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起点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人:武汉四十九 汉四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拘泥(ni)滂(png)沱气氛(fen) 咬文嚼(jue)字 B.肄(si)业蜷(quan)缩瞭(liao)望博闻强( qiang)记 C.毗(bi)邻炽(chi)烈 藩(pn)属 戛(jia)然而止 D.付梓(zi)蕴藉(jie) 拮据(j) 日薄(b6)西 山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赋予贤惠百叶窗唉声叹气疾风知劲草 B.凑合流连万户候吻颈之交可望不可即 C.犄角棉密缔造者事过境迁言以敝之 D.气慨通宵水龙头寥若辰星防患于未然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学者认为,清明节成型于大唐盛世,是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三者 而 成的节日。査阅典籍可以发现,唐代的正史、野史、诗歌文论中 清明 的记载比比皆是,向我们展示了时人过清明的真实图景 ②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 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 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 ,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各有千秋,不应该用 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 A.融合 关于 旷日持久 大相径庭 B.融合 对于 经年累月 南辕北辙 对于 旷日持久 南辕北辙 D.融汇 关于 经年累月 大相径庭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 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B.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 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进皮肤美白细腻 C.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 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D.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 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他提出人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当遇到严峻的考验,应该“舍生而取义”,宁可牺牲生命 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 B.《红楼梦》中除塑造了“金陵十二钗”等众多贵族女性形象外,还塑造了病 死的晴雯、投井的金钏、上吊的鸳鸯、撞墙的司棋等“四烈婢”形象 C.辛亥革命时期,辫子的剪与留成了革命与守旧的风向标,鲁迅小说《风波》 《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中都有相关的情节描写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14—2015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起点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人:武汉四十九中 审题人:武汉四中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拘泥(ní) 滂(pāng)沱 气氛(fēn) 咬文嚼(jué)字 B.肄(sì)业 蜷(quán)缩 瞭(liǎo)望 博闻强(qiáng)记 C.毗(bí)邻 炽(chì)烈 藩(pān)属 戛(jiá)然而止 D.付梓(zǐ) 蕴藉(jiè) 拮据(jū) 日薄(bó)西 山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赋予 贤惠 百叶窗 唉声叹气 疾风知劲草 B.凑合 流连 万户候 吻颈之交 可望不 可即 C.犄角 棉密 缔造者 事过境迁 一言以敝之 D.气慨 通宵 水龙头 寥若辰星 防患于未然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 恰当的一组是 ①学者认为,清明节成型于大唐盛世,是清明节、寒食节、上巳节三者 而 成的节日。查阅典籍可以发现,唐代的正史、野史、诗歌文论中 清明 的记载比比皆是,向我们展示了时人过清明的真实图景。 ②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 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 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 ,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各有千秋,不应该用一 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 A.融合 关于 旷日持久 大相径庭 B.融合 对于 经年累月 南辕北辙 C.融汇 对于 旷日持久 南辕北辙 D.融汇 关于 经年累月 大相径庭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 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B.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 B 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 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进皮肤美白细腻。 C.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 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 年后将会灭绝。 D.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 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他提出人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当遇到严峻的考验,应该“舍生而取义”,宁可牺牲生命 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 B.《红楼梦》中除塑造了“金陵十二钗”等众多贵族女性形象外,还塑造了病 死的晴雯、投井的金钏、上吊的鸳鸯、撞墙的司棋等“四烈婢”形象。 C.辛亥革命时期,辫子的剪与留成了革命与守旧的风向标,鲁迅小说《风波》 《头发的故事》《阿 Q 正传》中都有相关的情节描写
D.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 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短篇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充分体现了魔幻现实 主义的特色。 、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知其白而守其黑: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 范曾 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 中国文化很注重天人合一,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启智性。 对中国绘画而言,中国文化的启智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绘画不需要像西方文化 那样严格的逻辑分析,而需要的是感悟力。一方面,要遵循自然之道,体会天地 大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都有其自身之美、有它运行的目的,中国绘画就是要 你去体会这种美、这种内在目的性,然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而不需 要你问“这树长在这儿对不对”、“这老鼠怎么比南瓜还大啊”……另一方面, 天地大美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转化为人类的美感。明代“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 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一朵花在深山开放,你不知道它存在,可是当你 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显现出来,它果然是个美艳的存 在 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韵”,意 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宙惯有的 个诗性的判断。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断、有所 感悟才会于人有意义。所以,当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在哲学上的体现用到绘画上 来的时候,绘画就受益无穷了。老子哲学里有“知其白,守其黑”,说的是深知 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正是国画美之所在, 笔墨加上宣纸就是黑和白,只有维持黑白间比例的平衡和谐才能守住国画的这种 美。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王维在《山水诀》中将此视为对山水画 的要求,其实,这是对整个中国绘画的要求一一以少许胜多许,以最简练的语言 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中国绘画就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笔墨的“有”和画面空白的“无” 相互辉映才造就了国画之美。 元代山水画家倪瓒的画就非常注重黑白间的比例,比如他的《容膝斋图》,几棵 小树,一个茅亭,朦胧的远山,没有人物,没有动态。然而,你一看就能感受到 一种淡淡的哀愁,一种天荒地老式的沉默和寂寞。 八大山人画的鸟,蜷曲着身子,寥寥几笔,把鸟的全部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的画已经撇除了一切的繁文缛节、一切的矫揉造作和一切的事功媚俗,剩下的 只有“士气”的符号,简捷清纯、精微广大、高明中庸。 中国画的这种简洁丰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陶瓷上的绘画就有体现。猪纹陶 钵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但刻画在陶罐上的猪极富神韵。大量的留白、相当简单 的细条,却将猪那种神情、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能引发你无尽的联想。 人面彩陶瓶属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个作品反映的是远古先民的一种思 考状态,你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你看他的眼睛里若有疑惑,可是这个疑惑又混混 沌沌,让人感到没有答案而有所茫然。这个茫然体现出一个童稚的天真。还有 嘴边那个酒窝在那儿,像一个很憨厚的人,混沌、茫然、天真、憨厚、简朴。从
D.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 1982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短篇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充分体现了魔幻现实 主义的特色。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知其白而守其黑: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 范曾 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 中国文化很注重天人合一,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启智性。 对中国绘画而言,中国文化的启智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绘画不需要像西方文化 那样严格的逻辑分析,而需要的是感悟力。一方面,要遵循自然之道,体会天地 大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都有其自身之美、有它运行的目的,中国绘画就是要 你去体会这种美、这种内在目的性,然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而不需 要你问“这树长在这儿对不对”、“这老鼠怎么比南瓜还大啊”……另一方面, 天地大美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转化为人类的美感。明代“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 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一朵花在深山开放,你不知道它存在,可是当你 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显现出来,它果然是个美艳的存 在。 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韵”,意 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宙惯有的 一个诗性的判断。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断、有所 感悟才会于人有意义。所以,当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在哲学上的体现用到绘画上 来的时候,绘画就受益无穷了。老子哲学里有“知其白,守其黑”,说的是深知 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正是国画美之所在。 笔墨加上宣纸就是黑和白,只有维持黑白间比例的平衡和谐才能守住国画的这种 美。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王维在《山水诀》中将此视为对山水画 的要求,其实,这是对整个中国绘画的要求——以少许胜多许,以最简练的语言 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中国绘画就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笔墨的“有”和画面空白的“无” 相互辉映才造就了国画之美。 元代山水画家倪瓒的画就非常注重黑白间的比例,比如他的《容膝斋图》,几棵 小树,一个茅亭,朦胧的远山,没有人物,没有动态。然而,你一看就能感受到 一种淡淡的哀愁,一种天荒地老式的沉默和寂寞。 八大山人画的鸟,蜷曲着身子,寥寥几笔,把鸟的全部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的画已经撇除了一切的繁文缛节、一切的矫揉造作和一切的事功媚俗,剩下的 只有“士气”的符号,简捷清纯、精微广大、高明中庸。 中国画的这种简洁丰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陶瓷上的绘画就有体现。猪纹陶 钵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但刻画在陶罐上的猪极富神韵。大量的留白、相当简单 的细条,却将猪那种神情、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能引发你无尽的联想。 人面彩陶瓶属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个作品反映的是远古先民的一种思 考状态,你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你看他的眼睛里若有疑惑,可是这个疑惑又混混 沌沌,让人感到没有答案而有所茫然。这个茫然体现出一个童稚的天真。还有, 嘴边那个酒窝在那儿,像一个很憨厚的人,混沌、茫然、天真、憨厚、简朴。从
这个简单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天籁、神韵、简朴。这就是我们文化的源头,这 种对于艺术的感悟、对于“微言大义”的追求流传了几千年,深深地扎根于中国 的国画之中。 6.下列关于“知其白而守其黑”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知其白而守其黑”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是老子哲学思想在 中国绘画中的一种很好体现 B.“知其白而守其黑”是中国人思维的一种表现,也影响着画家的国画创作 使国画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美。 C.“知其白而守其黑”与中国禅宗所说的“妙悟者不在多言”的道理相似,强 调以最简练的笔墨或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D.在中国绘画中,“黑”和“白”分别对应笔墨内容和画面的空白,画的美就 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表现出来的。 7.关于“中国绘画”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家通过感悟天地大美,对其作出诗性判断,创作出的作品才有可能具备“气 韵生动”的特点 B.中国绘画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注重以少许胜多许,用笔简洁却 使画面丰润而富有神韵。 C.中国绘画遵循自然之道,通过笔墨来真实再现天地山川、草木虫鱼自身的美 及其运行的目的 D.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当然 也是中国绘画的源头。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八大山人寥寥几笔便将鸟的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创作就是国画中 表现出符号化趋势的代表。 B.国画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绘画中,启发读者去感受、体会美,无须刻意追求 美的自然真实性 C.仰韶文化时期人面彩陶瓶上的先民神情若有疑惑和茫然,形象地将五千年前 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展现出来 D.王维在《山水诀》中把禅宗的“妙悟者不在多言”视为对出水画的要求,首 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 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 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 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 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 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
这个简单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天籁、神韵、简朴。这就是我们文化的源头,这 种对于艺术的感悟、对于“微言大义”的追求流传了几千年,深深地扎根于中国 的国画之中。 6.下列关于“知其白而守其黑”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知其白而守其黑”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是老子哲学思想在 中国绘画中的一种很好体现。 B.“知其白而守其黑”是中国人思维的一种表现,也影响着画家的国画创作, 使国画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美。 C.“知其白而守其黑”与中国禅宗所说的“妙悟者不在多言”的道理相似,强 调以最简练的笔墨或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D.在中国绘画中 ,“黑”和“白”分别对应笔墨内容和画面的空白,画的美就 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表现出来的。 7.关于“中国绘画”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家通过感悟天地大美,对其作出诗性判断,创作出的作品才有可能具备“气 韵生动”的特点。 B.中国绘画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注重以少许胜多许,用笔简洁却 使画面丰润而富有神韵。 C.中国绘画遵循自然之道,通过笔墨来真实再现天地山川、草木虫鱼自身的美 及其运行的目的。 D.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当然 也是中国绘画的源头。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八大山人寥寥几笔便将鸟的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创作就是国画中 表现出符号化趋势的代表。 B.国画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绘画中,启发读者去感受、体会美,无须刻意追求 美的自然真实性。 C.仰韶文化时期人面彩陶瓶上的先民神情若有疑惑和茫然,形象地将五千年前 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展现出来。 D.王维在《山水诀》中把禅宗的“妙悟者不在多言”视为对出水画的要求,首 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共 7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 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 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 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 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 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
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 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 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 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 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 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学而归,孟母方 绩 绩:纺织 B.宁能衣其夫 子 衣:使……穿衣 C.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 客 把……当作客人 D.孟子谢,遂留其 谢:感谢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母“善教”的一组是(3分) ①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 ②徙舍学宫之傍 ③孟母以刀断其 织 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 ⑤妇辞孟母而求去 ⑥孟子 谢,遂留其妇 A.①②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母两次迁徙自己的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C.孟母认为男子如失去赖以生存的技艺,那他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D.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2)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3)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 然德教溢乎四海。” (选自《孟 子·离娄上》)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清)査慎行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注释】①“湘东驿”,即是湖南东部的黄花渡。“芦溪”,清朝时的一个镇子, 位于江西萍乡东部。②缫,煮茧抽丝。丝缫,即蚕丝 (1)本诗颔联的写景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 “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 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 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 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 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 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既学而归,孟母方 绩 绩:纺织 B.宁能衣其夫 子 衣:使……穿衣 C.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 客: 把……当作客人 D.孟子谢,遂留其 妇 谢:感谢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母“善教”的一组是(3 分) ①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 ②徙舍学宫之傍 ③孟母以刀断其 织 ④孟子惧,旦夕 勤学不息 ⑤妇辞孟母而求去 ⑥孟子 谢,遂留其妇 A.①②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孟母两次迁徙自己的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C.孟母认为男子如失去赖以生存的技艺,那他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D.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⑴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⑵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⑶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 6 处)(3 分) 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 然德教溢乎四海。” (选自《孟 子·离娄上》)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① (清)査慎行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②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注释】①“湘东驿”,即是湖南东部的黄花渡。“芦溪”,清朝时的一个镇子, 位于江西萍乡东部。②缫,煮茧抽丝。丝缫,即蚕丝。 (1)本诗颔联的写景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4 分)
(2)全诗写出了芦溪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 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3)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山寺钟鸣昼已昏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6)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7) ,弃脂水也。(杜牧《阿房宫赋》) (8)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有泪水的牲口 耿翔 (1)我离开马坊好多年了。我熟悉的那些人,尽管有一大群已经回到土里去了, 但在土上继续活着劳动的人,还是大多数。而我熟悉的那些牲口,连影子都找不 到了,全部消失在村子的记忆里。如果硬要追问,有些细心的人,会指着他们家 的一盘并绳,说这是那些牲口的皮做的 (2)这就是一头牲口的命运 (3)它们挺着那么巨大的骨架,在大地上驾车运送过多少东西,拉犁耕种过多 少土地,这是谁也说不出来的。等它们被繁重的活路磨到老死后,它们包裹过太 多力气的皮,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继续显示着牲口一身的柔性和韧性 (4)在马坊人的记忆里,都有一根鞭子的阴影。那是用死后的牲口的皮拧成的, 是用来抽打活着的牲口的。有一种高角鞭子,是赶大车、碾场的人用的。一根细 软的竹子,系一根细软的皮绳,稍子是马的鬃毛。这种鞭子,摔在空中是一串炸 响,落在地上起一阵土雾。它在挥鞭人手中爆发出的力量,常常使牲口细软的皮 毛上,隆起一道血痕。一村人中,有几个鞭法很好,我们也就常常围上去,听他 们讲述在赶车的路上,或在碾麦的场里,一鞭子挥下去,牲口的耳朵是怎样被撕 裂的。那些撕心裂肺的痛,由不会说语的牲口,用自己的皮肉承受着。 (5)我在那时就有一种感觉:农业绝对不是一首田园牧歌。 (6)我们从大地上要获得一把粮食,就要付出皮肉之苦。 (7)这样的苦,既出在人的身上,也出在牲口的身上 (8)还有一种牛皮鞭子,很短的,从手里摔出去,也就几尺远,刚好能打着犁 地的牛的头。我是用这样的鞭子,打过村上的几头牛的。那是在犁地的时候,由 于我喊出的吆喝,不通牛的习惯,牛总是踏不到畔子上,犁出的地歪歪扭扭,被 背着手走过来的队长彦英骂了几句。我心里很窝火,就用手里的牛皮鞭子,狠劲 地抽打着那头黄牛 (9)牛不会出声骂我,牛转过头来看我。我突然发现,牛的眼窝里是噙满泪水 的。在这以前,我只知道人的眼窝里,常常会流出泪水,压根就没想过,这些从 心底里涌出的东西,牛也像人一样拥有着
(2)全诗写出了芦溪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 5 个小题,如超过 5 个,按所答 的前 5 个小题计分)(5 分) ⑴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⑵ ,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⑶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⑷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⑸山寺钟鸣昼已昏,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⑹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⑺ ,弃脂水也。(杜牧《阿房宫赋》) ⑻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20 分,共 4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有泪水的牲口 耿翔 (1)我离开马坊好多年了。我熟悉的那些人,尽管有一大群已经回到土里去了, 但在土上继续活着劳动的人,还是大多数。而我熟悉的那些牲口,连影子都找不 到了,全部消失在村子的记忆里。如果硬要追问,有些细心的人,会指着他们家 的一盘并绳,说这是那些牲口的皮做的。 (2)这就是一头牲口的命运。 (3)它们挺着那么巨大的骨架,在大地上驾车运送过多少东西,拉犁耕种过多 少土地,这是谁也说不出来的。等它们被繁重的活路磨到老死后,它们包裹过太 多力气的皮,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继续显示着牲口一身的柔性和韧性。 (4)在马坊人的记忆里,都有一根鞭子的阴影。那是用死后的牲口的皮拧成的, 是用来抽打活着的牲口的。有一种高角鞭子,是赶大车、碾场的人用的。一根细 软的竹子,系一根细软的皮绳,稍子是马的鬃毛。这种鞭子,摔在空中是一串炸 响,落在地上起一阵土雾。它在挥鞭人手中爆发出的力量,常常使牲口细软的皮 毛上,隆起一道血痕。一村人中,有几个鞭法很好,我们也就常常围上去,听他 们讲述在赶车的路上,或在碾麦的场里,一鞭子挥下去,牲口的耳朵是怎样被撕 裂的。那些撕心裂肺的痛,由不会说语的牲口,用自己的皮肉承受着。 (5)我在那时就有一种感觉:农业绝对不是一首田园牧歌。 (6)我们从大地上要获得一把粮食,就要付出皮肉之苦。 (7)这样的苦,既出在人的身上,也出在牲口的身上。 (8)还有一种牛皮鞭子,很短的,从手里摔出去,也就几尺远,刚好能打着犁 地的牛的头。我是用这样的鞭子,打过村上的几头牛的。那是在犁地的时候,由 于我喊出的吆喝,不通牛的习惯,牛总是踏不到畔子上,犁出的地歪歪扭扭,被 背着手走过来的队长彦英骂了几句。我心里很窝火,就用手里的牛皮鞭子,狠劲 地抽打着那头黄牛。 (9)牛不会出声骂我,牛转过头来看我。我突然发现,牛的眼窝里是噙满泪水 的。在这以前,我只知道人的眼窝里,常常会流出泪水,压根就没想过,这些从 心底里涌出的东西,牛也像人一样拥有着
(10)我那时忍受着许多委屈。想到这些,我一摸自己睁着的眼,里面全是泪水。 我想那头牛的泪水,就是我的泪水,我不敢在白天的劳动中流,只能在一个人的 夜晚里,这样悄悄地流。 (11)我由自身知道,有泪水的牲口,是有悲伤的牲口。 (12)我从此在劳动的前后或间隙,都要在牲口的眼睛上摸一摸,让它的长流不 止的泪水,能浸润一下我的手心。因为在夜晚,我知道白己无处抓摸的手心里 还有我白天摸到的,牲口的泪水 (13)我也想这些有泪水的牲口,哪来那么大的力气? (14)我清楚地记得,村里那高大的脬子牛如何把深陷泥地的装满一车玉米的大 车吃力挪动的。在它的嘴唇前,有一个金黄色的玉米棒子在晃动。挤在激动的人 群中,盯着这头有泪的牲口的眼睛,我想为了生存,一头牛和一个人是一样的, 生命中的高贵和屈辱,是同时存在着的。 (15)这头牛后来是怎么死的?死时一村人怎么用土埋葬它的?我不得而知。我 只知道,它面对金黄色的玉米棒子,眼里也是有泪水的。现在,我最想知道的 就是这些有泪水的牲口,身上怎么有那么大的力量? (16)我想到了它们的胃。 (17)这是属于田园的胃。这是属于农业的胃。这是属于乡村的胃。 (18)这样的胃,在一头牲口的身体里,为了聚集劳动所需要的力量,日夜不停 地蠕动着。这样的胃里,装着一座山的颜色,装着一座山的力量。而你真正看清 它,就是一把青草。这样的胃是疼痛的,因为我看过,村上人从一头牛的胃里, 用吸铁石吸出了那么多的铁丝和铁钉。那时,我觉得自己的胃也很痛,我知道有 泪水的牲口,也是为自己的胃,而无言地流着泪的。 (19)我也在诗里写到:“而活在一地的青草里/我在马坊的原野上/看见的 牲口,没一匹不拉着木犁或楼耙/深入土地的心脏,把一身骨架/山一样耸立起 来。不要说青草在野/也不要说青草贫贱,在牲口毛色/发亮的身上,我看见乡 村/正一寸一寸地生长。”事实上,我们和一头牲口,和一株庄稼,和一棵草木 样,都在乡村里生长。 (20)只是要记住,我们更和有泪水的牲口一样,也是在自己的眼里,噙满了泪 水,在乡村里生长的。 (节选自《第五届老舍散文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16.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两项都对得4分, 答对一项得2分,有错项得0分) A.文章第3段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田园到乡村,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牲口 在乡村中的重要作用,表达了对牲口的赞美之情。 B.文中描写了听鞭法好的人讲述鞭打牲口的情形,在撕心裂肺的疼痛中表达了 作者对挥鞭人鞭打牲口这一行为的强烈谴责 C.本文视角独特,以“流泪的牲口”来观照人在乡村中“成长的艰难”,在字 里行间中饱含着真切的生命体悟和沉痛的乡土情怀 D.文中多次写到牲口的流泪,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一个牲口的痛苦生长,而且更 感受到在乡村中成长的人也一样充满艰辛与悲苦, E.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回忆了马坊中的那 些牲口以及与这些牲口有关的经历和故事。 17.“牲口”为什么流泪?联系全文,分条概括。(4分) 18.文中第19段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0)我那时忍受着许多委屈。想到这些,我一摸自己睁着的眼,里面全是泪水。 我想那头牛的泪水,就是我的泪水,我不敢在白天的劳动中流,只能在一个人的 夜晚里,这样悄悄地流。 (11)我由自身知道,有泪水的牲口,是有悲伤的牲口。 (12)我从此在劳动的前后或间隙,都要在牲口的眼睛上摸一摸,让它的长流不 止的泪水,能浸润一下我的手心。因为在夜晚,我知道白己无处抓摸的手心里, 还有我白天摸到的,牲口的泪水。 (13)我也想这些有泪水的牲口,哪来那么大的力气? (14)我清楚地记得,村里那高大的脬子牛如何把深陷泥地的装满一车玉米的大 车吃力挪动的。在它的嘴唇前,有一个金黄色的玉米棒子在晃动。挤在激动的人 群中,盯着这头有泪的牲口的眼睛,我想为了生存,一头牛和一个人是一样的, 生命中的高贵和屈辱,是同时存在着的。 (15)这头牛后来是怎么死的?死时一村人怎么用土埋葬它的?我不得而知。我 只知道,它面对金黄色的玉米棒子,眼里也是有泪水的。现在,我最想知道的, 就是这些有泪水的牲口,身上怎么有那么大的力量? (16)我想到了它们的胃。 (17)这是属于田园的胃。这是属于农业的胃。这是属于乡村的胃。 (18)这样的胃,在一头牲口的身体里,为了聚集劳动所需要的力量,日夜不停 地蠕动着。这样的胃里,装着一座山的颜色,装着一座山的力量。而你真正看清 它,就是一把青草。这样的胃是疼痛的,因为我看过,村上人从一头牛的胃里, 用吸铁石吸出了那么多的铁丝和铁钉。那时,我觉得自己的胃也很痛,我知道有 泪水的牲口,也是为自己的胃,而无言地流着泪的。 ( 19)我也在诗里写到:“而活在一地的青草里/我在马坊的原野上/看见的 牲口,没一匹不拉着木犁或楼耙/深入土地的心脏,把一身骨架/山一样耸立起 来。不要说青草在野/也不要说青草贫贱,在牲口毛色/发亮的身上,我看见乡 村/正一寸一寸地生长。”事实上,我们和一头牲口,和一株庄稼,和一棵草木 一样,都在乡村里生长。 (20)只是要记住,我们更和有泪水的牲口一样,也是在自己的眼里,噙满了泪 水,在乡村里生长的。 (节选自《第五届老舍散文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16.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4 分,两项都对得 4 分, 答对一项得 2 分,有错项得 0 分) A.文章第 3 段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田园到乡村,层层深入地揭示了牲口 在乡村中的重要作用,表达了对牲口的赞美之情。 B.文中描写了听鞭法好的人讲述鞭打牲口的情形,在撕心裂肺的疼痛中表达了 作者对挥鞭人鞭打牲口这一行为的强烈谴责。 C.本文视角独特,以“流泪的牲口”来观照人在乡村中“成长的艰难”,在字 里行间中饱含着真切的生命体悟和沉痛的乡土情怀。 D.文中多次写到牲口的流泪,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一个牲口的痛苦生长,而且更 感受到在乡村中成长的人也一样充满艰辛与悲苦。 E.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回忆了马坊中的那 些牲口以及与这些牲口有关的经历和故事。 17.“牲口”为什么流泪?联系全文,分条概括。(4 分) 18.文中第 19 段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19.作者为什么说“农业绝对不是一首田园牧歌”?联系文章内容,结合现实生 活或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汉字新解”,是指利用汉字独特的结构、内涵,抒写现实人生的新思索新 理念。请参照示例,在“敏”“耻”“愧”中任选一个,写一段个性化的新解读 (个性化的解读必须原创,形式可以与示例不一样)。(4分) 示例:“说”字:有“言”必“兑”。人能说话是常事,说的话能兑现方才有价 值。大话说得天花坠,后果很不妙,而信口雌黄胡乱说,结局更危险。 “敏 字 字 愧 21.下面的四则材料体现出同为儒家圣人的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 别。你更推崇谁的处世态度?写一段话阐明自己的理由。要求:①必须原创:②60 字左右。(4分) ①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②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③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④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 子·公孙丑下》) 22.《春节》、《端午节》是“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创作大赛”获奖作品 这两幅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请从构图和寓意角度说明喜欢的理由。要求:语言 准确、鲜明,不超过60字。 气站行 ChunJie 我更喜欢 标志作品。理由 是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19.作者为什么说“农业绝对不是一首田园牧歌”?联系文章内容,结合现实生 活或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8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 12 分,共 3 小题) 20.“汉字新解”,是指利用汉字独特的结构、内涵,抒写现实人生的新思索新 理念。请参照示例,在“敏”“耻”“愧”中任选一个,写一段个性化的新解读 (个性化的解读必须原创,形式可以与示例不一样)。(4 分) 示例:“说”字:有“言”必“兑”。人能说话是常事,说的话能兑现方才有价 值。大话说得天花坠,后果很不妙,而信口雌黄胡乱说,结局更危险。 “敏” 字: 。 “耻” 字: 。 “愧” 字: 。 21.下面的四则材料体现出同为儒家圣人的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 别。你更推崇谁的处世态度?写一段话阐明自己的理由。要求:①必须原创;②60 字左右。(4 分) ①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②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③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④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 子•公孙丑下》) 22.《春节》、《端午节》是“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创作大赛”获奖作品。 这两幅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请从构图和寓意角度说明喜欢的理由。要求:语言 准确、鲜明,不超过 60 字。 我更喜欢 标志作品。理由 是 六、写作(共 60 分,共 1 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儿子请乡下来的父亲陪自己一起宴请一个生意场上的朋友。席间一对生意伙伴相 谈甚欢。回家后父亲告诉儿子:“你的这个朋友,不可深交。生活困窘的人吃相 不雅可理解,可他不困窘,却总用筷子把菜翻来翻去专挑喜欢吃的。”儿子不以 为然:“人的习惯不同,不可苛求,吃相不雅,未必就不可深交。”父亲说:“用 筷子的小细节可见人品。有大的利益诱惑,他会怎样?”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 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新高三起点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A拘泥(ni),咬文嚼(jido)字;B肄(yi)业,瞭(lio)望;C毗(p1) 邻,藩(fan)属。] 2.A[B万户侯,刎颈之交;C绵密,一言以蔽之;D气概,寥若晨星。 3.A(融合:若干种事物互相渗透,合为一体。融汇:融合汇集。蓬勃向上:繁 荣旺盛:朝气蓬勃:多形容人。关于:突出相关性;对于:强调针对性。旷日持 久:指耗费时日,拖延得太久。经年累月:指经历很长的时间。大相径庭:指事 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南辕北辙:指行动与目的相反。) 4.C(A语序不当。从逻辑上看,应该是先“开发、设计”,然后才谈得上“建 造”,因此“建造、设计、开发”应调整为“开发、设计、建造”。B成分残缺。 改善”缺少宾语的中心语“的状况”。D句式杂糅。“造成对……的伤害”和 使……遭到伤害”两种句式任选一种。) 5.D(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是传统小说的写法,完全没有体现魔幻现实主义 的特色。) 6.D(“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错。) 7.C(“真实再现”有误。) 8.B(A项“士气的‘符号’”与“符号化趋势”不是同一概念。C项“远古时 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错误。D项“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 则”无依据。) 9.D(谢:道歉) 10.B(①是孟母迁居到市场附近后,孩子游戏的内容,也不能体现孟母善教。 ⑤孟子妻子因孟子不高兴而请求离去,不能体现孟母善教。) 11.C(孟母认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12.(1)等孟子长大成人,学习六艺,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英名。(“及”、“卒” 大意各1分) (2)现在如果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第一个 是”、大意各1分) (3)“礼”上说过,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孰”、 所以”、大意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当初)她的家靠近(一片)墓地。(因 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类的事,特爱(学)造墓埋坟。孟母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儿子请乡下来的父亲陪自己一起宴请一个生意场上的朋友。席间一对生意伙伴相 谈甚欢。回家后父亲告诉儿子:“你的这个朋友,不可深交。生活困窘的人吃相 不雅可理解,可他不困窘,却总用筷子把菜翻来翻去专挑喜欢吃的。”儿子不以 为然:“人的习惯不同,不可苛求,吃相不雅,未必就不可深交。”父亲说:“用 筷子的小细节可见人品。有大的利益诱惑,他会怎样?”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 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14—2015 学年度上学期新高三起点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A 拘泥(nì),咬文嚼(jiáo)字;B 肄(yì)业,瞭(liào)望;C 毗(pí) 邻,藩(fān)属。] 2.A[B 万户侯,刎颈之交;C 绵密,一言以蔽之;D 气概,寥若晨星。] 3.A(融合:若干种事物互相渗透,合为一体。融汇:融合汇集。蓬勃向上:繁 荣旺盛;朝气蓬勃:多形容人。关于:突出相关性;对于:强调针对性。旷日持 久:指耗费时日,拖延得太久。经年累月:指经历很长的时间。大相径庭:指事 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南辕北辙:指行动与目的相反。) 4.C(A 语序不当。从逻辑上看,应该是先“开发、设计”,然后才谈得上“建 造”,因此“建造、设计、开发”应调整为“开发、设计、建造”。B 成分残缺。 “改善”缺少宾语的中心语“的状况”。D 句式杂糅。“造成对……的伤害”和 “使……遭到伤害”两种句式任选一种。) 5.D(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是传统小说的写法,完全没有体现魔幻现实主义 的特色。) 6.D(“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错。) 7.C (“真实再现”有误。) 8.B(A 项“士气的‘符号’”与“符号化趋势”不是同一概念。C 项“远古时 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错误。D 项“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 则”无依据。) 9.D(谢:道歉) 10.B(①是孟母迁居到市场附近后,孩子游戏的内容,也不能体现孟母善教。 ⑤孟子妻子因孟子不高兴而请求离去,不能体现孟母善教。) 11.C(孟母认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 12.⑴等孟子长大成人,学习六艺,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英名。(“及”、“卒”, 大意各 1 分) ⑵现在如果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第一个 “而”、“是”、大意各 1 分) ⑶“礼”上说过,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孰”、 “所以”、大意各 1 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当初)她的家靠近(一片)墓地。(因 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类的事,特爱(学)造墓埋坟。孟母
(见了)说到:“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带着孟子)离开 了这里,迁住在了(一个)集市的旁边,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 那一类的事。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我应该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 是)再次把家迁到了一个公学学校的旁边。(这时)小孟子所学玩的,才是祭祀 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等仪礼方面的学问)了。孟母说:“(这里才)真 正是可以让我(带着)儿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把家安在了这里。等孟子长 大成人,(便很顺利地)学(精)了《易》、《书》、《诗》、(礼》、《乐》、 《春秋》等六艺,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后来的)君子贤人都说孟母善 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赠 送给你呢!”说的就是这件事。[来源:Zxxk.Com]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 “学习怎么样了?”孟子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 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 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 的入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求问才能增长知识,因此,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 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 免祸患。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 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子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的 技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孟子 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为天下有名 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 我拿什么来向你禀告呢!”说的就是这件事 孟子娶妻以后,有一次刚进入内室,他的妻子裸着身体在屋里。孟子不高兴,于 是离开不再进去。他的妻子向孟母告别要求离去,说:“我听说夫妇之间的规矩 在洞房里可以不遵守。现在我在卧室偷懒,而丈夫见到我勃然大怒,这是把我当 成客人了。做女人的规矩,不能住在别人家里,请让我回到父母家中。”孟母于 是叫来孟子对他说:“_‘礼’上说过,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 表示尊敬:将要进入厅堂,声音一定要响亮,这是表示通知了人家:将要进入屋 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表示担心撞上人有尴尬的时候。如今你不遵守礼节却责 怪别人没有礼节,不是(和圣人)差得太远了吗!”孟子道歉,于是挽留了他的 妻子。君子说孟母懂得礼节而且清楚如何处理婆媳之间的关系 13.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 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参考译文】孟子说:“搞政治不难,只要不得罪那些贤明的卿大夫们。因为他 们所思慕的,一国人都会思慕;一国的人所思慕的,天下的人都会思慕。所以道 德教化就浩浩荡荡地溢满四海了。 14.(1)白描(2分):错落有致的村子里,传来鸡鸣狗叫的声音;绿草绒绒 的河岸上,出生不久的小鹅和小鸭在两岸悠闲觅食。(1分)颔联用白描的手法 描绘了一幅水乡田园风景画,让人感受到一派祥和、宁静、新鲜的生活气息。(1 分) 或:视听结合(多种感官结合)(2分):沿途所闻是鸡鸣狗叫的声音,沿途所 见是出生不久的小鹅和小鸭在两岸悠闲觅食的身影。(1分)颔联用视听结合的 手法描绘了一幅水乡田园风景画,让人感受到一派祥和、宁静、新鲜的生活气息。 (1分)
(见了)说到:“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带着孟子)离开 了这里,迁住在了(一个)集市的旁边,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 那一类的事。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我应该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 是)再次把家迁到了一个公学学校的旁边。(这时)小孟子所学玩的,才是祭祀 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等仪礼方面的学问)了。孟母说:“(这里才)真 正是可以让我(带着)儿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把家安在了这里。等孟子长 大成人,(便很顺利地)学(精)了《易》、《书》、《诗》、(礼》、《乐》、 《春秋》等六艺,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后来的)君子贤人都说孟母善 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赠 送给你呢!”说的就是这件事。[来源:Zxxk.Com]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 “学习怎么样了?”孟子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 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 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 的入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求问才能增长知识,因此,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 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 免祸患。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 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子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的 技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孟子 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为天下有名 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 我拿什么来向你禀告呢!”说的就是这件事。 孟子娶妻以后,有一次刚进入内室,他的妻子裸着身体在屋里。孟子不高兴,于 是离开不再进去。他的妻子向孟母告别要求离去,说:“我听说夫妇之间的规矩, 在洞房里可以不遵守。现在我在卧室偷懒,而丈夫见到我勃然大怒,这是把我当 成客人了。做女人的规矩,不能住在别人家里,请让我回到父母家中。”孟母于 是叫来孟子对他说:“‘礼’上说过,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 表示尊敬;将要进入厅堂,声音一定要响亮,这是表示通知了人家;将要进入屋 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表示担心撞上人有尴尬的时候。如今你不遵守礼节却责 怪别人没有礼节,不是(和圣人)差得太远了吗!”孟子道歉,于是挽留了他的 妻子。君子说孟母懂得礼节而且清楚如何处理婆媳之间的关系。 13.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 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参考译文】孟子说:“搞政治不难,只要不得罪那些贤明的卿大夫们。因为他 们所思慕的,一国人都会思慕;一国的人所思慕的,天下的人都会思慕。所以道 德教化就浩浩荡荡地溢满四海了。” 14.(1)白描(2 分):错落有致的村子里,传来鸡鸣狗叫的声音;绿草绒绒 的河岸上,出生不久的小鹅和小鸭在两岸悠闲觅食。(1 分)颔联用白描的手法 描绘了一幅水乡田园风景画,让人感受到一派祥和、宁静、新鲜的生活气息。(1 分) 或:视听结合(多种感官结合)(2 分):沿途所闻是鸡鸣狗叫的声音,沿途所 见是出生不久的小鹅和小鸭在两岸悠闲觅食的身影。(1 分)颔联用视听结合的 手法描绘了一幅水乡田园风景画,让人感受到一派祥和、宁静、新鲜的生活气息。 (1 分)
(手法2分,具体说明1分,手法的作用1分。如果答“列锦”也算对。有其他 手法,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但答“对偶”不得分。) (2)①祥和(和谐)、宁静(安宁)、新鲜(清新)【颔联】:舒适(清凉 充满生杋(或:生杋勃勃)【颈联】;农耕(舂耕、耕作)繁忙(忙碌)【尾联】 (2分,答对三处中的一处得1分,答对两处得2分。对颔联、颈联的概括有 个准确的词语即可。) 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田园(或:农家、农村)生活(1分)的热爱(喜爱、向往) (1分),对百姓勤劳(1分)的赞美(1分)。(2分,答对前两个要点或后两 个要点即可得2分。)[来源:学科网] 【附】赏析 题目“湘东驿遵陆至芦溪”,说的是仲春时分,诗人自“湘东驿”的“黄花渡” 下船后经陆路到达芦溪后所看到的景象。“遵陆”,指沿着陆路,走陆路。“驿” 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的人和过往官员中途换马或歇宿的地方;“湘东驿”,即是 湘东的“黄花渡”。芦溪,清朝时的一个镇子,位于萍乡东部。现为芦溪县;从 题目上来看,诗人开门见山地就把此次要写的范围锁定在萍乡到芦溪这一段路上 的见闻。 首联“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开头两句平白如话,衔接自然。此 二句大意是:“我从黄花渡登岸后直接就踏上了去芦溪的路程,过了萍乡之后, 路面渐渐低平。”这里要说明的是,萍乡是在湘东与芦溪之间,地势略高于两地, 萍乡的水的流向在我们当地叫“两边倒”,一边水往西经湘东流入湘江,另一边 的水往东经芦溪流入赣江。正好是一东一西,故称“两边倒” 颔联“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这是诗人所见到的最富有生机的景 状之一。他边走边听边看:“村子错落有致,时不时听到有鸡鸣狗叫声传入耳中, 是那么的熟悉;河岸上绿草绒绒,看到的是出生不久的小鹅和小鸭在河两岸悠闲 觅食,又是如此的恬静。”这两句反映的是康熙年间人民历经战乱后生活逐步稳 定、社会经济日渐繁荣的实情。更是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田园风景画。“吠犬鸣 鸡”侧耳听,“乳鹅新鸭”细一看,通过不同的感官,感受到一派祥和平静、新 鲜的生活气息。后一句从新生命的勃勃生机中暗示着一个历经战乱后生产发展、 人民生活稳定的社会的来到,从“乳鹅新鸭”可以看出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欣赏与 赞美。作为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又博览群书的査慎行来说,对于国家的现况他是知 道的,人民生活刚刚稳定他也是了解的。一个“乳”字和“新”字就足已表达了 他对战乱后的社会重建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也才有了诗人面对这江南美好风光, 借物寓情,赋诗吟唱的这份闲情逸致。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缫,煮茧抽丝,这里用丝缫比作春雨, 说春雨下得像蚕丝那样银丝缕缕、绵绵不断。上联写的是动物,犬与鸡,鹅与鸭; 此联写的是自然现象和植物。进一步展现江南水乡的特点。“春雨密密细细而下 宛如缕缕银丝在你眼前飘动,给人以清凉和舒适的感受。一场春雨过后,水田里 的水也蓄满了,禾苗长势喜人,禾苗的高度几乎与水面平齐,青绿的秧齐整整地 就好象是谁用剪刀修剪过一样,清亮悦目。”雨如丝缫,秧如刀剪,这两个比喻 煞是贴切。原来是这里的优雅、迷人的景致引发了诗人的浓厚兴致。 “犹与湖南风土似,春深无处不耕犁”,湖南,紧临湘东,在萍乡的西部。萍乡 与湖南均属楚地,风俗极为接近。全诗前三联都是写景,唯尾联才得出结论,指 出此处的风俗习惯、气候与湖南近似。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所感:谷雨过后,处处 桃红柳绿,犁铧翻土的农耕景象。牛在画中走,人在画里游,把江南水乡的农耕
(手法 2 分,具体说明 1 分,手法的作用 1 分。如果答“列锦”也算对。有其他 手法,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但答“对偶”不得分。) (2)①祥和(和谐)、宁静(安宁)、新鲜(清新)【颔联】;舒适(清凉)、 充满生机(或:生机勃勃)【颈联】;农耕(春耕、耕作)繁忙(忙碌)【尾联】。 (2 分,答对三处中的一处得 1 分,答对两处得 2 分。对颔联、颈联的概括有一 个准确的词语即可。) 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田园(或:农家、农村)生活(1 分)的热爱(喜爱、向往) (1 分),对百姓勤劳(1 分)的赞美(1 分)。(2 分,答对前两个要点或后两 个要点即可得 2 分。)[来源:学科网] 【附】赏析 题目“湘东驿遵陆至芦溪”,说的是仲春时分,诗人自“湘东驿”的“黄花渡” 下船后经陆路到达芦溪后所看到的景象。“遵陆”,指沿着陆路,走陆路。“驿”, 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的人和过往官员中途换马或歇宿的地方;“湘东驿”,即是 湘东的“黄花渡”。芦溪,清朝时的一个镇子,位于萍乡东部。现为芦溪县;从 题目上来看,诗人开门见山地就把此次要写的范围锁定在萍乡到芦溪这一段路上 的见闻。 首联“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开头两句平白如话,衔接自然。此 二句大意是:“我从黄花渡登岸后直接就踏上了去芦溪的路程,过了萍乡之后, 路面渐渐低平。”这里要说明的是,萍乡是在湘东与芦溪之间,地势略高于两地, 萍乡的水的流向在我们当地叫“两边倒”,一边水往西经湘东流入湘江,另一边 的水往东经芦溪流入赣江。正好是一东一西,故称“两边倒”。 颔联“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这是诗人所见到的最富有生机的景 状之一。他边走边听边看:“村子错落有致,时不时听到有鸡鸣狗叫声传入耳中, 是那么的熟悉;河岸上绿草绒绒,看到的是出生不久的小鹅和小鸭在河两岸悠闲 觅食,又是如此的恬静。”这两句反映的是康熙年间人民历经战乱后生活逐步稳 定、社会经济日渐繁荣的实情。更是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田园风景画。“吠犬鸣 鸡”侧耳听,“乳鹅新鸭”细一看,通过不同的感官,感受到一派祥和平静、新 鲜的生活气息。后一句从新生命的勃勃生机中暗示着一个历经战乱后生产发展、 人民生活稳定的社会的来到,从“乳鹅新鸭”可以看出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欣赏与 赞美。作为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又博览群书的查慎行来说,对于国家的现况他是知 道的,人民生活刚刚稳定他也是了解的。一个“乳”字和“新”字就足已表达了 他对战乱后的社会重建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也才有了诗人面对这江南美好风光, 借物寓情,赋诗吟唱的这份闲情逸致。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缫,煮茧抽丝,这里用丝缫比作春雨, 说春雨下得像蚕丝那样银丝缕缕、绵绵不断。上联写的是动物,犬与鸡,鹅与鸭; 此联写的是自然现象和植物。进一步展现江南水乡的特点。“春雨密密细细而下, 宛如缕缕银丝在你眼前飘动,给人以清凉和舒适的感受。一场春雨过后,水田里 的水也蓄满了,禾苗长势喜人,禾苗的高度几乎与水面平齐,青绿的秧齐整整地 就好象是谁用剪刀修剪过一样,清亮悦目。”雨如丝缫,秧如刀剪,这两个比喻 煞是贴切。原来是这里的优雅、迷人的景致引发了诗人的浓厚兴致。 “犹与湖南风土似,春深无处不耕犁”,湖南,紧临湘东,在萍乡的西部。萍乡 与湖南均属楚地,风俗极为接近。全诗前三联都是写景,唯尾联才得出结论,指 出此处的风俗习惯、气候与湖南近似。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所感:谷雨过后,处处 桃红柳绿,犁铧翻土的农耕景象。牛在画中走,人在画里游,把江南水乡的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