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石河子大学:《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大纲)《作物育种学各论》教学大纲 Lecture of Crop breeding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54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作物育种学各论》教学大纲 Lecture of Crop breeding 课题编号:0927900 开课学期:第八学期 课内总学时:36学时 课外总学时:10学时 实习天数:无 学分:2分 一、教学对象:农学专业本科种子产业化方向(方向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小 麦、棉花、玉米等几种主要农作物育种理论与育种技术的特殊性。 三、教学要求: 学习和掌握小麦、棉花、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以下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各作物育种工作发展的历史与主要栽培特点。 (二) 各作物品种在全国及新疆的区划,主要育种目标。 (三) 各作物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地位,在我因和新疆的品种资源及其主要特点。 (四) 各作物主要性状及其遗传的分析,包括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生育期、抗 病虫能力及抗横性。 (五) 各作物特有的育种技术。 四、教学内容(包括学时分配,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手段与方法) 第一章小麦育种 本章课内12学时,课外3学时。用图表及标本等辅助教学手段 第一节全国及新疆小麦育种工作的发展 (一)小麦的产量和面积 (二)建国以来小麦育种经历四个阶段 1、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 2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初期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 -1

- 1 - 《作物育种学各论》教学大纲 Lecture of Crop breeding 课题编号:0927900 开课学期:第八学期 课内总学时:36 学时 课外总学时:10 学时 实习天数:无 学分:2 分 一、 教学对象:农学专业本科种子产业化方向(方向选修课) 二、 教学目的: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小 麦、棉花、玉米等几种主要农作物育种理论与育种技术的特殊性。 三、 教学要求: 学习和掌握小麦、棉花、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以下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一) 各作物育种工作发展的历史与主要栽培特点。 (二) 各作物品种在全国及新疆的区划,主要育种目标。 (三) 各作物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地位,在我国和新疆的品种资源及其主要特点。 (四) 各作物主要性状及其遗传的分析,包括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生育期、抗 病虫能力及抗逆性。 (五) 各作物特有的育种技术。 四、 教学内容(包括学时分配,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手段与方法) 第一章 小麦育种 本章课内 12 学时,课外 3 学时。用图表及标本等辅助教学手段。 第一节 全国及新疆小麦育种工作的发展 (一)小麦的产量和面积 (二)建国以来小麦育种经历四个阶段 1、20 世纪 50 年代前中期 2、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至 70 年代初期 3、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期

4、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第二节国内外小麦育种发展趋势 (一)小麦育种目标的多样化 (二)重视育种的基础性研究 (三)多种育种方法并举,育种手段不断改良(四)正确育种策略的实现 第三节小麦品种的生态区划 (一)我国小麦品种的生态区划 1、北方冬麦区2、南方半春性或春性麦区3、春麦区 (二)新疆小麦品种的生态区划 1、冬麦区2、冬春麦兼种区 3、春麦区 第四节小麦的种质资源 (一)小麦及其近缘植物的分类 (二)小麦的分类 1、传统分类(以形态为依据)2、细胞学分类3、根据染色体差别分类 (三)我国及新疆小麦的主要种类 1、普通小麦 2、圆锥体小麦 3、硬粒小麦 4、密穗小麦 5、波兰小麦6、东方小麦 7、新疆小麦 (四)我国小麦地方品种的特点 1、早熟性 2、多花多实性 3、对异常自然环境的高度适应性 (五)新疆小麦地方品种的特点 第五节小麦的遗传与性状分析(重点) (一)细胞遗传 (二)形态特征 1、芒的特征2、颖的特征 3、轩粒的特征 4、杆的特征 5、叶的特征 6、穗的特征 (三)高产性状 1、产量结构2、株高3、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4、株型 (四)品质 1、加工品质 2、营养品质 (五)生理特性 1、早熟 2、抗早性 3、抗寒性 (六)抗锈性的遗传与选育方法 1、抗锈性的遗传形式2、抗锈育种的亲本选配3、抗锈育种杂交后代的选择 第六节小麦育种的几个问题 、育种形式 1、多点育种 2、穿梭育种3、开放育种 4、生态育种 二、杂种后代的处理 1、选择程序宜灵活 2、对杂种纯度要求应适可而止 三、育种规模宜大 第二章棉花育种 本章课内10学时,课外3学时,用图表及标本等辅助手段。 -2-

- 2 - 4、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 第二节 国内外小麦育种发展趋势 (一)小麦育种目标的多样化 (二) 重视育种的基础性研究 (三)多种育种方法并举,育种手段不断改良 (四)正确育种策略的实现 第三节 小麦品种的生态区划 (一)我国小麦品种的生态区划 1、北方冬麦区 2、南方半春性或春性麦区 3、春麦区 (二)新疆小麦品种的生态区划 1、冬麦区 2、 冬春麦兼种区 3、春麦区 第四节 小麦的种质资源 (一) 小麦及其近缘植物的分类 (二) 小麦的分类 1、传统分类(以形态为依据) 2、细胞学分类 3、根据染色体差别分类 (三) 我国及新疆小麦的主要种类 1、普通小麦 2、圆锥体小麦 3、硬粒小麦 4、密穗小麦 5、波兰小麦 6、东方小麦 7、新疆小麦 (四) 我国小麦地方品种的特点 1、 早熟性 2、多花多实性 3、对异常自然环境的高度适应性 (五)新疆小麦地方品种的特点 第五节 小麦的遗传与性状分析(重点) (一)细胞遗传 (二)形态特征 1、芒的特征 2、颍的特征 3、籽粒的特征 4、杆的特征 5、叶的特征 6、穗的特征 (三) 高产性状 1、产量结构 2、株高 3、生物学产量和收获指数 4、株型 (四) 品质 1、加工品质 2、营养品质 (五) 生理特性 1、早熟性 2、抗旱性 3、抗寒性 (六) 抗锈性的遗传与选育方法 1、抗锈性的遗传形式 2、抗锈育种的亲本选配 3、抗锈育种杂交后代的选择 第六节 小麦育种的几个问题 一、育种形式 1、多点育种 2、穿梭育种 3、开放育种 4、生态育种 二、杂种后代的处理 1、选择程序宜灵活 2、对杂种纯度要求应适可而止 三、育种规模宜大 第二章 棉花育种 本章课内 10 学时,课外 3 学时,用图表及标本等辅助手段

第一节棉花育种概况 (一)世界产棉国棉花育种动态 (二)我国棉花育种工作的发展 (三)新疆棉花育种工作进展 1、引种阶段 2、引种与育种结合阶段 3、以自育品种为主阶段 4、自育品种和引进抗病品种并重阶段 (四)棉花育种工作的特点 1、常异交作物 2、大株作物 3、转术性品的作物 4、工业原料作物 (五)我国及新疆棉花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品质育种未完全过关2、抗病育种跟不上3、缺乏早熟的丰产优质品种 第二节棉花的育种目标和区划 (一)棉花育种的一般目标 1、主立 2、优质 3、早熟 4、抗性强 5、适应于机械化栽培 6、利于综合利用 (二) 我闲煌花风 1、黄河流域棉区 2、长江流域棉区 3、西北内陆棉区 (三)新疆棉花区划 1、中熟棉亚区2、早中熟棉亚区 3、早熟棉亚区4、特早熟棉亚区 第三节棉花的品种资源 (一)棉属分类 (二)棉花的裁培种 1、陆地棉2、海岛棉3、亚洲棉4、草棉(非洲棉) 第四节棉花主要性状的分析(重点) (一)产量构成因素 1、单位面积株数 2、单株成铃数及分布 3、单铃重 4、衣分 (二)株型与叶型 1、株型:塔型、筒型、丛生型 2、叶型 3、丰产品种的理想株型与叶型 (三)早熟性 1、测定早熟性指标 2、早熟品种的特征特性 3、影响品种早熟的因素4、早熟性的遗传、 (四)纤维 1、纤维长度 2、纤维细度 3、纤维强度 4、纤维成熟度 (五)抗病虫性 1、抗病性 1 抗枯黄菱品种特征 (2)抗病机制 (3)抗病性的遗传 (4)抗黄菱病性与其他性状的遗传相关 -3

- 3 - 第一节 棉花育种概况 (一)世界产棉国棉花育种动态 (二)我国棉花育种工作的发展 (三)新疆棉花育种工作进展 1、引种阶段 2、引种与育种结合阶段 3、以自育品种为主阶段 4、自育品种和引进抗病品种并重阶段 (四)棉花育种工作的特点 1、常异交作物 2、大株作物 3、技术性强的作物 4、工业原料作物 (五)我国及新疆棉花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品质育种未完全过关 2、抗病育种跟不上 3、缺乏早熟的丰产优质品种 第二节 棉花的育种目标和区划 (一)棉花育种的一般目标 1、丰产 2、优质 3、早熟 4、抗性强 5、适应于机械化栽培 6、利于综合利用 (二) 我国棉花区划 1、黄河流域棉区 2、长江流域棉区 3、西北内陆棉区 (三) 新疆棉花区划 1、中熟棉亚区 2、早中熟棉亚区 3、早熟棉亚区 4、特早熟棉亚区 第三节 棉花的品种资源 (一)棉属分类 (二)棉花的栽培种 1、陆地棉 2、海岛棉 3、亚洲棉 4、草棉(非洲棉) 第四节 棉花主要性状的分析(重点) (一)产量构成因素 1、单位面积株数 2、单株成铃数及分布 3、单铃重 4、衣分 (二)株型与叶型 1、株型:塔型、筒型、丛生型 2、叶型 3、丰产品种的理想株型与叶型 (三)早熟性 1、测定早熟性指标 2、早熟品种的特征特性 3、影响品种早熟的因素 4、早熟性的遗传、 (四)纤维品质 1、纤维长度 2、纤维细度 3、纤维强度 4、纤维成熟度 (五)抗病虫性 1、抗病性 (1)抗枯黄萎品种特征 (2)抗病机制 (3)抗病性的遗传 (4)抗黄萎病性与其他性状的遗传相关

2、抗虫性 (1)棉花抗虫机制 (2)棉花的几种抗虫性状 (3)抗虫育种过程应注意的问题(4)抗虫育种工作的困难 第三章玉米育种 本章课内12学时,课外4学时。全章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节玉米育种概况 (一)玉米品种及杂交种在生产中的作用 1、品种间杂交种一般比普通品种增产10%-15% 2、自交系间杂交种一般比普通品种增产20%-30% (二)玉米育种方法的演变 】、混合选择 2、穗行(单株)选择 3、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4、自交系间杂交种的选育 (三)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特点 1、杂交容易成功:天然杂交率>95% 2、繁殖系数高:50-100以上 3、遗传变异丰富,性状变幅大 第二节玉米良种目标及区划 (一)玉米育种的一般目标 1、高立 2、优质 3、品质能适应各类品种不同的特殊需要 4、稳产5、生育期长短适宜合适6、适应机械化作业 (二)普通杂交玉米“理想型”育种目标性状 1.株高 2.节数 3.叶片与 4.株型 5.穗6.雄穗分枝 7灌浆期 8.抗病虫 9.营养品质好 10.根系发达,抗倒伏。 (三)我国玉米区划 1.北方春播玉米区2.黄淮海夏播玉米区 3.西南山地玉米区 4.南方丘陵玉米区5.西北灌溉玉米区 6.青藏高原玉米区 第三节玉米种质资源 (一)玉米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地位 (二)栽培玉米的分类 1.硬粒型2.马齿型 3.半马齿型4,霜质型 5.粉质型6。爆裂型 7.甜质型 8.有稃型9.甜粉型 (三)普通玉米品种的特点 1群体遗传基础复杂,个体间差异较大。 2.每个单株的遗传组成是杂合的。 3.一个玉米品种内常包含二个以上变种,如白颗白轴与红颖红轴。 4.群体优劣并存,产量受限,但适应性强,产量稳定。 (四) 1.硬粒型 2.马齿型 3.半马齿型 -4

- 4 - 2、抗虫性 (1)棉花抗虫机制 (2)棉花的几种抗虫性状 (3)抗虫育种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4)抗虫育种工作的困难 第三章 玉米育种 本章课内 12 学时,课外 4 学时。全章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节 玉米育种概况 (一)玉米品种及杂交种在生产中的作用 1、品种间杂交种一般比普通品种增产 10%-15% 2、自交系间杂交种一般比普通品种增产 20%-30% (二)玉米育种方法的演变 1、混合选择 2、穗行(单株)选择 3、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4、自交系间杂交种的选育 (三)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特点 1、杂交容易成功:天然杂交率>95% 2、繁殖系数高:50-100 以上 3、遗传变异丰富,性状变幅大 第二节 玉米良种目标及区划 (一)玉米育种的一般目标 1、高产 2、优质 3、品质能适应各类品种不同的特殊需要 4、稳产 5、生育期长短适宜合适 6、适应机械化作业 (二)普通杂交玉米“理想型”育种目标性状 1.株高 2.节数 3.叶片与叶鞘 4.株型 5.穗 6.雄穗分枝 7.灌浆期 8.抗病虫 9.营养品质好 10.根系发达,抗倒伏。 (三)我国玉米区划 1.北方春播玉米区 2.黄淮海夏播玉米区 3.西南山地玉米区 4.南方丘陵玉米区 5.西北灌溉玉米区 6.青藏高原玉米区 第三节 玉米种质资源 (一)玉米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地位 (二)栽培玉米的分类 1.硬粒型 2.马齿型 3.半马齿型 4.糯质型 5.粉质型 6.爆裂型 7.甜质型 8.有稃型 9.甜粉型 (三)普通玉米品种的特点 1.群体遗传基础复杂,个体间差异较大。 2.每个单株的遗传组成是杂合的。 3.一个玉米品种内常包含二个以上变种,如白颖白轴与红颖红轴。 4.群体优劣并存,产量受限,但适应性强,产量稳定。 5.种子繁殖简便。 (四)我国的玉米种质资源 1.硬粒型 2.马齿型 3.半马齿型

4.糯质型5.甜质型6.爆粒型 (五)新疆玉米地方品种资源 第四节玉米主要性状及其遗传的分析(重点) (一)主要质量性状 1、植株色泽:(1)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2)对花青素形成的影响 2.无叶舌 3籽粒鱼泽 4、籽粒质地:(1)甜质型:有三种类型(2)糯质型(3)粉质型与硬粒型 (二)产量性状 1、穗型 2、单株果穗数3、穗长4、穗行数 5、行粒数6、千粒重 7、出籽率8、单株粒重 (二)株刑 1、合理株型特征 2、合理株型高产的原因 3、株型的遗传:(1)株高(2)穗位高度(3)叶片数 (4)叶片着生角度(5)叶面积 (四)生育期 (五)配合力 1.自交系配合力的高低决定着杂交种产量的高低 2.自交系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影响其配合力的高低,不同来源的自交系间配合力较高 3.自交系配合力的高低决定于选系的基本群体优劣及基本株配合力的高低。故对基 本株(S0)测一般配合力很重要。 第五节玉米品质育种 (一)玉米品质育种的主要内容 (二)玉米蛋白质品质育种 1、玉米蛋白质含量的改良 2、玉米赖氨酸的遗传 3、利用02突变系进行高赖氨酸育种的策略和方法 (1)育种簧路 (2)高赖氨酸育种目标 (3)高赖氨酸玉米育种的方法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由于只讲三种繁殖方式不同的作物,要使学生能学会举一反三,对其他作物 的育种特点有所理解。 (二)学生必须加强课外自学,才有可能消化课堂讲授的内容 六、测试内容与方法 (一)、测试主要内容 第一 国内外小麦有种发展趋势:根据全国及新疆小麦生态区划,确定适于新疆小麦 引种的省区:根据染色体组差别进行小麦分类的方法,我国小麦地方品种的优缺点: -5

- 5 - 4..糯质型 5.甜质型 6.爆粒型 (五)新疆玉米地方品种资源 第四节 玉米主要性状及其遗传的分析(重点) (一)主要质量性状 1、植株色泽:(1)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 (2)对花青素形成的影响 2、无叶舌 3、籽粒色泽 4、籽粒质地:(1)甜质型:有三种类型 (2)糯质型 (3)粉质型与硬粒型 (二)产量性状 1、穗型 2、 单株果穗数 3、穗长 4、穗行数 5、行粒数 6、千粒重 7、出籽率 8、单株粒重 (三)株型 1、合理株型特征 2、合理株型高产的原因 3、株型的遗传:(1)株高(2)穗位高度(3)叶片数 (4)叶片着生角度(5)叶面积 (四)生育期 (五)配合力 1.自交系配合力的高低决定着杂交种产量的高低。 2.自交系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影响其配合力的高低,不同来源的自交系间配合力较高。 3.自交系配合力的高低决定于选系的基本群体优劣及基本株配合力的高低。故对基 本株(S0)测一般配合力很重要。 4.不同性状配合力的稳定性不同。 5.配合力与环境也有一定关系,如配合力随播种期的不同而发生变异。 第五节 玉米品质育种 (一)玉米品质育种的主要内容 (二)玉米蛋白质品质育种 1、玉米蛋白质含量的改良 2、玉米赖氨酸的遗传 3、利用 O2 突变系进行高赖氨酸育种的策略和方法 (1)育种策略 (2)高赖氨酸育种目标 (3)高赖氨酸玉米育种的方法 五、 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由于只讲三种繁殖方式不同的作物,要使学生能学会举一反三,对其他作物 的育种特点有所理解。 (二)学生必须加强课外自学,才有可能消化课堂讲授的内容。 六、测试内容与方法 (一)、测试主要内容 第一章 小麦育种 国内外小麦育种发展趋势;根据全国及新疆小麦生态区划,确定适于新疆小麦 引种的省区;根据染色体组差别进行小麦分类的方法,我国小麦地方品种的优缺点;

小麦产量构成、株高、收获指数与生物学产量、株型等产量性状的概念、作用及其 遗传特点:小麦早熟性的意义、遗传特点及其机制:小麦品质所包含的内容与品质 的评价指标;小麦抗锈性育种的意义,抗锈亲本选配及后代选择。 第二章棉花育种 棉花育种工作的特点:根据全国及新疆棉花生态区划,确定适于新疆棉花引种 的省区:四大棉种在育种中的作用价值:丰产棉花品种应具有的株型与叶型:鉴定 棉花早熟性的指标 棉花早熟品种的特征特性:棉花纤维长度 细度和强度的实 意义,对这些目标进行评价的主要指标;抗棉枯萎病及黄萎病品种的形态特征及抗 病机制。 第三章 玉米育种 玉米品种及杂交种在生产中的作用,玉米有种方法的演变:根据全国及新疆玉 米区划,确定适于新疆玉米引种的省区:普通杂交玉米的“理想株型”育种目标, 我国栽培玉米种资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普通玉米品种的特点:玉米籽粒白料 与黄粒、硬粒与粉质的遗传特点:玉米合理株型及其增产原因:玉米杂交种生育期 的超亲现象:玉米配合力的表现:玉米02突变体利用价值及其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仁)、测试方法 1、采用闭卷笔试,时间2小时。 2、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问答。 七、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文献 (一)教材:盖均镒主编.作物育种各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二)参考书: 1、吴兆苏编著.小麦育种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潘家驹主编.棉花育种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刘纪麟主编.玉米育种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大纲制定者:作物育种教研室 大纲审定者:农学系 大纲批准者:农学院 2004年5月 -6

- 6 - 小麦产量构成、株高、收获指数与生物学产量、株型等产量性状的概念、作用及其 遗传特点;小麦早熟性的意义、遗传特点及其机制;小麦品质所包含的内容与品质 的评价指标;小麦抗锈性育种的意义,抗锈亲本选配及后代选择。 第二章 棉花育种 棉花育种工作的特点;根据全国及新疆棉花生态区划,确定适于新疆棉花引种 的省区;四大棉种在育种中的作用价值;丰产棉花品种应具有的株型与叶型;鉴定 棉花早熟性的指标,棉花早熟品种的特征特性;棉花纤维长度、细度和强度的实践 意义,对这些目标进行评价的主要指标;抗棉枯萎病及黄萎病品种的形态特征及抗 病机制。 第三章 玉米育种 玉米品种及杂交种在生产中的作用,玉米育种方法的演变;根据全国及新疆玉 米区划,确定适于新疆玉米引种的省区;普通杂交玉米的“理想株型”育种目标; 我国栽培玉米种资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普通玉米品种的特点;玉米籽粒白粒 与黄粒、硬粒与粉质的遗传特点;玉米合理株型及其增产原因;玉米杂交种生育期 的超亲现象;玉米配合力的表现;玉米 O2 突变体利用价值及其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二)、测试方法 1、采用闭卷笔试,时间 2 小时。 2、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问答。 七、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文献 (一)教材:盖均镒主编.作物育种各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二)参考书: 1、吴兆苏编著.小麦育种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潘家驹主编.棉花育种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刘纪麟主编.玉米育种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大纲制定者:作物育种教研室 大纲审定者:农学系 大纲批准者:农学院 2004 年 5 月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