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58分) 5下列对加点词“相”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相:互相 B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相:容貌,貌相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辅助 D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相:引盲人行走的人 6.下列对加点词“谢”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阿母谢媒人 谢:感谢 B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谢:辞别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告诚 7.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要没有、要不是 B书不能悉意 悉:全 C.望陛下亲之信之 信:信任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兴:兴起 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余嘉其能行古道 行:实行,施行 B张良出,要项伯 要:需要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赠送、给予 D作《师说》以贻之 贻:送给 9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径造庐访成 造:到 B.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知:了解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达到 D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质:质地、底子 10.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效则治臣之罪 治:处理、处治 B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质:典当,抵押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灭族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断绝 l1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走:奔向、趋向 B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左:古代地理上常以东为左 C.王曰:“何坐?”曰:“坐盗 坐:犯罪、牵连治罪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坐:坐着 1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爱:形容词,心爱的 B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爱:动词,爱护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动词,喜欢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爱:动词,喜爱、爱好 13.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本:名词,重要的地方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人欤?本:动词,推原、考察
二、文言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5.下列对加点词“相”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相:互相 B.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相:容貌,貌相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辅助 D.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引盲人行走的人 6.下列对加点词“谢”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阿母谢媒人 谢:感谢 B.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谢:辞别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告诫 7.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要没有、要不是 B.书不能悉意 悉:全 C.望陛下亲之信之 信:信任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兴:兴起 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余嘉其能行古道 行:实行,施行 B.张良出,要项伯 要:需要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赠送、给予 D.作《师说》以贻之 贻:送给 9.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径造庐访成 造:到……去 B.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知:了解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致:达到 D.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质:质地、底子 10.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效则治臣之罪 治:处理、处治 B.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质:典当,抵押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灭族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断绝 11.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走:奔向、趋向 B.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左:古代地理上常以东为左 C.王曰:“何坐?”曰:“坐盗。” 坐:犯罪、牵连治罪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坐着 1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爱:形容词,心爱的 B.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爱:动词,爱护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动词,喜欢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爱:动词,喜爱、爱好 13.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本:名词,重要的地方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人欤? 本:动词,推原、考察
C.此之谓失其本 本:形容词,本来的、原来的 D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本:副词,本来、原来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兵:名词,士兵 B赵亦盛设兵待秦,秦不敢动 兵:名词,军队 C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兵:名词,士卒 D左右欲兵之 兵:动词,用兵器攻击、刺杀 15.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察:动词,观察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察:动词,明察 C.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察:动词,了解、明白 D前太守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察:动词,观察 16.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乘彼境垣,以望复关 乘:介词,趁着,凭借 B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乘: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C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乘:动词,驾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乘:介词,凭着、趁着 17.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谢客就车 就:动词,上 B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就:动词,就着 C.臣请就汤镬 就:动词,走近、靠近 D连辟公府不就 就:动词,赴任、就职 1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举:动词,攻下、占领 B举类迩而见义远 举:动词,举起、抬起 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举:动词,举行、发动 D是以众议举宠为都督 举:动词,推举任命 1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D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C.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D大王来何操? 2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儿寒乎?欲食乎? B.技盖至此乎? C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D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2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C.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C.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形容词,本来的、原来的 D.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本:副词,本来、原来 14.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兵:名词,士兵 B.赵亦盛设兵待秦,秦不敢动 兵:名词,军队 C.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兵:名词,士卒 D.左右欲兵之 兵:动词,用兵器攻击、刺杀 15.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察:动词,观察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察:动词,明察 C.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 察:动词,了解、明白 D.前太守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察:动词,观察 16.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乘:介词,趁着,凭借 B.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乘: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C.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乘:动词,驾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乘:介词,凭着、趁着 17.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谢客就车 就:动词,上 B.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就:动词,就着 C.臣请就汤镬 就:动词,走近、靠近 D.连辟公府不就 就:动词,赴任、就职 1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举:动词,攻下、占领 B.举类迩而见义远 举:动词,举起、抬起 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举:动词,举行、发动 D.是以众议举宠为都督 举:动词,推举任命 1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D.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C.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D.大王来何操? 2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儿寒乎?欲食乎? B.技盖至此乎? C.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 D.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2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C.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 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2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其若是,孰能御之 D若毒之乎?……更若役,复若赋 2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C.某所,而母立于兹D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 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D谨食之,时而献焉 2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哀吾生之须臾 B.顷之,执一象笏至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不知东方之既白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30.下列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①函梁君臣之首②一夫夜呼,乱者四应③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④沛公军霸上⑤火尚足以明也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⑦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⑧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⑨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⑩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①②④⑥⑧B①③④⑥⑩C②④⑤⑥⑧D.⑤⑥⑧⑨⑩ 3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几句的一项是 A火尚足以明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世之……非常之观,常在于险 32从句式看,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甚矣,汝之不惠②多于南亩之农夫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④梁,吾仇也⑤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⑥其势弱于秦 ⑦痛哉斯言⑧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A.①⑦/②⑥/③⑤/④/⑧ B.①④/②③/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⑧/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3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且相如素贱人。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戍卒叫,函谷举。④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文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58分) 5A(动作偏指一方,她)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2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其若是,孰能御之 D.若毒之乎?……更若役,复若赋 2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C.某所,而母立于兹 D.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 B.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D.谨食之,时而献焉 2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哀吾生之须臾 B.顷之,执一象笏至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不知东方之既白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30.下列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①函梁君臣之首 ②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③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④沛公军霸上 ⑤火尚足以明也 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⑦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⑧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⑨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⑩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①②④⑥⑧ B.①③④⑥⑩ C.②④⑤⑥⑧ D.⑤⑥⑧⑨⑩ 3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几句的一项是 A.火尚足以明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D.世之……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2.从句式看,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多于南亩之农夫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④梁,吾仇也 ⑤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⑥其势弱于秦 ⑦痛哉斯言 ⑧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A. ①⑦/②⑥/③⑤/④/⑧ B. ①④/②③/⑤⑥/⑦/⑧ C. ①②/③④/⑤⑧/⑥/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3.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且相如素贱人。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戍卒叫,函谷举。 ④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文言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5.A(动作偏指一方,她)
6A(谢绝) 7.B(动词,详尽叙述) 8.B(通“邀”,邀请) 9.B(主持,管理) 10D(横渡) 11D(介词,因为、由于) 12.C(动词,吝惜) 13.A(名词,树木之根) 14.A.【兵:用兵策略,战略。原句译文: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 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 15D(动词,举荐 16A(动词,登上) 17.B(动词,担任) l8.B(举:动词,举出、提出) 19.D(D项表因果:A、B、C项均表修饰。) 20.D(D项作宾语,前置;A、B、C项为代词,均作谓语。) 21.D(D项为助词,用于疑问句末表反诘语气,相当于”呢”:A、B、C项均为助词,疑问 语气,吗、呢。) 22.B(B项为副词,表出乎意料,竟然;A、C、D项均为副词,表顺承,就、才。)【注 意:A副词译为“于是就”B、D项加点词为副词,译为“才”。从意义的角度来说,A和 BD项也不同。】 23.D(D项活用为第一人称,其余A、B、C项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 24.D(D项为连词,表让步,尚且,还;其余为连词,表递进,况且,再说。) 25.C(C项为动词,像,好像;其余为代词,你、你们。 26.C(C项为名词,处所;其余为助词,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27.A(A项为动词,是:其余为介词,表被动,被。) 28.D(D项为代词,之;其余作状语,在哪里、从哪里。) 29.D(D项前者为动词,到:后者为代词,他。A项均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项均为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C均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 性 30.B 31.A(形容词作动词,其余为形容词作名词。) 32A(①⑦句为主谓倒装句;②⑥句为介词短语后置句;③⑤句为被动句,其中③句为动 词本身表被动;④句为判断句:⑧句为宾语前置句。) 33A(①与②同为判断句,③为被动句④主谓倒装。)
6.A(谢绝) 7.B(动词,详尽叙述) 8.B(通“邀”,邀请) 9.B(主持,管理) 10.D(横渡) 11.D(介词,因为、由于) 12.C(动词,吝惜) 13.A(名词,树木之根) 14.A.【兵:用兵策略,战略。原句译文: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 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 15.D(动词,举荐) 16.A(动词,登上) 17.B(动词,担任) 18.B(举:动词,举出、提出) 19. D (D 项表因果;A、 B、C 项均表修饰。) 20. D (D 项作宾语,前置;A、 B、C 项为代词,均作谓语。) 21. D(D 项为助词,用于疑问句末表反诘语气,相当于”呢”;A、 B、C 项均为助词,疑问 语气,吗、呢。) 22. B (B 项为副词,表出乎意料,竟然;A、 C、D 项均为副词,表顺承,就、才。)【注 意:A.副词,译为“于是,就”;B、D 项加点词为副词,译为“才”。从意义的角度来说,A 和 BD 项也不同。】 23. D (D 项活用为第一人称,其余 A、B、C 项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 24. D (D 项为连词,表让步,尚且,还;其余为连词,表递进,况且,再说。) 25. C (C 项为动词,像,好像;其余为代词,你、你们。) 26. C (C 项为名词,处所;其余为助词,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27. A (A 项为动词,是;其余为介词,表被动,被。) 28. D (D 项为代词,之;其余作状语,在哪里、从哪里。) 29. D (D 项前者为动词,到;后者为代词,他。A 项均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 项均为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C 均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 性。 30. B 31. A(形容词作动词,其余为形容词作名词。) 32.A( ①⑦句为主谓倒装句;②⑥句为介词短语后置句;③⑤句为被动句,其中③句为动 词本身表被动;④句为判断句;⑧句为宾语前置句。) 33.A(①与②同为判断句,③为被动句④主谓倒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