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学院大学城校区《教案》 (2009 2010学年第1学期) 班级 08资源本1 计划学时 4 教师:崔玉静 2009年10月14日 教学内容 第二章大气环境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气的层结, 理解大气边界层的特性:掌握大气污染的规律及其危害 教学重点 大气边界层的特点,大气污染及危害: 教学难点 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什么是环境?环境的分类?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分类有哪些?) 由环境的三要素引入大气环境: 从环境科学的角度讲:我们环境包括三大要素(请同学回答并板书:大气、水、土壤)+生物圈, 那么今天就来学习大气环境 第一节大气的概述 启发学生回顾中学时学过的大气组成,通过提问(高原与平原有什么区别?当你登上高山后会有 什么感觉?)引入, 大气层结的概念:在整个大气圈的垂直方向,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温度和气压发生规律性的变 教学方案 化,从而使大气层在其垂直方向上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大气的这种层次结构称为层结 特点:各层结的特点,特别是对流层的特点 边界层的概念:根据温度、湿度、气流运动及天气状况等可将对流层分为三个层次(展示),其 中,下层称为大气边界层 特征:温度、风的日变化(慢),湍流 第二节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污染源、污染物 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的危害:人类、环境 使用ppt教学 启发式教学 1.何谓大气层结?大气的边界层有何特征? 课外作业 2.请说明大气污染源的类别和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学生对大气的组成比较熟悉,主要源于自然地理学的知识,通过提问复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对以 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温故,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的内容有助于构成知识的完整性。 教学后记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口练习课口其他口 教学方法(请打√):讲授口√ 讨论口√ 示教口 指导口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口√ 模型口 实物口 挂图口 音像口 其他口
北京城市学院大学城校区《教案》 ( 2009 —— 2010 学年第 1 学期) 班 级 08 资源本 1 计划学时 4 教师:崔玉静 2009 年 10 月 14 日 教学内容 第二章 大气环境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气的层结,理解大气边界层的特性;掌握大气污染的规律及其危害 教学重点 大气边界层的特点,大气污染及危害; 教学难点 教学方案 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什么是环境?环境的分类?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分类有哪些?) 由环境的三要素引入大气环境: 从环境科学的角度讲:我们环境包括三大要素(请同学回答并板书:大气、水、土壤)+生物圈, 那么今天就来学习大气环境 第一节 大气的概述 启发学生回顾中学时学过的大气组成,通过提问(高原与平原有什么区别?当你登上高山后会有 什么感觉?)引入, 大气层结的概念:在整个大气圈的垂直方向,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温度和气压发生规律性的变 化,从而使大气层在其垂直方向上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大气的这种层次结构称为层结 特点:各层结的特点,特别是对流层的特点 边界层的概念:根据温度、湿度、气流运动及天气状况等可将对流层分为三个层次(ppt 展示),其 中,下层称为大气边界层 特征:温度、风的日变化(慢),湍流 第二节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污染源、污染物 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的危害:人类、环境 使用 ppt 教学 启发式教学 课外作业 1. 何谓大气层结?大气的边界层有何特征? 2. 请说明大气污染源的类别和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教学后记 学生对大气的组成比较熟悉,主要源于自然地理学的知识,通过提问复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对以 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温故,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的内容有助于构成知识的完整性。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 教学方法(请打 √): 讲授□√ 讨论□√ 示教□ 指导□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 √):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