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郑伯克段于鄢》) 2.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齐桓公伐楚》) 3.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自始合,苟 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一—然子病矣! (《齐晋之战》) 4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祭祀必祝之 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5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 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6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 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 7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 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许行》) 8适莽苍者,三飧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 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北冥有鱼》) 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水浅而舟大也。 (《北冥有鱼》) 10.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适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 得,而身为宋国笑 (《五蠹》) 1l,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 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五蠹》) 12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谏逐客书》) 13.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郑伯克段于鄢》 14.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 15.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 16.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 (《触龙说赵太后》 17.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饑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郑伯克段于鄢》) 2.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齐桓公伐楚》) 3.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自始合,苟 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 (《齐晋鞌之战》) 4.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祭祀必祝之, 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触龙说赵太后》) 5.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 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6.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 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 7.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 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许行》) 8.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 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北冥有鱼》) 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水浅而舟大也。 (《北冥有鱼》) 10.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适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 得,而身为宋国笑。 (《五蠹》) 11.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 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五蠹》) 12.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谏逐客书》) 13.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郑伯克段于鄢》) 14.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 15.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 16.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 (《触龙说赵太后》) 17.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饑饉。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18.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齐晋之战》) 9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季氏将伐颛臾》) 20.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 21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 2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睦。 (《大同》) 23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 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谏逐客书》) 24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 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是也 (《谏逐客书》) 2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 然笑之。 (《北冥有鱼》) 26.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鄙器土地不敢爱。 (《齐国佐不辱使命》 27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 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使秦无强大之名也 (《谏逐客书》) 28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于色乐珠 ,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谏逐客书》) 29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 南为? (《北冥有鱼》) 30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 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察今》) 31.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郑伯克段于鄢》) 32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楚屈完来盟于师》 33.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郑伯克段于鄢》) 34.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皆知 美之为美》) 3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小国寡民》) 36.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皆知美 之为美》) 3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18.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齐晋鞌之战》) 19.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季氏将伐颛臾》) 20.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 21.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 2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睦。 (《大同》) 23.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 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谏逐客书》) 24.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 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是也。 (《谏逐客书》) 2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 然笑之。 (《北冥有鱼》) 26.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鄙器土地不敢爱。 (《齐国佐不辱使命》 27.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 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使秦无强大之名也。 (《谏逐客书》) 28.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于色乐珠 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谏逐客书》) 29.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 南为? (《北冥有鱼》) 30.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 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察今》) 31.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郑伯克段于鄢》) 32.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楚屈完来盟于师》) 33.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郑伯克段于鄢》) 34.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天下皆知 美之为美》) 3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小国寡民》) 36.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天下皆知美 之为美》) 3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舜发于畎亩之中》) 38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 (《楚屈完来盟于师》) 39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 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 40.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 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 41.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摘玉毁珠,小盜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 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箧》)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舜发于畎亩之中》) 38.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 之。 (《楚屈完来盟于师》) 39.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 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郑伯克段于鄢》) 40.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 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 41.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摘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 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胠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