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四、七、九中高07级联考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全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钟。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4B或5B铅笔涂写 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4B或5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12分,每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累赘/积累阻塞/塞住商贾云集/余勇可贾中医诊脉/脉脉含情 B.饮料/饮马碑帖/妥帖流了点血/呕心沥血长吁短叹/吁请注意 C.道行/内行翘首/翘尾巴一撇一捺/撇开不管疾风劲草/刚劲有力 D.扎针/挣扎钻研/钻石 载歌载舞/三年五载惟妙惟肖/不肖子孙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罗唆水蒸汽 呕心沥血 诗性大发 倒记时 声名雀起 不假思索 C.赃款 座右铭 金榜提名 自暴自弃 D.愿景局域网 竭泽而渔 迫不及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体制的拖累,“进金钱”集团沦为“特困”,到2005年春节,已是捉襟见肘。 B.诚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涣然冰释,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 的一种方法 C.新车迭出老款翻新市场火爆,私家车市场谁执牛耳? D.“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者向华北大举进攻,祖国危急,不绝如缕 语文试題及答案第1页(共13页)
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 1 页(共 13 页) 成都四、七、九中高 07 级联考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8 页。全卷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 钟。第 I 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 II 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 I 卷(选择题,共 3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 4B 或 5B 铅笔涂写 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4B 或 5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累.赘/积累. 阻塞./塞.住 商贾.云集/余勇可贾. 中医诊脉./脉.脉含情 B.饮.料/饮.马 碑帖./妥帖. 流了点血./呕心沥血. 长吁.短叹/吁.请注意 C.道行./内行. 翘.首/翘.尾巴 一撇.一捺/撇.开不管 疾风劲.草/刚劲.有力 D.扎.针/挣扎. 钻.研/钻.石 载.歌载舞/三年五载. 惟妙惟肖./不肖.子孙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罗唆 水蒸汽 呕心沥血 诗性大发 B.平添 倒记时 声名雀起 不假思索 C.赃款 座右铭 金榜提名 自暴自弃 D.愿景 局域网 竭泽而渔 迫不及待 3.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体制的拖累,“进金钱”集团沦为“特困”,到 2005 年春节,已是捉襟见肘 ....。 B.诚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能涣然冰释 ....,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 的一种方法。 C.新车迭出老款翻新市场火爆,私家车市场谁执牛耳 ....? D.“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者向华北大举进攻,祖国危急,不绝如缕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参加亚运会的中国游泳队,是由二十个集训队中挑选出的十二名优秀选手组成的 B.在本届世乒赛团体比赛中,刘国梁就首开中国选手输球先例,最终被排除出主力阵容 C.张国立一人入选“十大”,实力不够,加上妻子邓婕,分量差不多了,就忝列其中吧 D.如果美国政府不履行它在中美贸易协定、多种纤维品协定和纺织品协议中所应承担 的义务,那么,任何人也难以预料中美两国间的贸易会不会出现逆转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新解 吴康零 汉代饮酒之风盛行,不仅官吏、富豪、文化墨客饮酒,一般百姓甚至奴仆也普遍饮酒。 王褒《僮约》就曾严格限制奴仆饮酒的数量,“奴但当饭豆饮水,不得嗜酒。欲饮美酒 唯得染唇渍口,不得倾杯覆牛"。当时城邑中出现了专门酿酒的作坊,市场上设有销售酒 的商铺,路边道旁开有沽酒的小店,路上常见推酒的独轮车和挑酒的挑夫。在这幅酿酒、 售酒、饮酒图中,“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干古佳话.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年),字长卿,蜀邦成都人,是我国汉赋的奠基者,汉景帝 时曾担任武骑常侍,后东游梁国(西汉封国)受到梁孝王的热情接待,写了《子虚赋》等 名篇。梁孝王死后,司马相如返回成都。因家贫,受临邛令王吉之邀到了临邛(今邛崃市 -次,临邛巨富卓王孙大宴宾客,邀请县令王吉与司马相如参加。酒酣,王吉请司马相如 演奏古琴。相如知道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才貌双全,丈夫死去不久,正寡居家中,于是拔动 琴弦,弹奏了一曲《凤求凰》。卓文君早就仰慕司马相如的才华,听到相如奏出的琴音中 含有挑动之意,又从窗户中窥见了相如的翩翩风度,于是二人通过琴音产生了爱情。一天 深夜,卓文君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毅然投奔司马相如住处,二人结仹驰归成都。卓王孙 对女儿的叛逆行为十分气愤,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一钱不分也。”司马相如与 语文试题及答案第2页(共13页)
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 2 页(共 13 页)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参加亚运会的中国游泳队,是由二十个集训队中挑选出的十二名优秀选手组成的。 B.在本届世乒赛团体比赛中,刘国梁就首开中国选手输球先例,最终被排除出主力阵容。 C.张国立一人入选“十大”,实力不够,加上妻子邓婕,分量差不多了,就忝列其中吧。 D.如果美国政府不履行它在中美贸易协定、多种纤维品协定和纺织品协议中所应承担 的义务,那么,任何人也难以预料中美两国间的贸易会不会出现逆转。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新解 吴康零 汉代饮酒之风盛行,不仅官吏、富豪、文化墨客饮酒,一般百姓甚至奴仆也普遍饮酒。 王褒《僮约》就曾严格限制奴仆饮酒的数量,“奴但当饭豆饮水,不得嗜酒。欲饮美酒, 唯得染唇渍口,不得倾杯覆牛”。当时城邑中出现了专门酿酒的作坊,市场上设有销售酒 的商铺,路边道旁开有沽酒的小店,路上常见推酒的独轮车和挑酒的挑夫。在这幅酿酒、 售酒、饮酒图中,“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千古佳话。 司马相如(前 179—前 117 年),字长卿,蜀邦成都人,是我国汉赋的奠基者,汉景帝 时曾担任武骑常侍,后东游梁国(西汉封国)受到梁孝王的热情接待,写了《子虚赋》等 名篇。梁孝王死后,司马相如返回成都。因家贫,受临邛令王吉之邀到了临邛(今邛崃市)。 一次,临邛巨富卓王孙大宴宾客,邀请县令王吉与司马相如参加。酒酣,王吉请司马相如 演奏古琴。相如知道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才貌双全,丈夫死去不久,正寡居家中,于是拨动 琴弦,弹奏了一曲《凤求凰》。卓文君早就仰慕司马相如的才华,听到相如奏出的琴音中 含有挑动之意,又从窗户中窥见了相如的翩翩风度,于是二人通过琴音产生了爱情。一天 深夜,卓文君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毅然投奔司马相如住处,二人结伴驰归成都。卓王孙 对女儿的叛逆行为十分气愤,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一钱不分也。”司马相如与
卓文君在成都一贫如洗,无以为生,不久便一起回到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舍,令文君 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诨,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感到丢了面子,杜门不出。 后经昆弟诸公反复劝告,卓王孙才改变态度,“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 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这段史料,《史记》和《汉书》均有记载,内容基本一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据此,通常的理解是,他们在临邛开 了一家卖酒的小店子,卓文君坐在柜台內当垆卖酒,司马相如则负责跑堂刷洗酒碗酒杯。 这种理解,未必妥贴。因为,《汉书司马相如传》说他们“尽卖车骑,买酒舍"。这“酒舍”, 可以理解为既酿酒又卖酒的酿酒作坊,即通常所说的前店后坊,自酿自销。既然西汉时期 的“甘酒”可以“一宿而熟″,而东汉画像砖《酿酒》图上搅拌酒糟的又是妇女,说明妇 女酿酒在当时是普遍现象,聪明能干的卓文君很可能就是一名酿酒高手。司马相如身穿犊 鼻诨(围裙或裤子),“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既表现了司马相如“大不拘”的“名 士风度”,又说明他们所开的“酒舍”还雇佣了若干名酿酒卖酒的小工,并不是规模很小 的夫妻店。至今邛崃市内还有一口“文君井”,相传卓文君即从井中取水酿酒。如果只开 一个零售酒店,而当时的酒,所含酒精浓度本身就低,再从井中取水往酒里注,那还有什 么酒味呢?如此说来,司马相如在临邛开的是一家自产自销的酿酒作坊,卓文君应当是“文 君酒”的创始人 成都的琴台,相传是司马相如的故宅,唐宋时期为成都名胜古迹,宋以后荒芜不存。 明代觅址修建的琴台,已非故址。当年的琴台在哪里?说法不-。据专家考证,大约在今 通惠门附近的东南面。后来的好事者,多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再次返回成都后,曾在“琴 语文试题及答案第3页(共13页)
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 3 页(共 13 页) 卓文君在成都一贫如洗,无以为生,不久便一起回到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舍,令文君 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感到丢了面子,杜门不出。 后经昆弟诸公反复劝告,卓王孙才改变态度,“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 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这段史料,《史记》和《汉书》均有记载,内容基本一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据此,通常的理解是,他们在临邛开 了一家卖酒的小店子,卓文君坐在柜台内当垆卖酒,司马相如则负责跑堂刷洗酒碗酒杯。 这种理解,未必妥贴。因为,《汉书·司马相如传》说他们“尽卖车骑,买酒舍”。这“酒舍”, 可以理解为既酿酒又卖酒的酿酒作坊,即通常所说的前店后坊,自酿自销。既然西汉时期 的“甘酒”可以“一宿而熟”,而东汉画像砖《酿酒》图上搅拌酒糟的又是妇女,说明妇 女酿酒在当时是普遍现象,聪明能干的卓文君很可能就是一名酿酒高手。司马相如身穿犊 鼻裈(围裙或裤子),“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既表现了司马相如“大不拘”的“名 士风度”,又说明他们所开的“酒舍”还雇佣了若干名酿酒卖酒的小工,并不是规模很小 的夫妻店。至今邛崃市内还有一口“文君井”,相传卓文君即从井中取水酿酒。如果只开 一个零售酒店,而当时的酒,所含酒精浓度本身就低,再从井中取水往酒里注,那还有什 么酒味呢?如此说来,司马相如在临邛开的是一家自产自销的酿酒作坊,卓文君应当是“文 君酒”的创始人。 成都的琴台,相传是司马相如的故宅,唐宋时期为成都名胜古迹,宋以后荒芜不存。 明代觅址修建的琴台,已非故址。当年的琴台在哪里?说法不一。据专家考证,大约在今 通惠门附近的东南面。后来的好事者,多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再次返回成都后,曾在“琴
台卖酒。梁载言《十道志》复谓“琴台即相如与文君卖酒处。此说大谬。因为,《史记 《汉书》都说“文君当垆”之地在临邛而非成都,更何况他们已经得到卓王孙的资助,回 成都即“买田宅,为富人”,何必再去卖酒?今日成都琴台路上的“文君酒家”,自称即为 当年文君卖酒之处,显然是一种商业炒作。 (选自《巴蜀文化研究通讯》2004年第3期) 5.本文是对“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一说的新解,那么,作者不同以往的观点是 A.以往人们以为“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地点在成都,但作者认为文君开店卖酒之 处在临邛而不在成都琴台。 B.以往人们认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的酒店很小,夫妻二人自为庸保,但作者认为他 们开的酒店雇佣了一些小工,具备一定的规模。 C.以往人们认为卓文君坐在柜台内当垆卖酒,但作者认为卓文君可能不在卖酒,而在 酿酒 D.以往人们认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的是一家卖酒的零售小店,但作者认为他们二人 很可能开的是一家既酿酒又卖酒的酿酒作坊 下面哪一项不是佐证作者“新解“的支撑材料 A.《汉书·司马相如传》载“尽卖车骑,买酒舍”。“酒舍”,既可以理解为卖酒的小店, 又可理解为自酿自销的作坊 B.“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可见,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的“酒舍”颇有规模。 C.东汉画像砖《酿酒》图上搅拌酒精的是妇女,说明妇女酿酒在当时是普遍现象。 D.现在的邛崃市(汉时的临邛)内还有一口“文君井”,相传卓文君即从井中取水酿 酒,文君井极有可能是酿酒的取水之井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酒舍”的初衷在于谋生,摆脱贫困 B.司马相如不拘于小节,与佣人杂处劳作,颇有名士风度。 C.司马相如为追求才貌双全的卓文君,便于宴会时弹奏古琴,一曲《凤求凰》让卓文 君听出了弦外之音,这是发生在临邛的事;而成都的琴台仅是司马相如的故宅 D.“奴但当饭豆饮水,不得嗜酒。欲饮美酒,唯得染唇渍口,不得倾杯覆斗”这说明 统治阶级严格禁止奴仆饮酒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鮑、晏③,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 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 语文试题及答案第4页(共13页)
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 4 页(共 13 页) 台卖酒”。梁载言《十道志》复谓“琴台即相如与文君卖酒处”。此说大谬。因为,《史记》、 《汉书》都说“文君当垆”之地在临邛而非成都,更何况他们已经得到卓王孙的资助,回 成都即“买田宅,为富人”,何必再去卖酒?今日成都琴台路上的“文君酒家”,自称即为 当年文君卖酒之处,显然是一种商业炒作。 (选自《巴蜀文化研究通讯》2004 年第 3 期) 5.本文是对“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一说的新解,那么,作者不同以往的观点是 A.以往人们以为“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地点在成都,但作者认为文君开店卖酒之 处在临邛而不在成都琴台。 B.以往人们认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的酒店很小,夫妻二人自为庸保,但作者认为他 们开的酒店雇佣了一些小工,具备一定的规模。 C.以往人们认为卓文君坐在柜台内当垆卖酒,但作者认为卓文君可能不在卖酒,而在 酿酒。 D.以往人们认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的是一家卖酒的零售小店,但作者认为他们二人 很可能开的是一家既酿酒又卖酒的酿酒作坊。 6.下面哪一项不是佐证作者“新解“的支撑材料 A.《汉书·司马相如传》载“尽卖车骑,买酒舍”。“酒舍”,既可以理解为卖酒的小店, 又可理解为自酿自销的作坊。 B.“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可见,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的“酒舍”颇有规模。 C.东汉画像砖《酿酒》图上搅拌酒精的是妇女,说明妇女酿酒在当时是普遍现象。 D.现在的邛崃市(汉时的临邛)内还有一口“文君井”,相传卓文君即从井中取水酿 酒,文君井极有可能是酿酒的取水之井。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酒舍”的初衷在于谋生,摆脱贫困。 B.司马相如不拘于小节,与佣人杂处劳作,颇有名士风度。 C.司马相如为追求才貌双全的卓文君,便于宴会时弹奏古琴,一曲《凤求凰》让卓文 君听出了弦外之音,这是发生在临邛的事;而成都的琴台仅是司马相如的故宅。 D.“奴但当饭豆饮水,不得嗜酒。欲饮美酒,唯得染唇渍口,不得倾杯覆斗”这说明 统治阶级严格禁止奴仆饮酒。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 “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
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池狭以 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君不如伐吴。夫 吴,城高以厚,池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 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 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葑而 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 焉②,则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而 则争,是君上与主有隙,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故日不如伐吴。伐 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日:“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日:“君按兵 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昊,强晋而霸越。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注释:①高、国、鲍、晏: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②不与:不在其中。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坚以新,士选以饱 选:挑选这里是“经过挑选”,“精锐”的意思 B.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封:封赏这里是“受封赏”的意思 C.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 恣:放纵这里是“使……放纵”的意思 D.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过:过错这里是“犯过错”的意思 9.下列句子中,属于子贡劝说田常不要攻打鲁国的理由的一组是 ①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 ②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 ③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语文试题及答案第5页(共13页)
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 5 页(共 13 页) 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池狭以 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君不如伐吴。夫 吴,城高以厚,池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 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 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 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 焉②,则.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而骄 则争,是君上与主有隙,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 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 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注释:①高、国、鲍、晏: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②不与:不在其中。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坚以新,士选.以饱 选:挑选 这里是“经过挑选”,“精锐”的意思 B.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 封:封赏 这里是“受封赏”的意思 C.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 恣:放纵 这里是“使……放纵”的意思 D.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 过:过错 这里是“犯过错”的意思 9.下列句子中,属于子贡劝说田常不要攻打鲁国的理由的一组是 ①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 ②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 ③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④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 ⑤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 ⑥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常想要作乱,但忌惮高、国、鲍、晏等握有实权的卿大夫,就想带兵去讨伐鲁 国,名为伐鲁,实为取得军队的控制权 B.当鲁国即将遭受齐国进攻之时,孔子的三言两语,就突出他为保卫祖国,号召、 激励弟子为国排忧解难的动人形象 C.子贡的说辞,指陈利害,纵横捭阖,道理奇特而切中要害。充分展现了子贡口齿 伶俐,巧于辞令,胸中的韬略和游说的才能 D.田常之所以改变主意,同意攻打吴国,是因为吴国比鲁国强大,攻打强大的国家, 他作乱的阴谋才容易实现,他自己才会真正受益 语文试题及答案第6页(共13页)
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 6 页(共 13 页) ④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 ⑤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 ⑥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常想要作乱,但忌惮高、国、鲍、晏等握有实权的卿大夫,就想带兵去讨伐鲁 国,名为伐鲁,实为取得军队的控制权。 B.当鲁国即将遭受齐国进攻之时,孔子的三言两语,就突出他为保卫祖国,号召、 激励弟子为国排忧解难的动人形象。 C.子贡的说辞,指陈利害,纵横捭阖,道理奇特而切中要害。充分展现了子贡口齿 伶俐,巧于辞令,胸中的韬略和游说的才能。 D.田常之所以改变主意,同意攻打吴国,是因为吴国比鲁国强大,攻打强大的国家, 他作乱的阴谋才容易实现,他自己才会真正受益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注意事项: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3分)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轮败,輓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 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他 旦,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 大败,终不知其车也。学者之患亦然。(明方孝孺《越车》) (1)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3分) 译文: (2)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3分) 译文: (3)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 (4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试题。(8分) 五古·溪居 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束,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衣榜②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①簪组∶古代官吏的冠饰。②榜(擠)peng<书用棍子或竹板子打。 鹧鸪天 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①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② 【注释】:①青旗:即酒招,也称青帘,是卖酒的标志。 1)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感于当时散文文风的浮躁和柔弱,他和 语文试题及答案第7页(共13页)
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 7 页(共 13 页)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120 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 号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分 数 四、(23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 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他 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 大败,终不知其车也。学者之患亦然。(明·方孝孺《越车》) (1)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3 分) 译文: (2)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3 分) 译文: (3)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 (4 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的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试题。(8 分) 五古·溪居 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束,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 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衣榜②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 长歌楚天碧。 【注释】:①簪组:古代官吏的冠饰。②榜(搒)péng用棍子或竹板子打。 鹧鸪天 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①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②。 【注释】:①青旗:即酒招,也称青帘,是卖酒的标志。 (1)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感于当时散文文风的浮躁和柔弱,他和 一
起掀起了著名的 以期改革当时的文风。辛弃疾,字 是南宋著名抗金词人,他的词笔力雄厚,慷慨悲壮,与苏轼并称为“苏辛”。(2分) (2)从整体上看,这两篇作品都写的是农村的田园生活,但诗人的描摹角度和思想 情感却不尽相同,请做简要的分析。(6分) 答 13.根据语境填空(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引用了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中 “苟利国家生死以 来勉励自我,昭示勤 政为民之心。 杜甫《登高》一诗风格沉郁,感情浓烈,其中颔联“ 最为大气磅礴。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对屈原《离骚》的特点做了这样的概括:其文约,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2)《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在末尾感叹到:“已矣乎! ?胡为乎皇皇欲何之?”用浓烈的抒情语句表达了自己渴望自由、 回归自然的愿望。 梅,是文人们历来歌咏的对象,写梅之诗,最为大家称道的是林和靖的《山园小梅》, 其中,又犹以“ 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为绝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紧接其后的两句构思绝妙,以酒醒之后的 清冷孤寂写出离人之痛,“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乱世中的美神梁衡 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λ深深的苦海,她像-叶孤舟在风浪 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 时难免;忠臣遭弃,亦代代不绝。更何况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 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 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 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 日孩子来玩,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①不想这孩子 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 才勉强没有摔倒。音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李清照感 到她像是落进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 能读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岀了那首浓缩她-生和全身心 痛楚的也是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是的,她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恐,怎一个愁字了得! 语文试题及答案第8页(共13页)
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 8 页(共 13 页) 起掀起了著名的 ,以期改革当时的文风。辛弃疾,字 ,号 , 是南宋著名抗金词人,他的词笔力雄厚,慷慨悲壮,与苏轼并称为“苏辛”。(2 分) (2)从整体上看,这两篇作品都写的是农村的田园生活,但诗人的描摹角度和思想 情感却不尽相同,请做简要的分析。(6 分) 答: 13.根据语境填空(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引用了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中 “苟利国家生死以, ”来勉励自我,昭示勤 政为民之心。 杜甫《登高》一诗风格沉郁,感情浓烈,其中颔联“ , ”最为大气磅礴。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对屈原《离骚》的特点做了这样的概括:其文约, ,其志洁,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2)《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在末尾感叹到:“已矣乎! , ?胡为乎皇皇欲何之?”用浓烈的抒情语句表达了自己渴望自由、 回归自然的愿望。 梅,是文人们历来歌咏的对象,写梅之诗,最为大家称道的是林和靖的《山园小梅》, 其中,又犹以“ ,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为绝。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紧接其后的两句构思绝妙,以酒醒之后的 清冷孤寂写出离人之痛,“ , ”。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7 题。 乱世中的美神 梁 衡 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 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 时难免;忠臣遭弃,亦代代不绝。更何况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 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 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 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 日孩子来玩,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①不想这孩子 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 才勉强没有摔倒。音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李清照感 到她像是落进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 能读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了那首浓缩她一生和全身心 痛楚的也是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是的,她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恐,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从她的身世和诗词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她在 寻觅三样东西。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 将血泪寄山河”。在这点上她与同时代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是相通的。但身为女人, 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 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杄。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她曾有过美满 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但转瞬就破碎了。她也做过再寻真爱的梦,但又碎得更惨,甚 至身负枷锁,锒铛λ狱;还被以“不终晩节″载入史册,生前身后受此奇辱;她能说什么 呢?也只能独自一人愁,三是寻觅自身的价值。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 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 为奇,不以为功,②连那十岁的小都说“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她只好一个人咀嚼自己的凄凉,又是只有一个愁。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社会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社会 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 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 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惶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 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偾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 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 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风咏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③有多少女性,就 像那个姓孙的女子一般,不学什么词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李清照却 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 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烟,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 法解脱的悲裒。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茡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 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徳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 还追求人格的超尘拔俗。她总是清醒地坚持着种做人标准,顽强地守护着自己的节操。 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岀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 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作诗曰:“寒窗败几无书吏,公路生平竟如此 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加超群拔俗,岀污泥而不染。她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 俯视众生,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 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忆秦娥》) 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干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 她才上溯干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语文试题及答案第9页(共13页)
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 9 页(共 13 页)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从她的身世和诗词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她在 寻觅三样东西。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 将血泪寄山河”。在这点上她与同时代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是相通的。但身为女人, 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 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她曾有过美满 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但转瞬就破碎了。她也做过再寻真爱的梦,但又碎得更惨,甚 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还被以“不终晚节”载入史册,生前身后受此奇辱;她能说什么 呢?也只能独自一人愁,三是寻觅自身的价值。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 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 为奇,不以为功,②连那十岁的小都说“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她只好一个人咀嚼自己的凄凉,又是只有一个愁。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社会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社会 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 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 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惶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 称臣称儿地苟延了 152 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 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 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风咏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③有多少女性,就 像那个姓孙的女子一般,不学什么词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李清照却 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 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 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 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 还追求人格的超尘拔俗。她总是清醒地坚持着一种做人标准,顽强地守护着自己的节操。 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 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作诗曰:“寒窗败几无书吏,公路生平竟如此。” 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加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她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 俯视众生,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 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忆秦娥》) 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 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果李清照像那个孙姓女孩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 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 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于是,她-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 清的悲剧之美,永远高悬于历史的星空。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诗人的人品,于哀 怨缠绵中蕴涵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与真情大志;所以耐得人们百年千年 地读下去。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经如淡烟薄雾,可是当 我们偶然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 (节选自《十月》2003年第三期 14.文章说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时空的孤独,她遇到的另两大磨难是什么呢?根 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15.文章第四次提到那个“孙姓女子”,其画线的三处作用分别是什么?(6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6.作者为什么说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试根据文意简要回答。(6分) 答 17.为什么说李清照是“乱世中的美神”?试根据文意回答。(6分) 六、(15分 18.为下列一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个字(5分) 新华社消息:近日,由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原 名HI-兀U)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已成功完成首次工程调试。调试中,最 受关注的低温调试和磁体通电测试获得通过,为年内运行及国家验收奠定了可靠基础 据介绍,科学家们把这类装置比喻为“人造太阳”,因为它可以像太阳一样为人类提 供一种无限的、清洁的和安全的能源。据悉,这个装置将在今年八九月间建成并开始实验。 19.依照示例,从竹子、彩虹、落叶、橡皮、压路机五种物象中任选一个,写出意思褒贬 相对的两句话,使之有哲理,有意蕴。(4分) 牛褒扬:每前进一步,都有一个踏实的脚印。 批评:过分地忍耐,终究要生活在皮鞭之下 20.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分别描述A、B、C三者的神态及心理(对三者的描述分别不 得超过30个字)。(3分) 语文试题及答案第10页
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 10 页(共 13 页) 如果李清照像那个孙姓女孩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 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 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 清的悲剧之美,永远高悬于历史的星空。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诗人的人品,于哀 怨缠绵中蕴涵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与真情大志;所以耐得人们百年千年 地读下去。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经如淡烟薄雾,可是当 我们偶然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 (节选自《十月》2003 年第三期) 14.文章说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时空的孤独,她遇到的另两大磨难是什么呢?根 据文意简要回答。(4 分) 答: 15.文章第四次提到那个“孙姓女子”,其画线的三处作用分别是什么?(6 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6.作者为什么说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试根据文意简要回答。(6分) 答: 17.为什么说李清照是“乱世中的美神”?试根据文意回答。(6 分) 答: 六、(15 分) 18.为下列一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新华社消息:近日,由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 EAST(原 名 HT−7U)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已成功完成首次工程调试。调试中,最 受关注的低温调试和磁体通电测试获得通过,为年内运行及国家验收奠定了可靠基础。 据介绍,科学家们把这类装置比喻为“人造太阳”,因为它可以像太阳一样为人类提 供一种无限的、清洁的和安全的能源。据悉,这个装置将在今年八九月间建成并开始实验。 19.依照示例,从竹子、彩虹、落叶、橡皮、压路机五种物象中任选一个,写出意思褒贬 相对的两句话,使之有哲理,有意蕴。(4 分) 牛 褒扬:每前进一步,都有一个踏实的脚印。 批评:过分地忍耐,终究要生活在皮鞭之下。 20.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分别描述 A、B、C 三者的神态及心理(对三者的描述分别不 得超过 30 个字)。(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