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7-6619/2012/70(3)-0338-53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气象学报 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寿亦萱12张大林23 SHOU Yixuan. 2 ZHANG Da-Lin23 1.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3.美国马里兰大学大气海洋科学系,2074 1. Key laboratory of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for Environmental Satellites, China meteorologica Administration(LRCVES/CMA) National Satellite Meteorological Center, Beijing 100081,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NUISt, Nanjing 210044, China 3. De partment of Atmos 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Maryland 20742, USA 2010-03-04收稿,2010-09-27改回 in,Zhang Da-Lin. 2012. Recent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s with some future prospects.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70(3): 338-35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urbanization around the globe. the urban heat island (UHI effects have become an interdisciplinary issue and were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ring the past 2-3 decades by scientist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In this arti- cle, the state of our knowledge on this subject is assessed in order to help guide future research in this rapidly growing field First, we summarize the latest advances in observing various UHI effects through field experiments and remote sensing technol- ogy, and in developing the urban canopy models as well a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al models. Then, we review recent hievements in understanding the UHI effects with more focuses on the urban boundary layer,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opo- graphical driven circulations, and the urban surface energy budget. Finally, future prospects for several UHI research avenues are speculated, which include the UHI effects on regional climate, air pollution, precipitation, fog and lightning production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 weather forecas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HI mitigation measures Key words Urban heat island, Urban boundary layer, Energy balance, Research prospects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化的进展,城市热岛效应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领域的问题,受到包括大气环境、区域气候、水文和 生态等多学科科学家的关注。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城市热岛问题的研究获得了相当丰富的硏究成果,通过对这些成果的综 合分析,归纳出城市热岛研究中采用的3类主要方法——观测(外场试验和遥感技术)、数值模拟以及实验室仿真法。系统地 回顾了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历史,重点对与城市热岛关系最密切的城市边界层、热岛环流与复杂地形的相互作用以及能量平 衡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最后对城市热岛问題未来8个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其中,包括沿海和复杂 地形附近的城市热岛冋题、城市群间热岛环流的相互作用、城市化与空气污染问题、城市热岛效应对平均降水的影响、城市化 对雾和闪电的影响、城市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城市气候变化预测以及城市热岛效应减缓方案的制定,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 粗略的展望。 关键词城市热岛,城市边界层,能量平衡,研究展望 中图法分类号P404 资助课題: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9AA12Z150)、2010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 资助(优秀)“长三角城市群热岛与海风环流相互作用的卫星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5027 41175023)、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ME0905) 作者简介:寿亦萓,主要从事卫星气象、城市气象和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E-mal:shouyi@cma.gov.cn
书 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寿亦萱1,2 张大林2,3 SHOU Yixuan1,2 ZHANGDaLin2,3 1.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3.美国马里兰大学大气海洋科学系,20742 1.犓犲狔犔犪犫狅狉犪狋狅狉狔狅犳犚犪犱犻狅犿犲狋狉犻犮犆犪犾犻犫狉犪狋犻狅狀犪狀犱犞犪犾犻犱犪狋犻狅狀犳狅狉犈狀狏犻狉狅狀犿犲狀狋犪犾犛犪狋犲犾犾犻狋犲狊,犆犺犻狀犪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犾 犃犱犿犻狀犻狊狋狉犪狋犻狅狀 (犔犚犆犞犈犛/犆犕犃)犖犪狋犻狅狀犪犾犛犪狋犲犾犾犻狋犲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犆犲狀狋犲狉,犅犲犻犼犻狀犵100081,犆犺犻狀犪 2.犓犲狔犔犪犫狅狉犪狋狅狉狔狅犳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犇犻狊犪狊狋犲狉狅犳犕犻狀犻狊狋狉狔狅犳犈犱狌犮犪狋犻狅狀,犖犝犐犛犜,犖犪狀犼犻狀犵210044,犆犺犻狀犪 3.犇犲狆犪狉狋犿犲狀狋狅犳犃狋犿狅狊狆犺犲狉犻犮犪狀犱犗犮犲犪狀犻犮犛犮犻犲狀犮犲,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狅犳犕犪狉狔犾犪狀犱,犆狅犾犾犲犵犲犘犪狉犽,犕犪狉狔犾犪狀犱20742,犝犛犃 20100304收稿,20100927改回. 犛犺狅狌犢犻狓狌犪狀,犣犺犪狀犵犇犪犔犻狀.2012.犚犲犮犲狀狋犪犱狏犪狀犮犲狊犻狀狌狀犱犲狉狊狋犪狀犱犻狀犵狌狉犫犪狀犺犲犪狋犻狊犾犪狀犱犲犳犳犲犮狋狊狑犻狋犺狊狅犿犲犳狌狋狌狉犲狆狉狅狊狆犲犮狋狊.犃犮狋犪 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犛犻狀犻犮犪,70(3):338353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 Withtherapidurbanizationaroundtheglobe,theurbanheatisland(UHI)effectshavebecomeaninterdisciplinary issueandwerereceivedconsiderableattentionduringthepast2-3decadesbyscientistsfromdifferentdisciplines.Inthisarti cle,thestateofourknowledgeonthissubjectisassessedinordertohelpguidefutureresearchinthisrapidlygrowingfield. First,wesummarizethelatestadvancesinobservingvariousUHIeffectsthroughfieldexperimentsandremotesensingtechnol ogy,andindevelopingtheurbancanopymodelsaswellas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almodels.Then,wereviewrecenta chievementsinunderstandingtheUHIeffectswith morefocusesontheurbanboundarylayer,theirinteractionswithtopo graphicaldrivencirculations,andtheurbansurfaceenergybudget.Finally,futureprospectsforseveralUHIresearchavenues arespeculated,whichincludetheUHIeffectsonregionalclimate,airpollution,precipitation,fogandlightningproduction, theimprovementofurbanweatherforecasts,andthedevelopmentofUHImitigationmeasures.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 Urbanheatisland,Urbanboundarylayer,Energybalance,Researchprospects 摘 要 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化的进展,城市热岛效应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领域的问题,受到包括大气环境、区域气候、水文和 生态等多学科科学家的关注。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城市热岛问题的研究获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这些成果的综 合分析,归纳出城市热岛研究中采用的3类主要方法———观测(外场试验和遥感技术)、数值模拟以及实验室仿真法。系统地 回顾了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历史,重点对与城市热岛关系最密切的城市边界层、热岛环流与复杂地形的相互作用以及能量平 衡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最后对城市热岛问题未来8个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其中,包括沿海和复杂 地形附近的城市热岛问题、城市群间热岛环流的相互作用、城市化与空气污染问题、城市热岛效应对平均降水的影响、城市化 对雾和闪电的影响、城市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城市气候变化预测以及城市热岛效应减缓方案的制定,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 粗略的展望。 关键词 城市热岛,城市边界层,能量平衡,研究展望 中图法分类号 P404 05776619/2012/70(3)033853犃犮狋犪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犛犻狀犻犮犪 气象学报 资助课题: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9AA12Z150)、2010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 资助(优秀)“长三角城市群热岛与海风环流相互作用的卫星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5027、 41175023)、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ME0905)。 作者简介:寿亦萱,主要从事卫星气象、城市气象和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Email:shouyx@cma.gov.cn
寿亦萱等: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蓬勃发展,城市热岛效应给环境造成的各种问题才 1引言 引起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全 从20世纪开始,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城市化也面地了解国际上城市热岛(UHI的研究现状,疏理 进入了空前发展的阶段。据联合国人口组织的统计了城市热岛的研究成果以供研究国内城市热岛效应 资料显示,到20世纪末,世界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参考。此外, Armfield2003)和 Rizwan等(2008)先 数的45%,其中,发达国家中城市人口比例高达后从区域气候和工程角度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相关研 75%( United Nations,2001)。城市化给自然环境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总结。 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下垫面类型的改变2观测手段和模式发展 是其造成的最直接的变化之一。城市的下垫面通常 是由混凝土、沥青等构成的(三维)建筑物和(二维) 和大气科学中的其他学科一样,城市热岛效应 道路组成,相对于由水、土和植被构成的自然表面 的研究进展离不开观测、数值模拟以及实验室仿真 这些人造表面一般具有较小的反照率、较大的热容 手段的进步 性以及很小的蒸发和蒸腾,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将入 2.1外场试验和观测手段 射太阳辐射转换为热量并储存。因此,受这种复杂 由于观测能最直接、客观地揭示城市热岛效应 的特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已组织了多 表面的影响,加之工业、交通和商业等人类活动产生 次大型的外场观测实验。如以研究边界层内不同尺 的热量,城市气温要比其周围的环境气温高,这种现 度污染物的扩散为目的,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举行 象就是城市热岛效应( Chandler,etal,1976;Oke,的 URBAN2000观测实验( Allwine,etal,2002), 1982)。过去人们习惯用(2m高度)百叶箱内的空以研究城市边界层结构为目的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 气温度(即地面气温)来表示城市热岛效应。后来随历时一年的 BUBBLE201实验( Roach,etal 着卫星遥感资料的广泛使用,地表温度也常被用来2005)和在美国俄克拉荷马进行的主要针对城市边 研究城市热岛效应 界层、城市街谷中气流扰动(Pol,etal,2006)等5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在1000多个不同个方面的科学问题的JU2003示踪气体实验。 规模的城市中发现了城市热岛现象,范围遍及南、北 近年来,中国也先后组织过多次大型的城市观 半球各纬度地区( Magee,etal,199; Arnfield,测实验,如2001-2002年受中国科学技术部“973 2003)。虽然城市热岛效应本身不会像热带气旋、暴项目”支持,由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以及北京 雨等强烈天气那样直接造成重大的自然灾害,但往城市气象研究所等多家单位联合完成的 BECAPEX 往会通过改变局地的能量平衡、水循环过程、大气边观测实验,着重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城市的边界层结 界层结构、污染物传播和扩散规律,而对人类生产、构和大气化学成分的分布(Xu,etal,2005)。2004 生活产生间接的危害。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发展,城年进行的 BUBLEX实验,在 BECAPEX基础上对 市化进程加快,而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城市边界层结构进行了重点观测。此外还有2007 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是有增无减,这两者的矛盾年被WMO接收并正式启动的上海城市气象和环 使城市热岛效应成为一亟待解决的课题。从目前的境研究示范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观测以及数值模 研究现状来看,城市热岛效应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拟,重点研究上海地区及其周边的不均匀下垫面对 领域的问题,不仅是大气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而城市热岛的形成和城市环境的影响以及空气污染的 且,还受到环境、地理、水文、生态、卫生和城镇规划物理和化学过程等问题(WMO,2007)。 等学科学者的关注,有关的研究论文也相当丰富 上述外场观测试验中既采用了传统的局地观测 虽然中国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已开展多年(桑仪器,也利用了高科技的遥感技术。前者包括地面 建国等,2000;胡非等,2003;李维亮等,2003;徐祥观测站、风廓线仪、飞机机载仪器等,这些都是研究 德等,2004;佟华等,2004;何晓凤等,2007;蒋维楣城市热岛所使用的重要观测工具。利用这些工具通 等,2007;王迎春等,2009),并也取得不少成果。过对城市中某一个站点进行时序观测( Tereshchen 但直至近几年由于中国经济迅速上升带来各城市的ko,etal,2001),或对多个城乡站点进行对比观测
1 引 言 从20世纪开始,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城市化也 进入了空前发展的阶段。据联合国人口组织的统计 资料显示,到20世纪末,世界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数的 45%,其 中,发 达 国 家 中 城 市 人 口 比 例 高 达 75% (UnitedNations,2001)。城市化给自然环境 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下垫面类型的改变 是其造成的最直接的变化之一。城市的下垫面通常 是由混凝土、沥青等构成的(三维)建筑物和(二维) 道路组成,相对于由水、土和植被构成的自然表面, 这些人造表面一般具有较小的反照率、较大的热容 性以及很小的蒸发和蒸腾,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将入 射太阳辐射转换为热量并储存。因此,受这种复杂 表面的影响,加之工业、交通和商业等人类活动产生 的热量,城市气温要比其周围的环境气温高,这种现 象就是城市热岛效应 (Chandler,etal,1976;Oke, 1982)。过去人们习惯用(2m 高度)百叶箱内的空 气温度(即地面气温)来表示城市热岛效应。后来随 着卫星遥感资料的广泛使用,地表温度也常被用来 研究城市热岛效应。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在1000多个不同 规模的城市中发现了城市热岛现象,范围遍及南、北 半球 各 纬 度 地 区 (Magee,etal,1999;Arnfield, 2003)。虽然城市热岛效应本身不会像热带气旋、暴 雨等强烈天气那样直接造成重大的自然灾害,但往 往会通过改变局地的能量平衡、水循环过程、大气边 界层结构、污染物传播和扩散规律,而对人类生产、 生活产生间接的危害。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发展,城 市化进程加快,而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 类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是有增无减,这两者的矛盾 使城市热岛效应成为一亟待解决的课题。从目前的 研究现状来看,城市热岛效应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 领域的问题,不仅是大气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而 且,还受到环境、地理、水文、生态、卫生和城镇规划 等学科学者的关注,有关的研究论文也相当丰富。 虽然中国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已开展多年(桑 建国等,2000;胡非等,2003;李维亮等,2003;徐祥 德等,2004;佟华等,2004;何晓凤等,2007;蒋维楣 等,2007;王 迎 春 等,2009),并 也 取 得 不 少 成 果。 但直至近几年由于中国经济迅速上升带来各城市的 蓬勃发展,城市热岛效应给环境造成的各种问题才 引起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全 面地了解国际上城市热岛(UHI)的研究现状,疏理 了城市热岛的研究成果以供研究国内城市热岛效应 参考。此外,Arnfield(2003)和 Rizwan等(2008)先 后从区域气候和工程角度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相关研 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总结。 2 观测手段和模式发展 和大气科学中的其他学科一样,城市热岛效应 的研究进展离不开观测、数值模拟以及实验室仿真 手段的进步。 2.1 外场试验和观测手段 由于观测能最直接、客观地揭示城市热岛效应 的特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已组织了多 次大型的外场观测实验。如以研究边界层内不同尺 度污染物的扩散为目的,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举行 的 URBAN2000观测实验(Allwine,etal,2002), 以研究城市边界层结构为目的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 历时 一 年 的 BUBBLE2001 实 验 (Rotach,etal, 2005)和在美国俄克拉荷马进行的主要针对城市边 界层、城市街谷中气流扰动(Pol,etal,2006)等5 个方面的科学问题的JU2003示踪气体实验。 近年来,中国也先后组织过多次大型的城市观 测实验,如 2001—2002 年受中国科学技术部“973 项目”支持,由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以及北京 城市气象研究所等多家单位联合完成的 BECAPEX 观测实验,着重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城市的边界层结 构和大气化学成分的分布(Xu,etal,2005)。2004 年进行的 BUBLEX 实验,在 BECAPEX 基础上对 城市边界层结构进行了重点观测。此外还有2007 年被 WMO 接收并正式启动的上海城市气象和环 境研究示范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观测以及数值模 拟,重点研究上海地区及其周边的不均匀下垫面对 城市热岛的形成和城市环境的影响以及空气污染的 物理和化学过程等问题(WMO,2007)。 上述外场观测试验中既采用了传统的局地观测 仪器,也利用了高科技的遥感技术。前者包括地面 观测站、风廓线仪、飞机机载仪器等,这些都是研究 城市热岛所使用的重要观测工具。利用这些工具通 过对城市中某一个站点进行时序观测(Tereshchen ko,etal,2001),或对多个城乡站点进行对比观测 寿亦萱等: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339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气象学报2012,70(3) (Mage,etal,1999)和统计分析( Ackerman,精度的问题,需要依赖传统观测数据进行交叉验证 1985),再或利用网点和特殊线路观测( Morris,et因此,在很多观测分析中常常采用传统观测和遥感 al,2001; Yamashita,etal,1986; Unger,etal,观测方法并用的手段 2001)可得到城市热岛的日变化、分布和强度等信2.2实验室仿真试验 息。应该承认这些观测手段在最初发现和认识城市 在实验室利用实物模型来进行城市热岛效应仿 热岛现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热岛的日变化特真试验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一种有效手段。如 征就是根据这些观测数据获得的。但是,由于气象 Cenedese等(2000,2003)曾设计了一套温控水箱系 站点的分布通常较为稀疏,很难满足研究城市尺度统用于研究热岛环流与海风环流的相互作用冋题 的各类热岛问题的需要,因此,日前在城市热岛效应实验中用一装满水的矩形水槽来代表整个大气环 研究中单纯依赖传统观测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少 境。为了模拟海陆分布,将水箱划分为两个区域,左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研制出大量侧为恒温区(代表海区),右侧温度由一个温度可控 先进的遥感仪器和设备,使遥感观测方法在城市热装置控制,用于代表陆地。与观测试验以及数值模 岛的观测研究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虽然用于城市式相比,仿真试验的优势在于它易于控制边界条件, 气象研究的遥感观测工具很多,卫星和雷达仍是最并且,能够准确地分析出那些无量纲量在控制流场 常用的两类。卫星主要用于监测城市热岛的温度场中的作用。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最重要的 变化特征。与常规观测中的地面气温不同,卫星探一点就是试验中很难构建一套与真实条件下完全 测的是地表温度。它与地面气温不同在于其所表示致的参数。比如城市中植被、街道和建筑的细节参 的是陆地水、植被、土壤、岩石等的表面温度,即地-数就很难在一个水箱系统中被完全模拟出来,因此, 气界面上的温度。目前,大部分气象/环境资源卫星实验室仿真试验在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中目前只能 均搭载了高分辨率的热红外传感器。如美国的作为观测试验和数值模式的一个补充 GOES静止气象卫星上的热红外通道(星下点分辨2.3数值模式的发展 率为4km),NOAA极轨气象卫星上的甚高分辨率 Ooka(2007)和 Martelli(2007)在回顾中尺度模 辐射计( AVHRR)和EOS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式发展及其在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后指 光谱仪(MODS)(星下点分辨率为1km),以及出,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的使用和发展使很多城市 L- landsat-7上的增强型专题绘图仪(ETM+)(星下尺度的天气问题得以发现并被认识。近20年来使 点分辨率为60m)。借助热红外数据可以得到辐射用模式研究城市效应的文章有很多( Masson, 亮温,结合地表比辐射率和无线电探空数据,就可以2006),不仅有力地支持了观测分析,也加深了人们 反演出比较真实的地表温度。自Rao(1972)首次对具体物理过程的理解。目前与中尺度模式嵌套的 使用卫星反演的地表温度讨论城市热岛效应至今,城市模式主要有两种:城市冠层模式(UCM)和计算 这种定量信息已被广泛用于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流体力学模式(CFD)。 特征等与城市热岛相关的研究中( Johnson,etal, 城市冠层模式是一种基于城市冠层理论建立的 1994;Hu,etal,2009) 物理参数化方案,是日前城市大气问题数值模拟研 雷达则主要用于对边界层结构的探测。除了普究的主流。过去由于计算机资源的限制以及认识的 通的天气雷达以外,声纳雷达、后向散射激光雷达和不足,大部分的城市冠层模拟研究普遍采用的是传 多普勒激光雷达是目前城市热岛观测研究中较多使统中尺度模式中对植物冠层的模拟方法,因此,不可 用的几类雷达。特别是多普勒激光雷达,能有效地避免地忽略了城市冠层的几何结构以及人类活动对 观测边界层内风的扰动( Davies,etal,2004;Coll-局地大气活动产生的影响。随着认识的深入,先后 er,etal,2005)、边界层顶的位置( Davies,etal,建立和发展出数十种城市冠层模式,有些已经与中 2004; Collier,etal,2005),并能反演得到城市感热尺度天气模式进行了耦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量的分布情况( Davis,etl,2008) 如,RAMS城市能量平衡模式( RAMS-TEB)(Lem- 尽管遥感观测相对于传统观测,具有空间覆盖onsu,etal,2004)、MM5/WRF城市冠层模式 范围大、时空分辨率高的特点,却始终存在一个反演MM5/ WRF-UCM)( Kusaka,etal,2004;Chen
(Magee,etal,1999)和 统 计 分 析 (Ackerman, 1985),再或利用网点和特殊线路观测(Morris,et al,2001;Yamashita,etal,1986;Unger,etal, 2001)可得到城市热岛的日变化、分布和强度等信 息。应该承认这些观测手段在最初发现和认识城市 热岛现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热岛的日变化特 征就是根据这些观测数据获得的。但是,由于气象 站点的分布通常较为稀疏,很难满足研究城市尺度 的各类热岛问题的需要,因此,目前在城市热岛效应 研究中单纯依赖传统观测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少。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研制出大量 先进的遥感仪器和设备,使遥感观测方法在城市热 岛的观测研究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虽然用于城市 气象研究的遥感观测工具很多,卫星和雷达仍是最 常用的两类。卫星主要用于监测城市热岛的温度场 变化特征。与常规观测中的地面气温不同,卫星探 测的是地表温度。它与地面气温不同在于其所表示 的是陆地水、植被、土壤、岩石等的表面温度,即地 气界面上的温度。目前,大部分气象/环境资源卫星 均搭 载 了 高 分 辨 率 的 热 红 外 传 感 器。如 美 国 的 GOES静止气象卫星上的热红外通道(星下点分辨 率为4km),NOAA 极轨气象卫星上的甚高分辨率 辐射计(AVHRR)和 EOS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 光谱仪 (MODIS)(星 下 点 分 辨 率 为 1km),以 及 Landsat7上的增强型专题绘图仪(ETM+)(星下 点分辨率为60m)。借助热红外数据可以得到辐射 亮温,结合地表比辐射率和无线电探空数据,就可以 反演出比较真实的地表温度。自 Rao (1972)首次 使用卫星反演的地表温度讨论城市热岛效应至今, 这种定量信息已被广泛用于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 特征等与城市热岛相关的研究中(Johnson,etal, 1994;Hu,etal,2009)。 雷达则主要用于对边界层结构的探测。除了普 通的天气雷达以外,声纳雷达、后向散射激光雷达和 多普勒激光雷达是目前城市热岛观测研究中较多使 用的几类雷达。特别是多普勒激光雷达,能有效地 观测边界层内风的扰动(Davies,etal,2004;Colli er,etal,2005)、边 界 层 顶 的 位 置 (Davies,etal, 2004;Collier,etal,2005),并能反演得到城市感热 通量的分布情况(Davis,etal,2008)。 尽管遥感观测相对于传统观测,具有空间覆盖 范围大、时空分辨率高的特点,却始终存在一个反演 精度的问题,需要依赖传统观测数据进行交叉验证。 因此,在很多观测分析中常常采用传统观测和遥感 观测方法并用的手段。 2.2 实验室仿真试验 在实验室利用实物模型来进行城市热岛效应仿 真 试 验 是 近 几 年 才 开 始 的 一 种 有 效 手 段。 如 Cenedese等(2000,2003)曾设计了一套温控水箱系 统用于研究热岛环流与海风环流的相互作用问题。 实验中用一装满水的矩形水槽来代表整个大气环 境。为了模拟海陆分布,将水箱划分为两个区域,左 侧为恒温区(代表海区),右侧温度由一个温度可控 装置控制,用于代表陆地。与观测试验以及数值模 式相比,仿真试验的优势在于它易于控制边界条件, 并且,能够准确地分析出那些无量纲量在控制流场 中的作用。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最重要的 一点就是试验中很难构建一套与真实条件下完全一 致的参数。比如城市中植被、街道和建筑的细节参 数就很难在一个水箱系统中被完全模拟出来,因此, 实验室仿真试验在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中目前只能 作为观测试验和数值模式的一个补充。 2.3 数值模式的发展 Ooka(2007)和 Martilli(2007)在回顾中尺度模 式发展及其在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后指 出,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的使用和发展使很多城市 尺度的天气问题得以发现并被认识。近20年来使 用模 式 研 究 城 市 效 应 的 文 章 有 很 多 (Masson, 2006),不仅有力地支持了观测分析,也加深了人们 对具体物理过程的理解。目前与中尺度模式嵌套的 城市模式主要有两种:城市冠层模式(UCM)和计算 流体力学模式(CFD)。 城市冠层模式是一种基于城市冠层理论建立的 物理参数化方案,是目前城市大气问题数值模拟研 究的主流。过去由于计算机资源的限制以及认识的 不足,大部分的城市冠层模拟研究普遍采用的是传 统中尺度模式中对植物冠层的模拟方法,因此,不可 避免地忽略了城市冠层的几何结构以及人类活动对 局地大气活动产生的影响。随着认识的深入,先后 建立和发展出数十种城市冠层模式,有些已经与中 尺度天气模式进行了耦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RAMS城市能量平衡模式(RAMSTEB)(Lem onsu,etal,2004)、MM5/WRF 城 市 冠 层 模 式 (MM5/WRFUCM)(Kusaka,etal,2004;Chen, 340 犃犮狋犪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犛犻狀犻犮犪 气象学报 2012,70(3)
寿亦萱等: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etal,2004)、WRF建筑环境参数化模式(wRF-计算代价比单层模式要高很多。尽管如此,随着计 BEP( Martelli,etal,2002; Dupont,etl,2004)算机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将会出现更多采用多层模 等。虽然上述模式各有特点,但是按照它们的垂直式模拟的研究。(3)模式在设置时,允许模式第1层 结构特点来划分,大致可以归为两类,即单层和多层高度接近于路面,而在单层模式中,模式第1层高度 城市冠层模式 般须高于建筑物的房顶。 单层城市冠层模式(UCM)最早是由 Masson 目前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式主要用于研究城 (2000)、 Kusaka等(2001,2004)提出并建立,后由市大气中气流扰动和污染物扩散问题。与传统的污 Chen等(2004)以及Miao等(2009)将其嵌套到染物扩散模式相比,计算流体力学模式的特点在于水 MM5、WRF等中尺度模式并进行了改进。单层城平分辨率高,通常为1—10m。另外,模式中还需要 市冠层模式的特点在于:(1)计算代价小,效率高。考虑城市内建筑物的三维信息,因此它在研究城市街 (2)相对于陆面模式,单层城市冠层模式中对城市下区气流的小(微)尺度扩散方面更具优势( Hanna,et 垫面进行比较细致的划分,分别根据人口密度和功al,2006)。虽然计算流体力学模式发展历史并不长, 能区分为低密度人口居住区、高密度人口居住区、工但也产生了很多种计算流体力学模式。其中有5种 商业和交通区三类。目前一般中尺度模式中使用的较具代表性:即 CFD Urban( Courier,etal,2005)、 全球24类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是由美国地理调查署 FLACSOHanna,etal,2004)、 FLUENT-EPA( Huber (USGS)提供的,其最高空间分辨率为0.925km。etal,2005)、FEM3MP( Calhoun,etal,2005)、FE 由于该数据库中没有对城市区域进行具体区分, FLO-Urban( Camelli. et al,2004)。这些模式大多采 此,不能直接用于单层城市冠层模式。目前国际上用雷诺平均模拟法(除 FEFLO-Urban采用的是大涡 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全球范围包含3类城市类型的土模拟法),网格则多使用有限体积元或松散结构。在 地利用类型数据,仅美国建立了一套覆盖美国大陆最初使用时,由于这些模式一般使用基于单个探空站 的分辨率为30m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库(NLCD) 观测的大气廓线对模式进行初始化,因此模式的初始 现在最新版本是NICD201。(3)模式中细致考虑和边界条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Tewari,etal 了房屋、道路的朝向、几何特性以及人类活动的影2010)。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比较受推崇的做法是 响。(4)一般单层城市冠层模式直接与陆面模式嵌将计算流体力学模式与中尺度模式进行耦合。如 套,例如在WRF模式中,单层城市冠层模式嵌套在 Tewari等(2010)发展的 WRF-EULAG/CFD- urban NOAH陆面过程内。在计算城市区域上空的气象模式就是将WRF-Noah-UCM模式与 Courier等 场时,单层城市冠层模式主要计算城市人造表面即(2005)设计的CFD- Urban模式进行耦合。他们在 房顶、墙和道路产生的热通量,而陆面模式主要计算模式中利用降尺度法将 WRF-UCM模拟得到的中 城市内自然表面产生的热量和水汽交换,城市区域尺度气象场的分辨率提高到CFD- Urban模式可用 单个格点值为两者得到的次网格值的加权平均的微尺度(1-10m),为后者提供初始和边界条件 ( Chen, et al, 2004: Kimura, 1989) 从它与观测结果的比较来看,这个改进比较有效地 多层城市冠层模式相对于单层模式较为复杂,解决了计算流体力学模式初始化问题。另外, 考虑的因素也较多。该模式是由 Martelli等(2002)WRF- EULAG/ CFD-urban模式中还设计了借助 和 Dupont等(2004)提出的。与单层城市冠层模式升尺度法将CFD- Urban得到的微尺度流场粗化重 相同,它也对城市下垫面进行了比较细致地划分,并新输入WRF的功能,以提高WRF模式对城市及其 直接与陆面模式嵌套。除此之外,它还具有以下3下游区域中尺度预报的准确性。由于计算流体力学 个特点:(1)模式中将地面到房顶层之间(冠层)划分模式发展时间较短,因此,有关它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为若干层,并按这些层次分层计算房顶层、墙面、道仍然很多。但是,可以预见的是,该模式在未来城市 路的能量收支。(2)它对城市特征的描述更准确,更边界层研究中的前景会非常广阔。 接近真实(Holt,etal,2007)。模式中甚至考虑了 总之,无论是观测分析或是数值模拟或实验室 各个格点上建筑物的高度和分布密度的不同。但彷真试验,都在城市热岛效应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 是,由于模式中考虑的因素较多,因此,多层模式的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研究城市热岛效应取
etal,2004)、WRF 建 筑 环 境 参 数 化 模 式 (WRF BEP)(Martilli,etal,2002;Dupont,etal,2004) 等。虽然上述模式各有特点,但是按照它们的垂直 结构特点来划分,大致可以归为两类,即单层和多层 城市冠层模式。 单层城 市 冠 层 模 式 (UCM)最 早 是 由 Masson (2000)、Kusaka等(2001,2004)提出并建立,后由 Chen等 (2004)以 及 Miao 等 (2009)将 其 嵌 套 到 MM5、WRF等中尺度模式并进行了改进。单层城 市冠层模式的特点在于:(1)计算代价小,效率高。 (2)相对于陆面模式,单层城市冠层模式中对城市下 垫面进行比较细致的划分,分别根据人口密度和功 能区分为低密度人口居住区、高密度人口居住区、工 商业和交通区三类。目前一般中尺度模式中使用的 全球24类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是由美国地理调查署 (USGS)提供的,其最高空间分辨率为 0.925km。 由于该数据库中没有对城市区域进行具体区分,因 此,不能直接用于单层城市冠层模式。目前国际上 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全球范围包含3类城市类型的土 地利用类型数据,仅美国建立了一套覆盖美国大陆 的分辨率为30m 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库(NLCD), 现在最新版本是 NLCD2001。(3)模式中细致考虑 了房屋、道路的朝向、几何特性以及人类活动的影 响。(4)一般单层城市冠层模式直接与陆面模式嵌 套,例如在 WRF模式中,单层城市冠层模式嵌套在 NOAH 陆面过程内。在计算城市区域上空的气象 场时,单层城市冠层模式主要计算城市人造表面即 房顶、墙和道路产生的热通量,而陆面模式主要计算 城市内自然表面产生的热量和水汽交换,城市区域 单个格 点 值 为 两 者 得 到 的 次 网 格 值 的 加 权 平 均 (Chen,etal,2004;Kimura,1989)。 多层城市冠层模式相对于单层模式较为复杂, 考虑的因素也较多。该模式是由 Martilli等(2002) 和 Dupont等(2004)提出的。与单层城市冠层模式 相同,它也对城市下垫面进行了比较细致地划分,并 直接与陆面模式嵌套。除此之外,它还具有以下3 个特点:(1)模式中将地面到房顶层之间(冠层)划分 为若干层,并按这些层次分层计算房顶层、墙面、道 路的能量收支。(2)它对城市特征的描述更准确,更 接近真实(Holt,etal,2007)。模式中甚至考虑了 各个格点上建筑物的高度和分布密度的不同。但 是,由于模式中考虑的因素较多,因此,多层模式的 计算代价比单层模式要高很多。尽管如此,随着计 算机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将会出现更多采用多层模 式模拟的研究。(3)模式在设置时,允许模式第1层 高度接近于路面,而在单层模式中,模式第1层高度 一般须高于建筑物的房顶。 目前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式主要用于研究城 市大气中气流扰动和污染物扩散问题。与传统的污 染物扩散模式相比,计算流体力学模式的特点在于水 平分辨率高,通常为1—10m。另外,模式中还需要 考虑城市内建筑物的三维信息,因此它在研究城市街 区气流的小(微)尺度扩散方面更具优势(Hanna,et al,2006)。虽然计算流体力学模式发展历史并不长, 但也产生了很多种计算流体力学模式。其中有5种 较具 代 表 性:即 CFDUrban(Coirier,etal,2005)、 FLACS(Hanna,etal,2004)、FLUENTEPA(Huber, etal,2005)、FEM3MP(Calhoun,etal,2005)、FE FLOUrban(Camelli,etal,2004)。这些模式大多采 用雷诺平均模拟法(除 FEFLOUrban采用的是大涡 模拟法),网格则多使用有限体积元或松散结构。在 最初使用时,由于这些模式一般使用基于单个探空站 观测的大气廓线对模式进行初始化,因此模式的初始 和边 界 条 件 具 有 很 大 的 不 确 定 性 (Tewari,etal, 2010)。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比较受推崇的做法是 将计算流体力学模式与中尺度模式进行耦合。如 Tewari等(2010)发展的 WRFEULAG/CFDurban 模 式 就 是 将 WRFNoahUCM 模 式 与 Coirier 等 (2005)设计的 CFDUrban模式进行耦合。他们在 模式中利用降尺度法将 WRFUCM 模拟得到的中 尺度气象场的分辨率提高到 CFDUrban模式可用 的微尺度(1—10m),为后者提供初始和边界条件。 从它与观测结果的比较来看,这个改进比较有效地 解决了 计 算 流 体 力 学 模 式 初 始 化 问 题。 另 外, WRFEULAG/CFDurban 模 式 中 还 设 计 了 借 助 升尺度法将 CFDUrban得到的微尺度流场粗化重 新输入 WRF的功能,以提高 WRF模式对城市及其 下游区域中尺度预报的准确性。由于计算流体力学 模式发展时间较短,因此,有关它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仍然很多。但是,可以预见的是,该模式在未来城市 边界层研究中的前景会非常广阔。 总之,无论是观测分析或是数值模拟或实验室 仿真试验,都在城市热岛效应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 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研究城市热岛效应取 寿亦萱等: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341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气象学报2012,70(3) 得理论突破奠定了基础 数化过程的描述仍然存在很多有待完善之处,但借 3历史回顾 助模式能够捕捉到许多高时、空分辨率的物理特征 这是目前观测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如Mao等 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2009)通过敏感试验发现城市热岛效应对产生具有 上半叶。 Howard(1883)在研究中首次发现城市热较强水平涡度的对流卷涡的空间波长和深度都有影 岛现象,由于当时城市热岛还不是一个普遍现象,因响。再如 Ohashi等(2002)以及 Cenedese等(2003) 此,这个说法在提出后的很长时间都未受到重视。先后通过数值模式发现当存在海陆风、山谷风环流 直到20世纪50年代, Manley(1958)才将这种现象时,城市热岛环流可能与这些环流产生明显的相互 定义为城市热岛效应,也由此正式拉开了城市热岛作用。 Zhang等(2009,2011)以及Shou等(2010)使 效应研究的序幕 用耦合的WRF-UCM模式在研究华盛顿一巴尔的 由于观测资料的匮乏,早期城市热岛效应的研摩城市热岛问题时发现,在特定风向条件下,巴尔的 究主要是根据单站资料进行简单的分析。从20世摩市的城市热岛可能会受到上风方城市热岛的影响 纪70年代开始,为研究大气边界层的温、湿度变化,而加剧,即存在城市热岛的“上下游效应”。显然,这 国际上组织了多项大型观测实验。加之一些大型观些城市热岛效应的模式研究结果不仅对以往观测研 测网的建立,使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由点上升为面。究进行了很好的补充,而且,也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热 基于这些观测资料, Unwin(1980)、 Magee等(1999)岛效应的研究内容。 和Oke等(1987)总结并提出了城市热岛效应的日3.1城市边界层的研究现状 变化特征。如在弱风和无云条件下,相对于周围的 城市边界层(UBL)是行星边界层(PBL)的一种 乡村,城市具有较小的冷却率(夜间)和加热率(白类型,是气流由乡村流向城市过程中,在城市前沿的 天);城乡温差在日落后3-5h后达到最大值,之后下风方发展出来的一个内边界。一般来说,城市边 逐渐减弱,在日出后温差基本消失;热岛强度在午后界层内部的环流和能量交换过程属于中尺度现象 达到最强;而强度最强的时段通常出现在冬季夜间。其结构和特性直接依赖于城市下垫面和建筑物的分 以 Ackerman(1985)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又对影响布,因此,热岛效应对城市边界层的结构具有重要的 城市热岛强度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城市热影响( Martelli,2002;Miao,etal,2009)。目前城 岛强度除了受不均匀下垫面影响以外,还受到风、市边界层的研究也是城市热岛效应研究领域中的重 云、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的影响。平均而言,低层风要课题之 速( Zajic,etal,2004; Figuerola,etal,1998)和城 城市边界层的三维结构非常复杂( Roach 市上空云层覆盖会使城市热岛强度减弱( Magee,et2002)。根据Oke(1987)绘制的城市边界层三维结 al,1999; Morris,etal,2001);而城市规模扩大或构示意图(图1),在中尺度范围内,城市边界层可以 人口增多则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Oke,1987),即划分为近地面层和混合层(图1a)。但从局地和微 风速和云量(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与城市热岛强度尺度来看,城市边界层可包含城市冠层、粗糙次层、 呈反(正)相关关系。此外, Unwin(1980)和Mori惯性次层和混合层(图1b、c)。具体来说,从地面到 等(2001)通过对高空天气图分析,还发现了城市热房顶之间称之为城市冠层(UCL),这一层的气流和 岛效应通常出现在夏季高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条件能量的交换过程主要由微尺度过程控制。在城市冠 的特点,并指出高压或反气旋天气使边界层的发展层之上常出现建筑物的尾流现象,这个扰动尾流层 受到抑制,而有利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发展。需要指又称为粗糙次层。Roth(2000通过对很多试验结 出的是,尽管对上述观测现象都做出了仔细分析和果的总结发现,这个粗糙次层约为建筑物高度的 描述,但所涉及的各种物理过程及其之间的相互作2.5-3倍,而且,该层还有较强垂直切变、尾流扩散 用并未得到充分的科学理解 以及不均匀表面造成的局地平流现象。在粗糙次层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发展和应之上是城市近地层(USL),又称惯性次层,这层中扰 用对城市热岛效应和边界层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促动通量不随高度变化。城市冠层、粗糙次层和惯性 进作用。虽然目前数值模式中的城市边界层物理参次层共同构成了城市边界层的最低层即近地面层
得理论突破奠定了基础。 3 历史回顾 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 上半叶。Howard(1883)在研究中首次发现城市热 岛现象,由于当时城市热岛还不是一个普遍现象,因 此,这个说法在提出后的很长时间都未受到重视。 直到20世纪50年代,Manley(1958)才将这种现象 定义为城市热岛效应,也由此正式拉开了城市热岛 效应研究的序幕。 由于观测资料的匮乏,早期城市热岛效应的研 究主要是根据单站资料进行简单的分析。从20世 纪70年代开始,为研究大气边界层的温、湿度变化, 国际上组织了多项大型观测实验。加之一些大型观 测网的建立,使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由点上升为面。 基于这些观测资料,Unwin(1980)、Magee等(1999) 和 Oke等(1987)总结并提出了城市热岛效应的日 变化特征。如在弱风和无云条件下,相对于周围的 乡村,城市具有较小的冷却率(夜间)和加热率(白 天);城乡温差在日落后3—5h后达到最大值,之后 逐渐减弱,在日出后温差基本消失;热岛强度在午后 达到最强;而强度最强的时段通常出现在冬季夜间。 以 Ackerman(1985)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又对影响 城市热岛强度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城市热 岛强度除了受不均匀下垫面影响以外,还受到风、 云、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的影响。平均而言,低层风 速(Zajic,etal,2004;Figuerola,etal,1998)和城 市上空云层覆盖会使城市热岛强度减弱(Magee,et al,1999;Morris,etal,2001);而城市规模扩大或 人口增多则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Oke,1987),即 风速和云量(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与城市热岛强度 呈反(正)相关关系。此外,Unwin(1980)和 Morris 等(2001)通过对高空天气图分析,还发现了城市热 岛效应通常出现在夏季高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条件 的特点,并指出高压或反气旋天气使边界层的发展 受到抑制,而有利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发展。需要指 出的是,尽管对上述观测现象都做出了仔细分析和 描述,但所涉及的各种物理过程及其之间的相互作 用并未得到充分的科学理解。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尺度数值模式的发展和应 用对城市热岛效应和边界层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促 进作用。虽然目前数值模式中的城市边界层物理参 数化过程的描述仍然存在很多有待完善之处,但借 助模式能够捕捉到许多高时、空分辨率的物理特征, 这是 目 前 观 测 手 段 所 无 法 比 拟 的。 如 Miao 等 (2009)通过敏感试验发现城市热岛效应对产生具有 较强水平涡度的对流卷涡的空间波长和深度都有影 响。再如 Ohashi等(2002)以及 Cenedese等(2003) 先后通过数值模式发现当存在海陆风、山谷风环流 时,城市热岛环流可能与这些环流产生明显的相互 作用。Zhang等(2009,2011)以及Shou等(2010)使 用耦合的 WRFUCM 模式在研究华盛顿—巴尔的 摩城市热岛问题时发现,在特定风向条件下,巴尔的 摩市的城市热岛可能会受到上风方城市热岛的影响 而加剧,即存在城市热岛的“上下游效应”。显然,这 些城市热岛效应的模式研究结果不仅对以往观测研 究进行了很好的补充,而且,也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热 岛效应的研究内容。 3.1 城市边界层的研究现状 城市边界层(UBL)是行星边界层(PBL)的一种 类型,是气流由乡村流向城市过程中,在城市前沿的 下风方发展出来的一个内边界。一般来说,城市边 界层内部的环流和能量交换过程属于中尺度现象, 其结构和特性直接依赖于城市下垫面和建筑物的分 布,因此,热岛效应对城市边界层的结构具有重要的 影响(Martilli,2002;Miao,etal,2009)。目前 城 市边界层的研究也是城市热岛效应研究领域中的重 要课题之一。 城市 边 界 层 的 三 维 结 构 非 常 复 杂 (Rotach, 2002)。根据 Oke(1987)绘制的城市边界层三维结 构示意图(图1),在中尺度范围内,城市边界层可以 划分为近地面层和混合层(图1a)。但从局地和微 尺度来看,城市边界层可包含城市冠层、粗糙次层、 惯性次层和混合层(图1b、c)。具体来说,从地面到 房顶之间称之为城市冠层(UCL),这一层的气流和 能量的交换过程主要由微尺度过程控制。在城市冠 层之上常出现建筑物的尾流现象,这个扰动尾流层 又称为粗糙次层。Roth(2000)通过对很多试验结 果的总结 发 现,这 个 粗 糙 次 层 约 为 建 筑 物 高 度 的 2.5—3倍,而且,该层还有较强垂直切变、尾流扩散 以及不均匀表面造成的局地平流现象。在粗糙次层 之上是城市近地层(USL),又称惯性次层,这层中扰 动通量不随高度变化。城市冠层、粗糙次层和惯性 次层共同构成了城市边界层的最低层即近地面层 342 犃犮狋犪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犛犻狀犻犮犪 气象学报 2012,70(3)
寿亦萱等: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Roth,etal,1989)。位于近地面层之上的是混合放,近地面会有一超绝热层(图2b),因此城市内仍 层(UML),它一直向上伸展到城市边界层顶。混合有湍流的垂直交换。而在城市外,由于夜间大量长 层内的天气过程一般具有中尺度特征,白天混合层波辐射在近地面形成一逆温层,将抑制湍流引起的 影响深度可达1.5km(图2a),夜间则降低到0.3垂直交换(图2b)。这些现象都已能用城市冠层模 km左右。但由于白天存储于建筑物内热量的释式模拟出来( Zhang,etal,2011)。 (a) Mesoscale (c)Microscale 图1不同尺度城市边界层结构 (a.中尺度,b.局地尺度,c.微尺度;SVF表示天空可视因子; 引自 Collier,2006) Fig. 1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urban boundary layer (UBL)and (a. mesoscale, b. local scale, c. microscale: Angle Svf is the sky-view factor) 图2晴天条件下大城市边界层的热力结构 a.白天,b.夜间:引自Oke,1987) Fig 2 Vertical thermal structure of the UBL in a large city during fine weather with schematic profiles of potential temperature at the various points by day (a) and at night (b)(from Oke, 1987
(Roth,etal,1989)。位于近地面层之上的是混合 层(UML),它一直向上伸展到城市边界层顶。混合 层内的天气过程一般具有中尺度特征,白天混合层 影响深度可达1.5km(图2a),夜间则降低到0.3 km 左右。但 由 于 白 天 存 储 于 建 筑 物 内 热 量 的 释 放,近地面会有一超绝热层(图2b),因此城市内仍 有湍流的垂直交换。而在城市外,由于夜间大量长 波辐射在近地面形成一逆温层,将抑制湍流引起的 垂直交换(图2b)。这些现象都已能用城市冠层模 式模拟出来(Zhang,etal,2011)。 图1 不同尺度城市边界层结构 (a.中尺度,b.局地尺度,c.微尺度;SVF表示天空可视因子; 引自 Collier,2006) Fig.1 Verticalstructureoftheurbanboundarylayer(UBL)and itssublayers(fromCollier,2006) (a.mesoscale,b.localscale,c.microscale;AngleSVFistheskyviewfactor) 图2 晴天条件下大城市边界层的热力结构 (a.白天,b.夜间;引自 Oke,1987) Fig.2 VerticalthermalstructureoftheUBLinalargecityduringfineweather withschematicprofilesofpotentialtemperatureatthevariouspointsbyday(a) andatnight(b)(from Oke,1987) 寿亦萱等: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343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气象学报2012,70(3) 目前人们已经普遍发现,改变城市边界层结构局地环流相互作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主要决定于动力和热力两个因素(Roth,2000)。其而且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与早期工作相比更具有挑 中,动力因素是由粗糙表面引起的拖曳力作用,而热战性。最早开展这类研究的是一些日本学者(Yo 力因素则是指由下垫面不均匀引起的不均匀加热作 shikado,etal,1989,1996; Yoshikado,1990),他们 用。 Ackerman(1974)首次在观测中发现城市边界利用观测和二维数值模式对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风环 层内出现的水平对流卷涡,并认为这与城市不均匀流的相互作用进行初步分析后发现,由于城市热岛 下垫面有密切关系。之后, Kropfli等(1978)利用多的作用,海风环流在进入市区后会滞留在城市朝陆 普勒雷达观测到城市上空气流具有大涡结构特征,地一侧的边界层内达数小时,在停滞阶段海风风速 并进一步指出,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6m/s),大会加大。此外,城市热岛和海风环流的相互作用会 涡结构表现为水平对流卷涡,认为这种卷涡是由某受城市大小、离海岸线的距离以及城市热岛效应强 些特定的城市表面造成的。Wong(1976)以及度影响。 Kondo(1990)通过数值模拟发现海风和山 wong等(1978)指出在低于某个临界风速下,热力谷风环流的相互作用会使海风锋向内陆推进,距离 强迫对边界层结构影响显著,而高于这个临界值时,海岸线可达100km左右。 Kimura等(1991)(简称 则主要受动力强迫影响。 Martelli(2002)利用数值KT91)应用三维模式模拟了东京周围环境,模式中 模拟检验了风速、城市形状以及土壤湿度3个要素包含详细的地理信息和土地利用类型以及人类活动 对边界层结构的影响后指出,在白天大尺度风较弱加热。在KT91的研究基础上,陆续又有一些日本 的情况下,城市边界层的高度较高且增长迅速。而学者对日本其他城市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如 且这期间城市边界层高度主要受热力因素影响,动 Ohashi,etal,2002,2004; Kondo,1995; Kusaka,et 力因素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夜间城市边界层的结al,2000。其中, Ohashi等(2002)用一个区域理想 构受动力因素和热力因素的共同影响,热力因素主模式研究了两个相邻城市(一个邻海,一个内陆)对 要影响城市边界层的低层,使城市热岛效应加强,而局地环流和城市污染物输送的影响。其数值试验结 动力因素则主要影响城市边界层的高层,当风速加果表明,在两个城市的局地环流之间存在一支由海 大时,会引起逆温层厚度和强度加强 风-热岛环流共同作用产生的“链式气流”。这支气 后来,Li等(2005)在 Martelli(2002)理论的基流能有效地将沿海城市的污染物传送到两个城市之 础上,应用MM5研究了北京区域2001年冬季一次间郊区的近地层以及内陆城市(图3a)。后来,又研 典型的城市边界层过程中的结构特征,发现城市结究了这两个相邻城市的水汽分布( Ohashi,etal, 构的动力因子(如建筑物对气流的拖曳及摩擦作用)2004),发现在白天,由于山谷风的作用使两城市上 在夜间对城市边界层结构具有主导作用,而在白天,空形成的热岛环流下沉支出现在两城市之间的郊 城市边界层结构主要受城市结构热力因子的影响,区,从而使该区域变得干燥(图3b),在A(沿海)和 如街道峡谷中的建筑物结构对城市表面能量收支的B(内陆)两城市上空山谷风环流对水汽的辐散以及 影响,以及城市中人为热量在大气中的释放等。同热岛环流(和海风环流)对水汽的辐合作用同时存 时他们还指出热力和动力因子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在,但在两城市之间的郊区,山谷风和热岛环流造成 对城市边界层结构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例水汽辐合。因此,局地环流对水汽的输送对低层大 如在150—200m的高度内这种相互作用对城市近气变干起重要作用。此外,还发现当两城市相隔 地层形成强湍流动能具有正贡献,而对城市低层的40--50km时,郊区湿度最小,且SO2和NO3的浓 水平风速具有减速作用。从上述分析可见,城市边度最低,并认为这些现象主要是由山谷风环流和城 界层的结构和质量、能量交换过程复杂,且影响因素市热岛环流相互作用所致,海风环流只是改变了局 多。如研究的现象尺度较小,则需对观测设计和城地环流的结构 市边界层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 除日本学者外,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开展了 3.2热岛环流与复杂地形的相互作用 这方面的研究。如Liu等(2001)和Tong等(2005) 目前世界上60%的大城市是邻海而建,其他有先后研究了香港的城市热岛效应与地形环流的相互 小部分处于山谷间,因此,城市热岛和地形引起的作用,发现城市热岛会使九龙半岛和香港北部地区
目前人们已经普遍发现,改变城市边界层结构 主要决定于动力和热力两个因素(Roth,2000)。其 中,动力因素是由粗糙表面引起的拖曳力作用,而热 力因素则是指由下垫面不均匀引起的不均匀加热作 用。Ackerman(1974)首次在观测中发现城市边界 层内出现的水平对流卷涡,并认为这与城市不均匀 下垫面有密切关系。之后,Kropfli等(1978)利用多 普勒雷达观测到城市上空气流具有大涡结构特征, 并进一步指出,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6m/s),大 涡结构表现为水平对流卷涡,认为这种卷涡是由某 些特 定 的 城 市 表 面 造 成 的。 Wong(1976)以 及 Wong等(1978)指出在低于某个临界风速下,热力 强迫对边界层结构影响显著,而高于这个临界值时, 则主要受动力强迫影响。Martilli(2002)利用数值 模拟检验了风速、城市形状以及土壤湿度3个要素 对边界层结构的影响后指出,在白天大尺度风较弱 的情况下,城市边界层的高度较高且增长迅速。而 且这期间城市边界层高度主要受热力因素影响,动 力因素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夜间城市边界层的结 构受动力因素和热力因素的共同影响,热力因素主 要影响城市边界层的低层,使城市热岛效应加强,而 动力因素则主要影响城市边界层的高层,当风速加 大时,会引起逆温层厚度和强度加强。 后来,Li等(2005)在 Martilli(2002)理论的基 础上,应用 MM5研究了北京区域2001年冬季一次 典型的城市边界层过程中的结构特征,发现城市结 构的动力因子(如建筑物对气流的拖曳及摩擦作用) 在夜间对城市边界层结构具有主导作用,而在白天, 城市边界层结构主要受城市结构热力因子的影响, 如街道峡谷中的建筑物结构对城市表面能量收支的 影响,以及城市中人为热量在大气中的释放等。同 时他们还指出热力和动力因子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 对城市边界层结构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例 如在150—200m 的高度内这种相互作用对城市近 地层形成强湍流动能具有正贡献,而对城市低层的 水平风速具有减速作用。从上述分析可见,城市边 界层的结构和质量、能量交换过程复杂,且影响因素 多。如研究的现象尺度较小,则需对观测设计和城 市边界层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 3.2 热岛环流与复杂地形的相互作用 目前世界上60%的大城市是邻海而建,其他有 一小部分处于山谷间,因此,城市热岛和地形引起的 局地环流相互作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而且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与早期工作相比更具有挑 战性。最早开展这类研究的是一些日本学者(Yo shikado,etal,1989,1996;Yoshikado,1990),他们 利用观测和二维数值模式对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风环 流的相互作用进行初步分析后发现,由于城市热岛 的作用,海风环流在进入市区后会滞留在城市朝陆 地一侧的边界层内达数小时,在停滞阶段海风风速 会加大。此外,城市热岛和海风环流的相互作用会 受城市大小、离海岸线的距离以及城市热岛效应强 度影响。Kondo(1990)通过数值模拟发现海风和山 谷风环流的相互作用会使海风锋向内陆推进,距离 海岸线可达100km 左右。Kimura等(1991)(简称 KT91)应用三维模式模拟了东京周围环境,模式中 包含详细的地理信息和土地利用类型以及人类活动 加热。在 KT91的研究基础上,陆续又有一些日本 学者 对 日 本 其 他 城 市 进 行 了 类 似 的 研 究 (如 Ohashi,etal,2002,2004;Kondo,1995;Kusaka,et al,2000)。其中,Ohashi等(2002)用一个区域理想 模式研究了两个相邻城市(一个邻海,一个内陆)对 局地环流和城市污染物输送的影响。其数值试验结 果表明,在两个城市的局地环流之间存在一支由海 风热岛环流共同作用产生的“链式气流”。这支气 流能有效地将沿海城市的污染物传送到两个城市之 间郊区的近地层以及内陆城市(图3a)。后来,又研 究了这两个相邻城市的水汽分布 (Ohashi,etal, 2004),发现在白天,由于山谷风的作用使两城市上 空形成的热岛环流下沉支出现在两城市之间的郊 区,从而使该区域变得干燥(图3b),在 A(沿海)和 B(内陆)两城市上空山谷风环流对水汽的辐散以及 热岛环流(和海风环流)对水汽的辐合作用同时存 在,但在两城市之间的郊区,山谷风和热岛环流造成 水汽辐合。因此,局地环流对水汽的输送对低层大 气变干 起 重 要 作 用。此 外,还 发 现 当 两 城 市 相 隔 40—50km 时,郊区湿度最小,且 SO2 和 NOx 的浓 度最低,并认为这些现象主要是由山谷风环流和城 市热岛环流相互作用所致,海风环流只是改变了局 地环流的结构。 除日本学者外,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开展了 这方面的研究。如 Liu等(2001)和 Tong等(2005) 先后研究了香港的城市热岛效应与地形环流的相互 作 用,发现城市热岛会使九龙半岛和香港北部地区 344 犃犮狋犪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犛犻狀犻犮犪 气象学报 2012,70(3)
寿亦萱等: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Back-Current of HIc 现,城市热岛在区域地表能量平衡和水循环过程中 起着重要作用(H Sea Urban a Urban b 2000)。如Oke(1988)指出由于城市热岛的影响,城 市的辐射平衡关系变得更为复杂,除了感热和潜热 等项以外,还应考虑人类活动的加热作用。再如 C Champollion等(2009)提出,与乡村相比,日落前城 市的感热通量较大,但潜热通量较小,而日落后两者 Sea urban a Urban B 无论在感热和潜热上的差距都较小。由于白天城市 的热容量高,夜间城市下垫面仍能维持较弱的向上 感热通量。因此,白天城市中的水汽通常低于周围 乡村,但夜间特别是后半夜,城市内水汽将会略多于 乡村。故城市热岛现象可作为城市下垫面能量平衡 关系各种过程的不同表现,在能量平衡关系中任何 部分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个边界层的稳定度、热 Mountain 力特性以及混合层高度,因此理解地表能量平衡对 veng 研究城市天气和空气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早期能量平衡研究中,由于观测手段和分析 方法的局限性,城市下垫面与其他自然表面并未被 Urban 明确的区分开来,其能量平衡关系表示为 Q=QH+QE+Q 图3(a)“链式气流”( Chain flow)形成 其中,Q”、QH、Qε、Q分别表示净辐射、感热通量 过程示意和(b)白天城市边界层内 潜热通量以及传导热。后来,Oke(1988)在此基础 局地环流对水汽的输送过程 (“SBC”表示海风环流,“HIC”表示热岛 上提出了专门适用于城市区域的能量收支平衡关 环流;引自 Ohashi等,2002,2004 系,并将式(1)改写为 Fig 3 (a) Schematic diagram illustrating how the chain flow is formed; and Q+Q=QH+Q+Q3+Q、(2) (b) near-surface moisture transport by 其中,Q是人为加热,Qs为局地热存储量,代表进 local circulations during the daytime 出建筑物表面的净热量,QA则为气柱内热量平流。 from Ohashi, et al, 2002, 2004) 对于净辐射Q',目前普遍认为,城市化效应将 (SEC denotes the seabreeze circulation, and HIC denotes the urban heat island circulation 使城市中太阳短波辐射逐渐减少,而长波辐射逐渐 增多(Oke,1982; Arnfield,2003),城市对短波辐射 的海陆风环流增强。 Freitas等(2007)利用与城市的削减主要是由于污染物的增加。早期的研究,如 能量收支系统耦合的RAMS模式对巴西圣保罗市在圣路易斯、图卢兹、温哥华以及巴塞尔的试验中发 区冬季局地环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在海风现,城市中污染物对短波辐射的削减量一般小于 锋到达市中心以前,城市热岛效应会使海风锋移动10%( Peterson,etal,1980)。但最近的研究发现, 速度加快。与没有城市的情况相比,城市的存在会在一些城市中短波辐射的削减量超过10%。如 使海风锋移动速度加快约0.32m/s,认为这是城市 Stanhill等(1995)发现香港的短波辐射削减量达到 热岛效应和海风锋产生的气压梯度共同作用的结33%。城市内长波辐射的增加则被普遍认为是城市 果。显然这些新的研究结果对早期研究进行了很好发展的结果,一方面可能是城市热岛的加热作用,另 的补充和修正。 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是由于颗粒状或气态污染物增 3.3能量平衡研究 加引起大气反射率增加所致(Oke,1982)。不管怎 近年来,随着观测仪器的改进和高分辨率数值样,这些长、短波辐射量的收支引起城乡净辐射之间 模式的发展,人们在研究城市热岛现象的同时还发的差异不大
图3 (a)“链式气流”(Chainflow)形成 过程示意和(b)白天城市边界层内 局地环流对水汽的输送过程 (“SBC”表示海风环流,“HIC”表示热岛 环流;引自 Ohashi等,2002,2004) Fig.3 (a)Schematicdiagramillustrating howthechainflowisformed;and (b)nearsurfacemoisturetransportby localcirculationsduringthedaytime (from Ohashi,etal,2002,2004) (SBCdenotestheseabreezecirculation,and HICdenotestheurbanheatislandcirculation) 的海陆风环流增强。Freitas等(2007)利用与城市 能量收支系统耦合的 RAMS模式对巴西圣保罗市 区冬季局地环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在海风 锋到达市中心以前,城市热岛效应会使海风锋移动 速度加快。与没有城市的情况相比,城市的存在会 使海风锋移动速度加快约0.32m/s,认为这是城市 热岛效应和海风锋产生的气压梯度共同作用的结 果。显然这些新的研究结果对早期研究进行了很好 的补充和修正。 3.3 能量平衡研究 近年来,随着观测仪器的改进和高分辨率数值 模式的发展,人们在研究城市热岛现象的同时还发 现,城市热岛在区域地表能量平衡和水循环过程中 起着重要作用(Huff,etal,1972;Bornstein,etal, 2000)。如 Oke(1988)指出由于城市热岛的影响,城 市的辐射平衡关系变得更为复杂,除了感热和潜热 等项以 外,还 应 考 虑 人 类 活 动 的 加 热 作 用。再 如 Champollion等(2009)提出,与乡村相比,日落前城 市的感热通量较大,但潜热通量较小,而日落后两者 无论在感热和潜热上的差距都较小。由于白天城市 的热容量高,夜间城市下垫面仍能维持较弱的向上 感热通量。因此,白天城市中的水汽通常低于周围 乡村,但夜间特别是后半夜,城市内水汽将会略多于 乡村。故城市热岛现象可作为城市下垫面能量平衡 关系各种过程的不同表现,在能量平衡关系中任何 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个边界层的稳定度、热 力特性以及混合层高度,因此理解地表能量平衡对 研究城市天气和空气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早期能量平衡研究中,由于观测手段和分析 方法的局限性,城市下垫面与其他自然表面并未被 明确的区分开来,其能量平衡关系表示为 犙 =犙H +犙E +犙G (1) 其中,犙 、犙H 、犙E、犙G 分别表示净辐射、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以及传导热。后来,Oke(1988)在此基础 上提出了专门适用于城市区域的能量收支平衡关 系,并将式(1)改写为 犙 +犙F =犙H +犙E +犙S +犙A (2) 其中,犙F 是人为加热,犙S 为局地热存储量,代表进 出建筑物表面的净热量,犙A 则为气柱内热量平流。 对于净辐射犙 ,目前普遍认为,城市化效应将 使城市中太阳短波辐射逐渐减少,而长波辐射逐渐 增多(Oke,1982;Arnfield,2003),城市对短波辐射 的削减主要是由于污染物的增加。早期的研究,如 在圣路易斯、图卢兹、温哥华以及巴塞尔的试验中发 现,城市中 污 染 物 对 短 波 辐 射 的 削 减 量 一 般 小 于 10%(Peterson,etal,1980)。但最近的研究发现, 在一 些 城 市 中 短 波 辐 射 的 削 减 量 超 过 10%。如 Stanhill等(1995)发现香港的短波辐射削减量达到 33%。城市内长波辐射的增加则被普遍认为是城市 发展的结果,一方面可能是城市热岛的加热作用,另 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是由于颗粒状或气态污染物增 加引起大气反射率增加所致(Oke,1982)。不管怎 样,这些长、短波辐射量的收支引起城乡净辐射之间 的差异不大。 寿亦萱等: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345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气象学报2012,70(3) 感热通量Q是城市能量平衡中一个重要分被区域覆盖率而变化,当然也受人为浇灌影响 量。Yap等(1974)以加拿大温哥华市为对象,通过 与其他热通量相比,人为加热与人类活动的关 观测实验首次对城市中感热通量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系最密切,量级较小且变化缓慢,但与城市热岛效应 分析,发现午后城市中感热下降的时间较乡村晚即的强度关系密切。据测算,在20世纪60—70年代 使在夜间仍有较弱的感热通量。后来一些研究还发中,一个中纬度普通城市的Q年平均值在15-50 现Q与城市建筑物有关,如白天城市Q通常是乡W/m2,对区域温度的直接影响较小(Oke,1988)。 村测量值的2倍,而夜间的感热强度和符号大致与但从80年代开始,在一些大都市如伦敦( Harrison, 建筑物的密度有关等( Christen,etal,2004)。 etal,1984)、纽约( Clark,etal,1985)和东京(lch 除了感热通量外,热存储量Qs是城市能量平nose,etal,1999),Q有明显的增长。如 Ichinose 衡中另一个重要分量(Oke,1987)。Q主要是由于等(199)通过模拟研究发现,东京白天Q最大值 城市的热力特性(如较大的热容以及热传导)以及结为400W/m2,冬季甚至可达到1590W/m2,它对区 构特征(例如建筑物的复杂三维几何表面),使大量域温度提高的直接影响可达到1°C。Q的大小也 多余的能量存储在建筑物中而产生的,其大小变化与人类活动的时、空变化直接相关。如受Q的影 对城市地面能量平衡有显著意义( Grimmond,et响,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温差可高达1C(Sim al,1999)。 Christen等(2004)基于 BUBBLE实验 monds,etal,1997)。最近,Ryu等(2012)使用中 中7个观测试验站点的数据分析了瑞典巴塞尔市中尺度单层城市冠层模式研究显示人为加热、不可渗 心及其附近存储热的变化规律,发现白天城市的热透表面以及城市的三维几何特征是影响城市热岛效 存储量为周围乡村的2—3倍,而夜间市中心的热存应强度的3个关键因素。在3个要素中人为加热和 储量通常是乡村的2倍。对于夜间能量平衡而言,不可渗透表面全天都对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具有正贡 热存储量是变化最显著的一项。 献,前(后)者对夜间(白天)城市热岛效应强度贡献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直接测量热存储量较为困最大,而城市三维几何特征只有在夜间才有正贡献, 难,通常的做法是通过扣除能量平衡方程中可以直且这部分正贡献主要是来自垂直墙面内的存储热。 接观测到的Q'、QH和Qε项来获得。但是,由于测 4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量Q、QHt以及Qε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加上 热存储量的变化时间尺度长,以及受人为热源的干 综上所述,有关城市热岛问题的研究在过去半 扰等原因,因此,精确评估热存储量的大小目前仍然个世纪中已取得很多可喜成果,这为城市热岛效应 有相当的难度。 深入研究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在城市热岛的基 植被是城市中水汽的主要来源。长久以来,由本特征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的同时,一些学者也开始 于植被覆盖率较低,城市蒸发潜热αε一直被视为对城市热岛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思考。从近 整个能量平衡中的一个小量,至少相对于乡村来说10年的研究成果看,城市热岛研究不仅在深度有了 城市Qε要低很多,因此,未受到过多地重视。然明显加深,而且,广度也显著扩展,这其中包括探讨 而,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城市中的Qε比原本想象要城市热岛对天气、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事实上,当今 高很多。Oke(198⑦)对城市中一个灌溉草坪的能量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不确定因素较多,对未来城市热 分布进行观测分析后提出,除非是可蒸发的水量不岛研究方向做出准确预测是很困难的。因此,这里 足,上游干、暖空气的平流往往会增加城市中植被的根据一些国际上热点问题对城市热岛效应未来数十 蒸腾和地表的蒸发,即所谓的“绿洲效应”。这个概年的研究作一粗略展望。 念提出以后,有关城市蒸发潜热问题的研究开始重4.1沿海和复杂地形附近的城市热岛问题 新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开展了较为精 将沿海(或湖、江、河)城市热岛作为一单独问题 细的研究,如 Hagishima等(2007)通过试验证明在提出来,是因为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位于海岸附近 相同的户外条件下,城市中一盆孤立的盆载植物产且往往都是工商业中心与人口和建筑物密集区,在 生的Qε是该植物在一植物丛中产生的αε的两倍。世界经济、文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另一方 这些结果表明城市中单位植被面积上的蒸发可随植面,与内陆城市不同,沿海城市的空气运动除了受热
感热通量 犙H 是 城 市 能 量 平 衡 中 一 个 重 要 分 量。Yap等(1974)以加拿大温哥华市为对象,通过 观测实验首次对城市中感热通量的特点进行了详细 分析,发现午后城市中感热下降的时间较乡村晚,即 使在夜间仍有较弱的感热通量。后来一些研究还发 现犙H 与城市建筑物有关,如白天城市犙H 通常是乡 村测量值的2倍,而夜间的感热强度和符号大致与 建筑物的密度有关等(Christen,etal,2004)。 除了感热通量外,热存储量 犙S 是城市能量平 衡中另一个重要分量(Oke,1987)。犙S 主要是由于 城市的热力特性(如较大的热容以及热传导)以及结 构特征(例如建筑物的复杂三维几何表面),使大量 多余的能量存储在建筑物中而产生的,其大小变化 对城市 地 面 能 量 平 衡 有 显 著 意 义 (Grimmond,et al,1999)。Christen等(2004)基于 BUBBLE 实验 中7个观测试验站点的数据分析了瑞典巴塞尔市中 心及其附近存储热的变化规律,发现白天城市的热 存储量为周围乡村的2—3倍,而夜间市中心的热存 储量通常是乡村的2倍。对于夜间能量平衡而言, 热存储量是变化最显著的一项。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直接测量热存储量较为困 难,通常的做法是通过扣除能量平衡方程中可以直 接观测到的犙 、犙H 和犙E 项来获得。但是,由于测 量犙 、犙H 以及犙E 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加上 热存储量的变化时间尺度长,以及受人为热源的干 扰等原因,因此,精确评估热存储量的大小目前仍然 有相当的难度。 植被是城市中水汽的主要来源。长久以来,由 于植被覆盖率较低,城市蒸发潜热 犙E 一直被视为 整个能量平衡中的一个小量,至少相对于乡村来说 城市犙E 要 低 很 多,因 此,未 受 到 过 多 地 重 视。然 而,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城市中的 犙E 比原本想象要 高很多。Oke(1987)对城市中一个灌溉草坪的能量 分布进行观测分析后提出,除非是可蒸发的水量不 足,上游干、暖空气的平流往往会增加城市中植被的 蒸腾和地表的蒸发,即所谓的“绿洲效应”。这个概 念提出以后,有关城市蒸发潜热问题的研究开始重 新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开展了较为精 细的研究,如 Hagishima等(2007)通过试验证明在 相同的户外条件下,城市中一盆孤立的盆载植物产 生的犙E 是该植物在一植物丛中产生的 犙E 的两倍。 这些结果表明城市中单位植被面积上的蒸发可随植 被区域覆盖率而变化,当然也受人为浇灌影响。 与其他热通量相比,人为加热与人类活动的关 系最密切,量级较小且变化缓慢,但与城市热岛效应 的强度关系密切。据测算,在20世纪60—70年代 中,一个中纬度普通城市的 犙F 年平均值在15—50 W/m2,对区域温度的直接影响较小(Oke,1988)。 但从80年代开始,在一些大都市如伦敦(Harrison, etal,1984)、纽约(Clark,etal,1985)和东京(Ichi nose,etal,1999),犙F 有明显的增长。如Ichinose 等(1999)通过模拟研究发现,东京白天 犙F 最大值 为400 W/m2,冬季甚至可达到1590 W/m2,它对区 域温度提高的直接影响可达到1°C。犙F 的大小也 与人类活动的时、空变化直接相关。如受 犙F 的影 响,工 作 日 与 非 工 作 日 的 温 差 可 高 达 1℃ (Sim monds,etal,1997)。最近,Ryu等(2012)使用中 尺度单层城市冠层模式研究显示人为加热、不可渗 透表面以及城市的三维几何特征是影响城市热岛效 应强度的3个关键因素。在3个要素中人为加热和 不可渗透表面全天都对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具有正贡 献,前(后)者对夜间(白天)城市热岛效应强度贡献 最大,而城市三维几何特征只有在夜间才有正贡献, 且这部分正贡献主要是来自垂直墙面内的存储热。 4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综上所述,有关城市热岛问题的研究在过去半 个世纪中已取得很多可喜成果,这为城市热岛效应 深入研究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在城市热岛的基 本特征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的同时,一些学者也开始 对城市热岛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思考。从近 10年的研究成果看,城市热岛研究不仅在深度有了 明显加深,而且,广度也显著扩展,这其中包括探讨 城市热岛对天气、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事实上,当今 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不确定因素较多,对未来城市热 岛研究方向做出准确预测是很困难的。因此,这里 根据一些国际上热点问题对城市热岛效应未来数十 年的研究作一粗略展望。 4.1 沿海和复杂地形附近的城市热岛问题 将沿海(或湖、江、河)城市热岛作为一单独问题 提出来,是因为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位于海岸附近, 且往往都是工商业中心与人口和建筑物密集区,在 世界经济、文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另一方 面,与内陆城市不同,沿海城市的空气运动除了受热 346 犃犮狋犪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犛犻狀犻犮犪 气象学报 2012,70(3)
寿亦萱等: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岛环流的影响,还不可避免地受到海陆风的影响,两N2O、CH4、CFC等温室气体在城市上空形成一层屏 种环流的相互作用,可能改变城市能量平衡,并对气障,它们吸收长波辐射,使温度升高,从而加重城市 候变化、极端天气、污染物传播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热岛效应。另一方面城市热岛效应又对污染物的产 给予特别关注 生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开展了很多专门针 依山而建城市的热岛效应与附近地形产生的环对城市上空大气污染的外场观测实验,从观测结果 流相互作用是另一异常复杂的科学问题。众所周来看,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主要受城 知,不同地形高度的热力、动力差异能形成不同形式市上空热力和动力过程驱动。最近 Agarwal等 的山谷风、坡风和绕流,加上中尺度天气强迫可导致(2010)利用一个二维数学模型研究在城市热岛条件 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的日变化。在这些时、空多下空气污染物分布和扩散特征时指出,城市热岛效 变的环流与城市热岛环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以及对应引起的中尺度风场有助于污染物的水平输送和向 城市地表温、湿度要素和风场、降水、大气边界层、湍上扩展。此外,还特别分析了污染物的浓度分布与 流能量,空气污染物的三维空间扩散、雾和霾的产生大气稳定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大气稳定状态下,城 和消亡的影响中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简单市热岛效应会使污染物大量聚积在污染源的下风方 使用对水平均匀、平坦地形成立的边界层相似理论向上,而当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污染物则会较多 显然是不合适的 集中在污染源附近 前沿海和复杂地形下的城市热岛这两个研究 就城市热岛效应而言,高温、弱风、相对湿度小 课题已经在一些地区开展,并得到部分科学家的重以及晴空少云是其发展的重要局地天气条件,而这 视,但是,研究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从研究内容些大气条件又常常在空气污染产生和分布中起着关 看,如何区分城市热岛环流与海陆风和复杂地形产键作用( Yoshikado,etal,1996)。 Solecki等 生的环流在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污染物传播中所起(2004)在研究中发现城市温度与二级污染物O3的 的具体作用也是沿海(湖、江、河)或依山而建城市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城市温度升高常常会伴随O3浓 热岛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度的增高。徐祥德等(2006)分析了北京市区和郊区 4.2城市群间热岛环流的相互作用 大气边界层对比观测试验结果后发现,城市热岛群 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最明显表现就是单个城中出现的多个辐合、辐散中心与城市建筑群“冠层” 市面积的迅速扩大,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缩短,从而边界内的湍流垂直输送共同作用可导致城市大气污 在局地范围上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城市群的建染局地“堆积”、“滞留”,呈非均匀分布特征 立,使城市热岛环流不再是一个局地天气现象。在 些研究还特别指出,某些大尺度天气背景下 某些天气条件下,城市群区热岛环流之间相互作用不仅很容易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而且,与城市热岛效 可能加强热岛现象(如产生热浪)或有上风和下风位应相配合更易于空气污染的产生( Cheng,etal 置的热岛效应之差别,故对温、湿和污染物的分布产1998)。例如, Cheng等(1998,2001)指出在台湾,当 生重要影响。此外,城市群热岛环流对能量平衡、边大陆高压东移,中心位于125°E时,或者热带低压或 界层结构的影响,以及与盛行风向、风速的关系问题台风影响台湾时,台中市会出现O3污染事件。 也值得展开深入思考。由于城市群的概念是在近几 由此可见,城市中空气污染的未来研究须加强 年才被提出来的,因此,这个课题是当前城市热岛问污染物的监测,通过外场观测和使用气象、大气化学 题研究中新的挑战和发展方向之一。至于如何估算模式来理解污染物间的化学反应、它们与热岛环流、 局地热存储量和人为加热项在城市能量平衡关系中周围地表不均匀产生的环流以及较大尺度系统的相 的大小还有待于很多细致的观测和模式研究工作。互作用。所造成空气污染的分布可因时、因地不同, 4.3城市化与空气污染的问题 其结论也可能对不同城市而不同 城市和工业区中人类活动是城市大气污染物的4.4城市热岛效应对平均降水的影响 主要来源,这些大气污染物与城市热岛效应之间具 城市热岛效应对年、季、月平均降水率的影响主 有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由城市中车辆、空调以要表现在使城市中心及其下风地区降水增加。这一 及工厂等排放出来的大量煤灰、粉尘以及CO2、现象最早是由 Changnon(1968)以及 Holtzman等
岛环流的影响,还不可避免地受到海陆风的影响,两 种环流的相互作用,可能改变城市能量平衡,并对气 候变化、极端天气、污染物传播产生影响,因此,需要 给予特别关注。 依山而建城市的热岛效应与附近地形产生的环 流相互作用是另一异常复杂的科学问题。众所周 知,不同地形高度的热力、动力差异能形成不同形式 的山谷风、坡风和绕流,加上中尺度天气强迫可导致 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的日变化。在这些时、空多 变的环流与城市热岛环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以及对 城市地表温、湿度要素和风场、降水、大气边界层、湍 流能量,空气污染物的三维空间扩散、雾和霾的产生 和消亡的影响中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简单 使用对水平均匀、平坦地形成立的边界层相似理论 显然是不合适的。 目前沿海和复杂地形下的城市热岛这两个研究 课题已经在一些地区开展,并得到部分科学家的重 视,但是,研究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从研究内容 看,如何区分城市热岛环流与海陆风和复杂地形产 生的环流在气候变化、极端天气、污染物传播中所起 的具体作用也是沿海(湖、江、河)或依山而建城市的 热岛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4.2 城市群间热岛环流的相互作用 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最明显表现就是单个城 市面积的迅速扩大,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缩短,从而 在局地范围上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城市群的建 立,使城市热岛环流不再是一个局地天气现象。在 某些天气条件下,城市群区热岛环流之间相互作用 可能加强热岛现象(如产生热浪)或有上风和下风位 置的热岛效应之差别,故对温、湿和污染物的分布产 生重要影响。此外,城市群热岛环流对能量平衡、边 界层结构的影响,以及与盛行风向、风速的关系问题 也值得展开深入思考。由于城市群的概念是在近几 年才被提出来的,因此,这个课题是当前城市热岛问 题研究中新的挑战和发展方向之一。至于如何估算 局地热存储量和人为加热项在城市能量平衡关系中 的大小还有待于很多细致的观测和模式研究工作。 4.3 城市化与空气污染的问题 城市和工业区中人类活动是城市大气污染物的 主要来源,这些大气污染物与城市热岛效应之间具 有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由城市中车辆、空调以 及工厂 等 排 放 出 来 的 大 量 煤 灰、粉 尘 以 及 CO2、 N2O、CH4、CFC等温室气体在城市上空形成一层屏 障,它们吸收长波辐射,使温度升高,从而加重城市 热岛效应。另一方面城市热岛效应又对污染物的产 生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开展了很多专门针 对城市上空大气污染的外场观测实验,从观测结果 来看,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主要受城 市上 空 热 力 和 动 力 过 程 驱 动。 最 近 Agarwal等 (2010)利用一个二维数学模型研究在城市热岛条件 下空气污染物分布和扩散特征时指出,城市热岛效 应引起的中尺度风场有助于污染物的水平输送和向 上扩展。此外,还特别分析了污染物的浓度分布与 大气稳定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大气稳定状态下,城 市热岛效应会使污染物大量聚积在污染源的下风方 向上,而当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污染物则会较多 集中在污染源附近。 就城市热岛效应而言,高温、弱风、相对湿度小 以及晴空少云是其发展的重要局地天气条件,而这 些大气条件又常常在空气污染产生和分布中起着关 键 作 用 (Yoshikado,etal,1996)。Solecki 等 (2004)在研究中发现城市温度与二级污染物 O3 的 形成有密切关系,城市温度升高常常会伴随 O3 浓 度的增高。徐祥德等(2006)分析了北京市区和郊区 大气边界层对比观测试验结果后发现,城市热岛群 中出现的多个辐合、辐散中心与城市建筑群“冠层” 边界内的湍流垂直输送共同作用可导致城市大气污 染局地“堆积”、“滞留”,呈非均匀分布特征。 一些研究还特别指出,某些大尺度天气背景下 不仅很容易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而且,与城市热岛效 应相 配 合 更 易 于 空 气 污 染 的 产 生 (Cheng,etal, 1998)。例如,Cheng等(1998,2001)指出在台湾,当 大陆高压东移,中心位于125°E时,或者热带低压或 台风影响台湾时,台中市会出现 O3 污染事件。 由此可见,城市中空气污染的未来研究须加强 污染物的监测,通过外场观测和使用气象、大气化学 模式来理解污染物间的化学反应、它们与热岛环流、 周围地表不均匀产生的环流以及较大尺度系统的相 互作用。所造成空气污染的分布可因时、因地不同, 其结论也可能对不同城市而不同。 4.4 城市热岛效应对平均降水的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对年、季、月平均降水率的影响主 要表现在使城市中心及其下风地区降水增加。这一 现象最早是由 Changnon(1968)以及 Holtzman等 寿亦萱等: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