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 o
三峡水库
目录 a基本情况 ②支持的观点 a反对的观点
目录 基本情况 支持的观点 反对的观点
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基本介绍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或三峡大坝,是中国长江上游段建设 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 0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的水 坝。 0 三峡水库,是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总面积1084平方公 里,范围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的21个县市,串流2个城市、11个县城、1711个 村庄,其中有150多处国家级文物古迹。 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于2003年全部完工
基本介绍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或三峡大坝,是中国长江上游段建设 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的水 坝。 三峡水库,是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总面积1084平方公 里,范围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的21个县市,串流2个城市、11个县城、1711个 村庄,其中有150多处国家级文物古迹。 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于2003年全部完工
峡ayoutch 峡水利枢纽置图
时间轴线 0 在长江三峡建造大坝的设想最早可追溯至中华民国的开创者孙中山先生,他 在《建国方略》(1919年发表)一书中认为长江“自宜昌以上,入峡行”的这 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利”(第二计划第四 部庚)。 1940年代中期,国民政府与美国垦务局签约,准备利用美国资金建设水电 站,并邀请该局总工程师、世界知名水利专家萨凡奇(John Lucian Sovage) 来华考察。萨凡奇在三度实地考察三峡地区后,写出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 报告》,认为三峡工程可行,并安排开展前期工作,但后因中国内战,此事无 果而终
时间轴线 在长江三峡建造大坝的设想最早可追溯至中华民国的开创者孙中山先生,他 在《建国方略》(1919年发表)一书中认为长江“自宜昌以上,入峡行”的这 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利”(第二计划第四 部庚)。 1940年代中期,国民政府与美国垦务局签约,准备利用美国资金建设水电 站,并邀请该局总工程师、世界知名水利专家萨凡奇(John Lucian Sovage) 来华考察。萨凡奇在三度实地考察三峡地区后,写出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 报告》,认为三峡工程可行,并安排开展前期工作,但后因中国内战,此事无 果而终
1950年初,国务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式在武汉成立。三年后兴建了荆江分 洪工程。 1953年初,毛泽东视察三峡时,重提三峡工程。他说:“三峡水利枢纽是 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但最后下决心确定修建及何时开始修建,要待 各个重要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之后,才能作出决定。”又作“更立西江石 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词句表示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并指 定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督办。 0 1954年汛期,长江流域发生了20世纪以来的最大洪水,江汉平原、洞庭湖 区损失惨重。这次大水再次警示:消除中下游严重洪水灾害的威胁乃是治理长 江首要而紧迫的任务。9月,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在《关于治江计划基 本方案的报告》中提出三峡坝址拟选在黄陵庙地区,蓄水位拟选为191.5米
1950年初,国务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式在武汉成立。三年后兴建了荆江分 洪工程。 1953年初,毛泽东视察三峡时,重提三峡工程。他说:“三峡水利枢纽是 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但最后下决心确定修建及何时开始修建,要待 各个重要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之后,才能作出决定。”又作“更立西江石 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词句表示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并指 定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督办。 1954年汛期,长江流域发生了20世纪以来的最大洪水,江汉平原、洞庭湖 区损失惨重。这次大水再次警示:消除中下游严重洪水灾害的威胁乃是治理长 江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9月,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在《关于治江计划基 本方案的报告》中提出三峡坝址拟选在黄陵庙地区,蓄水位拟选为191.5米
1958年,3月,周恩来总理在中共中央成都会议上作了关于长江流域和三峡 工程的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 见》,明确提出:“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水 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应当采取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进行 工作。”当月,周恩来总理登上三斗坪中堡岛,与随行专家共同研究三峡工程 坝址优选方案。3月30日,毛泽东主席视察葛洲坝坝址。6月,长江三峡水利枢 纽第一次科研会议在武汉召开,82个相关单位的268人参加,会后向中央报送 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科学技术研究会议的报告》。8月,周恩来总理主持了 北戴河的长江三峡会议,更具体地研究了进一步加快三峡设计及准备工作的有 关问题,要求1958年底完成三峡初设要点报告
1958年,3月,周恩来总理在中共中央成都会议上作了关于长江流域和三峡 工程的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 见》,明确提出:“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水 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应当采取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方针进行 工作。”当月,周恩来总理登上三斗坪中堡岛,与随行专家共同研究三峡工程 坝址优选方案。3月30日,毛泽东主席视察葛洲坝坝址。6月,长江三峡水利枢 纽第一次科研会议在武汉召开,82个相关单位的268人参加,会后向中央报送 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科学技术研究会议的报告》。8月,周恩来总理主持了 北戴河的长江三峡会议,更具体地研究了进一步加快三峡设计及准备工作的有 关问题,要求1958年底完成三峡初设要点报告
0 1959年5月,在武昌对《三峡初设要点报告》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讨论,一致 通过选用三斗坪坝址,大坝可按正常蓄水位200米设计。 0 1970年12月30日,葛洲坝工程开工。 0 1984年4月,国务院原则批准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编制的《三峡水利 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确定三峡工程实施蓄水位为150米的低坝方案。 1984年底,重庆市对三峡工程实施低坝方案提出异议,认为这一方案的回水末 端仅止于涪陵、忠县间180公里的河段内,重庆以下较长一段川江航道得不到 改善,万吨级船部队仍然不能直抵重庆。 1986年6月,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扩大论证,责成水利部重新提出三峡 工程可行性报告,以钱正英为组长的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成立了14个专家组, 进行了长达两年八个月的论证
1959年5月,在武昌对《三峡初设要点报告》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讨论,一致 通过选用三斗坪坝址,大坝可按正常蓄水位200米设计。 1970年12月30日,葛洲坝工程开工。 1984年4月,国务院原则批准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编制的《三峡水利 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确定三峡工程实施蓄水位为150米的低坝方案。 1984年底,重庆市对三峡工程实施低坝方案提出异议,认为这一方案的回水末 端仅止于涪陵、忠县间180公里的河段内,重庆以下较长一段川江航道得不到 改善,万吨级船队仍然不能直抵重庆。 1986年6月,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扩大论证,责成水利部重新提出三峡 工程可行性报告,以钱正英为组长的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成立了14个专家组, 进行了长达两年八个月的论证
1989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重新编制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 报告》,认为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报告推荐的建设方案是:”一级 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三峡工程的实施方案确定坝高为 185米,蓄水位为175米。1989年底,葛洲坝工程全面竣工,通过国家验收。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 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决定将 兴建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 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三峡工程采取 ”一次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式,水库淹没涉及湖 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270多个乡镇、1500多家企业,以及3400多万平 方米的房屋
1989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重新编制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 报告》,认为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报告推荐的建设方案是:“一级 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三峡工程的实施方案确定坝高为 185米,蓄水位为175米。 1989年底,葛洲坝工程全面竣工,通过国家验收。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 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决定将 兴建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 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三峡工程采取 “一次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式,水库淹没涉及湖 北省、重庆市的20个区县、270多个乡镇、1500多家企业,以及3400多万平 方米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