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测试卷 (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卷(共36分) 、(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e)句读(dou)灰烬(jn)畦步(ku) B经传( zhuan)跨跃(yue)狭隘(y)慰藉(je) C澄清( cheng)峥嵘( zheng)惆怅(chou)浪遏飞舟(e) D给与(j) 祈祷(q1) 摇曳(ye)面面相觑(qu)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攀缘干瘪自怨自艾光宗耀祖 B.轻篾消谴汗流夹背按部就班 C.凄厉寂寞锲而舍之再接再励 D.斑谰训诚至高无上风华正茂 3.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默默彳亍着(趋步快走)怅(失意)寥廓 B.谁主沉浮(这里指盛衰)挥斥方遒(指挥,斥责) C.粪土当年万户侯(视……为粪土)摭拾(拾,捡) D.峥嵘岁月稠(不寻常) 翅膀甫健(美好、健壮)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1页共10页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第 1 页 共 10 页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测试卷 (测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第Ⅰ卷(共 36 分) 一、(27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百舸.(gě) 句读.(dòu) 灰烬.(jìn) 跬.步(kuí) B.经传.(zhuàn) 跨跃.(yuè) 狭隘.(yì) 慰藉.(jiè) C.澄.清(chéng) 峥.嵘(zhēng) 惆.怅(chóu) 浪遏.飞舟(è) D.给.与(jǐ) 祈.祷(qǐ) 摇曳.(yè) 面面相觑.(qù)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攀缘 干瘪 自怨自艾 光宗耀祖 B. 轻篾 消谴 汗流夹背 按部就班 C. 凄厉 寂寞 锲而舍之 再接再励 D. 斑谰 训诫 至高无上 风华正茂 3.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默默彳亍..着(趋步快走) 怅.(失意)寥廓 B.谁主沉浮..(这里指盛衰) 挥斥..方遒(指挥,斥责) C.粪土..当年万户侯(视……为粪土) 摭.拾(拾,捡) D.峥嵘..岁月稠(不寻常) 翅膀甫健..(美好、健壮)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考生班级: 考生姓名: 考生学号: 装 订 线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1)他最近在去年所写的杂文,拟将被删削的、被禁止的,全部加进去,另 行出版。 (2)我认为,真正的阅读_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3)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 (4)当那通道变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时,生命的重中之重,就而挺拔地 凸现了 A.收集必需珍惜简捷 B.搜集必需珍视简洁 C.收集必须珍视简洁 D.搜集必须珍惜简捷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胡乱地妄自菲薄,甘居下游,而应奋起直追。 B."繁有时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够细致 入微。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学家们约定俗成了的,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经常要使 用的。 D.第一次出任班长,缺乏经验,出现这么一点小失误无可非议,关键是要好 好总结,做好今后的工作。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B.从2003年1月1日起,我国关税再次下降,这次降税一方面严格履行了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减让,另一方面也对税目、税率结构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C.因特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人们难以接受。 D.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 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7.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1)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 ,注入厌世和绝 望的毒液。 (2)我曾数十次拜谒孔子墓。不管是阳光在他的墓前筛下一地的树影, 我都会听到孔子周游列国的马车的辚辚声和他的弟子们的琅琅诵书声 第2页共10页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第 2 页 共 10 页 ⑴ 他最近在 去年所写的杂文,拟将被删削的、被禁止的,全部加进去,另 行出版。 ⑵ 我认为,真正的阅读 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⑶ 一个选择了自己所 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 ⑷ 当那通道变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时,生命的重中之重,就 而挺拔地 凸现了。 A.收集 必需 珍惜 简捷 B.搜集 必需 珍视 简洁 C.收集 必须 珍视 简洁 D.搜集 必须 珍惜 简捷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胡乱地妄自菲薄,甘居下游,而应奋起直追。 B.“繁”有时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够细致 入微。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学家们约定俗成了的,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经常要使 用的。 D.第一次出任班长,缺乏经验,出现这么一点小失误无可非议,关键是要好 好总结,做好今后的工作。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B.从 2003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关税再次下降,这次降税一方面严格履行了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减让,另一方面也对税目、税率结构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C.因特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人们难以接受。 D.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 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7.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 ,注入厌世和绝 望的毒液。 (2)我曾数十次拜谒孔子墓。不管是阳光在他的墓前筛下一地的树影, , 我都会听到孔子周游列国的马车的辚辚声和他的弟子们的琅琅诵书声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1)a.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被其吮吸着b.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 (2)a.还是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抑或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 而宏阔的宁谧b.还是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抑或细雨将 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 A.(1)a(2) B.(1)b(2)b C.(1)b(2)a D.(1)a(2)b 8.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文革期间开始写诗,代表作品有《相信 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B.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 《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 C.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地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作有《韩昌 黎集》 9.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 景图;下片重抒情,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 B.《六月,我们看海去》以舒缓的节奏展示了青春生命力的旺盛,传达了青 年人的一种探索精神 C.张洁的在《我的四季》中将人生的阅历浓缩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 者与自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 D.《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 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 养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列10--11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豉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 第3页共10页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第 3 页 共 10 页 (1)a. 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被其吮吸着 b.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 (2)a.还是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抑或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 而宏阔的宁谧 b. 还是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抑或细雨将 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 A.(1)a (2)a B.(1)b (2)b C.(1)b (2)a D.(1)a (2)b 8.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 1948 年。文革期间开始写诗,代表作品有《相信 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B.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 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 《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 C.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地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作有《韩昌 黎集》。 9.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 景图;下片重抒情,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 B.《六月,我们看海去》以舒缓的节奏展示了青春生命力的旺盛,传达了青 年人的一种探索精神。 C.张洁的在《我的四季》中将人生的阅历浓缩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 者与自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 D.《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 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 养。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列 10——11 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者,非利足也,而致干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于物也。(《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 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 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 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土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 而笑之。问之,则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师说》) 10.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能水也(游水)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彰(清楚)士大夫之族(类) 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而绝江河(横渡) D.吾尝豉而望矣(踮起脚后跟)今之众人(许多人) 1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小学而大遗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12.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4页共10页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第 4 页 共 10 页 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 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 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 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 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师说》) 10.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能水也(游水)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彰(清楚) 士大夫之族(类) 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而绝江河(横渡) D.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今之众人(许多人) 1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小学而大遗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师 12.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 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 中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 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第‖卷(共114分) 三、(8分,每小题4分) 13.翻译文言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四、(18分) 阅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完成14-15题。(6分,每小题3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 争流。鷹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佀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怡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 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士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 舟? 14.下面是对词的上阕中有关词语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万山红遍的"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写出了红之 第5页共10页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第 5 页 共 10 页 A. 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 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 中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 “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第Ⅱ卷(共 114 分) 三、(8 分,每小题 4 分) 13.翻译文言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 ①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四、(18 分) 阅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完成 14—15 题。(6 分,每小题 3 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 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 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 舟? 14.下面是对词的上阕中有关词语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万山红遍”的“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写出了红之广。 考生班级: 考生姓名: 考生学号: 装 订 线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B."层林尽染"的ν染″字活画出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 C."漫江碧透″的透″字表现出江水的透明度很好,像天空那样明亮 D."百舸争流"的”争〃字写活了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15.下面对这首词的有关句子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两句是诗人从上阕的独自旧地重 游,很自然地联想到过去的战友,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B."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七句写出了同学们少年得志,目空一切,蔑视权贵的精神 风貌。 C."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 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国家 命运前途的大任。 D.回忆青年时代的战斗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无 所谓惧的斗争精神。上下阕各以问句作结,前后呼应,发人深省。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每小题2分) (1)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3) ,如是而己。(韩愈《师说》) (4)举酒属客, 。(苏轼《赤壁赋》) (5)哀吾生之须臾, 挟飞仙以遨游, 。(苏轼《赤 壁赋》) (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苏轼《赤壁赋》) 五、(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1题。 生命的暗示 第6页共10页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第 6 页 共 10 页 B.“层林尽染”的“染”字活画出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 C.“漫江碧透”的“透”字表现出江水的透明度很好,像天空那样明亮。 D.“百舸争流”的“争”字写活了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15.下面对这首词的有关句子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两句是诗人从上阕的独自旧地重 游,很自然地联想到过去的战友,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B.“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七句写出了同学们少年得志,目空一切,蔑视权贵的精神 风貌。 C.“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 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国家 命运前途的大任。 D.回忆青年时代的战斗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无 所谓惧的斗争精神。上下阕各以问句作结,前后呼应,发人深省。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 分,每小题 2 分) (1) , ;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3)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举酒属客, , 。(苏轼《赤壁赋》) (5)哀吾生之须臾, 。挟飞仙以遨游, 。(苏轼《赤 壁赋》) (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苏轼《赤壁赋》) 五、(2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7—21 题。 生命的暗示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欧阳斌 ①凊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 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 一列火车隆隆驶过——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我在想,秋虫 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 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 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干百倍的绵长,就可 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干百个最美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遣弃么?这是一个荒 诞的联想 ②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 而复始的切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 ③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 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 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 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又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 是很多的 。诚然,有时,我们也渴 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生命的时候。那时,我 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 这样, 死亡反而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第7页共10页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第 7 页 共 10 页 欧阳斌 ①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 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 一列火车隆隆驶过——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我在想,秋虫 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 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 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 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遣弃么?这是一个荒 诞的联想。 ②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 而复始的切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 ③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 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 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 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又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 是很多的, 。诚然,有时,我们也渴 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生命的时候。那时,我 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 。这样, 死亡反而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④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 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代又一代的人去了, 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间的死; 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时,却只能 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 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 其微不足道。 ⑤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其实,真正值 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做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干古之 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 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 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 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 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⑥远方又响起了悠长的钟声。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 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 17.从全文看,生命隐逸着哪些暗示?请分点概括。(4分)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 这句话的理解。(4分) 19.联系所在段落,分别说说对下面两个使用对比手法句子的理解。(4分) (1)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第8页共10页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第 8 页 共 10 页 ④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 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 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 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 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 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 其微不足道。 ⑤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其实,真正值 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做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 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 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 这 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 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 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⑥远方又响起了悠长的钟声。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 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 17.从全文看,生命隐逸着哪些暗示?请分点概括。(4 分)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 这句话的理解。(4 分) 19.联系所在段落,分别说说对下面两个使用对比手法句子的理解。(4 分) (1)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2)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 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 20.下列对这篇散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这篇散文用抒情的笔调告诉我们,生命含有许许多多的暗示,提醒我们珍惜 生命,并努力去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B.第一段中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响起了悠长的钟声",这里把 生命的暗示形象化了,给人们以美感。 C.第4段说"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用比喻手 法,形象地说明了另一把生命长度的量尺。 D.作者认为,一个人要是能最早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让瞬间的生命在永恒 中定格,也就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E.最后一段"远方又响起了悠长的钟声〃与第一段远方又响起了悠长的钟声”首 尾呼应,进一步阐释了生命的神秘 21.研读本文第③段文字,结合上下文内容,根据自己的见解,在文中划线处 补写出符合文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4分) 六、(6分) 22.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 (6分,每小题3分) 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来自10个国家的 人类遗传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 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如果说10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 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已有的 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 异,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 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 (1)研究途径 (不超过24个字) 第9页共10页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第 9 页 共 10 页 (2)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 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 20.下列对这篇散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 分)( )( ) A.这篇散文用抒情的笔调告诉我们,生命含有许许多多的暗示,提醒我们珍惜 生命,并努力去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B.第一段中“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响起了悠长的钟声”,这里把 生命的暗示形象化了,给人们以美感。 C.第 4 段说“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用比喻手 法,形象地说明了另一把生命长度的量尺。 D.作者认为,一个人要是能最早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让瞬间的生命在永恒 中定格,也就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E.最后一段“远方又响起了悠长的钟声”与第一段“远方又响起了悠长的钟声”首 尾呼应,进一步阐释了生命的神秘。 21.研读本文第③段文字,结合上下文内容,根据自己的见解,在文中划线处 补写出符合文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4 分) 六、(6 分) 22.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 (6 分,每小题 3 分) 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来自 10 个国家的 人类遗传学家,将用 5 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 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如果说 10 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 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已有的 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 异,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 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 (1)研究途径: (不超过 24 个字)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2)最终成果 (不超过12个字)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晨曦初露,那是一天的开始 婴儿第一声啼哭,那是生命的开始。 踏迸校园,那是学习的开始 笑迎每一个人,那是生活的开始。 乌发染霜,那是新的生命阶段的开始 无论是新的生命的开始,还是工作、学习、生活的开始,都会有太多的内容 都会引发人太多的思考。请以开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 第10页共10页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第 10 页 共 10 页 (2)最终成果: (不超过 12 个字) 七、作文(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晨曦初露,那是一天的开始。 婴儿第一声啼哭,那是生命的开始。 踏进校园,那是学习的开始。 笑迎每一个人,那是生活的开始。 乌发染霜,那是新的生命阶段的开始…… 无论是新的生命的开始,还是工作、学习、生活的开始,都会有太多的内容, 都会引发人太多的思考。请以“开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