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专题二十 、选择题 1.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A.三脚架 B.表面皿C.长颈漏斗D.瓷坩埚 2.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提纯或除杂,可采用相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是() 除去苏打中混有的小苏打杂质:分离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碘单质 B.除去粗食盐中的泥沙;除去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 C.分离硝酸钾与氯化钠;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氯化钠 D.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硫: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3.下列各项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时,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后,需加硫酸酸化 B.为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食盐水 C.为迅速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 D.为使制取H2的速率加快,可向稀H2SO4中加少量CuSO4溶液 4.下列是摘取学生实验报告单中的语句,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日常生活中不能用粥汤检验碘盐中是否含有KIO B.将铁屑、浓溴水、苯混合可制得溴苯 C.用蒸馏方法除去乙醇中的水 D.洗涤沉淀时,应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得沉淀表面上的杂质溶于水中。 5.下列仪器①普通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⑦ 6.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A.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离管口约三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 行加热 B.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C.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λ端,缓慢旋进 塞孔中 D.实验时不慎打破温度计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 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第一部分 专题二十一 一、选择题 1. 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2.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提纯或除杂,可采用相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是( ) A.除去苏打中混有的小苏打杂质;分离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碘单质 B.除去粗食盐中的泥沙;除去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 C.分离硝酸钾与氯化钠;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氯化钠 D.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硫;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3. 下列各项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时,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后,需加硫酸酸化 B.为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食盐水 C.为迅速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加入足量 NaOH 溶液并加热 D.为使制取 H 2 的速率加快,可向稀 H 2 SO 4 中加少量 CuSO 4 溶液 4. 下列是摘取学生实验报告单中的语句,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常生活中不能用粥汤检验碘盐中是否含有 KIO3 B.将铁屑、浓溴水、苯混合可制得溴苯 C.用蒸馏方法除去乙醇中的水 D.洗涤沉淀时,应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得沉淀表面上的杂质溶于水中 。 5. 下列仪器①普通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⑦ 6. 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 A.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离管口约三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 行加热 B.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C.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缓慢旋进 塞孔中 D.实验时不慎打破温度计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 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7.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止水夹 L容量瓶 酞)NCO,NaSO.溶液 A.实验装置I: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装置Ⅱ:测定未知盐酸的浓度 C.实验装置Ⅲ: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D.实验装置Ⅳ:定容 8.下列关于实验原理及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用盐析法分离氯化钠溶液和淀粉胶体 乙醇脱水制备乙烯的实验中,可选用浓硫酸或P2O5作反应的催化剂 C.味精是常见的家用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与双缩脲试 剂呈现紫玫瑰色 D.用碱式滴定管量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需先用该NaOH溶液润洗3次,然后加入 NaOH溶液,排除橡皮管中的气泡后,注意调节液面需位于“0”刻度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结晶时,若溶质的溶解度越大,或溶液的浓度越高、或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析出的晶 粒就越细大 B.用移液管量取液体,吸取液体后,将移液管垂直放λ容器中,管尖与容器内壁不得接触, 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 C.在温水瓶中加入Na2CO3溶液泡浸后加入盐酸能除去内壁CaSO4 D.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1mL无水乙醇和15g苯酚固体,再加等量等体积的钠,比较乙醇、 苯酚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 10.下列实验操作或描述中错误的是() A.将NaNO3和KCl的混合液加热并浓缩至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时,可分离出NaCl晶体 B.溶剂蒸发的速度越快,或浓缩后的溶液冷却得越快,析出的晶体颗粒就越大 C.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时,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过氧化氢 溶液 D.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中,点样后的滤纸需晾干后,才能将其浸入展开剂中 1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7.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装置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装置Ⅱ:测定未知盐酸的浓度 C.实验装置Ⅲ: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D.实验装置Ⅳ:定容 8. 下列关于实验原理及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盐析法分离氯化钠溶液和淀粉胶体 B.乙醇脱水制备乙烯的实验中,可选用浓硫酸或 P2O5 作反应的催化剂 C.味精是常见的家用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与双缩脲试 剂呈现紫玫瑰色 D.用碱式滴定管量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需先用该 NaOH 溶液润洗 3 次,然后加入 NaOH 溶液,排除橡皮管中的气泡后,注意调节液面需位于“0”刻度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 A.结晶时,若溶质的溶解度越大,或溶液的浓度越高、或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析出的晶 粒就越细大 B.用移液管量取液体,吸取液体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容器中,管尖与容器内壁不得接触, 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 C.在温水瓶中加入 Na2CO3 溶液泡浸后加入盐酸能除去内壁 CaSO4 D.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 1mL 无水乙醇和 1.5g 苯酚固体,再加等量等体积的钠,比较乙醇、 苯酚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 10. 下列实验操作或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将 NaNO3 和 KCl 的混合液加热并浓缩至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时,可分离出 NaCl 晶体 B. 溶剂蒸发的速度越快,或浓缩后的溶液冷却得越快,析出的晶体颗粒就越大 C.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时,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过氧化氢 溶液 D. 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中,点样后的滤纸需晾干后,才能将其浸入展开剂中 11.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NO,(NO) 1 moI. L-1 酸 Mno gNO3溶液 A.用图①装置除去NO2中的少量NO B.用图②装置分离NaCO3溶液和 CH3COOC2H5的混合物 C.用图③装置制取少量Cl2 D.用图④装置做喷泉实验时观察到产生白色喷泉 12.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氯酸钾 化铁和铝粉 的混合 图 图2 A.用图1装置制取金属铁 B.用图2装置称量NaOH固体 C.用图3装置蒸干CuCl2饱和溶液制备CuCl2晶体 D.用图4装置制取氨气 13.下列有关对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缓慢地将NaOH溶液倒入测定装置中——测定结果无影响 B.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前无气泡而滴定后有气泡——测定结果偏高 C.测定溶液pH的实验中,用干燥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测定结果无影响 D.现需90mL1.0 mol/L NaOH溶液,称取36 g NaOH固体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验失去标签的乙醇、丙三醇、乙醛、乙酸四瓶无色溶液 B.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时,可先将氯乙烷硝酸进行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来检验,通过 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来判断是否存在氯元素 C.摩尔盐制备过程中铁屑要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洗涤,使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有利提高去油 污的能力,最后分离溶液和固体时不可以用倾析法 D.由于苯酚与溴水发生反应时,副反应多,所以只能利用溴水对含苯酚的废水作定性检验, 不能用作定量测定 15.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锥形瓶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实验必须重做
A.用图①装置除去 NO2 中的少量 NO B.用图②装置分离 Na2CO3 溶液和 CH3COOC2H5 的混合物 C.用图③装置制取少量 Cl2 D.用图④装置做喷泉实验时观察到产生白色喷泉 12. 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 1 装置制取金属铁 B.用图 2 装置称量 NaOH 固体 C.用图 3 装置蒸干 CuCl2 饱和溶液制备 CuCl2 晶体 D.用图 4 装置制取氨气 13. 下列有关对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缓慢地将 NaOH 溶液倒入测定装置中——测定结果无影响 B.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前无气泡而滴定后有气泡——测定结果偏高 C.测定溶液 pH 的实验中,用干燥 pH 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 pH——测定结果无影响 D.现需 90 mL 1.0 mol/L NaOH 溶液,称取 3.6 g NaOH 固体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验失去标签的乙醇、丙三醇、乙醛、乙酸四瓶无色溶液 B.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时,可先将氯乙烷硝酸进行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来检验,通过 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来判断是否存在氯元素 C.摩尔盐制备过程中铁屑要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洗涤,使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有利提高去油 污的能力,最后分离溶液和固体时不可以用倾析法 D.由于苯酚与溴水发生反应时,副反应多,所以只能利用溴水对含苯酚的废水作定性检验, 不能用作定量测定 15. 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锥形瓶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实验必须重做
C.实验室将HCl气体溶于水时,倒扣的三角漏斗口与烧杯内的水面不应该相互接触 D.分液操作分离出下层液体时,分液漏斗下端管口和烧杯的内壁不应该接触 16.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及避免伤害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好水)米 A.操作①:使用稍浸入液面下的倒扣漏斗检验氢气的纯度 B.操作②:使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振荡后需打开活塞使分液漏斗内气体放出 C.操作③:吸收氨气或氯化氢气体并防止倒吸 D.操作④: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检査容量瓶是否漏水 1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Fe(NO)2溶液时,为了防止Fe2水解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 B.向饱和Na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 泡产生,则K甲(BaCO2)<Ks(BaSO4) C.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 D.已知I2可溶于KI形成KI3,向两支盛有Kl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 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说明Kl3溶液中存在平衡:l==l2+I 18.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19.下列实验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往新配制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显蓝色,用CCl4不能从中萃取出碘B.当 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此现象可作为判断镀锌铁皮中锌镀 层是否完全被反应掉的依据 C.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最后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时,只需小火加热至溶液表面出 现晶膜为止,不能将溶液全部蒸干 D.提取海带中碘元素时,为保证I-完全氧化为12,加入的氧化剂(HO2或新制氯水)均
C.实验室将 HCl 气体溶于水时,倒扣的三角漏斗口与烧杯内的水面不应该相互接触 D.分液操作分离出下层液体时,分液漏斗下端管口和烧杯的内壁不应该接触 16. 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及避免伤害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 ) A.操作①:使用稍浸入液面下的倒扣漏斗检验氢气的纯度 B.操作②:使用 CCl4 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振荡后需打开活塞使分液漏斗内气体放出 C.操作③:吸收氨气或氯化氢气体并防止倒吸 D.操作④: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17.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 Fe(NO3)2 溶液时,为了防止 Fe2+水解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 B.向饱和 Na2CO3 溶液中加少量 BaSO4 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 泡产生,则 Ksp(BaCO2)<Ksp(BaSO4) C.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 D.已知 I2 可溶于 KI 形成 KI3,向两支盛有 KI3 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 AgNO3 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说明 KI3 溶液中存在平衡:I - 3 ===I2+I - 18. 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19. 下列实验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往新配制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显蓝色,用 CCl4 不能从中萃取出碘 B.当 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此现象可作为判断镀锌铁皮中锌镀 层是否完全被反应掉的依据 C.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最后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时,只需小火加热至溶液表面出 现晶膜为止,不能将溶液全部蒸干 D.提取海带中碘元素时,为保证 I-完全氧化为 I2,加入的氧化剂(H2O2 或新制氯水)均
应过量 2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A 现象 结论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稀硝酸将Fe氧化为 后滴加KSCN溶液 红色 Fe+ 将铜粉加10 molL Fe(SO)溶液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 金属铁比铜活泼 出现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下来 将0.1molLˉMgSO4溶液滴入NaOH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Cu(OH)2的溶度积比 D.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变为浅蓝色沉淀 Mg(OH2的小 0.1 mol-L CuSO4溶液 21.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将水苦离合坠,B 粗盐|Br K、M等沉淀剂 Mg(OH)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2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 ABCD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 氯化铝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应过量 20.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 项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 KSCN 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 红色 稀硝酸将 Fe 氧化为 Fe3+ B. 将铜粉加 1.0 mol·L-1 Fe2(SO4)3 溶液 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 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 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 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 0.1mol·L-1MgSO4 溶液滴入 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mol·L-1CuSO4 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 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 的溶度积比 Mg(OH)2 的小 21. 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苦卤中通入 Cl2 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 NaOH 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 SO2 将其还原吸收 22.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 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 C. 氯化铝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D.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λ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 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 溶液中存在SO42或 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 干燥的方法 24.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HO NaOH溶 植物油 FeSO4溶液 A.观察Fe(O1D2的生成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NO3溶液 NH4C和CaO 腿合液 酸性液 C.实验室制取氨 D.验证乙烯的生成 25.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饱和食盐水 NaHcO, 铁钉 红屬水 KMnOa 饱和溶液 浸食盐水 电石用酸性溶液 的团 配制一定浓度 除去氧气中 检验乙炔 的NaC溶液 的HC气体 吸氧腐蚀 的还原性 26.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向AgC悬浊液中加入Na溶液时出现黄色沉 Ksp (AgCl)<Ksp (Agl) B|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溶液中一定含有Fe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 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 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 溶液中存在 SO4 2-或 SO3 2- 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 干燥的方法 24. 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25. 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26. 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 AgCl 悬浊液中加入 NaI 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 Ksp(AgI) B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 KSCN 溶液,溶液呈红 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
C|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Br还原性强于C!- 液上层呈橙红色。 D|加热盛有NHC1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NHC固体可以升华 管口有晶体凝结 27.9.【2015福建理综化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称取2.0 nAoH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 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B 配制FeCl3溶液 将FeCl3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 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D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28.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A配制010moB.除去Co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的12D.记录滴定终点 NaOH溶液 分出水层后的操作读数为1220mL 接干燥装置 HaOH溶液 含I2的苯濬液 NaOH (s) 选项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 反应中有NH3产生 B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反应中有H2产生 C 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0 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 D|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为86的 NaHCO3溶液中,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 有气泡产生 30.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色。 C 向 NaBr 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 液上层呈橙红色。 Br—还原性强于 Cl— D 加热盛有 NH4Cl 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 管口有晶体凝结。 NH4Cl 固体可以升华 27. 9.【2015 福建理综化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称取 2.0gNaOH 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 2g 砝码, 左盘上添加 NaOH 固体 B 配制 FeCl3 溶液 将 FeCl3 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NH4 +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 NaOH 溶液并加热,用湿润 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28. 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A. 配制 0.10mol/L NaOH 溶液 B.除去 CO 中的 CO2 C.苯萃取碘水中的 I2 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D.记录滴定终点 读数为 12.20mL 选项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 反应中有 NH3 产生 B 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反应中有 H2 产生 C 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 pH 为 8.0 弱碱性溶液中 Mg 也可被氧化 D 将光亮的镁条放入 pH 为 8.6 的 NaHCO3 溶液中, 有气泡产生 弱碱性溶液中 OH-氧化了 Mg 30.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 叙述I 叙述Ⅱ 1-己醇的沸点比己烷的沸点高 1-己醇和己烷可通过蒸馏初步分离 ABCD 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原电池需外接电源才能工作 乙二酸可与KMnO4溶液发生反应 乙二酸具有酸性 Na在Cl2中燃烧的生成物含离子键 NaCl固体可导电 31.准确移取20.00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 mol L- 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3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 CH3COOH溶液点在水湿润的pl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 B.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次 C.用装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 有机相 水相 D.用装置乙加热分解 NaHCo3固体 33.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装置甲 装置乙 A.制备Al(OH)3悬浊液:向 I mol-L AICI3溶液中加过量的6 mol-L NAoH溶液 B.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饱和碳酸钠 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 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5%H2O2 和lml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O2和 ImL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 现象 填空题 34.某化学活动小组按下图所示流程由粗氧化铜样品(含少量氧化亚铁及不溶于酸的杂质)制取 无水硫酸铜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1-己醇的沸点比己烷的沸点高 1-己醇和己烷可通过蒸馏初步分离 B 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原电池需外接电源才能工作 C 乙二酸可与 KMnO4 溶液发生反应 乙二酸具有酸性 D Na 在 Cl2 中燃烧的生成物含离子键 NaCl 固体可导电 31. 准确移取 20.00mL 某待测 HCl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0.1000mol·L-1NaOH 溶液滴定,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 NaOH 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 NaOH 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 pH 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3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 CH3COOH 溶液点在水湿润的 pH 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 pH B.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 2~3 次 C.用装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 D.用装置乙加热分解 NaHCO3 固体 33.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备 A l ( O H ) 3 悬浊液:向 1mol·L-1AlCl3 溶液中加过量的 6mol·L-1NaOH 溶液 B.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饱和碳酸钠 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Fe3+: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 KSCN 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探究催化剂对 H2O2 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 2ml5%H2O2 和 1ml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2mL5%H2O2 和 1mLFeCl3 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 现象 二、填空题 34. 某化学活动小组按下图所示流程由粗氧化铜样品(含少量氧化亚铁及不溶于酸的杂质)制取 无水硫酸铜
加过量 粗氧稀硫酸广沉淀山 沉淀Ⅱ 化铜 X「溶液B调节溶液pH到40 加入适量Cu(OH)2 溶液C 无水硫酸铜一硫酸铜晶体 已知Fe3+、Cu2+、Fe2+三种离子在水溶液中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图所示: Fe(oh) Cu(ohi) Fe(oH 开始沉淀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沉淀完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下列实验装置不可能用到的是 (填序号)。 (2)溶液A中所含溶质为 物质Ⅹ应选用 (填序号) ①氯水②双氧水③铁粉④高锰酸钾 (3)从溶液C中制取硫酸铜晶体的实验操作为 (4)用“间接碘量法”可以测定溶液A(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杂质)中Cu2+的浓度。过程 第一步:移取10.00mL溶液A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100mL 第二步:取稀释后溶液2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 淀与碘单质。 第三步: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0.05000mol·Lη的NaS2O3标准溶液滴定,前后共 测定三次,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如下表:(已知:h2+2S2O=21 滴定次数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滴定前读数(mL) 0.10 0.36 1.10 滴定后读数(mL) 20.34 2.12 ①CusO4溶液与KI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滴定中,Na2S2O4标准溶液应放在 (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中,滴 定终点的现象是
已知 Fe3+、Cu2+、Fe2+三种离子在水溶液中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 范围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下列实验装置不可能用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溶液 A 中所含溶质为________;物质 X 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 ①氯水 ②双氧水 ③铁粉 ④高锰酸钾 (3)从溶液 C 中制取硫酸铜晶体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间接碘量法”可以测定溶液 A(不含能与 I -发生反应的杂质)中 Cu2+的浓度。过程 如下: 第一步:移取 10.00 mL 溶液 A 于 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 100 mL。 第二步:取稀释后溶液 20.00 mL 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 KI 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 淀与碘单质。 第三步: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 0.050 00 mol·L-1 的 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前后共 测定三次,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 Na2S2O3 标准溶液的体积如下表:(已知:I2+2S2O2- 3 ===2I -+S4O2- 6 ) 滴定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滴定前读数(mL) 0.10 0.36 1.10 滴定后读数(mL) 20.12 20.34 22.12 ①CuSO4 溶液与 KI 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滴定中,Na2S2O4 标准溶液应放在________(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中,滴 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溶液A中c(Cu2) mol-L
③溶液 A 中 c(Cu2+ )=________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