有除贪,才能安民心”一一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接受越南通讯社采访时 表示,越南反腐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这些成绩仍不足以完全根除贪污腐败 与浪费现象的发生 B.2015羊年央视春晚着力演绎“中国梦”、“中国情”两大主线。与往届春晚 相比,这两条线索的节目更加精准,主题更加集中,铺陈更加合理,现场观众的 反响更加热情。 C.“春运铁路格局的改变,反映的不仅仅是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经济结构、生产 力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大变化。”北京交 通大学教授石培华说。 D.从文化哲学意义上来理解,乡愁是归属感的一种表现,同时是一种根源意识 的体现,也是对这个归属和根源的一种亲和感,这种归属感是人的民族文化认同 的基础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唐代安史之乱后 ,,从而有对本地方的饮食习俗产生影响。 ①由此形成了长达两百多年的北民南移浪潮 ②而此时的四川总体来说是和平繁荣的 ③四川自然也就成为了吸纳北方移民最多的地区之
B.施教授在《才与德》一文中,批评小学程度的党支部书记担任教授扎堆的中 文系 的领导是外行领导内行,学生们比较认同。 C.施教授有关打扫落叶的劳改日记批判了所谓的劳动改造,引人发笑,同时又 不容易让别人抓住他的把柄,实在是高妙。 D.施教授评猪八戒为农民典型,这虽然只是他的一种学术观点,但在那种大气 候下提出来,体现了知识分子艺术至上的传统本色。 E.本文记述了施蛰存先生的几件事,有记叙,有议论,评传结合,字里行间传 达出对施先生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2)怎样理解施蛰存先生指导小说创作时所说的“抄”?(6 分) (3)本文介绍了施蛰存先生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 分) (4)施蛰存先生“留得青山在”的处世之道在文中有哪些表现?并请结合生活 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看法。(8 分) 第 II 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划横线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①在夏季减肥食谱中,有四种食物位于爱美女士们的黑名单,被排除在减肥食物 之外,千万碰不得,否则会让你的努力___________ ! ②可下半场的最后 5 分钟内,我们差点将全场的努力__________ ,所以说我们 要拿下一场比赛还是要在 5 分钟之后才能确保,在最后 5 分钟内,对手有 3 次很 好的机会,如果我们想要成为“英东杯”冠军,就要避免这些状况。 ③这 90 户业主不肯退铺,让大华公司以回购商铺的方式解决大润发购物中心困 境的努力______。 A.毁于一旦 功亏一篑 前功尽弃 B.前功尽弃 功亏一篑 毁于一旦 C.功亏一篑 前功尽弃 毁 于一旦 D.前功尽弃 毁于一旦 功亏一篑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唯有除贪,才能安民心”——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接受越南通讯社采访时 表示,越南反腐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这些成绩仍不足以完全根除贪污腐败 与浪费现象的发生。 B.2015 羊年央视春晚着力演绎“中国梦”、“中国情”两大主线。与往届春晚 相比,这两条线索的节目更加精准,主题更加集中,铺陈更加合理,现场观众的 反响更加热情。 C.“春运铁路格局的改变,反映的不仅仅是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经济结构、生产 力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大变化。”北京交 通大学教授石培华说。 D.从文化哲学意义上来理解,乡愁是归属感的一种表现,同时是一种根源意识 的体现,也是对这个归属和根源的一种亲和感,这种归属感是人的民族文化认同 的基础。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唐代安史之乱后, , , , 。 , ,从而有对本地方的饮食习俗产生影响。 ①由此形成了长达两百多年的北民南移浪潮 ②而此时的四川总体来说是和平繁荣的 ③四川自然也就成为了吸纳北方移民最多的地区之一
④由于黄河流域地区饱受政治动荡、战乱频仍、经济残破、民不聊生之苦 ⑤自然也将北方的饮食文化习俗、传统烹饪技巧带到了四川 ⑥大量的北方移民迁入四川 A.④①②③⑥⑤B.④②①③⑥⑤C.④①②⑥③⑤D.④②①⑥③⑤ 1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 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5字。(6分)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许慎在《说 文解字》里记述:“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 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 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 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 于周都镐京。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 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三足鼎 立、问鼎等等。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载体 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 17、根据下面图表内容和文字表述,回答下面问题。(5分) 我国二氧化硫注的排放及贡献率 排放形式 排放量(万吨) 贡献率(%) 煤炭燃烧 炼钢 168.5 炼油 机动车 99.8 2513.3 100.0 (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 酸盐二次颗粒,由气体污染物转化为固体污染物,成为PM2.5升高的最主要因素 从而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造成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文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治理雾霾天气的建议。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有人发现一年轻女孩欲跳河自杀,岸边顿时围了许多人。 路人A:“这女孩太自私了!” 路人B:“这女孩太愚蠢了。” 女孩咆哮:“关你们什么事。花了这么多钱读大学,还是找不到工作,男朋友又 不要我了,我现在已经一无所有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说到最后,女孩哽 咽了。 路人C:“姑娘,你缺的不是能力,而是机会。” 路人D:“你这么年轻,又这么漂亮,还是大学生,我要是有一个你这样的女儿, 多好啊!” 路人E:“姑娘,现在心中还有牵挂吗?如果有,就好好活着吧。 女孩突然跪在地上,“爸爸妈妈,对不起,我想您们了……”站起来,面对大家, “谢谢各位好心人,您们放心,我一定会活出自己的精彩。”说完在掌声中昂然 离去
④由于黄河流域地区饱受政治动荡、战乱频仍、经济残破、民不聊生之苦 ⑤自然也将北方的饮食文化习俗、传统烹饪技巧带到了四川 ⑥大量的北方移民迁入四川 A. ④①②③⑥⑤ B. ④②①③⑥⑤ C.④①②⑥③⑤ D. ④②①⑥③⑤ 1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 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 25 字。(6 分)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 。许慎在《说 文解字》里记述:“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 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 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 。 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 于周都镐京。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 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三足鼎 立、问鼎等等。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载体。 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 。 17、根据下面图表内容和文字表述,回答下面问题。(5 分) 我国二氧化硫注的排放及贡献率 排放形式 排放量(万吨) 贡献率(%) 煤炭燃烧 2179 86.7 炼钢 168.5 6.7 炼油 68 2.7 机动车 99.8 4 合计 2513.3 100.0 (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 酸盐二次颗粒,由气体污染物转化为固体污染物,成为 PM2.5 升高的最主要因素, 从而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造成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文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治理雾霾天气的建议。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 分) 有人发现一年轻女孩欲跳河自杀,岸边顿时围了许多人。 路人 A:“这女孩太自私了!” 路人 B:“这女孩太愚蠢了。” 女孩咆哮:“关你们什么事。花了这么多钱读大学,还是找不到工作,男朋友又 不要我了,我现在已经一无所有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说到最后,女孩哽 咽了。 路人 C:“姑娘,你缺的不是能力,而是机会。” 路人 D:“你这么年轻,又这么漂亮,还是大学生,我要是有一个你这样的女儿, 多好啊!” 路人 E:“姑娘,现在心中还有牵挂吗?如果有,就好好活着吧。” 女孩突然跪在地上,“爸爸妈妈,对不起,我想您们了……”站起来,面对大家, “谢谢各位好心人,您们放心,我一定会活出自己的精彩。”说完在掌声中昂然 离去
面对这个场景,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现实,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 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明确文体,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C(“达到能和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是误解了原文“‘虚心’读书,则 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的意思:且误解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不 会有先入之见”完全否定主观不对。) 2.C(A“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 外”是作者的体会;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出自苏轼的《送 安敦秀才失解西归》;D是余嘉锡对汉代学者董遇读书方法的看法,不是朱熹的 言论。) 3.A(“作者认为现在读书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这番基础功夫”有误,从原文 看,知识爆炸的现在,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 4.C(崖岸:矜庄,孤高) 6.B(张翥担任“国子助教”,”分教上都生”是在至正初) 7.(1)不屑于把学业放在心上,他父亲为此而担忧。张翥一天幡然醒悟,改过 说:“父亲不要担忧,现在请(让我)改变,(专心于)学业.”(“屑”“翻 然改”“易业”各1分,大意对可酌情给分,句意2分) (2)我在写文章(或散文)方面己经出神入化了,我不曾(认真)构思,只是 (或不过)随意地写作(或用笔写)罢了。(“化”“特”“任意”各1分,句 意2分,“盖”翻译成“大概”不扣分) 8.①用典(1分)“客身”句化用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的词句,写出自身 的飘零之况;“新亭”句,运用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的哀叹和相慰,写出亡国 之痛(2分)②融情于景(1分)“井桐一叶做秋声”,秋叶飘落暗含着盛极而 衰的哲理,“月淡潮平”,暗含心境的凄怆(此处若答成“反衬”,写出激愤之 情,也可给1分)(1分) 9.①秋天到来,客观气候的转凉;②自身被俘,被押北上的凄凉身世;③家国沦 亡的悲凉。(每点2分)(分析时结合全词) 10.(1)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 者也(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1.(1)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A、“拒绝女孩……替他交 钱看电影”与原文情节不符,原文中是先拒绝,后“勉强答应了她”;再者说女 孩“帮困救弱”,概括也不大准确,男孩虽然有困难的一面,但他不“弱”,男 孩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很上进的学生。D.“插叙”改“补叙”E、“这给男孩 的心理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深深的伤痛”,分析错误。从小说的情节上看,男孩并 不知道女孩已经去世。) (2)①这封信为主人公刘兵寻找当年的同桌画上了一个句号,使他的寻找有了 回应。②信中说明了他的同桌不见他的原因,为后文交代女孩的去世埋下了伏笔。 ③揭示了小说的主旨,过去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应该放在心里珍惜保存。(每 点2分)
面对这个场景,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现实,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 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明确文体,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 2015 届高三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 C (“达到能和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 ,是误解了原文“‘虚心’读书,则 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 的意 思;且误解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不 会有先入之见” 完全否定主观不对。) 2. C (A“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 外” 是作者的体会;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出自苏轼的《送 安敦秀才失解西归》;D 是余嘉锡对汉代学者董遇读书方法的看法,不是朱熹的 言论。) 3. A (“作者认为现在读书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这番基础功夫” 有误,从原文 看,知识爆炸的现在,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 4.C(崖岸:矜庄,孤高) 5.D 6.B(张翥担任“国子助教”,”分教上都生”是在至正初) 7.(1)不屑于把学业放在心上,他父亲为此而担忧。张翥一天幡然醒悟,改过 说:“父亲不要担忧,现在请(让我)改变,(专心于)学业.”(“屑”“翻 然改”“易业”各 1 分,大意对可酌情给分,句意 2 分) (2)我在写文章(或散文)方面已经出神入化了,我不曾(认真)构思,只是 (或不过)随意地写作(或用笔写)罢了。(“化”“特”“任意”各 1 分,句 意 2 分,“盖”翻译成“大概”不扣分) 8.①用典(1 分)“客身”句化用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的词句,写出自身 的飘零之况; “新亭”句,运用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的哀叹和相慰,写出亡国 之痛(2 分)②融情于景(1 分)“井桐一叶做秋声”,秋叶飘落暗含着盛极而 衰的哲理,“月淡潮平”,暗含心境的凄怆(此处若答成“反衬”,写出激愤之 情,也可给 1 分)(1 分) 9.①秋天到来,客观气候的转凉;②自身被俘,被押北上的凄凉身世;③家国沦 亡的悲凉。(每点 2 分)(分析时结合全词) 10.(1)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 者也(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1.(1)答 C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A、“拒绝女孩……替他交 钱看电影”与原文情节不符,原文中是先拒绝,后“勉强答应了她”;再者说女 孩“帮困救弱”,概括也不大准确,男孩虽然有困难的一面,但他不“弱”,男 孩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很上进的学生。D.“插叙”改“补叙” E、“这给男孩 的心理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深深的伤痛”,分析错误。从小说的情节上看,男孩并 不知道女孩已经去世。) (2)①这封信为主人公刘兵寻找当年的同桌画上了一个句号,使他的寻找有了 回应。②信中说明了他的同桌不见他的原因,为后文交代女孩的去世埋下了伏笔。 ③揭示了小说的主旨,过去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应该放在心里珍惜保存。(每 点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