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18分) (注:1-6题,每空1分;7-10题,每空2分)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2345 故木受绳则直 ,不复挺者, ,非利足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 6.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雍也》) 8.岁寒, 。(《论语子罕》) 9.大智若愚, 。(《老子》) 10.疏影横斜水清浅, 。(林逋 《山园小梅》) 二、文学常识(10分) 11.苏轼,字 ,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期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苏轼的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 与与与 并称“ ;词题材广泛,开豪放词派的先河, 升称并称“二”。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价 米芾、蔡襄并称 。他的一生最能体现 ,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2-22题(53分)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 硿焉,余固笑①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 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 若老人咳且笑②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噌哒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人 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鞯之声,与向之噌昡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③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呔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鞯者,魏庄子之 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 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 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④李渤之陋也。 1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苏轼,北宋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卒谥文忠。有《东坡七集》、《东坡 乐府》等作品集
一、填空(18 分) (注:1—6 题,每空 1 分;7—10 题,每空 2 分) 1.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故木受绳则直, 。 3. ,不复挺者, 。 4. ,非利足也, 。 5.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 。 6. ,不能十步, , 功在不舍。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雍也》) 8.岁寒, 。(《论语 子罕》) 9.大智若愚, 。(《老子》) 10.疏影横斜水清浅, 。(林逋 《山园小梅》) 二、文学常识(10 分) 11.苏轼,字 ,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时 期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苏轼的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 与 并称“ ”;词题材广泛,开豪放词派的先河, 与 并称“ ”。散文汪洋恣肆,结构谨严,明白晓畅, 与 并称“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 米芾、蔡襄并称“ ”。他的一生最能体现 “ ,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 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12—22 题(53 分)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 硿焉,余固笑①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 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 若老人咳且笑②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人 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③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 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 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 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④李渤之陋也。 1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苏轼,北宋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卒谥文忠。有《东坡七集》、《东坡 乐府》等作品集
B.苏轼是北宋文坛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其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 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在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多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C.苏轼在散文上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在词坛上与辛弃疾合称 苏辛 D.苏轼被后人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念 奴娇赤壁怀古》等是主要代表作品。 13.下列加点词语含义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4分) A.有大石当中 B.噌呔如钟鼓不 流绝开乎 夫当关,万夫莫 微风鼓浪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 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D.水何澹澹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 际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徐公何能及 君也 张仪天下贤士,吾殆不如。 吏呼 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4.下列各句按其活用加以分类,全出现名词作状语的一组是:( (分) ①大石侧立千尺 ②余 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 ④徐而察 之 ⑤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⑥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 同 ⑦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⑧骊山北构而西 折 ⑨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⑩天下云集响应 A.①③⑤⑦⑨⑩B.①②③⑤⑧⑩C.①②④⑤⑧⑩D.②④⑥⑧⑨⑩ 15.与“得双石于潭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 中者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石之 铿然有声者 1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4分) A.时人莫许之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17.下列各句中,与“磔磔云霄间”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4分)
B.苏轼是北宋文坛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其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 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在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多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C.苏轼在散文上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在词坛上与辛弃疾合称 “苏辛”。 D.苏轼被后人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念 奴娇 赤壁怀古》等是主要代表作品。 13.下列加点词语含义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4 分) A.有大石当中 流 B.噌吰如钟鼓不 绝 一夫当关,万夫莫 开 微风鼓浪 料大王士卒 足以当项王 乎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 一鼓 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D.水何澹澹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 际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徐公何能及 君也 张仪天下贤士,吾殆不如。 吏呼 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4.下列各句按其活用加以分类,全出现名词作状语的一组是:( ) (4 分) ①大石侧立千尺 ②余 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 ④徐而察 之 ⑤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⑥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 同 ⑦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⑧骊山北构而西 折 ⑨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⑩天下云集响应 A.①③⑤⑦⑨⑩ B.①②③⑤⑧⑩ C.①②④⑤⑧⑩ D.②④⑥⑧⑨⑩ 15.与“得双石于潭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4 分) A.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 中者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石之 铿然有声者 1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4 分) A.时人莫许之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17.下列各句中,与“磔磔云霄间”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4 分)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又有若老人咳且笑② 于山谷中者 C.噌吃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8.文中标明了四处“笑”,对这四处笑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①③④处发“笑”的人都是苏轼,只是所笑的对象不同,所表现的感情不同。 B.②处的“笑”是划船的“舟人”发出的,是吆喝山中鸟儿的。 C.①④的“笑”都是针对李渤观点的,有否定、嘲笑之意。 D.③处的“笑”是一种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 19.根据苏轼的考察,下列与石钟山命名无关的一组是:( )(4 分)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②大声发于水上,噌咴如钟鼓不绝 ③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鞯之声 ④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⑤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⑥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②③⑤ 20.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文中写绝壁下的景观,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 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B.文中极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 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C.所谓“古之人不余欺也”是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 的确信和欣喜。 D.作者指出石钟山命名的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在于“士大夫”和“渔 工水师”不能合作考察。 21.课文理解题。(用原文回答问题)(9分) (1)郦道元和李渤对石钟山的得名各有什么说法? 郦道 李 (2)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由此推出一个什么结论?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又有若老人咳且笑② 于山谷中者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8.文中标明了四处“笑”,对这四处笑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分) A.①③④处发“笑”的人都是苏轼,只是所笑的对象不同,所表现的感情不同。 B.②处的“笑”是划船的“舟人”发出的,是吆喝山中鸟儿的。 C.①④的“笑”都是针对李渤观点的,有否定、嘲笑之意。 D.③处的“笑”是一种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 19.根据苏轼的考察,下列与石钟山命名无关的一组是:( )(4 分) ①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② 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③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④ 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⑤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⑥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 .②③⑤ 20.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文中写绝壁下的景观,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 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B.文中极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 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C.所谓“古之人不余欺也”是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 的确信和欣喜。 D.作者指出石钟山命名的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在于“士大夫”和“渔 工水师”不能合作考察。 21.课文理解题。(用原文回答问题)(9 分) (1)郦道元和李渤对石钟山的得名各有什么说法? 郦道 元: 李 渤: (2)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由此推出一个什么结论?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 分)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四、阅读下列文段,完成23-26题。(19分)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 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 足贵乎?且西伯,伯也,囚于烟里(原文如此,当作羑里);李斯,相也,具于 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 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 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 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 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 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2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定计于鲜也 鲜:不以寿终 B.幽于圜墙之中 圜墙:指监狱 C.权倾五伯 倾:超过 D.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 绳墨:上吊自杀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8分) (1)议不可对 (2)暴肌 肤 (3)曷足贵乎 (4)系狱抵 罪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26.下列对“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一句翻译正确的项是:( (分) A.古今相同,他们不受辱表现在哪里呢? B.古今是一体,在哪里表现他们的屈辱呢? C.古今相同,在哪里表现他们的屈辱呢? D.古今是一体,他们不受辱表现在哪里呢?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四、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23—26 题。(19 分)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 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 足贵乎?且西伯,伯也,囚于烟里(原文如此,当作羑里);李斯,相也,具于 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 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 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 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 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 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2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定计于鲜也 鲜:不以寿终 B.幽于圜墙之中 圜墙:指监狱 C.权倾五伯 倾:超过 D.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 绳墨:上吊自杀 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8 分) (1)议不可对 (2)暴肌 肤 (3)曷足贵乎 (4)系狱抵 罪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26.下列对“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一句翻译正确的项是:( ) (4 分) A.古今相同,他们不受辱表现在哪里呢? B.古今是一体,在哪里表现他们的屈辱呢? C.古今相同,在哪里表现他们的屈辱呢? D.古今是一体,他们不受辱表现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