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 胡成穆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 胡成穆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 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的特点 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物 令母乳哺养的新生儿用药 令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 冷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 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 ❖ 新生儿药代动力学的特点 ❖ 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及常用药物 ❖ 母乳哺养的新生儿用药 ❖ 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 ❖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
新生儿定义 新生儿系指胎儿从出生至生 后28d的小儿
新生儿系指胎儿从出生至生 后28d的小儿。 新生儿定义
新生儿的特点 冷1.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 成熟,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慢。 2.随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 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变化很大 3.病儿之间个体差异很大 冷4.在病理状况下,各功能均减弱。 冷因此,新生儿所用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 途径等,应随小儿成熟程度和病情不同 而异
新生儿的特点 ❖ 1. 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 成熟,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慢。 ❖ 2.随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 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变化很大。 ❖ 3.病儿之间个体差异很大。 ❖ 4.在病理状况下,各功能均减弱。 ❖ 因此,新生儿所用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 途径等,应随小儿成熟程度和病情不同 而异
药物的吸收与给药途径 经胃肠道给药药物的口服吸收主要取 决于胃酸度、胃排空时间和病理状态。 ■胃肠道外给药 皮下或肌内注射,吸收速度取决于局 部血流及药物特性。 静脉给药,药物直接人血并迅速分布 到作用部位,发挥治疗作用,是危重病 L可靠给药途径
药物的吸收与给药途径 ◼ 经胃肠道给药 药物的口服吸收主要取 决于胃酸度、胃排空时间和病理状态。 ◼ 胃肠道外给药 皮下或肌内注射,吸收速度取决于局 部血流及药物特性。 静脉给药,药物直接人血并迅速分布 到作用部位,发挥治疗作用,是危重病 儿可靠给药途径
新生儿静脉给药时应注意 ①按规定速度给药 ②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 ③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生血栓性 静脉炎,应变换注射部位 ④避免用高浓度溶液
新生儿静脉给药时应注意 ❖ ①按规定速度给药; ❖ ②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 ❖ ③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生血栓性 静脉炎,应变换注射部位; ❖ ④避免用高浓度溶液
药物的分布 药物吸收后经血循环迅速分布到全身。 分布与组织大小,脂肪含量,体液的 pH值,药物的脂溶性和分子量,与蛋 白结合的程度及生物屏障等因素有关
药物的分布 药物吸收后经血循环迅速分布到全身。 分布与组织大小,脂肪含量,体液的 pH值,药物的脂溶性和分子量,与蛋 白结合的程度及生物屏障等因素有关
新生儿药物分布特点 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 ■脂肪含量低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
新生儿药物分布特点 ◼ 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 ◼ 脂肪含量低 ◼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 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
药物的代谢 药物代谢的脏器是肝,代谢速度取决于肝 大小和酶系统的代谢能力。 脂溶性药物,需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盐等 结合排出。 新生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药物代 谢清除率减慢
药物的代谢 ◼ 药物代谢的脏器是肝,代谢速度取决于肝 大小和酶系统的代谢能力。 ◼ 脂溶性药物,需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盐等 结合排出。 ◼ 新生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药物代 谢清除率减慢
药物的代谢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泄的药物如吲哚 美辛、水杨酸盐和氯霉素,必须减量和 延长给药时间间隔 ■氯霉素可产生“灰婴综合征”。 ■新生儿的硫酸结合能力好,可对葡萄糖 酸结合力不足起补偿作用
药物的代谢 ◼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泄的药物如吲哚 美辛、水杨酸盐和氯霉素,必须减量和 延长给药时间间隔。 ◼ 氯霉素可产生“灰婴综合征” 。 ◼ 新生儿的硫酸结合能力好,可对葡萄糖 酸结合力不足起补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