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008年四川高考语文试题之科技文阅读题汇编 攀枝花市三中高三语文组 、(2005年全国卷三,四川同步使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计算机能思维吗? 1997年5月11日,美国纽约曼哈顿一幢髙楼里正在进行一场被媒体称为“人机大战” 的国际象棋比赛。对局的一方是1985年以来一直独霸棋坛的俄罗斯棋王卡斯帕罗夫,另一方 是美国IBM公司推出的“天下第一”下棋机器 名为“深蓝”的超级计算机。尽管卡斯 帕罗夫一开始就声称他是“为尊严而战”,但最后“深蓝”还是以3.5比2.5的总比分取胜。 对此,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人们历来认为,人类之所以能主宰地球、驾驭生物,就是因为人有智慧、能思维。弈棋 往往被视为人类最有代表性的纯智慧活动,世界棋王常常被视为人类智慧的象征。今天,棋 王易位于计算机,人们不禁要提出疑问:机器能思维吗?思维是人类的专利吗?人类的智慧 已经进化发展了成千上万年,而智能机器充其量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如果再发展几百年,我 们也许很难想像那时的人工智能的水平和情景。看来,如果有朝一日机器在我们自以为优越 的那种重要品质上超过我们,我们就要向自己的创造物双手捧岀那惟一的特权!有人甚至认 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总有一天电脑要超越人脑,使人类成为机器的奴隶。到那时人们 讨论的已经不是人类思维的尊严问题,而是人类命运的问题了 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不仅是一个科学命题,而且是一个哲学命题。“深蓝”曾于196年 跟卡斯帕罗夫交过一次手,结果以1胜2平3负败北。随后IBM的专家们一方面努力从硬件 上提髙“深蓝”的运算能力和速度,另一方面加深“深蓝”对棋局的“理解”,终于使其棋力 大增,最后战胜棋王。难怪卡斯帕罗夫在赛后说,这次比赛“是一群人运用电脑来向一个人 的智慧和反应挑战”。机器的“思维”本质上是人赋予的,人的思维是自然界、宇宙间最复杂 的系统之一。机器固然能具有可形式化的逻辑、理性特征,但人脑还有意志、灵感、性情和 精神,这些却是计算机所无法企及的 5.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当机器在优越品质上超过人类时,人类就将无法控制机器的思维能力。 B.当机器也具有思维能力以后,人类就将承认思维不再是人类的专利 C.如果某一天机器在各方面超过人类,机器就将使人类丧失思维能力。 D.如果某一天机器具备了人类的重要品质,机器将享有人类的所有权利 答:B解析:画线句子中“我们自以为优越的那种重要品质”实际上就是指人能思维, 所要捧出的“特权”则是指人类没有权利声称自己是物质世界唯一能思维的。可见B项是正 确的。而A和C中说“人类无法控制机器的思维”和“机器将使人类丧失思维”的说法有失 偏颇。D项中“机器将享有人类的所有权利”与“捧出那唯一的特权”含义违背。因此选B 6.从上下文看,以下对这次“人机大战”特别引人注目的原因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人跟计算机进行国际象棋比赛尚属首次,所以引起媒体的关注 B.一方是俄罗斯棋王卡斯帕罗夫,一方是“天下第一”下棋机器“深蓝”。 C.卡斯帕罗夫并非是为他个人而战,比赛涉及到人类的尊严问题。 D.“深蓝”最终以3.5比2.5的总比分取胜,导致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答:A解析:A项中“人跟计算机进行国际象棋比赛尚属首次”的表述是错误的。文章 最后一段有“‘深蓝’曾于1996年跟卡斯帕罗夫交过一次手”的表述 7.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高速发展的智能机器将来完全可以代替人类的许多智力活动。 B.有智慧、能思维才使人类取得了主宰地球、驾驭生物的优越地位, C.“人机大战”实际上是卡斯帕罗夫一个人跟许多人的智力的较量。 D.计算机在可形式化的逻辑、理性特征方面不能跟人类相匹敌。 答:D解析:D项中说“不能和人类相匹敌”的表述错误,张冠李戴。文章最后一段承 认“机器具有可形式化的逻辑、理性特征”这一点是可以和人类匹敌的,机器和人类不能匹 敌的是“意志、灵感、性情和精神”方面 二、(2006年高考四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
1 2005 年~2008 年四川高考语文试题之科技文阅读题汇编 攀枝花市三中高三语文组 一、(2005 年全国卷三,四川同步使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计算机能思维吗? 1997 年 5 月 11 日,美国纽约曼哈顿一幢高楼里正在进行一场被媒体称为“人机大战” 的国际象棋比赛。对局的一方是 1985 年以来一直独霸棋坛的俄罗斯棋王卡斯帕罗夫,另一方 是美国 IBM 公司推出的“天下第一”下棋机器———名为“深蓝”的超级计算机。尽管卡斯 帕罗夫一开始就声称他是“为尊严而战”,但最后“深蓝”还是以 3.5 比 2.5 的总比分取胜。 对此,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人们历来认为,人类之所以能主宰地球、驾驭生物,就是因为人有智慧、能思维。弈棋 往往被视为人类最有代表性的纯智慧活动,世界棋王常常被视为人类智慧的象征。今天,棋 王易位于计算机,人们不禁要提出疑问:机器能思维吗?思维是人类的专利吗?人类的智慧 已经进化发展了成千上万年,而智能机器充其量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如果再发展几百年,我 们也许很难想像那时的人工智能的水平和情景。看来,如果有朝一日机器在我们自以为优越 的那种重要品质上超过我们,我们就要向自己的创造物双手捧出那惟一的特权!有人甚至认 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总有一天电脑要超越人脑,使人类成为机器的奴隶。到那时人们 讨论的已经不是人类思维的尊严问题,而是人类命运的问题了。 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不仅是一个科学命题,而且是一个哲学命题。“深蓝”曾于 1996 年 跟卡斯帕罗夫交过一次手,结果以 1 胜 2 平 3 负败北。随后 IBM 的专家们一方面努力从硬件 上提高“深蓝”的运算能力和速度,另一方面加深“深蓝”对棋局的“理解”,终于使其棋力 大增,最后战胜棋王。难怪卡斯帕罗夫在赛后说,这次比赛“是一群人运用电脑来向一个人 的智慧和反应挑战”。机器的“思维”本质上是人赋予的,人的思维是自然界、宇宙间最复杂 的系统之一。机器固然能具有可形式化的逻辑、理性特征,但人脑还有意志、灵感、性情和 精神,这些却是计算机所无法企及的。 5. 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机器在优越品质上超过人类时,人类就将无法控制机器的思维能力。 B. 当机器也具有思维能力以后,人类就将承认思维不再是人类的专利。 C. 如果某一天机器在各方面超过人类,机器就将使人类丧失思维能力。 D. 如果某一天机器具备了人类的重要品质,机器将享有人类的所有权利。 答:B 解析:画线句子中“我们自以为优越的那种重要品质”实际上就是指人能思维, 所要捧出的“特权”则是指人类没有权利声称自己是物质世界唯一能思维的。可见 B 项是正 确的。而 A 和 C 中说“人类无法控制机器的思维”和“机器将使人类丧失思维”的说法有失 偏颇。D 项中“机器将享有人类的所有权利”与“捧出那唯一的特权”含义违背。因此选 B。 6. 从上下文看,以下对这次“人机大战”特别引人注目的原因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跟计算机进行国际象棋比赛尚属首次,所以引起媒体的关注。 B. 一方是俄罗斯棋王卡斯帕罗夫,一方是“天下第一”下棋机器“深蓝”。 C. 卡斯帕罗夫并非是为他个人而战,比赛涉及到人类的尊严问题。 D. “深蓝”最终以 3.5 比 2.5 的总比分取胜,导致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答:A 解析:A 项中“人跟计算机进行国际象棋比赛尚属首次”的表述是错误的。文章 最后一段有“‘深蓝’曾于 1996 年跟卡斯帕罗夫交过一次手”的表述。 7. 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高速发展的智能机器将来完全可以代替人类的许多智力活动。 B. 有智慧、能思维才使人类取得了主宰地球、驾驭生物的优越地位。 C. “人机大战”实际上是卡斯帕罗夫一个人跟许多人的智力的较量。 D.计算机在可形式化的逻辑、理性特征方面不能跟人类相匹敌。 答:D 解析:D 项中说“不能和人类相匹敌”的表述错误,张冠李戴。文章最后一段承 认“机器具有可形式化的逻辑、理性特征”这一点是可以和人类匹敌的,机器和人类不能匹 敌的是“意志、灵感、性情和精神”方面。 二、(2006 年高考四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
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它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到 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从而达到灭虫、防病、除草的目的。土壤熏蒸后,残留的溴甲烷能 迅速挥发,短时间内即可播种。因此,溴甲烷是目前最受农民欢迎的一种土壤熏蒸剂。由于 溴甲烷无色无味,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常常在这种熏蒸剂中加入约2%的催泪剂作为警报 剂。 但是,前段时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一项声明,敦促全世界进一步限制使用溴甲烷。 与真菌、细菌、病毒、昆虫等生物相比,人可能更脆弱。所以,作为一种对有害生物所 向披靡的杀虫剂,它对人的毒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剂,可对人的皮肤、 肺、肾脏和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心脏衰竭、休克等症状,个别中毒者还 会双目失明。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溴甲烷用于土壤消毒的量约占溴甲烷消费总量的70%。经溴甲烷消 毒后的土壤,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然而,溴甲烷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 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而这些生物对于调节土壤的微生态、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 改善土壤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经溴甲烷熏蒸处理后,土壤中的生物种类急剧减少, 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由于没有其他种类生物的竞争和牵制,农作物的病原菌 势必大量繁殖、积累,这就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反过来,又不得不加大溴甲烷的用量 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到大气中,影响大气臭氧 层,破坏大气环境 正是由于溴甲烷存在“不光彩”的一面,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呼吁尽快禁止使用溴 甲烷。1997年9月,《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达国家于2005年停止生 产并禁用溴甲烷;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起,每年溴甲烷的生产量和消耗量不超过1995-1998 年间平均用量的80%,并且将于2015年最终淘汰溴甲烷。 由于世界各国对禁用溴甲烷十分重视,加上《蒙特利尔议定书》的限制,许多国家和地 区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已经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不过,如果 这一承诺不能兑现,87个发展中国家将不可能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 5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B溴甲烷是一种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的土壤熏蒸剂。 C.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D.溴甲烷熏蒸土壤后挥发迅速,很快就可播种,不误农时。 答:A解析从本文第一段看,A项将溴甲烷的杀虫范围扩大了,原文是“许多”,在选项 中描绘成了“各种”。 6从上下文看,下列对溴甲烷“‘不光彩’的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到大气中,破坏大气臭氧层,恶化大气环境 B溴甲烷无色无味,作为熏蒸剂使用时,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C.溴甲烷虽然能杀灭病原菌,但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 D溴甲烷可使有的中毒者出现心脏衰竭、休克、双目失明等症状 答:B解析文章三、四两段着重谈了溴甲烷不光彩的一面,B项中内容出现在文章第 段,因为溴甲烷无色无味,所以在其中加入了催泪剂,所以不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7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熏蒸土壤时,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 土壤结构,从而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 B.《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起,每年生产和消 耗的溴甲烷总量不能超过1995-1998年四年间用量的80%。 C.从溴甲烷的特性来看,在实际使用中,除了用作土壤熏蒸剂之外,溴甲烷还可以用于 其他物品的熏蒸和消毒 D.因为87个发展中国家将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所以目前已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 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 答:℃解析A项中说溴甲烷能改善土壤结枃,文章第四段中说改善土壤结构的是某些生 物。B项中说发展中国家总量不能超过1995-1998四年用量的80%,原文第五段中说是“四 年间平均用量的80%”。D项中发展中国家放弃使用溴甲烷和发达国家不使用溴甲烷不存在因
2 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它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到 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从而达到灭虫、防病、除草的目的。土壤熏蒸后,残留的溴甲烷能 迅速挥发,短时间内即可播种。因此,溴甲烷是目前最受农民欢迎的一种土壤熏蒸剂。由于 溴甲烷无色无味,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常常在这种熏蒸剂中加入约 2%的催泪剂作为警报 剂。 但是,前段时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一项声明,敦促全世界进一步限制使用溴甲烷。 与真菌、细菌、病毒、昆虫等生物相比,人可能更脆弱。所以,作为一种对有害生物所 向披靡的杀虫剂,它对人的毒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剂,可对人的皮肤、 肺、肾脏和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心脏衰竭、休克等症状,个别中毒者还 会双目失明。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溴甲烷用于土壤消毒的量约占溴甲烷消费总量的 70%。经溴甲烷消 毒后的土壤,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然而,溴甲烷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 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而这些生物对于调节土壤的微生态、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 改善土壤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经溴甲烷熏蒸处理后,土壤中的生物种类急剧减少, 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由于没有其他种类生物的竞争和牵制,农作物的病原菌 势必大量繁殖、积累,这就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反过来,又不得不加大溴甲烷的用量, 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到大气中,影响大气臭氧 层,破坏大气环境。 正是由于溴甲烷存在“不光彩”的一面,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呼吁尽快禁止使用溴 甲烷。1997 年 9 月,《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达国家于 2005 年停止生 产并禁用溴甲烷;发展中国家从 2005 年起,每年溴甲烷的生产量和消耗量不超过 1995—1998 年间平均用量的 80%,并且将于 2015 年最终淘汰溴甲烷。 由于世界各国对禁用溴甲烷十分重视,加上《蒙特利尔议定书》的限制,许多国家和地 区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已经有 15 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不过,如果 这一承诺不能兑现,87 个发展中国家将不可能在 2015 年放弃使用溴甲烷。 5.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B.溴甲烷是一种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的土壤熏蒸剂。 C.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D.溴甲烷熏蒸土壤后挥发迅速,很快就可播种,不误农时。 答:A 解析从本文第一段看,A 项将溴甲烷的杀虫范围扩大了,原文是“许多”,在选项 中描绘成了“各种”。 6.从上下文看,下列对溴甲烷“‘不光彩’的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到大气中,破坏大气臭氧层,恶化大气环境。 B.溴甲烷无色无味,作为熏蒸剂使用时,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C.溴甲烷虽然能杀灭病原菌,但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 D.溴甲烷可使有的中毒者出现心脏衰竭、休克、双目失明等症状。 答:B 解析文章三、四两段着重谈了溴甲烷不光彩的一面,B 项中内容出现在文章第一 段,因为溴甲烷无色无味,所以在其中加入了催泪剂,所以不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7.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熏蒸土壤时,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 土壤结构,从而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 B.《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展中国家从 2005 年起,每年生产和消 耗的溴甲烷总量不能超过 1995—1998 年四年间用量的 80%。 C.从溴甲烷的特性来看,在实际使用中,除了用作土壤熏蒸剂之外,溴甲烷还可以用于 其他物品的熏蒸和消毒。 D.因为 87 个发展中国家将在 2015 年放弃使用溴甲烷,所以目前已有 15 个发达国家明确 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 答:C 解析 A 项中说溴甲烷能改善土壤结构,文章第四段中说改善土壤结构的是某些生 物。B 项中说发展中国家总量不能超过 1995—1998 四年用量的 80%,原文第五段中说是“四 年间平均用量的 80%”。D 项中发展中国家放弃使用溴甲烷和发达国家不使用溴甲烷不存在因
果关系,强说因果 三、(2007年高考四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瓦斯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瓦斯突出的矿井约占煤炭矿井的一半。瓦斯是煤矿安全的最大威 胁,全国煤矿重大安全事故70%以上都与瓦斯爆炸有关。 其实,瓦斯是储存于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又名煤层气,它并非仅仅是人类需要驯服 的“杀手”。人们常把瓦斯利用喻为“变废为宝 将本来空排的废气变为清洁能源。长期 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价格上涨是中国经济增长中一个抹不掉的阴影,所有可以利用的能源都是 宝贵的。但是,瓦斯开发利用的意义远远超过单纯的“变废为宝” 瓦斯中的甲烷含量很高,甲烷的温室效应在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份额为15%,仅次于二氧 化碳;而且,等量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全 国煤层气利用率仅为23%,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煤层气正朝天排放,其温室气体效应不容忽 有研究认为:从20世纪中期至今,观测到的大部分温度上升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 排放有关的可能性超过90%。据估计,受气温上升影响,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 可能会下降5%-10%;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洪涝灾害都将加剧 要缓解温室效应,瓦斯的开发利用已刻不容缓。而且,这一工作可获得国际上的财务支 持 清洁发展机制”(CDM)支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温室气体交易”。在《京 都议定书》框架下,各减排义务国可以选择内部消化减排目标,也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排放额 度。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代价较低,发达国家可以用资金或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减排,减排 的数量可用于抵扣本国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煤炭开采权和煤层气开采权分置,获中央特许权的煤层气开 发企业拥有全国相当面积的煤层气开发权和对外合作权。约占山西省含煤面积60%以上的煤 层气气权都被两家中央企业登记。这种气权、矿权分置在现实中引发了诸多利益冲突,有媒 体曾对此进行报道,并借用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割肉不许流血”的难题来形容 气权、矿权之争。 实践证明,瓦斯开发的特许权造成了瓦斯开发的垄断,增加了瓦斯开发利用的难度和成 本。气权、矿权分离为煤炭生产的“先抽后采综合利用、采气与采煤一体化”设置了障碍 气权、矿权合作的艰难也影响了煤层气开发利用的速度。瓦斯与煤炭伴生,气权、矿权分置 使煤矿企业的地面预抽无法实施,“先抽后来综合利用”和“采气与采煤一体化”也就无法进 瓦斯的开发利用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效应远大于单纯的资源收益,所以不能简单地将瓦 斯作为一种能源来进行开发。政府应以有效的政策支持来加快瓦斯的开发利用,以应对气候 变化带来的挑战,并让瓦斯从“夺命杀手”成为战略资源 5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积极开发和利用瓦斯,不仅能将本来空排的废气变为清洁能源,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 有效减少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能源价格上涨。 B积极开发和利用瓦斯,不仅能将白白排放的废气变为清洁能源,更重要的是这样有利 于降低瓦斯对煤矿安全的威胁,并能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C.积极开发利用瓦斯,不仅可以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避免瓦斯 开发的垄断,并有利于获得国际上的财务支持。 D.积极开发利用瓦斯,不仅有利于消除煤矿安全的最大威胁,更重要的是这样有利于实 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促进我国解决煤矿的气权、矿权分置问题 答:B解析:A项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能源价格上涨”错,无中生有,第二段说“长 期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价格上涨是中国经济増长中一个抹不掉的阴影”,但并不能说明“积极开 发和利用瓦斯,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能源价格上涨”;C项中“可以避免”错,同时瓦斯的开 发不是为了“获得国际上的财务支持”,见第五段;D项中“促进我国解决煤矿的气权、矿权 分置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瓦斯,条件与结果关系颠倒,见第六、七段。 6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我国煤炭开采权和煤层气开采权分置所导致的煤矿企业可以采气却无法采煤的情 形,有媒体用《威尼斯商人》中“割肉不许流血”的难题来形容
3 果关系,强说因果。 三、(2007 年高考四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瓦斯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瓦斯突出的矿井约占煤炭矿井的一半。瓦斯是煤矿安全的最大威 胁,全国煤矿重大安全事故 70 %以上都与瓦斯爆炸有关。 其实,瓦斯是储存于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又名煤层气,它并非仅仅是人类需要驯服 的“杀手”。人们常把瓦斯利用喻为“变废为宝”——将本来空排的废气变为清洁能源。长期 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价格上涨是中国经济增长中一个抹不掉的阴影,所有可以利用的能源都是 宝贵的。但是,瓦斯开发利用的意义远远超过单纯的“变废为宝”。 瓦斯中的甲烷含量很高,甲烷的温室效应在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份额为 15%,仅次于二氧 化碳;而且,等量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 21 倍。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全 国煤层气利用率仅为 23%,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煤层气正朝天排放,其温室气体效应不容忽 视。 有研究认为:从 20 世纪中期至今,观测到的大部分温度上升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 排放有关的可能性超过 90%。据估计,受气温上升影响,到 2030 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 可能会下降 5%-10%;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洪涝灾害都将加剧。 要缓解温室效应,瓦斯的开发利用已刻不容缓。而且,这一工作可获得国际上的财务支 持——“清洁发展机制”(CDM)支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温室气体交易”。在《京 都议定书》框架下,各减排义务国可以选择内部消化减排目标,也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排放额 度。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代价较低,发达国家可以用资金或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减排,减排 的数量可用于抵扣本国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煤炭开采权和煤层气开采权分置,获中央特许权的煤层气开 发企业拥有全国相当面积的煤层气开发权和对外合作权。约占山西省含煤面积 60 %以上的煤 层气气权都被两家中央企业登记。这种气权、矿权分置在现实中引发了诸多利益冲突,有媒 体曾对此进行报道,并借用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割肉不许流血”的难题来形容 气权、矿权之争。 实践证明,瓦斯开发的特许权造成了瓦斯开发的垄断,增加了瓦斯开发利用的难度和成 本。气权、矿权分离为煤炭生产的“先抽后采综合利用、采气与采煤一体化”设置了障碍; 气权、矿权合作的艰难也影响了煤层气开发利用的速度。瓦斯与煤炭伴生,气权、矿权分置 使煤矿企业的地面预抽无法实施,“先抽后来综合利用”和“采气与采煤一体化”也就无法进 行。 瓦斯的开发利用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效应远大于单纯的资源收益,所以不能简单地将瓦 斯作为一种能源来进行开发。政府应以有效的政策支持来加快瓦斯的开发利用,以应对气候 变化带来的挑战,并让瓦斯从“夺命杀手”成为战略资源。 5.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积极开发和利用瓦斯,不仅能将本来空排的废气变为清洁能源,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 有效减少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能源价格上涨。 B.积极开发和利用瓦斯,不仅能将白白排放的废气变为清洁能源,更重要的是这样有利 于降低瓦斯对煤矿安全的威胁,并能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C.积极开发利用瓦斯,不仅可以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避免瓦斯 开发的垄断,并有利于获得国际上的财务支持。 D.积极开发利用瓦斯,不仅有利于消除煤矿安全的最大威胁,更重要的是这样有利于实 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促进我国解决煤矿的气权、矿权分置问题。 答:B 解析:A 项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能源价格上涨”错,无中生有,第二段说“长 期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价格上涨是中国经济增长中一个抹不掉的阴影”,但并不能说明“积极开 发和利用瓦斯,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能源价格上涨”;C 项中“可以避免”错,同时瓦斯的开 发不是为了“获得国际上的财务支持”,见第五段;D 项中“促进我国解决煤矿的气权、矿权 分置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瓦斯,条件与结果关系颠倒,见第六、七段。 6.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我国煤炭开采权和煤层气开采权分置所导致的煤矿企业可以采气却无法采煤的情 形,有媒体用《威尼斯商人》 中“割肉不许流血”的难题来形容
B.有研究认为: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所能观测到的90%以上的温度上升可能与人类活动 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 C.获得中央特许权的两家煤层气开发企业,目前在全国拥有相当于山西省含煤面积60% 以上的煤层气开发权和对外合作权。 D煤矿企业对储存于煤层中的瓦斯采用朝天排放的方式,能够降低煤矿发生爆炸的危险 性,但将产生温室效应,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答:D解析:A项,“煤矿企业可以采气却无法采煤的情形”说法错误,张冠李戴,应为 可采煤却无法采气”,见第六段;B项,“人们所能观测到的90%以上的温度上升”与原文 观测到的大部分温度上升”不吻合,数量增多,见第四段;C项,“对外合作权”错,范围 扩大,见第六段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决煤炭开采权和煤层气开采权分置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煤矿企业对煤层气实施地面 预抽 B发达国家将资金用于减少我国煤矿瓦斯的直接排放所获得的温室气体减排数量可抵扣 其温室气体减排量。 C.实现“采气与采煤一体化”就能够使我国煤矿企业加快瓦斯开发利用的速度并获得显 著的经济效益。 D税收、价格等政策支持可以引导我国煤矿企业提高瓦斯开发利用率和瓦斯开发利用的 技术水平。 答案 答:C解析:C项,“就能够”太绝对化,将必要条件说成了充分条件, 四、(2008年高考四川非延考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目前,我国“煤变石油”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有序进行之中。也许有人会问,煤和石油, 一个是黑乎乎的固体,一个是油亮亮的液体,两者从形态上看似乎并无相同之处,为什么要 将煤转化为石油?转化又是怎样实现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 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 危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 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而煤作为能源,与石油同属化石能源,只是由于古植物 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最后生成的形态才与石油大不相同。从现有数据看,煤在我国的可开采 量及供应年限远远大于石油。于是有人考虑将煤转化为石油,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 虽然“煤变石油”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是从经济效益来看,这种考虑还是可行的。基于这 样一些认识,人们开始研究各种转化方式,间接液化技术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 煤的间接液化过程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制取原料气。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 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 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渣排出。第二步进行催化反应。将制取的 原料气净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在这个过 程中,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早些时候,国外有一家公司曾经研制出一种成分为铁、硅 钾、铜的产效比较高的催化剂,其所得化合物的组成为:汽油32%、柴油21%、石蜡烃47%。 第三步对催化反应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提质加工。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一样,经过催化反 应出来的油也有很多指标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粘度、酸度等,所以 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目前,我国的这种“煤变石油” 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每四吨煤可产出一吨油 (摘编自周清春《煤是怎样变成油的?》) 5.下列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B.煤与石油一样,都属于化石能源,但在我国煤的储量要比石油丰富得多。 C.尽管成本相对比较髙,但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煤变石油还是可行的。 D.“间接液化”等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煤变石油”的目标提供了技术保证。 答:A.A项“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无依据。 6.下列对煤的“间接液化技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4 B.有研究认为: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所能观测到的 90 %以上的温度上升可能与人类活动 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 C.获得中央特许权的两家煤层气开发企业,目前在全国拥有相当于山西省含煤面积 60 % 以上的煤层气开发权和对外合作权。 D.煤矿企业对储存于煤层中的瓦斯采用朝天排放的方式,能够降低煤矿发生爆炸的危险 性,但将产生温室效应,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答:D 解析:A 项,“煤矿企业可以采气却无法采煤的情形”说法错误,张冠李戴,应为 “可采煤却无法采气”,见第六段;B 项,“人们所能观测到的 90%以上的温度上升”与原文 “观测到的大部分温度上升”不吻合,数量增多,见第四段;C 项,“对外合作权”错,范围 扩大,见第六段。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决煤炭开采权和煤层气开采权分置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煤矿企业对煤层气实施地面 预抽。 B.发达国家将资金用于减少我国煤矿瓦斯的直接排放所获得的温室气体减排数量可抵扣 其温室气体减排量。 C.实现“采气与采煤一体化”就能够使我国煤矿企业加快瓦斯开发利用的速度并获得显 著的经济效益。 D.税收、价格等政策支持可以引导我国煤矿企业提高瓦斯开发利用率和瓦斯开发利用的 技术水平。 答案: 答:C 解析:C 项,“就能够”太绝对化,将必要条件说成了充分条件。 四、(2008 年高考四川非延考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目前,我国“煤变石油”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有序进行之中。也许有人会问,煤和石油, 一个是黑乎乎的固体,一个是油亮亮的液体,两者从形态上看似乎并无相同之处,为什么要 将煤转化为石油?转化又是怎样实现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 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 危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 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而煤作为能源,与石油同属化石能源,只是由于古植物 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最后生成的形态才与石油大不相同。从现有数据看,煤在我国的可开采 量及供应年限远远大于石油。于是有人考虑将煤转化为石油,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 虽然“煤变石油”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是从经济效益来看,这种考虑还是可行的。基于这 样一些认识,人们开始研究各种转化方式,间接液化技术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煤的间接液化过程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制取原料气。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 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 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渣排出。第二步进行催化反应。将制取的 原料气净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在这个过 程中,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早些时候,国外有一家公司曾经研制出一种成分为铁、硅、 钾、铜的产效比较高的催化剂,其所得化合物的组成为:汽油 32%、柴油 21%、石蜡烃 47%。 第三步对催化反应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提质加工。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一样,经过催化反 应出来的油也有很多指标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粘度、酸度等,所以 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目前,我国的这种“煤变石油” 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每四吨煤可产出一吨油。 (摘编自周清春《煤是怎样变成油的?》) 5.下列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B.煤与石油一样,都属于化石能源,但在我国煤的储量要比石油丰富得多。 C.尽管成本相对比较高,但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煤变石油还是可行的。 D.“间接液化”等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煤变石油”的目标提供了技术保证。 答:A.A 项“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无依据。 6.下列对煤的“间接液化技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适当处理的煤、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反应器,以及气化剂,是制成原料气的几 大条件。 B.催化反应中的化合过程,能够使原料气实现液化,是间接液化技术实施中的一个重要 步骤 C.使用国外某公司研制的催化剂,那么可以生产出32%的汽油、21%的柴油和47%的 石蜡烃 D.“间接液化”是一个将煤加以气化,经净化后再借催化剂进行化合反应,最终生成油 的过程。 答:C。C项只是举例说明“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不属于煤的“间接液化技术”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石油能源消费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应用煤的“间接液化技术”就是要彻底改变石 油进口的局面。 B.人们更加偏好使用石油,所以国内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的增幅,远远小于国内煤炭 生产量的增幅。 C.那些刚从地底下开采出来的石油,要达到合格标准,还有一些成分需要进行必要的提 质加工处理。 D.在目前我国的技术条件下,煤在变成石油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损耗实际上大约有四分 答:C。解析:A项“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说法错误,文中说的是“间接液化技 术就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观点绝对化。B项强加因果,两者不构成因果关系,文中说的是 “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 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 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曲解原文。D项“其自身的损 耗实际上大约有四分之三。”说法错误,应是除去一些不必要的成分损耗大约四分之三,不是 自身损耗。偷换概念。 五、(2008年高考四川延考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山东出土了一件龙山文化时期的空足白陶 鸉。它的基本器型特点是,有一个从颈部向上延伸的长而大的流, 有两前一后三个中空的足,还有一个连接颈部与后足的把手。流, 本来指水道,引申指容器内液体倒出时所经由的嘴,是一种在6000 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的工艺。流的功用,是能比较方便地把 液态的东西倒进某处。不过,仰韶文化时期的流都是横出的,不像 这件从颈部延伸出来。这件陶器的口部没有盖子,如果用来盛酒或 其他散发气味的液体,气味就容易逸失,据此可以判定它是盛水的 器物。陶器上有三个中空足,这种中空足出现的时代要比实心足晚 得多,最初是为煮饭的鼎设计的,目的是扩大受热的面积,节省薪柴的用费,后来才应用在 烧水的陶器上。在扩大受热面积以后,出于减少整体热量损失的考虑,人们又渐渐缩小陶器 的口部,以至于形成明显的器身与颈部之分;同时为了方便倾倒,就延伸口部成流,最终成 为这件陶器的长直筒形式。 在古代,人们一直饮用河中井中的生水,5000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人们却已经用火来烧 水,这意味着什么呢?把水烧沸,就可以杀死水中的微生物,减少疾病的发生。在今天,这 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在古代,却应该视之为一种革命性的观念。这类陶常普遍发现于龙山 文化时期的遗址,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普遍用它烧开水,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预防疾病的知识。 很多动物有天然的本能,知道利用某些植物可以治疗身体创伤。同样,在远古时期人类 就已经能够有意识地采用草药敷治某些外伤。这是因为常见的外伤病症清楚,借助经验就可 以判断并进行治疗。但如果是内科疾病,看不见摸不着,远古的人们难以找到发病的原因 就无法对症下药。一般认为,只有当人们对内科疾病有了认识,并能遵循一定的方针治疗时, 才可以说该时代已经有了医学的萌芽。对饮水进行消毒不属于外科的范围,是预防内科疾病 的行为,因此似乎可以认为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萌芽。 后来,陶鷟的口被人们封起来,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管状流,最终为一种称为“盉”的新 器型所取代。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就再也见不到类似空足白陶鬻的器物了
5 A.经过适当处理的煤、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反应器,以及气化剂,是制成原料气的几 大条件。 B.催化反应中的化合过程,能够使原料气实现液化,是间接液化技术实施中的一个重要 步骤。 C.使用国外某公司研制的催化剂,那么可以生产出 32%的汽油、21%的柴油和 47%的 石蜡烃。 D.“间接液化”是一个将煤加以气化,经净化后再借催化剂进行化合反应,最终生成油 的过程。 答:C 。C 项只是举例说明“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不属于煤的“间接液化技术”。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内石油能源消费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应用煤的“间接液化技术”就是要彻底改变石 油进口的局面。 B.人们更加偏好使用石油,所以国内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的增幅,远远小于国内煤炭 生产量的增幅。 C.那些刚从地底下开采出来的石油,要达到合格标准,还有一些成分需要进行必要的提 质加工处理。 D.在目前我国的技术条件下,煤在变成石油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损耗实际上大约有四分 之三。 答:C。解析:A 项“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说法错误,文中说的是“间接液化技 术就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观点绝对化。B 项强加因果,两者不构成因果关系,文中说的是 “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 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 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曲解原文。D 项“其自身的损 耗实际上大约有四分之三。”说法错误,应是除去一些不必要的成分损耗大约四分之三,不是 自身损耗。偷换概念。 五、(2008 年高考四川延考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山东出土了一件龙山文化时期的空足白陶 鬶。它的基本器型特点是,有一个从颈部向上延伸的长而大的流, 有两前一后三个中空的足,还有一个连接颈部与后足的把手。流, 本来指水道,引申指容器内液体倒出时所经由的嘴,是一种在 6000 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的工艺。流的功用,是能比较方便地把 液态的东西倒进某处。不过,仰韶文化时期的流都是横出的,不像 这件从颈部延伸出来。这件陶器的口部没有盖子,如果用来盛酒或 其他散发气味的液体,气味就容易逸失,据此可以判定它是盛水的 器物。陶器上有三个中空足,这种中空足出现的时代要比实心足晚 得多,最初是为煮饭的鼎设计的,目的是扩大受热的面积,节省薪柴的用费,后来才应用在 烧水的陶器上。在扩大受热面积以后,出于减少整体热量损失的考虑,人们又渐渐缩小陶器 的口部,以至于形成明显的器身与颈部之分;同时为了方便倾倒,就延伸口部成流,最终成 为这件陶器的长直筒形式。 在古代,人们一直饮用河中井中的生水,5000 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人们却已经用火来烧 水,这意味着什么呢?把水烧沸,就可以杀死水中的微生物,减少疾病的发生。在今天,这 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在古代,却应该视之为一种革命性的观念。这类陶常普遍发现于龙山 文化时期的遗址,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普遍用它烧开水,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预防疾病的知识。 很多动物有天然的本能,知道利用某些植物可以治疗身体创伤。同样,在远古时期人类 就已经能够有意识地采用草药敷治某些外伤。这是因为常见的外伤病症清楚,借助经验就可 以判断并进行治疗。但如果是内科疾病,看不见摸不着,远古的人们难以找到发病的原因, 就无法对症下药。一般认为,只有当人们对内科疾病有了认识,并能遵循一定的方针治疗时, 才可以说该时代已经有了医学的萌芽。对饮水进行消毒不属于外科的范围,是预防内科疾病 的行为,因此似乎可以认为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萌芽。 后来,陶鬶的口被人们封起来,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管状流,最终为一种称为“盉”的新 器型所取代。在公元前 2000 年以后,就再也见不到类似空足白陶鬶的器物了
(摘编自许进雄《文物小讲》) 5.下列关于空足白陶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足白陶鷟的流从颈部向上延伸,有这种流的陶鷟在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已 经可以见到。 B.空足白陶鷟的口部没有盖子,不利于保持酒或其他液体的气味,所以它应该是用来 盛水的容器 空足白陶鬻上应用了中空足的设计,这与鼎的中空足一样,目的就是扩大受热的面 积,节省燃料。 D.空足白陶鷟颈部的长直筒形状,是人们为了减少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损失,缩小陶器 的口部而形成的。 答:A“有这种流的陶鷟”应为“这种工艺”,偷换概念 6.下列对于龙山文化时期用火烧水的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水加热至沸腾,能够杀死水中的有害微生物,从而大大减少人们患病的可能。 B.龙山文化时期用火烧水的现象较普遍,说明当时人们大多有对饮水进行消毒的意识 C.内科疾病看不见摸不着,难以找到发病原因,用火烧水则表明已经找到内科病因 D.用火烧水体现了古人对内科疾病已有一定的认识,这可能是中国古代医学的萌芽。 答:C“已经找到内科病因”应为“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预防疾病的知识”。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籥的流从颈部向上延伸出来,与横出的流相比,虽器型有别,但功用相同 B.从实心足到中空足,是为了扩大受热面积,从横出的流到小小的管状流,也是如此。 C.盉取代陶鬻,在保温、防尘,以及防止气味逸失等性能方面有一定的改善。 D.空足自陶瓷这样的器型从开始流行到不再使用,时间大概延续了1000年左右 答:B(结合C项可知B项错。) 六、(成都市名校高2009级高三上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下次大地震何时发生 杨孝文 2005年印度尼西亚发生里氏85级的大地震,不仅给当地而且给邻国造成重大人员和财 产损失。幸运的是,这次震中并不在人口稠密地区,否则人员伤亡将难以估量。这也正是地 震学家们最担心的事情,300年前美洲西海岸发生过一次里氏9级的超级地震,将来这样的 地震也肯定会发生,问题是,下一次超级地震何时发生? 大地一连震动了好几天,当地的村庄被海啸吞没,海水退去,人们在森林里竟然发现了 条搁浅的鲸鱼!这样的故事曾经被当作是土著人的神话传说,但现在地震学家们表示,这其 实是土著人对发生在1700年1月26日美洲西海岸的那次里氏为9级的大地震的准确描述 就在那次地震发生10个小时后,大洋底部产生的海啸袭击了日本,当时的记录竟然如此 完整,几年前科学家们根据这些资料找到了那次大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和震中!它就在范库 弗岛附近。地震发生后,一切归于平静,接着,一代又一代土著人开始流传起当时的情景。 克拉拉姆部落成员乌尔梅尔在1925年告诉一名人类学家:“河水变咸了,山谷也涌进了海水, 天气奇冷,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冻死。”科学家们现在知道了,那次灾难发生在大约300年前, 是发生在北美洲的第二大地震。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人们想知道:下一次“大地震”何时 发生? 代又一代的地质科学家都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虽然直到现在也没有人取得成功 但科学家们并没有退缩,许多国家也加大了对地震预测研究的投入。加拿大地质勘测调查机 构的地震学家加里·罗杰斯表示,未来地球上的某个地区肯定会发生级别相当于1700年的那 次超级地震,如果研究人员能够准确预测地震的话,就可以拯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在加拿大土著人的传说中,她让自己的两个孙子跑到山顶上,以免被海啸吞没。可是, 对地震学家来说,这样的预感只会出现在他们的梦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要想找到预测地 震的办法,就必须脚踏实地、一代接一代地进行研究, 在中国,研究人员一直希望通过动物或昆虫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在美 国,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岩石受压变形后的形状来预测地震:日本科学家则在利用电脑技术分 析地震的活动性。可是,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有找到一种可以预测地震的好方法。1993年, 美国地质勘测机构的科学家认为,他们逮到了一条“大鱼”,于是警告帕克菲尔德地区的居民
6 (摘编自许进雄《文物小讲》) 5.下列关于空足白陶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空足白陶鬶的流从颈部向上延伸,有这种流的陶鬶在 6000 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已 经可以见到。 B.空足白陶鬶的口部没有盖子,不利于保持酒或其他液体的气味,所以它应该是用来 盛水的容器。 C.空足白陶鬶上应用了中空足的设计,这与鼎的中空足一样,目的就是扩大受热的面 积,节省燃料。 D.空足白陶鬶颈部的长直筒形状,是人们为了减少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损失,缩小陶器 的口部而形成的。 答:A “有这种流的陶鬶”应为“这种工艺”,偷换概念。 6.下列对于龙山文化时期用火烧水的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水加热至沸腾,能够杀死水中的有害微生物,从而大大减少人们患病的可能。 B.龙山文化时期用火烧水的现象较普遍,说明当时人们大多有对饮水进行消毒的意识。 C.内科疾病看不见摸不着,难以找到发病原因,用火烧水则表明已经找到内科病因。 D.用火烧水体现了古人对内科疾病已有一定的认识,这可能是中国古代医学的萌芽。 答:C “已经找到内科病因”应为“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预防疾病的知识”。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鬶的流从颈部向上延伸出来,与横出的流相比,虽器型有别,但功用相同。 B.从实心足到中空足,是为了扩大受热面积,从横出的流到小小的管状流,也是如此。 C.盉取代陶鬶,在保温、防尘,以及防止气味逸失等性能方面有一定的改善。 D.空足自陶瓷这样的器型从开始流行到不再使用,时间大概延续了 1000 年左右。 答: B(结合 C 项可知 B 项错。) 六、(成都市名校高 2009 级高三上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下次大地震何时发生 杨孝文 2005 年印度尼西亚发生里氏 8.5 级的大地震,不仅给当地而且给邻国造成重大人员和财 产损失。幸运的是,这次震中并不在人口稠密地区,否则人员伤亡将难以估量。这也正是地 震学家们最担心的事情,300 年前美洲西海岸发生过一次里氏 9 级的超级地震,将来这样的 地震也肯定会发生,问题是,下一次超级地震何时发生? 大地一连震动了好几天,当地的村庄被海啸吞没,海水退去,人们在森林里竟然发现了 一条搁浅的鲸鱼!这样的故事曾经被当作是土著人的神话传说,但现在地震学家们表示,这其 实是土著人对发生在 1700 年 1 月 26 日美洲西海岸的那次里氏为 9 级的大地震的准确描述。 就在那次地震发生 10 个小时后,大洋底部产生的海啸袭击了日本,当时的记录竟然如此 完整,几年前科学家们根据这些资料找到了那次大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和震中!它就在范库 弗岛附近。地震发生后,一切归于平静,接着,一代又一代土著人开始流传起当时的情景。 克拉拉姆部落成员乌尔梅尔在 1925 年告诉一名人类学家:“河水变咸了,山谷也涌进了海水, 天气奇冷,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冻死。”科学家们现在知道了,那次灾难发生在大约 300 年前, 是发生在北美洲的第二大地震。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人们想知道:下一次“大地震”何时 发生? 一代又一代的地质科学家都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虽然直到现在也没有人取得成功, 但科学家们并没有退缩,许多国家也加大了对地震预测研究的投入。加拿大地质勘测调查机 构的地震学家加里•罗杰斯表示,未来地球上的某个地区肯定会发生级别相当于 1700 年的那 次超级地震,如果研究人员能够准确预测地震的话,就可以拯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在加拿大土著人的传说中,她让自己的两个孙子跑到山顶上,以免被海啸吞没。可是, 对地震学家来说,这样的预感只会出现在他们的梦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要想找到预测地 震的办法,就必须脚踏实地、一代接一代地进行研究。 在中国,研究人员一直希望通过动物或昆虫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来预测地震;在美 国,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岩石受压变形后的形状来预测地震;日本科学家则在利用电脑技术分 析地震的活动性。可是,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有找到一种可以预测地震的好方法。1993 年, 美国地质勘测机构的科学家认为,他们逮到了一条“大鱼”,于是警告帕克菲尔德地区的居民
几天之内当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高达37%。可是,最后的结果是虚惊一场。俄罗斯科学家弗 拉迪米尔·波罗克似乎在预测地震上取得了突破,因为他成功地预测了1995年1月日本神户 发生的大地震,他还成功预测了2003年12月发生在美国加州的地震。可是,接下来他预测 加州南部将发生地震却没有发生。于是,人们对他提出的“小地震是大地震预兆”的理论提 出质疑。 地震是全人类的灾难,大地震自不待言,即使是小规模的地震,如果发生在都市区也是 非常危险的。人们知道地震肯定会发生,却又不知道它何时何地发生,这是最令地震学家们 头痛的事。好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国对地震预测硏究的重视,地震学家距离揭开地震 之谜也许不远了 (节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5.对地震学家们“最担心的事情”所包括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来不知什么地方会发生像印度尼西亚一样的大地震 B.将来印度洋沿岸各国还会发生里氏85级的大地震。 C.将来发生的大地震的震中可能会在某一人口稠密地区。 D.将来不知什么时候会发生像美洲西海岸一样的大地震。 答:B(将来肯定还会发生大地震,地震学家们最担心的是发生的时间和具体地点,而不 是会不会发生大地震) 6.下列对各国预测地震的研究成果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根据加拿大土著人的描述资料,预测到美洲西海岸大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和 震中。 B.加拿大地震学家加里·罗杰斯成功预测了未来地球上肯定会发生超级地震,在地震预 测上取得了突破 C.中、美、日在地震预测上力图有所突破,但都还没有找到一种可以准确预测地震的好 方法。 D.俄罗斯科学家弗拉迪米尔·波罗克成功预测了日本神户发生的大地震,在地震预测上 取得了重大突破。 答:C(A.错在“预测到”,“实然判断”变“未然判断”;B.错在“成功预测”和“突 破”,程度夸大;D.错在“重大突破”,程度夸大。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动物或昆虫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有可能找到预测地震的方法 B.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利用电脑技术可以找到预测地震的最好方法 C.大地震肯定还会发生,就现在的技术而言,成功预测的可能性为零 D.地震是全人类的灾难只要各国重视地震预测研究就会很快揭开地震之谜 答:A(B.“最好”没有根据,无中生有;C.“可能性为零”太绝对了,曾比较准确地预 报过大地震;D.错在“只要……就……”,将必要条件说成充分条件) 七、(2005年高考全国卷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植物睡眠之谜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动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 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 种“睡眠动运”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 24小时为周期开合。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 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 受夜晚低温之害”。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 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 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 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 同的生理活性物质。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 体,白天配糖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晩配糖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 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
7 几天之内当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高达 37%。可是,最后的结果是虚惊一场。俄罗斯科学家弗 拉迪米尔•波罗克似乎在预测地震上取得了突破,因为他成功地预测了 1995 年 1 月日本神户 发生的大地震,他还成功预测了 2003 年 12 月发生在美国加州的地震。可是,接下来他预测 加州南部将发生地震却没有发生。于是,人们对他提出的“小地震是大地震预兆”的理论提 出质疑。 地震是全人类的灾难,大地震自不待言,即使是小规模的地震,如果发生在都市区也是 非常危险的。人们知道地震肯定会发生,却又不知道它何时何地发生,这是最令地震学家们 头痛的事。好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国对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视,地震学家距离揭开地震 之谜也许不远了。 (节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5.对地震学家们“最担心的事情”所包括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来不知什么地方会发生像印度尼西亚一样的大地震。 B.将来印度洋沿岸各国还会发生里氏 8.5 级的大地震。 C.将来发生的大地震的震中可能会在某一人口稠密地区。 D.将来不知什么时候会发生像美洲西海岸一样的大地震。 答: B(将来肯定还会发生大地震,地震学家们最担心的是发生的时间和具体地点,而不 是会不会发生大地震) 6.下列对各国预测地震的研究成果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们根据加拿大土著人的描述资料,预测到美洲西海岸大地震发生的准确时间和 震中。 B.加拿大地震学家加里•罗杰斯成功预测了未来地球上肯定会发生超级地震,在地震预 测上取得了突破。 C.中、美、日在地震预测上力图有所突破,但都还没有找到一种可以准确预测地震的好 方法。 D. 俄罗斯科学家弗拉迪米尔•波罗克成功预测了日本神户发生的大地震,在地震预测上 取得了重大突破。 答:C(A.错在“预测到”,“实然判断”变“未然判断”;B.错在“成功预测”和“突 破”,程度夸大; D.错在“重大突破”, 程度夸大。)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动物或昆虫在地震发生前的异常行为有可能找到预测地震的方法。 B.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利用电脑技术可以找到预测地震的最好方法。 C.大地震肯定还会发生,就现在的技术而言,成功预测的可能性为零。 D.地震是全人类的灾难,只要各国重视地震预测研究,就会很快揭开地震之谜。 答:A(B.“最好”没有根据,无中生有;C.“可能性为零”太绝对了,曾比较准确地预 报过大地震;D.错在“只要……就……”,将必要条件说成充分条件) 七、(2005 年高考全国卷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植物睡眠之谜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动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 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 种“睡眠动运”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 18 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 24 小时为周期开合。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 19 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 受夜晚低温之害”。20 世纪 80 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 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 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 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 同的生理活性物质。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 体,白天配糖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糖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 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
在夜晚配糖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体,叶子随之闭合。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 糖,由于半乳糖在铁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 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 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 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 生长 5.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B指含羞草、合欢等植物晚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C.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D.指豆科植物和捕蝇草等所具有的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答: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A项文章中没有说“植物的叶子为适 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C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并不是“指所有豆科植物”;D项忽 略了“睡眠是晩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来”;根据文章第一段,正确答案是B项 6.从原文看,以下研究最能揭开“植物睡眠之迷”的一项是() A.德梅兰提出含羞草体内存在着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生物钟 B达尔文提出植物在晚上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 C.希尔德奈希特提出植物睡眠是由植物体内的“膨压素”控制的 D.上田实等人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着可使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 答:D解析:本题考査推断能力。文章第三段一开始说:“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 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研究出这种活 性物质的正是上田实等人。 7.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B铁扫帚安眠物质的配糖体在夜晚合成,于是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 C.合欢、田菁等豆科植物如果长期得不到睡眠的话,就将枯萎而死 D.目前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的“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 答:C解析:本题考査推断能力。A项,第三段中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 质,并没有控制兴奋物质,兴奋物质只是相对降低;B项,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D 项,最后一段中说“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研究人员只是刚完成实验,真正 的绿色农药还没有研制出来
8 在夜晚配糖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体,叶子随之闭合。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 糖,由于半乳糖在铁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 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 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 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 生长。 5.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B.指含羞草、合欢等植物晚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 C.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D.指豆科植物和捕蝇草等所具有的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 答: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A 项文章中没有说“植物的叶子为适 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C 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并不是“指所有豆科植物”;D 项忽 略了“睡眠是晚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来”;根据文章第一段,正确答案是 B 项。 6.从原文看,以下研究最能揭开“植物睡眠之迷”的一项是( ) A.德梅兰提出含羞草体内存在着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生物钟”。 B.达尔文提出植物在晚上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 C.希尔德奈希特提出植物睡眠是由植物体内的“膨压素”控制的。 D.上田实等人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着可使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 答:D 解析:本题考查推断能力。文章第三段一开始说:“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 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研究出这种活 性物质的正是上田实等人。 7.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B.铁扫帚安眠物质的配糖体在夜晚合成,于是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 C.合欢、田菁等豆科植物如果长期得不到睡眠的话,就将枯萎而死。 D.目前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的“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 答:C 解析:本题考查推断能力。A 项,第三段中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 质,并没有控制兴奋物质,兴奋物质只是相对降低;B 项,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D 项,最后一段中说“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研究人员只是刚完成实验,真正 的绿色农药还没有研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