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局部麻醉 一、填空题 1.最常用于静脉局部麻醉的局麻药是 2.利多卡因在神经阻滞中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阈剂量是 3.颈神经丛阻滞的并发症有 等 二、判断题 1.作局部浸润麻醉,利多卡因中加入肾上腺素的浓度为1:200000, 2.颈丛阻滞患者出现声音嘶斯哑或失音,最可能的原因是来自迷走神经的喉返神经阻滞。 三、名词解释 1.局麻药过敏反应 2.霍纳氏综合征 3.神经阻滞: 四、选择题 A型恩 1关于局麻药中加肾上腺素的问题,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在末梢动脉部位,如手指、足趾、阴茎等处,不能加肾上腺素,以防引起组织坏死 B.气管内表面麻醉的局麻药液要加肾上腺素,因为肾上腺素可引起气管平滑肌扩张,加 速局麻药的起效 C对老年病人、糖尿病以及周围血管痉李性疾病病人,局麻药中可加正常剂量肾上腺素 D采用氟烷全麻的病人,辅以局麻药时可加肾上腺素,以防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E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使用局麻药中可加正常剂量肾上腺素 2.下列哪项不是局麻药中加用肾上腺素的优点:() A.使局部血管收缩,延缓局麻药吸收,减轻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B.起效时间增快 C、阻滞效能降低 D.作用时间延长 E消除局麻药引起的血管扩张作用,减少创面渗血 3.下列哪个不是常用的臂神经丛阻滞方法:() A肌间沟阻滞法 B腋路阻滞法 C.锁骨上阻滞法 D肩胛上阻滞法 E锁骨下血管旁阻滞法 4.下列哪个局麻药不适宜用于硬膜外阻滞:()
第九章 局 部 麻 醉 一、填空题 1.最常用于静脉局部麻醉的局麻药是 。 2.利多卡因在神经阻滞中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阈剂量是 。 3.颈神经丛阻滞的并发症有 、 、 、 等。 二、判断题 1.作局部浸润麻醉,利多卡因中加入肾上腺素的浓度为 1:200000。 2.颈丛阻滞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或失音,最可能的原因是来自迷走神经的喉返神经阻滞。 三、名词解释 1.局麻药过敏反应 2.霍纳氏综合征 3.神经阻滞: 四、选择题 A 型题 1.关于局麻药中加肾上腺素的问题,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在末梢动脉部位,如手指、足趾、阴茎等处,不能加肾上腺素,以防引起组织坏死 B.气管内表面麻醉的局麻药液要加肾上腺素,因为肾上腺素可引起气管平滑肌扩张,加 速局麻药的起效 C.对老年病人、糖尿病以及周围血管痉挛性疾病病人,局麻药中可加正常剂量肾上腺素 D.采用氟烷全麻的病人,辅以局麻药时可加肾上腺素,以防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E.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使用局麻药中可加正常剂量肾上腺素 2.下列哪项不是局麻药中加用肾上腺素的优点:( ) A.使局部血管收缩,延缓局麻药吸收,减轻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B.起效时间增快 C、阻滞效能降低 D.作用时间延长 E.消除局麻药引起的血管扩张作用,减少创面渗血 3.下列哪个不是常用的臂神经丛阻滞方法:( ) A.肌间沟阻滞法 B.腋路阻滞法 C.锁骨上阻滞法 D.肩胛上阻滞法 E.锁骨下血管旁阻滞法 4.下列哪个局麻药不适宜用于硬膜外阻滞:( )
A.利多卡因 B.丁卡因 C.布比卡因 D.普鲁卡因 E罗哌卡因 5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与布比卡因的临床特性相比,下列哪项不 是罗哌卡因的特点:( A产生运动阻滞与感觉阻滞分离的程度大于布比卡因 B,较布比卡因心脏毒性低 C,有血管收缩作用,因此无需再加肾上腺素 D.对子宫胎盘血流无影响 E.麻醉效能比布比卡因西 6.下列哪项不是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常见原因:() A一次超量 B.超敏反应 C作用部位血供丰富,吸收过快 D病人体质衰弱,耐受量降低 E.误注入血管 7.关于颈神经丛的组成,哪个是正确的:() A.C4脊神经的前支组成 B.C2~4脊神经的前支组成 C.C的后支和C24脊神经的前支组成 D.C2-7脊神经的前支组成 E.C2~4脊神经的后支组成 8.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布比卡因比罗派卡因心脏毒性小 B普鲁卡因毒性小,其扩散和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 C.在手指、足趾、阴茎等末梢动脉部位局麻,局麻药中不加肾上腺素 D.罗派卡因硬膜外应用,均需加用肾上腺素 E丁卡因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最合适 9.0.5%普鲁卡因(不含肾上腺素)行局部浸润麻醉一次最大剂量为() A.100ml B.140ml C.160ml D.200ml E 250ml 10.颈神经丛是由哪些神经构成的() A.预1.4脊神经 B.颈2-4脊神经 C.颈3-4脊神经 D.颈1-8脊神经 E颈5胸1脊神经 1采用肌间沟作臂丛神经阻滞时,最常见阻滞不全的是() A.桡神经 B.正中神经 C.尺神经
A.利多卡因 B.丁卡因 C.布比卡因 D.普鲁卡因 E.罗哌卡因 5.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与布比卡因的临床特性相比,下列哪项不 是罗哌卡因的特点:( ) A.产生运动阻滞与感觉阻滞分离的程度大于布比卡因 B.较布比卡因心脏毒性低 C.有血管收缩作用,因此无需再加肾上腺素 D.对子宫胎盘血流无影响 E.麻醉效能比布比卡因强 6.下列哪项不是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常见原因:( ) A.一次超量 B.超敏反应 C.作用部位血供丰富,吸收过快 D.病人体质衰弱,耐受量降低 E.误注入血管 7.关于颈神经丛的组成,哪个是正确的:( ) A.Cl~4 脊神经的前支组成 B.C2~4 脊神经的前支组成 C.Cl 的后支和 C2~4 脊神经的前支组成 D.C2~7 脊神经的前支组成 E.C2~4 脊神经的后支组成 8.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布比卡因比罗派卡因心脏毒性小 B.普鲁卡因毒性小,其扩散和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 C.在手指、足趾、阴茎等末梢动脉部位局麻,局麻药中不加肾上腺素 D.罗派卡因硬膜外应用,均需加用肾上腺素 E.丁卡因用于局部浸润麻醉最合适 9. 0.5%普鲁卡因(不含肾上腺素)行局部浸润麻醉一次最大剂量为( ) A.100ml B.140ml C.160ml D.200ml E.250ml 10.颈神经丛是由哪些神经构成的( ) A.颈 1-4 脊神经 B.颈 2-4 脊神经 C.颈 3-4 脊神经 D.颈 1-8 脊神经 E.颈 5-胸 1 脊神经 11.采用肌间沟作臂丛神经阻滞时,最常见阻滞不全的是( ) A.桡神经 B.正中神经 C.尺神经
D.正中神经和桡神经 E桡神经和尺神经 12.颈丛阻滞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或失音,最可能的原因是:() A药液误入硬脊膜外腔间隙 B局麻药的毒性作用 C膈神经阻滞 D迷走神经阻滞 E颈交感神经阻滞 13.为预防局麻药中毒反应,以下哪项错误:( A一次用药不超过最大剂量 B使用最低有效浓度 C避免药物注入血管内 D局麻药内都必须加入肾上腺素 E术前给予巴比妥类药 14.下列哪种局麻药的一次最大剂量是错误的?() A.普鲁卡因1000mg B.可卡因200mg c.丁卡因400mg D.利多卡因500mgE.布比卡因200mg 15.不属于肌间沟臂从神经阻滞常见并发症的是() A.气胸 B隔神经麻痹、声音嘶哑、霍纳综合征 C出血及血肿、局麻药毒性反应 D吞咽困难,口角歪斜 E高位硬膜外阻滞或全脊麻。 16.局麻时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烦躁不安,首先考虑() A局麻药中毒反应 B过敏反应 C肾上腺素反应 D.高敏反应 E疼痛反应 17.颈椎横突最突出者为( ) A.颈2横突 B.颈3横突 C颈4横突 D.颈6横突 E面神经 18.下列局麻药中,酯类局麻药是() A利多卡因 B.丁卡因 C.布比卡因 D.依替卡因 E甲哌卡因 19.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其穿刺点定位是指() A胸锁乳突肌与前斜角肌之间 B.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 C.中斜角肌与后斜角肌之间 D.颈阔肌之间 E斜方肌与中斜角肌之间 B型题 A理化性质 B剂量 C浓度 D.容量 E浓度梯度 20.阻滞范围主要取决于局麻药的() 21.临床上潜伏期长短主要取决于() C型题
D.正中神经和桡神经 E.桡神经和尺神经 12.颈丛阻滞患者出现声音嘶哑或失音,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药液误入硬脊膜外腔间隙 B 局麻药的毒性作用 C 膈神经阻滞 D 迷走神经阻滞 E 颈交感神经阻滞 13.为预防局麻药中毒反应,以下哪项错误:( ) A 一次用药不超过最大剂量 B 使用最低有效浓度 C 避免药物注入血管内 D 局麻药内都必须加入肾上腺素 E 术前给予巴比妥类药 14.下列哪种局麻药的一次最大剂量是错误的?( ) A.普鲁卡因1000mg B.可卡因200mg C.丁卡因400mg D.利多卡因500mg E.布比卡因200mg 15.不属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常见并发症的是( ) A.气胸 B 膈神经麻痹、声音嘶哑、霍纳综合征 C 出血及血肿、局麻药毒性反应 D 吞咽困难,口角歪斜 E 高位硬膜外阻滞或全脊麻。 16.局麻时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烦躁不安,首先考虑 ( ) A.局麻药中毒反应 B.过敏反应 C.肾上腺素反应 D.高敏反应 E.疼痛反应 17.颈椎横突最突出者为( ) A.颈 2 横突 B.颈 3 横突 C.颈 4 横突 D.颈 6 横突 E.面神经 18.下列局麻药中,酯类局麻药是( ) A.利多卡因 B.丁卡因 C.布比卡因 D.依替卡因 E.甲哌卡因 19.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其穿刺点定位是指( ) A.胸锁乳突肌与前斜角肌之间 B.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 C.中斜角肌与后斜角肌之间 D.颈阔肌之间 E.斜方肌与中斜角肌之间 B 型题 A.理化性质 B.剂量 C.浓度 D.容量 E.浓度梯度 20.阻滞范围主要取决于局麻药的 ( ) 21.临床上潜伏期长短主要取决于 ( ) C 型题
A.局部浸润麻醉B.表面麻醉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用 22.普鲁卡因可用于( 23.丁卡因可用于 () X型题 24.下列哪些情况禁忌在局麻药中加肾上腺素() A哮喘患者 B.甲状腺机能亢进 C.背部肿瘤局麻下切除 D.重度高血压患者 E.指神经阻滞患者 25.颈深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包括() A.局麻药毒性反应 B.膈神经阻滞 C.喉返神经阻滞 D.霍纳综合征 E全脊髓麻醉 五、问答题 1.局部麻醉过程中局麻药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2.简述颈神经从阻滞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3.简述局麻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利多卡因 2.7mg/kg 3.局麻药毒性反应、隔神经麻痹、喉返神经阻滞、霍纳综合征 二、判断题: 1. 2. 三、名词解释 1.局麻药应用过程中出现气道水肿、支气管痉李、呼吸困难、低血压以及因毛细血管 通透性增加所致的血管性水肿,皮肤则出现荨麻疹,并伴有瘙痒等临床表现,反应严重者可 危机病人生命的反应称为过敏反应。常在应用小剂量或远低于常用量出现,酯类局麻药比酰 胺类多见。 2.系颈交感神经节被局部阻滞所致,表现为患侧眼裂变小、瞳孔缩小、眼结膜充血、 鼻塞、面微红及无汗的临床表现。 3.将局麻药注射至神经干(丛)旁,暂时地阻滞神经的传导功能,使该神经分布的区 域产生麻醉作用,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 四、多选题 1.A 2B 3.D 4.D 5.D
A.局部浸润麻醉 B.表面麻醉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用 22.普鲁卡因可用于 ( ) 23.丁卡因可用于 ( ) X 型题 24.下列哪些情况禁忌在局麻药中加肾上腺素( ) A.哮喘患者 B.甲状腺机能亢进 C.背部肿瘤局麻下切除 D.重度高血压患者 E.指神经阻滞患者 25.颈深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包括( ) A.局麻药毒性反应 B.膈神经阻滞 C.喉返神经阻滞 D.霍纳综合征 E.全脊髓麻醉 五、问答题 1.局部麻醉过程中局麻药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2.简述颈神经丛阻滞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3.简述局麻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一、填空题: 1. 利多卡因 2. 7mg/kg 3. 局麻药毒性反应、膈神经麻痹、喉返神经阻滞、霍纳综合征 二、判断题: 1. √ 2. √ 三、名词解释: 1.局麻药应用过程中出现气道水肿、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低血压以及因毛细血管 通透性增加所致的血管性水肿,皮肤则出现荨麻疹,并伴有瘙痒等临床表现,反应严重者可 危机病人生命的反应称为过敏反应。常在应用小剂量或远低于常用量出现,酯类局麻药比酰 胺类多见。 2.系颈交感神经节被局部阻滞所致,表现为患侧眼裂变小、瞳孔缩小、眼结膜充血、 鼻塞、面微红及无汗的临床表现。 3.将局麻药注射至神经干(丛)旁,暂时地阻滞神经的传导功能,使该神经分布的区 域产生麻醉作用,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 四、多选题 1.A 2.B 3.D 4.D 5.D
6.A 7.D 8.B 9.D 10.E 11.c 12E 13.B 14.C 15.E 16.A 17.C 18.B 19.C 20.D 21B 21.A 22.B 23 BDE 24 ABCDE 五、问答题 1.常见原因:(1)一次用量超过限量:(2)药物误入血管:(3)注射部位对局麻药的 吸收过快:(4)个体差异对局麻药的耐受性下降,以上原因的最终结果是局麻药的血药浓度 升高超过引起毒性反应的阅值,引起局麻药中毒。 2,并发症:(1)药液误入硬膜外隙或蛛网膜下隙:(2)局麻药毒性反应:主要是穿刺针 误入颈动脉或椎动脉而未及时发现:(3)膈神经麻痹:(4)喉返神经阻滞:(5)霍纳综合征: (6)椎动脉损伤引起血肿。 预防措施:颈神经丛阻滞时穿刺针切勿太深、注药速度切忌太快,药物不可过量 3.临床表现芬为分为兴奋型和抑制型。 兴奋型: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兴奋,轻度:精神紧张、耳鸣、多语好动、口舌麻 木、头晕、定向障碍、HR增快:中度:烦躁不安、恐惧、主诉气促、心率血压升高:重度: 缺氧、呼吸增快、心率血压升高、肌张力增高、面部和四肢肌震颜、可出现抽搐或惊厥和呼 吸循环衰竭。 抑制型: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进行性抑制,轻度:神志淡漠、嗜睡或神志突然消 失:中度:呼吸浅而慢,可有呼吸暂停:重度:脉搏徐缓、心率慢于50bpm、心律失常、血 压降低、心搏停止。 防治原则:立即停止给药: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给氧、气管内插管和人工呼吸: 药物止痉:地西泮0.1-0.2mgkg、硫喷妥钠1-2mgkg、肌松药如琥珀胆碱:循环:血容 量、血管活性药物、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紧急CPCR
6.A 7.D 8.B 9.D 10.E 11.C 12.E 13.B 14.C 15.E 16.A 17.C 18.B 19.C 20.D 21.B 21.A 22.B 23. BDE 24.ABCDE 五、问答题 1.常见原因:(1)一次用量超过限量;(2)药物误入血管;(3)注射部位对局麻药的 吸收过快;(4)个体差异对局麻药的耐受性下降,以上原因的最终结果是局麻药的血药浓度 升高超过引起毒性反应的阈值,引起局麻药中毒。 2.并发症:(1)药液误入硬膜外隙或蛛网膜下隙;(2)局麻药毒性反应:主要是穿刺针 误入颈动脉或椎动脉而未及时发现;(3)膈神经麻痹;(4)喉返神经阻滞;(5)霍纳综合征; (6)椎动脉损伤引起血肿。 预防措施:颈神经丛阻滞时穿刺针切勿太深、注药速度切忌太快,药物不可过量。 3.临床表现芬为分为兴奋型和抑制型。 兴奋型: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兴奋,轻度:精神紧张、耳鸣、多语好动、口舌麻 木、头晕、定向障碍、HR 增快;中度:烦躁不安、恐惧、主诉气促、心率血压升高;重度: 缺氧、呼吸增快、心率血压升高、肌张力增高、面部和四肢肌震颤、可出现抽搐或惊厥和呼 吸循环衰竭。 抑制型: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进行性抑制,轻度:神志淡漠、嗜睡或神志突然消 失;中度:呼吸浅而慢,可有呼吸暂停;重度:脉搏徐缓、心率慢于 50bpm、心律失常、血 压降低、心搏停止。 防治原则:立即停止给药;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给氧、气管内插管和人工呼吸; 药物止痉:地西泮 0.1-0.2mg/kg、硫喷妥钠 1-2 mg/kg、肌松药如琥珀胆碱;循环:血容 量、血管活性药物、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紧急 C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