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发展 云梦隔蒲祥山中学余国福 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包括实现教育公平,以促进素质教 育及和谐社会的稳步发展。这无疑是一项深受人民拥护的英明举措。 妇孺皆知,公平即合理,当然不是相等或绝对的平均。如党和政府对贫困地 区的教育投入较多,而对富裕地区的投入就相对要少一些。其中所投入的教育经 费虽然截然不等,但是合乎实际,合乎情理,这是完全合理的,这正好体现了我 们党和政府提出的教育公平性原则。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把公平性原 则贯穿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为素质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然而,现在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往往可以看 到一些不合理甚至与教育公平性原则背道而驰的现象。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一 一越喊公平越不公平!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地扼杀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严重 地影响了公平性原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落实,也极其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前 进的步伐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现在学校对教师员工的工作安排上极不均衡—有的教师身体健康, 享受的工资待遇和别人一样甚至还要高,可每周上课不过八节、六节或更少;有 的干脆不上课,只在学校象征性地负责一点无光紧要的事,整天悠闲得跟神仙似 的,就像是哪儿来的老革命老红军老干部似的,好_个养尊处优,清闲自在;还 有的干脆连班都不用上了,人家是停薪留职,他是“停职”″留薪!据领导干部解 释说他们曾经在某学校或某地方任过什么职务是经过某某领导或机构批准的, 是“合法”的!而有的教师年纪甚至比那些不上班或带课少的教师还要大,而每
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发展 云梦隔蒲祥山中学 余国福 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包括实现教育公平,以促进素质教 育及和谐社会的稳步发展。这无疑是一项深受人民拥护的英明举措。 妇孺皆知,公平即合理,当然不是相等或绝对的平均。如党和政府对贫困地 区的教育投入较多,而对富裕地区的投入就相对要少一些。其中所投入的教育经 费虽然截然不等,但是合乎实际,合乎情理,这是完全合理的,这正好体现了我 们党和政府提出的教育公平性原则。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把公平性原 则贯穿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为素质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然而,现在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往往可以看 到一些不合理甚至与教育公平性原则背道而驰的现象。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越喊公平越不公平!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地扼杀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严重 地影响了公平性原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落实,也极其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前 进的步伐。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现在学校对教师员工的工作安排上极不均衡——有的教师身体健康, 享受的工资待遇和别人一样甚至还要高,可每周上课不过八节、六节或更少;有 的干脆不上课,只在学校象征性地负责一点无光紧要的事,整天悠闲得跟神仙似 的,就像是哪儿来的老革命老红军老干部似的,好一个养尊处优,清闲自在;还 有的干脆连班都不用上了,人家是停薪留职,他是“停职”留薪!据领导干部解 释说,他们曾经在某学校或某地方任过什么职务,是经过某某领导或机构批准的, 是“合法”的!而有的教师年纪甚至比那些不上班或带课少的教师还要大,而每
周上课十六节甚至更多。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是:上班的教师心理极不平衡,上 课任务较重的教师更是义愤填膺而又敢怒不敢言。这样的教师时常背着一个沉重 的思想包袱,终日抱怨,怨天尤人,甚至消极怠工。如果说对这种教师分工的不 均衡不合理不公平现象不立即加以解决,那么这样的学校要想把教育教学质量拿 上去那简直是个奇迹! 二、还表现在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极不科学极不合理上—有些教师对 学生的学习要求采取盲目的一刀切,无论优等生还是学困生要求都一样严格,布 置的作业的数量和难易程度也完全相同。结果,常常看到一些学困生因不能完成 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受到“严师”的“严厉”责备和惩戒,有些学生因此而完 全丧失了学习兴趣,最终从校园里销声匿迹了。这表明这种对学生的一视同仁 其实并不合理,恰好违背了教育公平性原则,同时也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所 谓视同仁,其实应该是指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关心等方面不厚此薄彼,平等 对待。 因此,我们迫切期待一些学校和教师早日把教育公平性原则贯穿到教育教学 工作中来,为素质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余国福 邮编432505qq1583529693 20ll-9-15
周上课十六节甚至更多。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是:上班的教师心理极不平衡,上 课任务较重的教师更是义愤填膺而又敢怒不敢言。这样的教师时常背着一个沉重 的思想包袱,终日抱怨,怨天尤人,甚至消极怠工。如果说对这种教师分工的不 均衡不合理不公平现象不立即加以解决,那么这样的学校要想把教育教学质量拿 上去那简直是个奇迹! 二、还表现在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极不科学极不合理上——有些教师对 学生的学习要求采取盲目的一刀切,无论优等生还是学困生要求都一样严格,布 置的作业的数量和难易程度也完全相同。结果,常常看到一些学困生因不能完成 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受到“严师”的“严厉”责备和惩戒,有些学生因此而完 全丧失了学习兴趣,最终从校园里销声匿迹了。这表明这种对学生的“一视同仁” 其实并不合理,恰好违背了教育公平性原则,同时也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所 谓一视同仁,其实应该是指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关心等方面不厚此薄彼,平等 对待。 因此,我们迫切期待一些学校和教师早日把教育公平性原则贯穿到教育教学 工作中来,为素质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余国福 邮编 432505 qq 1583529693 201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