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甘肃大学:《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资源(实习指导)《农业机械学》实验指导书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35,文件大小:788.5KB,团购合买
实验一 铧式犁的构造 实验二 悬挂犁的使用和调整 实验三 旋耕机和圆盘耙 实验四 播种机械的构造 实验五 排种器性能实验 实验六 收割机械 实验七 脱离机械 实验八 谷物联合收割机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农业机械学》实验指导书 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农机与汽车系 2008-3-27

《农业机械学》实验指导书 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农机与汽车系 2008-3-27

实验一铧式犁的构造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耕地作业的农业技术要求、相关指标和耕地质量的检查。 2.了解农业机械的类型编号规则,熟悉铧式犁类型编号的方法。 3.认识不同类型铧式犁、铧式犁的各零部件及其连接关系。 4.掌握主犁体的各部名称、作用、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5.认识和了解平地合墒器的作用和调节。 二、现有设备 1L-330 1LQ-425 微耕机 三、观察与思考 1.观察犁的整体构造及主要零部件的位置、作用和相互关系。 2.熟悉主犁体的各部名称、作用、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3.认识犁体的垂直间隙和水平间隙,分析两间隙的不同作用。 4.比较牵引犁、悬挂犁、半悬挂犁、翻转犁的优缺点。 四、铧式犁的构造 (一)工作部件(直接参与耕地和切割土壤的部件) 1.主犁体:其作用是切割、破碎和翻转土垡和杂草。主要有犁铧、犁壁、犁侧板、 犁托和犁柱等组成。 犁壁又叫犁镜,可分为整体式、组合式和栅条式。 犁铧又称犁铲,按结构可分为三角铧、梯形铧、凿型铧(也可按三角犁铧、等宽犁铧、 不等宽犁铧、带侧舷犁铧分类)。 犁壁和犁铧组成犁体曲面,根据犁体耕翻时土垡运动特点分为滚垡型、窜垡型和滚窜 垡型三大类。滚垡型根据其翻土和碎土作用不同又可分为碎土型、通用型和翻土型。 2.小前犁:小前犁可分为铧式小前犁、切角式小前犁、圆盘式小前犁等。有些犁上 采用覆草板取代小前犁。我国应用最多的是铧式小前犁、,装在主犁体前方,由犁铧、犁 壁、犁柱组成,其作用是将上垡的一部分(a/2、2b/3)先翻入沟底,以提高犁的翻土覆盖 性能。 3,犁刀:安装在主犁体和小前犁的前方,其功能是垂直切开土壤和杂草残渣,减轻 2

2 实验一 铧式犁的构造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耕地作业的农业技术要求、相关指标和耕地质量的检查。 2.了解农业机械的类型编号规则,熟悉铧式犁类型编号的方法。 3.认识不同类型铧式犁、铧式犁的各零部件及其连接关系。 4.掌握主犁体的各部名称、作用、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5.认识和了解平地合墒器的作用和调节。 二、现有设备 1L-330 1LQ-425 微耕机 三、观察与思考 1.观察犁的整体构造及主要零部件的位置、作用和相互关系。 2.熟悉主犁体的各部名称、作用、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3.认识犁体的垂直间隙和水平间隙,分析两间隙的不同作用。 4.比较牵引犁、悬挂犁、半悬挂犁、翻转犁的优缺点。 四、铧式犁的构造 (一)工作部件(直接参与耕地和切割土壤的部件) 1.主犁体:其作用是切割、破碎和翻转土垡和杂草。主要有犁铧、犁壁、犁侧板、 犁托和犁柱等组成。 犁壁又叫犁镜,可分为整体式、组合式和栅条式。 犁铧又称犁铲,按结构可分为三角铧、梯形铧、凿型铧(也可按三角犁铧、等宽犁铧、 不等宽犁铧、带侧舷犁铧分类)。 犁壁和犁铧组成犁体曲面,根据犁体耕翻时土垡运动特点分为滚垡型、窜垡型和滚窜 垡型三大类。滚垡型根据其翻土和碎土作用不同又可分为碎土型、通用型和翻土型。 2.小前犁:小前犁可分为铧式小前犁、切角式小前犁、圆盘式小前犁等。有些犁上 采用覆草板取代小前犁。我国应用最多的是铧式小前犁、,装在主犁体前方,由犁铧、犁 壁、犁柱组成,其作用是将上垡的一部分(a/2、2b/3)先翻入沟底,以提高犁的翻土覆盖 性能。 3.犁刀:安装在主犁体和小前犁的前方,其功能是垂直切开土壤和杂草残渣,减轻

阻力,减少主犁体胫刃的磨损,保证沟壁整齐,改善覆盖质量。犁刀又分为直犁刀和圆犁 刀。圆犁刀主要由圆盘刀片、盘毂、刀柄、刀架和刀轴组成。 4.心土铲:由称深松铲,安装在主犁体的后下方,疏松耕层以下的心土,实现上翻 下松。心土铲又分为单翼铲和双翼铲两种,在悬挂犁上心土铲与主犁体固定连接。 (二)犁的辅助部件(协助和保证工作部件完成作业的部件) 1.犁架:犁架是犁的骨架,它起着连接各部件并传递牵引力的作用。犁架可分为平 面犁架和钩形犁架两种,平面犁架又分为螺栓组合式和焊接式。焊接犁架又分为三角形架、 梯形架和独梁架。 2.犁轮:犁轮的作用是支持犁的重量,限制耕深,增加犁耕稳定性,便于运输和完 成犁的升降等,悬挂犁当与具有高度调节液压系统的拖拉机配套时必须配带限深轮: 3.挂接装置:挂接装置是将犁和拖拉机挂接在一起的连接装置,其作用是传递牵引 力,调整机组特性以保证耕作质量。在悬挂犁上,挂接装置主要是指悬挂装置,由悬挂架、 悬挂轴和调节机构组成。悬挂架由左、右支杆和中央支杆固定在机架上,组成稳定的三角 架。悬挂轴可分为直轴式、曲轴式及耕宽调节器式三种形式。 五、作业 主犁体有哪些零件构成? 实验二 悬挂犁的使用和调整 一、 目的要求 1.了解犁总体安装的技术要求与检测方法 2.了解拖拉机与悬挂犁的配置关系。认识拖拉机的各个悬挂杆件并了解其作用。 3.对照机组认识机组的纵垂面、横垂面、水平面、拖拉机的动力中心、犁的阻力中 心以及牵引点和虚牵引点。 4.掌握悬挂犁机组的调节方法和原理。 二、现有设备 1L一330悬挂犁 1LQ一525悬挂犁 三、观察与思考 1.观察捷克一60拖拉机与1L一330悬挂犁的挂接情况,拖拉机轮距与犁的幅宽是否 合适,及上下悬挂点孔位的选择。 2.如何进行耕深调节、水平调节、耕宽调节、偏牵引调节、正位调节,若调节不当, 2

3 阻力,减少主犁体胫刃的磨损,保证沟壁整齐,改善覆盖质量。犁刀又分为直犁刀和圆犁 刀。圆犁刀主要由圆盘刀片、盘毂、刀柄、刀架和刀轴组成。 4.心土铲:由称深松铲,安装在主犁体的后下方,疏松耕层以下的心土,实现上翻 下松。心土铲又分为单翼铲和双翼铲两种,在悬挂犁上心土铲与主犁体固定连接。 (二)犁的辅助部件(协助和保证工作部件完成作业的部件) 1.犁架:犁架是犁的骨架,它起着连接各部件并传递牵引力的作用。犁架可分为平 面犁架和钩形犁架两种,平面犁架又分为螺栓组合式和焊接式。焊接犁架又分为三角形架、 梯形架和独梁架。 2.犁轮:犁轮的作用是支持犁的重量,限制耕深,增加犁耕稳定性,便于运输和完 成犁的升降等,悬挂犁当与具有高度调节液压系统的拖拉机配套时必须配带限深轮。 3.挂接装置:挂接装置是将犁和拖拉机挂接在一起的连接装置,其作用是传递牵引 力,调整机组特性以保证耕作质量。在悬挂犁上,挂接装置主要是指悬挂装置,由悬挂架、 悬挂轴和调节机构组成。悬挂架由左、右支杆和中央支杆固定在机架上,组成稳定的三角 架。悬挂轴可分为直轴式、曲轴式及耕宽调节器式三种形式。 五、作业 主犁体有哪些零件构成? 实验二 悬挂犁的使用和调整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犁总体安装的技术要求与检测方法 2.了解拖拉机与悬挂犁的配置关系。认识拖拉机的各个悬挂杆件并了解其作用。 3.对照机组认识机组的纵垂面、横垂面、水平面、拖拉机的动力中心、犁的阻力中 心以及牵引点和虚牵引点。 4.掌握悬挂犁机组的调节方法和原理。 二、现有设备 1L—330 悬挂犁 1LQ—525 悬挂犁 三、观察与思考 1.观察捷克—60 拖拉机与 1L—330 悬挂犁的挂接情况,拖拉机轮距与犁的幅宽是否 合适,及上下悬挂点孔位的选择。 2.如何进行耕深调节、水平调节、耕宽调节、偏牵引调节、正位调节,若调节不当

对机组作业有什么影响? 3.如何确定犁的入土行程的大小? 4.观察限位链的作用,如何保持它的正确位置? 5.如何检查机组作业的质量?分析耕地质量差的原因? 四、机引犁的使用 机引犁的正确使用是使机具充分发挥效能、提高作业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实现高效、 优质、低耗、安全作业的重要保证。 (一)犁的技术检查 在总装之后和每季度作业之前,应对犁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 1.犁体的主要检查项目 (1)犁刃厚度不大于2毫米。 (2)犁体工作面应光洁,各接合处缝隙不大于1毫米。犁壁不得高于犁铧,后犁壁不得 高于前犁壁,而犁铧高于犁壁、前犁壁高于后犁壁不大于2毫米。沉头螺栓不得凸出工作 表面。 (3)检查犁体的垂直间隙和水平间隙。 垂直间隙一般为8-12毫米(梯形铧)和10-15毫米(凿形铧),水平间隙为5-10毫米 (最后犁体的犁侧板末端压入沟墙10毫米)。 2.圆犁刀的主要检查项目 (1)圆犁刀的旋转平面的垂直度不大于6毫米。 (2)刀盘的径向跳动量不大于6毫米:端面跳动量不大于3毫米。 (3)犁刀臂应摆动灵活,摆动量不小于30度。 3.总装检查 (1)各犁体的铧刃应在同一条直线上(凿型铧的测量部位在直线和曲线部分的交点处), 高度方向的偏差不大于10毫米,用拉线法检查铧尖铧尾,其各铧在水平方向的偏差不大 于10毫米 (2)犁上的调节机构和转动部分应灵活可靠,悬挂犁的运输间隙不小于250毫米。 运输间隙指运输过程中,犁升起后最低点(第一铧点)到地面的距离。运输间隙可保 证上坡时犁不碰地面。 (3)主犁体、圆犁刀、小前犁的相互位置(见图1)

4 对机组作业有什么影响? 3.如何确定犁的入土行程的大小? 4.观察限位链的作用,如何保持它的正确位置? 5.如何检查机组作业的质量?分析耕地质量差的原因? 四、机引犁的使用 机引犁的正确使用是使机具充分发挥效能、提高作业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实现高效、 优质、低耗、安全作业的重要保证。 (一)犁的技术检查 在总装之后和每季度作业之前,应对犁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 1. 犁体的主要检查项目 (1)犁刃厚度不大于 2 毫米。 (2)犁体工作面应光洁,各接合处缝隙不大于 1 毫米。犁壁不得高于犁铧,后犁壁不得 高于前犁壁,而犁铧高于犁壁、前犁壁高于后犁壁不大于 2 毫米。沉头螺栓不得凸出工作 表面。 (3)检查犁体的垂直间隙和水平间隙。 垂直间隙一般为 8-12 毫米(梯形铧)和 10-15 毫米(凿形铧),水平间隙为 5-10 毫米 (最后犁体的犁侧板末端压入沟墙 10 毫米)。 2. 圆犁刀的主要检查项目 (1)圆犁刀的旋转平面的垂直度不大于 6 毫米。 (2)刀盘的径向跳动量不大于 6 毫米;端面跳动量不大于 3 毫米。 (3)犁刀臂应摆动灵活,摆动量不小于 30 度。 3. 总装检查 (1)各犁体的铧刃应在同一条直线上(凿型铧的测量部位在直线和曲线部分的交点处), 高度方向的偏差不大于 10 毫米,用拉线法检查铧尖铧尾,其各铧在水平方向的偏差不大 于 10 毫米 (2)犁上的调节机构和转动部分应灵活可靠,悬挂犁的运输间隙不小于 250 毫米。 运输间隙指运输过程中,犁升起后最低点(第一铧点)到地面的距离。运输间隙可保 证上坡时犁不碰地面。 (3)主犁体、圆犁刀、小前犁的相互位置(见图 1)

①小前犁铧尖到主犁体铧尖的距离不小于30-35cm(轻型犁不小于25-30cm),保证土 垡翻转不受干扰。 ②小前犁的胫刃线在主犁体胫刃线左侧0-1cm,以防沟墙塌落。 ③小前犁的安装应保证耕深为8-10cm。 ④圆犁刀中心在小前犁铧尖的正上方或主犁体(无小前犁时)铧尖的正上方,也可前 移0-3cm。 ⑤圆犁刀工作面应在主犁体胫刃线左侧1-2.5cm处。 ⑥圆犁刀下缘低于小前犁铧刃2-4cm,并保证刀毂最低处距离地面不小于1cm,保证 刀毂不碰地面。 (二)机引犁的挂接与调整 1.概述 (1)关于纵垂面、横垂面和水平面 纵垂面一一和机组前进方向平行的垂直平面,在此平面内主要研究犁的入土能力、增 重效果、耕深调整和耕深稳定性问题。 横垂面一一垂直于机组前进方向的垂直平面,在此平面内主要研究犁的横向水平调节 问题。 水平面一一即地面或沟底平面,在此平面内主要研究犁的耕宽调整、正位调整,并分 析偏牵引现象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等。 (2)拖拉机的动力中心:动力中心是驱动力的合力作用点。对于履带拖拉机而言,当拖 拉机直线行驶且两履带的驱动力又相等时,可认为动力中心位于两履带压力中心线的连线 与拖拉机纵轴线的交点上(一般情况下,动力中心也可以认为位于拖拉机的中心投影点)。 对于轮式拖拉机而言,动力中心位于两个后驱动轮轴线的中心稍前处。 (3)犁的阻力中心:即犁的重力、土壤阻力以及犁轮和犁侧板反力等各犁的合力与犁体 曲面的交点。一般犁体的阻力中心大约位于铧刃上方1/3耕深,距胫刃线1/4耕宽处。多 铧的阻力中心以中间犁体或中间假想犁体为代表来决定该点。 (4)牵引点与虚牵引点:对悬挂犁来说,当拖拉机下拉杆不受提升力时,在纵垂面内的 牵引点,即上下拉杆延长线的交点π1,在水平面内的牵引点即为两下拉杆延长线的交点π 2,因为两点均为看不见的点,故称为虚牵引点(瞬心)。 (⑤)牵引线:牵引力Pxy作用线的水平投影。当上拉杆延长线通过虚牵引点π2时,也可 以认为是通过阻力中心和虚牵引点的直线。 5

5 ①小前犁铧尖到主犁体铧尖的距离不小于 30-35cm(轻型犁不小于 25-30cm),保证土 垡翻转不受干扰。 ②小前犁的胫刃线在主犁体胫刃线左侧 0-1cm,以防沟墙塌落。 ③小前犁的安装应保证耕深为 8-10cm。 ④圆犁刀中心在小前犁铧尖的正上方或主犁体(无小前犁时)铧尖的正上方,也可前 移 0-3cm。 ⑤圆犁刀工作面应在主犁体胫刃线左侧 1-2.5cm 处。 ⑥圆犁刀下缘低于小前犁铧刃 2-4cm,并保证刀毂最低处距离地面不小于 1cm,保证 刀毂不碰地面。 (二)机引犁的挂接与调整 1.概述 (1)关于纵垂面、横垂面和水平面 纵垂面——和机组前进方向平行的垂直平面,在此平面内主要研究犁的入土能力、增 重效果、耕深调整和耕深稳定性问题。 横垂面——垂直于机组前进方向的垂直平面,在此平面内主要研究犁的横向水平调节 问题。 水平面——即地面或沟底平面,在此平面内主要研究犁的耕宽调整、正位调整,并分 析偏牵引现象出现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等。 (2)拖拉机的动力中心:动力中心是驱动力的合力作用点。对于履带拖拉机而言,当拖 拉机直线行驶且两履带的驱动力又相等时,可认为动力中心位于两履带压力中心线的连线 与拖拉机纵轴线的交点上(一般情况下,动力中心也可以认为位于拖拉机的中心投影点)。 对于轮式拖拉机而言,动力中心位于两个后驱动轮轴线的中心稍前处。 (3)犁的阻力中心:即犁的重力、土壤阻力以及犁轮和犁侧板反力等各犁的合力与犁体 曲面的交点。一般犁体的阻力中心大约位于铧刃上方 1/3 耕深,距胫刃线 1/4 耕宽处。多 铧的阻力中心以中间犁体或中间假想犁体为代表来决定该点。 (4)牵引点与虚牵引点:对悬挂犁来说,当拖拉机下拉杆不受提升力时,在纵垂面内的 牵引点,即上下拉杆延长线的交点π1,在水平面内的牵引点即为两下拉杆延长线的交点π 2,因为两点均为看不见的点,故称为虚牵引点(瞬心)。 (5)牵引线:牵引力 Pxy 作用线的水平投影。当上拉杆延长线通过虚牵引点π2 时,也可 以认为是通过阻力中心和虚牵引点的直线

(6)在水平面内挂接的几种情况 ①正牵引一一牵引线通过动力中心且平行于前进方向(图2)。 在正牵引情况下拖拉机上没有偏转力矩的作用,犁侧板上压力适中,摩擦力也不大, 是较为理想的牵引挂接情况。 ②斜牵引一一牵引线动力中心与前进方向呈一夹角(图2b)。 对拖拉机的影响:R一一同正牵引情况: R一一是轮胎或履带受侧向力: 对犁的影响:左斜牵引时犁侧板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大:右斜牵引时犁侧板压力减小, 摩擦力减小。 ③偏牵引一一牵引线不过动力中心并与前进方向平行(图2c)。 对拖拉机的影响:犁的合成阻力对拖拉机产生一偏转力矩,可能使拖拉机自行向右偏 跑。对犁的影响:同正牵引情况,较为理想。 ④偏斜牵引一一牵引线不过动力中心并与前进方向有一偏角(图2)。 对拖拉机的影响:轮胎或履带承受土壤的侧向反力,但小于斜牵引情况。拖拉机可能 跑偏但也小于斜牵引情况。 对犁的影响:与斜牵引时情况相同,但程度较小。 (7)入土力矩:犁的自重G和土壤对犁体反力Rx及犁侧板摩擦力Fx的合力R对虚牵 引点π1之力矩:M=RL(如图3)。 PRx a)正牵引 b)斜牵引 c)偏牵引 d)偏斜章引 图2悬挂型的挂接分类 一般来说,入土力矩大有利于入土而且耕深稳定性较好。 (8)拖拉机后轮增重:如图3所示,牵引力P对后轮的增重△w有利于拖拉机牵引力 的发挥,并可减轻犁的合成阻力,但前轮减载量△s如超过一定限度,将使操向不稳。 后轮增重△w=(Px×p,)/L 前轮增重△s=(Px×pz)/L 6 R 7次 7$w不

6 (6)在水平面内挂接的几种情况 ①正牵引——牵引线通过动力中心且平行于前进方向(图 2a)。 在正牵引情况下拖拉机上没有偏转力矩的作用,犁侧板上压力适中,摩擦力也不大, 是较为理想的牵引挂接情况。 ②斜牵引——牵引线动力中心与前进方向呈一夹角(图 2b)。 对拖拉机的影响:RX——同正牵引情况; RY——是轮胎或履带受侧向力; 对犁的影响:左斜牵引时犁侧板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大;右斜牵引时犁侧板压力减小, 摩擦力减小。 ③偏牵引——牵引线不过动力中心并与前进方向平行(图 2c)。 对拖拉机的影响:犁的合成阻力对拖拉机产生一偏转力矩,可能使拖拉机自行向右偏 跑。对犁的影响:同正牵引情况,较为理想。 ④偏斜牵引——牵引线不过动力中心并与前进方向有一偏角(图 2d)。 对拖拉机的影响:轮胎或履带承受土壤的侧向反力,但小于斜牵引情况。拖拉机可能 跑偏但也小于斜牵引情况。 对犁的影响:与斜牵引时情况相同,但程度较小。 (7)入土力矩:犁的自重 G 和土壤对犁体反力 RZX 及犁侧板摩擦力 FX 的合力 R1 对虚牵 引点π1 之力矩:M=R1L(如图 3)。 一般来说,入土力矩大有利于入土而且耕深稳定性较好。 (8)拖拉机后轮增重:如图 3 所示,牵引力 PZX 对后轮的增重△w 有利于拖拉机牵引力 的发挥,并可减轻犁的合成阻力,但前轮减载量△s 如超过一定限度,将使操向不稳。 后轮增重△w=(PZX×ρ1)/L 前轮增重△s=(PZX×ρ2)/L

2.悬挂犁的挂接与调整 (1)轮距调整:为使机组尽可能在正牵引情况下工作,挂接前应首先检查并调整拖拉机 的轮距。使轮距(B)等于或接近犁的总幅宽(B)加半个犁体幅宽(b/2)再加上一个轮胎 宽度(E)和两个间隙(28),即B=B+b/2+E+28。 (2)挂犁:即选择好上下拉杆的挂接孔位。 1)对采用高度调节的拖拉机(如东方红一28/75,铁牛一55)挂犁一般可根据以下口 诀:锐铧土松靠两端,铧钝土硬靠中间。 两端一一上悬挂点挂上孔和下悬挂点挂下孔: 中间一一上悬挂点挂下孔和下悬挂点挂上孔。 挂两端位置时,虚牵引点后移和上移,故拖拉机后轮增重大而犁的入土力矩减小,有 利于拖拉机牵引力的发挥,提高效率。挂中间位置时则相反。 2)对采用力位调节的拖拉机(如东风-50,东方红-40,丰收-35等),挂犁时应尽量选 择靠中间的悬挂孔位,使犁有较大的入土力矩,以利于入土。 (3)耕深调整:对于采用高度调节的机组,通过调节限深轮的上下位置来调整犁耕深浅。 而对于采用力位调节的机组,可通过拖拉机上的液压操纵手柄进行调节。 (4)水平调整:调整上拉杆长度,使犁架前后水平。若犁架前低后高则伸长上拉杆:反 之,则缩短上拉杆。调整左右吊杆的长度,可使犁架左右水平,一般情况下,只调右吊杆 的长度。 (⑤)耕宽调整:即保证第一铧耕宽符合设计要求。调整时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①偏转犁尖法:口诀如下:变耕宽,偏铧尖,偏右窄,偏左宽。 为减少耕宽而使铧尖右偏的方法: A.耕宽调节器的装置:缩短耕宽调节器上悬挂点的伸出长度。 B.曲轴式悬挂轴:转动悬挂轴,是左轴销后移。 ②横向移轴法: 可通过横移悬挂轴(曲轴式悬挂轴)或耕宽调节器来调整耕宽。 减小耕宽: A.宽调节器装置:耕宽调节器左移。 B.曲轴式悬挂轴:悬挂轴相对犁向未耕地平移,即左移悬挂轴。 >

7 2.悬挂犁的挂接与调整 (1)轮距调整:为使机组尽可能在正牵引情况下工作,挂接前应首先检查并调整拖拉机 的轮距。使轮距(BT)等于或接近犁的总幅宽(B)加半个犁体幅宽(b/2)再加上一个轮胎 宽度(E)和两个间隙(2δ),即 BT=B+b/2+E+2δ。 (2)挂犁:即选择好上下拉杆的挂接孔位 。 1)对采用高度调节的拖拉机(如东方红—28/75,铁牛—55)挂犁一般可根据以下口 诀:锐铧土松靠两端,铧钝土硬靠中间。 两端——上悬挂点挂上孔和下悬挂点挂下孔; 中间——上悬挂点挂下孔和下悬挂点挂上孔。 挂两端位置时,虚牵引点后移和上移,故拖拉机后轮增重大而犁的入土力矩减小,有 利于拖拉机牵引力的发挥,提高效率。挂中间位置时则相反。 2)对采用力位调节的拖拉机(如东风-50,东方红-40,丰收-35 等),挂犁时应尽量选 择靠中间的悬挂孔位,使犁有较大的入土力矩,以利于入土。 (3)耕深调整:对于采用高度调节的机组,通过调节限深轮的上下位置来调整犁耕深浅。 而对于采用力位调节的机组,可通过拖拉机上的液压操纵手柄进行调节。 (4)水平调整:调整上拉杆长度,使犁架前后水平。若犁架前低后高则伸长上拉杆;反 之,则缩短上拉杆。调整左右吊杆的长度,可使犁架左右水平,一般情况下,只调右吊杆 的长度。 (5)耕宽调整:即保证第一铧耕宽符合设计要求。调整时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①偏转犁尖法:口诀如下:变耕宽,偏铧尖,偏右窄,偏左宽。 为减少耕宽而使铧尖右偏的方法: A.耕宽调节器的装置:缩短耕宽调节器上悬挂点的伸出长度。 B.曲轴式悬挂轴:转动悬挂轴,是左轴销后移。 ②横向移轴法: 可通过横移悬挂轴(曲轴式悬挂轴)或耕宽调节器来调整耕宽。 减小耕宽: A.宽调节器装置:耕宽调节器左移。 B.曲轴式悬挂轴:悬挂轴相对犁向未耕地平移,即左移悬挂轴

增大耕宽时方法与以上介绍相反。 (6)偏牵引调整:通过改变虚牵引点的位置,使牵引线通过或接近拖拉机动力中心,以 克服或减小偏牵引现象。调整方法: A.耕宽调节器装置:机车右偏转,右移左下点,然后再缩短。 B.曲轴式悬挂轴:机车右偏头,右移悬挂轴,然后轴旋转,后移左销点。 (⑦)正位调整:为了改变犁偏斜前进的状态而进行的调整成为正位调整。调整方法: A.调整牵引线方向。B.增大犁侧板与前进方向的夹角。 (⑧)拖拉机负荷调整:可通过增减犁体在斜梁上的距离(即改变重耕量)进行调整,使 拖拉机满负荷作业。 (9)限位链的调整:当机组作业时,限位链应松放,升犁后犁与拖拉机的轮胎或护板不 得相碰撞。 五、实习报告 1.犁难入土的原因是什么? 2.拖拉机配带1L-330和1LQ-525悬挂犁耕作中,当机车向右偏跑时应如何调整? 实验三旋耕机和圆盘耙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旋耕机和圆盘耙的构造、特点及性能。 2.了解旋耕机和圆盘耙的使用、调整。 二、现有设备 微耕机1BJX-20片悬挂中耙 PY-3.4型24片圆盘耙 三、观察与分析 1.观察圆盘耙的总体构造、各部名称、作用。 2.了解24片圆盘耙的角度调节机构及调节方法。 3.1BX-20片悬挂中耙在悬挂点两侧左右为什么不对称? 4.分析影响粑片入土深度、碎土性能、地表不平度的因素。 5.观察微耕机的总体构造。 6.旋耕机的耕深调节、碎土性能调节、水平调节和提升高度调节是怎样实现的? 四、旋耕机 (一)概述 1.旋耕机耕作的特点 f

8 增大耕宽时方法与以上介绍相反。 (6)偏牵引调整:通过改变虚牵引点的位置,使牵引线通过或接近拖拉机动力中心,以 克服或减小偏牵引现象。调整方法: A.耕宽调节器装置:机车右偏转,右移左下点,然后再缩短。 B.曲轴式悬挂轴:机车右偏头,右移悬挂轴,然后轴旋转,后移左销点。 (7)正位调整:为了改变犁偏斜前进的状态而进行的调整成为正位调整。调整方法: A.调整牵引线方向。B.增大犁侧板与前进方向的夹角。 (8)拖拉机负荷调整:可通过增减犁体在斜梁上的距离(即改变重耕量)进行调整,使 拖拉机满负荷作业。 (9)限位链的调整:当机组作业时,限位链应松放,升犁后犁与拖拉机的轮胎或护板不 得相碰撞。 五、实习报告 1.犁难入土的原因是什么? 2.拖拉机配带 1L-330 和 1LQ-525 悬挂犁耕作中,当机车向右偏跑时应如何调整? 实验三 旋耕机和圆盘耙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旋耕机和圆盘耙的构造、特点及性能。 2.了解旋耕机和圆盘耙的使用、调整。 二、现有设备 微耕机 1BJX-20 片悬挂中耙 PY-3.4 型 24 片圆盘耙 三、观察与分析 1.观察圆盘耙的总体构造、各部名称、作用。 2.了解 24 片圆盘耙的角度调节机构及调节方法。 3.1BJX-20 片悬挂中耙在悬挂点两侧左右为什么不对称? 4.分析影响耙片入土深度、碎土性能、地表不平度的因素。 5.观察微耕机的总体构造。 6.旋耕机的耕深调节、碎土性能调节、水平调节和提升高度调节是怎样实现的? 四、旋耕机 (一)概述 1.旋耕机耕作的特点

(1)旋耕后表土松碎平坦,混合均匀,具有良好的耕作质量。 (2)旋耕一次作业可达一般机具耕、耙、平整多次作业的效果,既节约了动力,提 高工效,又抢了时间。 (3)旋耕作业时,其本身产生一个推动机组前进的驱动力,因此可大大改善拖拉机 的牵引性能。 目前的旋耕机耕深较浅,翻土和覆盖质量较差,动力消耗较大。 2.旋耕刀片的类型和特点(自学) (二)旋耕机 1.主要技术规格 2.主要结构及动力传动 3.使用要点 (1)刀片的安装方法切忌刀片反装:若反装后刀背先入土,因受力过大而损坏机件。 ①平作时:从整个刀轴看,左右弯刀交错安装,即在同一截面上安装一左一右两把弯 刀,以保证耕后地表平整。 ②旋耕一一开沟联合作业时:第一截面装右弯刀,第二一一第12截面全装左弯刀, 第13一一23截面全装右弯刀,第24截面装左弯刀。 ③旋耕一一填沟联合作业时:左截面全装右弯刀,右截面全装左弯刀。 (2)安装万向节时需注意两点 ①配不同的拖拉机时需装不同长度的方轴(表2)。以保证旋耕机在工作与提升时方轴 与方套及夹叉不顶死,且有足够的配合长度。 表2: 拖拉机型号 方轴长度(mm) 317 246 400 ②中间两个夹叉开口需在同一平面内,否则会产生响声或振动,容易引起机件损坏。 (3)旋耕机的调整及速度选择 ①左右水平调整:通过调节拖拉机的右吊杆的长短,使刀轴与地面水平,从而保证左 右耕深一致。 ②前后水平调整:通过调整上拉杆的长短,使旋耕机工作达要求耕深是万向节与第一 轴近于水平,保证万向节及整个机组在有利条件下工作。 ③耕深调整:与具有力、为调节液压悬挂机构的拖拉机配套时,利用位调节手柄在不 同位置的定位调整耕深。与具有分置式液压悬挂机构的拖拉机配套时,利用活塞杆上定位 卡箍的不同位置调整耕深。 ④旋耕机提升高度的调整:因工作时万向节夹角不大于±10°,地头转弯时夹角不大 于30°,故地头转弯时只提升刀尖至离地15-20厘米即可,如过沟埂或运输需再提高时应 9

9 (1)旋耕后表土松碎平坦,混合均匀,具有良好的耕作质量。 (2)旋耕一次作业可达一般机具耕、耙、平整多次作业的效果,既节约了动力,提 高工效,又抢了时间。 (3)旋耕作业时,其本身产生一个推动机组前进的驱动力,因此可大大改善拖拉机 的牵引性能。 目前的旋耕机耕深较浅,翻土和覆盖质量较差,动力消耗较大。 2.旋耕刀片的类型和特点(自学) (二)旋耕机 1.主要技术规格 2.主要结构及动力传动 3.使用要点 (1)刀片的安装方法切忌刀片反装;若反装后刀背先入土,因受力过大而损坏机件。 ①平作时:从整个刀轴看,左右弯刀交错安装,即在同一截面上安装一左一右两把弯 刀,以保证耕后地表平整。 ②旋耕——开沟联合作业时:第一截面装右弯刀,第二——第 12 截面全装左弯刀, 第 13——23 截面全装右弯刀,第 24 截面装左弯刀。 ③旋耕——填沟联合作业时:左截面全装右弯刀,右截面全装左弯刀。 (2)安装万向节时需注意两点 ①配不同的拖拉机时需装不同长度的方轴(表 2)。以保证旋耕机在工作与提升时方轴 与方套及夹叉不顶死,且有足够的配合长度。 表 2: 拖拉机型号 方轴长度(mm) 317 246 400 ②中间两个夹叉开口需在同一平面内,否则会产生响声或振动,容易引起机件损坏。 (3)旋耕机的调整及速度选择 ①左右水平调整:通过调节拖拉机的右吊杆的长短,使刀轴与地面水平,从而保证左 右耕深一致。 ②前后水平调整:通过调整上拉杆的长短,使旋耕机工作达要求耕深是万向节与第一 轴近于水平,保证万向节及整个机组在有利条件下工作。 ③耕深调整:与具有力、为调节液压悬挂机构的拖拉机配套时,利用位调节手柄在不 同位置的定位调整耕深。与具有分置式液压悬挂机构的拖拉机配套时,利用活塞杆上定位 卡箍的不同位置调整耕深。 ④旋耕机提升高度的调整:因工作时万向节夹角不大于±10°,地头转弯时夹角不大 于 30°,故地头转弯时只提升刀尖至离地 15-20 厘米即可,如过沟埂或运输需再提高时应

切断动力。为防意外事故发生,工作时应在位调节手柄上用螺钉拧紧限位。 ⑤速度选择:机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用于旱耕和比阻大的土壤时选低速,于水耕、 耙耕和比阻小的土壤时则选用较高的速度。 机组前进速度在一般情况下,直接旋耕时为2-5km/h,耙地时为5-7km/h。刀轴转速 的低速为198、199、204r/min:高速为265、269、275r/min。 五、圆盘耙 1.用途:(自学) 2.分类:(自学) 3.构造 (1)耙组:方轴、耙片、间管、轴承和轴承支板、耙组横梁、刮土板等。 (2)耙架:分为铰接耙架和刚性耙架。 (3)牵引装置和悬挂装置。 (4④)偏角调节机构:分为丝杠式、齿板式、油压式、插销式、压板式、手杆式等。 4.二十片悬挂中耙 该耙是左侧偏置耙,属北方圆盘耙系列产品之一。此耙与50-55(60)马力轮式拖拉 机配套,三点悬挂,适于较粘重土壤的耕后碎土和轻、中壤土以耙代耕。在已耕地最大耙 深为14厘米。 (1)主要构造 ①悬挂架:矩形钢管焊接的整体刚性耙架。 ②耙组:前列采用缺口耙片:后列采用圆盘耙片。耙片直径560毫米,厚度为4毫米。 ③偏角调节机构:压板式偏角调节机构。 (2)主要调整 ①耙深调整 A.调节片角:前后列耙片偏角均可在0-23°内无极调整。常用偏角有刻线标志,调 节时将耙升起,松开压板螺旋并稍送转轴压板螺栓,推耙组横梁使其绕轴旋转,以横梁前 侧面对准耙架侧面刻线,刻线向后偏角增大。一般情况,前耙组比后耙小一刻度,即前耙 组最大偏角20°,后耙组偏角23°,偏角大则耙深增加。 B.改变悬挂孔位,增大耙深靠中间,减小耙深靠两端。 C.用力调节时由拖拉机的液压升降操纵杆的位置不同调整耙深。 ②水平调整:纵向水平调整上拉杆的长度。横向水平调整右吊杆的长度。 ③沟底不平度的调整:调整前、后耙组的相对横向位置,以保证在不同土壤上作业时 地表和沟底平整。 ④偏置量的调整:为适应不同作业的要求,需要调节偏置量。当在果园作业时,需调 10

10 切断动力。为防意外事故发生,工作时应在位调节手柄上用螺钉拧紧限位。 ⑤速度选择:机组前进速度和刀轴转速用于旱耕和比阻大的土壤时选低速,于水耕、 耙耕和比阻小的土壤时则选用较高的速度。 机组前进速度在一般情况下,直接旋耕时为 2-5km/h,耙地时为 5-7km/h。刀轴转速 的低速为 198、199、204r/min;高速为 265、269、275r/min。 五、圆盘耙 1.用途:(自学) 2.分类:(自学) 3.构造 ⑴耙组:方轴、耙片、间管、轴承和轴承支板、耙组横梁、刮土板等。 ⑵耙架:分为铰接耙架和刚性耙架。 ⑶牵引装置和悬挂装置。 ⑷偏角调节机构:分为丝杠式、齿板式、油压式、插销式、压板式、手杆式等。 4.二十片悬挂中耙 该耙是左侧偏置耙,属北方圆盘耙系列产品之一。此耙与 50-55(60)马力轮式拖拉 机配套,三点悬挂,适于较粘重土壤的耕后碎土和轻、中壤土以耙代耕。在已耕地最大耙 深为 14 厘米。 ⑴主要构造 ①悬挂架:矩形钢管焊接的整体刚性耙架。 ②耙组:前列采用缺口耙片;后列采用圆盘耙片。耙片直径 560 毫米,厚度为 4 毫米。 ③偏角调节机构:压板式偏角调节机构。 ⑵主要调整 ①耙深调整 A.调节片角:前后列耙片偏角均可在 0-23°内无极调整。常用偏角有刻线标志,调 节时将耙升起,松开压板螺旋并稍送转轴压板螺栓,推耙组横梁使其绕轴旋转,以横梁前 侧面对准耙架侧面刻线,刻线向后偏角增大。一般情况,前耙组比后耙小一刻度,即前耙 组最大偏角 20°,后耙组偏角 23°,偏角大则耙深增加。 B.改变悬挂孔位,增大耙深靠中间,减小耙深靠两端。 C.用力调节时由拖拉机的液压升降操纵杆的位置不同调整耙深。 ②水平调整:纵向水平调整上拉杆的长度。横向水平调整右吊杆的长度。 ③沟底不平度的调整:调整前、后耙组的相对横向位置,以保证在不同土壤上作业时 地表和沟底平整。 ④偏置量的调整:为适应不同作业的要求,需要调节偏置量。当在果园作业时,需调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5页,可试读12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