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烧伤病人的麻醉 一、填空愿 1我国将烧伤严重程度分为四级: 二、判断题: 1烧伤,特别是浅Ⅱ°烧伤,局部疼痛十分剧烈,心血管反应多表现为血压上升、心率 增快。强列疼痛可使心率缓慢、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2.严重烧伤时常见代谢性酸中毒,其次是呼吸性酸中毒。(() 三、名词解释: 1,手掌法: 2.新九分法: 四、选择题: 1烧伤后1-2周内下列那种药可诱发心跳骤停( A、筒箭毒碱 B、琥珀胆碱C、阿曲库铵 D、泮库溴铵E、维库溴铵 X型题(23) 2烧伤病人围手术期处理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A给足量镇痛、镇静药充分止痛及消除病人精神紧张 B.及时纠正脱水及酸中毒 C积极治疗毒血症及败血症D.支持呼吸,循环功能 E.加强病人监测 3.严重烧伤时常见代谢性酸中毒,原因有( ) A能量消耗增多 B.组织低灌流 C肾功能障碍 D.缓冲碱耗竭 E大量输液的影响 五、问答题: 1烧伤病人围手术期处理包括哪几方面? 2为什么严重烧伤时常见代谢性酸中毒? 3.烧伤面积为50%的60阳患者,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及第二个24小时该如何补液, 速度怎样控制?怎样判断补液是否充足?若测血气为-8 mmol/L,该如何补5%NaHCO? 4简述烧伤早期补液方法?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第二十四章 烧伤病人的麻醉 一、填空题: 1.我国将烧伤严重程度分为四级: 、 、 、 。 二、判断题: 1.烧伤,特别是浅Ⅱ°烧伤,局部疼痛十分剧烈,心血管反应多表现为血压上升、心率 增快。强列疼痛可使心率缓慢、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 2.严重烧伤时常见代谢性酸中毒,其次是呼吸性酸中毒。( ) 三、名词解释: 1.手掌法: 2.新九分法: 四、选择题: 1.烧伤后 1-2 周内下列那种药可诱发心跳骤停( ) A、筒箭毒碱 B、琥珀胆碱 C、阿曲库铵 D、泮库溴铵 E、维库溴铵 X 型题(2-3) 2.烧伤病人围手术期处理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 A.给足量镇痛、镇静药充分止痛及消除病人精神紧张 B.及时纠正脱水及酸中毒 C.积极治疗毒血症及败血症 D.支持呼吸,循环功能 E.加强病人监测 3.严重烧伤时常见代谢性酸中毒,原因有( ) A.能量消耗增多 B.组织低灌流 C.肾功能障碍 D.缓冲碱耗竭 E.大量输液的影响 五、问答题: 1.烧伤病人围手术期处理包括哪几方面? 2.为什么严重烧伤时常见代谢性酸中毒? 3.烧伤面积为 50%的 60kg 患者,烧伤后第一个 24 小时及第二个 24 小时该如何补液, 速度怎样控制?怎样判断补液是否充足?若测血气为-8mmol/L,该如何补 5%NaHCO3? 4.简述烧伤早期补液方法? 一、填空题
1轻度烧伤、中度烧伤、重度烧伤、特重烧伤 二、判断题: 2.× 三、名词解森: 1.以伤者本人的一个手掌(指并拢)占体表面积的1%估计。 2.将人体各部位定为若干个9%(主要适用于成人),如头颈部为9%,双上肢为2×9%, 躯干及会阴为3×9%,双下肢为5×9%,再加1%。 四、选择题: 1.B 2.ABCDE 3.ABCDE 五、问答题: 1答:(1)给足量镇痛、镇静药充分止痛及消除病人精神紧张:(2)及时纠正脱水及酸 中毒:(3)积极治疗毒血症及败血症:(4)支持呼吸、循环功能:(5)加强病人监测。 2.答:发生代酸的原因有:(1)能量消耗增多:(2)组织低灌流:(3)肾功能障碍:(4) 缓冲碱耗竭:(5)大量输液的影响 3.答:第-个24h:50×60×0.5+50×60×1+2000ml=1500+3000+2000=6500ml 第二个24h1/2(1500+3000)+2000=4250ml 第一个24小时需胶体液1500ml,电解质液5000ml,水份2000ml,总量6500ml, 其中一半于伤后8h后输入,另一半于以后的16内输入,即先快后慢,第二个24h为4250ml 计算液体需要量,只能是估计量,不能机械地去执行。一定要以血压、脉率、CVP, 排尿量去评估液体是否己补足。 5%NaHC03液补给量=60×0.25×8×1.7=204ml 4.答:烧伤早期补液,可参考下述方法:(1)胶体液(血浆、血、代血浆制剂等):成 人每1%Ⅱ°、Ⅲ°烧伤面积为0.5mkg:(2)电解质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成人每1% Ⅱ°、°烧伤面积为1mlkg:(3)水分(5%一10%葡萄糖液)成人为2000ml:上述计算 量的一半于伤后8h内输入,另一半于以后的16h内输入。伤后第二个24h的补液量,除水 份仍为2000ml外,胶体液与电解质液补给量均减半
1.轻度烧伤、中度烧伤、重度烧伤、特重烧伤 二、判断题: 1.√ 2.× 三、名词解释: 1.以伤者本人的一个手掌(指并拢)占体表面积的 1%估计。 2.将人体各部位定为若干个 9%(主要适用于成人),如头颈部为 9%,双上肢为 2×9%, 躯干及会阴为 3×9%,双下肢为 5×9%,再加 1%。 四、选择题: 1.B 2.ABCDE 3.ABCDE 五、问答题: 1.答:(1)给足量镇痛、镇静药充分止痛及消除病人精神紧张;(2)及时纠正脱水及酸 中毒;(3)积极治疗毒血症及败血症;(4)支持呼吸、循环功能;(5)加强病人监测。 2.答:发生代酸的原因有:(1)能量消耗增多;(2)组织低灌流;(3)肾功能障碍;(4) 缓冲碱耗竭;(5)大量输液的影响 3.答:第一个 24h:50×60×0.5+50×60×1+2000ml=1500+3000+2000=6500ml 第二个 24h:1/2(1500+3000)+2000=4250ml 第一个 24 小时需胶体液 1500ml,电解质液 5000ml,水份 2000ml,总量 6500ml, 其中一半于伤后 8h 后输入,另一半于以后的 16h 内输入,即先快后慢,第二个 24h 为 4250nl。 计算液体需要量,只能是估计量,不能机械地去执行。一定要以血压、脉率、CVP, 排尿量去评估液体是否已补足。 5%NaHCO3 液补给量=60×0.25×8×1.7=204ml 4.答:烧伤早期补液,可参考下述方法:(1)胶体液(血浆、血、代血浆制剂等):成 人每 1%Ⅱ°、Ⅲ°烧伤面积为 0.5ml/kg;(2)电解质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成人每 1% Ⅱ°、Ⅲ°烧伤面积为 1ml/kg;(3)水分(5%—10%葡萄糖液)成人为 2000ml;上述计算 量的一半于伤后 8h 内输入,另一半于以后的 16h 内输入。伤后第二个 24h 的补液量,除水 份仍为 2000ml 外,胶体液与电解质液补给量均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