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7届高三12月联考 命题单位:岳阳市第十五中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分为两卷,共八页。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 号、座位号填入相应的位置内。 2.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请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 上。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试题卷请自行妥善保管。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①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 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②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礼品、击土鼓而作 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 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于是“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 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 有较多的记载,则己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 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 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 ③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 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 “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 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 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 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④“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 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 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 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 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 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⑤“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 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 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 《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 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 ⑥“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7 届高三 12 月联考 命题单位:岳阳市第十五中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分为两卷,共八页。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 号、座位号填入相应的位置内。 2.客观题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请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 上。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试题卷请自行妥善保管。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 ①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 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②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礼品、击土鼓而作 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 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于是“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 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 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 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 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 ③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 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 “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 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 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 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④“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 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 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 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 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 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 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⑤“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 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 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 《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 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 ⑥“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
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 卩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 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之 和”,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 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 ⑦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 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注:燔黍捭豚:指上古烹饪用具出现前对食物的简单加工情况。捭,撕裂。】 1.下列有关“礼乐文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先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制礼作乐,逐步形成了一套礼乐制 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 B.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完备、成熟起来的,因为那时不仅形成了系统 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C.周公是礼乐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并注入 了“德”的因素,使其有较大的发展 D.先秦的礼乐文明经历代继承发扬和变革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变化,主旨却 不变 2.下列对于“礼”与“乐”的相关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人性的基础,能够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 纲纪,能陶冶情操,移风易俗,使人们知礼、守礼。 B.“乐”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礼”的作用在于使人 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 C.远古时期,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周代以后,“乐”成为 礼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D.由于“礼”“乐”的结合,能够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所以古代的人们常 常将其相提并论。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的礼乐文明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礼乐仪式。 B.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表明礼仪制度在那时就已初步 建立 C.孔子不仅整理、传播了儒家经典“六经”,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 世功能。 D.礼乐文明强调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人一校一国家 1898年7月的一天,山东威海卫的日本太阳旗降下,中国黄龙旗升起。第二天 黄龙旗降下,英国国旗升起。这就是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国帜三易”。原来,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德、法、俄各有所得,英国强 租了九龙半岛和威海卫,强制占据威海卫的日本将威海卫归还中国,再由中国转 租给英国。目睹这一幕国耻的北洋水师见习驾驶官张伯苓,受到强烈刺激 张伯苓是天津人,13岁考入设在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189年张伯苓在水师学 堂毕业,翌年春天到通济舰。他亲眼见到了“国帜三易”,联想到甲午战争前的
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 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 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之 “和”,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 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 ⑦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 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注:燔黍捭豚:指上古烹饪用具出现前对食物的简单加工情况。捭,撕裂。】 1.下列有关“礼乐文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先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制礼作乐,逐步形成了一套礼乐制 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 B.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完备、成熟起来的,因为那时不仅形成了系统 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C.周公是礼乐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并注入 了“德”的因素,使其有较大的发展。 D.先秦的礼乐文明经历代继承发扬和变革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变化,主旨却 不变。 2.下列对于“礼”与“乐”的相关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是人性的基础,能够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 纲纪,能陶冶情操,移风易俗,使人们知礼、守礼。 B.“乐”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礼”的作用在于使人 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 C.远古时期,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周代以后,“乐”成为 礼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D.由于“礼”“乐”的结合,能够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所以古代的人们常 常将其相提并论。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的礼乐文明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礼乐仪式。 B.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表明礼仪制度在那时就已初步 建立。 C.孔子不仅整理、传播了儒家经典“六经”,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 世功能。 D.礼乐文明强调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一人一校一国家 1898 年 7 月的一天,山东威海卫的日本太阳旗降下,中国黄龙旗升起。第二天 黄龙旗降下,英国国旗升起。这就是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国帜三易”。原来,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德、法、俄各有所得,英国强 租了九龙半岛和威海卫,强制占据威海卫的日本将威海卫归还中国,再由中国转 租给英国。目睹这一幕国耻的北洋水师见习驾驶官张伯苓,受到强烈刺激。 张伯苓是天津人,13 岁考入设在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1894 年张伯苓在水师学 堂毕业,翌年春天到通济舰。他亲眼见到了“国帜三易”,联想到甲午战争前的
中国海军力量明显占优,为什么却战败了?问题在人。要想改变中国面貌,必须 改造人,兴办新式教育,培育一代新人。张伯苓怀着这样的信念离开北洋水师, 决计以教育救国。 1898年张伯苓应严修之聘做家馆老师,教授其子弟。1904年春天,严、张二人 东渡日本考察教育,看到推广新式教育,重视科学技术,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迅 速强盛的根本原因。中国要想富强,也要走这条路。他们办起一所私立中学堂, 张伯苓任监督,当年秋季招收学生73名,年底改名为敬业中学堂。此后,学生 人数日增,校舍不够使用,开明邑绅郑菊如捐岀天津旧城西南一块十多亩的荒地, 严、张即在这里兴建新校舍。因为这处新校舍在城南的开洼,称为南开洼,简称 南开,学校因此在1907年改名南开中学堂,1912年改称南开学校,张伯苓任校 长。张伯苓在到处化缘筹集办学经费的同时,千方百计聘请饱学之士来校任教, 范文澜、何其芳、老舍等先生都先后在南开任课。 张伯苓从南开中学创办起就注重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旨在全面培养与造就适应国 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他定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他重视 修身教育,每周亲自讲修身课。一次修身课上张伯苓讲不许学生抽烟,当场有学 生发问:“您不许我们抽烟,为什么自己抽烟?”张伯苓当即唤校工,将自己所 存的吕宋烟全数取来,当众销毁。校工惜之,他答道:“不如此,不能表示我的 决心,从今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从此终身不再吸烟。南开在校学生也 再无吸烟者。张伯苓把近代西方体育引进学校,重视体育课和师生的身体锻炼, 辟有体育场,举办天津市运动会,自己也多次担任全国运动会、华北运动会的总 裁判。南开中学看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张伯苓不让学生死记硬背,也不迎合 教育部门推行的各种会考。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手脑并用、知学合一的能力,学校 增设了“社会视察”和“木工金工技能”两门必修课程,组建了校办工 私立南开中学升留级制度严格,淘汰率高。当时人们常说:“进南开难,毕业也 难。”学校择优录取,考试认真,评分严格,毕业率约为50%。在张伯苓等人 的共同努力下,南开中学培养出了以周恩来、马骏为代表的优秀学生,并逐步实 现了兴办南开系列学校的设想:在南开中学的基础上,1919年9月创建南开大 学,1923年增设南开女中,1928年增设南开小学,形成旧中国私人创办的建制 完整的南开系列学校。其中南开女中始建于1923年,到了1924年,就已经有 四名女子进入南开中学和男生一起听课了。南开中学的办学成绩引起海内外瞩 目,孙中山曾赞誉说,南开是世界有名的好学校。胡适称张伯苓为“中国现代教 育的一位创造者”。 在抗日战争时期,张伯苓热心襄赞国事。很多南开学生、校友,向往延安革命圣 地,请张伯苓代为介绍,他都一一给他们写了介绍信,将大批有生力量迁往抗日 后方。张伯苓重视对学生的爱国教育,经常用亲身经历的“国帜三易”激励学生 的爱国热情。1935年11月张伯苓赴四川考察教育后,基于对抗日战争时局的清 醒认识,于1936年8月建成南渝中学(1938年12月更名为重庆南开中学) 平津沦陷,当时许多学校都因仓促迁川多有不便,惟独南开中学从容应变,弦诵 未辍。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对南开中学、南开大学进行了 疯狂的轰炸。当南开校园的硝烟还未散尽的时候,张伯苓大义凛然地宣告:“敌 人所能毁者,南开之物质;敌人所不能毁者,南开之精神。”张伯苓的四子张锡 祜投笔从戎,以身殉国,张伯苓闻讯说:“我本人出身水师,今老矣,每以不能 杀敌报国为恨,而今吾儿为国捐躯,可无遗憾了
中国海军力量明显占优,为什么却战败了?问题在人。要想改变中国面貌,必须 改造人,兴办新式教育,培育一代新人。张伯苓怀着这样的信念离开北洋水师, 决计以教育救国。 1898 年张伯苓应严修之聘做家馆老师,教授其子弟。1904 年春天,严、张二人 东渡日本考察教育,看到推广新式教育,重视科学技术,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迅 速强盛的根本原因。中国要想富强,也要走这条路。他们办起一所私立中学堂, 张伯苓任监督,当年秋季招收学生 73 名,年底改名为敬业中学堂。此后,学生 人数日增,校舍不够使用,开明邑绅郑菊如捐出天津旧城西南一块十多亩的荒地, 严、张即在这里兴建新校舍。因为这处新校舍在城南的开洼,称为南开洼,简称 南开,学校因此在 1907 年改名南开中学堂,1912 年改称南开学校,张伯苓任校 长。张伯苓在到处化缘筹集办学经费的同时,千方百计聘请饱学之士来校任教, 范文澜、何其芳、老舍等先生都先后在南开任课。 张伯苓从南开中学创办起就注重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旨在全面培养与造就适应国 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他定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他重视 修身教育,每周亲自讲修身课。一次修身课上张伯苓讲不许学生抽烟,当场有学 生发问:“您不许我们抽烟,为什么自己抽烟?” 张伯苓当即唤校工,将自己所 存的吕宋烟全数取来,当众销毁。校工惜之,他答道:“不如此,不能表示我的 决心,从今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从此终身不再吸烟。南开在校学生也 再无吸烟者。张伯苓把近代西方体育引进学校,重视体育课和师生的身体锻炼, 辟有体育场,举办天津市运动会,自己也多次担任全国运动会、华北运动会的总 裁判。南开中学看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张伯苓不让学生死记硬背,也不迎合 教育部门推行的各种会考。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手脑并用、知学合一的能力,学校 增设了“社会视察”和“木工金工技能”两门必修课程,组建了校办工厂。 私立南开中学升留级制度严格,淘汰率高。当时人们常说:“进南开难,毕业也 难。”学校择优录取,考试认真,评分严格,毕业率约为 50%。在张伯苓等人 的共同努力下,南开中学培养出了以周恩来、马骏为代表的优秀学生,并逐步实 现了兴办南开系列学校的设想:在南开中学的基础上,1919 年 9 月创建南开大 学,1923 年增设南开女中,1928 年增设南开小学,形成旧中国私人创办的建制 完整的南开系列学校。其中南开女中始建于 1923 年,到了 1924 年,就已经有 四名女子进入南开中学和男生一起听课了。南开中学的办学成绩引起海内外瞩 目,孙中山曾赞誉说,南开是世界有名的好学校。胡适称张伯苓为“中国现代教 育的一位创造者”。 在抗日战争时期,张伯苓热心襄赞国事。很多南开学生、校友,向往延安革命圣 地,请张伯苓代为介绍,他都一一给他们写了介绍信,将大批有生力量迁往抗日 后方。张伯苓重视对学生的爱国教育,经常用亲身经历的“国帜三易”激励学生 的爱国热情。1935 年 11 月张伯苓赴四川考察教育后,基于对抗日战争时局的清 醒认识,于 1936 年 8 月建成南渝中学(1938 年 12 月更名为重庆南开中学)。 平津沦陷,当时许多学校都因仓促迁川多有不便,惟独南开中学从容应变,弦诵 未辍。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对南开中学、南开大学进行了 疯狂的轰炸。当南开校园的硝烟还未散尽的时候,张伯苓大义凛然地宣告:“敌 人所能毁者,南开之物质;敌人所不能毁者,南开之精神。”张伯苓的四子张锡 祜投笔从戎,以身殉国,张伯苓闻讯说:“我本人出身水师,今老矣,每以不能 杀敌报国为恨,而今吾儿为国捐躯,可无遗憾了
1949年4月,蒋介石两次到张伯苓住所,要求先生离开重庆。去台湾或去美国, 可任其选择。张伯苓始终不应。蒋氏又派蒋经国和张群先后三次劝行。张伯苓以 “不愿离开南开学校,更不想离开祖国”为词,拒绝了蒋氏最后的邀请 1951年2月23日,为南开教育辛劳毕生的张伯苓与世长辞,享年75岁。逝世 的第二天,日理万机的周恩来专程到天津吊唁,他送的花圈缎带上写着:“伯苓 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他说:“张校长一生是进步的,爱国的;他办教育 是有成绩的,有功于人民的。” (摘编自《爱国教育家张伯苓》)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从全文看,张伯苓制定的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中“允公”就是培 养学生的爱国、敬业、献身精神:“允能”就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本领 “日新月异”就是要求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革新。 B.南开中学以全面培养与造就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旨,故意加大 考试难度,毕业率只有50%左右。 C.张伯苓对抗日时局有着清醒认识,他特意赴四川考察教育,于1936年8月建 成南渝中学。当许多学校都因仓促迁川无法正常上课时,惟独南开中学的学生们 能正常学习。 D.四子张锡祜以身殉国后,张伯苓的一番话既表露了对儿子杀敌报国的称许,也 隐含了痛失爱子的哀伤,还表达了不能亲上战场报国的终身遗憾。 5.胡适称张伯苓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张伯苓的创造性表现在哪 里?(4分) 6.文章以“一人一校一国家”为题,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中张伯苓“一人” 与“一国家”关系的理解。(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活着的手艺 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 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只衣柜,一张桌子,桌面多大,腿多高,他都 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张衣柜,一张桌子。 他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 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 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 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 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 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 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 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 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
1949 年 4 月,蒋介石两次到张伯苓住所,要求先生离开重庆。去台湾或去美国, 可任其选择。张伯苓始终不应。蒋氏又派蒋经国和张群先后三次劝行。张伯苓以 “不愿离开南开学校,更不想离开祖国”为词,拒绝了蒋氏最后的邀请。 1951 年 2 月 23 日,为南开教育辛劳毕生的张伯苓与世长辞,享年 75 岁。逝世 的第二天,日理万机的周恩来专程到天津吊唁,他送的花圈缎带上写着:“伯苓 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他说:“张校长一生是进步的,爱国的;他办教育 是有成绩的,有功于人民的。” (摘编自《爱国教育家张伯苓》)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从全文看,张伯苓制定的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中“允公”就是培 养学生的爱国、敬业、献身精神;“允能”就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本领; “日新月异”就是要求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革新。 B.南开中学以全面培养与造就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旨,故意加大 考试难度,毕业率只有 50%左右。 C.张伯苓对抗日时局有着清醒认识,他特意赴四川考察教育,于 1936 年 8 月建 成南渝中学。当许多学校都因仓促迁川无法正常上课时,惟独南开中学的学生们 能正常学习。 D.四子张锡祜以身殉国后,张伯苓的一番话既表露了对儿子杀敌报国的称许,也 隐含了痛失爱子的哀伤,还表达了不能亲上战场报国的终身遗憾。 5.胡适称张伯苓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张伯苓的创造性表现在哪 里?(4 分) 6.文章以“一人一校一国家”为题,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标题中张伯苓“一人” 与 “一国家”关系的理解。(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活着的手艺 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 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 饭。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只衣柜,一张桌子,桌面多大,腿多高,他都 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张衣柜,一张桌子。 他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 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 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 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 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 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 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 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 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
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 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的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人家花 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小活,他不千。比如打个小凳子, 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没空。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 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有一年,我赶回家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 粪舀的柄子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不忙,他说。我说, 帮我安个粪舀柄子。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的。他烟没点上就走 了。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我来帮你安上。”这个 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柄子,边告诉我说,“他呀,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 什么钱,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 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干,让人家找他 做木匠活,在路边等,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的。 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 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我耳边聒噪 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 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一一你给我写本书,就讲女大学生网上发贴要做“二奶”的 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我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 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 猪圈门,安粪舀柄呢?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但他比谁都孤独。 春节我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 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 支烟,问他:在哪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 个月开5000工资。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 (选自杨晓敏、郭昕主编《金奖小小说》 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分) A.开篇写“他”小时候就能用凿子制作精致的木碗,显示了“他”的木匠天赋, 也为后文表现“他”的性格作了铺垫 B.懒木匠“他”从小就对木工有兴趣和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凭借他无师自 通的雕刻技艺,很善于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 C.在广州,“我”拒绝了一些人让“我”写胡编乱造的东西的要求,主要懒得 去做这些烦人的琐碎小事,正如木匠不愿做一些小活儿一样。 D.本篇小说中“我”对木匠“他”由不理解到理解,最后到敬重的转变过程, 可以使读者看出现代人在迷茫中寻求自我的心理路程。 E.小说用木匠对木材独具慧眼的敏锐和雕工的神奇进行正面描写,用人们对木 匠作品的喜爱及对木匠到来的盼望进行侧面描写,突出了木匠技艺的高超 8.作者笔下的木匠“他”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物,请简要概括其性格特征。(4 分)
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 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的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人家花 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小活,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 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没空。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 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有一年,我赶回家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 粪舀的柄子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不忙,他说。我说, 帮我安个粪舀柄子。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的。他烟没点上就走 了。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我来帮你安上。”这个 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柄子,边告诉我说,“他呀,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 什么钱,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 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干,让人家找他 做木匠活,在路边等,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的。” 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 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我耳边聒噪: ——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 ——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给我写本书,就讲女大学生网上发贴要做“二奶”的。 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我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 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 猪圈门,安粪舀柄呢?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但他比谁都孤独。 春节我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 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 一支烟,问他:在哪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 个月开 5000 工资。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 (选自杨晓敏、郭昕主编《金奖小小说》) 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 分) A.开篇写“他”小时候就能用凿子制作精致的木碗,显示了“他”的木匠天赋, 也为后文表现“他”的性格作了铺垫。 B.懒木匠“他”从小就对木工有兴趣和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凭借他无师自 通的雕刻技艺,很善于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 C.在广州,“我”拒绝了一些人让“我”写胡编乱造的东西的要求,主要懒得 去做这些烦人的琐碎小事,正如木匠不愿做一些小活儿一样。 D.本篇小说中“我”对木匠“他”由不理解到理解,最后到敬重的转变过程, 可以使读者看出现代人在迷茫中寻求自我的心理路程。 E.小说用木匠对木材独具慧眼的敏锐和雕工的神奇进行正面描写,用人们对木 匠作品的喜爱及对木匠到来的盼望进行侧面描写,突出了木匠技艺的高超。 8.作者笔下的木匠“他”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物,请简要概括其性格特征。(4 分)
9.小说标题为“活着的手艺”,而随着工业文明和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却是传统 手工艺的日趋式微,请结合文本内容和你的认识,谈谈如何才能让这些传统手工 艺永远“活着”。(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吕诲,字献可,开封人。祖端,相太宗、真宗。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 交。进士登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时廷臣多上章讦人罪,诲言:“谏 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 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枢密副使程戡结贵幸,致位政地,诲疏其过,以 宣徽使判延州。复上言:“戡以非才罢,不宜更委边任;宣徽使地高位重,非戡 所当得也。”兖国公主薄其夫,夜开禁门入诉。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 悉逐之 英宗不豫,诲请皇太后日命大臣一员,与淮阳王视进药饵。都知任守忠用事久, 帝之立非守忠意,数间谍东朝,播为恶言,内外汹惧。诲上两宫书,开陈大义, 词旨深切,多人所难言者。帝疾小愈,屡言乞亲万几。太后归政,诲言于帝曰 “后辅佐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遂 论守忠平生罪恶,并其党史昭锡窜之南方。 神宗立,拜御史中丞。王安石执政,时多谓得人。诲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 非所宜。遂上疏曰:“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 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如久 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帝方注倚安石,还其章。诲求去,乃出诲知邓州。诲 之将有言也,司马光劝止之,诲曰:“安石虽有时名,然好执偏见,轻信奸回, 喜人佞己。听其言则美,施于用则疏;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且上新嗣位 所与朝夕图议者,二三执政而已,苟非其人,将败国事。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 恐不逮,顾可缓耶?”诲既斥,安石益横 诲三居言责,皆以弹奏大臣而去,一时推其鲠直。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 事为忧。既革[注],司马光往省之,至则目已瞑。闻光哭,蹶然而起,张目强视 曰:“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光曰:“更有以见属乎?”曰:“无有。” 遂卒,年五十八,海内闻者痛惜之。诏赠通议大夫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十) 【注】革:通“亟”,病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 暴扬嗳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B.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 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C.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 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D.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 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登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古代科举考 试,要通过层层选拔,通过第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9.小说标题为“活着的手艺”,而随着工业文明和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却是传统 手工艺的日趋式微,请结合文本内容和你的认识,谈谈如何才能让这些传统手工 艺永远“活着”。(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吕诲,字献可,开封人。祖端,相太宗、真宗。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 交。进士登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时廷臣多上章讦人罪,诲言:“谏 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 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枢密副使程戡结贵幸,致位政地,诲疏其过,以 宣徽使判延州。复上言:“戡以非才罢,不宜更委边任;宣徽使地高位重,非戡 所当得也。”兖国公主薄其夫,夜开禁门入诉。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 悉逐之。 英宗不豫,诲请皇太后日命大臣一员,与淮阳王视进药饵。都知任守忠用事久, 帝之立非守忠意,数间谍东朝,播为恶言,内外汹惧。诲上两宫书,开陈大义, 词旨深切,多人所难言者。帝疾小愈,屡言乞亲万几。太后归政,诲言于帝曰: “后辅佐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遂 论守忠平生罪恶,并其党史昭锡窜之南方。 神宗立,拜御史中丞。王安石执政,时多谓得人。诲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 非所宜。遂上疏曰:“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 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如久 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帝方注倚安石,还其章。诲求去,乃出诲知邓州。诲 之将有言也,司马光劝止之,诲曰:“安石虽有时名,然好执偏见,轻信奸回, 喜人佞己。听其言则美,施于用则疏;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且上新嗣位, 所与朝夕图议者,二三执政而已,苟非其人,将败国事。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 恐不逮,顾可缓耶?”诲既斥,安石益横。 诲三居言责,皆以弹奏大臣而去,一时推其鲠直。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 事为忧。既革[注],司马光往省之,至则目已瞑。闻光哭,蹶然而起,张目强视 曰:“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光曰:“更有以见属乎?”曰:“无有。” 遂卒,年五十八,海内闻者痛惜之。诏赠通议大夫。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十) 【注】革:通“亟”,病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 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B.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 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C.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 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D.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 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进士登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古代科举考 试,要通过层层选拔,通过第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C.嗣位指继承君位,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位 即君位。 D.后四史,一般指的是《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英宗生病时,任守忠多次离间皇帝与太后的关系,吕诲上书两宫,申明大义 太后归还政权,皇帝将任守忠及其同党放逐南方 B.吕诲任殿中侍御史,当时许多朝廷大臣上书揭发别人的罪过;吕诲认为谏官 以外的人这样做就是侵权,请求皇帝下诏惩办革除。 C.吕诲认为王安石外表纯朴,内心狡诈,只会标新立异,欺上瞒下,将来会贻 误天下;皇帝正倚重王安石,就退回了吕诲的奏章 D.吕诲三次被贬出朝廷都是因弹劾大臣;病重后司马光前去探望,吕诲本已瞑 目,听到哭声强睁眼睛嘱托司马光要为国事而努力,这正体现了吕诲的鲠直。 1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5分) (2)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送陆鸿渐①栖霞寺采茶 (唐)皇甫冉 采茶非采菉②,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王孙草③,何时泛碗花。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 (唐)皇甫曾 千峰待逋客④,香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 【注:①陆鸿渐:唐代被尊为“茶圣”的陆羽,字鸿渐。他和这两首诗的作者 皇甫冉、皇甫曾兄弟都是好友。②菉:草名。③王孙草:代指茶叶。④逋客:避 世之人。】 14.下面对两首诗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5分)(答对一 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A.皇甫冉之诗使用了虚写(想象)的手法,想象陆鸿渐到高高的山崖上采茶,在 春风中采满一筐茶叶,晚上沿着山路去山村人家借宿。 B.皇甫曾之诗全篇写实,远处的重峦叠嶂和丛生的茶叶正在迎接陆鸿渐采摘茶 叶,陆鸿渐在山中烟霞中独自穿行,住在清幽的山寺,喝着清冽的山泉水,在夜 里孤灯独对,在磬声中思念朋友。 C.《新唐书陆羽传》说:“天下普遍好饮茶,其后,尚茶成风。”说明饮茶之 风的真正盛行是在中晚唐开始。两位诗人通过送陆鸿渐采茶来写茶、论茶,表达 了对茶的深深喜爱之情。 D.皇甫冉之诗表达了对陆鸿渐去风景幽美的地方采茶的羡慕,皇甫曾之诗通过刻 画陆鸿渐危险和辛苦的采茶生活,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
C.嗣位指继承君位,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位 即君位。 D.后四史,一般指的是《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英宗生病时,任守忠多次离间皇帝与太后的关系,吕诲上书两宫,申明大义; 太后归还政权,皇帝将任守忠及其同党放逐南方。 B.吕诲任殿中侍御史,当时许多朝廷大臣上书揭发别人的罪过;吕诲认为谏官 以外的人这样做就是侵权,请求皇帝下诏惩办革除。 C.吕诲认为王安石外表纯朴,内心狡诈,只会标新立异,欺上瞒下,将来会贻 误天下;皇帝正倚重王安石,就退回了吕诲的奏章。 D.吕诲三次被贬出朝廷都是因弹劾大臣;病重后司马光前去探望,吕诲本已瞑 目,听到哭声强睁眼睛嘱托司马光要为国事而努力,这正体现了吕诲的鲠直。 1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 (5 分) (2)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送陆鸿渐①栖霞寺采茶 (唐) 皇甫冉 采茶非采菉②,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王孙草③,何时泛碗花。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 (唐) 皇甫曾 千峰待逋客④,香茗复丛生。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 【注: ①陆鸿渐:唐代被尊为“茶圣”的陆羽,字鸿渐。他和这两首诗的作者 皇甫冉、皇甫曾兄弟都是好友。②菉:草名。③王孙草:代指茶叶。④逋客:避 世之人。】 14.下面对两首诗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5 分)(答对一 项得 2 分,答对两项得 5 分) A.皇甫冉之诗使用了虚写(想象)的手法,想象陆鸿渐到高高的山崖上采茶,在 春风中采满一筐茶叶,晚上沿着山路去山村人家借宿。 B.皇甫曾之诗全篇写实,远处的重峦叠嶂和丛生的茶叶正在迎接陆鸿渐采摘茶 叶,陆鸿渐在山中烟霞中独自穿行,住在清幽的山寺,喝着清冽的山泉水,在夜 里孤灯独对,在磬声中思念朋友。 C.《新唐书∙陆羽传》说:“天下普遍好饮茶,其后,尚茶成风。”说明饮茶之 风的真正盛行是在中晚唐开始。两位诗人通过送陆鸿渐采茶来写茶、论茶,表达 了对茶的深深喜爱之情。 D.皇甫冉之诗表达了对陆鸿渐去风景幽美的地方采茶的羡慕,皇甫曾之诗通过刻 画陆鸿渐危险和辛苦的采茶生活,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
E.这两首诗基本上体现了唐代茶诗的审美情趣,既脱俗又入俗;既有清高超旷的 人格追求,又有脉脉的人间温情:既追求深远、空灵的诗境,更注重雅静、闲适 淡泊诗境的营造。 15.这两首诗都为送陆鸿渐采茶而作,表达的情感为什么不相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 演化而来。 (2)《阿房宫赋》中,“ 两句运 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后主,也是劝谏后人不要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意气风发地走在追梦的大路上,如果说处处碧波将成 为她地理的新脉象,那么自主创新则是她正在全力培育的城市之魂 ②食品安全方面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事件接连发生,人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我们 的道德竟然沦落到了这样的地步? ③专家认为,日本政界右翼人士一直努力淡化“二战”战败的概念,其否认侵略 历史的观念可谓盘根错节,必须予以法理上的分析和针锋相对的批驳。 ④嫉妒心强的人看到身边的人取得了成就,不仅不赞一词,反而会恶语相加乃至 造谣中伤,使对方激情消减,名誉受损,甚至产生更坏的结果 ⑤如果对方应酬非常得体,礼貌而又周到,自己却连句感谢的话也不会说,站无 站相,坐无坐相,甚至跷足而待,就很容易被人认为有些欠缺修养了。 ⑥广州立白集团继承与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支持慈善事业, 乐善好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奉献。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由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不日亮相央视,吸引了广大观众在充满紧张感的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 美 B.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 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 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C.动画片《孔子》用动漫形式塑造的全新的孔子形象,打破了以往人们对 国学刻板而僵化的思维习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多次获得国家奖项。 人口学家及经济学家们认为,放宽生育政策后,新生人口的增加在当下 对刺激消费、增加就业岗位不无裨益。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分)
E.这两首诗基本上体现了唐代茶诗的审美情趣,既脱俗又入俗;既有清高超旷的 人格追求,又有脉脉的人间温情;既追求深远、空灵的诗境,更注重雅静、闲适、 淡泊诗境的营造。 15.这两首诗都为送陆鸿渐采茶而作,表达的情感为什么不相同?(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成语“沧海一粟”由苏轼《赤壁赋》中的 “ , ”演化而来。 (2)《阿房宫赋》中,“ , ”两句运 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后主,也是劝谏后人不要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 。” 第 I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①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意气风发地走在追梦的大路上,如果说处处碧波将成 为她地理的新脉象,那么自主创新则是她正在全力培育的城市之魂。 ②食品安全方面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事件接连发生,人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我们 的道德竟然沦落到了这样的地步? ③专家认为,日本政界右翼人士一直努力淡化“二战”战败的概念,其否认侵略 历史的观念可谓盘根错节,必须予以法理上的分析和针锋相对的批驳。 ④嫉妒心强的人看到身边的人取得了成就,不仅不赞一词,反而会恶语相加乃至 造谣中伤,使对方激情消减,名誉受损,甚至产生更坏的结果。 ⑤如果对方应酬非常得体,礼貌而又周到,自己却连句感谢的话也不会说,站无 站相,坐无坐相,甚至跷足而待,就很容易被人认为有些欠缺修养了。 ⑥广州立白集团继承与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支持慈善事业, 乐善好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奉献。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⑥ D ③④⑤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由中央电视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不日亮相央视,吸引了广大观众在充满紧张感的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 美。 B.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 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 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C.动画片《孔子》用动漫形式塑造的全新的孔子形象,打破了以往人们对 国学刻板而僵化的思维习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多次获得国家奖项。 D.人口学家及经济学家们认为,放宽生育政策后,新生人口的增加在当下 对刺激消费、增加就业岗位不无裨益。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微信朋友圈里的很多人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私密性是微信朋友圈的基本属 性。但 是 。每个人在各自朋友圈发信息时, 要承担一定的“注意义务 ①个人在朋友圈发布或转发信息要慎重 ②还要恪守公共交往规则及秩序 ③朋友圈又具有公共性质 ④不能盲目动指头 ⑤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 ⑥在朋友圈里除了要遵守社交礼仪外 A.⑥④⑤②③① B.⑤③⑥②①④C.③⑥①⑤④②D. ①⑤⑥②③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在1970年以后,欧美的营养学家说:“粗粮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因此吃粗粮 有益健康。”过去,①,曾经被认为是对人体不起营养作用的一种非营养成分。 营养学家认为粗纤维吃多了,②,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吸收。直至1970年,欧 美的营养学家才认识到,粗粮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③,它在预防人体的某 些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1.《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已经生效多年了,但目前仍存在 烟草企业不积极履行公约相关内容的行为。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昨日发布了“在知 道吸烟会引发多种疾病的前提下,是否还会吸烟”的调査数据。请把下面的图表 写成一段话。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心脏病 否59% 口腔癌 肺气肿 是41% 肺癌 「危害 是否吸烟 吸烟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里约奥运会上一大波“奥运表情包”刷屏。“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在女子 100米仰泳半决赛后,以第三名成绩进入决赛的中国游泳选手傅园慧成为新晋 “网红”。20岁的傅园慧表情丰富夸张而有喜感,语言幽默而耿直,被网友戏 称为“洪荒少女”。网友忍不住惊叹:“这个女孩太可爱了!”“真实而不做作, 我已经完全被‘圈粉’了”。甚至国外很多主流媒体包括BBC、卫报和纽约时报
微信朋友圈里的很多人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私密性是微信朋友圈的基本属 性。但 是 , , , , , 。每个人在各自朋友圈发信息时, 要承担一定的“注意义务”。 ①个人在朋友圈发布或转发信息要慎重 ②还要恪守公共交往规则及秩序 ③朋友圈又具有公共性质 ④不能盲目动指头 ⑤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 ⑥在朋友圈里除了要遵守社交礼仪外 A. ⑥④⑤②③① B. ⑤③⑥②①④ C. ③⑥①⑤④② D. ①⑤⑥②③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在 1970 年以后,欧美的营养学家说:“粗粮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因此吃粗粮 有益健康。”过去,① ,曾经被认为是对人体不起营养作用的一种非营养成分。 营养学家认为粗纤维吃多了, ② ,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吸收。直至 1970 年,欧 美的营养学家才认识到,粗粮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 ③ ,它在预防人体的某 些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1.《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已经生效多年了,但目前仍存在 烟草企业不积极履行公约相关内容的行为。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昨日发布了“在知 道吸烟会引发多种疾病的前提下,是否还会吸烟”的调查数据。请把下面的图表 写成一段话。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5 个字。(6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里约奥运会上一大波“奥运表情包”刷屏。“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在女子 100 米仰泳半决赛后,以第三名成绩进入决赛的中国游泳选手傅园慧成为新晋 “网红”。20 岁的傅园慧表情丰富夸张而有喜感,语言幽默而耿直,被网友戏 称为“洪荒少女”。网友忍不住惊叹:“这个女孩太可爱了!”“真实而不做作, 我已经完全被‘圈粉’了”。甚至国外很多主流媒体包括 BBC、卫报和纽约时报
都报道了这个新晋网红。美国媒体称,这个人她甚至连金牌都没有,但这都不重 要。因为没有人比傅园慧更有趣、更享受比赛、更招人喜欢。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观点、态度?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完成写作任务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7届高三12月联考 语文评分标准参考 1.C(解析:周公“继承了殷商的礼乐”解说不确,原文是“将远古至殷商的礼 乐加以改造和发展。) 2.B和C(解析:A、“使人们知礼、守礼”是礼的作用;B、“礼”的作用在于 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乐”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 D、常常将其相提并论的是孔子等儒家) 3.B(解析:文章“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与原文“夏礼 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不符。) 4、A(解析:B、强加因果,不是因为“以全面培养与造就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 的高素质人才为旨”才故意让考试很难;C因果颠倒,“对抗日时局有着清醒认 识,他特意赴四川考察教育”错,文中是他在四川考察教育后,基于对抗日战争 时局的清醒认识,率先在成创办学校;D“还表达了不能亲上战场报国的终身遗 憾”错,应该遗憾得偿的欣慰。) 5、①变家馆为新式学堂,推广新式教育;②把近代西方体育引进学校;③重实 践,重能力;④形成旧中国私人创办的建制完整的南开系列学校;⑤兴办女中 (每点1分,答对任意4点给满分。) 6、(3)①“一人”字面上指张伯苓,突显他毕其一生热情投入教育事业,以身 报国,矢志未渝的人格;②“一国家”指的是张伯苓一生强烈热爱的祖国,从 决计以教育救国,为国培养人才,开创教育先河,到进行爱国教育,宣传爱国思 想,在生命弥留之际,仍激励南开学子竭尽所能,建设富强康乐的新中国。③“ 人”“一国家”高度概括了张伯苓和国家的紧密联系,传神地地塑造了张伯苓的 爱国形象,准确地评价了他一生的贡献、精练地概括了他的爱国精神。(①一分 ②③各两分) 7.BC(解析:B“无师自通”缺少文本依据。C都是因为对自我追求的一种坚 8.①不惧世俗。自信而不随波逐流。②有坚定的人生追求,即便生活贫困,也对 自己的传统手艺一如既往地热爱和敬重。(每点2分) 9.①手工艺者不仅要有自己的坚守,有时还要懂得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②世上的手艺都有着自己的尊严和生命,我们必须像敬重生命一样敬重 活着的手艺 ③在全社会范围内,创造良好的适应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每点 分,大意对即可;如有其它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10.A 11.A(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12.D(“体现了吕诲的鲠直”错)
都报道了这个新晋网红。美国媒体称,这个人她甚至连金牌都没有,但这都不重 要。因为没有人比傅园慧更有趣、更享受比赛、更招人喜欢。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观点、态度?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完成写作任务。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17 届高三 12 月联考 语文评分标准参考 1.C(解析:周公“继承了殷商的礼乐”解说不确,原文是“将远古至殷商的礼 乐加以改造和发展。) 2.B 和 C(解析:A、“使人们知礼、守礼”是礼的作用;B、“礼”的作用在于 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乐”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 D、常常将其相提并论的是孔子等儒家) 3.B(解析:文章“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与原文“夏礼 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不符。) 4、A (解析:B、强加因果,不是因为“以全面培养与造就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 的高素质人才为旨”才故意让考试很难;C 因果颠倒,“对抗日时局有着清醒认 识,他特意赴四川考察教育”错,文中是他在四川考察教育后,基于对抗日战争 时局的清醒认识,率先在成创办学校;D“还表达了不能亲上战场报国的终身遗 憾”错,应该遗憾得偿的欣慰。) 5、①变家馆为新式学堂,推广新式教育;②把近代西方体育引进学校;③重实 践,重能力;④形成旧中国私人创办的建制完整的南开系列学校;⑤兴办女中。 (每点 1 分,答对任意 4 点给满分。) 6、(3)①“一人”字面上指张伯苓,突显他毕其一生热情投入教育事业,以身 报国,矢志未渝的人格;② “一国家”指的是张伯苓一生强烈热爱的祖国,从 决计以教育救国,为国培养人才,开创教育先河,到进行爱国教育,宣传爱国思 想,在生命弥留之际,仍激励南开学子竭尽所能,建设富强康乐的新中国。③“一 人”“一国家”高度概括了张伯苓和国家的紧密联系,传神地地塑造了张伯苓的 爱国形象,准确地评价了他一生的贡献、精练地概括了他的爱国精神。(①一分 ②③各两分) 7.BC(解析:B“无师自通”缺少文本依据。C 都是因为对自我追求的一种坚 守。) 8.①不惧世俗。自信而不随波逐流。②有坚定的人生追求,即便生活贫困,也对 自己的传统手艺一如既往地热爱和敬重。(每点 2 分) 9.①手工艺者不仅要有自己的坚守,有时还要懂得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②世上的手艺都有着自己的尊严和生命,我们必须像敬重生命一样敬重 “活着的手艺”; ③在全社会范围内,创造良好的适应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每点 2 分,大意对即可;如有其它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10.A 11.A(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12.D(“体现了吕诲的鲠直”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