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高中语文选修9《传记选读》课文全解 2、铁肩担道义 朱志敏 1.课文解读。 (1)作者简介。 朱志敏,1953年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88年获历史学硕士 学位,1991年获法学博士学位。自1984年起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研究 已出版《五四民主观念研究》等著作,发表有差近现代文化、思想史文章数十篇 (2)基本解读。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撰写的对联。明朝忠臣杨继盛(字椒山) 与奸臣严嵩对立,置生死于度外。据说,杨继盛临刑前曾在监狱中的墙上题了两 句述志诗:“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李大钊撰写的对联虽然只是在杨继盛 的名句上改动了一个字,但这一字之改,实可见出李大钊本人的志向和追求。上 联中“道义”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向,“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 任;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 主义的作品。“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开头到第8自然段,讲述的是李大钊被捕前国 内大的局势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第二部分是从第9自然段到第26自然段,是 全文的重点。讲述了李大钊被捕以后的遭遇及其思想历程。第三部分是从第27 自然段到结尾,、对李大钊的精神进行总体的评价。 课文讲述了李大钊同志最后时期的言论和行动,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 节。他在敌人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情况下,临危不惧,坚守战斗岗位;他身陷囹 圄,仍关心着党的事业和同志们的安全,把个人的生命和家庭的安危置之度外; 他在敌人的监狱里、法庭上和绞刑架下,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最后从容就义 为党献身。他在监狱中写的《狱中自述》,充分反映了他坚定的革命原则和高 超的斗争艺术。通篇《狱中自述》是以国民党人的身份写作的,根本没有暴露自 己是共产党员。他在《狱中自述》中巧妙地回答了敌人提出的关于孙中山与苏俄 的关系、国民党北方执行部等有关问题。为了保护同时被捕的青年,以保存革命 力量,他表示自己愿意“负其全责”,要敌人“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 不事株连”,这充分体现了一个革命者舍己救人,一心为革命的高贵品质 课文通过当时的新闻报道讲述了当时各界如何营救李大钊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李大钊同志崇高的社会声望。 本文为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使用了不少传主自己的文章。李大钊的思想随笔、 《狱中自述》以及《李大钊文集》里的文章,直接展示了他对于生死问题的超然 思考和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著追求。 严格说来,传记文学既是为某一人物作传,同时也是作者自我心灵的展示。在传 记写作中,作者自我的介入,不仅表现在作者的评价和感叹里,也表现在对材料 的选择上。本文对引用的李大钊的有关文章进行了比较精到的引申和发挥,有助 于读者理解传主的精神境界;对与李大钊有关的材料进行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的甄别,也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李大钊死亡的真相。 2.习题解说。 (1)第一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体验文本情感内涵的能力与水平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9《传记选读》课文全解 2、铁肩担道义 朱志敏 1.课文解读。 (1)作者简介。 朱志敏,1953 年生。1982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88 年获历史学硕士 学位,1991 年获法学博士学位。自 1984 年起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研究, 已出版《五四民主观念研究》等著作,发表有差近现代文化、思想史文章数十篇。 (2)基本解读。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撰写的对联。明朝忠臣杨继盛(字椒山) 与奸臣严嵩对立,置生死于度外。据说,杨继盛临刑前曾在监狱中的墙上题了两 句述志诗:“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李大钊撰写的对联虽然只是在杨继盛 的名句上改动了一个字,但这一字之改,实可见出李大钊本人的志向和追求。上 联中“道义”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向,“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 任;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 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 主义的作品。“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开头到第 8 自然段,讲述的是李大钊被捕前国 内大的局势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第二部分是从第 9 自然段到第 26 自然段,是 全文的重点。讲述了李大钊被捕以后的遭遇及其思想历程。第三部分是从第 27 自然段到结尾,、对李大钊的精神进行总体的评价。 课文讲述了李大钊同志最后时期的言论和行动,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 节。他在敌人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情况下,临危不惧,坚守战斗岗位;他身陷囹 圄,仍关心着党的事业和同志们的安全,把个人的生命和家庭的安危置之度外; 他在敌人的监狱里、法庭上和绞刑架下,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最后从容就义, 为党献身。他在监狱中写的《狱中自述》,充分反映了他坚定的革命原则和高 超的斗争艺术。通篇《狱中自述》是以国民党人的身份写作的,根本没有暴露自 己是共产党员。他在《狱中自述》中巧妙地回答了敌人提出的关于孙中山与苏俄 的关系、国民党北方执行部等有关问题。为了保护同时被捕的青年,以保存革命 力量,他表示自己愿意“负其全责”,要敌人 “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 不事株连”,这充分体现了一个革命者舍己救人,一心为革命的高贵品质。 课文通过当时的新闻报道讲述了当时各界如何营救李大钊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李大钊同志崇高的社会声望。 本文为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使用了不少传主自己的文章。李大钊的思想随笔、 《狱中自述》以及《李大钊文集》里的文章,直接展示了他对于生死问题的超然 思考和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著追求。 严格说来,传记文学既是为某一人物作传,同时也是作者自我心灵的展示。在传 记写作中,作者自我的介入,不仅表现在作者的评价和感叹里,也表现在对材料 的选择上。本文对引用的李大钊的有关文章进行了比较精到的引申和发挥,有助 于读者理解传主的精神境界;对与李大钊有关的材料进行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的甄别,也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李大钊死亡的真相。 2.习题解说。 (1)第一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体验文本情感内涵的能力与水平
参考答案:李大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的无私无畏的气概,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的 信仰,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认识。虽然最后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 时,李大钊没有说一句话,但是他的内心对亲人是饱含真情的。传记里提到他“静 静地看了看她们”,在镇定与沉默中含有关怀与保护之意。他相信他的亲人能理 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事业,他的这种镇定与沉着,其实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的。 (2)第二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思考哲理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参考答案:课文中提到李大钊思考生死问题的文字有很长一部分:“在他看来, 个人的生命不过是宇宙那川流不息的大实在和那宇宙无限的青春的一部分。 “他在1920年时写下的一篇散文中说道: 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部,生死相间(即相交替),才成无死无终的大生命,死同 生一样是大自然中的自然的现象。 对于自然的现象的“生”,既不感什么可以恐怖;那么,对于自然的现象的 “死”,也不应该感什么可以恐怖。我们直可以断定死是没有什么可以恐怖的 死既与生同是自然的现象,那么死如果是可悲哀的,生也是可悲哀的;死如果是 有痛苦的,生也是有痛苦的。生死相较,没有多大的区别。 他认为,人的乐生怕死,是由于有一种‘依恋’的‘隋性’:由旧居迁到新居, 总不免留恋故居,其实新居未必比旧居有什么不好;“冬天早起,临行冷水浴, 望见冷水总觉得有些战栗。跳入其中,沐浴顷刻,也还有一种的佳境。出浴后, 更觉得严寒的空气与春风一样和暖。人对于死依恋生,也是一样的心理。 对于生死这样的豁达,对于死甚且有‘跳人其中,也还有一种的佳境’的想像, 使他勇敢地面对人生,更勇敢地面对死亡。不过,诚如人们所熟知的,他并不赞 成无谓的死,而是主张发展生命,美化人生。他只是提倡为了真理,为了美好人 生的创造才去牺牲。那种牺牲才是一种‘佳境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 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 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 中 这不仅是他的散文、他的诗歌,更是他的观念、信仰、追求! 面对审判,他也许想到了生还的可能,他要为自己,尤其为自己的同志争取生 还的机会,因为生存才能继续为他追求的革命事业而斗争。 “他也想到了死,他对死亡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因为死亡会使他和同死的同志 们的行为更为壮烈,会使他所从事的革命事业,亦即那革命的、进步的大我生命 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华。” 从这些文字里,我们看到李大钊对于生死处之泰然,渴求生命超越的精神。他的 慷慨赴死体现了用真理化解生死,用精神嬴得不朽的崇髙革命境界。 (3)第三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分析课文,提炼有关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本文使用了以下一些资料 ①引用了李大钊在1920年写的《自然与人生》中对于生死问题的论述: “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部,生死相间(即相交替),才成无死无终的大生命,死 同生一样是大自然中的自然的现象
参考答案:李大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的无私无畏的气概,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的 信仰,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认识。虽然最后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 时,李大钊没有说一句话,但是他的内心对亲人是饱含真情的。传记里提到他“静 静地看了看她们”,在镇定与沉默中含有关怀与保护之意。他相信他的亲人能理 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事业,他的这种镇定与沉着,其实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的。 (2)第二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思考哲理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参考答案:课文中提到李大钊思考生死问题的文字有很长一部分:“在他看来, 一个人的生命不过是宇宙那川流不息的大实在和那宇宙无限的青春的一部分。 “他在 1920 年时写下的一篇散文中说道: 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部,生死相间(即相交替),才成无死无终的大生命,死同 生一样是大自然中的自然的现象。 对于自然的现象的“生”,既不感什么可以恐怖;那么,对于自然的现象的 “死”,也不应该感什么可以恐怖。我们直可以断定死是没有什么可以恐怖的。 死既与生同是自然的现象,那么死如果是可悲哀的,生也是可悲哀的;死如果是 有痛苦的,生也是有痛苦的。生死相较,没有多大的区别。 “他认为,人的乐生怕死,是由于有一种‘依恋’的‘隋性’:由旧居迁到新居, 总不免留恋故居,其实新居未必比旧居 有什么不好;‘冬天早起,临行冷水浴, 望见冷水总觉得有些战栗。跳入其中,沐浴顷刻,也还有一种的佳境。出浴后, 更觉得严寒的空气与春风一样和暖。人对于死依恋生,也是一样的心理。’ “对于生死这样的豁达,对于死甚且有‘跳人其中,也还有一种的佳境’的想像, 使他勇敢地面对人生,更勇敢地面对死亡。不过,诚如人们所熟知的,他并不赞 成无谓的死,而是主张发展生命,美化人生。他只是提倡为了真理,为了美好人 生的创造才去牺牲。那种牺牲才是一种‘佳境’: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 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 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 中。 “这不仅是他的散文、他的诗歌,更是他的观念、信仰、追求! “面对审判,他也许想到了生还的可能,他要为自己,尤其为自己的同志争取生 还的机会,因为生存才能继续为他追求的革命事业而斗争。 “他也想到了死,他对死亡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因为死亡会使他和同死的同志 们的行为更为壮烈,会使他所从事的革命事业,亦即那革命的、进步的大我生命 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华。” 从这些文字里,我们看到李大钊对于生死处之泰然,渴求生命超越的精神。他的 慷慨赴死体现了用真理化解生死,用精神赢得不朽的崇高革命境界。 (3)第三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分析课文,提炼有关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本文使用了以下一些资料: ①引用了李大钊在 1920 年写的《自然与人生》中对于生死问题的论述: “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部,生死相间(即相交替),才成无死无终的大生命,死 同生一样是大自然中的自然的现象
“对于自然的现象的‘生’,既不感什么可以恐怖;那么,对于自然的现象的 死’,也不应该感什么可以恐怖。我们直可以断定死是没有什么可以恐怖的 “死既与生同是自然的现象,那么死如果是可悲哀的,生也是可悲哀的;死如果 是有痛苦的,生也是有痛苦的。生死相较,没有多大的区别 ②引用了《牺牲》中的段落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 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 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 中 ③引用了《狱中自述》中的段落 “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 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唯有直言。倘因此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 唯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诛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④引用了《北京档案史料》中的《李大钊狱中供词》 “他在两份‘供词”(其中一份长达五千余字)中,几乎回答了审讯中提出的所有 问题。其中包括‘(国民党)特别市党部有几处及其组织内容’、北方区共设市 党部若干处’、‘(国民)党中派别及分合情形’、‘你所抱之目的及近年经过情 形’、‘革命步骤’、‘(国民党)与苏俄如何接洽’、北京国民党组织的情况、 活动经费来源和收支情况、‘南北军政各情如何传达’及传达方式、被查抄文件 所载会议记录所涉人员、‘北京左联会是何情形’、与冯玉祥、阎锡山交涉情况、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内幕如何’、国民党北京政治委员会组织情况、‘CP是 何符号’、‘大学或民校’字样含义、第三国际共产党与‘黄色’工团问题等 ⑧引用了当时的报纸报道 “据当时的报纸报道,李大钊被捕后,北京大学等九所国立大学和若干私立学校 的校长两次讨论营救李大钊的办法,并派代表谒见张学良,请将李大钊交法庭依 法审讯。 “据《顺天时报》报道,张作霖曾为如何处置李大钊一事电询张宗昌、韩麟春 孙传芳、吴俊升、张作相、阎锡山、吴佩孚7人。复电结果是‘五电严办、一电 北京终久危险’,‘今既获赤党首要人物而不置诸法,何为激励土心。” 此外,据《晨报》报道‘南方某要人’密电张作霖‘主张将所捕党人即行处决, 以免后患’。汉口《民国日报》记者证实此‘要人’就是蒋介石 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李大钊是个超越生死、革命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大智 大勇,具有崇高社会声望的人 (4)第四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传记文中评论性文字的体察能力与水平 参考答案 课文里评论性的文字有 “他的这种无私无畏,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和对中华民族一定会独 立,社会主义一定会在中国实现的信心,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看法。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生命不过是宇宙那川流不息的大实在和那宇宙无限的青春 的一部分
“对于自然的现象的‘生’,既不感什么可以恐怖;那么,对于自然的现象的 ‘死’,也不应该感什么可以恐怖。我们直可以断定死是没有什么可以恐怖的。 “死既与生同是自然的现象,那么死如果是可悲哀的,生也是可悲哀的;死如果 是有痛苦的,生也是有痛苦的。生死相较,没有多大的区别。” ②引用了《牺牲》中的段落: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 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 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 中。” ③引用了《狱中自述》中的段落: “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 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唯有直言。倘因此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 唯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诛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④引用了《北京档案史料》中的《李大钊狱中供词》: “他在两份‘供词’(其中一份长达五千余字)中,几乎回答了审讯中提出的所有 问题。其中包括‘(国民党)特别市党 部有几处及其组织内容’、北方区共设市 党部若干处’、‘(国民)党中派别及分合情形’、‘你所抱之目的及近年经过情 形’、‘革命步骤’、‘(国民党)与苏 俄如何接洽’、北京国民党组织的情况、 活动经费来源和收支情况、‘南北军政各情如何传达’及传达方式、被查抄文件 所载会议记录所涉人员、‘北京左联会是何情形’、与冯玉祥、阎锡山交涉情况、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内幕如何’、国民党北京政治委员会组织情况、‘CP 是 何符号’、‘大学或民校’字样含义、第三国际共产党与‘黄色’工团问题等 等。” ⑧引用了当时的报纸报道。 “据当时的报纸报道,李大钊被捕后,北京大学等九所国立大学和若干私立学校 的校长两次讨论营救李大钊的办法,并派代表谒见张学良,请将李大钊交法庭依 法审讯。” “据《顺天时报》报道,张作霖曾为如何处置李大钊一事电询张宗昌、韩麟春、 孙传芳、吴俊升、张作相、阎锡山、吴佩孚 7 人。复电结果是‘五电严办、一电 法办、阎无复电’。其中张宗昌在复电中甚至说道:‘赤党祸根’,‘巨魁不除, 北京终久危险’,‘今既获赤党首要人物而不置诸法,何为激励土心。”’ “此外,据《晨报》报道‘南方某要人’密电张作霖‘主张将所捕党人即行处决, 以免后患’。汉口《民国日报》记者证实此‘要人’就是蒋介石。” 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李大钊是个超越生死、革命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大智 大勇,具有崇高社会声望的人。 (4)第四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传记文中评论性文字的体察能力与水平。 参考答案: 课文里评论性的文字有: “他的这种无私无畏,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和对中华民族一定会独 立,社会主义一定会在中国实现的信心,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看法。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生命不过是宇宙那川流不息的大实在和那宇宙无限的青春 的一部分
“对于生死这样的豁达,对于死甚且有‘跳入其中,也还有一种的佳境’的想像, 使他勇敢地面对人生,更勇敢地面对死亡。不过,诚如人们所熟知的,他并不赞 成无谓的死,而是主张发展生命,美化人生。他只是提倡为了真理,为了美好人 生的创造才去牺牲。那种牺牲才是一种‘佳境 面对审判,他也许想到了生还的可能,他要为自己,尤其为自己的同志争取生 还的机会,因为生存才能继续为他追求的革命事业而斗争。 “他也想到了死,他对死亡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因为死亡会使他和同死的同志 们的行为更为壮烈,会使他所从事的革命事业,亦即那革命的、进步的大我生命 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华。” “他一生追求光明,追求真理,自信自己的事业言行有益于国家、社会、民族、 人民,有益于全世界、全人类。无须掩盖,无须隐藏,无须曲饰。 这些评论性的文字评价公允,既是对事实的阐释,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 这些文字对理解传主的性格、思梖,对认识传主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的示作用 3.相关资料。 (1)李大钊的自我陈述。 狱中自述 李大钊 李大钊,字守常,直隶乐亭人,现年三十九岁。在襁褓中即失怙恃,既无兄弟 又鲜姊妹,为一垂老之祖父教养成人。幼时在乡村私校,曾读四书经史,年十六, 应科举试,试未竟,而停办科举夸下,遂入永平府中学校肄业,在永读书二载。 其时祖父年八旬,只赖内人李赵氏在家服侍。不久,祖父弃世。 钊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硏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乃赴天津 投考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是校为袁世凯氏所创立,收录全国人士。钊既入校,习 法政诸学及英、日语学,随政治知识之日进,而再建中国之志亦日益腾高。钊在 该校肄业六年,均系自费。我家贫,只有薄田数十亩,学费所需,皆赖内人辛苦 经营,典当挪借,始得勉强卒业。 卒业后我仍感学识之不足,乃承友朋之助,赴日本东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 本科。留东三年,益感再造中国之不可缓,值洪宪之变而归国,暂留上海。后应 北京大学之聘,任图书馆主任。历在北京大学、朝阳大学、女子师范大学、师范 大学、中国大学教授史学思想史、社会学等科。数年研究之结果,深知中国今日 扰乱之本原,全由于欧洲现代工业勃兴,形成帝国主义,而以其经济势力压 迫吾产业落后之国家,用种种不平等条约束制吾法权税权之独立与自主。而吾之 国民经济,遂以江河日下之势而趋于破产。今欲挽此危局,非将束制吾民族生机 之不平等条约废止不可。从前英法联军有事于中国之日,正欧、美强迫日本以与 之缔结不平等条约之时,日本之税权法权,亦一时丧失其独立自主之位置。厥后 日本忧国之志士,不忍见其国运之沉沦,乃冒种种困难,完成其维新之大业,尊 王覆幕,废止不平等条约,日本遂以回复其民族之独立,今亦列于帝国主义国家 之林。惟吾中国,自鸦片战役而后,继之以英法联军之役,太平天国之变,甲午 之战,庚子之变,乃至辛亥革命之变,直到于今,中国民族尚困轭于列强不平等 条约之下,而未能解脱。此等不平等条约如不废除,则中国将永不能恢复其在国 际上自由平等之位置。而长此以往,吾之国计民生,将必陷于绝无挽救之境界矣 然在今日谋中国民族之解放,己不能再用日本维新时代之政策,因在当时之世界, 正是资本主义勃兴之时期,故日本能亦采用资本主义之制度,而成其民族解放之
“对于生死这样的豁达,对于死甚且有‘跳入其中,也还有一种的佳境’的想像, 使他勇敢地面对人生,更勇敢地面对死亡。不过,诚如人们所熟知的,他并不赞 成无谓的死,而是主张发展生命,美化人生。他只是提倡为了真理,为了美好人 生的创造才去牺牲。那种牺牲才是一种‘佳境’。” “面对审判,他也许想到了生还的可能,他要为自己,尤其为自己的同志争取生 还的机会,因为生存才能继续为他追求的革命事业而斗争。 “他也想到了死,他对死亡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因为死亡会使他和同死的同志 们的行为更为壮烈,会使他所从事的革命事业,亦即那革命的、进步的大我生命 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华。” “他一生追求光明,追求真理,自信自己的事业言行有益于国家、社会、民族、 人民,有益于全世界、全人类。无须掩盖,无须隐藏,无须曲饰。” 这些评论性的文字评价公允,既是对事实的阐释,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 这些文字对理解传主的性格、思想,对认识传主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相关资料。 (1)李大钊的自我陈述。 狱中自述 李大钊 李大钊,字守常,直隶乐亭人,现年三十九岁。在襁褓中即失怙恃,既无兄弟, 又鲜姊妹,为一垂老之祖父教养成人。幼时在乡村私校,曾读四书经史,年十六, 应科举试,试未竟,而停办科举夸下,遂入永平府中学校肄业,在永读书二载。 其时祖父年八旬,只赖内人李赵氏在家服侍。不久,祖父弃世。 钊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乃赴天津 投考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是校为袁世凯氏所创立,收录全国人士。钊既入校,习 法政诸学及英、日语学,随政治知识之日进,而再建中国之志亦日益腾高。钊在 该校肄业六年,均系自费。我家贫,只有薄田数十亩,学费所需,皆赖内人辛苦 经营,典当挪借,始得勉强卒业。 卒业后我仍感学识之不足,乃承友朋之助,赴日本东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 本科。留东三年,益感再造中国之不可缓,值洪宪之变而归国,暂留上海。后应 北京大学之聘,任图书馆主任。历在北京大学、朝阳大学、女子师范大学、师范 大学、中国大学教授史学思想史、社会学等科。数年研究之结果,深知中国今日 扰乱之本原,全由于欧洲现代工业勃兴,形成帝国主义,而以其经济势力压 迫吾产业落后之国家,用种种不平等条约束制吾法权税权之独立与自主。而吾之 国民经济,遂以江河日下之势而趋于破产。今欲挽此危局,非将束制吾民族生机 之不平等条约废止不可。从前英法联军有事于中国之日,正欧、美强迫日本以与 之缔结不平等条约之时,日本之税权法权,亦一时丧失其独立自主之位置。厥后 日本忧国之志士,不忍见其国运之沉沦,乃冒种种困难,完成其维新之大业,尊 王覆幕,废止不平等条约,日本遂以回复其民族之独立,今亦列于帝国主义国家 之林。惟吾中国,自鸦片战役而后,继之以英法联军之役,太平天国之变,甲午 之战,庚子之变,乃至辛亥革命之变,直到于今,中国民族尚困轭于列强不平等 条约之下,而未能解脱。此等不平等条约如不废除,则中国将永不能恢复其在国 际上自由平等之位置。而长此以往,吾之国计民生,将必陷于绝无挽救之境界矣! 然在今日谋中国民族之解放,己不能再用日本维新时代之政策,因在当时之世界, 正是资本主义勃兴之时期,故日本能亦采用资本主义之制度,而成其民族解放之
伟业。今日之世界,乃为资本主义渐次崩颓之时期,故必须采用一种新政策。对 外联合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及被压迫之弱小民族,并列强本国内之多数民族;对内 唤起国内之多数民众,共同团结于一个挽救全民族之政治纲领之下,以抵制列强 之压迫,而达到建立一恢复民族自主、保护民众利益、发达国家产业之国家之目 的。因此,我乃决心加入中国国民党 大约在四五年前,其时孙中山先生因陈炯明之叛变,避居上海。钊则亲赴上海与 孙先生晤面,讨论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之问题。曾忆有一次孙先生与我畅论其 建国方略,亘数时问,即由先生亲自主盟,介绍我入国民党。是为钊献身于中国 国民党之始。翌年夏,先生又召我赴粤一次,讨论外交政策。又一年一月,国民 党在广州召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钊曾被孙先生指派而出席,被选为中央执行 委员。前岁先生北来,于临入医院施行手术时,又任钊为政治委员。其时同被指 认者,有:汪精卫、吴稚晖、李石曾、于右任、陈友仁诸人。后来精卫回广州, 政治委员会中央仍设在广州,其留在北京、上海之政治委员,又略加补充,称分 会。留于北京之政治委员,则为吴稚晖、李石曾、陈友仁、于右任、徐谦、顾孟 余及钊等。去年国民党在广州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钊又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北京执行部系从前之组织,自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己议决取消。中央执行委员 会为全国代表 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 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惟有直言。倘因此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 惟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选自《李大钊文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亲人说李大钊。 在法庭上 李星华 就这样,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有看见父亲,也无从打听他的消息,我和母 亲每天都沉浸在疑惑里:父亲现在怎样了?是不是发生了意外?或许我们能在法庭 上见到他?于是我天天盼望警察喊我们的名字,可是始终没人来叫我们。 有一天,上午十一点钟左右,我们正在吃饭,手里的窝窝头还没啃完,就听见警 察喊母亲、我和妺妺的名字,说是“提审”,我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立刻放下 窝头、萝卜汤,和母亲、妹妹下了炕跟在警察后边走出房门。一边走一边想:“不 管怎样,这回事情总算有了头绪,不会再装在闷葫芦里了。” 在法庭上,我们和父亲见了面。父亲仍然穿着他那件灰色的旧棉袍,头发长而且 乱,稍微遮住他的一部分脸。样子和平常差不多,只是没戴眼镜,脸比以前消瘦 了。还是那样慈祥,那样平静。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一下哭得瘫在地上,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不许乱喊!”他的手下也跟着喊叫。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对我们说一句话。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沉着。他的心似 乎并没有放在我们身上,而是被一种伟大的力量笼罩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 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这是我的妻子,”父亲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 两个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伟业。今日之世界,乃为资本主义渐次崩颓之时期,故必须采用一种新政策。对 外联合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及被压迫之弱小民族,并列强本国内之多数民族;对内 唤起国内之多数民众,共同团结于一个挽救全民族之政治纲领之下,以抵制列强 之压迫,而达到建立一恢复民族自主、保护民众利益、发达国家产业之国家之目 的。因此,我乃决心加入中国国民党。 大约在四五年前,其时孙中山先生因陈炯明之叛变,避居上海。钊则亲赴上海与 孙先生晤面,讨论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之问题。曾忆有一次孙先生与我畅论其 建国方略,亘数时问,即由先生亲自主盟,介绍我入国民党。是为钊献身于中国 国民党之始。翌年夏,先生又召我赴粤一次,讨论外交政策。又一年一月,国民 党在广州召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钊曾被孙先生指派而出席,被选为中央执行 委员。前岁先生北来,于临入医院施行手术时,又任钊为政治委员。其时同被指 认者,有:汪精卫、吴稚晖、李石曾、于右任、陈友仁诸人。后来精卫回广州, 政治委员会中央仍设在广州,其留在北京、上海之政治委员,又略加补充,称分 会。留于北京之政治委员,则为吴稚晖、李石曾、陈友仁、于右任、徐谦、顾孟 余及钊等。去年国民党在广州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钊又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北京执行部系从前之组织,自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已议决取消。中央执行委员 会为全国代表…… 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 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惟有直言。倘因此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 惟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选自《李大钊文集(下册)》,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2)亲人说李大钊。 在法庭上 李星华 就这样,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有看见父亲,也无从打听他的消息,我和母 亲每天都沉浸在疑惑里:父亲现在怎样了?是不是发生了意外?或许我们能在法庭 上见到他?于是我天天盼望警察喊我们的名字,可是始终没人来叫我们。 有一天,上午十一点钟左右,我们正在吃饭,手里的窝窝头还没啃完,就听见警 察喊母亲、我和妹妹的名字,说是“提审”,我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立刻放下 窝头、萝卜汤,和母亲、妹妹下了炕跟在警察后边走出房门。一边走一边想:“不 管怎样,这回事情总算有了头绪,不会再装在闷葫芦里了。” 在法庭上,我们和父亲见了面。父亲仍然穿着他那件灰色的旧棉袍,头发长而且 乱,稍微遮住他的一部分脸。样子和平常差不多,只是没戴眼镜,脸比以前消瘦 了。还是那样慈祥,那样平静。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一下哭得瘫在地上,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不许乱喊!”他的手下也跟着喊叫。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对我们说一句话。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沉着。他的心似 乎并没有放在我们身上,而是被一种伟大的力量笼罩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 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这是我的妻子,”父亲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 两个女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他最大的孩子。”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怕父亲一不 留神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 “不准多嘴!”法官拍着惊堂木厉声吼道。 “不准多嘴!”他的左右也狐假虎威地重复着。 父亲立刻就会意到了,接着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家庭 妇女,我的孩子们年纪都小,都在上学,可以说他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与他们 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不再说了,又望了望我们 狡猾的法官不相信我们的话,他皱了皱眉头就又想出一个鬼主意来,当场出了一 道数学题让我算,看我到底是不是学生,我不慌不忙把那道题回答出来了。法官 看没了招,就命令警察:“把她们押下去!” 就这样,同父亲见了一面,就又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最后一次见面!回到 牢房以后,父亲在敌人法庭上那严峻的面容,刚强的身躯,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在 我的脑海里。 父亲以后的情况一点也没有法子知道。母亲和我每天仍旧沉浸在疑惑、焦虑和挂 念里 不久,李婉玉、李柔玉被释放了。另一个名叫颜瑞华的女政治犯,也是父亲的学 生,又被送进我们的拘留室。晚上,我们就向她打听一些外面的消息,她说起父 亲被捕以后,全北京城、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轰动了。报纸上天天有关于他 的报道。她说报上还登着父亲的照片,是一张很神气的照片,眼睛里闪着慈祥的 光,照片是印在报头上的。她讲得很起劲,完全忘了是在深夜,而且忘了是关在 没有自由的拘留所里。她谈话的声音不由得高起来,叉说报上每天的舆论很多是 站在父亲方面,甚至最反动的报纸也不得不虚伪地对父亲的人格和学问表示钦 佩。有的劝告当局不要对这样一个人轻易地处治,有的主张立即释放,有的主张 判无期徒刑,终身监禁,让他在监狱里写作 讲到这里,她又有些失望地加上一句:“我觉得报上不论怎样替李先生说话, 恐怕不会有一点效果。”母亲和我是一阵兴奋,又是一阵不安。 (选自《回忆我的父亲李大利》,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是的,我是他最大的孩子。”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怕父亲一不 留神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 “不准多嘴!”法官拍着惊堂木厉声吼道。 “不准多嘴!”他的左右也狐假虎威地重复着。 父亲立刻就会意到了,接着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家庭 妇女,我的孩子们年纪都小,都在上学,可以说他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与他们 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不再说了,又望了望我们。 狡猾的法官不相信我们的话,他皱了皱眉头就又想出一个鬼主意来,当场出了一 道数学题让我算,看我到底是不是学生,我不慌不忙把那道题回答出来了。法官 一看没了招,就命令警察:“把她们押下去!” 就这样,同父亲见了一面,就又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最后一次见面!回到 牢房以后,父亲在敌人法庭上那严峻的面容,刚强的身躯,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在 我的脑海里。 父亲以后的情况一点也没有法子知道。母亲和我每天仍旧沉浸在疑惑、焦虑和挂 念里。 不久,李婉玉、李柔玉被释放了。另一个名叫颜瑞华的女政治犯,也是父亲的学 生,又被送进我们的拘留室。晚上,我们就向她打听一些外面的消息,她说起父 亲被捕以后,全北京城、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轰动了。报纸上天天有关于他 的报道。她说报上还登着父亲的照片,是一张很神气的照片,眼睛里闪着慈祥的 光,照片是印在报头上的。她讲得很起劲,完全忘了是在深夜,而且忘了是关在 没有自由的拘留所里。她谈话的声音不由得高起来,叉说报上每天的舆论很多是 站在父亲方面,甚至最反动的报纸也不得不虚伪地对父亲的人格和学问表示钦 佩。有的劝告当局不要对这样一个人轻易地处治,有的主张立即释放,有的主张 判无期徒刑,终身监禁,让他在监狱里写作。 讲到这里,她又有些失望地加上一句: “我觉得报上不论怎样替李先生说话, 恐怕不会有一点效果。”母亲和我是一阵兴奋,又是一阵不安。 (选自《回忆我的父亲李大利》,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