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各地区2009届高三期末语文卷精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家有“胡同” 忆陈垣先生 陆其国 说家有“胡同”,容易让人误以为家坐落在胡同里。想想也是,家在胡同再正常不过。 如说胡同在家里——即家有“胡同”,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确有一个人这样说,他就 是历史学家陈垣。 陈垣字援庵,生于1880年,卒于1971年,广东新会人。辛亥革命后,陈垣到北京, 开始钻研文史。一生从事教育达七十年,并先后任京师图书馆馆长、北平图书馆委员、故 宫博物院理事兼故宫图书馆馆长等职。 陈垣是李希泌的父执,李曾撰文说起有一次陈垣的助手和学生刘乃和在老师家,遵师 命去书房取一部《元六十家文集目录》稿本,陈垣告诉刘此书在第几条“胡同”第几层 书架;一会儿又要取一张老照片,那在第几条“胡同”第几层书架,刘皆随手取来。李希 泌对陈老这样得心应手地使用自己的图书资料,既惊讶,又佩服。1964年夏,李希泌陪同 亚非学会负责人艾毅根拜访陈垣,应客人要求,陈垣请客人参观厢房里的藏书。“厢房的 面积并不大,但书架一行一行地排列得很整齐,行与行之间留有一条通道,陈老名之为 胡同’,顺序名之为‘第一条胡同’、‘第二条胡同’……。书架上的书也放得很整齐。” (李希泌语) 原来“胡同”是陈垣喻指他的藏书室。在我看来,陈垣自况家有“胡同”,盖緣于他 腹有诗书。腹有诗书的人,即使家无“胡同”,依然可以气定神闲,因为他已在心里 砌”起了“胡同”;反之,腹无诗书,即使在家里砸钱堆起再多的“胡同”,不过是附庸 风雅,华而不实。由是观之,一个人要做到腹有诗书,家里有无“胡同”并不重要,重要 的是心里要有“胡同”;这是一种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抵达;这里包含的已不仅仅 是学问和学识,还有人品人格,乃至学术精神。能完成这种抵达的人很少,就像陈垣家有 “胡同”,并与之融会贯通的人很少一样。但惟其少,才更令我们这些后人敬仰。敬仰他、 也是敬仰真学问、真学识,更是敬仰一种品格、一种境界。 陈垣的弟子赵光贤,曾对梁启超根据《新唐书·薛延陀传》里“值贞观二年突厥叶 护可汗见弑”的记載,考证出唐玄奘赴印度出发年代为贞观元年,而非历来以为的贞观三 年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他读到1924年o月上海《东方杂志》上发表的陈垣《书内学院 校慈恩传后》一文,该文将梁氏的诸条考证一一驳倒。“其中有一条我记得最清楚,就是 先生据《通典》、《册府元龟》诸书,证明在贞观元年(不是二年)被杀的是统叶护,而 玄奘到西突厥素叶城见到的是统叶护的儿子肆叶护。一字之差,遂成大错。当时我想,原 来我国还有比梁氏更高明的人,从此使我五体投地地佩服的人不是梁任公而是援庵先生 了。”(赵光贤语) 当然,做一个学人,学问固然重要,风骨更不可缺。《通鉴胡注表微》是陈垣一部呕 心沥血之作,从这部书很可以看出陈垣的风骨。陈垣读胡三省《通鉴注》时,正身处敌伪 统治的北平,人民生活在黑暗中。他说自己“精神异常痛苦,阅读胡注,体会了他当日的 心情,慨叹彼此的遭遇,忍不住流泪,甚至痛哭。”感情的接近,思想的相通,各自身受 的苦难,驱使陈垣下决定为胡注写出“表微”。这部著作彰显了胡三省的内心情怀,也凸 显出陈垣的民族气节和学人傲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福建省各地区 2009 届高三期末语文卷精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2009 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2~14 题。 家有“胡同” ——忆陈垣先生 陆其国 说家有“胡同”,容易让人误以为家坐落在胡同里。想想也是,家在胡同再正常不过。 如说胡同在家里——即家有“胡同”,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确有一个人这样说,他就 是历史学家陈垣。 陈垣字援庵,生于 l880 年,卒于 l971 年,广东新会人。辛亥革命后,陈垣到北京, 开始钻研文史。一生从事教育达七十年,并先后任京师图书馆馆长、北平图书馆委员、故 宫博物院理事兼故宫图书馆馆长等职。 陈垣是李希泌的父执,李曾撰文说起有一次陈垣的助手和学生刘乃和在老师家,遵师 命去书房取一部《元六十家文集目录》稿本,陈垣告诉刘此书在第几条“胡同”第几层 书架;一会儿又要取一张老照片,那在第几条“胡同”第几层书架,刘皆随手取来。李希 泌对陈老这样得心应手地使用自己的图书资料,既惊讶,又佩服。1964 年夏,李希泌陪同 亚非学会负责人艾毅根拜访陈垣,应客人要求,陈垣请客人参观厢房里的藏书。“厢房的 面积并不大,但书架一行一行地排列得很整齐,行与行之间留有一条通道,陈老名之为 ‘胡同’,顺序名之为‘第一条胡同’、‘第二条胡同’……。书架上的书也放得很整齐。” (李希泌语) 原来“胡同”是陈垣喻指他的藏书室。在我看来,陈垣自况家有“胡同”,盖缘于他 腹有诗书。腹有诗书的人,即使家无“胡同”,依然可以气定神闲,因为他已在心里 “砌”起了“胡同”;反之,腹无诗书,即使在家里砸钱堆起再多的“胡同”,不过是附庸 风雅,华而不实。由是观之,一个人要做到腹有诗书,家里有无“胡同”并不重要,重要 的是心里要有“胡同”;这是一种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抵达;这里包含的已不仅仅 是学问和学识,还有人品人格,乃至学术精神。能完成这种抵达的人很少,就像陈垣家有 “胡同”,并与之融会贯通的人很少一样。但惟其少,才更令我们这些后人敬仰。敬仰他、 也是敬仰真学问、真学识,更是敬仰一种品格、一种境界。 陈垣的弟子赵光贤,曾对梁启超根据《新唐书·薛延陀传》里“值贞观二年突厥叶 护可汗见弑”的记载,考证出唐玄奘赴印度出发年代为贞观元年,而非历来以为的贞观三 年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他读到 l924 年 lo 月上海《东方杂志》上发表的陈垣《书内学院 校慈恩传后》一文,该文将梁氏的诸条考证一一驳倒。“其中有一条我记得最清楚,就是 先生据《通典》、《册府元龟》诸书,证明在贞观元年(不是二年)被杀的是统叶护,而 玄奘到西突厥素叶城见到的是统叶护的儿子肆叶护。一字之差,遂成大错。当时我想,原 来我国还有比梁氏更高明的人,从此使我五体投地地佩服的人不是梁任公而是援庵先生 了。”(赵光贤语) 当然,做一个学人,学问固然重要,风骨更不可缺。《通鉴胡注表微》是陈垣一部呕 心沥血之作,从这部书很可以看出陈垣的风骨。陈垣读胡三省《通鉴注》时,正身处敌伪 统治的北平,人民生活在黑暗中。他说自己“精神异常痛苦,阅读胡注,体会了他当日的 心情,慨叹彼此的遭遇,忍不住流泪,甚至痛哭。”感情的接近,.思想的相通,各自身受 的苦难,驱使陈垣下决定为胡注写出“表微”。这部著作彰显了胡三省的内心情怀,也凸 显出陈垣的民族气节和学人傲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本文由“胡同”在家里说起,再引出回忆的对象,开篇出人意料,激发了读者的 阅读兴趣,又为下文的叙评做了很好的铺垫 B.文章第二段对陈垣的简要介绍,说明了陈垣学术生涯的漫长以及在图书馆管理方 面的丰富经历,在全文起到总领作用。 C.文中引用李希泌的话介绍了陈垣家中的“胡同”的具体设置,说明了陈垣家中藏 书的丰富以及他能很好地管理与使用。 D.文章用较大篇幅引用赵光贤的话,内容上突出了陈垣的博学与治学的严谨,形式 上体现了回忆录这种文体对真实性的要求 E.本文在详细叙写“胡同”、简要评价人物的基础上,点明文章的主旨一一拥有大 量的藏书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3.文中说“这是一种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抵达”,应该如何实现这一“抵 达”?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14.文章标题为“家有‘胡同”’,但后两段并未提及“胡同”。请对后两段的作用进 行探究。(6分) (乙)(15分) 12.(5分) BE(B.“总领作用”有误。E.文章的主旨在于如何治学和做人。) 13.(4分) 实现这一“抵达”首先要由拥有藏书到腹有诗书,富有学问和学识:再次要能对所学 诗书融会贯通,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与评析,将学问和学识化为自己的人品人格 14.(6分) 答案示例:文中的“胡同”有内外之分,后两段虽未提及“胡同”,但实际上也是在 写“胡同”,写的不是陈垣家中外在的“胡同”一一藏书,而是陈垣内在的“胡同” 学问和风骨:后两段承接第四段的评价,由前文对陈垣得心应手地使用藏书的赞叹,上升 到对陈垣的学问和风骨的敬佩,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和文章的内涵。 (福建省泉州一中2008-2009学期期末考试)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我所认识的梁激溟 牟宗三 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培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 生的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 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 他是个了不起人物,从性情、智慧、个人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 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一般社会上的名人、名流不 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
A.本文由“胡同”在家里说起,再引出回忆的对象,开篇出人意料,激发了读者的 阅读兴趣,又为下文的叙评做了很好的铺垫。 B.文章第二段对陈垣的简要介绍,说明了陈垣学术生涯的漫长以及在图书馆管理方 面的丰富经历,在全文起到总领作用。 C.文中引用李希泌的话介绍了陈垣家中的“胡同”的具体设置,说明了陈垣家中藏 书的丰富以及他能很好地管理与使用。 D.文章用较大篇幅引用赵光贤的话,内容上突出了陈垣的博学与治学的严谨,形式 上体现了回忆录这种文体对真实性的要求。 E.本文在详细叙写“胡同”、简要评价人物的基础上,点明文章的主旨——拥有大 量的藏书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3.文中说“这是一种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抵达”,应该如何实现这一“抵 达”?请谈谈你的理解。(4 分) 答: 14.文章标题为“家有‘胡同”’,但后两段并未提及“胡同”。请对后两段的作用进 行探究。(6 分) 答: (乙)(15 分) 12.(5 分) B E(B.“总领作用”有误。E.文章的主旨在于如何治学和做人。) 13.(4 分) 实现这一“抵达”首先要由拥有藏书到腹有诗书,富有学问和学识;再次要能对所学 诗书融会贯通,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与评析,将学问和学识化为自己的人品人格。 14.(6 分) 答案示例:文中的“胡同”有内外之分,后两段虽未提及“胡同”,但实际上也是在 写“胡同”,写的不是陈垣家中外在的“胡同”——藏书,而是陈垣内在的“胡同”—— 学问和风骨;后两段承接第四段的评价,由前文对陈垣得心应手地使用藏书的赞叹,上升 到对陈垣的学问和风骨的敬佩,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和文章的内涵。 (福建省泉州一中 2008-2009 学期期末考试)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8 分)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牟宗三 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培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 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 生的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 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 他是个了不起人物,从性情、智慧、个人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 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一般社会上的名人、名流不 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
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 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 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 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岀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 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 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 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的?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 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 (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 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三百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 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源始于十七、八、九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 何作个抉择? 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保存文化是对的, 那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 读《东西文化其及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 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 风俗习惯的横剖面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 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 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 时他还很年轻,不到 30 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 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 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 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 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的?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 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 (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 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三百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 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源始于十七、八、九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 何作个抉择? 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保存文化是对的, 那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 读《东西文化其及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 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 风俗习惯的横剖面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 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 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 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燬,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 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 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 子的忠厚的一面。 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拐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 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 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 (文章有删改) 12、文章第二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 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4分) 13、文章第四段写到了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答 14、作者在评述《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特点的同时,也指出了梁漱溟的不足。他的不足之 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答 15、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 启示?(6分) 答: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12答案:①有真知灼见:②不只是讲说学问,还将思想付之于具体行动:③“平生所志都 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4分) 13.答案:①表明梁漱溟关心国事是有家庭传统的:②是梁漱溟格外关注文化问题的原因: ③使读者对人物了解更全面。(4分) 答案:①《中国文化要义》哲学味太浓:②《乡村建设理论》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 ③晚年观念已老:④在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答“哲学味太浓、方法论上从果说因 观念陈旧、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也可。(4分)
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 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 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燬,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 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 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 子的忠厚的一面。 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掦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 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 300 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 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 (文章有删改) 12、文章第二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 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4 分) 答: 13、文章第四段写到了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4 分) 答: 14、作者在评述《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特点的同时,也指出了梁漱溟的不足。他的不足之 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 分) 答: 15、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 启示?(6 分) 答: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8 分) 12.答案:①有真知灼见;②不只是讲说学问,还将思想付之于具体行动;③“平生所志都 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4 分) 13.答案:①表明梁漱溟关心国事是有家庭传统的;②是梁漱溟格外关注文化问题的原因; ③使读者对人物了解更全面。(4 分) 14.答案:①《中国文化要义》哲学味太浓;②《乡村建设理论》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 ③晚年观念已老;④在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答“哲学味太浓、方法论上从果说因、 观念陈旧、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也可。(4 分)
15.答案: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2分) 启示有四点。(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内容要体 现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4分) (福建省福州八中2008-2009学期期末考试 、实用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布衣学者张中行 张昌华 世人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是再贴切不过的。清光绪三十四年,他生于河北香河县 农家,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1936年北大毕业,一直吃笔墨饭,曾在中、小学 教过书;建国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辑,编教科书,偷闲写点文章贴补家用,数十年如一 日在煮字疗饥中度过。1956年,他所在的出版社评级,六级以上为高级知识分子,张中行 是七级,属低级。 直到耄耋之年,才获赠一顶“特约编审”的桂冠。称其“布衣”,是当之又当。张中行 在北大读的是中文,但涉猎的范围包括国学、哲学、禅学和文学,不仅思考老庄、孔孟,而 且研究罗素、培根,著述宏富。谓其学者,名副其实。季羨林评论他“学富五车,腹笥丰盈” 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启功说他“既是哲人又是痴人〃。一后辈学人说得更酷:“不 读张先生的书,不知道他的学问有多大,读了他的书,更不知道他的学问有多大! 张中行是一匹老黑马,没有伯乐发现他。80岁时,适逢天时地利人和,他独自闯了出 来,获得了“文学家”、“哲学家"、“杂家”、“教育家”等多项桂冠。其哲学著作《顺生论》 引人关注,被称为“当代中国的《论语》,启功誉其为“整个—部《春秋繁露》。 张中行从80年代初开始陆续写了“负暄三种"、《顺生论》等。铁树开花,竟然枝繁叶 茂。 他的“负暄三种”自1986年始毎隔4年出一本。《顺生论》等面世,一时洛阳纸贵,张 中行遂“暴得大名"。时年张已八十,于是有“老旋风”之说
15.答案: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2 分) 启示有四点。(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内容要体 现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4 分) (福建省福州八中 2008-2009 学期期末考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6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布衣学者张中行 张昌华 世人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是再贴切不过的。清光绪三十四年,他生于河北香河县 一农家,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1936 年北大毕业,一直吃笔墨饭,曾在中、小学 教过书;建国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辑,编教科书,偷闲写点文章贴补家用,数十年如一 日在煮字疗饥中度过。1956 年,他所在的出版社评级,六级以上为高级知识分子,张中行 是七级,属低级。 直到耄耋之年,才获赠一顶“特约编审”的桂冠。称其“布衣”,是当之又当。张中行 在北大读的是中文,但涉猎的范围包括国学、哲学、禅学和文学,不仅思考老庄、孔孟,而 且研究罗素、培根,著述宏富。谓其学者,名副其实。季羡林评论他“学富五车,腹笥丰盈”, 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启功说他“既是哲人又是痴人”。一后辈学人说得更酷:“不 读张先生的书,不知道他的学问有多大,读了他的书,更不知道他的学问有多大!” 张中行是一匹老黑马,没有伯乐发现他。80 岁时,适逢天时地利人和,他独自闯了出 来,获得了“文学家”、“哲学家”、“杂家”、“教育家”等多项桂冠。其哲学著作《顺生论》 引人关注,被称为“当代中国的《论语》”,启功誉其为“整个一部《春秋繁露》”。 张中行从 80 年代初开始陆续写了“负暄三种”、《顺生论》等。铁树开花,竟然枝繁叶 茂。 他的“负暄三种”自 1986 年始每隔 4 年出一本。《顺生论》等面世,一时洛阳纸贵,张 中行遂“暴得大名”。时年张已八十,于是有“老旋风”之说
张中行是从燕赵大地走出来的学人,世事沧桑却丝毫未能改变他敦厚、淳朴的本色。在 做学问、待人、处事以至生活细节上,他都是古韵犹存。 张中行虽埋身市井,却“道通天地”,虽侧身陋巷,而能“思入风云"。他讲“顺生”, 但“不偏不党,不依不傍,不卑更不亢"。他的言行自有准则:“心里有所疑就说,是自由; 听者不以为忤,是容忍。”“对不同意见,我一是尊重,二是欢迎,三是未必接受,四是决不 争论。” 张中行一介寒士,半生坎坷,晚景见晴。到85岁时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自称“都 市柴门。他的“柴门”没做任何装修,小客厅兼通道里还放着书架,是平常人家六七十年 代的居住水平,其俭朴给人的印象十分强烈。书房也不甚雅致,书橱里放着一些古玩,多为 石头,像仓库。一把破藤椅的扶手用塑料绳绑扎着。老式书案上备有文房四宝,书卷气袭人。 他的卧室更为简陋,被子是五六十年代农家常用的大花被,连叠法也是老式的,床边墙上还 糊着报纸 他对生活的要求很低,有时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席毕 若有剩莱,他也很从容地打包带回去。布衣的他,深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张中行为人古朴,尚古风。文亦如其人。从行文上说,他的文章开头喜欢旁征博引,下 笔干言如行云流水。不似今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他的行文过程就是“思”的过程。 他长于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化为一缕缕哲思,融入他对人生的体察观照之中。 启功说张氏的“散文杂文,不衫不履,如独树出林,俯视风云"。也有人说张氏散文“少 张扬蹈厉之辞,也似乎缺少至大至刚的伟岸气象,但从他那清新自然如数家珍般的娓娓叙述 中,从那貌似拉杂的谈古论今、引经据典中,我们可体察到他对摄生治世之道、国家民族命 运的热切关注”。斯言诚哉。 对他的文,周汝昌先生也有贴切的评论:“你从他的文笔看得出,像他论砚一样,那是 外有柔美,内有刚德。其用笔,看上去没有什么“花哨,而实际上绝非平铺板叙,那笔 点儿也不是漫然苟下的。”“读他老的文字,像一颗橄榄,入口清淡,回味则甘馨邈然有余。 这里面也不时含有一点苦味。” 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理由不贴切的一项是 A.张中行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 B.张中行本人北大毕业后一直吃笔墨饭,评级仅属低级。 C.张中行读的是中文,但涉猎的范围极广,学问极深 D.张中行对生活的要求很低,为人古朴,尚古风 2.对于张中行文章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他的文章开头一般不“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是在行文过程逐步展现自己的 思考,将哲思融入对人生的体察观照之中 B.启功认为张氏的散文杂文,有隐逸之风,洒脱之姿,傲啸之态。其实,这正是张氏 “布衣学者”的身份决定的。 C.张氏散文似乎缺少至大至刚的伟岸气象,但并不缺乏对摄生治世之道、国家民族命 运的热切关注。 D.周汝昌先生评论张氏文笔,认为其外表平实,而实际上却蕴涵匠心,内藏深味,发 人深省。 3.张中行八十终于成名,留给后人很多的启发,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言行要有自己的准则。张中行的言行自有准则,对不同意见,他一是尊重,二是欢
张中行是从燕赵大地走出来的学人,世事沧桑却丝毫未能改变他敦厚、淳朴的本色。在 做学问、待人、处事以至生活细节上,他都是古韵犹存。 张中行虽埋身市井,却“道通天地”,虽侧身陋巷,而能“思入风云”。他讲“顺生”, 但“不偏不党,不依不傍,不卑更不亢”。他的言行自有准则:“心里有所疑就说,是自由; 听者不以为忤,是容忍。”“对不同意见,我一是尊重,二是欢迎,三是未必接受,四是决不 争论。” 张中行一介寒士,半生坎坷,晚景见晴。到 85 岁时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自称“都 市柴门”。他的“柴门”没做任何装修,小客厅兼通道里还放着书架,是平常人家六七十年 代的居住水平,其俭朴给人的印象十分强烈。书房也不甚雅致,书橱里放着一些古玩,多为 石头,像仓库。一把破藤椅的扶手用塑料绳绑扎着。老式书案上备有文房四宝,书卷气袭人。 他的卧室更为简陋,被子是五六十年代农家常用的大花被,连叠法也是老式的,床边墙上还 糊着报纸。 他对生活的要求很低,有时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席毕 若有剩莱,他也很从容地打包带回去。布衣的他,深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张中行为人古朴,尚古风。文亦如其人。从行文上说,他的文章开头喜欢旁征博引,下 笔千言如行云流水。不似今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他的行文过程就是“思”的过程。 他长于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化为一缕缕哲思,融入他对人生的体察观照之中。 启功说张氏的“散文杂文,不衫不履,如独树出林,俯视风云”。也有人说张氏散文“少 张扬蹈厉之辞,也似乎缺少至大至刚的伟岸气象,但从他那清新自然如数家珍般的娓娓叙述 中,从那貌似拉杂的谈古论今、引经据典中,我们可体察到他对摄生治世之道、国家民族命 运的热切关注”。斯言诚哉。 对他的文,周汝昌先生也有贴切的评论:“你从他的文笔看得出,像他论砚一样,那是 外有柔美,内有刚德。其用笔,看上去没有什么‘花哨’,而实际上绝非平铺板叙,那笔一 点儿也不是漫然苟下的。”“读他老的文字,像一颗橄榄,入口清淡,回味则甘馨邈然有余。 这里面也不时含有一点苦味。” 1.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理由不贴切的一项是 ( ) A.张中行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 B.张中行本人北大毕业后一直吃笔墨饭,评级仅属低级。 C.张中行读的是中文,但涉猎的范围极广,学问极深。 D.张中行对生活的要求很低,为人古朴,尚古风。 2.对于张中行文章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他的文章开头一般不“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是在行文过程逐步展现自己的 思考,将哲思融入对人生的体察观照之中。 B.启功认为张氏的散文杂文,有隐逸之风,洒脱之姿,傲啸之态。其实,这正是张氏 “布衣学者”的身份决定的。 C.张氏散文似乎缺少至大至刚的伟岸气象,但并不缺乏对摄生治世之道、国家民族命 运的热切关注。 D.周汝昌先生评论张氏文笔,认为其外表平实,而实际上却蕴涵匠心,内藏深味,发 人深省。 3.张中行八十终于成名,留给后人很多的启发,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言行要有自己的准则。张中行的言行自有准则,对不同意见,他一是尊重,二是欢
迎,三是未必接受,四是决不争论。这表明他与世无争,不愿和别人产生矛盾 B.要有所成就必须扎扎实实,勤学善思。张中行晚年成名并非偶然,这与他平时广泛 涉猎,善于思考有关 C.要自信。张中行就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独自闯了出来,人在失意的时候不能 对自己丧失信心,要自信,坚持努力。 D.人在生活上不必一定是高要求,但思想上一定要高境界。张中行对生活的要求很低, 但他讲“顺生”,追求精神上的高境界,虽为“布衣”,但拥有精神上的丰厚的财富 、(6分) 1.D(“布衣”揭示其平民身份,“学者”表现其学问渊博。这与他的为人无关。) 2.B(“有隐逸之风”错) 3.A(“他与世无争,不愿和别人产生矛盾”错,应为“张中行为人敦厚、淳朴,尚古风”。) 乙必考题 (2009年福建省普通髙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叶圣陶在四川 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晚 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晩饭之后,把油灲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 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毎人毎星期交一篇文章。 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 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 “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 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 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 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 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 等文章。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 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对 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
迎,三是未必接受,四是决不争论。这表明他与世无争,不愿和别人产生矛盾。 B.要有所成就必须扎扎实实,勤学善思。张中行晚年成名并非偶然,这与他平时广泛 涉猎,善于思考有关。 C.要自信。张中行就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独自闯了出来,人在失意的时候不能 对自己丧失信心,要自信,坚持努力。 D.人在生活上不必一定是高要求,但思想上一定要高境界。张中行对生活的要求很低, 但他讲“顺生”,追求精神上的高境界,虽为“布衣”,但拥有精神上的丰厚的财富。 二、(6 分) 1. D(“布衣”揭示其平民身份,“学者”表现其学问渊博。这与他的为人无关。) 2. B(“有隐逸之风”错) 3. A(“他与世无争,不愿和别人产生矛盾”错,应为“张中行为人敦厚、淳朴,尚古风”。) 乙 必考题 (2009 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叶圣陶在四川 1940 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晚 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 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 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 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 “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 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 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 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 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 等文章。1931 年 8 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 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对” 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
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局 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谓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的, 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其味 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 指导举隅》,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1945年9月离开成都到重 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看稿编稿,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 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 他就诚恳地提岀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背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 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有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精心培育了-大批后来 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 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实际 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 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 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 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 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种多么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根据时代的潮流而有 所取舍,不断前进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节) 12.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的《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是叶圣陶 和朱自清合编的中学生课外读本。 B.正如当年的《小说月报》那样,《中学生》这块战时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
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局, 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的, 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其味 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 指导举隅》,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 1945 年 9 月离开成都到重 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看稿编稿,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 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 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背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 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有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 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 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实际 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 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 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 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 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根据时代的潮流而有 所取舍,不断前进。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节) 12.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的《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是叶圣陶 和朱自清合编的中学生课外读本。 B.正如当年的《小说月报》那样,《中学生》这块战时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
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C.从叶圣陶为他的儿女取名为至善、至美、至诚,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憎恶 假恶丑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D.本文通过描写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编《中学生》杂志等事迹,勾勒了一位可亲 可敬、踏实认真的教育家形象。 13.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 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14.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 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6分) 12.B 13.①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②不加约東,任其自由发挥。③重视评议,培养写作 习惯。④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 ①仔细考查作文的表达形式。②详细询问作文的思想内容。 14.三个方面: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读者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 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三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 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福建省柘荣一中2008-2009学期期末考试 五、实用类文体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严凤英 佚名 严凤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1930年4月13日生于安庆,卒于1968年,祖籍安徽桐 城罗家岭。她原名鸿元,又名黛峰。她12岁拜严云高学唱黄梅戏,取艺名为凤英。1960年, 严凤英加入中国共产党。文革中,倍受“四人帮”迫害,她被诬陷为文艺黑线人物,宣传“封、 资、修”的美女蛇,并被诬蔑为国民党潜伏特务,屡遭批斗。1968年4月8日夜自杀身亡。 1978年5月23日,安徽省委为严凤英平反昭雪,8月21日省文化局举行了严凤英骨灰安放 仪式 在她的艺术实践中,严凤英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有新的创造,为黄梅戏艺术的发展作出 重大贡献。她嗓音淸脆甜美,唱腔朴实圆润,演唱明快真挚,吐字清晰,韵味醇厚,并注重 从人物感情出发,力求达到声情并茂,使自己的演唱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严凤英在她 的表演生涯中塑造了许多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如:《打猪草》中的陶金花、《天仙配》 中的七仙女、《女驸马》中的冯素贞、《牛郎织女》中的织女。她的唱腔圆润明快,表演质朴 细腻,取京剧、越剧、评剧、评弹、民歌等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世称严派。 严凤英的艺术道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45年以前是第一个阶段。她从小酷爱唱歌,唱戏。由于父亲严司明和母亲离异,她 在四五岁时,就回到祖父母居住的罗家岭。田园风光陶冶着她幼小的心灵,与姑、姐们挖野 菜放牛的同时,她学唱了流传于当地的不少民歌,艺术的种子在心灵中悄然播下。不久,因
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C.从叶圣陶为他的儿女取名为至善、至美、至诚,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憎恶 假恶丑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D.本文通过描写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编《中学生》杂志等事迹,勾勒了一位可亲 可敬、踏实认真的教育家形象。 13.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 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 分) 14.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 一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6 分) 12.B 13.①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②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挥。③重视评议,培养写作 习惯。④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 ①仔细考查作文的表达形式。②详细询问作文的思想内容。 14.三个方面: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读者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 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三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 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福建省柘荣一中 2008-2009 学期期末考试) 五、实用类文体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 严 凤 英 佚 名 严凤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1930 年 4 月 13 日生于安庆,卒于 1968 年,祖籍安徽桐 城罗家岭。她原名鸿元,又名黛峰。她 12 岁拜严云高学唱黄梅戏,取艺名为凤英。1960 年, 严凤英加入中国共产党。文革中,倍受“四人帮”迫害,她被诬陷为文艺黑线人物,宣传“封、 资、修”的美女蛇,并被诬蔑为国民党潜伏特务,屡遭批斗。1968 年 4 月 8 日夜自杀身亡。 1978 年 5 月 23 日,安徽省委为严凤英平反昭雪,8 月 21 日省文化局举行了严凤英骨灰安放 仪式。 在她的艺术实践中,严凤英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有新的创造,为黄梅戏艺术的发展作出 重大贡献。她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朴实圆润,演唱明快真挚,吐字清晰,韵味醇厚,并注重 从人物感情出发,力求达到声情并茂,使自己的演唱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严凤英在她 的表演生涯中塑造了许多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如:《打猪草》中的陶金花、《天仙配》 中的七仙女、《女驸马》中的冯素贞、《牛郎织女》中的织女。她的唱腔圆润明快,表演质朴 细腻,取京剧、越剧、评剧、评弹、民歌等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世称严派。 严凤英的艺术道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45 年以前是第一个阶段。她从小酷爱唱歌,唱戏。由于父亲严司明和母亲离异,她 在四五岁时,就回到祖父母居住的罗家岭。田园风光陶冶着她幼小的心灵,与姑、姐们挖野 菜放牛的同时,她学唱了流传于当地的不少民歌,艺术的种子在心灵中悄然播下。不久,因
为抗战爆发,她的父亲严司明也回到家乡,闲居无聊时,教她唱京剧,这使她与戏剧艺术有 了接触。在她十来岁时,同族中曾参加戏班的严云高将黄梅戏带回了罗家岭,他一面开铺谋 生,一面收徒授艺,严凤英由此与黄梅戏结下缘分。 1945年至1951年初是第二个阶段。随着舞台实践的不断丰富,严凤英的表演艺术水平 迅速提高。她本来就有较好的演唱天赋,又虚心向前辈艺术家学习,她回忆道:“我到安庆 想把戏演好,就努力学习。那时学表演,主要靠观摩,看着老前辈在台上的一举一动,我就 点一滴记在心里,然后照葫芦画瓢搬上舞台。因为我是女性,演旦角戏的动作要细膩些, 像是那么回事,观众看得很有味。”正是凭着这种学习精神,严凤英在表演艺术上崭露头角。 据老艺人回忆,《二龙山》一剧的主角是女寨主佘素贞,严凤英扮丫环表演竞使剧名更换为 《丫环挂帅》。然而,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黑暗社会,艺术上崭露头角的严凤英非但没有 得到扶助,反而遭到摧残,她被迫一次次地离开她钟爱的舞台,其间,她又学唱过京剧。她 流落各地,无家可归,直到新中国成立。1951年初,她终于重返黄梅戏舞台,这一时期, 是她生活上备受磨难、艺术上得以丰富提高的重要时期,也为她后来艺术创造的辉煌作了铺 从1951年初开始,严凤英进入了艺术道路的第三个阶段。回到安庆后,她在“群乐” 剧场演出,这时,党派干部和新文艺工作者帮助改戏改人改制,使她“接触新文艺思想 除演出传统剧目外,还配合土改、反霸、抗美援朝、宣传婚姻法等,演出过《江汉渔歌》 《两朵大红花》、《木兰从军》、《柳金妹翻身》等。1952年夏,她参加了安徽省暑期艺人训 练班,认真学习了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思想变化更大,“旧社会把我 当成草,新社会把我当作宝”。解放前苦难的经历使她对共产党、对新中国充满了感情,从 而也激发了她积蓄已久的艺术创造热情。从1953年到1965年,她先后主演了《天仙配》 《女驸马》、《打猪草》、《闹花灯》、《牛郎织女》、《红色宣传员》、《江姐》等近50个大小剧 目,她的表演艺术水平也不断腾跃,既形成了独自的风格特色,又代表着当时黄梅戏表演艺 术的最高水平,并对剧种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戏曲从形成之初始,其艺术表演手段中就有了不可缺少的一项一一歌唱,这是它有 别于西方话剧艺术的明显特征。观众步入剧场的心态既是“看”戏,更是“听”戏,在相同 腔调和其他演员演唱的比照之下,他们审听着眼前演员的演唱是否动人,技巧是否高超,希 冀自己被征服。因此,一个戏曲演员,其成就的高低首先就表现在歌唱水平上。严凤英也不 例外,她的唱腔,极富艺术魅力,令每个听众都过耳难忘。严凤英先天嗓音好,沙甜的音色 尤其适合演唱黄梅戏。但是,她的唱腔之所以能够倾倒听众,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她善于创 严凤英的唱腔,首先贯穿着一个“情”字,在深入把握人物性格与测度具体戏剧情境后, 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即所谓“洞达事物之情状”,“发古人之喜怒哀乐,忧悲愉快”,也是 李渔所指出的“唱曲宜有曲情”,有了“情”才能“变死音为活曲,化歌者为文人”。《天仙 配》是她演唱十分成功的一部作品,她曾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谈过自己的演唱体会, 充分表明了她对七仙女在特定情境中情感的把握,并介绍了自己在演唱中的处理方法
为抗战爆发,她的父亲严司明也回到家乡,闲居无聊时,教她唱京剧,这使她与戏剧艺术有 了接触。在她十来岁时,同族中曾参加戏班的严云高将黄梅戏带回了罗家岭,他一面开铺谋 生,一面收徒授艺,严凤英由此与黄梅戏结下缘分。 1945 年至 1951 年初是第二个阶段。随着舞台实践的不断丰富,严凤英的表演艺术水平 迅速提高。她本来就有较好的演唱天赋,又虚心向前辈艺术家学习,她回忆道:“我到安庆 想把戏演好,就努力学习。那时学表演,主要靠观摩,看着老前辈在台上的一举一动,我就 一点一滴记在心里,然后照葫芦画瓢搬上舞台。因为我是女性,演旦角戏的动作要细腻些, 像是那么回事,观众看得很有味。”正是凭着这种学习精神,严凤英在表演艺术上崭露头角。 据老艺人回忆,《二龙山》一剧的主角是女寨主佘素贞,严凤英扮丫环表演竟使剧名更换为 《丫环挂帅》。然而,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黑暗社会,艺术上崭露头角的严凤英非但没有 得到扶助,反而遭到摧残,她被迫一次次地离开她钟爱的舞台,其间,她又学唱过京剧。她 流落各地,无家可归,直到新中国成立。1951 年初,她终于重返黄梅戏舞台,这一时期, 是她生活上备受磨难、艺术上得以丰富提高的重要时期,也为她后来艺术创造的辉煌作了铺 垫。 从 1951 年初开始,严凤英进入了艺术道路的第三个阶段。回到安庆后,她在“群乐” 剧场演出,这时,党派干部和新文艺工作者帮助改戏改人改制,使她“接触新文艺思想”。 除演出传统剧目外,还配合土改、反霸、抗美援朝、宣传婚姻法等,演出过《江汉渔歌》、 《两朵大红花》、《木兰从军》、《柳金妹翻身》等。1952 年夏,她参加了安徽省暑期艺人训 练班,认真学习了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思想变化更大,“旧社会把我 当成草,新社会把我当作宝”。解放前苦难的经历使她对共产党、对新中国充满了感情,从 而也激发了她积蓄已久的艺术创造热情。从 1953 年到 1965 年,她先后主演了《天仙配》、 《女驸马》、《打猪草》、《闹花灯》、《牛郎织女》、《红色宣传员》、《江姐》等近 50 个大小剧 目,她的表演艺术水平也不断腾跃,既形成了独自的风格特色,又代表着当时黄梅戏表演艺 术的最高水平,并对剧种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戏曲从形成之初始,其艺术表演手段中就有了不可缺少的一项--歌唱,这是它有 别于西方话剧艺术的明显特征。观众步入剧场的心态既是“看”戏,更是“听”戏,在相同 腔调和其他演员演唱的比照之下,他们审听着眼前演员的演唱是否动人,技巧是否高超,希 冀自己被征服。因此,一个戏曲演员,其成就的高低首先就表现在歌唱水平上。严凤英也不 例外,她的唱腔,极富艺术魅力,令每个听众都过耳难忘。严凤英先天嗓音好,沙甜的音色 尤其适合演唱黄梅戏。但是,她的唱腔之所以能够倾倒听众,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她善于创 新。 严凤英的唱腔,首先贯穿着一个“情”字,在深入把握人物性格与测度具体戏剧情境后, 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即所谓“洞达事物之情状”,“发古人之喜怒哀乐,忧悲愉快”,也是 李渔所指出的“唱曲宜有曲情”,有了“情”才能“变死音为活曲,化歌者为文人”。《天仙 配》是她演唱十分成功的一部作品,她曾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谈过自己的演唱体会, 充分表明了她对七仙女在特定情境中情感的把握,并介绍了自己在演唱中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