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08-9-5) 语 文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A桑梓(zi)装璜( huang)既往不咎jiu) 天机不可泄露 B蝉(chan)联联袂(mei)毁家纾(shu)难偷鸡不着蚀把米 C.卫冕(man)怄(ou)气 莘(xin)莘学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反诘(1)筒炼(lian) 目顾不暇(xi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四川大学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校训,既与学校所在地名有关,更体现 了学校对学生做人治学的基本要求。 B.近日,“2005年成都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正式出版,这本知识产权“白 皮书”首次对我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进行了梳理。 C.你能把圣彼得堡的建筑拆毁吗,你能把俄罗斯的文学巨著烧掉吗,你能让柴科夫 斯基的作品消失吗?当然不可能!这些东西都凝聚了俄罗斯人的智慧。 D.作为川西画派的传人,他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培养和训练,几十年的积淀,使他 在书、画艺术方面有过人的造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部号称投资上亿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 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装仍深受观众好评。 B.为了写好博土论文,李刚遍査文献,寻章摘句,费尽了心思,最终论文的观点 新颖并有一定的创见,论文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C.春季房交会开幕当天,房地产交易中心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直到晚上8点, 交易厅里还人来人往,不绝如缕 D.成都是本博大精深的典籍,人们试图读懂她,但在如此厚重的历史面前,许多人对她 的阅读也只能是浮光掠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步入青城山,仿佛步入天外仙境,那如梦如幻、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深深地 把我陶醉了。 B.网络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很多人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性,但更多的人对网络 将占据生活全部的说法感到质疑。 c.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我一度徘徊,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我 直崇拜爱因斯坦。 D.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 标杆,将对思想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生命源泉的枯竭一一水污染 水与空气、食品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人体的水分占体重的50%到60%, 儿童体内的水分多达体重的80%,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
广西钦州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08-9-5) 语 文 第 I 卷 (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A.桑梓 (zǐ) 装璜 (huáng) 既往不咎(jiù) 天机不可泄露 B.蝉 (chán) 联 联袂 (mèi) 毁家纾(shū)难 偷鸡不着蚀把米 C.卫冕 (miǎn) 怄 (òu)气 莘 (xīn) 莘学子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反诘 (jí) 筒炼 (liàn) 目顾不暇 (xi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四川大学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校训,既与学校所在地名有关,更体现 了学校对学生做人治学的基本要求。 B.近日,“2005 年成都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正式出版,这本知识产权“白 皮书” 首次对我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进行了梳理。 C.你能把圣彼得堡的建筑拆毁吗,你能把俄罗斯的文学巨著烧掉吗,你能让柴科夫 斯基的作品消失吗? 当然不可能!这些东西都凝聚了俄罗斯人的智慧。 D.作为川西画派的传人,他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培养和训练,几十年的积淀,使他 在书、画艺术方面有过人的造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这部号称投资上亿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 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装仍深受观众好评。 B. 为了写好博士论文,李刚遍查文献,寻章..摘句,费尽了心思,最终论文的观点 新颖并有一定的创见,论文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C.春季房交会开幕当天,房地产交易中心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直到晚上 8 点, 交易厅里还人来人往,不绝如缕 ....。 D.成都是本博大精深的典籍,人们试图读懂她,但在如此厚重的历史面前,许多人对她 的阅读也只能是浮光掠影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步入青城山,仿佛步入天外仙境,那如梦如幻、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貌深深地 把我陶醉了。 B.网络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很多人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性,但更多的人对网络 将占据生活全部的说法感到质疑。 c.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我一度徘徊,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我 一直崇拜爱因斯坦。 D.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 标杆,将对思想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 ~ 7 题。 生命源泉的枯竭——水污染 水与空气、食品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人体的水分占体重的 50%到 60%, 儿童体内的水分多达体重的 80%,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
源总量的3%,这3%的淡水中,可直接饮用的又只有0.5%。所以说,水是宝贵的资源,是 生命之泉 但目前水污染相当普遍而又严重。“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 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 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这些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化合物等有毒 物质,致病微生物,各种废弃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未加处理的工业废 水、生活废水和医院污水 近期一项调査显示,我国70%以上的河流遭受不同程度污染。长江沿岸每年排入的 污水高达200亿吨,部分支流出现藻类大量繁殖的“水华”现象,沿岸的一些城市已不 能直接取到符合标准的饮用水。环保专家发出警告,如果再不及时保护,十年内长江就可 能变成第二条黄河。今年年初,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专家组,对黄河水污染的状况 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此外, 湖泊和海湾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就是地下水也难逃厄运。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等可引起传染病的蔓延。医 务人员曾经发现,江苏省兴化县患伤寒病的人竟占全县总人数的万分之一,患者都是中小 学生和青壮年。据调查,其中因喝生水而引起伤寒病传播的人占75%以上。这一事例说 明,水污染可以导致伤寒这一类疾病的产生和传播。污水中的汞、镉、铬、铅等金属化合 物更危险,它们进入人体后造成慢性中毒,一旦发现就无法遏止。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 查,世界上有70%的人喝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现在世界上每年有1500万5岁以下的 儿童死亡,死亡原因大多与饮水有关。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每天有2.5万人由于饮用污染 的水而得病或由于缺水而死亡 污染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损失和影响。2004年沱江被四川化工厂排放 的污水污染,下游内江市停水持续26天,逾百万人受影响,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2005 年吉林石化发生爆炸,危害人体健康的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2006年 月间,白洋淀再次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当地渔民损失惨重,“华北明珠”白洋淀风 光不再,游客寥寥 现在,治理水污染已成了人类生死攸关的大问题。治理水污染,一定要统一规则,综 舍治理,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5.下列不能作为“水污染相当普遍而又严重”依据的一项是 严重的黄河 A.水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要素,然而占地球水资源总量3%的淡水资源中,只有0.5% 可以直接饮用,比例很低 B.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化合物等在内的大量污染物排入河流,导致我国目前70%以上的 河流遭受不同程度污染。 C.长江部分支流出现藻类大量繁殖现象。专家警告,长江将有可能变成第二条污染严重 的黄河 D.经过对黄河水污染状况的分析,发现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 水体功能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有毒物质等可引发传染病,导致伤寒这一类疾病蔓延。 B.未加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医院污水大量排入长扛,沿岸一些城市已不能 直接取到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C.污水中的金属化合物进入人体后造成的慢性中毒很难发现,发现时已经无法治愈了 D.据调查,世界上有70%的人喝了受到污染的水,致使每天有25万人得病或死亡
源总量的 3%,这 3%的淡水中,可直接饮用的又只有 0.5%。所以说,水是宝贵的资源,是 生命之泉。 。 但目前水污染相当普遍而又严重。“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 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 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这些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化合物等有毒 物质,致病微生物,各种废弃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未加处理的工业废 水、生活废水和医院污水。 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我国 70%以上的河流遭受不同程度污染。长江沿岸每年排入的 污水高达 200 亿吨,部分支流出现藻类大量繁殖的“水华”现象,沿岸的一些城市已不 能直接取到符合标准的饮用水。环保专家发出警告,如果再不及时保护,十年内长江就可 能变成第二条黄河。今年年初,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专家组,对黄河水污染的状况 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黄河干流近 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此外, 湖泊和海湾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就是地下水也难逃厄运。 。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等可引起传染病的蔓延。医 务人员曾经发现,江苏省兴化县患伤寒病的人竟占全县总人数的万分之一,患者都是中小 学生和青壮年。据调查,其中因喝生水而引起伤寒病传播的人占 75%以上。这一事例说 明,水污染可以导致伤寒这一类疾病的产生和传播。污水中的汞、镉、铬、铅等金属化合 物更危险,它们进入人体后造成慢性中毒,一旦发现就无法遏止。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 查,世界上有 70%的人喝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现在世界上每年有 1500 万 5 岁以下的 儿童死亡,死亡原因大多与饮水有关。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每天有 2.5 万人由于饮用污染 的水而得病或由于缺水而死亡。 水污染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损失和影响。2004 年沱江被四川化工厂排放 的污水污染,下游内江市停水持续 26 天,逾百万人受影响,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2005 年吉林石化发生爆炸,危害人体健康的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2006 年 二三月间,白洋淀再次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当地渔民损失惨重,“华北明珠”白洋淀风 光不再,游客寥寥。 现在,治理水污染已成了人类生死攸关的大问题。治理水污染,一定要统一规则,综 舍治理,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5.下列不能作为“水污染相当普遍而又严重”依据的一项是 严重的黄河。 A.水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要素,然而占地球水资源总量 3%的淡水资源中,只有 0.5% 可以直接饮用,比例很低。 B.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化合物等在内的大量污染物排入河流,导致我国目前 70%以上的 河流遭受不同程度污染。 C.长江部分支流出现藻类大量繁殖现象。专家警告,长江将有可能变成第二条污染严重 的黄河。 D.经过对黄河水污染状况的分析,发现黄河干流近 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 水体功能。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有毒物质等可引发传染病,导致伤寒这一类疾病蔓延。 B.未加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医院污水大量排入长扛,沿岸一些城市已不能 直接取到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C.污水中的金属化合物进入人体后造成的慢性中毒很难发现,发现时已经无法治愈了。 D.据调查,世界上有 70%的人喝了受到污染的水,致使每天有 2.5 万人得病或死亡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江沿岸每年排入的污水高达200亿吨,已经丧失了自身的水体功能。 B.受河流污染的影响,海湾和湖泊的污染也相当严重,有的地方连地下水都不能饮用。 C.水污染相当普遍而又严重,原因之一是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D.水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长此以往,许多地方优美的自然风光将不复存在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汉乾祐中人,为成德军牙将。节帅武行德见其端懿,指谓 左右曰:“此远大器,非常流也。”周太祖贵妃张氏,彬从母也。周祖受禅,召彬归京师。 隶世宗帐下,从镇澶渊,补供奉官,擢河中都监。蒲帅王仁镐以彬帝戚,尤加礼遇。彬执 礼益恭:公府燕集,端简终日,未尝旁视。仁镐谓从事曰“老夫自谓夙夜匪懈.及见监军矜 严,始觉己之散率也。” 显德三年,迁西上阁门使。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之礼,一无所受。吴 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逐受而籍 之以归,悉上送官。世宗强还之,彬始拜赐,悉以分遗亲旧而不留一钱。出为晋州兵马都 监。一日,与主帅暨宾从环坐于野,会邻道守将走价驰书来诣,使者素不识彬,潜问人 曰:“孰为曹监军?”有指彬以示之,使者以为绐己,笑曰:“岂有国戚近臣,而衣弋绨袍、 坐素胡床者乎?”审视之,方信 初,太租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由是嚣重焉。建隆二年,迁客省 使,与王全斌、郭进领骑兵攻河东平乐县,降其将王超、侯霸荣等千八百人,俘获千令 人。二早冬,伐蜀,诏以刘光救为归州行营前军副部署,彬为都监。峡中郡县悉下,诸将 咸欲屠城以逞其欲,彬独申令戢下,所至悦服。上闻,降诏褒之。两川平,全斌等昼夜宴 夺无已,蜀人莤之。彬屡请旋师,全斌等不从。俄而全师雄等枹 乱,拥众十万,彬复与光毅破之于新繁,卒平蜀乱。时诸将多取子女王玉帛,彬橐中唯图 书、衣衾而已。及还,上尽得其状,以全斌哥属吏。谓彬请介廉谨,授宣徽南院使、义成 军节度使 (节选自《宋之·曹彬列传》) [注]①规:(d)相见。②绐:欺騙。③太祖:此处指柬大祖。④栽:收敛,约束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始觉己之散率也 B.「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 L臣闻求木之长者 以刀劈狼首 C.「由是器重焉 D.「诸将咸欲屠城以逞其欲 青麻头伏焉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于 9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曹彬清廉的一组是 ①公府燕集,端简终日,未尝旁视②私觌之礼,一无所受③遂受而籍之以归,悉 上送官④岂有国戚近臣,而衣弋绨袍、坐素胡床者乎⑤彬独申令戢下,所至悦服 ⑥彬橐中唯图书、衣衾而已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⑧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蒲州节度使王仁镐因为曹彬的姨妈是周太祖的贵妃,所以对曹彬格外以礼相待。曹彬 在礼节上的恭谨,以及在节度使府举行的宴会上的良好表现,很受王仁镐的赞赏 B.曹彬出使吴越时,吴越人送了很多东西给他,曹彬再三推辞,最终接受了礼物,但回 到京城,曹彬便将礼物全部上送到官府,后来,把自己分得的礼物全给了亲朋故友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江沿岸每年排入的污水高达 200 亿吨,已经丧失了自身的水体功能。 B.受河流污染的影响,海湾和湖泊的污染也相当严重,有的地方连地下水都不能饮用。 C.水污染相当普遍而又严重,原因之一是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D.水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长此以往,许多地方优美的自然风光将不复存在。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10 题。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汉乾祐中人,为成德军牙将。节帅武行德见其端懿,指谓 左右曰:“此远大器,非常流也。”周太祖贵妃张氏,彬从母也。周祖受禅,召彬归京师。 隶世宗帐下,从镇澶渊,补供奉官,擢河中都监。蒲帅王仁镐以彬帝戚,尤加礼遇。彬执 礼益恭;公府燕集,端简终日,未尝旁视。仁镐谓从事曰“老夫自谓夙夜匪懈.及见监军矜 严,始觉己之.散率也。” 显德三年,迁西上阁门使。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①之礼,一无所受。吴 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逐受而籍 之以归,悉上送官。世宗强还之,彬始拜赐,悉以分遗亲旧而不留一钱。出为晋州兵马都 监。一日,与主帅暨宾从环坐于野,会邻道守将走价驰书来诣,使者素不识彬,潜问人 曰:“孰为曹监军?”有指彬以示之,使者以为绐②己,笑曰:“岂有国戚近臣,而衣弋绨袍、 坐素胡床者乎?”审视之,方信。 初,太租③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由是嚣重焉.。建隆二年,迁客省 使,与王全斌、郭进领骑兵攻河东平乐县,降其将王超、侯霸荣等千八百人,俘获千令 人。二早冬,伐蜀,诏以刘光救为归州行营前军副部署,彬为都监。峡中郡县悉下,诸将 咸欲屠城以逞其.欲,彬独申令戢④下,所至悦服。上闻,降诏褒之。两川平,全斌等昼夜宴 饮,不恤军士,部下渔夺无已,蜀人苦之。彬屡请旋师,全斌等不从。俄而全师雄等构 乱,拥众十万,彬复与光毅破之于新繁,卒平蜀乱。时诸将多取子女王玉帛,彬橐中唯图 书、衣衾而已。及还,上尽得其状,以全斌哥属吏。谓彬请介廉谨,授宣徽南院使、义成 军节度使。 (节选自《宋之·曹彬列传》) [注]①规:(dí)相见。 ②绐:欺骗。 ③太祖:此处指柬大祖。 ④栽:收敛,约束。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始觉己之.散率也 B. 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 臣闻求木之.长者 以.刀劈狼首 C. 由是器重焉. D. 诸将咸欲屠城以逞其.欲 青麻头伏焉.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于 9 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曹彬清廉的一组是 ①公府燕集,端简终日,未尝旁视 ②私觌之礼,一无所受 ③遂受而籍之以归,悉 上送官 ④岂有国戚近臣,而衣弋绨袍、坐素胡床者乎 ⑤彬独申令戢下,所至悦服 ⑥彬橐中唯图书、衣衾而已 A. ①③⑤ B.②④⑥ C. ①④⑤ D.②⑧⑥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蒲州节度使王仁镐因为曹彬的姨妈是周太祖的贵妃,所以对曹彬格外以礼相待。曹彬 在礼节上的恭谨,以及在节度使府举行的宴会上的良好表现,很受王仁镐的赞赏。 B.曹彬出使吴越时,吴越人送了很多东西给他,曹彬再三推辞,最终接受了礼物,但回 到京城,曹彬便将礼物全部上送到官府,后来,把自己分得的礼物全给了亲朋故友
自己不留一文钱。 C.乾德二年冬天,宋军讨伐后蜀,曹彬担任都监。宋军将三峡一带的郡县全部攻克后 将领们都想进行大屠杀来满足欲望,只有曹彬发布命令约束部下,他的部下所到之 处,百姓都心悦诚服 D.平定两川地区不久,曹彬又与刘光毅合力平定宁全师雄等人的叛乱。当那些将领们 大肆掠夺百姓的女子宝玉丝帛时,曹彬的行装内却只有图书和衣被,曹彬在川的表现 受到太祖的高度评价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节帅武行德见其端懿,指谓左右曰:“此远大器,非常流也。”(5分) 译文: (2)两川平,全斌等昼夜宴饮,不恤军士,部下渔夺无已,蜀人苦之。(5分) 译文: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睛,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义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 注: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4分) 答 (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3)补写出下面的名句或作者、出处。(任选一小题,5分) 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自己不留一文钱。 C.乾德二年冬天,宋军讨伐后蜀,曹彬担任都监。宋军将三峡一带的郡县全部攻克后, 将领们都想进行大屠杀来满足欲望,只有曹彬发布命令约束部下,他的部下所到之 处,百姓都心悦诚服。 D.平定两川地区不久,.曹彬又与刘光毅合力平定宁全师雄等人的叛乱。当那些将领们 大肆掠夺百姓的女子宝玉丝帛时,曹彬的行装内却只有图书和衣被,曹彬在川的表现 受到太祖的高度评价。 第 II 卷 (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节帅武行德见其端懿,指谓左右曰:“此远大器,非常流也。”(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两川平,全斌等昼夜宴饮,不恤军士,部下渔夺无已,蜀人苦之。(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定 风 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义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1) 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补写出下面的名句或作者、出处。(任选一小题,5 分)ˉ ⑴ ① 而 世 之 奇 伟 、 瑰 怪 、 非 常 之 观 , 常 在 于 险 远 , 而 人 之 所 罕 至 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雪却输梅一段香。(卢将坡《雪梅》)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②映阶碧草自春色, 杜甫《蜀相》) 青风半夜鸣蝉。 《西江月》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慢慢走,欣赏啊!” 一人生的艺术化 ①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 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 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 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②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 有的美点! ③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 或增减。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比如陶渊明的《饮酒》诗本来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把“见”字误印为“望”字,原文的自然与物相遇相 得的神情便完全丧失。这种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 格的表现。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不肯为五斗米折 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 为陶渊明。下狱不肯脱逃,临刑时还叮咛嘱咐还邻人一只鸡的债,是苏格拉底的生命史中 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否则他便失其为苏格拉底。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 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④“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 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景物变动不居,情 趣亦自生生不息。在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断衡阳之浦。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将坡《雪梅》) ⑵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而 后 人 哀 之 ; 后 人 哀 之 而 不 鉴 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杜牧·《阿房宫赋》) ②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 ________ 《西江月》)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 17 题。 “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的艺术化 ①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 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 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分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 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②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③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 或增减。一字一句之中都可以见出全篇精神的贯注。比如陶渊明的《饮酒》诗本来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把“见”字误印为“望”字,原文的自然与物相遇相 得的神情便完全丧失。这种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 格的表现。大而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都没有一件和全人格相冲突。不肯为五斗米折 腰向乡里小儿,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 为陶渊明。下狱不肯脱逃,临刑时还叮咛嘱咐还邻人一只鸡的债,是苏格拉底的生命史中 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否则他便失其为苏格拉底。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 去惊赞,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④“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 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情趣本来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景物变动不居,情 趣亦自生生不息。在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
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⑤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西施 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 姿态,只能引人嫌恶。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 伪的表现。“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 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的情趣,便现出 怎样的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⑥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 多事情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 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 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觉得趣味”就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 看你对于许多事情能否欣赏 ⑦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 说:“慢慢走,欣赏啊!”朋友,在告别之前,我采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奉赠: ⑧“慢慢走,欣赏啊!”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有改动) 14.文中指出“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作者认为怎样的生活才是“完 美的生活”?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回答。(6分) 15.作者在阐述人生艺术化这一观点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答:方法: 好处 16.作者为什么要引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慢慢走,欣赏啊”作为本文的结尾?请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⑤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西施 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 姿态,只能引人嫌恶。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 伪的表现。“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 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的情趣,便现出 怎样的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⑥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 多事情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 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 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觉得趣味”就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 看你对于许多事情能否欣赏。 ⑦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 说:“慢慢走,欣赏啊!”朋友,在告别之前,我采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奉赠: ⑧“慢慢走,欣赏啊!”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有改动) 14. 文中指出“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作者认为怎样的生活才是“完 美的生活”?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回答。(6 分) 答: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作者在阐述人生艺术化这一观点时,采用了什么方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 分) 答: 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为什么要引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慢慢走,欣赏啊”作为本文的结尾? 请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说“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 六、(15分) 18.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3个关键词。(6分) 今年我市将首次大规模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表现评价,且其评价等级将与学生 升学有关。昔通高中录取将改变过去以升学考试各科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招生惟一依据的做 法,采取考试分数、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等级以及政策性加分相结合的办法,择优录取 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以整 体叙述,展示学生的潜能和特长;第二部分为三年综合素质表现评价等级。综合素质表现 评价参考初中三年中学生的成长记录和学生自评、互评的相关蛄粟,等故分为A、B、C D四级。教育部门表示,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工作在九年级下期完成 答 19.请为下面漫画拟一个题目,并写出它的寓意.(3分) II /7/ n地 Q认 题目: 寓意 (2分) 20.“2006年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于4月13日在成都举行。为了向来宾介绍四川,请 为组委会拟写一则推介四川旅游资源的广告词。要求:①在九寨沟、峨眉山、武侯
17. 作者说“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5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 分) 18.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 3 个关键词。(6 分) 今年我市将首次大规模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表现评价,且其评价等级将与学生 升学有关。昔通高中录取将改变过去以升学考试各科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招生惟一依据的做 法,采取考试分数、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等级以及政策性加分相结合的办法,择优录取 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以整 体叙述,展示学生的潜能和特长;第二部分为三年综合素质表现评价等级。综合素质表现 评价参考初中三年中学生的成长记录和学生自评、互评的相关蛄粟,等故分为 A、B、C、 D 四级。教育部门表示,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工作在九年级下期完成。 答: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请为下面漫画拟一个题目,并写出它的寓意. (3 分) 题目:_______________ (1 分)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0. “2006 年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于 4 月 13 日在成都举行。为了向来宾介绍四川,请 为组委会拟写一则推介四川旅游资源的广告词。要求:①在九寨沟、峨眉山、武侯
祠、都江堰、杜甫草堂等旅游资源中至少选择三项;②应写出所选对象的特点;③至 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④不超过50个字。(6分) 七、(60分) 21.请以“家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西钦州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2分,每小题3分) 1.B(A项璜一潢;C项莘shen;D项诘j炼一练) 2.A(B项“2005年成都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应使用书名号:C项逗号都 应为问号:D项顿号多余。) 3.D(“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一晃就消逝;A项“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 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语义表达刚好相反:B项“寻章摘句 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指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 现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C项“不绝如缕”指形势危急或声音悠长) 4.DA项误用介词,“把”应为“让”;B项“感到质疑”动宾搭配不当:C项句 式杂糅,要么说“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要么说“在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 问题上”,不能杂在一起说) 、(9分,每小题3分) 5.A(A项说明可直接饮用的淡水资源稀缺而宝贵,并非污染所致,答非所问。) 6.B(A项中“有毒物质直接导致中毒”错:C项中“很难发现”的信息与原文不 符:D项中“得病或死亡的原因并非都是喝了受污染的水”错) 7.A(A项推断不正确,原文信息不能推知长江“已经”丧失水体功能:B项由地 下水难逃厄运推知:C项由治理水污染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推知:D项由“华 北明珠”白洋淀已经污染等信息推知) 、(9分:每小题3分) 8.C(C项前“焉”为代词:后“焉”为兼词,作“于之(是)”讲;A项“之
祠、都江堰、杜甫草堂等旅游资源中至少选择三项;②应写出所选对象的特点;③至 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④不超过 50 个字。(6 分) 七、(60 分) 21. 请以“家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 800 字。 广西钦州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 B (A 项 璜—潢;C 项 莘 shēn;D 项 诘 jié 炼—练) 2.A(B 项“2005 年成都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应使用书名号;C 项逗号都 应为问号;D 项顿号多余。) 3.D(“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一晃就消逝;A 项“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 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语义表达刚好相反;B 项“寻章摘句”: 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指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 现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C 项“不绝如缕”指形势危急或声音悠长) 4.D(A 项 误用介词,“把”应为“让”;B 项“感到质疑”动宾搭配不当;C 项句 式杂糅,要么说“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要么说“在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 问题上”,不能杂在一起说)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5.A(A 项说明可直接饮用的淡水资源稀缺而宝贵,并非污染所致,答非所问。) 6.B(A 项中“有毒物质直接导致中毒”错;C 项中“很难发现”的信息与原文不 符;D 项中“得病或死亡的原因并非都是喝了受污染的水”错) 7.A(A 项推断不正确,原文信息不能推知长江“已经”丧失水体功能;B 项由地 下水难逃厄运推知;C 项由治理水污染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推知;D 项由“华 北明珠”白洋淀已经污染等信息推知)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8.C(C 项前“焉”为代词;后“焉”为兼词,作“于之 (是) ”讲;A 项“之
均为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以”均为介词,作“用”讲;D项“其”均 为代词,作“他们的”讲) 9.D(①表现曹彬为官恭谨(或表现曹彬庄重严肃)④旁人之言,表现曹彬简朴⑤ 表现曹彬治军严谨,未有廉洁意,后句表现其结果) 10.B(曹彬并没有分得礼物,而是周世宗强要把曹彬上交的礼物还给他,曹彬将被 还的礼物全给了亲朋故旧) 四、(23分) 11.(1)节度史武行德见他行为正直,品德美好,指着曹彬对身边的人说:“他将来是 能成就大事的人才,不是一般的人。”(译出大意计2分,落实“端”“左右”“非常”各 计1分) (2)两川地区平定后,王全斌等人昼夜举行宴会饮酒作乐,不体恤部下军士,部下到处 抢劫掠夺没有止境,四川百姓对此感到非常痛苦。(译出大意计2分,落实“恤”“已” “苦”各计1分) 12.(1)词人是二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冲雨(2分),不畏艰难、镇 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2分)。(2)词中仅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 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2分),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 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2分)。(对 简朴”和“深意”的分析各计2分,若从语言风格分析“简朴”也可得分。) 13.(1)①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②渔舟唱晚雁阵惊寒《滕王阁序》③梅须逊雪三分白 (2)①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②隔叶黄鹂空好音③明月别枝惊鹊辛弃 疾 五、(22分) 14.①具有完整的人格,每个细节都要追求完美:②言行风采中充满至性深情:③自 然而不虚伪,本色而不俗滥;④富有情趣,以欣赏的眼光看待生活。(共6分,每点2分 答对三点计6分,意思相近即可) 15.①方法:类比(类比论证).(1分)好处:①能更好地阐明人生艺术化的观点 把抽象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②使说理生动形象,易于激发阅读的兴趣。(答对1点计2 分,共4分) 6.①回扣文章题目(点题):②作者认为人生之路就像风光秀丽的阿尔卑斯山路一 样,风景极美,需要慢慢欣赏:③作者劝告人们对待生活不要走马观花,要严肃认真,努
均为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 项“以”均为介词,作“用”讲;D 项“其”均 为代词,作“他们的”讲) . 9.D(①表现曹彬为官恭谨(或表现曹彬庄重严肃) ④旁人之言,表现曹彬简朴⑤ 表现曹彬治军严谨,未有廉洁意,后句表现其结果) . 10.B(曹彬并没有分得礼物,而是周世宗强要把曹彬上交的礼物还给他,曹彬将被 还的礼物全给了亲朋故旧) 四、(23 分) 11.(1)节度史武行德见他行为正直,品德美好,指着曹彬对身边的人说:“他将来是 能成就大事的人才,不是一般的人。”(译出大意计 2 分,落实“端”“左右”“非常”各 计 1 分) . · (2)两川地区平定后,王全斌等人昼夜举行宴会饮酒作乐,不体恤部下军士,部下到处 抢劫掠夺没有止境,四川百姓对此感到非常痛苦。(译出大意计 2 分,落实“恤”“已” “苦”各计 1 分) 12.(1)词人是二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冲雨(2 分),不畏艰难、镇 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2 分)。(2)词中仅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 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2 分),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 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2 分)。(对 “简朴”和“深意”的分析各计 2 分,若从语言风格分析“简朴”也可得分。) 13.(1)①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②渔舟唱晚雁阵惊寒《滕王阁序》③梅须逊雪三分白 (2)①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②隔叶黄鹂空好音 ③明月别枝惊鹊辛弃 疾 五、(22 分) 14.①具有完整的人格,每个细节都要追求完美;②言行风采中充满至性深情;③自 然而不虚伪,本色而不俗滥;④富有情趣,以欣赏的眼光看待生活。(共 6 分,每点 2 分, 答对三点计 6 分,意思相近即可) 15.①方法:类比(类比论证).(1 分)好处:①能更好地阐明人生艺术化的观点, 把抽象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②使说理生动形象,易于激发阅读的兴趣。(答对 1 点计 2 分,共 4 分) 16.①回扣文章题目(点题);②作者认为人生之路就像风光秀丽的阿尔卑斯山路一 样,风景极美,需要慢慢欣赏;③作者劝告人们对待生活不要走马观花,要严肃认真,努
力去创造人生、欣赏人生:④语言亲切自然,让自己的主张更易于读者接受。(每点2 分,答对三点计6分,意思相近即可) 17.①谈出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②举出实例进行合理阐述(2分):③整体 表述语言通畅(重分) 六、(15分) 18.参考答案:初中升学(或初中毕业、高中招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或综合 评价、评价等级)、招生依据(或升学依据)(每个2分,答对三个计6分 19.参考答案:标题:吹牛(1分):寓意:讽刺了现实中说大话、说空话、不干实 事的社会现象(2分) 20.参考答案略。写出特点(2分):修辞方法运用恰当(2分);语言表达符合广告 词的特点(2分) 七、(60分)21.参见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力去创造人生、欣赏人生;④语言亲切自然,让自己的主张更易于读者接受。 (每点 2 分,答对三点计 6 分,意思相近即可) 17.①谈出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 分);②举出实例进行合理阐述(2 分);③整体 表述语言通畅(重分)。 六、(15 分) 18.参考答案:初中升学(或初中毕业、高中招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或综合 评价、评价等级)、招生依据 (或升学依据) (每个 2 分,答对三个计 6 分) 19.参考答案:标题:吹牛(1 分);寓意:讽刺了现实中说大话、说空话、不干实 事的社会现象(2 分)。 20.参考答案略。写出特点 (2 分);修辞方法运用恰当(2 分);语言表达符合广告 词的特点(2 分)。 、 七、(60 分) 21.参见 2008 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