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格 中医内科 罗月中
中医内科 罗 月 中
目的要求 了解关格的概念及定义 2.明确关格的病因病理及病变部位。 3.熟悉关格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了解关格的预后
1. 了解关格的概念及定义。 2. 明确关格的病因病理及病变部位。 3. 熟悉关格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 了解关格的预后。 目的要求:
概述 小便不通名曰关,呕吐不止名曰格, 小便不通与呕吐不止并见名曰关格 属于内科危重证,多由水肿、癃闭、 淋证等病证发展而来 乃因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利,浊邪 内蕴所致
• 小便不通名曰关,呕吐不止名曰格, 小便不通与呕吐不止并见名曰关格。 • 属于内科危重证,多由水肿、癃闭、 淋证等病证发展而来。 • 乃因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利,浊邪 内蕴所致。 一、概 述
、病因病机 (一)病因病机: 1、水肿、淋证、癃闭等病证,反复发作,迁延日久, 脾肾阴阳衰惫。 2、上述病证基础上感受外邪或劳倦内伤(饮食不节、 忧思、酒色)脾肾阴阳加速衰减。 脾阳亏损,肾阳衰徼,气不行水,阳不化水,水 阻气滞,三焦通道不利,浊毒内蕴,壅塞三焦,清气 不得升,浊阴不得降所致。 3、中毒、严重感染、休克、出血热、败血症等邪毒 太盛,壅滞三焦,浊毒不得下降反升
(一)病因病机: 1、水肿、淋证、癃闭等病证,反复发作,迁延日久, 脾肾阴阳衰惫。 2、上述病证基础上感受外邪或劳倦内伤(饮食不节、 忧思、酒色)脾肾阴阳加速衰减。 脾阳亏损,肾阳衰微,气不行水,阳不化水,水 阻气滞,三焦通道不利,浊毒内蕴,壅塞三焦,清气 不得升,浊阴不得降所致。 3、中毒、严重感染、休克、出血热、败血症等邪毒 太盛,壅滞三焦,浊毒不得下降反升。 二、病因病机
(二)病机转化: 阴阳互根,肾阳亏虚,阳损及阴,肝肾阴虚, 肝阳偏亢,虚风内动。如耗尽真阴,则阴阳离决。 2.水湿内蕴,化为痰浊,上犯蒙蔽心窍,或痰 蕴化热,痰热内陷心包,进而正不胜邪,气脱阳 亡 3.湿浊遏阻,进一步加重脾肾阳虚,及至肾阳 衰败,正虚不复,内闭外脱,阴竭阳亡
1.阴阳互根,肾阳亏虚,阳损及阴,肝肾阴虚, 肝阳偏亢,虚风内动。如耗尽真阴,则阴阳离决。 2. 水湿内蕴,化为痰浊,上犯蒙蔽心窍,或痰 蕴化热,痰热内陷心包,进而正不胜邪,气脱阳 亡。 3. 湿浊遏阻,进一步加重脾肾阳虚,及至肾阳 衰败,正虚不复,内闭外脱,阴竭阳亡。 (二)病机转化:
病理:脾肾衰败,浊毒内盛 病位:脾、胃、肾、膀胱、三焦;涉及心、肝。 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并见,寒热错杂。 预后:积极治疗或配合透析,可带病延年
病理:脾肾衰败,浊毒内盛 病位:脾、胃、肾、膀胱、三焦;涉及心、肝。 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并见,寒热错杂。 预后:积极治疗或配合透析,可带病延年
诊断 病史:水肿、淋证、癃闭等病史。或中毒、 瘟疫等 2、临床表现:尿少甚则尿闭,恶心呕吐。小 便不通在前,继之出现呕吐。 3、体征:面色萎黄,或有浮肿 4、实验室检查: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 5、与现代医学有关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
1、病史:水肿、淋证、癃闭等病史。或中毒、 瘟疫等 2、临床表现:尿少甚则尿闭,恶心呕吐。小 便不通在前,继之出现呕吐。 3、体征:面色萎黄,或有浮肿 4、实验室检查: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 5、与现代医学有关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 三、诊断
6、鉴别诊断: (1)走哺:呕吐伴有大小便不通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因呕吐不禁而致大小便不通利。病位在肠。治疗得 当,预后一般较好。相似于西医的肠梗阻。 (2)癃闭:排尿困难,尿量减少,甚则点滴全无的 疾病。不伴呕吐。但癃闭可发展为关格。 (3)水肿:当有浮肿、尿少、恶心表现时类似关格, 但以浮肿为主,如反复发作不愈,可发展为关格, 是因果关系
6、鉴别诊断: (1)走哺:呕吐伴有大小便不通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因呕吐不禁而致大小便不通利。病位在肠。治疗得 当,预后一般较好。相似于西医的肠梗阻。 (2)癃闭:排尿困难,尿量减少,甚则点滴全无的 疾病。不伴呕吐。但癃闭可发展为关格。 (3)水肿:当有浮肿、尿少、恶心表现时类似关格, 但以浮肿为主,如反复发作不愈,可发展为关格, 是因果关系
四、辩证论治 ()辩证 1、扼证候特征: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 尿闭在先,呕吐继之 兼症复杂;病情危重 2、辨病情进展阶段: (1)正虚邪实,湿浊困聚 (2)肾元衰竭,浊邪壅闭: (3)五脏衰败,诸症叠出: 3、辨浊邪所犯、所化: (1)浊邪犯中焦 (2)浊邪泛上焦 邪从寒湿化 浊郁而热化 (3)浊邪犯下焦 4、辨虚损脏腑:
(一)辩证 1、扼证候特征: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 尿闭在先,呕吐继之; 兼症复杂;病情危重。 2、辨病情进展阶段: (1)正虚邪实,湿浊困聚: (2)肾元衰竭,浊邪壅闭: (3)五脏衰败,诸症叠出: 3、辨浊邪所犯、所化: (1)浊邪犯中焦 (2)浊邪泛上焦 (3)浊邪犯下焦 4、辨虚损脏腑: 邪从寒湿化 浊郁而热化 四、辩证论治
二)治疗: 1、原则:治本当缓,治标当急 2、方法:治本缓补,阴阳兼顾,刚柔相济 长期调理。 治标祛浊,方法有三: (1)芳香化浊;(2)和胃降浊;(3)通腑泄浊。 3、配合其它疗法: (1)灌肠疗法:大黄灌肠液保留灌肠。 (2)针灸疗法: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 耳针:刺膀胱、内分泌 艾灸:气海、天枢。 4、注意:祛邪
1、原则:治本当缓,治标当急 2、方法:治本缓补,阴阳兼顾,刚柔相济。 长期调理。 治标祛浊,方法有三: (1)芳香化浊;(2)和胃降浊;(3)通腑泄浊。 3、配合其它疗法: (1)灌肠疗法:大黄灌肠液保留灌肠。 (2)针灸疗法: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 耳针:刺膀胱、内分泌。 艾灸:气海、天枢。 4、注意:祛邪 (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