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一、坚特直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真实包括整体真实以至每个细节都必须真 实。 直实性。直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与文学有天壤之别的区别:文学作品可以 虚构,可以是张三的嘴、李四的眼、王五的鼻集中干一个人身上,它是来源干生 活而高于生活的东西:新闻绝对不允许虚构,不允许添油加醋、添枝加叶】 湖南省石门县有 个通讯 (名叫向才银)写了 曾经造成了很不好 的影响。他写的这篇假新闻说:石门山沟里有个女人特别会骂人 假设要骂张 三,她就搬块砧板放到张三家的门口,手里拿把菜刀,骂一句就用刀剁一下砧板, 而且骂人时咬牙切齿。村民要吵架时就请她当吵手。帮人吵一次架收费20元。 这篇报道我们《常德日报》登了。后来是怎么发现是假新闻的呢?是《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编辑对这篇报道表示怀疑:石门山沟里很穷,村民怎么舍得花20 元钱请 吵架呢?打电话一问,原来是作者杜撰的, 是条假新闻 不知大家知不知道,捏造新闻是要受法律制裁的。我们知道,新闻一旦严重失实 且含有侮辱、诽谤他人的内容即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关 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7条第4款的规定。 ★用事说话,作为一条报首原则, 一种实践方法和技巧,这是新闻写作最大特 点和优势,是新闻区别于文学 评论等文体最显著的标志 ★写事实,表真情,翔实可信,这是新闻写作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对事实 的说明、分析和判断,也是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 (一)新闻与事实的关系: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 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 一个是源, 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者 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顿倒 报道”: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把新闻告诉群众:用书面或厂 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告诉群众”,只是一个过程,怎么能说是“新闻 呢?“发表的新闻稿”都是新闻吗?新闻媒体上经常出现不少司空见惯,毫无新 意、毫无价值的东西,谁敢说新闻媒体上发表的新闻稿都是真正的新闻呢?如果 说沿右在新闻体上发老的东西都不能成为断闻那久 在新闻媒体出现之前 是不是就没有新闻呢?由于世界之大,自然、社会现象丰富多彩,记者纵然有 头六臂,也难以把能够成为新闻的事实全部捕捉到,也就是说还有不少东西不能 在新闻媒体上发表,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人们的嘴去传播。虽没有发表,但 能引起广大群众关注的事实,谁又敢说不是新闻呢?因此,说新闻是“报道”是 不妥当的,应该说是“能引起广大群众关注的事实”才准确。 写作的特殊规律及认识依据 ★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 从新闻形成过程看,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集中表现为:服从事实和事实的 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形式受制于事实,具体来说: 1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规律,立脚占先服从事实,面是要服从 事实的报道 2.服从事实,报道实事求是,对新闻写作来讲,是根本,是立足点,也是 衡量一篇新闻作品成败的基本标准: 3.新闻写作服从事实的报道,就是要全面把握新闻特性和新闻的传播需要
- 1 - 第一章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真实包括整体真实以至每个细节都必须真 实。 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与文学有天壤之别的区别:文学作品可以 虚构,可以是张三的嘴、李四的眼、王五的鼻集中于一个人身上,它是来源于生 活而高于生活的东西;新闻绝对不允许虚构,不允许添油加醋、添枝加叶。 湖南省石门县有一个通讯员(名叫向才银)写了一篇假新闻,曾经造成了很不好 的影响。他写的这篇假新闻说:石门山沟里有个女人特别会骂人——假设要骂张 三,她就搬块砧板放到张三家的门口,手里拿把菜刀,骂一句就用刀剁一下砧板, 而且骂人时咬牙切齿。村民要吵架时就请她当吵手。帮人吵一次架收费 20 元。 这篇报道我们《常德日报》登了。后来是怎么发现是假新闻的呢?是《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编辑对这篇报道表示怀疑:石门山沟里很穷,村民怎么舍得花 20 元钱请人吵架呢?打电话一问,原来是作者杜撰的,是条假新闻。 不知大家知不知道,捏造新闻是要受法律制裁的。我们知道,新闻一旦严重失实 且含有侮辱、诽谤他人的内容即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关 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 7 条第 4 款的规定。 ★用事实说话,作为一条报道原则,一种实践方法和技巧,这是新闻写作最大特 点和优势,是新闻区别于文学、评论等文体最显著的标志。 ★写事实,表真情,翔实可信,这是新闻写作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对事实 的说明、分析和判断,也是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 (一)新闻与事实的关系 :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 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者 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 “报道”: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把新闻告诉群众;用书面或广 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告诉群众”,只是一个过程,怎么能说是“新闻” 呢?“发表的新闻稿”都是新闻吗?新闻媒体上经常出现不少司空见惯,毫无新 意、毫无价值的东西,谁敢说新闻媒体上发表的新闻稿都是真正的新闻呢?如果 说没有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东西都不能成为新闻,那么,在新闻媒体出现之前, 是不是就没有新闻呢?由于世界之大,自然、社会现象丰富多彩,记者纵然有三 头六臂,也难以把能够成为新闻的事实全部捕捉到,也就是说还有不少东西不能 在新闻媒体上发表,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人们的嘴去传播。虽没有发表,但 能引起广大群众关注的事实,谁又敢说不是新闻呢?因此,说新闻是“报道”是 不妥当的,应该说是“能引起广大群众关注的事实”才准确。 (二)写作的特殊规律及认识依据: ★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 从新闻形成过程看,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集中表现为:服从事实和事实的 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形式受制于事实,具体来说: 1. 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规律,立脚点先服从事实,再是要服从 事实的报道; 2. 服从事实,报道实事求是,对新闻写作来讲,是根本,是立足点,也是 衡量一篇新闻作品成败的基本标准; 3. 新闻写作服从事实的报道,就是要全面把握新闻特性和新闻的传播需要
-2 以事实为本,争取时效。认识依据: ★我们对新闻写作规律总的认识依据是: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报道这 规律,归根结底 决定于新闻对事实的依存关系和能动作用 1.首先,新闻源于事实、报道事实,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就是社会主义 新闻学在新闻与事实关系上的基本观点: 2.其次,新闻虽由客观存在的事实构成,却不是事实原封不动的翻版,也 不可能品“右闻以录” 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规律,体现了新闻对于反映事实的客观 性和主观能动性的 报道准则主要是针对记者的工作流程所作的规范。记者是确保新闻事实真 实、准确的初始责任人,对稿件的真实性差错应该承担最主要的责任。事实性差 错大多发生在消息来源上,因此,国外不少媒体对消息来源作出了不厌其详的规 定。这里提出了确保新闻真实性的七条报道准则,其中把主要篇幅放在了消息来 源上。 可信消息米源原则 1、新闻媒体播发的各类稿件都要说明来源,来源应尽可能清楚明确,不仅包 括快讯、简讯、详讯、综合消息,还包括新闻分析、综述、特稿、专稿、图表等。 这意味着对事实和观点都有人负责。受众可以根据消息来源对报道的可信度作出 自己的判断, 加里受金相进一步核 可以从新闻报道中找到明确的来源线索 只有所报道的是公认的事实或公众已清楚了解的信息,即所报道的事实清楚 无疑时,才可以省略消息来源,以避免生硬和累赘。如记者亲自旁听的第一手法 庭报道或尽人皆知的重大事件,如“×报纽约9月11日电巨大的爆炸声震撼了纽 约市,股股浓烟从世贸中心腾空升起。”如果在纽约当地没有该报记者,就需要 说明消息来源。如果报道中出现伤亡数字,就应该交代消息来源,因为这样的信 息公众并不 交代消息来源是原则,不交代消息来源是例外。 2、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探求不同来源对消息进行核实。如果一条消 息不十分明确和有把握,必须找另外一个或多个消息来源进行核实。重大事件须 核实三个以上消息来源。如果消息来源不清或不准,首先求准而不求快」 每条独立的稿件都必须交代消息来源, 不能因为先发的稿 4、如果一条稿件中出现多个不同来源提供的材料,必须逐一交代清楚。 所有容易引起争议的说法必须严格交代消息来源。 容涉及两个以上当事方的稿件,必须逐一向当事方核实。如果当事各方意 见不 一致 必须在报道中如实反映其不同意见 如果 条稿件中所有的材料属于 个来源,也常常需要重提“据同一来源”, 或者在开头就特别说明“以下是某某的意见”,以避免发生误会 5、批评报道必须反映被批评者的意见。司法案件报道、民事纠纷报道须报道 当事双方的意见。 、自接消自来源与间接消息来 直接消息来源包括两类 是记者本人,如“教育部长向新华社说 、“中新花 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二是记者与其有直接接触的来源,如在衡阳大火中殉职 的消防队员的亲属说”、“在事件中受伤的民工说”。 间接消息来源指引用其他媒体的报道作为消息来源,如“据《中国青年报》援
- 2 - 以事实为本,争取时效。认识依据: ★我们对新闻写作规律总的认识依据是: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报道这一 规律,归根结底,决定于新闻对事实的依存关系和能动作用。 1. 首先,新闻源于事实、报道事实,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就是社会主义 新闻学在新闻与事实关系上的基本观点; 2. 其次,新闻虽由客观存在的事实构成,却不是事实原封不动的翻版,也 不可能是“有闻必录”; 3. 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规律,体现了新闻对于反映事实的客观 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报道准则主要是针对记者的工作流程所作的规范。记者是确保新闻事实真 实、准确的初始责任人,对稿件的真实性差错应该承担最主要的责任。事实性差 错大多发生在消息来源上,因此,国外不少媒体对消息来源作出了不厌其详的规 定。这里提出了确保新闻真实性的七条报道准则,其中把主要篇幅放在了消息来 源上。 可信消息来源原则 1、新闻媒体播发的各类稿件都要说明来源,来源应尽可能清楚明确,不仅包 括快讯、简讯、详讯、综合消息,还包括新闻分析、综述、特稿、专稿、图表等。 这意味着对事实和观点都有人负责。受众可以根据消息来源对报道的可信度作出 自己的判断,如果受众想进一步核实,可以从新闻报道中找到明确的来源线索。 只有所报道的是公认的事实或公众已清楚了解的信息,即所报道的事实清楚 无疑时,才可以省略消息来源,以避免生硬和累赘。如记者亲自旁听的第一手法 庭报道或尽人皆知的重大事件,如“×报纽约 9 月 11 日电巨大的爆炸声震撼了纽 约市,股股浓烟从世贸中心腾空升起。”如果在纽约当地没有该报记者,就需要 说明消息来源。如果报道中出现伤亡数字,就应该交代消息来源,因为这样的信 息公众并不了解。 交代消息来源是原则,不交代消息来源是例外。 2、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探求不同来源对消息进行核实。如果一条消 息不十分明确和有把握,必须找另外一个或多个消息来源进行核实。重大事件须 核实三个以上消息来源。如果消息来源不清或不准,首先求准而不求快。 3、在连续报道中,每条独立的稿件都必须交代消息来源,不能因为先发的稿 件已提过,后发的稿件就省去。 4、如果一条稿件中出现多个不同来源提供的材料,必须逐一交代清楚。 所有容易引起争议的说法必须严格交代消息来源。 内容涉及两个以上当事方的稿件,必须逐一向当事方核实。如果当事各方意 见不一致,必须在报道中如实反映其不同意见。 如果一条稿件中所有的材料属于一个来源,也常常需要重提“据同一来源”, 或者在开头就特别说明“以下是某某的意见”,以避免发生误会。 5、批评报道必须反映被批评者的意见。司法案件报道、民事纠纷报道须报道 当事双方的意见。 6、直接消息来源与间接消息来源 直接消息来源包括两类:一是记者本人,如“教育部长向新华社说”、“中新社 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二是记者与其有直接接触的来源,如“在衡阳大火中殉职 的消防队员的亲属说”、“在事件中受伤的民工说”。 间接消息来源指引用其他媒体的报道作为消息来源,如“据《中国青年报》援
3 引共青闭中央某项调查的统计数字”。对不为大众孰知的间接消息来源的可可信程 度及其背景应尽可能予以介绍,如《阿拉伯新闻报》(《Arab News》)是阿拉伯 国家品且影响力的 一家英文报纸,常持与以色列对立的立场 7 有名消息来源与无名消息来 最好的消息来源是记者亲眼所见,有名有姓的消息来源次之,最次的是无名 消息来源。 有名来源,即明确指出消息来源的名称和姓名。消息来源应尽可可能具体,虽 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单位名称为消息来源,如“东方航空公司宣布,但最好还 是指出这些单位的哪些负责人或发言人说的。有名来源必须是提供消息者同意指 名道姓发表消息,不应有任何含糊和保留。 无名来源,这种消息来原常常以“消息灵通人士诱露”、“权威人士说”、“观察 家认为等套语来表示。记者本人必须对这类消息来源所说的话负全责。一般来 说,不应该使用无名消息来源。 大多数受众认为, 来源不清是新闻媒体工作不力的表现 还会引起受众的怀 疑。只有为了公益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才可以使用无名消息来源,但必须说 匿名的理由、被采访者的所属单位及其在其中的地位等,当被采访者要求用匿名 方式对第三者进行批评时,记者原则上应予拒绝。 使用无名消息来源时,应首先说明来源是官方还是非官方,这种区分不仅适 用千政治和外新闻,不活用干补会、经济、休笔各新闻。无名来也要辰 可能具体,如应该用“出席北 京 人代会的 位代表”,而不要用 位官方人土” ·般在导语中就应点名来源,至少要在前三段交代主要事实的消息来源 如果导语内容容易引起纷争或具有高度的煽动性,应该开门见山地交代消息来 源,如“美国总统布什指责伊拉克隐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要写成:“伊拉克 隐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总统布什说。 全面把握原贝 记者须忠实地报道事物的全貌。即对事件的所有方面都应报道,以保持公平 和祛除偏见。为维护社会公正,应积极进行追踪报道,交代清楚事实的来龙去脉。 恪守答辩机会原则,即当报道有对个人或单位、团体的批评或谴责内容时, 必须给对方解释的机会,并作出报道。 事实准确原则 记者必须对稿件中的每项事实进行核实。如果对报道中的某个重要事实有疑 问,在未经核实前不得发稿: 先准后快原则 如果新闻事实不清或不准,首先应求准而不求快。 如果对报道中某个细节没有把握,而稿件的时效性又很强,应先省略掉这 细节,发完稿后再去核实,在后续报道中予以补充写明未证实报道的原则 记者不得不报道米原不明或者不确切的事实买时,必须加以说明。 禁止推想原则 不允许使用“合理想象”、“集中典型”的手法,不允许对实事有任何渲染夸大 假定无罪原则 报道悬而未决的调查过程或审判程序,必须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必须给嫌疑 者或被告者以解释的机会,在确定其有罪之前,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权。涉及青 年犯罪时应给他们的未来留有余地,尽可能不点名,不刊发能识别他(她)的照 片
- 3 - 引共青团中央某项调查的统计数字”。对不为大众熟知的间接消息来源的可信程 度及其背景应尽可能予以介绍,如“《阿拉伯新闻报》(《Arab News》)是阿拉伯 国家最具影响力的一家英文报纸,常持与以色列对立的立场”。 7、有名消息来源与无名消息来源 最好的消息来源是记者亲眼所见,有名有姓的消息来源次之,最次的是无名 消息来源。 有名来源,即明确指出消息来源的名称和姓名。消息来源应尽可能具体,虽 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单位名称为消息来源,如“东方航空公司宣布”,但最好还 是指出这些单位的哪些负责人或发言人说的。有名来源必须是提供消息者同意指 名道姓发表消息,不应有任何含糊和保留。 无名来源,这种消息来源常常以“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权威人士说”、“观察 家认为”等套语来表示。记者本人必须对这类消息来源所说的话负全责。一般来 说,不应该使用无名消息来源。 大多数受众认为,来源不清是新闻媒体工作不力的表现,还会引起受众的怀 疑。只有为了公益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无名消息来源,但必须说明 匿名的理由、被采访者的所属单位及其在其中的地位等,当被采访者要求用匿名 方式对第三者进行批评时,记者原则上应予拒绝。 使用无名消息来源时,应首先说明来源是官方还是非官方,这种区分不仅适 用于政治和外交新闻,还适用于社会、经济、体育等各类新闻。无名来源也要尽 可能具体,如应该用“出席北京市人代会的一位代表”,而不要用“一位官方人士”。 8、一般在导语中就应点名来源,至少要在前三段交代主要事实的消息来源。 如果导语内容容易引起纷争或具有高度的煽动性,应该开门见山地交代消息来 源,如“美国总统布什指责伊拉克隐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要写成:“伊拉克 隐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总统布什说。” 全面把握原则 记者须忠实地报道事物的全貌。即对事件的所有方面都应报道,以保持公平 和祛除偏见。为维护社会公正,应积极进行追踪报道,交代清楚事实的来龙去脉。 恪守答辩机会原则,即当报道有对个人或单位、团体的批评或谴责内容时, 必须给对方解释的机会,并作出报道。 事实准确原则 记者必须对稿件中的每项事实进行核实。如果对报道中的某个重要事实有疑 问,在未经核实前不得发稿。 先准后快原则 如果新闻事实不清或不准,首先应求准而不求快。 如果对报道中某个细节没有把握,而稿件的时效性又很强,应先省略掉这一 细节,发完稿后再去核实,在后续报道中予以补充写明未证实报道的原则 记者不得不报道来源不明或者不确切的事实时,必须加以说明。 禁止推想原则 不允许使用“合理想象”、“集中典型”的手法,不允许对实事有任何渲染夸大。 假定无罪原则 报道悬而未决的调查过程或审判程序,必须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必须给嫌疑 者或被告者以解释的机会,在确定其有罪之前,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权。涉及青少 年犯罪时应给他们的未来留有余地,尽可能不点名,不刊发能识别他(她)的照 片
4 禁止对审判施加不适当的影响,没有充足的理由不应在法院公开判决前报道 审判结果。禁止对判决书、决定书、起诉书以及其他司法文书进行事先报道和评 论。只有当被采访者提供列入司法文书的内容时 偏见,顾名思义,就是有偏于 一方面之见解。放在新闻的背景下,偏见有两层基 本含义。其一是指,在多种同样有效的观察问题的视角之中,选择其中某一种。 此一意义上的偏见似乎不可避免,因为一切新闻最终都必然要反映某种特定的视 角,甚至采取某种特定的立场,做出某种特定的价值判断。也因此,美国学者赫 伯特甘斯(H。 )认为 二切新闻都是有偏见的 偏见的第 层含义是指“对新闻所作的不公正的 不诚实的、自私的、不平衡 的或者误导性的歪曲”。我国学者童兵教授系统地归纳了“不公正报道”的5种表 现:1)偏袒一方,压制另一方:2)强扭事实,片面报道:3)主观武断,强 加于人:4)不给更正,难以申辩:5)作者有权,读者无权。 上述第二层意义上的新闻偏见违背了新闻的真实、客观、与公正等三项基本 原则,是媒介应该、而且有可能避免的,中西方的新闻职业规范对此都有明确规 定。 关于新闻偏见,还有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这就是有意的偏见和无意的偏见。 有意的偏见是记者或媒介组织为了一己的私利或好恶而有意至曲事实:无意的偏 见则是指记者或媒介组织由于能力的局限或其他客观原因而无意造成的不公正 报道。有意的新闻偏见主要依靠法规制约和社会监督来加以控制:无意的偏见则 必须通过记者和媒介组织的主观努力进行克服。 在“无意的偏见”中,由于记者思维能力的欠缺而造成的新闻偏见十分普遍。 具体而言,由于缺少逻辑训练,一些记者在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时候,往往不自 觉地掉入了习惯性的思维陷阱” 一那些常常导致错误判断的习以为常的思维 模式或思维定式。有鉴于此,本文总结了4种典型的思维陷阱,分别加以剖析 以期有助于记者和媒介避免新闻偏见 “目击者”陷阱 为增强现场感和真实感,新闻报道向目击者或信源求证,这本身是无可非议 的。但如果以为目击者或信源的话绝对可靠就会掉进“目击者陷阱。记者应该清 醒地认识到,目击著的个人观容可可能会受他的个人信见、思维定式、@容能力」 经历、压力或者彩 的县影忙 。而且 即使目击者是记者本人 上述个人局限性也 在所难免。如果认识不到这一陷阱,以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便真实无疑,不去 进一步多方求证,那么记者的报道便很可能因偏见而失实。 例如,扬州有一家报纸曾报道过一条轰动一时的消息:《博士开餐馆》。这条 新闻说的是,一位留学德国的博士戴某回国后,在扬州开了一间小餐馆,其言下 之音于非是大材小用了 这消息风招后. 引得不少市民争相到该餐馆用餐 睹博士风采。后经调查发现,这位“洋博士”原来大学本科都没有念过 他的所说 留学经历查无对证。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一条假新闻呢?从记者的 思维方法的角度看,我们似乎可以归咎于“目击者”陷阱。据最初采写这篇报道的 记者说,她当时决定发这样一条新闻,主要是因为地所在的报纸两年前曾刊肾 一篇由其所写的文音,而日当时那篇文音曾起扬州人的一场过论。丽在哉封 回来了,她决定作 下回访 根据戴 共的项 学位证书 和他 在法兰克福呆 过的经历,她相信了戴某所提供的“在读博士”的说法,觉得在读博士开餐馆也是 新闻点,所以就有了那篇报道。 这位记者显然是过于相信了自己的“目击”。她亲眼读过戴某的文章,亲眼见
- 4 - 禁止对审判施加不适当的影响,没有充足的理由不应在法院公开判决前报道 审判结果。禁止对判决书、决定书、起诉书以及其他司法文书进行事先报道和评 论。只有当被采访者提供列入司法文书的内容时,才可以例外。 偏见,顾名思义,就是有偏于一方面之见解。放在新闻的背景下,偏见有两层基 本含义。其一是指,在多种同样有效的观察问题的视角之中,选择其中某一种。 此一意义上的偏见似乎不可避免,因为一切新闻最终都必然要反映某种特定的视 角,甚至采取某种特定的立场,做出某种特定的价值判断。也因此,美国学者赫 伯特·甘斯(Herbert J.Gans)认为一切新闻都是有偏见的。 偏见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对新闻所作的不公正的、不诚实的、自私的、不平衡 的或者误导性的歪曲”。我国学者童兵教授系统地归纳了“不公正报道”的5种表 现:1)偏袒一方,压制另一方;2)强扭事实,片面报道;3)主观武断,强 加于人;4)不给更正,难以申辩;5)作者有权,读者无权。 上述第二层意义上的新闻偏见违背了新闻的真实、客观、与公正等三项基本 原则,是媒介应该、而且有可能避免的,中西方的新闻职业规范对此都有明确规 定。 关于新闻偏见,还有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这就是有意的偏见和无意的偏见。 有意的偏见是记者或媒介组织为了一己的私利或好恶而有意歪曲事实;无意的偏 见则是指记者或媒介组织由于能力的局限或其他客观原因而无意造成的不公正 报道。有意的新闻偏见主要依靠法规制约和社会监督来加以控制;无意的偏见则 必须通过记者和媒介组织的主观努力进行克服。 在“无意的偏见”中,由于记者思维能力的欠缺而造成的新闻偏见十分普遍。 具体而言,由于缺少逻辑训练,一些记者在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时候,往往不自 觉地掉入了习惯性的“思维陷阱”——那些常常导致错误判断的习以为常的思维 模式或思维定式。有鉴于此,本文总结了4种典型的思维陷阱,分别加以剖析, 以期有助于记者和媒介避免新闻偏见。 “目击者”陷阱 为增强现场感和真实感,新闻报道向目击者或信源求证,这本身是无可非议 的。但如果以为目击者或信源的话绝对可靠就会掉进“目击者”陷阱。记者应该清 醒地认识到,目击者的个人观察可能会受他的个人偏见、思维定式、观察能力、 经历、压力或者私利的影响。而且,即使目击者是记者本人,上述个人局限性也 在所难免。如果认识不到这一陷阱,以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便真实无疑,不去 进一步多方求证,那么记者的报道便很可能因偏见而失实。 例如,扬州有一家报纸曾报道过一条轰动一时的消息:《博士开餐馆》。这条 新闻说的是,一位留学德国的博士戴某回国后,在扬州开了一间小餐馆,其言下 之意无非是大材小用了。这则消息见报后,引得不少市民争相到该餐馆用餐,一 睹博士风采。后经调查发现,这位“洋博士”原来大学本科都没有念过,他的所谓 留学经历查无对证。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一条假新闻呢?从记者的 思维方法的角度看,我们似乎可以归咎于“目击者”陷阱。据最初采写这篇报道的 记者说,她当时决定发这样一条新闻,主要是因为她所在的报纸两年前曾刊登过 一篇由戴某所写的文章,而且当时那篇文章曾引起扬州人的一场讨论。现在戴某 回来了,她决定作一下回访。根据戴某提供的硕士学位证书,和他在法兰克福呆 过的经历,她相信了戴某所提供的“在读博士”的说法,觉得在读博士开餐馆也是 新闻点,所以就有了那篇报道。 这位记者显然是过于相信了自己的“目击”。她亲眼读过戴某的文章,亲眼见
5 过戴某的硕士学位证书,又亲耳听过戴某的留学故事,于是便断定戴某的自述千 直万确了。网在的问颗是,她的“信順”与这条新闻有明显的利益牵涉,因出她不 能只听一面之词。后来澄清这条假新闻的记者杨青春便成功地避免了这一“目击 者”陷阱。 他根据戴某 提供的求学经历,首先向扬州大学 档案馆核实,结果发 戴某根本没有上过这所大学的本科,而是在这里的培训班上过课:然后,杨青春 又分别向南京大学俄语研究所和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咨询,结果发现戴某的硕 土学位纯属假冒:最后,杨青春又托同学了解戴某所提供的德国某大学的有关专 业和导师,结果证明戴某的“在读博士”的经历纯属虚构 例提醒记者 不可轻信自己的“目击”,也不可轻信当事人或其它信源 的一面之词。 “先入之见”陷阱 记者如果在采访之前就有了对某个问题的结论,于是带着既有的观念去 寻找相应的新闻来证实自己的看法,这样他就面临掉进“先入之见”陷阱的危 “社会生活现象极端复杂, 随时都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 例子或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 个论点。 “先入之见”陷阱的危险性正在于 它使记者的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有利于自己的“先入之见”的相关事实上,忽略或 轻视与这种既有观念相矛盾的事实。假如一个记者事先使完全接受了这样一种观 点或“上级指示”,相信大规模建设经济开发区是发展本地经济的最有效途径 于是,他带若 求证这一观点的目的去采访 自然不难找到某某县市或某某乡镇的 成功经 ,如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外资,或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产值或税收,还 有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图片,等等。然而,这只是开发区建设的一个方面。同 样真实的另一面是,开发区侵吞了大片良田,许多所谓开发区实际上“开”而不 “发” ,圈占的土地弃置荒芜,周围的农民流离失所,当地环境还有可能因此大 大恶化,等等。遣憾的是, 这后 个方面完 全被记者忽略了或者不愿意正视,原 因很简单 记者的目光被他自己的 见” 完全遮蔽了 个生动的例子是被评为2002年“世界杯十大假新闻”之一的 “万乔普‘服兴奋剂'”的报道。6月4日,中国足球队世界杯首战0:2负于 哥斯达黎加队。当晚 一则“爆炸性消息”在中国记者中间迅速传开:“哥斯达 黎加队主力中锋万乔普赛后被查出服用兴奋剂:中哥比赛的结果极可能被更改为 中国队获胜 足联负责韩日世界杯赛〉 奋剂检查的官 员6月5日便公开辟谣: “自世界杯足球赛开赛以来,还没有发现 ·例兴奋剂格 查呈阳性者。兴奋剂检测中心对6月4日举行的3场世界杯比赛(其中包括中国 队对哥斯达黎加队)相关球员的血液检查都为阴性·”这里,强言章然被当作 新闻发回国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可能与“先入之见”思维 陷阱有关。显然,在比赛结果出来之前,中国记者们事先便希望甚至相信中国队 会战胜哥斯达黎加队。带着这样的“先入之见 ,记者们自然希望听到、同时世 很容易轻信有关对方选手服用兴奋剂的消息。这样,正当中国记者们对比赛结果 感到大失所望或不愿相信的时候,有关对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谣言,正好满足 了他们的求证期待。于是在尚未对这一消息进行多方核实之前,他们便迫不及待 地、满怀欣喜地把谣言当新闻发布了 “虚假调查”陷阱
- 5 - 过戴某的硕士学位证书,又亲耳听过戴某的留学故事,于是便断定戴某的自述千 真万确了。现在的问题是,她的“信源”与这条新闻有明显的利益牵涉,因此她不 能只听一面之词。后来澄清这条假新闻的记者杨青春便成功地避免了这一“目击 者”陷阱。他根据戴某提供的求学经历,首先向扬州大学档案馆核实,结果发现 戴某根本没有上过这所大学的本科,而是在这里的培训班上过课;然后,杨青春 又分别向南京大学俄语研究所和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咨询,结果发现戴某的硕 士学位纯属假冒;最后,杨青春又托同学了解戴某所提供的德国某大学的有关专 业和导师,结果证明戴某的“在读博士”的经历纯属虚构。 这一事例提醒记者:不可轻信自己的“目击”,也不可轻信当事人或其它信源 的一面之词。 “先入之见”陷阱 记者如果在采访之前就有了对某个问题的结论,于是带着既有的观念去 寻找相应的新闻来证实自己的看法,这样他就面临掉进“先入之见”陷阱的危 险。 列宁曾经说过:“社会生活现象极端复杂,随时都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 例子或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一个论点。”“先入之见”陷阱的危险性正在于, 它使记者的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有利于自己的“先入之见”的相关事实上,忽略或 轻视与这种既有观念相矛盾的事实。假如一个记者事先便完全接受了这样一种观 点或“上级指示”,相信大规模建设经济开发区是发展本地经济的最有效途径。 于是,他带着求证这一观点的目的去采访,自然不难找到某某县市或某某乡镇的 成功经验,如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外资,或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产值或税收,还 有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图片,等等。然而,这只是开发区建设的一个方面。同 样真实的另一面是,开发区侵吞了大片良田,许多所谓开发区实际上“开”而不 “发”,圈占的土地弃置荒芜,周围的农民流离失所,当地环境还有可能因此大 大恶化,等等。遣憾的是,这后一个方面完全被记者忽略了或者不愿意正视,原 因很简单:记者的目光被他自己的“先入之见”完全遮蔽了。 另一个生动的例子是被评为2002年“世界杯十大假新闻”之一的 “万乔普‘服兴奋剂’”的报道。6月4日,中国足球队世界杯首战0:2负于 哥斯达黎加队。当晚,一则“爆炸性消息”在中国记者中间迅速传开:“哥斯达 黎加队主力中锋万乔普赛后被查出服用兴奋剂!中哥比赛的结果极可能被更改为 中国队获胜.”然而,好景不长。国际足联负责韩日世界杯赛兴奋剂检查的官 员6月5日便公开辟谣:“自世界杯足球赛开赛以来,还没有发现一例兴奋剂检 查呈阳性者。兴奋剂检测中心对6月4日举行的3场世界杯比赛(其中包括中国 队对哥斯达黎加队)相关球员的血液检查都为阴性.”这里,谣言竟然被当作 新闻发回国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可能与“先入之见”思维 陷阱有关。显然,在比赛结果出来之前,中国记者们事先便希望甚至相信中国队 会战胜哥斯达黎加队。带着这样的“先入之见”,记者们自然希望听到、同时也 很容易轻信有关对方选手服用兴奋剂的消息。这样,正当中国记者们对比赛结果 感到大失所望或不愿相信的时候,有关对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谣言,正好满足 了他们的求证期待。于是在尚未对这一消息进行多方核实之前,他们便迫不及待 地、满怀欣喜地把谣言当新闻发布了。 “虚假调查”陷阱
6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事物需要通过数字进行表达,而人 们的思维也日益追求客观和严密。在此背景下,“精确新闻报道”应运而生。所 谓“精确新闻报道” ,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 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 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这种以数据性事实为依 据的新闻叙述方式,具有更准确、更易理解和更客观可信的特征。然而,记者如 果不能掌握有效的抽样调查方法,只是用一些道听途说的似是而非的数字填充在 新闻报道中,冒充“精确新闻报道”,他便会掉进“虚假调查”陷阱,其结果 谬种流 下面是某报2003年11月21日的一则报道: 中国教师“走穴”泛淮成灾 记者近日与一些中学生聊天发现,许多初三、高一、高三学生都请在职 教师做家教,其他学生也多半在上一些名师辅导班。“课内不足课外补”现象已 浙成气候,不少学生在学校放了学,啃上几口面包就到老师家报到,有的干脆在 老师家搭伙,而周末多半在外地名师的辅导班中“度假”。 一些名师的“业余收 入”直逼万元 就是一些工作没几年的青年教师, 也医 戴上了名校教师的光环 做个几年家教就解决了一套房子。在职教师家教的泛滥甚至让 些学生分不清课 内课外,把课后的“加餐”当成“主食”,造成了学习上的“营养不良” 且不说,该报道耸人听闻的标题是否适合套在全国各地各级各类教师的 头上,这里要指出的是,采写这条新闻的记者违背了抽样调查的最基本原则。他 仅仅基于偶尔碰到的“一些”(很可能只有3、5位)中学生的聊天,而不是为 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便试图对全中国的教师“走穴 现象做出判断,这种轻率到了简直不可思议的程度。而且,该报道通篇使用一些 含糊的数字,来描述构成这篇新闻的关键后息,如“许多” “多半 一些” “不小” “直逼万元”(是月收入还是年收入) “几年”,等等。这样貌似 客观的报道,根本无法让读者获得对所报道事件的准确判断。即便“中国教师 “走穴 泛滥成灾 是事实, 这样的报道也不能令 人信服 我们再来看某新闻网上的一篇“精确新闻报道” ,题目是《“海归”身 价调查》(2003年11月24日)。既然是“调查” ,我们自然有理由期待 从报道中找到有说服力的数据。事实上,该报道也提供了一些数据,现按文中出 现的顺序列举如下 )调查显示 ,在过去的20年里,有近60万国人留学海外。到目 前为止,己有15万人学成归国。而且,“海归”的人数还在以每年13%的速 度递增。 (2)据了解,去年仅上海一地找不到工作的“海归”已达7000人 (3)根据教有部公布的数字,自1978年至2002年底,我国的 出国留学人员达58万人,到目前为止, 15万人学成归国。去年,回国的“海 归”将近1 8万人,比上年增长了47% (4)据调查,北京人才市场“海归”和本土人才的薪酬期望和招聘单 位愿意支付给两类人才的薪水落差越来越小,大有齐平的趋势。 (5)据中国社科院最近发布的“中国留学归国人员调查报告”显示, 大部分“海归”派选择回国看重的是个人的发展,78.8%的人选择了更能发 挥本人才能的职业 从“精确新闻报道”或本文所谓的“虚假调查”陷阱的角度,我们不难 发现上述调查结果中潜藏的问题。首先,作为对“海归”身价的一篇深度报道, 该文理应提供有关这个问题的直接数据,如留学归国人员在全国的就业率、职业
- 6 -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事物需要通过数字进行表达,而人 们的思维也日益追求客观和严密。在此背景下,“精确新闻报道”应运而生。所 谓“精确新闻报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 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这种以数据性事实为依 据的新闻叙述方式,具有更准确、更易理解和更客观可信的特征。然而,记者如 果不能掌握有效的抽样调查方法,只是用一些道听途说的似是而非的数字填充在 新闻报道中,冒充“精确新闻报道”,他便会掉进“虚假调查”陷阱,其结果, 谬种流传,误导受众。下面是某报2003年11月21日的一则报道: 中国教师“走穴”泛滥成灾 记者近日与一些中学生聊天发现,许多初三、高一、高三学生都请在职 教师做家教,其他学生也多半在上一些名师辅导班。“课内不足课外补”现象已 渐成气候,不少学生在学校放了学,啃上几口面包就到老师家报到,有的干脆在 老师家搭伙,而周末多半在外地名师的辅导班中“度假”。一些名师的“业余收 入”直逼万元,就是一些工作没几年的青年教师,也因戴上了名校教师的光环, 做个几年家教就解决了一套房子。在职教师家教的泛滥甚至让一些学生分不清课 内课外,把课后的“加餐”当成“主食”,造成了学习上的“营养不良”。 且不说,该报道耸人听闻的标题是否适合套在全国各地各级各类教师的 头上,这里要指出的是,采写这条新闻的记者违背了抽样调查的最基本原则。他 仅仅基于偶尔碰到的“一些”(很可能只有3、5位)中学生的聊天,而不是对 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便试图对全中国的教师“走穴” 现象做出判断,这种轻率到了简直不可思议的程度。而且,该报道通篇使用一些 含糊的数字,来描述构成这篇新闻的关键信息,如“许多”、“多半”、“一些”、 “不少”、“直逼万元”(是月收入还是年收入)、“几年”,等等。这样貌似 客观的报道,根本无法让读者获得对所报道事件的准确判断。即便“中国教师 ‘走穴’泛滥成灾”是事实,这样的报道也不能令人信服。 我们再来看某新闻网上的一篇“精确新闻报道”,题目是《“海归”身 价调查》(2003年11月24日)。既然是“调查”,我们自然有理由期待 从报道中找到有说服力的数据。事实上,该报道也提供了一些数据,现按文中出 现的顺序列举如下: (1)调查显示,在过去的20年里,有近60万国人留学海外。到目 前为止,已有15万人学成归国。而且,“海归”的人数还在以每年13%的速 度递增。 (2)据了解,去年仅上海一地找不到工作的“海归”已达7000人。 (3)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自1978年至2002年底,我国的 出国留学人员达58万人,到目前为止,15万人学成归国。去年,回国的“海 归”将近1.8万人,比上年增长了47%。 (4)据调查,北京人才市场“海归”和本土人才的薪酬期望和招聘单 位愿意支付给两类人才的薪水落差越来越小,大有齐平的趋势。 (5)据中国社科院最近发布的“中国留学归国人员调查报告”显示, 大部分“海归”派选择回国看重的是个人的发展,78.8%的人选择了更能发 挥本人才能的职业。 从“精确新闻报道”或本文所谓的“虚假调查”陷阱的角度,我们不难 发现上述调查结果中潜藏的问题。首先,作为对“海归”身价的一篇深度报道, 该文理应提供有关这个问题的直接数据,如留学归国人员在全国的就业率、职业
分布、平均收入水平及其与木土同类人才的收入出较。然而,从整篇报道中,我 价1找不到任何这些方面的可可靠粉据。(1)、(3)、(5)是可靠的调查粉据 但并不是本报道主题所需要的关键信息。(2)所提供的数据是相关的,但并不 完整。从由 我们只能了解上海 地去 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但 不知道本土人才的求职状况(说不定数以万计的本土人才找不到工作), 因而无 法讲行必要的比较:而日我们门并不能简单地从上海的情况推测全国的情况(完全 有可能“海归”过于集中在上海)。(4)所提供的信息是相关的,但同样是列 缺的,它只告诉我们北京一地的情况。其次,该报道并没有提供有关调查的重要 背景信息,因而文中的数据是 大可怀疑的 (2)所说的“据了解”到底是 谁去了解的?向什么机构了解的?该机构是如何调查的? (4)所谓的“据调 查”是谁做的调查?在什么时间、在什么范围内、用什么方法进行的调查?没有 这些背景信息,读者完全有理由怀疑,这位记者之所以含糊其词,只不过是为了 把道听途说的消息,包装成客观可信的调查结果,让读者以为可信而己。虽然这 篇报道的记者还采访了多位“海归”以及公司的招聘人员,而且故事也写得非常 生动,但严格说来。 这算不得 一篇名副其实的 “精确新闻报道 成功的精确新闻报道取决于能否有效避免“虚假调查”陷阱。在这方面, 美国新闻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为了避免误导普通读者,美国民意研究会(A s soci a t i on of pub Ii c on i n i on Res earc h)要求新闻媒体在引用调查数据时必须提供如下背景信息: 周查的执行者: 2)所提的具体问题: 3)对抽样总体的界 定:(4)样本规模(对邮寄调查来说,包括寄出问卷和回收问卷的数量):(5〉 抽样误差:(6)哪些结果基于部分样本而不是全部样本:(?)采访的具体形 式,如个人采访、邮寄采访、街角采访:(8)采访时间的选择。 我国新闻界恐怕也应该尽快做出相应规定,以便引导和监督记者通过规 范的抽样调查获取可靠的数据 背景信息,供读者评估 “错误关联”陷阱 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描述和揭示 它价们之间的关系,正是新闻报首的重要任务之 在识别和确定事件之间的关系 的时候, 些记者常常被它们之间的表面或者说假象联系所迷惑 ,把本来不具有 到一 ,将因果 化( 个结果通常由多个而不是 个原因导致),或者干脆把偶然联系判定为 因果关系。逻辑上有所谓“后此谬误”,指把先后出现的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简单地断定为因果关系:还有“同时谬误”,指把同时出现的两个事物之间的关 系,简单地断定为因果关系。这些都是记者在采写新闻的时候必须谨慎避免的又 种思维陷阴 大电 这方面最生动的例子大概莫过于“非典”流行期间,新闻界对野生或家 养动物果子狸所制造的一起冤假错案。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5月11日,科研人员发现,有果子狸标本通过PCR检测呈阳性,而 且病毒含量大,很容易被检测出来 5月14日 ,实验人员从6只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到3株SARS样病毒 从1只貉标本中分离到1株SARS样病毒。科研人员通过电镜对病毒形态进行
- 7 - 分布、平均收入水平及其与本土同类人才的收入比较。然而,从整篇报道中,我 们找不到任何这些方面的可靠数据。(1)、(3)、(5)是可靠的调查数据, 但并不是本报道主题所需要的关键信息。(2)所提供的数据是相关的,但并不 完整。从中,我们只能了解上海一地去年一年中“海归”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但 不知道本土人才的求职状况(说不定数以万计的本土人才找不到工作),因而无 法进行必要的比较;而且我们并不能简单地从上海的情况推测全国的情况(完全 有可能“海归”过于集中在上海)。(4)所提供的信息是相关的,但同样是残 缺的,它只告诉我们北京一地的情况。其次,该报道并没有提供有关调查的重要 背景信息,因而文中的数据是大可怀疑的。例如(2)所说的“据了解”到底是 谁去了解的?向什么机构了解的?该机构是如何调查的?(4)所谓的“据调 查”是谁做的调查?在什么时间、在什么范围内、用什么方法进行的调查?没有 这些背景信息,读者完全有理由怀疑,这位记者之所以含糊其词,只不过是为了 把道听途说的消息,包装成客观可信的调查结果,让读者以为可信而已。虽然这 篇报道的记者还采访了多位“海归”以及公司的招聘人员,而且故事也写得非常 生动,但严格说来,这算不得一篇名副其实的“精确新闻报道”。 成功的精确新闻报道取决于能否有效避免“虚假调查”陷阱。在这方面, 美国新闻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为了避免误导普通读者,美国民意研究会(A ssociation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 h)要求新闻媒体在引用调查数据时必须提供如下背景信息: (1)调查的执行者;(2)所提的具体问题;(3)对抽样总体的界 定;(4)样本规模(对邮寄调查来说,包括寄出问卷和回收问卷的数量);(5) 抽样误差;(6)哪些结果基于部分样本而不是全部样本;(7)采访的具体形 式,如个人采访、邮寄采访、街角采访;(8)采访时间的选择。 我国新闻界恐怕也应该尽快做出相应规定,以便引导和监督记者通过规 范的抽样调查获取可靠的数据,并在报道时,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供读者评估 数据的相关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新闻才能真正“精确”起来。 “错误关联”陷阱 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描述和揭示 它们之间的关系,正是新闻报道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识别和确定事件之间的关系 的时候,一些记者常常被它们之间的表面或者说假象联系所迷惑,把本来不具有 必然联系,或者说只是偶然关联的两个事件牵扯到一起,将因果关系简单化(而 事实上一个结果通常由多个而不是一个原因导致),或者干脆把偶然联系判定为 因果关系。逻辑上有所谓“后此谬误”,指把先后出现的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简单地断定为因果关系;还有“同时谬误”,指把同时出现的两个事物之间的关 系,简单地断定为因果关系。这些都是记者在采写新闻的时候必须谨慎避免的又 一种思维陷阱——“错误关联”。 这方面最生动的例子大概莫过于“非典”流行期间,新闻界对野生或家 养动物果子狸所制造的一起冤假错案。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5月11日,科研人员发现,有果子狸标本通过PCR检测呈阳性,而 且病毒含量大,很容易被检测出来。 5月14日,实验人员从6只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到3株SARS样病毒, 从1只貉标本中分离到1株SARS样病毒。科研人员通过电镜对病毒形态进行
-8 分析,确定是冠状病毒。 5日16日,科研人品成功地时里子狸标木中分离出SARS样病者地 因进行了全序列测定,分析显示,这种S ARS样病毒与人类SARS病毒有9 9%以上的同源性。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从进化论的角度看,果子理SARS样病毒比人的 SARS病毒更古老,证明动物的SARS样病毒是人类SARS病毒的前体。 与此同时,实验室也对解生动物经荒者 -东门市场9名解生及家盒动 物经营者和1名专业率杀人员进行了SARS病毒抗体检测分析。 结里 甘 中5人,包括那名宰杀人员呈阳性反应,显示这些人此前应感染过S ARS病毒 5月23日,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香港大学联合宣布:人与果子厘 SARS病毒高度同源。 上述医学界所宜布的结果本来是科学的、谨慎的,它认定果子狸与SA RS病毒“高度同源”,或者说果子狸身上的SARS与人身上的SARS之间 可能存在某种联 而东门市场的个案研究(注意, 这并不是 项遍及全国或对 各种动物的全面调查研究)最多也只能显示,接触果子狸与感染SARS具有正 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或者说,接触果子狸的人同不接触果子狸的人相比,前 类人中发现有更大比例的人感染过SARS病毒。但这种科学推理上的概率相关 性,并不能简单地与因果关系划等号。从逻辑上讲,因果关系必然包含着相关性, 但相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医学界的发现并未证明,接触果 子狸的人必然会感染SARS:也未证明,人类的SARS一定是由果子狸传播 的。遗感的是,一些新闻记者未能避免这里存在的思维陷讲,迫不及待地发出了 这样的消息:《非典元凶锁定果子狸》。转眼间,一直被视为美味佳肴的果子狸 变成了头号恐怖分子,人们避之唯恐不及。各种媒体上,连篇累牍地报道有关果 子狸的断闻, 《京城餐桌不见果子狸》 《成都有人挖坑活埋果子狸》 《人 彩绘:警惕果子狸》 《湖北武汉将果子狸放归山林》 直到8月4日,京华时报终于站出来为果子狸平反昭雪: “据动物园协 会在全国24个省的动物园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动物园的动物和职工中没有一例 非典病状发生。”8月21日,海南省带头“解禁”了果子狸等17种驯养野生 动物。至此,由果子狸与SARS之间的“错误关联”而导致的全国性恐慌才得 以平息 上述分析表明,思维陷阱是造成新闻偏见的重要原因。以揭示事实、传 播真理为己任的新闻记者,面对纷纭万象的现实世界,理当谨慎推理,小心求证, 使每一篇深度报道建立在充足、可靠的证据和严密的逻辑之上。唯有如此,新闻 才能取信于读者,造福于社会。 二、用事实说话 新闻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 逻辑来表达观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法。它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条 报道原则。它寓理于事,把观点隐蔽在对事实的报道中,使人们在接受事实的同 时接受记者的意见。它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和新闻文体的基本特 征,因而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 重耳道明力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 1.纪实写真2.用事实说话3.交代新闻要素 ★由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引申的问题: (1)新闻写作要如实地反映事实,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 8 - 分析,确定是冠状病毒。 5月16日,科研人员成功地对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出SARS样病毒基 因进行了全序列测定,分析显示,这种SARS样病毒与人类SARS病毒有9 9%以上的同源性。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从进化论的角度看,果子狸SARS样病毒比人的 SARS病毒更古老,证明动物的SARS样病毒是人类SARS病毒的前体。 与此同时,实验室也对野生动物经营者——东门市场9名野生及家禽动 物经营者和1名专业宰杀人员进行了SARS病毒抗体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其 中5人,包括那名宰杀人员呈阳性反应,显示这些人此前应感染过SARS病毒。 5月23日,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香港大学联合宣布:人与果子狸 SARS病毒高度同源。 上述医学界所宣布的结果本来是科学的、谨慎的,它认定果子狸与SA RS病毒“高度同源”,或者说果子狸身上的SARS与人身上的SARS之间 可能存在某种联系。而东门市场的个案研究(注意,这并不是一项遍及全国或对 各种动物的全面调查研究)最多也只能显示,接触果子狸与感染SARS具有正 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或者说,接触果子狸的人同不接触果子狸的人相比,前一 类人中发现有更大比例的人感染过SARS病毒。但这种科学推理上的概率相关 性,并不能简单地与因果关系划等号。从逻辑上讲,因果关系必然包含着相关性, 但相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医学界的发现并未证明,接触果 子狸的人必然会感染SARS;也未证明,人类的SARS一定是由果子狸传播 的。遗憾的是,一些新闻记者未能避免这里存在的思维陷阱,迫不及待地发出了 这样的消息:《非典元凶锁定果子狸》。转眼间,一直被视为美味佳肴的果子狸 变成了头号恐怖分子,人们避之唯恐不及。各种媒体上,连篇累牍地报道有关果 子狸的新闻:《京城餐桌不见果子狸》、《成都有人挖坑活埋果子狸》、《人体 彩绘:警惕果子狸》、《湖北武汉将果子狸放归山林》.。 直到8月4日,京华时报终于站出来为果子狸平反昭雪:“据动物园协 会在全国24个省的动物园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动物园的动物和职工中没有一例 非典病状发生。”8月21日,海南省带头“解禁”了果子狸等17种驯养野生 动物。至此,由果子狸与SARS之间的“错误关联”而导致的全国性恐慌才得 以平息。 上述分析表明,思维陷阱是造成新闻偏见的重要原因。以揭示事实、传 播真理为己任的新闻记者,面对纷纭万象的现实世界,理当谨慎推理,小心求证, 使每一篇深度报道建立在充足、可靠的证据和严密的逻辑之上。唯有如此,新闻 才能取信于读者,造福于社会。 二、用事实说话 新闻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 逻辑来表达观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法。它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条 报道原则。它寓理于事,把观点隐蔽在对事实的报道中,使人们在接受事实的同 时接受记者的意见。它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和新闻文体的基本特 征,因而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更具说明力。 (一)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 1. 纪实写真 2. 用事实说话 3. 交代新闻要素 ★ 由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引申的问题: (1)新闻写作要如实地反映事实,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9 a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的关系:注意的问题之一: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要透时现象看本质,之一·不能不丽及宏四事实,在微观中顾及宏视 b主观意愿与客观反映的关系主观脱离客观的表现:合理想象、表述不当 (2)为什么必须交代新闻要素 a. 是新闻的构成规律所决定的 b。为话应新闻受众的普骗心理 c.也是新闻用事实说话的要求 (二)怎样用事实说话: d. 直接陈述 b.不能以抽象的概念和议论代替事实的报道: c.实事求是,按事实本身的逻辑展开新闻: d权第一人际 e.注明消息来源 (三)新闻中存在的用事实说话方面的问题: 是概念化 二是套话多: 三是事实少,议论多,不着边际 三、坚持时间性 (一)第一时间的较量 2003年12月14日18时07分24秒,新华社播发电视快讯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已在其家乡提克里特被 捕。这是新华社播发的第 一条关于萨达姆被捕的稿件,也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中第 三家播发这一消息的(早于美联社)。随后新华社播发了一系列相关稿件。此时 离算一天的报纸截时间只到下不足6小,阳这对已口有所准各的报纸来说 足够了 12月15日,北京主要报纸都倾力出击, 尤其是都市报不惜版面重装 上阵。与以往突发事件的报道相比,萨达姆被捕事件的报道没有呈抛物线状。即 没有出现由开始 -高潮一 一尾声这样一个自然发展的形态。而是一开始就是高 潮,也就是各家报纸都在报道的第一时间把文章作足,不留余力和空白。这一点 新京报、 北京青年报、 京华时报等表现得尤为突 从容量 北京各报都对萨达姆被捕报道 不借版面。 新京报在头版 出3/4版以《萨达姆被捕》为大标题刊登萨达姆被捕后剃须前后的两张大幅图 片。A02版头条刊登社论《萨达姆被捕意味着什么》。A03评论版整版刊登 《萨达姆将面临怎样的审判》、《美国在伊的“磨难”还未结束》、《萨达姆被 捕细面律有切加快》 二篇评论 一13版推出10个整版的特别报道。京华 时报头版以《萨 姆被捕》为大标题刊登萨达姆被捕后的图 1/3版 并推出“萨达姆被捕之动态” 三个版 “萨达 被捕之评论” ·个版。北京青年报头版在最显著位置刊登图片新闻《驻伊美军抓 获萨达姆》及《外交部发言人就萨达姆被抓发表谈话 一希望此事有利于早日实 现伊和平稳定》 《萨达姆将会受到审判》 《巴格达发生爆炸事件》等报道 另有7个 整版的“今日焦点 北京日报第九版“今日关注” 刊登《萨达姆 被美军抓获》、《萨达姆被捕对伊局势影响有限》、《萨达姆家人去向》、《
- 9 - a 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的关系;注意的问题之一: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之二:不能不顾及宏观事实,在微观中顾及宏观。 b 主观意愿与客观反映的关系主观脱离客观的表现:合理想象、表述不当 。 (2)为什么必须交代新闻要素: a. 是新闻的构成规律所决定的 b. 为适应新闻受众的普遍心理 c. 也是新闻用事实说话的要求 (二)怎样用事实说话: a. 直接陈述; b. 不能以抽象的概念和议论代替事实的报道; c. 实事求是,按事实本身的逻辑展开新闻; d. 采取第三人称 e. 注明消息来源。 (三)新闻中存在的用事实说话方面的问题: 一是概念化; 二是套话多; 三是事实少,议论多,不着边际 三、坚持时间性 (一)第一时间的较量 2003年12月14日18时07分24秒,新华社播发电视快讯: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已在其家乡提克里特被 捕。这是新华社播发的第一条关于萨达姆被捕的稿件,也是世界四大通讯社中第 三家播发这一消息的(早于美联社)。随后新华社播发了一系列相关稿件。此时 离第二天的报纸截稿时间只剩下不足6小时,但这对已有所准备的报纸来说已经 足够了。 12月15日,北京主要报纸都倾力出击,尤其是都市报不惜版面重装 上阵。与以往突发事件的报道相比,萨达姆被捕事件的报道没有呈抛物线状。即 没有出现由开始——高潮——尾声这样一个自然发展的形态。而是一开始就是高 潮,也就是各家报纸都在报道的第一时间把文章作足,不留余力和空白。这一点 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等表现得尤为突出。 从容量上讲,北京各报都对萨达姆被捕报道不惜版面。新京报在头版拿 出3/4版以《萨达姆被捕》为大标题刊登萨达姆被捕后剃须前后的两张大幅图 片。A02版头条刊登社论《萨达姆被捕意味着什么》。A03评论版整版刊登 《萨达姆将面临怎样的审判》、《美国在伊的“磨难”还未结束》、《萨达姆被 捕伊重建有望加快》三篇评论。A4—13版推出10个整版的特别报道。京华 时报头版以《萨达姆被捕》为大标题刊登萨达姆被捕后的图片(超过1/3版), 并推出“萨达姆被捕之动态”三个版、“萨达姆被捕之人物”五个版、“萨达姆 被捕之评论”一个版。北京青年报头版在最显著位置刊登图片新闻《驻伊美军抓 获萨达姆》及《外交部发言人就萨达姆被抓发表谈话——希望此事有利于早日实 现伊和平稳定》、《萨达姆将会受到审判》、《巴格达发生爆炸事件》等报道, 另有7个整版的“今日焦点”。北京日报第九版“今日关注”整版刊登《萨达姆 被美军抓获》、《萨达姆被捕对伊局势影响有限》、《萨达姆家人去向》、《伊
.10 拉克人对萨达姆被捕心情复杂》等报道及图片。北京晨报头版最显著位置刊登图 片新闻《萨达姆在提克里特被捕》并推出两个整版的特别报道。 从内容上讲, 可称之为穷尽式报道】 些报纸在报道的第一时间倾囊而 出,企图把与萨达姆被捕有关的新闻 网打尽 此举从新京报可见 斑。新京报 除了在头版、社论版、评论版刊发有关萨达姆被捕的新闻、图片和评论外,还推 出10个整版的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一):“我们的确抓到了萨达姆”。包括占半个版的萨达姆 被捕后的巨幅图片和文字报道 特别报道(二): 束 三就擒” 。包括《美方披露行动细节》、《驻伊 美军新闻发布会节选》和相关图片3幅。 特别报道(三):“普天同庆”。包括《伊拉克人庆祝老萨被捕》、《美 大喜:这是伊拉克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日子》、《美盟国欢迎萨达姆被捕》、《他 的被捕令人悲哀》、《法德表示祝贺》及相关图片两幅。 特别报道(四) “命途叵测1 包括《不会对伊局势产生实质影响》 《是否被判死刑?》、《有利于抑制恐怖活动》及相关图片两幅。 特别报道(五):“无间搜捕”。包括《千心万苦追捕萨达姆》、《追 捕萨达姆“神秘特工”》及图片两幅。 特别报道(六):“亡命‘声’涯”。包括《萨达姆9次录音传世》 《亡命老萨啥模样?》及相关图片 特别报道(七): “沙漠枭雄” 。包括《沙漠枭雄生死劫》、《逃过暗 杀无数》、《新闻人物:萨达姆·侯赛因》及相关图片1幅。 特别节道(八):“传奇人生”。包括《萨达姆:英雄和恶魔的传人》 《新闻故事:“把叛徒拖出去!”》、《同学眼中的萨达姆》及相关图片1幅。 特别报道(九):“家破人亡”。包括《萨达姆两子惨死美军枪下》 《萨达姆的四任妻子》、《其他子女去向》、《老萨被捕前每周联系第二任妻子》 及相关图片两幅。 特别报道(十):“权贵下落”。包括《1“梅花K”易卜拉欣下落仍 是谜》、《“扑克牌通辑令”中伊高官结局》等。 这些在第一时间推出的报道几平函盖了萨达姆被捕事件相关的方方面 面,可以说是 种全景式的报道 由于通讯技术的进步以及通讯 不断加强重大国 事件的采集能力,加」 网络日渐成为重要的新闻资源 媒体迅速及时地获得大量新闻,并在报道的第一时间展开全面的较量成为可 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如何在较短时间快速反应,运筹帷幄,调兵 遣将,讲行战役部局,就成为重要的素质和能力 际发件报首的这一断特占 也给新闻周刊、周报等出版周期较 长的媒体产 大的影 出了新课题。以萨达姆被捕为例 因为包邦 报纸在内的媒体在第一时间几乎把相关新闻一网打尽 2003年12月 5日.如2003年12月22日出版的新闻周刊只在第58一60页刊 登了《美固抓住了一个符号》笔两篇短文章。同一天出版的三联牛活周刊也 只两而长的时事分析《法大根被俘后的拉点局热》 无论从形式 是从 这些本以深度解析见长的周刊都 逊色于报纸。报纸在 第 一时间狂轰乱炸之后,周刊也只能拣食人家啃剩的一两根骨头,这对周刊 说着实是不小的痛苦和窘境
- 10 - 拉克人对萨达姆被捕心情复杂》等报道及图片。北京晨报头版最显著位置刊登图 片新闻《萨达姆在提克里特被捕》并推出两个整版的特别报道。 从内容上讲,可称之为穷尽式报道。一些报纸在报道的第一时间倾囊而 出,企图把与萨达姆被捕有关的新闻一网打尽,此举从新京报可见一斑。新京报 除了在头版、社论版、评论版刊发有关萨达姆被捕的新闻、图片和评论外,还推 出10个整版的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一):“我们的确抓到了萨达姆”。包括占半个版的萨达姆 被捕后的巨幅图片和文字报道《洞穴里挖出萨达姆》。 特别报道(二):“束手就擒”。包括《美方披露行动细节》、《驻伊 美军新闻发布会节选》和相关图片3幅。 特别报道(三):“普天同庆”。包括《伊拉克人庆祝老萨被捕》、《美 大喜:这是伊拉克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日子》、《美盟国欢迎萨达姆被捕》、《他 的被捕令人悲哀》、《法德表示祝贺》及相关图片两幅。 特别报道(四):“命途叵测”。包括《不会对伊局势产生实质影响》、 《是否被判死刑?》、《有利于抑制恐怖活动》及相关图片两幅。 特别报道(五):“无间搜捕”。包括《千心万苦追捕萨达姆》、《追 捕萨达姆“神秘特工”》及图片两幅。 特别报道(六):“亡命‘声’涯”。包括《萨达姆9次录音传世》、 《亡命老萨啥模样?》及相关图片。 特别报道(七):“沙漠枭雄”。包括《沙漠枭雄生死劫》、《逃过暗 杀无数》、《新闻人物:萨达姆·侯赛因》及相关图片1幅。 特别节道(八):“传奇人生”。包括《萨达姆:英雄和恶魔的传人》、 《新闻故事:“把叛徒拖出去!”》、《同学眼中的萨达姆》及相关图片1幅。 特别报道(九):“家破人亡”。包括《萨达姆两子惨死美军枪下》、 《萨达姆的四任妻子》、《其他子女去向》、《老萨被捕前每周联系第二任妻子》 及相关图片两幅。 特别报道(十):“权贵下落”。包括《1“梅花K”易卜拉欣下落仍 是谜》、《“扑克牌通辑令”中伊高官结局》等。 这些在第一时间推出的报道几乎涵盖了萨达姆被捕事件相关的方方面 面,可以说是一种全景式的报道。在当今,由于通讯技术的进步以及通讯社 不断加强重大国际突发事件的采集能力,加上网络日渐成为重要的新闻资源, 媒体迅速及时地获得大量新闻,并在报道的第一时间展开全面的较量成为可 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如何在较短时间快速反应,运筹帷幄,调兵 遣将,进行战役部局,就成为重要的素质和能力。 国际突发事件报道的这一新特点,也给新闻周刊、周报等出版周期较 长的媒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提出了新课题。以萨达姆被捕为例,因为包括 报纸在内的媒体在第一时间几乎把相关新闻一网打尽,2003年12月1 5日.如2003年12月22日出版的新闻周刊只在第58—60页刊 登了《美国抓住了一个符号》等两篇短文章。同一天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也 只刊登两页长的时事分析《萨达姆被俘后的伊拉克局势》。无论从形式、内 容,还是从深度看,这些本以深度解析见长的周刊都远逊色于报纸。报纸在 第一时间狂轰乱炸之后,周刊也只能拣食人家啃剩的一两根骨头,这对周刊 来说着实是不小的痛苦和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