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文言文专题练习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 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 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且日:“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 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 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日:“恨子不识范文正 公。”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 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 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土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 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 之言,无—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 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 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 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 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弟:尊敬兄长 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士有自京师来者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 B.尽以告之 因蜀之资,以争天下 C.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 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D.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 如火之热,如水之湿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①②⑥ B.②⑤⑥ ③④⑤D.②③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地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 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1 高二语文文言文专题练习题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22 分)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 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 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 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 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 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 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 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 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 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 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 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 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 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恨:遗憾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 弟:尊敬兄长 6.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士有自京师来者.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 B.尽以.告之 因蜀之资,以.争天下 C.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 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D.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 如火之.热,如水之湿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 ①②⑥ B. ②⑤⑥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地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 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 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 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 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9.(1)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②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2)断句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 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 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干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 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 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 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 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 祖如其言。权间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日:“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日:“未有他善, 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 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日:“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 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 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 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日:微护军,吾弗闫斯言也。” 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 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目大傅奋独断之策隆下明其忠节罪人 伏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令念论谋败原不先矩语战则非原所固辞不许。是岁薨 谥日景侯。 (选自《三国志》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引:率领 B.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 绪:残余的,遗留的(事业) C.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夺:改变 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如果没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 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 B.过领汝南兵以解围 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 C.羽遂见禽 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
2 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 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 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 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9.(1)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②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2)断句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 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22 分)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 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 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 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 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 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 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 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 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 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 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 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 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 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 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引:率领 B.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 绪:残余的,遗留的(事业) C.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夺:改变 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如果没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 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 B.过领汝南兵以.解围 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 C.羽遂见.禽 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
D.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 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7.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3分) ①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②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③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④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⑤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⑥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 A.①③⑤ B.③④⑤C.①②⑥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 少: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 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回 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 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 坚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 D.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能直言进谏,虽多次触怒人主 但始终都为人主所器重。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给阅读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P划分开即可)。(4分) 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 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 (2)把阅读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 ②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蓝玉,定远人。开平王常遇春妇弟也。初隶遇春帐下,临敌勇敢,所向皆捷。遇春称于太祖。 十年,以征虏左副将军从大将军冯胜征纳哈出,次通州。闻元兵有屯庆州者,玉乘大雪,帅轻 骑袭破之,杀平章果来,禽其子不兰溪还。会大军进至金山,纳哈岀遣使诣大将军营纳欻,玉往受降 纳哈出以数百骑至,玉大喜,饮以酒。纳哈出酌酒酬玉,玉解衣衣之,日:“请服此而饮。”纳哈出 不肯服,玉亦不饮。争让久之,纳哈出覆酒于地,顾其下咄咄语,将脱去。郑国公常茂在坐,直前砍 伤之,都督耿忠拥以见胜。其众惊溃,遺降将观童谕降之。还至亦迷河,悉降其余众。会冯胜有罪 收大将军印,命玉行总兵官事,寻即军中拜玉为大将军,移屯蓟州 时顺帝孙脱古思帖木儿嗣立,扰塞上。二十一年三月,命玉帅师十五万征之。出大宁,至庆州 谍知元主在捕鱼儿海,问道兼程,进至百眼井。去海四十里,不见敌,欲引还。定远侯王弼日:“吾 辈提十余万众,深入漠北,无所得,遽班师,何以复命?”玉曰:“然。”令军士穴地而爨,毋见烟 火。乘夜至海南,敌营尚在海东北八十余里。玉令弼为前锋,疾驰薄其营。敌谓我军乏水草,不能深 入,不设备。又大风扬沙,昼晦。军行,敌无所觉。猝至前,大惊。迎战,败之。杀太尉蛮子等,降 其众
3 D.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 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7.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3 分) ①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②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③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④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⑤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⑥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 少;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 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回 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 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 坚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 D.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能直言进谏,虽多次触怒人主, 但始终都为人主所器重。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给阅读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划分开即可)。(4 分) 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 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 (2)把阅读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 ②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蓝玉,定远人。开平王常遇春妇弟也。初隶遇春帐下,临敌勇敢,所向皆捷。遇春称于.太祖。 二十年,以征虏左副将军从大将军冯胜征纳哈出,次.通州。闻元兵有屯庆州者,玉乘大雪,帅轻 骑袭破之,杀平章果来,禽其子不兰溪还。会大军进至金山,纳哈出遣使诣大将军营纳欸,玉往受降。 纳哈出以数百骑至,玉大喜,饮以酒。纳哈出酌酒酬玉,玉解衣衣之,曰:“请服此而饮。”纳哈出 不肯服,玉亦不饮。争让久之,纳哈出覆酒于地,顾其下咄咄语,将脱去。郑国公常茂在坐,直前砍 伤之,都督耿忠拥以.见胜。其众惊溃,遣降将观童谕降之。还至亦迷河,悉降其.余众。会冯胜有罪, 收大将军印,命玉行总兵官事,寻即军中拜玉为大将军,移屯蓟州。 时顺帝孙脱古思帖木儿嗣立,扰塞上。二十一年三月,命玉帅师十五万征之。出大宁,至庆州, 谍知元主在捕鱼儿海,问道兼程,进至百眼井。去海四十里,不见敌,欲引还。定远侯王弼曰:“吾 辈提十余万众,深入漠北,无所得,遽班师,何以复命?”玉曰:“然。”令军士穴地而爨,毋见烟 火。乘夜至海南,敌营尚在海东北八十余里。玉令弼为前锋,疾驰薄.其营。敌谓我军乏水草,不能深 入,不设备。又大风扬沙,昼晦.。军行,敌无所觉。猝至前,大惊。迎战,败之。杀太尉蛮子等,降 其众
玉长身赤面,饶勇略,有大将才。中山、开平既没数总大军多立功太祖遇之厚玉浸骄蹇自恣多蓄 庄奴乘势暴横。尝占东昌民田,御史按,玉怒,逐御史。北征述,夜扣喜峰关,关吏不时纳,纵兵 毁关入。帝闻之不乐。初,帝欲封玉梁国公,以过改为凉,仍镌其过于券。玉犹不悛,侍宴语傲慢。 在军擅黜陟将校,进止自专,帝数谯让。西征还,命为太子太傅。玉不乐居宋颍两公下,曰:“我 不堪太师耶!”比奏事,多不听,益怏怏 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珊告玉谋反,下吏鞫讯。狱具,族诛之 (《明史卷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大风扬沙,昼晦 晦:昏暗 B.疾驰薄其营 薄:迫近 C.尝占东昌民田,御史按问 按:巡视 D.从大将军冯胜征纳哈出,次通州次:驻扎 6.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还至亦迷河,悉降其余众 齐国其庶几乎 B.都督耿忠拥以见胜 举匏樽以相属 C.帝闻之不乐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遇春数称于太祖 而君幸于赵王 7.下列宾语前置句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3分) A.遽班师,何以复命?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彼且奚适也? D.王问:“何以知之?” 8.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蓝玉随大将军冯胜出兵征讨纳哈出,杀败元军,立下战功。后冯胜有罪,朝廷命蓝玉执掌总 兵官职务,继而取代冯胜成为大将军。 B.蓝玉率领十五万大军前往捕鱼儿海征元。一开始未能发现敌踪,准备回师,后听取王弼建议 隐匿行踪,冒着大风沙进军,终于击败元军 C.蓝玉屡有战功,太祖待他很优厚。他渐渐骄纵放肆,在北上征讨元军途中,因喜峰关关吏未能 及时开门,他纵容士兵破门而入。 D.蓝玉颇有将才,英勇杀敌,屡立战功,但又矜功自伐,骄蹇横暴,我行我素。太祖多次不悦 蓝玉最终被告谋反而遭灭族。 9.断句和翻译。(9分) (1)请用斜划线/给下列句子断句。(3分) 中山、开平既没数总大军多立功太祖遇之厚玉浸骄蹇自恣多蓄庄奴乘势暴横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纳哈出酌酒酬玉,玉解衣衣之,曰:“请服此而饮。”(3分) ②在军擅黜陟将校,进止自专,帝数谯让。(3分) Vg (四)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
4 玉长身赤面,饶勇略,有大将才。中山、开平既没数总大军多立功太祖遇之厚玉浸骄蹇自恣多蓄 庄奴乘势暴横。尝占东昌民田,御史按.问,玉怒,逐御史。北征还,夜扣喜峰关,关吏不时纳,纵兵 毁关入。帝闻之.不乐。初,帝欲封玉梁国公,以过改为凉,仍镌其过于券。玉犹不悛,侍宴语傲慢。 在军擅黜陟将校,进止自专,帝数谯让。西征还,命为太子太傅。玉不乐居宋、颍两公下,曰:“我 不堪太师耶!”比奏事,多不听,益怏怏。 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珊告玉谋反,下吏鞫讯。狱具,族诛之。 (《明史•卷一三二》)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又大风扬沙,昼晦. 晦:昏暗 B.疾驰薄.其营 薄:迫近 C.尝占东昌民田,御史按.问 按:巡视 D.从大将军冯胜征纳哈出,次.通州 次:驻扎 6.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还至亦迷河,悉降其.余众 齐国其.庶几乎 B.都督耿忠拥以.见胜 举匏樽以.相属 C.帝闻之.不乐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遇春数称于.太祖 而君幸于.赵王 7.下列宾语前置句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3 分) A.遽班师,何以复命?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彼且奚适也? D.王问:“何以知之?” 8.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蓝玉随大将军冯胜出兵征讨纳哈出,杀败元军,立下战功。后冯胜有罪,朝廷命蓝玉执掌总 兵官职务,继而取代冯胜成为大将军。 B.蓝玉率领十五万大军前往捕鱼儿海征元。一开始未能发现敌踪,准备回师,后听取王弼建议, 隐匿行踪,冒着大风沙进军,终于击败元军。 C.蓝玉屡有战功,太祖待他很优厚。他渐渐骄纵放肆,在北上征讨元军途中,因喜峰关关吏未能 及时开门,他纵容士兵破门而入。 D.蓝玉颇有将才,英勇杀敌,屡立战功,但又矜功自伐,骄蹇横暴,我行我素。太祖多次不悦, 蓝玉最终被告谋反而遭灭族。 9.断句和翻译。(9分) (1)请用斜划线/给下列句子断句。(3 分) 中山、开平既没数总大军多立功太祖遇之厚玉浸骄蹇自恣多蓄庄奴乘势暴横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纳哈出酌酒酬玉,玉解衣衣之,曰:“请服此而饮。”(3 分) ②在军擅黜陟将校,进止自专,帝数谯让。(3 分) Vg (四)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5~9 题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擢进土异等,又第明经,调校书郎。辟武宁张建封府 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遺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 为罢兵 累迁给事中。京兆上言“好畸冈雹害稼”,帝遺宦人覆视,不实,夺尹以下俸。孟容 曰:“府县上事不实,罪应罚。然陛下遺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 不听。 浙东观察使裴肃委判官齐总暴敛以厚献,厌天子所欲。会肃卒,帝擢总自大理评事兼监 察御史为衢州刺史。衢,大州也。孟容还制日:“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今衢不他虞 总无功越进超授,群议谓何?总本判官,今诏书乃言“权知留后,摄都团练副使′,初无 制授,尤不见其可。假令总有可录,宜暴课最,解中外之惑。”会补阙王武陵等亦执争,于 是诏中停。 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陛下斋居损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窃惟天人交感 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 京圻无流亡,振灾为福。又应省察流移征防当还未还,役作禁锢当释未释;负逋馈送,当免 免之;沈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 元和初,再迁尚书右丞、京兆尹。神策军自兴元后,日骄恣,府县不能制。军吏李昱贷 富人钱八百万,三岁不肯归。孟容遣吏捕诘,与之期使偿,日:“不如期,且死!一军尽 惊,诉于朝。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造使,皆不听。奏曰:“不奉诏,臣当诛。然臣职司 辇毂,当为陛下抑豪强。钱未尽输,昱不可得。"帝嘉其守正,许之 累迁吏部侍郎。盗杀武元衡,孟客白宰相曰:“汉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无有过 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 后数日,果相度。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谥日完。(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七 [注】①好畴:地名。②辇毂:称代天子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厌天子所欲 厌:讨厌 B.今衢不他虞 虞:担忧 C.摄都团练副使 摄:代理 D.钱未尽输,昱不可得输:缴纳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欲以客往赴秦军 B.乃使孟容见纳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曰:“不如期,且死!”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当为陛下抑豪强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 B、今衢不他虞 C、乃使孟容见纳。 D、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建封三次派使者劝说李纳停止抵抗不成功后,让担任幕僚的许孟容前往,许孟容旁 征博引,指出抵抗与否的祸福关系,终于使李纳悔悟并撤兵。 B.在任用官吏方面,许孟容强调要遵照规章制度办事。认为如果齐总值得录用,就应该 公开显示他考核最优秀,来解除朝廷内外的疑惑 C.许孟容认为户部的银两本来就是准备着平常和危急时候使用的,如果支取其中的一百 万缗钱来代替京兆地区一年的赋税,那么京城地区就没有流亡的人了
5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擢进士异等,又第明经,调校书郎。辟武宁张建封府。 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 为罢兵。 累迁给事中。京兆上言“好畸①风雹害稼”,帝遣宦人覆视,不实,夺尹以下俸。孟容 曰:“府县上事不实,罪应罚。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 不听。 浙东观察使裴肃委判官齐总暴敛以厚献,厌.天子所欲。会肃卒,帝擢总自大理评事兼监 察御史为衢州刺史。衢,大州也。孟容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今衢不他虞., 总无功越进超授,群议谓何?且总本判官,今诏书乃言‘权知留后,摄.都团练副使’,初无 制授,尤不见其可。假令总有可录,宜暴课最,解中外之惑。”会补阙王武陵等亦执争,于 是诏中停。 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陛下斋居损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窃惟天人交感 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 京圻无流亡,振灾为福。又应省察流移征防当还未还,役作禁锢当释未释;负逋馈送,当免 免之;沈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 元和初,再迁尚书右丞、京兆尹。神策军自兴元后,日骄恣,府县不能制。军吏李昱贷 富人钱八百万,三岁不肯归。孟容遣吏捕诘,与之期使偿,曰:“不如期,且死!”一军尽 惊,诉于朝。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造使,皆不听。奏曰:“不奉诏,臣当诛。然臣职司 辇毂,当为陛下抑豪强。钱未尽输.,昱不可得。”帝嘉其守正,许之。 累迁吏部侍郎。盗杀武元衡,孟客白宰相曰:“汉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无有过 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愿白天子,起裴中丞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 后数日,果相度。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谥日完。(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七) [注】①好畴:地名。②辇毂:称代天子。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厌.天子所欲 厌:讨厌 B.今衢不他虞. 虞:担忧 C.摄.都团练副使 摄:代理 D.钱未尽输.,昱不可得 输:缴纳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 欲以.客往赴秦军 B.乃.使孟容见纳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曰:“不如期,且.死!”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当为.陛下抑豪强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 B、今衢不他虞, C、乃使孟容见纳。 D、若是而神弗祐、岁弗稔,未之闻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建封三次派使者劝说李纳停止抵抗不成功后,让担任幕僚的许孟容前往,许孟容旁 征博引,指出抵抗与否的祸福关系,终于使李纳悔悟并撤兵。 B.在任用官吏方面,许孟容强调要遵照规章制度办事。认为如果齐总值得录用,就应该 公开显示他考核最优秀,来解除朝廷内外的疑惑。 C.许孟容认为户部的银两本来就是准备着平常和危急时候使用的,如果支取其中的一百 万缗钱来代替京兆地区一年的赋税,那么京城地区就没有流亡的人了
D.许孟容认为汉代有了一个汲黯,奸臣就止息了阴谋,现在朝廷没有过失,狂贼竟敢这 样胡作非为。希望禀告天子,起用裴中丞辅政,掌控兵权,就能够捉到贼人。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断句。(4分) 汉有一汲黯奸臣寝谋今朝廷无有过失而狂贼敢尔尚谓国有人乎愿白天 子起裴中丞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3分) 译 (2)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造使,皆不听。(3分) 译文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专题训练 田园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 1、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曰“诗中有画”’请你概括本诗描绘的画面。诗中寄托了什么感情? 2、这首诗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江村即事司空曙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你怎么理解本诗的内容和主题?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1、比较以上两首诗意境的高下优劣,并说明理由
6 D.许孟容认为汉代有了一个汲黯,奸臣就止息了阴谋,现在朝廷没有过失,狂贼竟敢这 样胡作非为。希望禀告天子,起用裴中丞辅政,掌控兵权,就能够捉到贼人。 9.断句和翻译 (10 分)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断句。(4 分) 汉 有 一 汲 黯 奸 臣 寝 谋 今 朝 廷 无 有 过 失 而 狂 贼 敢 尔 尚 谓 国 有 人 乎 愿 白 天 子起裴中丞辅政使主兵柄索贼党罪人得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1) 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3 分) 译文: (2)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造使,皆不听。(3 分) 译文: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专题训练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僮未扫,鸟啼山客犹眠。 1、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曰“诗中有画”,请你概括本诗描绘的画面。诗中寄托了什么感情? 2、这首诗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江村即事 司空曙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你怎么理解本诗的内容和主题?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1、比较以上两首诗意境的高下优劣,并说明理由
2、两首诗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请简要说明 怨情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诖。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1、以上两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 2、两首诗刻画的形象有何不同?艺术境界上有什么差别?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后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请你分析。 从军行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海,翰海,即沙漠。 这首诗歌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从哪些景物表现出来?请分析写景的方法和层次。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干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2、诗歌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主题?请你分析
7 2、两首诗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请简要说明。 怨 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1、以上两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 2、两首诗刻画的形象有何不同?艺术境界上有什么差别?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后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请你分析。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海,翰海,即沙漠。 这首诗歌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从哪些景物表现出来?请分析写景的方法和层次。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2、诗歌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主题?请你分析
焚书坑章碣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1、哪些词语表现了秦王朝的虚弱?“未冷”、“原来”两个词有什么意味? 2、诗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吴宫怀古陆龟蒙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注:吴宫,是吴王夫差为西施建筑的馆娃宫;香径是其中的采香径。长洲即长洲苑, 是夫差游猎的地方。 1、第一、二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意义? 2、第三、四句批判了什么观点? 咏蚕蒋贻恭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1、第三、四句,有人认为是以蚕的口吻写的,有人认为是以养蚕人的口吻写的。你认为呢? 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2、诗题为“咏蚕”,你怎么理解“蚕”这一意象?全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画眉乌欧阳修 百啭干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写了画眉,但又不仅仅表现画眉。你能由此领悟到其他什么意蕴?
8 焚书坑 章碣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1、哪些词语表现了秦王朝的虚弱?“未冷”、“原来”两个词有什么意味? 2、诗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吴宫怀古 陆龟蒙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注:吴宫,是吴王夫差为西施建筑的馆娃宫;香径是其中的采香径。长洲即长洲苑, 是夫差游猎的地方。 1、第一、二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意义? 2、第三、四句批判了什么观点? 咏 蚕 蒋贻恭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1、第三、四句,有人认为是以蚕的口吻写的,有人认为是以养蚕人的口吻写的。你认为呢? 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2、诗题为“咏蚕”,你怎么理解“蚕”这一意象?全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写了画眉,但又不仅仅表现画眉。你能由此领悟到其他什么意蕴?
高二语文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参考答案 5、答案.C(酬:实现。) 6、答案.C(A、定语后置的标志:引出原因。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C、都表 转折。D、指示代词,这些;结构助词,的) 7、答案.D(①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⑤⑥句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8、答案.B(“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 9、答案.(1)这一年(我)考中进十,才被欧阳公所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 弼。(被动句式“见……于”、“知”、“因”各1分。) (2)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待”“显” “传”各1分) (2)断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 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参考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 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 十—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 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 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 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 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土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 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面,难道 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这一年(我)考中选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 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 唉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文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 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
9 高二语文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5、答案.C(酬:实现。) 6、答案. C(A、定语后置的标志;引出原因。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C、都表 转折。D、指示代词,这些;结构助词,的) 7、答案.D(①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⑤⑥句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8、答案.B(“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 9、答案.(1)这一年(我)考中进十,才被欧阳公所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 弼。(被动句式“见……于”、“知”、“因”各 1 分。) (2) 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待”“显” “传”各 1 分) (2)断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 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参考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 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 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 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 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 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 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 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 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这一年(我)考中选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 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文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 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
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 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郡本 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 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 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 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 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问,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 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査他-生所做的事情 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 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 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 5.C(夺:耽误,与《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中的 “夺”同义。) 6.A(也,表判断语气。B项:来,表目的/因为。C项:被/看见。D项:而且,表递进/表 修饰。) 7.B(“骨鲠”是刚直的意思。①说明他有远见:⑥说明他的功劳。) 8.D(“虽多次触怒人主”错) 9.(1)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 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每漏断或错断3处扣1分,扣完为止) (2)①蒋济于是秘密禀报刺史,假称得到了张喜的书信,说步兵骑兵四万人已到雩娄。(“白” 1分,“步骑”1分,句意1 ②大臣权力太大,国家就有危险,左右的人太受宠幸,皇上就会受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 大的警诫啊。(“蔽”1分,“至戒”1分,句意1分)
10 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 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郡本 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 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 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 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 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问,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 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 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 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 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二) 5.C(夺:耽误,与《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中的 “夺”同义。) 6.A(也,表判断语气。B 项:来,表目的/因为。C 项:被/看见。D 项:而且,表递进/表 修饰。) 7.B(“骨鲠”是刚直的意思。①说明他有远见;⑥说明他的功劳。) 8.D(“虽多次触怒人主”错) 9.(1)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 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每漏断或错断 3 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2)①蒋济于是秘密禀报刺史,假称得到了张喜的书信,说步兵骑兵四万人已到雩娄。(“白” 1 分,“步骑”1 分,句意 1 分) ②大臣权力太大,国家就有危险,左右的人太受宠幸,皇上就会受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 大的警诫啊。(“蔽”1 分,“至戒”1 分,句意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