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的社会和生活是在家族制度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这是尽人皆知 的事实。这个制度支配着中国人的整个生活形态,渲染着中国人的整个生活形态 这种生活的家族理想是哪里采的呢?一般人都认为其理论的基础是孔子所建立 的,这种理论的基础极端重视夫妇的关系.视之为一切人类关系之本,也极端重 视对父母的孝道.以及一年一度省视祖墓的风尚.祖先的崇拜.和祖祠的设立。 ②关于家族理想的必要,我们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可以找到许多理由。这 种观念是把人视为家庭单位的一份子.而不把他视为个人。这观念又得一种人生 观和一种哲学观念的赞助。那种人生观可以称为“生命之流”的原理.而那种哲 学则认为人类天赋本能的满足.乃是道德和政治的最后的目标 ③家族制度的理想必然是和私人、个人主义的理想势不两立的。人类终 究不能做一个完全孤立的个人.如果我们不把一个人当做儿子、兄弟、父亲或朋 友.那么,他是什幺东西呢?这幺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彤而上的抽象名词中国人 既然是具有生物学的思想.自然先想到一个人的生物学上的关系.因此,家族变 成我们的生存的自然生物学单位,婚姻本身变成一个家族的事情,而不是一个人 的事情。 ④我们可以用家族的理想来代替西洋的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在这种家 族的理想里.人不是个人.而是家族的一份子.是家族生活巨流的主要部分。我 所说的“生命之流”的原理.便是这个意思。依照中国人和西洋人的比喻,我们 用“家系”或“家族的树”一词,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那棵树的一部分或一个分 枝.生在树身上.以其生命来帮助全树的生长和赓续。每个人在家族历史里扮演 着一个角色,对整个家族履行其责任,使他自己和家庭获得耻辱或光荣。 ⑤这种家族意识和家族荣誉的感觉.也许是中国人生活上队伍精神或集 团意识的唯一表现。为使这场人生的球戏玩得扣别的队一样好.或者比别的队更 好起见.家族中的每个份子必须处处谨慎。不要破坏这场球戏.或行动错误,使 他的球队失败。如果办得到的话.他应该想法子把球带得远些一个不肖子对自己 和家族所造成的耻辱.是和一个任防御之责的球员接不住球,因而被敌人抢去 样。那个在科举考试里获第一名的人,是和一个球员冲破敌人防线,帮球队获得 胜利一样。这光荣是他自己的.同时也是他的家族的。一个人中了状元之后,他 的家人、亲戚、族人,甚至于同镇的人.都觉得非常荣耀。 (选自林语堂《中国人的家族理想》,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中国人的家族理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人的家族理想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是孔子所建立。 B.中国人的家族理想和私人、个人主义的理想势不两立。 C.中国人的家族理想是把人看成家族生活巨流的一份子。 D.中国人的家族理想比西洋的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优越。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从家族制度在中国人的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人手.论证了夫妇关系 孝道、省视祖墓、祖先崇拜等的重要性
宿州市 2013 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共 66 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中国的社会和生活是在家族制度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这是尽人皆知 的事实。这个制度支配着中国人的整个生活形态,渲染着中国人的整个生活形态。 这种生活的家族理想是哪里采的呢?一般人都认为其理论的基础是孔子所建立 的,这种理论的基础极端重视夫妇的关系.视之为一切人类关系之本,也极端重 视对父母的孝道.以及一年一度省视祖墓的风尚.祖先的崇拜.和祖祠的设立。 ②关于家族理想的必要,我们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可以找到许多理由。这 种观念是把人视为家庭单位的一份子.而不把他视为个人。这观念又得一种人生 观和一种哲学观念的赞助。那种人生观可以称为“生命之流”的原理.而那种哲 学则认为人类天赋本能的满足.乃是道德和政治的最后的目标. ③家族制度的理想必然是和私人、个人主义的理想势不两立的。人类终 究不能做一个完全孤立的个人.如果我们不把一个人当做儿子、兄弟、父亲或朋 友.那么,他是什幺东西呢?这幺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彤而上的抽象名词 中国人 既然是具有生物学的思想.自然先想到一个人的生物学上的关系.因此,家族变 成我们的生存的自然生物学单位,婚姻本身变成一个家族的事情,而不是一个人 的事情。 ④我们可以用家族的理想来代替西洋的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在这种家 族的理想里.人不是个人.而是家族的一份子.是家族生活巨流的主要部分。我 所说的“生命之流”的原理.便是这个意思。依照中国人和西洋人的比喻,我们 用“家系”或“家族的树”一词,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那棵树的一部分或一个分 枝.生在树身上.以其生命来帮助全树的生长和赓续。每个人在家族历史里扮演 着一个角色,对整个家族履行其责任,使他自己和家庭获得耻辱或光荣。 ⑤这种家族意识和家族荣誉的感觉.也许是中国人生活上队伍精神或集 团意识的唯一表现。为使这场人生的球戏玩得扣别的队一样好.或者比别的队更 好起见.家族中的每个份子必须处处谨慎。不要破坏这场球戏.或行动错误,使 他的球队失败。如果办得到的话.他应该想法子把球带得远些一个不肖子对自己 和家族所造成的耻辱.是和一个任防御之责的球员接不住球,因而被敌人抢去一 样。那个在科举考试里获第一名的人,是和一个球员冲破敌人防线,帮球队获得 胜利一样。这光荣是他自己的.同时也是他的家族的。一个人中了状元之后,他 的家人、亲戚、族人,甚至于同镇的人.都觉得非常荣耀。 (选自林语堂《中国人的家族理想》,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中国人的家族理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人的家族理想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是孔子所建立。 B.中国人的家族理想和私人、个人主义的理想势不两立。 C.中国人的家族理想是把人看成家族生活巨流的一份子。 D.中国人的家族理想比西洋的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优越。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一段从家族制度在中国人的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人手.论证了夫妇关系、 孝道、省视祖墓、祖先崇拜等的重要性
B.第二段分析了中国人家族理想的必要性及其内涵,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中 国人家族理想背后体现的人生观和哲学观。 C.第三段指出,中国人把家族变成人生存的自然生物学单位.把婚姻变成家 族的事情,因而不把人当作完全孤立的个人。 D.四、五两段列举了踢球和考状元两个例证.通过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 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家族意识和家族荣誉感。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人的家族制度支配着中国人的整个生活形态,渲染着中国人的整个生 活形态 B.中国人的家族理想的理论基础重视夫妇关系,把它看做一切人类关系的根 本 C.家族意识和家族荣誉感是中国人生括上队伍精神或集团意识的唯一表现 D.“生命之流”理论可以用“家系”或“家族的树”的比喻来加以解释 (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侠妇人 董国度,字元卿,饶州德兴人。宣和六年登进土第,调莱州胶水县主薄, 会北兵动,留家于乡,独处官所。中原陷.不得归,彝官走村落,颇与逆旅主人 相往来:怜其穷.为买一妾,不知何许人也,性意解,有姿色。见董贫,则以治 生为己任.替家所有,买磨驴七八头,麦数十斛。每得面,自骑入市鬻之,至晚 负钱以归.如是三年,获利愈益多,有田宅矣。 董与母妻隔阔滋火,消息杳不通,居闲戚戚,意绪终不聊赖。妾叩其故 董嬖爱已深,不复隐,为言:“我故南官也,一家皆在乡里,身独漂泊,茫无归 期。每一深念,几心折欲死。”妾曰:“如是,何不早告我’我有兄,喜为人谋 事.旦夕且至,请为君筹之。” 句日,果有估客,长身虬髯,骑大马,驱车十余乘过门。妾曰:“吾兄也。”出 迎拜,使董相见,叙姻戚之礼.留饮至夜.妾始言前事以属客。是时.虏令:宋 官亡命许自言;不Ⅰ言而被首者死。董业已泄漏,又疑两人欲图己.大悔惧.乃 结曰:“无之。”客奋髯怒且芰曰:“以女弟托质数年.相与如骨肉故冒禁欲致 君南归.而见疑如此!脱中道有变,且累我!当取君告身。与我以为信,不然,天 明缚君告官矣!”董益惧,自分必死,探囊中文书悉与之。终夕涕泣,一听于客。 客去,明日控一马来,曰:“行矣!”董请妾与俱。妾曰:“适有故.须少留.明 年当相寻。吾手制衲袍以赠君.君谨取之惟吾兄马首所向。若反国,兄或举数十 万钱为赠,当匆取。如不可却,则举袍示之.彼尝受我恩,夸送君归,未足以报 德,当复护我去。万一受其献,则彼塞责,无复顾我矣!善守此袍.毋失也!”董 愕然.怪其语不伦,且虑邻里觉,辄挥涕上马,疾驰到海上:有大舟,临解维, 客麾使登,揖而别。舟遽南行.喀无资粮道路之备.茫不知所为。舟中奉侍甚谨。 具食食之,特不相问讯。才达南岸,客已先在水滨,邀诣旗亭,相劳苦,出黄金 二十两,曰:“以是为太夫人寿。”董忆妾语,力辞之。客不可,曰:“赤手还 国.欲与妻子饿死鄢?”强留金而出。董追度,示以袍。客曰:“吾智果出被下。 吾事殊未了.明年挈君丽人采!”径去.不反顾。 董至家,母妻二子俱无恙。取袍示家人,倬缝绽处,黄色隐然,拆视之 满中皆箔全也。逾年,客果以妾至,偕老焉 (选自北宋洪迈《荑坚志》,有改动)
B.第二段分析了中国人家族理想的必要性及其内涵,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中 国人家族理想背后体现的人生观和哲学观。 C.第三段指出,中国人把家族变成人生存的自然生物学单位.把婚姻变成家 族的事情,因而不把人当作完全孤立的个人。 D.四、五两段列举了踢球和考状元两个例证.通过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 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家族意识和家族荣誉感。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人的家族制度支配着中国人的整个生活形态,渲染着中国人的整个生 活形态。 B.中国人的家族理想的理论基础重视夫妇关系,把它看做一切人类关系的根 本。 C.家族意识和家族荣誉感是中国人生括上队伍精神或集团意识的唯一表现。 D.“生命之流”理论可以用“家系”或“家族的树”的比喻来加以解释。 二、(3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19 分) 侠妇人 董国度,字元卿,饶州德兴人。宣和六年登进土第,调莱州胶水县主薄。 会北兵动,留家于乡,独处官所。中原陷.不得归,彝官走村落,颇与逆旅主人 相往来:怜其穷.为买一妾,不知何许人也,性意解,有姿色。见董贫,则以治 生为己任.替家所有,买磨驴七八头,麦数十斛。每得面,自骑入市鬻之,至晚 负钱以归.如是三年,获利愈益多,有田宅矣。 董与母妻隔阔滋火,消息杳不通,居闲戚戚,意绪终不聊赖。妾叩其故。 董嬖爱已深,不复隐,为言:“我故南官也,一家皆在乡里,身独漂泊,茫无归 期。每一深念,几心折欲死。”妾曰:“如是,何不早告我’我有兄,喜为人谋 事.旦夕且至,请为君筹之。” 旬日,果有估客,长身虬髯,骑大马,驱车十余乘过门。妾曰:“吾兄也。”出 迎拜,使董相见,叙姻戚之礼.留饮至夜.妾始言前事以属客。是时.虏令:宋 官亡命许自言;不 I 言而被首者死。董业已泄漏,又疑两人欲图已.大悔惧.乃 结曰:“无之。”客奋髯怒且芰曰:“以女弟托质数年.相与如骨肉故冒禁欲致 君南归.而见疑如此!脱中道有变,且累我!当取君告身。与我以为信,不然,天 明缚君告官矣!”董益惧,自分必死,探囊中文书悉与之。终夕涕泣,一听于客。 客去,明日控一马来,曰:“行矣!”董请妾与俱。妾曰:“适有故.须少留.明 年当相寻。吾手制衲袍以赠君.君谨取之惟吾兄马首所向。若反国,兄或举数十 万钱为赠,当匆取。如不可却,则举袍示之.彼尝受我恩,夸送君归,未足以报 德,当复护我去。万一受其献,则彼塞责,无复顾我矣!善守此袍.毋失也!”董 愕然.怪其语不伦,且虑邻里觉,辄挥涕上马,疾驰到海上:有大舟,临解维, 客麾使登,揖而别。舟遽南行.喀无资粮道路之备.茫不知所为。舟中奉侍甚谨。 具食食之,特不相问讯。才达南岸,客已先在水滨,邀诣旗亭,相劳苦,出黄金 二十两,曰:“以是为太夫人寿。”董忆妾语,力辞之。客不可,曰:“赤手还 国.欲与妻子饿死鄢?”强留金而出。董追度,示以袍。客曰:“吾智果出被下。 吾事殊未了.明年挈君丽人采!”径去.不反顾。 董至家,母妻二子俱无恙。取袍示家人,倬缝绽处,黄色隐然,拆视之。 满中皆箔全也。逾年,客果以妾至,偕老焉。 (选自北宋洪迈《荑坚志》,有改动)
注:①指金兵。 ②告身.官员的委任状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北兵动 会:恰逢 B.董益惧,自分必死 分:分离 C.当取君告身与我以为信 信:信物 D.径去,不反顾 去:离开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至晚负钱以归 属予作文以记之 B.我故南官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大悔惧,乃绐曰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客麾使登,揖而别 夜缒而出,见秦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董国庆是北宋莱州胶水县主簿,因金兵南下,中原陷落,无法返回家乡.弃 官在乡村避难.与寓所房东交情很好。 B.董国庆的侍妾聪明美貌,见董国庆贫困,便筹划赚钱养家,她依靠人城出 售面粉赚了不少钱,后来买了田地住宅 C.董国庆向侍妾透露了自己南归的打算之后,他的侍妾找到一位长身虬髯的 估客.帮助董国庆从海路南行返回家乡。 D.董国庆和估客分别时,估客拿出二十两黄金赠送给他,董国庆拿出袍子坚 决推辞.估客感慨他的智慧,扬长而去。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女弟托质数年,相与如骨肉,故冒禁欲致君南归,而见疑如此!(5分) (2)吾手制衲袍以赠君,君谨取之,惟吾兄马首所向。(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邓州路中作 白居易 萧萧谁家村,秋梨夜半坼,漠漠谁家园,秋韭花初白? 路逢故里物,使我嗟行役。不归渭北村,又作江南客。 去乡徒自苦,济世终无益。自问波上萍,何如涧中石! 注:①此诗为诗人外放杭州途中,路经邓州时所写。 8.诗人“嗟”的原因是什么?请联系全诗,分点作答。(4分 9.请赏析“自问波上萍,何如涧中石”的艺术手法。(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 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1) (6) (王维《使至塞上》)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
注:①指金兵。 ②告身.官员的委任状。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会北兵动 会:恰逢 B.董益惧,自分必死 分:分离 c.当取君告身与我以为信 信:信物 D.径去,不反顾 去:离开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至晚负钱以归 属予作文以记之 B.我故南官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大悔惧,乃绐曰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客麾使登,揖而别 夜缒而出,见秦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董国庆是北宋莱州胶水县主簿,因金兵南下,中原陷落,无法返回家乡.弃 官在乡村避难.与寓所房东交情很好。 B.董国庆的侍妾聪明美貌,见董国庆贫困,便筹划赚钱养家,她依靠人城出 售面粉赚了不少钱,后来买了田地住宅。 c.董国庆向侍妾透露了自己南归的打算之后,他的侍妾找到一位长身虬髯的 估客.帮助董国庆从海路南行返回家乡。 D.董国庆和估客分别时,估客拿出二十两黄金赠送给他,董国庆拿出袍子坚 决推辞.估客感慨他的智慧,扬长而去。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以女弟托质数年,相与如骨肉,故冒禁欲致君南归,而见疑如此!(5 分) (2)吾手制衲袍以赠君,君谨取之,惟吾兄马首所向。(5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8 分) 邓州路中作 白居易 萧萧谁家村,秋梨夜半坼,漠漠谁家园,秋韭花初白? 路逢故里物,使我嗟行役。不归渭北村,又作江南客。 去乡徒自苦,济世终无益。自问波上萍,何如涧中石! 注:①此诗为诗人外放杭州途中,路经邓州时所写。 8.诗人“嗟”的原因是什么?请联系全诗,分点作答。(4 分) 9.请赏析“自问波上萍,何如涧中石”的艺术手法。(4 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 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 分) 甲: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1) ,(2) 。 (3) ,(4) (5) ,(6) 。 (王维《使至塞上》) 乙:(1)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4)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
(5)我欲因之梦吴越,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遮》)(6)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周邦彦《苏幕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1-14题。(24分 悠远的纤道 吕锦华 同志,你见过大河边悠远、弯曲的纤道吗?它时而飘下深深的土坳.时而爬上高 髙的堤坡:时而穿过嶙峋的乱石.时而又隐入茂密的野草。 它仿佛一位忠诚的伴侣.伴随着长河大波的日日夜夜。我从小在河边长大:打开 窗户.这条静静的小路就扑入眼帘。多少回.我常对河面帆影点点、舟揖穿梭、 轮船如织的壮美景色感叹。然而.留在我记忆深处的.却是这条小路上,一队队 纤夫垂首躬腰、肩牵木船在朝霞暮霭中艰难行进的剪影。多少回,我被艄公淸脆 嘹亮的哨子声和船上深沉的汽笛所震慑。然而.回荡在我心是底层的,却是这条 小路上纤夫低沉、浑厚、略带粗犷的“哼唷”声… 童年,纤遣像一根欢蹦雀跃、璋琮鸣响的琴弦,弹奏着我无忧无虑的朗 朗筻声。我们钻进路边密密的芦丛,捉迷藏:摘一片苇叶,做芦笛;我们伏在路 边柔软的沙滩,掷石片;捧一掬河水,当清茶;我们解下路边无人的小舟,偷下 河;牵一根麻索.学纤夫。 呵,纤道,你留在天真无知、尚耒开拓生活之途的孩子心中的.是阳光 明媚、鸟语花香,你是一条轻松的、金色的小路!没有你.生活将单调乏味.黯 然失色。 慢慢地,长大了。由于学习繁忙,我和纤遘疏远了。然而,当我进八妙 龄的青春年华时,却又和纤道滚在一起 到农村去插队。为了10个工分.我开始艰辛地来往在纤道上一一其实, 父母的收入完全可以养活我。不!我要自己养活自己。我加八了纤夫的行列.从 城里拉来一船船大粪。又将打下的稻麦拉进城里;从}下拉去一船船蔬菜,又将 挺到的棉布、盐、油拉还}下。有时天黑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们就在纤 道旁挖一个坑,支起铁锅做饭菜。然后.躲进拱形的石桥下,蝽曲着身子在船头 熬一夜…绵绵的春雨.灼人的仲夏,萧瑟的秋风,漫天的大雪.细细一根纤索, 头拴着竹制的桅樯,重载的船;一头拴着虔诚的纤夫,精疲力尽的我。我喘息 着,抖栗着,怅惘而叉迷茫,何处是尽头?我挣扎着,奋抗着.倔强又好胜,再 苦不回头!我嫉妒那些悠闲自得地坐在船台上浏览风光的幸运儿.睡恨可咒的命 运将我抛在了孤寂的圩道上:我又羡慕那些不慌不忙走在太路上舒舒坦坦的伙伴 们,憎恨艰难的纤道吞噬了我的岁月、青春.我的理想、抱负,我的欢乐,我的 切。然而.我没有停下来 呵,纤遭,你留在一代曾经雄心勃勃、风华正茂的青年心中的,是凄风 苦雨、艰难险陡;你是一条沉重的灰色的小路。不!这不是纤遣.这是我们的生 活之路!生活之路,它不就像一条坎坷不平的纤道吗? 呵,我爱纤道,又恨这纤道。我恨这原始、落后的变通方式.恨这颠沛 流浪的纤夫生活。我没有更多的奢求.只希望能去岸上争一席之地。得到片刻的 安宁,得到一个温暖的家,一个体贴的爱人.一个宝贝…
(5)我欲因之梦吴越,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周邦彦《苏幕 遮》) 三、(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 11-14 题。(24 分) 悠远的纤道 吕锦华 同志,你见过大河边悠远、弯曲的纤道吗?它时而飘下深深的土坳.时而爬上高 高的堤坡:时而穿过嶙峋的乱石.时而又隐入茂密的野草。 它仿佛一位忠诚的伴侣.伴随着长河大波的日日夜夜。我从小在河边长大:打开 窗户.这条静静的小路就扑入眼帘。多少回.我常对河面帆影点点、舟揖穿梭、 轮船如织的壮美景色感叹。然而.留在我记忆深处的.却是这条小路上,一队队 纤夫垂首躬腰、肩牵木船在朝霞暮霭中艰难行进的剪影。多少回,我被艄公清脆 嘹亮的哨子声和船上深沉的汽笛所震慑。然而.回荡在我心是底层的,却是这条 小路上纤夫低沉、浑厚、略带粗犷的“哼唷”声…… 童年,纤遣像一根欢蹦雀跃、璋琮鸣响的琴弦,弹奏着我无忧无虑的朗 朗筻声。我们钻进路边密密的芦丛,捉迷藏;摘一片苇叶,做芦笛;我们伏在路 边柔软的沙滩,掷石片;捧一掬河水,当清茶;我们解下路边无人的小舟,偷下 河;牵一根麻索.学纤夫。 呵,纤道,你留在天真无知、尚耒开拓生活之途的孩子心中的.是阳光 明媚、鸟语花香,你是一条轻松的、金色的小路!没有你.生活将单调乏味.黯 然失色。 慢慢地,长大了。由于学习繁忙,我和纤遘疏远了。然而,当我进八妙 龄的青春年华时,却又和纤道滚在一起. 到农村去插队。为了 l0 个工分.我开始艰辛地来往在纤道上——其实, 父母的收入完全可以养活我。不!我要自己养活自己。我加八了纤夫的行列.从 城里拉来一船船大粪。又将打下的稻麦拉进城里;从}下拉去一船船蔬菜,又将 挺到的棉布、盐、油拉还}下。有时天黑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们就在纤 道旁挖一个坑,支起铁锅做饭菜。然后.躲进拱形的石桥下,蝽曲着身子在船头 熬一夜…绵绵的春雨.灼人的仲夏,萧瑟的秋风,漫天的大雪.细细一根纤索, 一头拴着竹制的桅樯,重载的船;一头拴着虔诚的纤夫,精疲力尽的我。我喘息 着,抖栗着,怅惘而叉迷茫,何处是尽头?我挣扎着,奋抗着.倔强又好胜,再 苦不回头!我嫉妒那些悠闲自得地坐在船台上浏览风光的幸运儿.睡恨可咒的命 运将我抛在了孤寂的圩道上:我又羡慕那些不慌不忙走在太路上舒舒坦坦的伙伴 们,憎恨艰难的纤道吞噬了我的岁月、青春.我的理想、抱负,我的欢乐,我的 一切。然而.我没有停下来。 呵,纤遭,你留在一代曾经雄心勃勃、风华正茂的青年心中的,是凄风 苦雨、艰难险陡;你是一条沉重的灰色的小路。不!这不是纤遣.这是我们的生 活之路!生活之路,它不就像一条坎坷不平的纤道吗? 呵,我爱纤道,又恨这纤道。我恨这原始、落后的变通方式.恨这颠沛 流浪的纤夫生活。我没有更多的奢求.只希望能去岸上争一席之地。得到片刻的 安宁,得到一个温暖的家,一个体贴的爱人.一个宝贝…
呵,这一天终于实现了!命运把这一切赐给了我,我满足了。我丢下纤索 欣喜若狂!我为什么还要留恋这艰难的纤道?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难道我还不够 呛?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套,当我又来到大河边时,我沉默了。一艘重荷的 禾船.顶风逆浪.在河面上缓慢地行动。一队寥寥无几的纤夫,身子都弯成了九 十度,异常吃力地在纤道上移动。而几个感慨激昂的乘客,正坐在船舱里指手划 脚地埋怨这落后的航船,这不测的风浪。啊,他们还在叽叽咕咕:“这样前进, 太慢了!太慢了.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一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我的目光落在了圩夫和乘客的身上。少一个乘 客.多一个纤夫.船不就能快一点? 一何时才能到迭目的地?我的目光又落在了曲折的纤道上。是的,它落 后,然而,要是纤夫也躲进了船舱里呢? 离开了纤道,我竞时时梦见了纤道。曾记得,风雨中,是它和我相依为 命;惠难中.是它和我同甘共苦。它,使我懂得了探求,懂得了索取,懂得了搏 斗,懂得了奋抗。它.陶冶了我性格,磨砺了我毅力.教会了我生活 呵,蜿蜒的纤道,你留在一代征人心中的,是不屈的象征,是刚毅的楷 模。你一头拴着纤夫的双足,一头拴着幸福的明天.你是一条深沉的、蓝色的小 路….当然,最终.你将被纤夫一双双坚实的足迹从地球上抹去。你将汇八阡陌 大地的大街小巷,成为芳草萋萋、树影婆婆的河滨大道。你将给后代人以休憩和 享受。 呵,悠远的纤道,弯弯曲曲,伸向远方。我默默地拾起丢下的纤索.放 在了肩上… 原文有删节) 11.结合全文,简析第一段的作用。(4分) 12.请简要概述文中“我”围绕纤道发生的感情变化。(6分) 13.作者在文中记叙了“几个感慨激昂的乘客”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 14.结合作品,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分) (1)简析“纤道”在文中的含义。(4分) (2)作者在文末说,纤道终将成为“河滨大道”而消失,你认为,还有什么不会 消失’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拮据(j) 侥幸(jido) 口头禅(chan) 浑身解数(xie) B.伯仲( zhong)稂莠( liang)一溜烟(1i) 天遂人愿(sui) C.诰命(gdo) 处方(chu) 应声虫(ying) 溘然长逝(ke) D.衍变(yan 发酵(xiao) 独角戏(jue6) 同仇敌忾 (kai)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赵之圃老人身居国外,心向祖国,当他回到祖国、看到家多的巨大变化时, 这位老华侨无不感慨地说:“真是换了人间啊!
呵,这一天终于实现了!命运把这一切赐给了我,我满足了。我丢下纤索 欣喜若狂!我为什么还要留恋这艰难的纤道?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难道我还不够 呛?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套,当我又来到大河边时,我沉默了。一艘重荷的 禾船.顶风逆浪.在河面上缓慢地行动。一队寥寥无几的纤夫,身子都弯成了九 十度,异常吃力地在纤道上移动。而几个感慨激昂的乘客,正坐在船舱里指手划 脚地埋怨这落后的航船,这不测的风浪。啊,他们还在叽叽咕咕:“这样前进, 太慢了!太慢了.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我的目光落在了圩夫和乘客的身上。少一个乘 客.多一个纤夫.船不就能快一点? ——何时才能到迭目的地?我的目光又落在了曲折的纤道上。是的,它落 后,然而,要是纤夫也躲进了船舱里呢? 离开了纤道,我竞时时梦见了纤道。曾记得,风雨中,是它和我相依为 命;惠难中.是它和我同甘共苦。它,使我懂得了探求,懂得了索取,懂得了搏 斗,懂得了奋抗。它.陶冶了我性格,磨砺了我毅力.教会了我生活一 呵,蜿蜒的纤道,你留在一代征人心中的,是不屈的象征,是刚毅的楷 模。你一头拴着纤夫的双足,一头拴着幸福的明天.你是一条深沉的、蓝色的小 路….当然,最终.你将被纤夫一双双坚实的足迹从地球上抹去。你将汇八阡陌 大地的大街小巷,成为芳草萋萋、树影婆婆的河滨大道。你将给后代人以休憩和 享受。 呵,悠远的纤道,弯弯曲曲,伸向远方。我默默地拾起丢下的纤索.放 在了肩上…. (原文有删节) 11.结合全文,简析第一段的作用。(4 分) 12.请简要概述文中“我”围绕纤道发生的感情变化。(6 分) 13.作者在文中记叙了“几个感慨激昂的乘客”的目的是什么?(6 分) 答: 14.结合作品,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 分) (1)简析“纤道”在文中的含义。(4 分) (2)作者在文末说,纤道终将成为“河滨大道”而消失,你认为,还有什么不会 消失’请谈谈你的理解。(4 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 84 分) 四、(24 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拮据(jū) 侥幸(jiǎo) 口头禅(chán) 浑身解数(xiè) B.伯仲(zhòng) 稂莠(liáng) 一溜烟(liù) 天遂人愿(suí) c.诰命(gào) 处方(chù) 应声虫(yīng) 溘然长逝(kè) D.衍变(yǎn) 发酵(xiào) 独角戏(jué6) 同仇敌忾 (kài)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赵之圃老人身居国外,心向祖国,当他回到祖国、看到家多的巨大变化时, 这位老华侨无不感慨地说:“真是换了人间啊!
B.韩国认为,朝鲜如果继续坚持核进程,那么势必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因为朝鲜半岛无核化是世人的共同愿景。 C.近年来,文物市场交易火爆,许多深藏若虚的艺术珍品不时出现在拍卖会 上,被一些实力雄厚的买家以天价买走。 D.著名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先生于11月8日逝世后.许多人自发 前去吊唁李默然先生并看望他的家属。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针对日本媒体3月18日有关“中国军队高级将领接受共同社采访时承认 用火控雷达照射日本军舰”,记者专门采访了海军权威部门 B.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 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 c.两会代表们期盼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 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D.2012年中央电视台摇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各地的美食生 态和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8.根据下面材料,拟写一句话新闻,小超过15个字。(4分) 本报讯(记者关晓字)日前,我市“放心早餐工程”得到有力推进,日渐 融入百姓生活。据了解,为了让人民群众吃上“卫生、营养、丰富、便捷、实惠” 的早餐,按照2012年全省商务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放心早餐工程”在安徽 省十六个地级市全面实施。通过公开招标,淮北擞香昱滩早餐工程有限公司承办 了我市的放心早餐工程。据统计,我市目前己规划布设了80个早餐经营网点。 19.“高富帅”和“白富美”是流行词汇,意思分别是“高大、富有、帅气眦‘肤 白、富有、美丽”。某高校在张贴校园标语时,巧妙地改造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弘扬了正能量。请你仿照标语的前半句,把后半句补充完整。(6分) 我做高富帅,高在学识.富在精神.帅在行动; 我做白富美, 20.上世纪三十年代,粱实秋先生为初小一年级学生编国语教材。他拟的第一课 是“来,来,来上学”,斟酌之后,他又改为“去,去,去上学”。如果让你来 选择的话.你会选哪一个作第一课呢,请选择一个并简述理由。(5分)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看下面两个数学式 1.01≈37.8 0.9930≈0.03 这就是所谓的“1.01法则”和“099法则”,1.01和0.99与1相比, 差距都很小.但在365次方之后,结果却有巨大的差距。它对我们的学习、工作、 人生等都有有益的启示,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 号 参考答案 (9分)
B.韩国认为,朝鲜如果继续坚持核进程,那么势必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因为朝鲜半岛无核化是世人的共同愿景。 C.近年来,文物市场交易火爆,许多深藏若虚的艺术珍品不时出现在拍卖会 上,被一些实力雄厚的买家以天价买走。 D.著名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先生于 11 月 8 日逝世后.许多人自发 前去吊唁李默然先生并看望他的家属。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针对日本媒体 3 月 18 日有关“中国军队高级将领接受共同社采访时承认 用火控雷达照射日本军舰”,记者专门采访了海军权威部门。 B.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 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 c.两会代表们期盼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 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D.2012 年中央电视台摇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各地的美食生 态和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8.根据下面材料,拟写一句话新闻,小超过 15 个字。(4 分) 本报讯(记者关晓字)日前,我市“放心早餐工程”得到有力推进,日渐 融入百姓生活。据了解,为了让人民群众吃上“卫生、营养、丰富、便捷、实惠” 的早餐,按照 2012 年全省商务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放心早餐工程”在安徽 省十六个地级市全面实施。通过公开招标,淮北擞香昱滩早餐工程有限公司承办 了我市的放心早餐工程。据统计,我市目前已规划布设了 80 个早餐经营网点。 19.“高富帅”和“白富美”是流行词汇,意思分别是“高大、富有、帅气眦‘肤 白、富有、美丽”。某高校在张贴校园标语时,巧妙地改造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弘扬了正能量。请你仿照标语的前半句,把后半句补充完整。(6 分) 我做高富帅,高在学识.富在精神.帅在行动; 我做白富美, 20.上世纪三十年代,粱实秋先生为初小一年级学生编国语教材。他拟的第一课 是“来,来,来上学”,斟酌之后,他又改为“去,去,去上学”。如果让你来 选择的话.你会选哪一个作第一课呢,请选择一个并简述理由。(5 分) 五、(60 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看下面两个数学式: 1.01365≈37.8 0.99365≈0.03 这就是所谓的“1.01 法则”和“O99 法则”,1.01 和 O.99 与 1 相比, 差距都很小.但在 365 次方之后,结果却有巨大的差距。它对我们的学习、工作、 人生等都有有益的启示.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 号。 参考答案 一、(9 分)
l、D(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2、B(A项,结论错误,第一段不是为了论证“夫妇关系、孝道、省视祖墓、祖 先崇拜等的重要性”,而是为了指出中国人的家族理想的理论基础;C项,颠倒 因果;D项,“踢球”是类比论证。) 3、C(说法过于绝对,缺少“也许”一词。 (33分) 4.B(料想) 5.D(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B项,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句中语气 词,表停顿;C项,连词,于是/副词,仅、只。) 6.D(“感慨他的智慧”错,原文意思是感慨董国庆侍妾的智慧) 7.(1)我把妹妹托付给你几年,和你像骨肉一样结交,所以才冒着禁令送你返 回南方,你却这样怀疑我!(致、与、见各1分,句意2分) (2)我亲手缝制了一件衲袍来送给你,你仔细收好,一切听我哥哥的吩咐。 (手、谨、“惟吾兄马首所向”句式各1分,句意2分 8.对故乡的思念;;对官场的厌倦:旅途行役之苦;国事日荒、无力济世的失落。 9.这两句使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波上萍”喻受人驱使,行役无定,“涧 中石”虽被大水冲刷,仍能屹立不拔,象征诗人不和世俗同流合污的孤标傲世精 神。(答对偶、对比、托物言志等,酌情给分) 10.甲:1、征蓬出汉塞, 2、归雁入胡天。 3、大漠孤烟直, 4、长河落日圆。 5、萧关逢候骑 6、都护在燕然。 乙:1、山河破碎风飘絮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4、休说鲈鱼堪脍, 5、一夜飞度镜湖月。 6 风荷举 三、(24分) 11.点题;以问句开头,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生动形象地描绘纤道和拉纤的 情景,渲染气氛,奠定抒情基调;引出下文对往事的回忆。 12.童年乐园,喜爱纤道;投身纤道,挑战人生:经历磨难,憎恨纤道;摆脱纤 道,留恋纤道;感悟纤道,重拾纤绳。(1点1分,答出5点给6分) 13.展现拉纤原始、落后的一面;与纤夫形成对比,表现纤夫的苦难;游客的话 引发“我”的思考,从而促使“我”直面纤夫惨淡,挑战磨难,重拾纤绳 14.(1)拉纤的道路;沉重的、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的象征;刚毅不屈的人生 品格的象征。 (2)言之成理即可 四、(24分)
1、D(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2、B(A 项,结论错误,第一段不是为了论证“夫妇关系、孝道、省视祖墓、祖 先崇拜等的重要性”,而是为了指出中国人的家族理想的理论基础;C 项,颠倒 因果;D 项,“踢球”是类比论证。) 3、C(说法过于绝对,缺少“也许”一词。) 二、(33 分) 4.B (料想) 5.D(A 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B 项,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句中语气 词,表停顿;C 项,连词,于是/副词,仅、只。) 6.D(“感慨他的智慧”错,原文意思是感慨董国庆侍妾的智慧) 7.(1)我把妹妹托付给你几年,和你像骨肉一样结交,所以才冒着禁令送你返 回南方,你却这样怀疑我!(致、与、见各 1 分,句意 2 分) (2 ) 我亲手缝制了一件衲袍来送给你,你仔细收好,一切听我哥哥的吩咐。 (手、谨、“惟吾兄马首所向”句式各 1 分,句意 2 分) 8.对故乡的思念;;对官场的厌倦;旅途行役之苦;国事日荒、无力济世的失落。 9.这两句使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波上萍”喻受人驱使,行役无定,“涧 中石”虽被大水冲刷,仍能屹立不拔,象征诗人不和世俗同流合污的孤标傲世精 神。(答对偶、对比、托物言志等,酌情给分) 10. 甲:1、征蓬出汉塞, 2、归雁入胡天。 3、大漠孤烟直, 4、长河落日圆。 5、萧关逢候骑, 6、都护在燕然。 乙:1、山河破碎风飘絮,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4、休说鲈鱼堪脍, 5、一夜飞度镜湖月。 6、一一风荷举。 三、(24 分) 11. 点题;以问句开头,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生动形象地描绘纤道和拉纤的 情景,渲染气氛,奠定抒情基调;引出下文对往事的回忆。 12. 童年乐园,喜爱纤道;投身纤道,挑战人生;经历磨难,憎恨纤道;摆脱纤 道,留恋纤道;感悟纤道,重拾纤绳。(1 点 1 分,答出 5 点给 6 分) 13. 展现拉纤原始、落后的一面;与纤夫形成对比,表现纤夫的苦难;游客的话 引发“我”的思考,从而促使“我”直面纤夫惨淡,挑战磨难,重拾纤绳。 14.(1) 拉纤的道路;沉重的、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的象征;刚毅不屈的人生 品格的象征。 (2) 言之成理即可 四、(24 分) 15. A
16.B(B项,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A项,应为“不无”;C项, 望文生义,深藏若虚,形容人有才能但不爱在人前表现:D项,吊唁的意思是“祭 奠死者并慰问其家属”,后面不能直接跟死者,并且与后文重复。) 17.B(A项,成分残缺,针对……的报道:C项,搭配不当,“降低……环节” D项,中途易辙。) 8.示例:放心早餐进入百姓生活 19.示例:我做白富美,白在品行,富在内涵,美在心灵 20.简析:选哪个都可。“来”是从学校的角度发出的呼唤,“去”是从家长(或 者孩子)的角度产生的期盼。 五、(60分) 21、作文简析:这道作文题形象生动,内涵丰富,可以从多角度立意。如:可以 谈积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以谈坚持,持之以恒,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反面亦可,防微杜渐,小的问题日积月累可以造成巨大的危害,千里之堤毁于蚁 穴;正反两面,积跬步以致千里,积怠惰以致深渊等等。具体写作的过程中,可 以阐述立意的现实意义,如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也可以结合“感动中国” 的人物谈个人品格的完善,积小善成大爱。参照安徽髙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参考译文: 董国庆,字元卿,江西饶州德兴人,宣和六年进士及第,被任为莱州胶水县主簿 正好碰上金兵南下,他只好把家眷留在江西,独自一人在山东做官。中原陷落后 无法回到故乡,只好弃官在乡间避难,他与旅店的房东交情很好。房东怜他的漂 泊和困顿,花钱替他买了一妾。这妾侍不知是哪里人,聪明美貌,见董国庆贫困, 便筹划赚钱养家,尽家中所有资财买了七八头驴子、数十斛小麦,以驴牵磨磨粉 然后骑驴入城出售面粉,到了晚上带钱回家。这样过了三年,赚了不少钱,还买 了不少田地住宅。 董与母亲妻子相隔甚久,音讯不通,所以经常独自伤心,郁郁寡欢。侍妾好几次 问他原因。董这时和她情爱甚笃,也就不再隐瞒,说道:“我本是南朝官吏, 家都留在故乡,只有我孤身漂泊,茫无归期。一想到无法回到故乡见到亲人了, 不禁伤心欲绝。”妾道:“既然如此,为何不早说?我有一个哥哥,一向喜欢帮 人家谋划事情,不久便来。到那时可请他为夫君设法。” 过了十来天,果然有个长身虬髯的人到来,骑了一匹高头大马,带着十余辆车子。 妾道:“哥哥到了!”出门迎拜,使董与之相见,互叙亲戚之谊,设筵相请。饮 到深夜,妾才吐露董日前所说之事,请哥哥代筹善策。当时金人有令,宋官逃匿 在金国境内的必须自行出首,坦白从宽,否则被人检举出来便要处死。董已泄漏 了自己身分,疑心二人要去向官府告发,既悔且惧,于是欺骗道:“没有这回事。” 虬髯人大怒,便欲发作,随即笑道:“我把妹妹托付给你几年,和你像骨肉一样 结交,所以才冒着禁令送你返回南方,你却这样怀疑我!要是有甚么变化,岂不 是受你牵累?快拿你做官的委任状出来,当作信物,否则的话,天一亮我就缚了 你送官。”董更加害怕,料想此番必死无疑,无法反抗,只好将委任状取出交付。 虬髯人取之而去。董终夜涕泣,不知所措。 第二天一早,虬髯人牵了一匹马来,道:“走罢!”董国庆请妾同行。妾道:“我 眼前有事,还不能走,明年当来寻你。我亲手缝制了一件衲袍来送给你,你仔细 收好,一切听我哥哥的吩咐。到南方后,我哥哥或许会送你数十万钱,你千万不 可接受,倘若非要你收不可,便可举起衲袍相示。我曾于他有恩,他这次送你南
16. B(B 项,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A 项,应为“不无”;C 项, 望文生义,深藏若虚,形容人有才能但不爱在人前表现;D 项,吊唁的意思是“祭 奠死者并慰问其家属”,后面不能直接跟死者,并且与后文重复。) 17. B(A 项,成分残缺,针对……的报道;C 项,搭配不当,“降低……环节”; D 项,中途易辙。) 18. 示例:放心早餐进入百姓生活 19. 示例:我做白富美,白在品行,富在内涵,美在心灵。 20. 简析:选哪个都可。“来”是从学校的角度发出的呼唤,“去”是从家长(或 者孩子)的角度产生的期盼。 五、(60 分) 21、作文简析:这道作文题形象生动,内涵丰富,可以从多角度立意。如:可以 谈积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以谈坚持,持之以恒,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反面亦可,防微杜渐,小的问题日积月累可以造成巨大的危害,千里之堤毁于蚁 穴;正反两面,积跬步以致千里,积怠惰以致深渊等等。具体写作的过程中,可 以阐述立意的现实意义,如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也可以结合“感动中国” 的人物谈个人品格的完善,积小善成大爱。参照安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参考译文: 董国庆,字元卿,江西饶州德兴人,宣和六年进士及第,被任为莱州胶水县主簿。 正好碰上金兵南下,他只好把家眷留在江西,独自一人在山东做官。中原陷落后, 无法回到故乡,只好弃官在乡间避难,他与旅店的房东交情很好。房东怜他的漂 泊和困顿,花钱替他买了一妾。这妾侍不知是哪里人,聪明美貌,见董国庆贫困, 便筹划赚钱养家,尽家中所有资财买了七八头驴子、数十斛小麦,以驴牵磨磨粉, 然后骑驴入城出售面粉,到了晚上带钱回家。这样过了三年,赚了不少钱,还买 了不少田地住宅。 董与母亲妻子相隔甚久,音讯不通,所以经常独自伤心,郁郁寡欢。侍妾好几次 问他原因。董这时和她情爱甚笃,也就不再隐瞒,说道:“我本是南朝官吏,一 家都留在故乡,只有我孤身漂泊,茫无归期。一想到无法回到故乡见到亲人了, 不禁伤心欲绝。”妾道:“既然如此,为何不早说?我有一个哥哥,一向喜欢帮 人家谋划事情,不久便来。到那时可请他为夫君设法。” 过了十来天,果然有个长身虬髯的人到来,骑了一匹高头大马,带着十余辆车子。 妾道:“哥哥到了!”出门迎拜,使董与之相见,互叙亲戚之谊,设筵相请。饮 到深夜,妾才吐露董日前所说之事,请哥哥代筹善策。当时金人有令,宋官逃匿 在金国境内的必须自行出首,坦白从宽,否则被人检举出来便要处死。董已泄漏 了自己身分,疑心二人要去向官府告发,既悔且惧,于是欺骗道:“没有这回事。” 虬髯人大怒,便欲发作,随即笑道:“我把妹妹托付给你几年,和你像骨肉一样 结交,所以才冒着禁令送你返回南方,你却这样怀疑我!要是有甚么变化,岂不 是受你牵累?快拿你做官的委任状出来,当作信物,否则的话,天一亮我就缚了 你送官。”董更加害怕,料想此番必死无疑,无法反抗,只好将委任状取出交付。 虬髯人取之而去。董终夜涕泣,不知所措。 第二天一早,虬髯人牵了一匹马来,道:“走罢!”董国庆请妾同行。妾道:“我 眼前有事,还不能走,明年当来寻你。我亲手缝制了一件衲袍来送给你,你仔细 收好,一切听我哥哥的吩咐。到南方后,我哥哥或许会送你数十万钱,你千万不 可接受,倘若非要你收不可,便可举起衲袍相示。我曾于他有恩,他这次送你南
归,尚不足以报答,还须护送我南来和你相会。万一你受了财物,那么他认为已 是够报答,两无亏欠,不会再理我了。你小心带着这件袍子,千万不可失去它 董感到十分愕然,觉得她的话很是古怪,生怕邻人知觉报官,便挥泪与妾分别 上马疾驰,来到海边,见有一艘大船,正解缆欲驶。虬髯客命他即刻上船,一揖 而别。大船便即南航。董国庆一点东西也没准备,内心茫然不知道怎么办。但舟 中人恭谨相待,敬具饮食,只是对他的行踪去向却一句也不问。船刚靠岸,虬髯 人早已在水滨相候,邀入酒店洗尘接风,取出二十两黄金,道:“这是在下赠给 太夫人的一点小意思。”董记起妾侍临别时的言语,坚拒不受。虬髯人道:“你 两手空空的回家,难道想和妻儿一起饿死么?”强行留下黄金而去。董追了出去, 向他举起衲袍。虬髯人骇诧而笑,说道:“我果然不及她聪明。唉,事情还没了 结,明年护送美人来给你罢。”说着扬长而去。 董国庆回到家中,见母亲、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安好无恙。他拿起衲袍给家人看 让人缝补绽开的地方,发觉隐隐透出黄光,拆开来一看,原来每一块缝补的布块 中都藏着一片金叶子。第二年,虬髯人果然送了他爱妾南来相聚。他们一直生活 到老
归,尚不足以报答,还须护送我南来和你相会。万一你受了财物,那么他认为已 是够报答,两无亏欠,不会再理我了。你小心带着这件袍子,千万不可失去它。” 董感到十分愕然,觉得她的话很是古怪,生怕邻人知觉报官,便挥泪与妾分别。 上马疾驰,来到海边,见有一艘大船,正解缆欲驶。虬髯客命他即刻上船,一揖 而别。大船便即南航。董国庆一点东西也没准备,内心茫然不知道怎么办。但舟 中人恭谨相待,敬具饮食,只是对他的行踪去向却一句也不问。船刚靠岸,虬髯 人早已在水滨相候,邀入酒店洗尘接风,取出二十两黄金,道:“这是在下赠给 太夫人的一点小意思。”董记起妾侍临别时的言语,坚拒不受。虬髯人道:“你 两手空空的回家,难道想和妻儿一起饿死么?”强行留下黄金而去。董追了出去, 向他举起衲袍。虬髯人骇诧而笑,说道:“我果然不及她聪明。唉,事情还没了 结,明年护送美人来给你罢。”说着扬长而去。 董国庆回到家中,见母亲、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安好无恙。他拿起衲袍给家人看, 让人缝补绽开的地方,发觉隐隐透出黄光,拆开来一看,原来每一块缝补的布块 中都藏着一片金叶子。第二年,虬髯人果然送了他爱妾南来相聚。他们一直生活 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