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高2010级联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 1.A.[颤栗(zhdn)宁可(nng)蚶蜉撼树(pi)] 2.C.[铤而走险:因走投无路而采取冒险行为,用于“酒后驾车”程度过重。气宇轩昂:形 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一般用于形容人。蔚然成风:与“热情”搭配不当] 3.A[B项中应在“学杂费”后加“政策”,成分残缺;将“高度”与“充分”位置对调,状语和中 心词搭配不当。C项中“娴熟”与“舞姿”搭配不当:“成为..°的主语应是“金孔雀形 象”,全句结构混乱。D项应该去掉“所] 二.(9分) 5.D[A以偏概全,这样的人应是练过硬功的人,不是所有的人;B曲解原意,“中国功夫的 速度”是用加速度计测出的:C张冠李戴,“发生位移的脑部撞上后脑勺,再猛然回弹撞上 前脑”是老式拳击产生的后果,“骨骼反复受损”是形成硬功的条件,并且“定会”太绝对 了;D原文中说力道为917磅时“对手很可能会出现脑震荡”,只有力道近1千磅时才会出 现严重脑震荡 6C可从“武术中所谓的强者,不见得是指最强壮的人”可看出;AB可从“死拳结合了力 量、速度和致命的知识”这句得出:D可从“常常在对手出招前就能看破他的招式,一击之 下,对手心跳立即停止”这句看出 7D[前后不存在因果联系,原文中没有提到人与动物的对抗;A可根据“在一阵出拳和计算 之后,研究人员看到了最终的赢家,那就是传统的老式拳击”推出:B可以从最后一段 尤其是对“百炼定成钢”这句俗话的认同可以推知:C从死拳“结合了力量、速度和致命的 知识,常常在对手出招前就能看破他的招式,一击之下,对手心跳立即停止”可推知速度 是制胜的手段之一,“高手过招时,手脚稍慢就会枉送性命”因为“中国功夫,被认为是所 有武术的鼻祖”,所以中国功夫的速度也可影响力道,另外也可根据“加速能把质量换转为 力量”的生活常识也可推知] 三.(9分) 8.B.[应为“去”,“到…去] 9.D语气词A承接关系连词/表修饰;B。代词,诸儒/语气副词,一定;C介词,引出动作 对象,向/介词,按照] 0.C[“朝廷还无暇考虑复兴儒学的事情”有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他借助(鲁国己有)的历史记录撰写《春秋》,把它当做王法,其文辞精约深隐 而寓意丰富博大,后代求学的人很多都学习传录它。(“因”1分;“史记”1分;“学者”1
1 新都区高 2010 级联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第 I 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 1. A.[颤.栗(zhàn)宁.可(nìng)蚍.蜉撼树(pí)] 2.C.[铤而走险:因走投无路而采取冒险行为,用于“酒后驾车”程度过重。气宇轩昂:形 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一般用于形容人。蔚然成风:与“热情”搭配不当] 3.A.[B 项中应在“学杂费”后加“政策”,成分残缺;将“高度”与“充分”位置对调,状语和中 心词搭配不当。C 项中“娴熟”与“舞姿”搭配不当;“成为……”的主语应是“金孔雀形 象”,全句结构混乱。D 项应该去掉“所] 4.A 二.(9 分) 5. D.[A 以偏概全,这样的人应是练过硬功的人,不是所有的人;B 曲解原意,“中国功夫的 速度”是用加速度计测出的;C 张冠李戴,“发生位移的脑部撞上后脑勺,再猛然回弹撞上 前脑”是老式拳击产生的后果,“骨骼反复受损”是形成硬功的条件,并且“定会”太绝对 了;D 原文中说力道为 917 磅时“对手很可能会出现脑震荡”,只有力道近 1 千磅时才会出 现严重脑震荡] 6.C.[可从“武术中所谓的强者,不见得是指最强壮的人”可看出;AB 可从“死拳结合了力 量、速度和致命的知识”这句得出;D 可从“常常在对手出招前就能看破他的招式,一击之 下,对手心跳立即停止”这句看出] 7.D.[前后不存在因果联系,原文中没有提到人与动物的对抗;A 可根据“在一阵出拳和计算 之后,研究人员看到了最终的赢家,那就是传统的老式拳击”推出;B 可以从最后一段, 尤其是对“百炼定成钢”这句俗话的认同可以推知;C 从死拳“结合了力量、速度和致命的 知识,常常在对手出招前就能看破他的招式,一击之下,对手心跳立即停止”可推知 速度 是制胜的手段之一,“高手过招时,手脚稍慢就会枉送性命”;因为“中国功夫,被认为是所 有武术的鼻祖”,所以中国功夫的速度也可影响力道,另外也可根据“加速能把质量换转为 力量”的生活常识也可推知] 三.(9 分) 8. B.[应为“去”,“到……去”] 9. D 语气词[A.承接关系连词/表修饰;B。代词,诸儒/语气副词,一定;C.介词,引出动作 对象,向/介词,按照] 10. C[“朝廷还无暇考虑复兴儒学的事情”有误]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于是他借助(鲁国已有)的历史记录撰写《春秋》,把它当做王法,其文辞精约深隐 而寓意丰富博大,后代求学的人很多都学习传录它。(“因”1 分;“史记”1 分;“学者”1
分:“微”1分;语意通顺1分) (2)可是那些儒家的达官贵人们却背负着孔子遗留下来的礼器,前去归顺称臣,这是什么 原因呢?是因为秦朝焚毁了他们的书籍学业,胸中积满对秦朝的怨愤,要通过陈王把怒气发 泄出来。(“委质”,1分,“质”谓形质,即身体,“委质”谓屈膝而委体于地,也就是 归顺的意思:“积怨”1分:“发愤”1分:“于陈王”句式倒装,翻译提前,1分;语意通顺 1分) 12.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1)《鹧鸪天》上阕先写自己重归故地,物是而人非,“为何不能同归”的感叹表达出作者悲 从中来又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又以“梧桐半死”和“鸳鸯失伴”“为喻。将自己丧偶之痛和老 来孤独之境表现得分外悲凉(由重归故居的感受切入,“比”的手法的运用,能结合词意阐述 清楚即可) (2)苏词通过梦境来写人,描绘出妻子对镜梳妆、见到久别的丈夫喜极而泣的情景,表现 了夫妻间生死不渝的恩爱之情。贺词通过细节来写人,追忆妻子深夜为自己补衣的情景,表 现了贫贱夫妻患难与共之情。 13.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①一夜飞度镜湖月送我至剡溪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③亦足以畅叙 幽情 (2)①羁鸟恋旧林②但见悲鸟号古木③渚清沙白鸟飞回④李密⑤乌鸟私情 五、(22分) 14.(6分) (1)表面上,高速路将城市与乡村连为一体,农村为城市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的支撑,却 得不到城市更多的技术与资本的输入。于是,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把农村越甩 越远,乡村处于弱势地位,乡村向城市源源不断地输出资源,换来的只是城市的繁荣和自己 的落后。(回答时,注意联系第二段内容和现实生活) (2)中国是农业大国,正是那些在土地上肼手胝足的农夫创造了无比辉煌的农耕文明。作 者这样说,既是肯定他们的历史地位,也是表达对他们由衷的敬意,同时,也强调出对农村、 农业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5.(5分) 作者在淮阳土地上见到了大片农田和生长茂盛的庄稼,在车窗上描画一个个汉字(即“语 言”的含义),进而联想到农民、农业与大地,然后联系到农耕文明被挤压的现状,因而产 生忧思,以此为话题,引起人们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的重视(即“大地”的含义)。(3分) 文题为“大地的语言”,也是采用一种拟人的手法,意思是大地在无声的说话,提醒人们中 国的土地上不应该遍布工厂,中国必须重视土地,重视农耕。(2分) 16.(6分) 【答案提示】大量使用比拟、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用词简洁、 典雅,富于表现力:长短句交错使用,各得其宜,各尽其妙。(修辞、语言各三分。只答术 语各1分,联系原文举例分析各2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17.文中反复出现“心安”一词,作者在强调什么?当今,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全球 化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作者的观点是否有点不合时宜?联系文章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案】意在强调无论城市怎么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民以食为天,有粮则 稳,无粮则乱。作者没有否定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全球化,他是在善意地提醒人们要 冷静地看待农业,土地、庄稼,永远是人类最宝贵、最值得信赖的资源。本文体现了作者的 忧患意识和理性思维。 2
2 分;“微”1 分;语意通顺 1 分) (2)可是那些儒家的达官贵人们却背负着孔子遗留下来的礼器,前去归顺称臣,这是什么 原因呢?是因为秦朝焚毁了他们的书籍学业,胸中积满对秦朝的怨愤,要通过陈王把怒气发 泄出来。(“委质”,1 分,“质”谓形质,即身体,“委质”谓屈膝而委体于地,也就是 归顺的意思;“积怨”1 分;“发愤”1 分;“于陈王”句式倒装,翻译提前,1 分;语意通顺 1 分) 12.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1)《鹧鸪天》上阕先写自己重归故地,物是而人非,“为何不能同归”的感叹表达出作者悲 从中来又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又以“梧桐半死”和“鸳鸯失伴”“为喻。将自己丧偶之痛和老 来孤独之境表现得分外悲凉(由重归故居的感受切入,“比”的手法的运用,能结合词意阐述 清楚即可) (2)苏词通过梦境来写人,描绘出妻子对镜梳妆、见到久别的丈夫喜极而泣的情景,表现 了夫妻间生死不渝的恩爱之情。贺词通过细节来写人,追忆妻子深夜为自己补衣的情景,表 现了贫贱夫妻患难与共之情。 13.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①一夜飞度镜湖月 送我至剡溪 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③亦足以畅叙 幽情 (2)①羁鸟恋旧林 ②但见悲鸟号古木 ③渚清沙白鸟飞回 ④李密 ⑤乌鸟私情 五、(22 分) 14.(6 分) (1)表面上,高速路将城市与乡村连为一体,农村为城市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的支撑,却 得不到城市更多的技术与资本的输入。于是,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把农村越甩 越远,乡村处于弱势地位,乡村向城市源源不断地输出资源,换来的只是城市的繁荣和自己 的落后。(回答时,注意联系第二段内容和现实生活) (2)中国是农业大国,正是那些在土地上胼手胝足的农夫创造了无比辉煌的农耕文明。作 者这样说,既是肯定他们的历史地位,也是表达对他们由衷的敬意,同时,也强调出对农村、 农业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15.(5 分) 作者在淮阳土地上见到了大片农田和生长茂盛的庄稼,在车窗上描画一个个汉字(即“语 言”的含义),进而联想到农民、农业与大地,然后联系到农耕文明被挤压的现状,因而产 生忧思,以此为话题,引起人们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的重视(即“大地”的含义)。(3 分) 文题为“大地的语言”,也是采用一种拟人的手法,意思是大地在无声的说话,提醒人们中 国的土地上不应该遍布工厂,中国必须重视土地,重视农耕。(2 分) 16.(6 分) 【答案提示】大量使用比拟、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用词简洁、 典雅,富于表现力;长短句交错使用,各得其宜,各尽其妙。(修辞、语言各三分。只答术 语各 1 分,联系原文举例分析各 2 分)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 17.文中反复出现“心安”一词,作者在强调什么?当今,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全球 化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作者的观点是否有点不合时宜?联系文章谈谈你的看法。(5 分) 【答 案】意在强调无论城市怎么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民以食为天,有粮则 稳,无粮则乱。作者没有否定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全球化,他是在善意地提醒人们要 冷静地看待农业,土地、庄稼,永远是人类最宝贵、最值得信赖的资源。本文体现了作者的 忧患意识和理性思维
【试题分析】探究时,要结合文章语句,如“中国的土地不可能满布工厂”、“那么多精英却 只热衷传递那个国度华尔街上的声音”。 六、(15分) 18、(4分)参考答案:始于教育,贯于风俗,精于学理,成于制度。(或让传统文化成为人 的情怀,贯穿在风俗中,做精深的学理研究,在制度上创新) 19、(6分)参考答案:各位市民,环保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随着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 “白色污染的治理问题已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3分)作为环保志愿者,我们想调查一下 您对“限塑令”了解多少。(1分)这位问卷不对您个人做任何鉴定与评价,您不必署名。(1 分)谢谢您的合作!(1分) 20、(5分)参考答案 1)正月十五,哪有“一弯金月”?一叶扁舟怎能“灯火辉煌”?明明是晴天,哪来“根 根雨丝”?看似辞藻华美,实则违背常理。(3分)2)它启示我们,语言表达不可脱离生活而盲 目追求空洞、华丽的辞藻。(2分)(大意对,即可得分。) 七、(60分)(评分标准参考高考作文阅卷细则。硬伤扣分包括:缺题目扣2分,字数不够 每50字扣1分,有明显错别字和错误标点的一处扣1分) 附:古文翻译 太史公说:我读国家关于考选学官、兴办教育事业的法令,读到广泛地开辟学官的进身 之路以鼓励士子的规定时,总是放下书册而感叹。唉!周朝开始走下坡路,诗人就创作了 《关雎》这首诗,到幽王、厉王时王室衰微,礼乐制度也就崩坏了。以后诸侯橫行无忌,(天 子形同虛设,)天下大政都由强国作主。孔子哀伤王道废弃邪道盛行,于是就删定编次《诗》 《书》,修订振兴礼乐,他去齐国听见演奏《韶》乐,(被那高雅典丽的意境所陶醉,)三个 月之中,食肉不辨肉味。他从卫国返回鲁国后,就使鲁国的音乐回到了正确的方向,《雅》 和《颂》各自得到了适当的位置。而当时的世道混乱不堪,没有谁肯任用孔子,所以他依据 历史记载而作了一部《春秋》,以担当代替古代圣王之法。这部书语辞精微,意旨博大,后 世的学者多有传抄。 孔子去世以后,他的那些被后人称为“七十子”的学生们就分散各地,游说诸侯,成就 大的当上了诸侯的师傅卿相,成就小的也能做士大夫的老师、朋友。也有人隐居起来,不显 露自己。像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类,都是子夏等人的学生,而当上了王者之师。 当时的诸侯只有魏文侯最为好学。后来尊重学者的冈气逐渐袞败,一直到秦始皇的时代,天 下分为战国,以武力相争,儒家的学术被扔在一边,然而在齐鲁地方,学者们仍不废弃儒家
3 【试题分析】探究时,要结合文章语句,如“中国的土地不可能满布工厂”、“那么多精英却 只热衷传递那个国度华尔街上的声音”。 六、(15 分) 18、(4 分)参考答案:始于教育,贯于风俗,精于学理,成于制度。(或让传统文化成为人 的情怀,贯穿在风俗中,做精深的学理研究,在制度上创新) 19、(6 分)参考答案:各位市民,环保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随着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 “白色污染的治理问题已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3 分)作为环保志愿者,我们想调查一下 您对“限塑令”了解多少。(1 分)这位问卷不对您个人做任何鉴定与评价,您不必署名。(1 分)谢谢您的合作!(1 分) 20、(5 分)参考答案: (1)正月十五,哪有“一弯金月”?一叶扁舟怎能“灯火辉煌”?明明是晴天,哪来“根 根雨丝”?看似辞藻华美,实则违背常理。(3 分)(2)它启示我们,语言表达不可脱离生活而盲 目追求空洞、华丽的辞藻。(2 分)(大意对,即可得分。) 七、(60 分)(评分标准参考高考作文阅卷细则。硬伤扣分包括:缺题目扣 2 分,字数不够 每 50 字扣 1 分,有明显错别字和错误标点的一处扣 1 分) 附:古文翻译 太史公说:我读国家关于考选学官、兴办教育事业的法令,读到广泛地开辟学官的进身 之路以鼓励士子的规定时,总是放下书册而感叹。唉!周朝一开始走下坡路,诗人就创作了 《关雎》这首诗,到幽王、厉王时王室衰微,礼乐制度也就崩坏了。以后诸侯横行无忌,(天 子形同虚设,)天下大政都由强国作主。孔子哀伤王道废弃邪道盛行,于是就删定编次《诗》 《书》,修订振兴礼乐,他去齐国听见演奏《韶》乐,(被那高雅典丽的意境所陶醉,)三个 月之中,食肉不辨肉味。他从卫国返回鲁国后,就使鲁国的音乐回到了正确的方向,《雅》 和《颂》各自得到了适当的位置。而当时的世道混乱不堪,没有谁肯任用孔子,所以他依据 历史记载而作了一部《春秋》,以担当代替古代圣王之法。这部书语辞精微,意旨博大,后 世的学者多有传抄。 孔子去世以后,他的那些被后人称为“七十子”的学生们就分散各地,游说诸侯,成就 大的当上了诸侯的师傅卿相,成就小的也能做士大夫的老师、朋友。也有人隐居起来,不显 露自己。像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类,都是子夏等人的学生,而当上了王者之师。 当时的诸侯只有魏文侯最为好学。后来尊重学者的风气逐渐衰败,一直到秦始皇的时代,天 下分为战国,以武力相争,儒家的学术被扔在一边,然而在齐鲁地方,学者们仍不废弃儒家
学说。齐国在威王、宣王统治时期,孟子、荀卿这样的儒家大师,都遵奉孔子的学说而又有 所发挥润色,他们都凭借自己的学识扬名当世,取得尊荣的地位。 等到秦朝末年,焚烧《诗》《书》,活埋儒生术士,儒家的六部经典从此就残缺了。陈涉 本是—个平民百姓,率领一批因罪被罚去防守边境的乌合之众,不过十来天个把月的时间就 据有楚地而称王,不到半年又终于败亡。他的出身、事迹都微不足道,可是那些儒家的缙绅 先生们却背负着孔子遗留下来的礼器,前去归顺称臣,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秦朝焚毁了 他们,书籍学业,胸中积满对秦朝的怨愤,要通过陈王把怒气发泄岀来。 到高皇帝消灭了项羽,发兵围困鲁地,鲁地的儒生们尚且还在讲习讽诵儒家经典,演习 礼乐,音乐歌唱的声音不绝于耳,这难道不是圣人遗留的教化,爱好礼乐之邦吗?齐鲁一带 的土人对于古代典章文献之学的爱好,自古以来就存在了,这是那里人们的天性。汉朝兴起 得了天下,然后儒生们才能研究他们的经典,请求演习大射、乡饮等礼仪。但当时还有征战 之事,需要用武力去平定天下,所以也来不及顾及兴办学校的事。孝惠帝和吕太后时期,朝 廷的公卿都是武将出身的功臣。孝文帝时,征召任用了相当多的文学之士,但孝文帝原本所 欣赏的还是法家刑名之学。到了孝景帝,就不再任用儒者,而那时窦太后又喜爱道家黄老的 那一套学术,所以那些博士官只是摆在那个位置上等待皇上顾问,没有能进身受重用的。 到当今皇上即位后,赵绾、王臧这些人深明儒学,而皇上对儒学也很向往,于是就招纳 任用方正、贤良、文学之士。等到窦太后去世以后,武安侯田蚧任丞相,废斥道家黄老法家 刑名等各种学派的学说,请来了通晓文献经典的儒生几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一经起家, 从平民做到天子的三公,被封为平津侯。天下的学子也就随风一边倒,全都归向儒家了
4 学说。齐国在威王、宣王统治时期,孟子、荀卿这样的儒家大师,都遵奉孔子的学说而又有 所发挥润色,他们都凭借自己的学识扬名当世,取得尊荣的地位。 等到秦朝末年,焚烧《诗》《书》,活埋儒生术士,儒家的六部经典从此就残缺了。陈涉 本是一个平民百姓,率领一批因罪被罚去防守边境的乌合之众,不过十来天个把月的时间就 据有楚地而称王,不到半年又终于败亡。他的出身、事迹都微不足道,可是那些儒家的缙绅 先生们却背负着孔子遗留下来的礼器,前去归顺称臣,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秦朝焚毁了 他们,书籍学业,胸中积满对秦朝的怨愤,要通过陈王把怒气发泄出来。 到高皇帝消灭了项羽,发兵围困鲁地,鲁地的儒生们尚且还在讲习讽诵儒家经典,演习 礼乐,音乐歌唱的声音不绝于耳,这难道不是圣人遗留的教化,爱好礼乐之邦吗?齐鲁一带 的士人对于古代典章文献之学的爱好,自古以来就存在了,这是那里人们的天性。汉朝兴起 得了天下,然后儒生们才能研究他们的经典,请求演习大射、乡饮等礼仪。但当时还有征战 之事,需要用武力去平定天下,所以也来不及顾及兴办学校的事。孝惠帝和吕太后时期,朝 廷的公卿都是武将出身的功臣。孝文帝时,征召任用了相当多的文学之士,但孝文帝原本所 欣赏的还是法家刑名之学。到了孝景帝,就不再任用儒者,而那时窦太后又喜爱道家黄老的 那一套学术,所以那些博士官只是摆在那个位置上等待皇上顾问,没有能进身受重用的。 到当今皇上即位后,赵绾、王臧这些人深明儒学,而皇上对儒学也很向往,于是就招纳 任用方正、贤良、文学之士。等到窦太后去世以后,武安侯田蚡任丞相,废斥道家黄老法家 刑名等各种学派的学说,请来了通晓文献经典的儒生几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一经起家, 从平民做到天子的三公,被封为平津侯。天下的学子也就随风一边倒,全都归向儒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