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抗炎免疫药物的临床应用
抗炎免疫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三十五章
概迷 炎症与免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影响炎症免疫反应的药物是指对炎症免疫反应 具有抑制、增强或调节作用的一类药物,又称 抗炎免疫药,主要用于炎症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 炎症与免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 影响炎症免疫反应的药物是指对炎症免疫反应 具有抑制、增强或调节作用的一类药物,又称 抗炎免疫药,主要用于炎症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概述
按药理作用特点将抗炎免疫药分为: 非甾体抗炎免疫药 (non-steroidantiinflammatory-immunitydrugs, NSAIDs) 令甾体抗炎免疫药 (steroidanti--intlammatory-immunitydrugs, SAIDs 令疾病调修药 ( diseasemodifyingdrugs, DMDs)
➢ 按药理作用特点将抗炎免疫药分为: ❖ 非甾体抗炎免疫药 (non-steroidantiinflammatory-immunitydrugs,NSAIDs) ❖ 甾体抗炎免疫药 (steroidanti—inflammatory-immunitydrugs,SAIDs) ❖ 疾病调修药 (diseasemodifyingdrugs,DMDs)
◆非甾体抗炎免疫药主要用于一些炎症免疫性疾病的对 症治疗 甾体抗炎免疫药即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和 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疾病调修药分为免疫抑制药、免疫增强药和免疫调节 药,对炎症免疫性疾病具有治疗作用。疾病调修药中 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又分为化学药物、中药和天然药 物以及生物制剂等
❖ 非甾体抗炎免疫药主要用于一些炎症免疫性疾病的对 症治疗。 ❖ 甾体抗炎免疫药即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和一 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 疾病调修药分为免疫抑制药、免疫增强药和免疫调节 药,对炎症免疫性疾病具有治疗作用。疾病调修药中 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又分为化学药物、中药和天然药 物以及生物制剂等
非甾体抗炎免疫药 此类药包括羧酸类、烯酸类、磺酰丙胺类,其中羧酸类又包括水 杨酸类、丙酸类、乙酸类、灭酸类;烯酸类包括昔康类和吡唑酮 类等 根据其对环氧酶( Cyclooxygenase,COX)、脂氧酶的作用强度分为 COX抑制剂、COX脂氧酶抑制药 根据其对COX-1和COX-2的作用的不同将其分为选择性COX-1抑 制剂(如低剂量阿司匹林)、非选择性COX-1抑制剂如吲哚美辛、 吡罗昔康、双氯芬酸等)、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尼美舒利、美 洛昔康等)高度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罗非昔布等)
非甾体抗炎免疫药 ➢ 此类药包括羧酸类、烯酸类、磺酰丙胺类,其中羧酸类又包括水 杨酸类、丙酸类、乙酸类、灭酸类;烯酸类包括昔康类和吡唑酮 类等。 ➢ 根据其对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脂氧酶的作用强度分为 COX抑制剂、COX/脂氧酶抑制药。 ➢ 根据其对COX-1和COX-2的作用的不同将其分为选择性COX-1抑 制剂(如低剂量阿司匹林)、非选择性COX-1抑制剂(如吲哚美辛、 吡罗昔康、双氯芬酸等)、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尼美舒利、美 洛昔康等)及高度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罗非昔布等)
历史回顾 763年: Stone描述爆竹柳皮浸出液治疗发热和间日疟 >1860年:合成了水杨酸 1899年:德国拜耳公司 Hoffman合成了乙酰水杨酸 1952年:保泰松问世,开始使用 NSAIDS名称 1960年:吲哚乙酸类药物_吲哚美辛上市 1971年: John vane等发现 NSAIDS抑制COX,使PGs产生减 少。随后相继推出了丙酸类(布洛芬等)、苯乙酸类(双 氯芬酸)、昔康类(吡罗昔康),不同剂型的开发也相继进 行
6 历史回顾 ➢ 1763年:Stone描述爆竹柳皮浸出液治疗发热和间日疟 ➢ 1860年:合成了水杨酸 ➢ 1899年:德国拜耳公司Hoffman合成了乙酰水杨酸 ➢ 1952年:保泰松问世,开始使用NSAIDs名称 ➢ 1960年:吲哚乙酸类药物—吲哚美辛上市 ➢ 1971年:John Vane等发现NSAIDs抑制COX,使PGs产生减 少。随后相继推出了丙酸类(布洛芬等)、苯乙酸类(双 氯芬酸)、昔康类(吡罗昔康),不同剂型的开发也相继进 行
991年: Herschman等用分子克隆技术证实了COX有两种同 工酶 1998年:根据COX理论研制的两个昔布类特异性COⅩ2抑 制剂相继诞生了 *塞来昔布——辉瑞公司的西乐葆 *罗非昔布—默沙东公司的万络 >2004年9月:因患者服用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万络导致心 血管疾病,默沙东公司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撤回万络
7 ➢ 1991年:Herschman等用分子克隆技术证实了COX有两种同 工酶 ➢ 1998年:根据COX理论研制的两个昔布类特异性COX-2抑 制 剂相继诞生了 塞来昔布——辉瑞公司的西乐葆 罗非昔布——默沙东公司的万络 ➢ 2004年9月:因患者服用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万络导致心 血管疾病,默沙东公司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撤回万络
作用机制 NSAIDS作用机制为抑制PG的生物合成,对抗PG的扩 张血管、促进炎性介质渗出、产生痛觉过敏等作用, 故具有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 该类药物治疗RA的临床药理学特征为:起效迅速、可 减轻炎性肿胀、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但对炎性疾病 过程本身几乎无作用,停药后不久可出现反跳,或症 状的再现,不能使疾病真正缓解
➢ NSAIDs作用机制为抑制PG的生物合成,对抗PG的扩 张血管、促进炎性介质渗出、产生痛觉过敏等作用, 故具有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 ➢ 该类药物治疗RA的临床药理学特征为:起效迅速、可 减轻炎性肿胀、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但对炎性疾病 过程本身几乎无作用,停药后不久可出现反跳,或症 状的再现,不能使疾病真正缓解。 作用机制
膜磷脂的代谢途径 环氧酶(COX)的作用机制 NSAIDS对COX的选择性作用 对脂氧酶的影响 对炎症细胞的功能与氧自由基产生的抑制作用
➢ 膜磷脂的代谢途径 ➢ 环氧酶(COX)的作用机制 ➢ NSAIDs对COX的选择性作用 ➢ 对脂氧酶的影响 ➢ 对炎症细胞的功能与氧自由基产生的抑制作用
细胞膜磷脂 漠磷脂的代谢途径磷脂酶A2 花生四烯酸5脂氧化酶自三烯 NSAIDS COX PGF2合成酶环内过氧化物合成酶 PGG2 PGH2 血栓素TXA2 抑制血小板凝集 促进血小板凝集 舒张血管 血管收缩 PGE2 PGF2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维持肾脏、血小板的正常功能 发炎、疼痛 抑制胃酸分泌、维护胃黏膜
膜磷脂的代谢途径 细胞膜磷脂 花生四烯酸 白三烯LTS 环内过氧化物 PGG2 PGH2 PGF12 血栓素TXA2 磷脂酶A2 5-脂氧化酶 COX 合成酶 合成酶 抑制血小板凝集 舒张血管 促进血小板凝集 血管收缩 PGE2 PGF2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维持肾脏、血小板的正常功能 抑制胃酸分泌、维护胃黏膜 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发炎、疼痛 NSA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