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 (18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跻身侪辈剂量济济一堂光风霁月 B.入殓眼睑验证横征暴敛勤俭节约 C.禅让阐释忌惮箪食壶浆殚精竭虑 D.悲怆寒伧创伤沧海桑田踉踉跄跄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肇事擀面杖 旁证博引弃之如敝履 B.诡秘 吊书袋 煞有介事 吃一堑,长一智 C.玷污 杀风景 并行不悖 口惠而实不至 D.辐射 忘年交 棉里藏针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国艺术上这种善于运用舞蹈形式,辩证地结合虚和实的独特的创作手法,也在各种 艺术里面 ②北京的圆明园,自康熙四十八年起先后了一百五十多年,荟萃了中外盛景,被誉为 “万园之园”。 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从2007年起全面改革,加强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 能力的 ,加大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比例。 ④为官 勤政爱民是评价每一位领导干部德行的重要标准,也是人民群众心中用来衡 量领导干部的一把重要标尺 A.贯串兴建测验廉政 B.贯穿营造测试廉正 C.贯穿兴建测试廉政 D.贯串营造测验廉正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班干部严于律己,班上同学才会自觉自律:班干部勤学上进,班上同学自会不甘人后。如 此上行下效,班风才会逐步好转 B.帮助别人,要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不能暴风骤雨般生吞活剥地去解决问题 C.到肯德基呢?一个食量正常的人,少则七八元,多则二十元足矣。门外还挂着三块价格表 有意问津者看上几眼便可一目了然,决无阮囊羞涩之虞 D.9月11日,作客河畔球场的不可一世的切尔西队兵不血刃,竟然以0:3大比分栽倒在米德 尔斯堡队手上,如此不堪一击,的确槛尬。 第1页共8页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广西贺州实验中学 2009 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时量: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一、(18 分,每题 3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跻.身 侪.辈 剂.量 济.济一堂 光风霁.月 B.入殓. 眼睑. 验.证 横征暴敛. 勤俭.节约 C.禅.让 阐.释 忌惮. 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 D.悲怆. 寒伧. 创.伤 沧.海桑田 踉踉跄.跄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肇事 擀面杖 旁证博引 弃之如敝履 B.诡秘 吊书袋 煞有介事 吃一堑,长一智 C.玷污 杀风景 并行不悖 口惠而实不至 D.辐射 忘年交 棉里藏针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艺术上这种善于运用舞蹈形式,辩证地结合虚和实的独特的创作手法,也 在各种 艺术里面。 ②北京的圆明园,自康熙四十八年起先后 了一百五十多年,荟萃了中外盛景,被誉为 “万园之园”。 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从 2007 年起全面改革,加强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 能力的 ,加大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比例。 ④为官 ,勤政爱民是评价每一位领导干部德行的重要标准,也是人民群众心中用来衡 量领导干部的一把重要标尺。 A. 贯串 兴建 测验 廉政 B. 贯穿 营造 测试 廉正 C. 贯穿 兴建 测试 廉政 D. 贯串 营造 测验 廉正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班干部严于律己,班上同学才会自觉自律;班干部勤学上进,班上同学自会不甘人后。如 此上行下效 ....,班风才会逐步好转。 B. 帮助别人,要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不能暴风骤雨般生吞活剥 ....地去解决问题。 C. 到肯德基呢?一个食量正常的人,少则七八元,多则二十元足矣。门外还挂着三块价格表, 有意问津者看上几眼便可一目了然,决无阮囊羞涩 ....之虞。 D. 9 月 11 日,作客河畔球场的不可一世的切尔西队兵不血刃 ....,竟然以 0∶3 大比分栽倒在米德 尔斯堡队手上,如此不堪一击,的确尴尬。 第 1 页 共 8 页 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神舟”六号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对飞船发射、飞行、返回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都 做了精心设计,准备了应对预案 B.面对着越来越多标榜自己是经典的作品的出现,我们需要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样的作品可 以堪称经典 C.人类曾经凭借理想、信念和希望而创造文化文明,并以此自豪:但在物欲如潮的物化世界 ,却常常迷失了自己。 D.梵高在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而这一切和 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 6.填在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雨停了,月亮穿过云雾,把明亮的光辉洒在广场上,广场像用银子铺成似的。在有积水的 洼地上 变成了透明的、奇异的、童话般的世界。 A.映出了闪动的月亮的影子,好像天空和地上同时有无数个月亮,把这五月之夜的乡村,映 照得如同在水晶体中一样, B.同时有无数个月亮,映照着如同水晶体一样的五月之夜的乡村,天空和地上到处闪动着月 亮的影子 C.同时有无数个月亮闪动着妩媚的影子,五月之夜的乡村,被映照得如同白昼一样, D.映出了闪动的月亮的影子,天空和地上好像都在燃放着焰火,五月之夜的乡村变成了五彩 缤纷的世界,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小题。(每小题3分) 基因污染—新世纪的忧患 基因污染是环保新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和提出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反映了人类的预警意 识,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而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 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因此 基因污染是唯——种可以不断增殖和扩散的污染,而且无法清除。 现在已推广的几十种基因工程作物在审批时都认真考虑过它们的安全性,但事实证明过去 的认识有局限性,更缺乏长期的数据。为了争夺市场,各生物工程公司过早的向田间释放转基 因作物,来不及充分考虑和进行对人体、特别是对环境长期影响的硏究。发展中国家则寄希望 于转基因食物能够解决所面临的粮荒问题。有人认为发达国家在企图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 物的安全试验。 自从掌握了对生物基因进行手术的技能,人类就学会了被一些人斥之为“任意篡改上帝作 品″的本领。这些“作品”已经不只是密封在实验室的试管内,它们早已散播在几干万公顷的 页共8页 土地上,那就是基因工程农业作物。的确,我们现在所有的传统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它们与
A. “神舟”六号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对飞船发射、飞行、返回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都 做了精心设计,准备了应对预案。 B. 面对着越来越多标榜自己是经典的作品的出现,我们需要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样的作品可 以堪称经典? C. 人类曾经凭借理想、信念和希望而创造文化文明,并以此自豪;但在物欲如潮的物化世界 里,却常常迷失了自己。 D. 梵高在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而这一切和 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 6. 填在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雨停了,月亮穿过云雾,把明亮的光辉洒在广场上,广场像用银子铺成似的。在有积水的 洼地上, 变成了透明的、奇异的、童话般的世界。 A. 映出了闪动的月亮的影子,好像天空和地上同时有无数个月亮,把这五月之夜的乡村,映 照得如同在水晶体中一样, B. 同时有无数个月亮,映照着如同水晶体一样的五月之夜的乡村,天空和地上到处闪动着月 亮的影子, C. 同时有无数个月亮闪动着妩媚的影子,五月之夜的乡村,被映照得如同白昼一样, D. 映出了闪动的月亮的影子,天空和地上好像都在燃放着焰火,五月之夜的乡村变成了五彩 缤纷的世界, 二、(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小题。(每小题 3 分) 基因污染——新世纪的忧患 基因污染是环保新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和提出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反映了人类的预警意 识,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而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 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因此 基因污染是唯一一种可以不断增殖和扩散的污染,而且无法清除。 现在已推广的几十种基因工程作物在审批时都认真考虑过它们的安全性,但事实证明过去 的认识有局限性,更缺乏长期的数据。为了争夺市场,各生物工程公司过早的向田间释放转基 因作物,来不及充分考虑和进行对人体、特别是对环境长期影响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则寄希望 于转基因食物能够解决所面临的粮荒问题。有人认为发达国家在企图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 物的安全试验。 自从掌握了对生物基因进行手术的技能,人类就学会了被一些人斥之为“任意篡改上帝作 品”的本领。这些“作品”已经不只是密封在实验室的试管内,它们早已散播在几千万公顷的 第 2 页 共 8 页 土地上,那就是基因工程农业作物。的确,我们现在所有的传统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它们与
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的不同,基因都有所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因改造并非什么新 鲜东西。人类的远祖从几千年前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开始,就不断地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 因改造,但这并不能说明基因工程农业生物与传统农业生物没有本质区别。传统农业生物通过 染色体重组发生的基因交换基本上是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而基因工程作物或动物则是 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与某些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使它们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预 期的新性状。基因工程生物还有一点非常特别,就是“移植”的基因可以来自任何生物,完全 打破物种原有屏障“职制性”“移植”,这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是极少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在自然状态下,西红柿绝对不会有鱼类的基因,玉米也绝对不会有萤火虫的基因。因此从生物 安全性这一角度分析,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是不能划等号的,而过去对基因工程食物 所得出的“实质等同性”评价原则是不全面的。 地球现在已发现和未发现的生物物种有一干多万种,其各自独特的基因是在30亿年地球 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是人类的巨大宝藏,也维系着人类自身的命运。令 人担忧的是,我们现在还能守住这个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吗? 7.下列对“基因污染”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基因污染是人类对环境的预警意识的环保新概念。 B.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人工重组的基因 C.基因污染是唯一可不断增殖扩散且无法清除的污染。 D.基因污染是天然物种掺进人工重组基因而不断增殖扩散的污染 8.“任意篡改上帝作品”在文中的实际含义是() A.是指散播在土地上的基因工程农业作物。 B.物种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某些与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而在短期内获得预期新性状。 C.人类从远古到今天,不断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因改造,致使所有传统栽培作物和家 养动物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己有很大不同。 D.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内,用科技手段改变了物种的性质和状态 9下列不能成为基因污染原因的一项是() A.各生物工程公司为了争夺市场,过早地向田间释放转基因作物。 B.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的安全试验,造成了基因污染。 C.基因工程作物对生物作强制移植,完全打破了物种原有的屏障,破坏了生物原有的基因。 D.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对人体和环境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此方面研究 有很大的欠缺 10.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解决粮荒问题进行基因工程作物对人体和环境影响的试验,这已 被广泛确认。 页共8页 B.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不能划等号,是因为基因工程食物与传统杂交食物没有实质
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的不同,基因都有所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因改造并非什么新 鲜东西。人类的远祖从几千年前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开始,就不断地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 因改造,但这并不能说明基因工程农业生物与传统农业生物没有本质区别。传统农业生物通过 染色体重组发生的基因交换基本上是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而基因工程作物或动物则是 “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与某些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使它们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预 期的新性状。基因工程生物还有一点非常特别,就是“移植”的基因可以来自任何生物,完全 打破物种原有屏障“职制性”“移植”,这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是极少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在自然状态下,西红柿绝对不会有鱼类的基因,玉米也绝对不会有萤火虫的基因。因此从生物 安全性这一角度分析,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是不能划等号的,而过去对基因工程食物 所得出的“实质等同性”评价原则是不全面的。 地球现在已发现和未发现的生物物种有一千多万种,其各自独特的基因是在 30 亿年地球 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是人类的巨大宝藏,也维系着人类自身的命运。令 人担忧的是,我们现在还能守住这个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吗? 7. 下列对“基因污染”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基因污染是人类对环境的预警意识的环保新概念。 B. 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人工重组的基因。 C. 基因污染是唯一可不断增殖扩散且无法清除的污染。 D. 基因污染是天然物种掺进人工重组基因而不断增殖扩散的污染。 8. “任意篡改上帝作品”在文中的实际含义是( ) A. 是指散播在土地上的基因工程农业作物。 B. 物种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某些与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而在短期内获得预期新性状。 C. 人类从远古到今天,不断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因改造,致使所有传统栽培作物和家 养动物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不同。 D.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内,用科技手段改变了物种的性质和状态。 9. 下列不能成为基因污染原因的一项是( ) A. 各生物工程公司为了争夺市场,过早地向田间释放转基因作物。 B. 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的安全试验,造成了基因污染。 C. 基因工程作物对生物作强制移植,完全打破了物种原有的屏障,破坏了生物原有的基因。 D. 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对人体和环境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此方面研究 有很大的欠缺。 10. 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解决粮荒问题进行基因工程作物对人体和环境影响的试验,这已 被广泛确认。 第 3 页 共 8 页 B. 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不能划等号,是因为基因工程食物与传统杂交食物没有实质
等同性 C.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基因交换和强制性移植任何生物基因,是传统农业生物与基因 工程农业生物的本质区别 D.地球上的环境净土正在遭到污染,这种情况是令人担忧的。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每小题3分) 岘山亭记 岘山临汉上,望之隐然,盖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其人谓谁? 羊祜叔子、杜预元凯是已。方晋与昊以兵争,常倚荆州以为重,而二子相继于此,遂以平昊而 成晋业,其功烈已盖于当世矣。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至今人犹思之,而于思 叔子也尤深。盖元凯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二子所为虽不同,然皆足以垂于不朽。 余颇疑其反自汲汲于后世之名者,何哉?传言叔子尝登兹山,慨然语其属,以谓此山常在, 而前世之士皆已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元凯铭功于二石, 一置兹山之上,一投汉水之渊。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 为无穷之虑欤?将自待者厚而所思者远欤? 山故有亭,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 熙宁元年,余友人史君中辉以光禄卿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 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因以君之官 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君皆不能止也,乃来 以记属于余 余谓君如慕叔子之风,而袭其遗迹,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爱君而安乐 之如此,则君之为政于襄者,又可知矣。此襄人之所敬书也。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与夫草木 云烟之杳霭,出没于空旷有无之间,而可以备诗人之登高,写《离骚》之极目者,宜其览考自 得之。至于亭屡废兴,或自有记,或不必究其详者,皆不复道。 熙宁三年十月二十有二日,六一居土欧阳修记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被:传播 B.余颇疑其反自汲汲于后世之名者 汲汲:形容心情急切 C.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 待:凭借 D.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 胜势:兵家争胜的形势 12.下列各组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第4页共8页 A.盖元凯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 洞庭君览毕,以袖掩面而泣曰
等同性。 C. 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基因交换和强制性移植任何生物基因,是传统农业生物与基因 工程农业生物的本质区别。 D. 地球上的环境净土正在遭到污染,这种情况是令人担忧的。 三、(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每小题 3 分) 岘山亭记 欧阳修 岘山临汉上,望之隐然,盖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其人谓谁? 羊祜叔子、杜预元凯是已。方晋与吴以兵争,常倚荆州以为重,而二子相继于此,遂以平吴而 成晋业,其功烈已盖于当世矣。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至今人犹思之,而于思 叔子也尤深。盖元凯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二子所为虽不同,然皆足以垂于不朽。 余颇疑其反自汲汲..于后世之名者,何哉?传言叔子尝登兹山,慨然语其属,以谓此山常在, 而前世之士皆已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元凯铭功于二石, 一置兹山之上,一投汉水之渊。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 为无穷之虑欤?将自待者厚而所思者远欤? 山故有亭,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 熙宁元年,余友人史君中辉以光禄卿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 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因以君之官, 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君皆不能止也,乃来 以记属于余。 余谓君如慕叔子之风,而袭其遗迹,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爱君而安乐 之如此,则君之为政于襄者,又可知矣。此襄人之所敬书也。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与夫草木 云烟之杳霭,出没于空旷有无之间,而可以备诗人之登高,写《离骚》之极目者,宜其览考自 得之。至于亭屡废兴,或自有记,或不必究其详者,皆不复道。 熙宁三年十月二十有二日,六一居士欧阳修记。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 被:传播 B. 余颇疑其反自汲汲..于后世之名者 汲汲:形容心情急切 C. 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 待:凭借 D. 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 胜势:兵家争胜的形势 12. 下列各组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第 4 页 共 8 页 A. 盖元凯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 洞庭君览毕,以.袖掩面而泣曰
B.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 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 C.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 令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 B.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 C.而二子相继于此,遂以平吴而成晋业 D.写《离骚》之极目者,宜其览考自得之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碑记,是作者应襄阳知府史中辉之请而写的。文章略去岘山的自然风貌,而着重 抒发由岘山这一名胜所引起的感想,这在碑记文中是别具一格的。 B.岘山是一座普通的山,但因为晋朝两位开国元勋羊祜、杜预曾在此与吴激战并最终平定吴 国为晋朝立下大功而著名。 C.作者一向反对趋时邀誉,所以文章一方面肯定羊祜、杜预“垂于不朽”的功业,一方面对 他们的“汲汲于后世之名”,也发出了“自待者厚”的讥评 D.文章中说到襄人打算把史中辉的事迹刻在石碑上,以和羊祜、杜预的名字一样永远流传 作者是希望史中辉在政事上能更加有所建树。 四、(21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 译文: (2)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将自待者厚而所思者远欤? 译文: (3)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 译文 16.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长安秋望(唐)赵嘏 水村闲望(宋)俞紫芝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残星几点雁橫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翡翠闲居眠 鹭鸶别业在芦花。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解】两首诗均为七言律诗,赵嘏的诗为宦游长安时所作,而俞紫芝的诗为仕宦失意后隐 逸扬州时所作。翡翠:翠鸟 第5页共8页 (1)两诗均按“望”字组织题材,景中寓情。赵嘏诗紧扣“秋”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拂晓图:
B. 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 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 C. 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 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 令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 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 B. 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 C. 而二子相继..于此,遂以平吴而成晋业 D. 写《离骚》之极目..者,宜其览考自得之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篇碑记,是作者应襄阳知府史中辉之请而写的。文章略去岘山的自然风貌,而着重 抒发由岘山这一名胜所引起的感想,这在碑记文中是别具一格的。 B. 岘山是一座普通的山,但因为晋朝两位开国元勋羊祜、杜预曾在此与吴激战并最终平定吴 国为晋朝立下大功而著名。 C. 作者一向反对趋时邀誉,所以文章一方面肯定羊祜、杜预“垂于不朽”的功业,一方面对 他们的“汲汲于后世之名”,也发出了“自待者厚”的讥评。 D. 文章中说到襄人打算把史中辉的事迹刻在石碑上,以和羊祜、杜预的名字一样永远流传。 作者是希望史中辉在政事上能更加有所建树。 四、(21 分) 1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 译文: , 。 (2)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将自待者厚而所思者远欤? 译文: ? ? (3)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 译文: , , 。 16.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 分) 长安秋望 (唐)赵嘏 水村闲望 (宋)俞紫芝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解】两首诗均为七言律诗,赵嘏的诗为宦游长安时所作,而俞紫芝的诗为仕宦失意后隐 逸扬州时所作。翡翠:翠鸟。 第 5 页 共 8 页 (1)两诗均按“望”字组织题材,景中寓情。赵嘏诗紧扣“秋”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拂晓图:
云雾飘游,残星寥落,归雁横天,长笛悠怨,红莲凋谢,显出一派凄迷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 人内心孤寂伤感的愁思。而俞紫芝的诗 (2)两诗分别以议论和感叹的笔触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情怀,点明诗歌主旨。赵嘏诗中“鲈鱼 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是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 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借典故抒写了诗人思念故园、毅然归隐的心情。俞紫芝诗 17.古诗文默写。(6分,每小题1分) (1)塞上长城空自许 (陆游《书愤》) 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3)肯与邻翁相对饮 (杜甫《客至》) (4)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王勃《滕王阁序》) (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长歌行》) (6)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司马迁《屈原列传》) 五、(27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 西拉沐伦河漂流 我见到的西拉沐伦,已是中下游地段。水势略减,趋于平缓,灰黄的河水,坦然自若地穿 过两岸苍郁的灌木。河道时宽时窄时隐时现,在岸边的高地远望,像一条林中密道。 我独自一人浮在水面,悠悠然顺河而下。 前后左右都是水,急促而安稳地流淌。触手可及筏子外沿冰凉的河水,倾耳是流水汩汩的 哗响;我闻到了河面上飘来弥漫着青草和湿土的甘甜气息,清洁着我的呼吸;隔着充满弹性的 橡皮筏子底部,能感觉到水在暗处使劲。整条河像是一个巨大的漩涡,无休止地旋转着,就连 天空也已消失在水里 西拉沐伦,你从哪里来,带我去哪里? 没有帆,也没有罗盘,我是一座移动的孤岛,或是一块南极崩裂的浮冰,在水上漫步 那一天下午,阳光早早隐没,从草原上吹来的风已有凉意;河面上没有闪烁的光斑,水是 朴素平淡的本色,甚至显得有些冷漠。橡皮筏子下水的那一刻,只觉得身上的热气忽地被河水 吸走了大半;波浪起伏,筏子颠簸起来,身子晃了晃,人就晕了,睁眼闭眼都是流淌的水。阴 郁的河面,如同一条狭长的陷阱,会把人吸进去。心倏然抽紧,生出几分恐惧。 第6页共8页 四周空无一人,孤独感渐渐袭来,在水面上形影相吊
云雾飘游,残星寥落,归雁横天,长笛悠怨,红莲凋谢,显出一派凄迷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 人内心孤寂伤感的愁思。而俞紫芝的诗 。 (2)两诗分别以议论和感叹的笔触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情怀,点明诗歌主旨。赵嘏诗中“鲈鱼 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是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 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借典故抒写了诗人思念故园、毅然归隐的心情。俞紫芝诗 中 。 17. 古诗文默写。(6 分,每小题 1 分) (1)塞上长城空自许, 。(陆游《书愤》) (2) ,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3)肯与邻翁相对饮, 。(杜甫《客至》) (4)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 。(王勃《滕王阁序》) (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长歌行》) (6)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司马迁《屈原列传》) 五、(27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1 题。 西拉沐伦河漂流 张抗抗 我见到的西拉沐伦,已是中下游地段。水势略减,趋于平缓,灰黄的河水,坦然自若地穿 过两岸苍郁的灌木。河道时宽时窄时隐时现,在岸边的高地远望,像一条林中密道。 我独自一人浮在水面,悠悠然顺河而下。 前后左右都是水,急促而安稳地流淌。触手可及筏子外沿冰凉的河水,倾耳是流水汩汩的 哗响;我闻到了河面上飘来弥漫着青草和湿土的甘甜气息,清洁着我的呼吸;隔着充满弹性的 橡皮筏子底部,能感觉到水在暗处使劲。整条河像是一个巨大的漩涡,无休止地旋转着,就连 天空也已消失在水里…… 西拉沐伦,你从哪里来,带我去哪里? 没有帆,也没有罗盘,我是一座移动的孤岛,或是一块南极崩裂的浮冰,在水上漫步。 那一天下午,阳光早早隐没,从草原上吹来的风已有凉意;河面上没有闪烁的光斑,水是 朴素平淡的本色,甚至显得有些冷漠。橡皮筏子下水的那一刻,只觉得身上的热气忽地被河水 吸走了大半;波浪起伏,筏子颠簸起来,身子晃了晃,人就晕了,睁眼闭眼都是流淌的水。阴 郁的河面,如同一条狭长的陷阱,会把人吸进去。心倏然抽紧,生出几分恐惧。 第 6 页 共 8 页 四周空无一人,孤独感渐渐袭来,在水面上形影相吊
那是一个宽阔的河湾,弯曲的河道延伸至此,水中突起一滩金色的沙洲,像是一个问号下 面被放大了的点儿。筏子—往无前,撞向沙滩的边缘,悄然搁浅,无人能来搭救。用木桨撑住 河底,胡乱地用力,听见橡皮筏搓擦着沙滩的声音,像是要揩去水中的痕迹。反复挣扎全然徒 劳,筏子像一块磁铁被牢牢吸在河床上。忽而,却又轻轻-颤,猛地弹了岀去,迅即将沙洲甩 在了后头。却不是桨的力量,而是水流突然改变方向,将我重新送入河道的主流 水流逐渐加快,如轻舟过峡,一泻数里。眼见河面朝着前方倾斜下去,形成水的梯级坡度。 水势忽猛,溅起团团浪花,水下似乎布满阴谋诡计,埋伏着无数道沟壑岔口,路径纠缠纠结, 像是隐形的魔爪,拽着筏子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全然没有方向可言。人在水上,对于水 下却一无所知,那水看似温情脉脉,转瞬就凶相毕露。束手无策地看着自己的筏子往岸边直冲 过去,一头插入密集的柳茆丛,让粗韧的柳条一根根从头顶掠过,任其拍击鞭打,却无从躲避 动弹不得。几回心惊胆战,自以为山穷水尽,流水无情,只能任其戏弄摆布了。绝望之中,水 下的魔怪突然大动恻隐之心,那筏子似有神助,只一个华丽转身,自行掉头突出重围,卷入另 股劲流,如同冰上速滑,瞬息间蹿出老远。等到回过神来,人已在河的中央—一天高水阔, 水平如镜,筏子稳稳地朝着下游航行,一时畅通无阻.….如此三番四复,毎一次都在险情绝境 中侥幸脱逃。再一次误入歧途时,只需坦然用手轻轻撩开树枝,等着撞击河岸那-瞬的力量, 将其顶开——旋转—踮脚—一凌空——落地时,已在新的起点上。那一套连贯的动作,完 成得如此圆熟爽利,像配合默契的双人华尔兹舞步,在河面上一圈一圈地纵情奔放。囻舞曲的 乐声从空中传来,微风、鸟鸣、流水声声 漂流着,无拘无束。若是遇到浪花翻滚的激流险滩,索性松开水中的木桨,身子·动不动, 任随筏子从容漂去——它—个顺势鱼跃,从水瀑上灵巧翻过,稳稳落在水梯的下一层平缓处, 衣衫上竟连水花儿都不溅一朵 目光疑惑地透入水下,似乎隐隐看见了有关命运的昭示,或是另_种解读 很多时候,人生,生活,就像漂流本身—一当水流具有足够的运力时,顺其自然是最好的 选择。水下(或是命运)潜藏着我们无法透视的规律,要说随波逐流,其实也就是循着波浪和 水流的动向,借力前行而已。 那是一段平缓的河道,几乎感觉不到水的流动。我独自一人悠荡在河上,把身子放平,躺 下来,头发几乎垂在水面。雾气洇湿了我的眼睛,水声充盈着我的耳廓,水滴从我的脸颊上滚 落:枕河——那一刻我的脑中跳岀这两个字。我就这样枕着西拉沐伦河,摇曳、晃动、眩晕… 我的身体蜷缩起来,躲藏在一个透明的水箱里,像是回到了母亲的子宫,羊水丰盈而温暖。于 是,半个世纪前,曾经在母腹里的种种感受,都被——记起并重新经历。那时初有人形,在黑 暗中分分秒秒地膨胀,寻找生命的岀口。就像在河心漂流,只等着那股暖流把你送去人世间. 潺潺水声对我耳语:漂流是流,漂泊是泊;不是漂泊,而是漂流 我抬起头,头发在滴水,不知是雨是泪。青青的河岸上,有一匹剽悍的白马在低头饮水, 页共8页 忽而扬起脖颈,嘶声辽远;岸边的灌木丛,苍老的根部-大半浸在水里,依然牢牢地抓着河岸
那是一个宽阔的河湾,弯曲的河道延伸至此,水中突起一滩金色的沙洲,像是一个问号下 面被放大了的点儿。筏子一往无前,撞向沙滩的边缘,悄然搁浅,无人能来搭救。用木桨撑住 河底,胡乱地用力,听见橡皮筏搓擦着沙滩的声音,像是要揩去水中的痕迹。反复挣扎全然徒 劳,筏子像一块磁铁被牢牢吸在河床上。忽而,却又轻轻一颤,猛地弹了出去,迅即将沙洲甩 在了后头。却不是桨的力量,而是水流突然改变方向,将我重新送入河道的主流。 水流逐渐加快,如轻舟过峡,一泻数里。眼见河面朝着前方倾斜下去,形成水的梯级坡度。 水势忽猛,溅起团团浪花,水下似乎布满阴谋诡计,埋伏着无数道沟壑岔口,路径纠缠纠结, 像是隐形的魔爪,拽着筏子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全然没有方向可言。人在水上,对于水 下却一无所知,那水看似温情脉脉,转瞬就凶相毕露。束手无策地看着自己的筏子往岸边直冲 过去,一头插入密集的柳茆丛,让粗韧的柳条一根根从头顶掠过,任其拍击鞭打,却无从躲避 动弹不得。几回心惊胆战,自以为山穷水尽,流水无情,只能任其戏弄摆布了。绝望之中,水 下的魔怪突然大动恻隐之心,那筏子似有神助,只一个华丽转身,自行掉头突出重围,卷入另 一股劲流,如同冰上速滑,瞬息间蹿出老远。等到回过神来,人已在河的中央——天高水阔, 水平如镜,筏子稳稳地朝着下游航行,一时畅通无阻……如此三番四复,每一次都在险情绝境 中侥幸脱逃。再一次误入歧途时,只需坦然用手轻轻撩开树枝,等着撞击河岸那一瞬的力量, 将其顶开——旋转——踮脚——凌空——落地时,已在新的起点上。那一套连贯的动作,完 成得如此圆熟爽利,像配合默契的双人华尔兹舞步,在河面上一圈一圈地纵情奔放。圆舞曲的 乐声从空中传来,微风、鸟鸣、流水声声…… 漂流着,无拘无束。若是遇到浪花翻滚的激流险滩,索性松开水中的木桨,身子一动不动, 任随筏子从容漂去——它一个顺势鱼跃,从水瀑上灵巧翻过,稳稳落在水梯的下一层平缓处, 衣衫上竟连水花儿都不溅一朵…… 目光疑惑地透入水下,似乎隐隐看见了有关命运的昭示,或是另一种解读。 很多时候,人生,生活,就像漂流本身——当水流具有足够的运力时,顺其自然是最好的 选择。水下(或是命运)潜藏着我们无法透视的规律,要说随波逐流,其实也就是循着波浪和 水流的动向,借力前行而已。 那是一段平缓的河道,几乎感觉不到水的流动。我独自一人悠荡在河上,把身子放平,躺 下来,头发几乎垂在水面。雾气洇湿了我的眼睛,水声充盈着我的耳廓,水滴从我的脸颊上滚 落:枕河——那一刻我的脑中跳出这两个字。我就这样枕着西拉沐伦河,摇曳、晃动、眩晕…… 我的身体蜷缩起来,躲藏在一个透明的水箱里,像是回到了母亲的子宫,羊水丰盈而温暖。于 是,半个世纪前,曾经在母腹里的种种感受,都被一一记起并重新经历。那时初有人形,在黑 暗中分分秒秒地膨胀,寻找生命的出口。就像在河心漂流,只等着那股暖流把你送去人世间…… 潺潺水声对我耳语:漂流是流,漂泊是泊;不是漂泊,而是漂流…… 我抬起头,头发在滴水,不知是雨是泪。青青的河岸上,有一匹剽悍的白马在低头饮水, 第 7 页 共 8 页 忽而扬起脖颈,嘶声辽远;岸边的灌木丛,苍老的根部一大半浸在水里,依然牢牢地抓着河岸
的泥土;一大丛紫色的雏菊开得明艳,细小的种子落在水里,也将会去漂流。远处的山峰逶迤 山顶上悬着一团浓云,莲花般地展开几片花瓣,山尖上一棵枝叶清晰的小树,深色的树影,恰 好镶嵌在云朵里,似莲花的花蕊,吉祥而超脱.… 我藏匿于水中,融化在西拉沐伦河的怀里。 真想这样无休无止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地漂流下去,直到天荒地老。在漂流的途中,每一滴 水都是起点;在漂流的路上,每一寸堤岸都可到达终点。(本文有删节) 18.在整个的漂流过程中,作者的情绪感受有何变化?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到情绪感受的变 化?(4分) 19.画线句子“目光疑惑地透入水下,似乎隐隐看见了有关命运的昭示,或是另一种解读”中 的“命运的昭示”“另一种解读”指的是什么?(4分) 20.画线句子“漂流是流,漂泊是泊;不是漂泊,而是漂流”“在漂流的途中,每一滴水都是 起点;在漂流的路上,每一寸堤岸都可到达终点”的深层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 (1) (2分) (2) (2分) 21.从下列四项中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15分) (1)鉴赏本文的主题思想; (2)鉴赏本文的构思技巧 (3)鉴赏本文的表达技巧 (4)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六、作文(60分)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天地有天地之气,人有志气、正气、勇气才气,男人有阳刚之气,女人有阴柔之气,文 人有文人气……君子有浩然之气,而不能有自满之气;人活世上要争一口气,干万别泄气;为 人处世要心气平和,不可心浮气躁,更不可有霸气;即使文章也要有“文气”写文章的人还要 善于养气……
的泥土;一大丛紫色的雏菊开得明艳,细小的种子落在水里,也将会去漂流。远处的山峰逶迤, 山顶上悬着一团浓云,莲花般地展开几片花瓣,山尖上一棵枝叶清晰的小树,深色的树影,恰 好镶嵌在云朵里,似莲花的花蕊,吉祥而超脱…… 我藏匿于水中,融化在西拉沐伦河的怀里。 真想这样无休无止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地漂流下去,直到天荒地老。在漂流的途中,每一滴 水都是起点;在漂流的路上,每一寸堤岸都可到达终点。(本文有删节) 18. 在整个的漂流过程中,作者的情绪感受有何变化?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到情绪感受的变 化?(4 分) 19. 画线句子“目光疑惑地透入水下,似乎隐隐看见了有关命运的昭示,或是另一种解读”中 的“命运的昭示”“另一种解读”指的是什么?(4 分) 20. 画线句子“漂流是流,漂泊是泊;不是漂泊,而是漂流”、“在漂流的途中,每一滴水都是 起点;在漂流的路上,每一寸堤岸都可到达终点”的深层含义分别是什么?(4 分) (1) (2 分) (2) (2 分) 21. 从下列四项中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 400 字左右的赏析短文(15 分) (1) 鉴赏本文的主题思想; (2) 鉴赏本文的构思技巧; (3) 鉴赏本文的表达技巧; (4) 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六、作文(60 分)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天地有天地之气,人有志气、正气、勇气、才气,男人有阳刚之气,女人有阴柔之气,文 人有文人气……君子有浩然之气,而不能有自满之气;人活世上要争一口气,千万别泄气;为 人处世要心气平和,不可心浮气躁,更不可有霸气;即使文章也要有“文气”,写文章的人还要 善于养气……
请以“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第8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D(A项中“剂”和“霁”均读j:B项中“睑”和“俭”均读jdn;C项中“箪” 和“殚”均读dan) 2、C(A项中“证”为“征”;B项“吊”为“掉”;D项“棉”“溪”分别为“绵” 蹊”) 3、B(“贯穿”一是指穿过,连通,二是指贯串;“贯串”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 系列事物。“营造”突出了在此园上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跨时间之长。“测试”考 查人的知识、技能;“测验”考査学习成绩等。“廉政”,名词;“廉正”,廉洁正直 形容品质,形容词。) 4、C(“上行下效”多用于贬义;“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 验、方法等,句中讲的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与“生吞活剥”的语意完全不符 兵不血刃”形容战事顺利,未经血战就取得胜利,这一成语应该用在胜利者一方。) 5、C(A句主语应为“‘神舟’六号设计者”。B句“可以”与“堪”重复。D 梵高”作主语后文没有内容对应,可将“梵高”放到“在”后。) 6、A(第1句着力于写月亮、月光,第2句也应紧承上文语意。B、C两项“同时有 无数个月亮”,既不合事理,也难和上下句连贯。D项前一分句与上文承接自然, 但“好像都在燃放着火焰”不合情境,且“五彩缤纷”与横线前后语句在语意上不 协调。) 7、D(A未解说基因污染内涵。B缺少“不断增殖扩散”的特性。C缺少“掺进人工 重组基因”基因污染实质。) 8、B(A只是篡改的农业作物。C是自然状态下生物自身许可的进化变异,而非基因 工程篡改。D没有说明篡改的手段和目的。) 9、B(即便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安全试验,也只能说明是在试验基 因工程作物的安全性,与基因污染原因没有关系。) 10、C(A文中说“有人认为”可知并未广泛确认。B前后不构成因果。D不是环境 净土,而是指天然生物基因库。) 11、D(“胜势”在此是“美好景致”。) 12、D(“而”均为连词,表递进。A“以”分别为“因为”、“用”,B“因”分别为 表原因、表结果,C“于”分别是表对象、表被动。)
请以“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 第 8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 1、D(A 项中“剂”和“霁”均读 jì;B 项中“睑”和“俭”均读 jīǎn;C 项中“箪” 和“殚”均读 dān) 2、C(A 项中“证”为“征”;B 项“吊”为“掉”;D 项“棉”“溪”分别为“绵” “蹊”) 3、B(“贯穿”一是指穿过,连通,二是指贯串;“贯串”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 系列事物。“营造”突出了在此园上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跨时间之长。“测试”考 查人的知识、技能;“测验”考查学习成绩等。“廉政”,名词;“廉正”,廉洁正直, 形容品质,形容词。) 4、C(“上行下效”多用于贬义;“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 验、方法等,句中讲的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与“生吞活剥”的语意完全不符; “兵不血刃”形容战事顺利,未经血战就取得胜利,这一成语应该用在胜利者一方。) 5、C(A 句主语应为“‘神舟’六号设计者”。B 句“可以”与“堪”重复。D 句 “梵高”作主语后文没有内容对应,可将“梵高”放到“在”后。) 6、A(第 1 句着力于写月亮、月光,第 2 句也应紧承上文语意。B、C 两项“同时有 无数个月亮”,既不合事理,也难和上下句连贯。D 项前一分句与上文承接自然, 但“好像都在燃放着火焰”不合情境,且“五彩缤纷”与横线前后语句在语意上不 协调。) 7、D(A 未解说基因污染内涵。B 缺少“不断增殖扩散”的特性。C 缺少“掺进人工 重组基因”基因污染实质。) 8、B(A 只是篡改的农业作物。C 是自然状态下生物自身许可的进化变异,而非基因 工程篡改。D 没有说明篡改的手段和目的。) 9、B(即便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安全试验,也只能说明是在试验基 因工程作物的安全性,与基因污染原因没有关系。) 10、C(A 文中说“有人认为”可知并未广泛确认。B 前后不构成因果。D 不是环境 净土,而是指天然生物基因库。) 11、D(“胜势”在此是“美好景致”。) 12、D(“而”均为连词,表递进。A“以”分别为“因为”、“用”,B“因”分别为 表原因、表结果,C“于”分别是表对象、表被动。)
13、A(“风流”此指流传下来值得称道的事迹) 14、B(“在此与吴激战”误) 15、(1)然而它知名于荆州,难道不是因为那些人的原因吗? (2)难道不都是说明他们太珍爱自己的名声而过于无穷思虑吗?或者因为过于 重视自己所以想得这么远吧? (3)既在四周修建了壮观的回廊,又将后轩扩大,使它能与亭子相称 16、(1)紧扣“闲”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水村图:画船静泊沙滩,隔岸衰草迷蒙 翠鸟闲居荷叶之下,鹭鸶栖息于芦花丛中,溪云淡淡,渔屋迷茫,酒旗招展,显出 派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绪。 (2)“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是说可惜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 没有人写了寄到京华去,用对比表达了诗人鄙弃混浊官场,寄情山水,与世无争的 情怀。 17、(1)镜中衰鬓已先斑(2)钟鼓馔玉不足贵(3)隔篱呼取尽余杯 (4)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6)举类迩而 见义远 18、第一问:刚开始时是迷惘、恐惧、孤独,(1分)水势忽猛时是心惊胆战、无 奈和绝望,(1分)最后无论是面对激流险滩还是平缓的河道,她都表现出一种坦 然、从容和超脱。(1分) 第二问:这样写是为了通过漂流的情绪感受的变化来写出自己在生活、人生和 命运中的心态的变化,借此抒发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从而深化文章的中心。(1分) 19、人生、生活就像漂流,当水流具有足够的运力时,顺其自然是最好的选择,(1 分)水下(命运)潜藏着我们无法透视的规律,(1分)我们只能循着波浪和水流 的方向,(1分)借力前行。(1分) 20、(1)漂泊是被动的随波浮动或停泊,是消极的承受,(1分)而漂流是指顺 应水力寻找生命的出口,借力前行,是积极的进取。(1分) (2)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你的起点,(1分)每一种外力都可以 助你到达成功的终点。(1分)
13、A(“风流”此指流传下来值得称道的事迹) 14、B(“在此与吴激战”误) 15、(1)然而它知名于荆州,难道不是因为那些人的原因吗? (2)难道不都是说明他们太珍爱自己的名声而过于无穷思虑吗?或者因为过于 重视自己所以想得这么远吧? (3)既在四周修建了壮观的回廊,又将后轩扩大,使它能与亭子相称。 16、(1)紧扣“闲”字,绘出了一幅深秋水村图:画船静泊沙滩,隔岸衰草迷蒙, 翠鸟闲居荷叶之下,鹭鸶栖息于芦花丛中,溪云淡淡,渔屋迷茫,酒旗招展,显出 一派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绪。 (2)“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是说可惜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 没有人写了寄到京华去,用对比表达了诗人鄙弃混浊官场,寄情山水,与世无争的 情怀。 17、(1)镜中衰鬓已先斑 (2)钟鼓馔玉不足贵 (3)隔篱呼取尽余杯 (4)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举类迩而 见义远 18、第一问:刚开始时是迷惘、恐惧、孤独,(1 分)水势忽猛时是心惊胆战、无 奈和绝望,(1 分)最后无论是面对激流险滩还是平缓的河道,她都表现出一种坦 然、从容和超脱。(1 分) 第二问:这样写是为了通过漂流的情绪感受的变化来写出自己在生活、人生和 命运中的心态的变化,借此抒发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从而深化文章的中心。(1 分) 19、人生、生活就像漂流,当水流具有足够的运力时,顺其自然是最好的选择,(1 分)水下(命运)潜藏着我们无法透视的规律,(1 分)我们只能循着波浪和水流 的方向,(1 分)借力前行。(1 分) 20、 (1)漂泊是被动的随波浮动或停泊,是消极的承受,(1 分)而漂流是指顺 应水力寻找生命的出口,借力前行,是积极的进取。(1 分) (2)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你的起点,(1 分)每一种外力都可以 助你到达成功的终点。(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