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 高三语文 2018.11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 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宬成。选题用2B铝笔填涂,主观答案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 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律无效考试结朿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高科技带来的种种生态问题,人类终于有所 ▲。人们开始认识到:科技越发达,越要重视培养高情商,越要重视人性化,越 要大力提倡人文精神……这些理念与中国传统科学精神有着高度的内在▲尤其与 道家自然主义的科学精神 A.领悟吻合并驾齐驱B.觉悟契合并行不悖 C.觉悟契合并驾齐驱D.领悟吻合并行不悖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就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看 ①为伦理学的研究提供必要条件 ②伦理学主要从道德品质上考察人的心理现象 ③心理学则揭示人的行为动机和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本质 ④对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一定帮助 ⑤伦理学和心理学都研究人的行为动机 A.⑤③④②①B.②①③④⑤C.③①②④⑤D.⑤②④③① 3.下列各诗句中,“霜”字的含义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 C.西风吹老梧桐树,仍送新霜两鬓来。 D.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4.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 合称,是经过孔子整理的六部先秦古籍。) B.孤舟此日轻为别,尺素何时远见存?(尺素:古代通常用长一尺的绢帛书写文章,故 称这种短笺为尺素,也借指书信。) C.江令白头归故国,多情合赋黍离篇。(黍离:黍,一种农作物:离,繁茂的样子。黍 离多描绘草木茂盛的景象,抒发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1/11
1 / 11 扬州市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 高 三 语 文 2018.11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试卷共 6 页;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 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用 2B 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 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3 分) 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高科技带来的种种生态问题,人类终于有所 ▲ 。人们开始认识到:科技越发达,越要重视培养高情商,越要重视人性化,越 要大力提倡人文精神……这些理念与中国传统科学精神有着高度的内在 ▲ ,尤其与 道家自然主义的科学精神 ▲ 。 A.领悟 吻合 并驾齐驱 B.觉悟 契合 并行不悖 C.觉悟 契合 并驾齐驱 D.领悟 吻合 并行不悖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3 分) 就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看, ▲ , ▲ , ▲ ; ▲ , ▲ 。 ①为伦理学的研究提供必要条件 ②伦理学主要从道德品质上考察人的心理现象 ③心理学则揭示人的行为动机和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本质 ④对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一定帮助 ⑤伦理学和心理学都研究人的行为动机 A.⑤③④②① B.②①③④⑤ C.③①②④⑤ D.⑤②④③① 3.下列各诗句中,“霜”字的含义与其它三项不相同 ...的一项是(3 分)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 C.西风吹老梧桐树,仍送新霜两鬓来。 D.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4.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读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 合称,是经过孔子整理的六部先秦古籍。) B.孤舟此日轻为别,尺素..何时远见存?(尺素:古代通常用长一尺的绢帛书写文章,故 称这种短笺为尺素,也借指书信。) C.江令白头归故国,多情合赋黍离..篇。(黍离:黍,一种农作物;离,繁茂的样子。黍 离多描绘草木茂盛的景象,抒发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D.一日京华定交契,十年太学论诗书。(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始设 于汉武帝时。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子监。) 5.下列选项中,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往往不辨真假拒绝思考 B.人们往往更愿意去相信谎言 C.人们往往喜欢随大流少主见。 D.人们往往更喜欢听动听的话 、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放翁家训(节选) 吾生平未尝害人。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 以为怨,谨避之,可也。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 己者自少。吾虽悔己不可追,以吾为戒,可也 祸有不可避者,避之得祸弥甚。既不能隐而仕,小则谴斥大则死,自是其分,若苟逃谴 斥而奉承上官,则奉承之祸不止失官,苟逃死而丧失臣节,则失节之祸不止丧身。人自有懦 而不能蹈祸难者,固不可强。惟当躬耕,绝仕进,则去祸自远 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 不能无老妪态。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 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矣。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必当不以为是, 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 吾少年交游,多海内名辈,今多已零落。后来佳士,不以衰钝见鄙,往往相从,虽未识 面而无定交者亦众,恨无由遍识之耳。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今 既屏居不出,遂不复有邂逅之期,吾于世间万事,悉不贮怀,独此未能无遗恨耳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柬,令熟读 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 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 中:造谣中伤 B.杜门穷经,不应举 杜:堵塞 C.不以衰钝见鄙 鄙:轻视 D.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游:交往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伤害过自己的人,陆游认为大多情有可原,不必去怨恨,但要注意避开这类人, 不再与之交往 B.人的天性中都有懦弱的一面,面对灾祸时便不能以强者姿态同命运抗争。于是,厮守 田园成为唯一选择 C.面对日益败坏的世风,陆游反复叮嘱子孙以务农为上策,即使不得不踏入仕途,也要 不慕荣华,不失臣节
2 / 11 D.一日京华定交契,十年太学..论诗书。(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始设 于汉武帝时。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子监。) 5.下列选项中,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 ...的一项是(3 分) A.人们往往不辨真假拒绝思考。 B.人们往往更愿意去相信谎言。 C.人们往往喜欢随大流少主见。 D.人们往往更喜欢听动听的话。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放翁家训(节选) 陆游 吾生平未尝害人。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 以为怨,谨避之,可也。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 己者自少。吾虽悔己不可追,以吾为戒,可也。 祸有不可避者,避之得祸弥甚。既不能隐而仕,小则谴斥大则死,自是其分,若苟逃谴 斥而奉承上官,则奉承之祸不止失官,苟逃死而丧失臣节,则失节之祸不止丧身。人自有懦 而不能蹈祸难者,固不可强。惟当躬耕,绝仕进,则去祸自远。 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 不能无老妪态。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 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矣。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必当不以为是, 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 吾少年交游,多海内名辈,今多已零落。后来佳士,不以衰钝见鄙.,往往相从,虽未识 面而无定交者亦众,恨无由遍识之耳。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隔。今 既屏居不出,遂不复有邂逅之期,吾于世间万事,悉不贮怀,独此未能无遗恨耳。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 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 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 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 中:造谣中伤 B. 杜.门穷经,不应举 杜:堵塞 C. 不以衰钝见鄙. 鄙:轻视 D. 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游:交往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 对于伤害过自己的人,陆游认为大多情有可原,不必去怨恨,但要注意避开这类人, 不再与之交往。 B. 人的天性中都有懦弱的一面,面对灾祸时便不能以强者姿态同命运抗争。于是,厮守 田园成为唯一选择。 C. 面对日益败坏的世风,陆游反复叮嘱子孙以务农为上策,即使不得不踏入仕途,也要 不慕荣华,不失臣节
D.才气过人的年轻人最容易变坏。作父兄的一定要勤加检査约束,督促其读圣贤之书, 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行。 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4分) (2)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隔。(4分) 9.陆游是从哪几个方面训诫子孙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白田°马上闻莺 李白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 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注】①白田:古地名,位于今扬州境内。②繅缫(sao)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10.赏析首联的写景特色。(5分) 1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蟪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 (2)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3)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5)座中泣下谁最多, (白居易《琵琶行》)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元 沈从文 ①玉家菜园出白莱,因为种子特别,本地任何种莱人所种的都没有那种大卷心。这原因 从姓上可以明白,玉姓原本是旗人,莱是当年从北京带来的莱。玉太太和她的儿子靠卖莱过 日子,从此玉家莱园在本县成为人人皆知的地方了。莱园二十亩地,除了白莱还种了不少其 他蔬莱,使本城人一年任何时节都可得到极妤的蔬菜。玉太太还把臼莱制成各样干莱,根 叶、心各用不同方法制作成各种不同味道。也便因此,收入数目不小。十年来,因祸得福 渐渐成为小康之家了。本地新兴绅士阶级,因切齿过去旗人的行为,极看不起旗人,如今又 是卖莱,很少同这家来往,但这人家却依然受人相当尊敬, ②夏日薄暮,玉太太拿把宫扇,在莱园外小溪边站立纳凉。儿子侍立在身边。两人常常 3/11
3 / 11 D. 才气过人的年轻人最容易变坏。作父兄的一定要勤加检查约束,督促其读圣贤之书, 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行。 8.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4 分) (2)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隔。(4 分) 9. 陆游是从哪几个方面训诫子孙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0-11 题。 白田①马上闻莺 李白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②。 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注】①白田:古地名,位于今扬州境内。②缫(sāo)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10.赏析首联的写景特色。(5 分) 1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 ,蟪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 ⑵ 各抱地势, ▲ 。 (杜牧《阿房宫赋》) ⑶ 酾酒临江, ▲ ,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 ⑷ ▲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⑸ 座中泣下谁最多, ▲ 。 (白居易《琵琶行》) ⑹ ▲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⑺ ▲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⑻ 博学而笃志, ▲ ,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16 题。 菜 园 沈从文 ①玉家菜园出白菜,因为种子特别,本地任何种菜人所种的都没有那种大卷心。这原因 从姓上可以明白,玉姓原本是旗人,菜是当年从北京带来的菜。玉太太和她的儿子靠卖菜过 日子,从此玉家菜园在本县成为人人皆知的地方了。菜园二十亩地,除了白菜还种了不少其 他蔬菜,使本城人一年任何时节都可得到极好的蔬菜。玉太太还把白菜制成各样干菜,根、 叶、心各用不同方法制作成各种不同味道。也便因此,收入数目不小。十年来,因祸得福, 渐渐成为小康之家了。本地新兴绅士阶级,因切齿过去旗人的行为,极看不起旗人,如今又 是卖菜,很少同这家来往,但这人家却依然受人相当尊敬。 ②夏日薄暮,玉太太拿把宫扇,在菜园外小溪边站立纳凉。儿子侍立在身边。两人常常
沉默着半天不说话,听柳上晩蝉拖长了声音飞去,或者听溪水声音。做母亲的想着古人的诗 歌,可想不起谁曾写下形容晩夭如落霞孤骛一类好诗句。又总觉得有人写过这样恰如其境的 好诗。 ③儿子二十二岁生日那天,做母亲的备了酒席,到晩来两人对坐饮酒。窗外就是莱园, 时正十二月,大雪刚过,园中一片白。已经摘下还未落窖的白莱,全成堆的在园中,白雪盖 满,正像一座座大坟 ④“你今天满二十二岁,不单是天下变得不同,就是我们家中,也变得真可怕。我今年 五十,人也老了。总算把你教养成人,玉家不至于绝了香火。你爹若在世,就太好了。” ⑤听说“母亲也老了”这类话的少琛,不知如何,忽想起一件心事来了。他蓄了许久的 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他说他想去北京 ⑥北京方面他有一个舅父,听说在旗章胡同开铺子,生意不恶。 ⑦听说儿子要到北京去,做母亲的似乎稍稍吃了一惊。这惊讶是儿子料得到的,正因为 不愿意使母亲惊讶,所以直到最近才说出来。然而她也挂念着那胞兄的。 ⑧“你去看看你三舅,还是做别的事?” ⑨“我想读点书。” ⑩“我们这人家还读什么书?世界天天变,我真怕。” ①“我去三个月又回来,也说不定。” ⑩“要去,我不妨碍你。你希望走走就走走,只是书,不读也不什么要紧。像我们这种 人,知识多,也是灾难!” ⑩这妇人这样慨乎其言的说后,问他预备过年再去还是到北京过年。儿子说赶考试,还 是年前走好,且趁路上清静,也极难得。 ⑩时间过了三年。玉家菜园还是玉家莱园。地方一切新的变故甚多,随同革命,北伐 于是许多青壮年死到野外 于是北京改成了北平。 ⑩当母亲接到了儿子的一封信,说本学期终了可以回家来住一月时,欢喜极了 ⑩儿子如期回来了。更出于意外叫人惊喜的,是同时还有一个新媳妇回来。这事情直到 进了家门母亲才知道,做母亲的似乎人年轻了十岁 ⑩因为媳妇特别爱菊花,今年回家,拟定看过菊花,方回北平,所以做母亲的特别令工 人留出一块地种菊花,母亲见一对年轻人,在菊圃边料理菊花,便做着一种无害于事极其合 理的祖母的幻梦。 ⑩⑧儿子同母亲正说北平如何栽培菊花的,忽然县里有人来说,有点事情,请两个年青人 去谈一谈。来人连洗手的暇裕乜没有留给主人,把一对年青人就“请”去了。从此一去,便 不再回家了 ⑩⑨做母亲的当时纵稍稍吃惊,也仍然没有想到此后事情。 ⑩第二天,做母亲的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媳妇,已与三个因其他原故而得着同样灾 难的青年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 做母亲的为这种意外不幸晕去数次,却并没有死去。儿子虽如此死了,办理善后,罚 款,具结,她还有许多事得做。 ②三天后大街上贴了告示,才使她同本城人同时知道儿子原来是共产党。仿佛还亏得衙 门中人因为想到要白莱吃,才把老的留下来,也没有把莱园产业全部充公。这样打量着苦笑 的老年人,不应当就死去,还得经营莱园才行。她于是仍然卖菜,活下来了。 ②玉家菜园或者终有一天会改作玉家花园,因为园中菊花多而且好,有地方绅士和新贵 4/11
4 / 11 沉默着半天不说话,听柳上晚蝉拖长了声音飞去,或者听溪水声音。做母亲的想着古人的诗 歌,可想不起谁曾写下形容晚天如落霞孤鹜一类好诗句。又总觉得有人写过这样恰如其境的 好诗。 ③儿子二十二岁生日那天,做母亲的备了酒席,到晚来两人对坐饮酒。窗外就是菜园, 时正十二月,大雪刚过,园中一片白。已经摘下还未落窖的白菜,全成堆的在园中,白雪盖 满,正像一座座大坟。 ④“你今天满二十二岁,不单是天下变得不同,就是我们家中,也变得真可怕。我今年 五十,人也老了。总算把你教养成人,玉家不至于绝了香火。你爹若在世,就太好了。” ⑤听说“母亲也老了”这类话的少琛,不知如何,忽想起一件心事来了。他蓄了许久的 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他说他想去北京。 ⑥北京方面他有一个舅父,听说在旗章胡同开铺子,生意不恶。 ⑦听说儿子要到北京去,做母亲的似乎稍稍吃了一惊。这惊讶是儿子料得到的,正因为 不愿意使母亲惊讶,所以直到最近才说出来。然而她也挂念着那胞兄的。 ⑧“你去看看你三舅,还是做别的事?” ⑨“我想读点书。” ⑩“我们这人家还读什么书?世界天天变,我真怕。” ⑪“我去三个月又回来,也说不定。” ⑫“要去,我不妨碍你。你希望走走就走走,只是书,不读也不什么要紧。像我们这种 人,知识多,也是灾难!” ⑬这妇人这样慨乎其言的说后,问他预备过年再去还是到北京过年。儿子说赶考试,还 是年前走好,且趁路上清静,也极难得。 ⑭时间过了三年。玉家菜园还是玉家菜园。地方一切新的变故甚多,随同革命,北伐…… 于是许多青壮年死到野外。……于是北京改成了北平。 ⑮当母亲接到了儿子的一封信,说本学期终了可以回家来住一月时,欢喜极了。 ⑯儿子如期回来了。更出于意外叫人惊喜的,是同时还有一个新媳妇回来。这事情直到 进了家门母亲才知道,做母亲的似乎人年轻了十岁。 ⑰因为媳妇特别爱菊花,今年回家,拟定看过菊花,方回北平,所以做母亲的特别令工 人留出一块地种菊花,母亲见一对年轻人,在菊圃边料理菊花,便做着一种无害于事极其合 理的祖母的幻梦。 ⑱儿子同母亲正说北平如何栽培菊花的,忽然县里有人来说,有点事情,请两个年青人 去谈一谈。来人连洗手的暇裕也没有留给主人,把一对年青人就“请”去了。从此一去,便 不再回家了。 ⑲做母亲的当时纵稍稍吃惊,也仍然没有想到此后事情。 ⑳第二天,做母亲的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媳妇,已与三个因其他原故而得着同样灾 难的青年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 ㉑做母亲的为这种意外不幸晕去数次,却并没有死去。儿子虽如此死了,办理善后,罚 款,具结,她还有许多事得做。 ㉒三天后大街上贴了告示,才使她同本城人同时知道儿子原来是共产党。仿佛还亏得衙 门中人因为想到要白菜吃,才把老的留下来,也没有把菜园产业全部充公。这样打量着苦笑 的老年人,不应当就死去,还得经营菜园才行。她于是仍然卖菜,活下来了。 ㉓玉家菜园或者终有一天会改作玉家花园,因为园中菊花多而且好,有地方绅士和新贵
强借作宴客的地方了。 玉家莱园从此简直成了玉家花园。内战不兴,天下太平,到秋天来地方有势力的绅士 在园中宴客,吃的是园中所出产的蔬莱,喝着好酒,同赏菊花。因为赏菊,大家在兴头中必 赋诗,有祝主人有功国家,多福多寿,比之于古人某某典雅切题的好诗,有吟诵玉太太写的 卖莱媼对于旧事加以感叹的妤诗,名士伟人,相聚一堂,人人尽欢而散,扶醉归去。 ⑧玉家菜园改称玉家花园,是主人在儿子死去三年后的事。这妇人沉默寂寞的活了三年。 到儿子生日那一天,天落大雪,想这样活下去日子已够了,春天同秋天不用再来了,把一点 家产全分派给几个工人,忽然用一根丝绦套在颈子上,便缢死了。 九二九年夏 (有删改) 13.分析文中划线句蕴含的情感。(4分) (1)他蓄了许久的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 (2)像我们这种人,知识多,也是灾难! 14.文中第③、四节都写到了下雪,请分别说明其作用。(4分) 15.简要分析玉太太形象特点。(6分) 16.小说结尾交代了玉家菜园已改称玉家花园,为何作者仍以“菜园”为标题?请探究其意 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文学批评一样需要思想创新 岳雯 文学批评大概是最勇于自我革新的文类。一段时间以来,批评家们热衷于谈论“文章之 道”,试图将文学批评从学术阵营拉到文学阵营中来。这固然反映了文学批评对于读者曰渐 减少的焦虑——写得漂亮就是写得好,能争取更多的注意力。这也反映了文学批评超越时间 限制、获得永恒名声的企望 但,“写得漂亮”与“写得好”之间,还是有着不言自明的距离。倘若没有深邃思想, 所有“漂亮”都不过是虛妄。就好像好看的皮囊与有趣的灵魂并不一定永远合体。思想是文 学批评的盐,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也是文学批评赖以舂续下去并诱使一代又一代杰出头 脑投身其中的理由。 那么,思想又是什么呢?思想是对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不断重新定义与发现。身为一个 文学批评家,他必须时刻警觉,同时代文学在技艺上有哪些精进,又有哪些新的开创,这- 风格与传统有怎样的关系,对未来写作又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文学批评家所必有的意识, 也是他必须要在文章和谈话中反复回答的问题。思想还包括认识生活的能力,辨别现实生活 与文学世界的关联与差别的能力以及将知识、情感与智慧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由是,文学批 评摆脱对他人文本的依附地位,获得了与他所评论的对象携手前行的资格,共同在这广袤的 人世间探险,共同探究人类生活新的可能 接下来需要追问的是,思想从何而来?思想需要广博的知识,需要披荆斩棘认识生活的 勇气和能力,也需要理解言词的智慧,特别是,它需要理论视野。一度,艰涩理论让文学批 评的读者望而生畏,于是,一些批评家将理论视为批评的敌人,认为庞杂的中外文艺理论与 当代中国文学“水土不服”,滥用理论使得中国文学成为理论家跑马圈地的训练营。滥用固 然是错误的,但如果完全放弃理论训练、丢掉理论透镜,文学批评可能沦为仅仅抒发个人情 感的读后感。 5/11
5 / 11 强借作宴客的地方了。 ㉔玉家菜园从此简直成了玉家花园。内战不兴,天下太平,到秋天来地方有势力的绅士 在园中宴客,吃的是园中所出产的蔬菜,喝着好酒,同赏菊花。因为赏菊,大家在兴头中必 赋诗,有祝主人有功国家,多福多寿,比之于古人某某典雅切题的好诗,有吟诵玉太太写的 卖菜媪对于旧事加以感叹的好诗,名士伟人,相聚一堂,人人尽欢而散,扶醉归去。 ㉕玉家菜园改称玉家花园,是主人在儿子死去三年后的事。这妇人沉默寂寞的活了三年。 到儿子生日那一天,天落大雪,想这样活下去日子已够了,春天同秋天不用再来了,把一点 家产全分派给几个工人,忽然用一根丝绦套在颈子上,便缢死了。 一九二九年夏 (有删改) 13. 分析文中划线句蕴含的情感。(4 分) (1)他蓄了许久的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 (2)像我们这种人,知识多,也是灾难! 14. 文中第③、㉕节都写到了下雪,请分别说明其作用。(4 分) 15. 简要分析玉太太形象特点。(6 分) 16. 小说结尾交代了玉家菜园已改称玉家花园,为何作者仍以“菜园”为标题?请探究其意 蕴。(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19 题。 文学批评一样需要思想创新 岳 雯 文学批评大概是最勇于自我革新的文类。一段时间以来,批评家们热衷于谈论“文章之 道”,试图将文学批评从学术阵营拉到文学阵营中来。这固然反映了文学批评对于读者日渐 减少的焦虑——写得漂亮就是写得好,能争取更多的注意力。这也反映了文学批评超越时间 限制、获得永恒名声的企望。 但,“写得漂亮”与“写得好”之间,还是有着不言自明的距离。倘若没有深邃思想, 所有“漂亮”都不过是虚妄。就好像好看的皮囊与有趣的灵魂并不一定永远合体。思想是文 学批评的盐,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也是文学批评赖以存续下去并诱使一代又一代杰出头 脑投身其中的理由。 那么,思想又是什么呢?思想是对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不断重新定义与发现。身为一个 文学批评家,他必须时刻警觉,同时代文学在技艺上有哪些精进,又有哪些新的开创,这一 风格与传统有怎样的关系,对未来写作又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文学批评家所必有的意识, 也是他必须要在文章和谈话中反复回答的问题。思想还包括认识生活的能力,辨别现实生活 与文学世界的关联与差别的能力以及将知识、情感与智慧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由是,文学批 评摆脱对他人文本的依附地位,获得了与他所评论的对象携手前行的资格,共同在这广袤的 人世间探险,共同探究人类生活新的可能。 接下来需要追问的是,思想从何而来?思想需要广博的知识,需要披荆斩棘认识生活的 勇气和能力,也需要理解言词的智慧,特别是,它需要理论视野。一度,艰涩理论让文学批 评的读者望而生畏,于是,一些批评家将理论视为批评的敌人,认为庞杂的中外文艺理论与 当代中国文学“水土不服”,滥用理论使得中国文学成为理论家跑马圈地的训练营。滥用固 然是错误的,但如果完全放弃理论训练、丢掉理论透镜,文学批评可能沦为仅仅抒发个人情 感的读后感
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义:批评应该作为写作而存在。这意味着,我们在关注批评最后呈 现的那个成型“作品”同时,还应注意完成这一“作品”的过程。理想中的文学批评家,应 该对阅读怀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热忱。各种各样的书包围着他,他不知疲倦、专心致志地阅读, 并不断为这个世界引入新的意义 美国文学批评家斯坦纳曾无奈地说:“如果能当作家,谁会做批评家?如果能焊接一寸 《卞拉马佐夫兄弟》,谁会对着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复敲打最敏锐的泂见?如罘能塑造《虹》 中迸发的自由生命,谁会跑去议论劳伦斯的心智平衡?…”但同样,如果将“创造”视为 文学批评的内核,那么,文学所允诺给我们的真与美,都将在批评中降临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4月10日,有删改) 17.请简要概括全文的论述层次。(6分) 18.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内涵。(6分) 19.怎样才能成为理想的文学批评家?请综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 标志是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客观符号,标志是标明具体物品与抽象概念(人、礻 会团体等)内在特征的意义记号 不同的标志彰显着不同的价值诉求:有的展示特征,有的呈现文化;有的追求设计的“惊 人”,有的追求内涵的丰厚 标志传递了信息,显扬了精神,体现了社会的变革。 6/11
6 / 11 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义:批评应该作为写作而存在。这意味着,我们在关注批评最后呈 现的那个成型“作品”同时,还应注意完成这一“作品”的过程。理想中的文学批评家,应 该对阅读怀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热忱。各种各样的书包围着他,他不知疲倦、专心致志地阅读, 并不断为这个世界引入新的意义。 美国文学批评家斯坦纳曾无奈地说:“如果能当作家,谁会做批评家?如果能焊接一寸 《卡拉马佐夫兄弟》,谁会对着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复敲打最敏锐的洞见?如果能塑造《虹》 中迸发的自由生命,谁会跑去议论劳伦斯的心智平衡?……”但同样,如果将“创造”视为 文学批评的内核,那么,文学所允诺给我们的真与美,都将在批评中降临。 (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04 月 10 日,有删改) 17. 请简要概括全文的论述层次。(6 分) 18. 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内涵。(6 分) 19. 怎样才能成为理想的文学批评家?请综合全文简要概括。(6 分) 七、作文(70 分) 20.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 标志是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客观符号,标志是标明具体物品与抽象概念(人、社 会团体等)内在特征的意义记号。 不同的标志彰显着不同的价值诉求:有的展示特征,有的呈现文化;有的追求设计的“惊 人”,有的追求内涵的丰厚…… 标志传递了信息,显扬了精神,体现了社会的变革
附加题 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夫自汉、魏、晋、唐而降,杜甫氏之外,诸作者各以所长名家,而不能相兼也。学者誉 此诋彼各师所嗜譬犹行者埋轮一乡而欲观九 盖尝论之:渊明之善旷,而不可以颂朝廷之光;长吉之工奇,而不足以咏丘园之致,皆未得 为全也。故必兼师众长,随事摹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 之弊端矣。 (节选自高启《序》) 2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4处)(4分) 学者誉此诋彼各师所嗜譬犹行者埋轮一乡而欲观九州之大必无至 22.高启与 和 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2分) 2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求学的人怎样才能成为“大方”之家。(4分) 、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通过“跌扇撕扇”“病补孔雀裘”、抄检大观园时怒打王善保家的一记耳 光等情节,塑造了口齿伶俐、聪明灵巧、爽直刚烈的晴雯形象 B.《边城》中,老船夫一生依水而生,在“水”的生活里觅食,养育着翠翠。他不接纳 别人给予自己的多余酬劳,他将别人硬给的渡船小费托人买茶叶和草烟供过渡人享 用 C.《茶馆》中,王淑芬和李三忙着布置桌椅,预备第二天开张。王淑芬梳着时行的圆髻, 而李三却还带着小辫儿。“小辫儿”是满清王朝的遗留,表现了“改良”的不彻底性 D.《老人与海》中,老人多次梦见“狮子”,他想:“为什么如今梦中只剩下狮子? 表现在了老人在孤立无援的环境下,只能更加坚强、勇敢地与困境抗争 E.《欧也妮·葛朗台》中,在欧也妮生日那天,阿道尔夫·德·格拉桑将一个镀了金的 梳妆盒送给了欧也妮,征得父亲同意后,她欣然接受。 25.简答题(10分) (1)(1)《三国演义》“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一回中,曹刘二人对坐 开怀畅饮。文中多次描写天气的变化:“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时正值大 雨将至,雷声大作”;“天雨方住”。请结合情节分析这三处天气描写烘托了刘备怎样的心 理。(6分) (2)《风波》文末写到:“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 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这句话反映 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4分) 7/11
7 / 11 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 21~23 题。(10 分) 夫自汉、魏、晋、唐而降,杜甫氏之外,诸作者各以所长名家,而不能相兼也。学 者 誉 此 诋 彼 各 师 所 嗜 譬 犹 行 者 埋 轮 一 乡 而 欲 观 九 州 之 大 必 无 至 矣。 盖尝论之:渊明之善旷,而不可以颂朝廷之光;长吉之工奇,而不足以咏丘园之致,皆未得 为全也。故必兼师众长,随事摹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 之弊端矣。 (节选自高启《序》) 21. 用斜线“/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 4 处)(4 分) 学 者 誉 此 诋 彼 各 师 所 嗜 譬 犹 行 者 埋 轮 一 乡 而 欲 观 九 州 之 大 必 无 至 矣。 22. 高启与 和 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2 分) 23. 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求学的人怎样才能成为“大方”之家。(4 分)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 ...的两项是(5 分)( )( ) A.《红楼梦》通过“跌扇撕扇”“病补孔雀裘”、抄检大观园时怒打王善保家的一记耳 光等情节,塑造了口齿伶俐、聪明灵巧、爽直刚烈的晴雯形象。 B.《边城》中,老船夫一生依水而生,在“水”的生活里觅食,养育着翠翠。他不接纳 别人给予自己的多余酬劳,他将别人硬给的渡船小费托人买茶叶和草烟供过渡人享 用。 C.《茶馆》中,王淑芬和李三忙着布置桌椅,预备第二天开张。王淑芬梳着时行的圆髻, 而李三却还带着小辫儿。“小辫儿”是满清王朝的遗留,表现了“改良”的不彻底性。 D.《老人与海》中,老人多次梦见“狮子”,他想:“为什么如今梦中只剩下狮子?” 表现在了老人在孤立无援的环境下,只能更加坚强、勇敢地与困境抗争。 E.《欧也妮·葛朗台》中,在欧也妮生日那天,阿道尔夫·德·格拉桑将一个镀了金的 梳妆盒送给了欧也妮,征得父亲同意后,她欣然接受。 25. 简答题(10 分) (1)(1)《三国演义》“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一回中,曹刘二人对坐, 开怀畅饮。文中多次描写天气的变化:“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时正值大 雨将至,雷声大作”;“天雨方住”。请结合情节分析这三处天气描写烘托了刘备怎样的心 理。(6 分) (2)《风波》文末写到:“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 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这句话反映 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4 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文化生态的好与坏,最重要的方面,就在于文学艺术的创作者和受众形成的是一个什么 样的互动关系。在好的文化生态下,创作者在审美上有高尚追求,创作的作品能够引导受众 不断提升审美能力,从至美而达于至善;能够引导受众正确解读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能够 引导受众强烈关注社会现实,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心。而这样的受众自然会促使文艺创作 者提供更具审美价值,对历史与现实有更真切深入反映,更具伟大时代精神的具有崇高精神 品格的作品。但在很长一段时期中,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呈现出的并不是这样的面貌。不止 是文化生产者个人,更多的是越来越多的文化生产机构,庸俗地理解市场化,低估受众的文 化鉴赏水平,把公众预设为只要娱乐与刺激、没有高雅精神追求的乌合之众,一味迎合。结 果是把高雅的幽默变成庸俗的搞笑,把庄重的历史变成浅薄的戏说,把丰富的审美活动简化 为感官刺激。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文化生产者和受众之间恶性的互动产生了:习惯了搞笑 的受众会说,我要更多的搞笑;习惯了戏说的受众会说,我还要更多的戏说。习惯了这些低 层次刺激的受众自然会拒绝指向精神深处、情感深处的有追求的作品。这种互动使生产和消 赀者双方都加入一场娱乐狂欢,加上逐利资本的推动,我们的文化生态出现了很大问题。这 样的局面确实到了非扭转不可的地步了。 (节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26.文学艺术创作者应具备哪些素养?请加以概括。(3分) 27.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6分) 28.根据材料概括,如何才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6分) 8/11
8 / 11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文化生态的好与坏,最重要的方面,就在于文学艺术的创作者和受众形成的是一个什么 样的互动关系。在好的文化生态下,创作者在审美上有高尚追求,创作的作品能够引导受众 不断提升审美能力,从至美而达于至善;能够引导受众正确解读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能够 引导受众强烈关注社会现实,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心。而这样的受众自然会促使文艺创作 者提供更具审美价值,对历史与现实有更真切深入反映,更具伟大时代精神的具有崇高精神 品格的作品。但在很长一段时期中,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呈现出的并不是这样的面貌。不止 是文化生产者个人,更多的是越来越多的文化生产机构,庸俗地理解市场化,低估受众的文 化鉴赏水平,把公众预设为只要娱乐与刺激、没有高雅精神追求的乌合之众,一味迎合。结 果是把高雅的幽默变成庸俗的搞笑,把庄重的历史变成浅薄的戏说,把丰富的审美活动简化 为感官刺激。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文化生产者和受众之间恶性的互动产生了:习惯了搞笑 的受众会说,我要更多的搞笑;习惯了戏说的受众会说,我还要更多的戏说。习惯了这些低 层次刺激的受众自然会拒绝指向精神深处、情感深处的有追求的作品。这种互动使生产和消 费者双方都加入一场娱乐狂欢,加上逐利资本的推动,我们的文化生态出现了很大问题。这 样的局面确实到了非扭转不可的地步了。 (节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26.文学艺术创作者应具备哪些素养?请加以概括。(3 分) 27.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6 分) 28.根据材料概括,如何才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6 分)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2018.1l 1.B(领悟:体会,解悟,多用于对文章、话语等的理解。觉悟:醒悟明白,多指人 由迷惑而清醒或思想认识提高。契合:投合,意气相投,符合。吻合:完全符合,与句中“高 度”重复。并行不悖: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并驾齐驱:指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 比喻彼此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地位相当。) (⑤紧承前文,总说二者关系,由⑤可知应先说“伦理学”,再说“心理学”,故② 应在③前:由③“心理学则……”中的“则”也可以看出,②应在③前,可排除A、C 谈伦理学对心理学的作用,故应紧承②之后:①谈心理学对伦理学的作用,故应紧承③之后。) 3.C(C项“霜”比喻白发,其余指自然天气现象。) 4.C(A.《师说》中的“六艺经传”即指“六经”。“六艺”还指礼、乐、射、御、书、 数六种技能。B.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有“鱼传尺素”的典故。C.后人多用“黍离” 形容苍凉荒芜的景象,抒发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之情。姜夔的《扬州慢》中“黍离 之悲”用了该典故。D.《进学解》中有“国子先生晨入太学”的句子 5.D(A项,没有紧扣漫画寓意:B项,没有抓住漫画的重点“动听”二字;C项,脱 离漫画主要内容。) 6.A(中,恰好合上) 7.B(“不能以强者姿态同命运抗争”无中生有。文段中的“不可强”意为“不可强求”。) 8.(1)你们这些人只要能够少犯错误,不与达官显贵过分亲近(或译作“深交”),那 么危害自己的人自然很少。(“过”“厚”“人之害己者”各1分,语句流畅1分,其中定语后 置一定要体现出来。) (2)也有的是在路途中见到一面,心里十分欣赏他,但没有时间慢慢细谈,立刻就分 别了。(每句1分,得分点为“一见”“心赏”“从容”“乖隔”。) 9.待人之道,避祸之策,交游之憾,育才之法。(每点1分,意思接近即可。如语言不 简约,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我一生不曾伤害他人。伤害我的人,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是事出偶然而不了解我,有 的是为了利益,其情状大多可以原谅,没有必要把这些人当作仇人,小心避开他们,就可以 了。假若别人正好指出了我的过错,更应当放下(不要有所不满)。你们这些人只要能够少 犯错误,不与达官显贵过分亲近,那么危害自己的人自然很少。我现在虽然很后悔,但已不 能够追悔,以我为警醒,就行了 有些祸感不可逃避,逃避将会招致更大的祸惑。既然不能退隐而要做官,那么小则受到 斥贲,大则招致死亡,自是难免。如果为了逃避斥责而苟且逢迎上司,那么逢迎上司的祸患 就不仅是丢官。如果为了避免杀身之祸而失去为臣的节操,那么丧失节操的祸患就不仅仅是 自身被杀了。人自然有懦弱的夭性而不能慷慨赴难,(对此)固然不能勉强。只有躬耕务农, 断绝做官(的念头),才可以远离祸患。 如今世风正日渐败坏,令人担忧的不只是一件事,幸好我已年老将死了,即使不会马上 死去,也绝不再出来做官,只是想到子孙后代,不能不像老太婆一样(啰嗦几句)。我家本 是农民,若再务农,是为上策。闭门读书,不应科举考试,不去做官,是为中策。安心做 个小官,不羨慕荣贵显达,是为下策。除此三种情况,就没有别的方法了。你们这些人今天 9/11
9 / 11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2018.11 1.B(领悟:体会,解悟,多用于对文章、话语等的理解。觉悟:醒悟明白,多指人 由迷惑而清醒或思想认识提高。契合:投合,意气相投,符合。吻合:完全符合,与句中“高 度”重复。并行不悖: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并驾齐驱:指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 比喻彼此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地位相当。) 2.D(⑤紧承前文,总说二者关系,由⑤可知应先说“伦理学”,再说“心理学”,故② 应在③前;由③“心理学则……”中的“则”也可以看出,②应在③前,可排除 A、C。④ 谈伦理学对心理学的作用,故应紧承②之后;①谈心理学对伦理学的作用,故应紧承③之后。) 3.C(C 项“霜”比喻白发,其余指自然天气现象。) 4.C(A.《师说》中的“六艺经传”即指“六经”。“六艺”还指礼、乐、射、御、书、 数六种技能。B.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有“鱼传尺素”的典故。C.后人多用“黍离” 形容苍凉荒芜的景象,抒发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之情。姜夔的《扬州慢》中“黍离 之悲”用了该典故。 D.《进学解》中有“国子先生晨入太学”的句子。 5.D(A 项,没有紧扣漫画寓意;B 项,没有抓住漫画的重点“动听”二字;C 项,脱 离漫画主要内容。) 6.A(中,恰好合上) 7.B (“不能以强者姿态同命运抗争”无中生有。文段中的“不可强”意为“不可强求”。) 8.(1)你们这些人只要能够少犯错误,不与达官显贵过分亲近(或译作“深交”),那 么危害自己的人自然很少。(“过”“厚”“人之害己者”各 1 分,语句流畅 1 分,其中定语后 置一定要体现出来。) (2)也有的是在路途中见到一面,心里十分欣赏他,但没有时间慢慢细谈,立刻就分 别了。(每句 1 分,得分点为“一见”“心赏”“从容”“乖隔”。) 9.待人之道,避祸之策,交游之憾,育才之法。(每点 1 分,意思接近即可。如语言不 简约,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我一生不曾伤害他人。伤害我的人,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是事出偶然而不了解我,有 的是为了利益,其情状大多可以原谅,没有必要把这些人当作仇人,小心避开他们,就可以 了。假若别人正好指出了我的过错,更应当放下(不要有所不满)。你们这些人只要能够少 犯错误,不与达官显贵过分亲近,那么危害自己的人自然很少。我现在虽然很后悔,但已不 能够追悔,以我为警醒,就行了。 有些祸患不可逃避,逃避将会招致更大的祸患。既然不能退隐而要做官,那么小则受到 斥责,大则招致死亡,自是难免。如果为了逃避斥责而苟且逢迎上司,那么逢迎上司的祸患 就不仅是丢官。如果为了避免杀身之祸而失去为臣的节操,那么丧失节操的祸患就不仅仅是 自身被杀了。人自然有懦弱的天性而不能慷慨赴难,(对此)固然不能勉强。只有躬耕务农, 断绝做官(的念头),才可以远离祸患。 如今世风正日渐败坏,令人担忧的不只是一件事,幸好我已年老将死了,即使不会马上 死去,也绝不再出来做官,只是想到子孙后代,不能不像老太婆一样(啰嗦几句)。我家本 是农民,若再务农,是为上策。闭门读书,不应科举考试,不去做官,是为中策。安心做一 个小官,不羡慕荣贵显达,是为下策。除此三种情况,就没有别的方法了。你们这些人今天
听到我这些话,内心肯定不以为然,以后再考虑吧。空闲时和兄弟们一起看看,用来自我警 戒,不要对他人说。 我年轻时交往的人,多是各地的名流,如今大多已经作古。后来的有才华的年轻人,不 因为我年老迟钝而轻视我,常常与我相互往来,虽然未曾见过一面而且没有固定交往的人也 很多,遗憾的是没有机会和他们一一结识。也有的是在路途中见到一面,心里十分欣赏他, 但没有时间慢慢细谈,立刻就分别了。如今既然闭门不出,也就不会再有相逢的机会了。我 对世间万事都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唯独对此不能不感到遗憾。 年轻人中才气过人的最容易变坏。如果有这样的孩子,做父母兄长的应当以之为忧,不 可以以之为喜。一定要经常加以检查约柬,令其熟读经典和诸子百家之书,用宽容厚道谦恭 谨慎(的道理〕教育他们,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这样十几年后,(远大的)志 向和(高尚的〕情趣自然就养成了。不这样的话,那些令人忧虑的事情就绝不只是一方面了。 我说的这些,是后人的良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对待,不要留下后悔。 10.选取乡村典型景物黄鹂、紫椹、桑枝等(2分);视听结合,“黄鹂啄紫椹”写视觉, “鸣”写听觉(2分):色彩明丽,富有画面感(1分)。(答其它特色合理亦可。) 11.(1)对白田夏日美好景象的欣喜之情:黄鹂“啄紫椹”,鸣桑枝,美景可喜。(2) 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蚕老”而“客未归”,其情可见。(3)长期漂泊、思乡而不能归、前途 迷茫的悲伤之情:“驱马又前去”,欲归而不能:“空自悲”,直抒其情。(每点2分,答对三 点、言之成理即可,缺少分析酌情扣分。) 12.(1)朝菌不知晦朔(2)钩心斗角(3)横槊赋诗(4)扪参历井仰胁息(5)江 州司马青衫湿(6)雕阑玉砌应犹在(7)羽扇纶巾(8)切问而近思 (1)既有对去北京读书的向往,也有对母亲的不舍和母亲不允许他去北京的担心 (2)身为旗人因战乱命运变迁的感伤,对安稳平定生活的期盼。(每句2分) 14.第一处:①渲染了小说的悲剧氛围(或营造了感伤色彩):②暗示人物悲慘的命运 第二处①暗含对命运无常的感叹:②呼应上文,回味悠长(每点1分) 15.①善于经营,心灵手巧:除了白菜还种了不少其他蔬菜。且能把白菜制成各样干菜, 根、叶、心各用不同方法制作成各种不同味道:②尊重孩子:不阻拦儿子去北京:③有文化 能写诗:④洞察人生:对外界变化和生活很了解。(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6.①菜园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人性、恬淡宁静的理想乡村生活(或田园牧歌生活)的追 求。②菜园改称花园反衬了现实生活的无奈和玉家悲慘的命运。③寄托了作者希望掌控命运, 对美好人情人性的坚守。(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7.首先从认为文学批评写得漂亮就是写得好的现象说起,提出观点:文学批评需要思 想创新:(2分)然后论述文学批评家应具有的深邃思想的内涵及其来源:(2分)最后阐明 文学批评思想创新的价值。(2分) 18.思想如文学批评的盐,不可或缺,缺之无味;(2分)思想如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 能照亮读者的眼睛与心灵:(2分)思想让文学批评富有魅力,能吸引杰出人才投身其中。(2 分) 19.有警觉意识,能发现同时代文学出现的新变化:(2分)有辨识力,能认识生活,融 合知识情感智慧;(2分)有广博的知识和理论视野,热爱阅读,创新思想。 20.(略) 10/11
10 / 11 听到我这些话,内心肯定不以为然,以后再考虑吧。空闲时和兄弟们一起看看,用来自我警 戒,不要对他人说。 我年轻时交往的人,多是各地的名流,如今大多已经作古。后来的有才华的年轻人,不 因为我年老迟钝而轻视我,常常与我相互往来,虽然未曾见过一面而且没有固定交往的人也 很多,遗憾的是没有机会和他们一一结识。也有的是在路途中见到一面,心里十分欣赏他, 但没有时间慢慢细谈,立刻就分别了。如今既然闭门不出,也就不会再有相逢的机会了。我 对世间万事都没有什么放不下的,唯独对此不能不感到遗憾。 年轻人中才气过人的最容易变坏。如果有这样的孩子,做父母兄长的应当以之为忧,不 可以以之为喜。一定要经常加以检查约束,令其熟读经典和诸子百家之书,用宽容厚道谦恭 谨慎(的道理)教育他们,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这样十几年后,(远大的)志 向和(高尚的)情趣自然就养成了。不这样的话,那些令人忧虑的事情就绝不只是一方面了。 我说的这些,是后人的良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对待,不要留下后悔。 10. 选取乡村典型景物黄鹂、紫椹、桑枝等(2 分);视听结合,“黄鹂啄紫椹”写视觉, “鸣”写听觉(2 分);色彩明丽,富有画面感(1 分)。(答其它特色合理亦可。) 11.(1)对白田夏日美好景象的欣喜之情:黄鹂“啄紫椹”,鸣桑枝,美景可喜。(2) 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蚕老”而“客未归”,其情可见。(3)长期漂泊、思乡而不能归、前途 迷茫的悲伤之情:“驱马又前去”,欲归而不能;“空自悲”,直抒其情。(每点 2 分,答对三 点、言之成理即可,缺少分析酌情扣分。) 12.(1)朝菌不知晦朔 (2)钩心斗角 (3)横槊赋诗 (4)扪参历井仰胁息 (5)江 州司马青衫湿 (6)雕阑玉砌应犹在(7)羽扇纶巾(8)切问而近思 13.(1)既有对去北京读书的向往,也有对母亲的不舍和母亲不允许他去北京的担心; (2)身为旗人因战乱命运变迁的感伤,对安稳平定生活的期盼。(每句 2 分) 14.第一处:①渲染了小说的悲剧氛围(或营造了感伤色彩);②暗示人物悲惨的命运; 第二处①暗含对命运无常的感叹;②呼应上文,回味悠长(每点 1 分) 15.①善于经营,心灵手巧:除了白菜还种了不少其他蔬菜。且能把白菜制成各样干菜, 根、叶、心各用不同方法制作成各种不同味道;②尊重孩子:不阻拦儿子去北京;③有文化: 能写诗;④洞察人生:对外界变化和生活很了解。(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16.①菜园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人性、恬淡宁静的理想乡村生活(或田园牧歌生活)的追 求。②菜园改称花园反衬了现实生活的无奈和玉家悲惨的命运。③寄托了作者希望掌控命运, 对美好人情人性的坚守。(每点 2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7.首先从认为文学批评写得漂亮就是写得好的现象说起,提出观点:文学批评需要思 想创新;(2 分)然后论述文学批评家应具有的深邃思想的内涵及其来源;(2 分)最后阐明 文学批评思想创新的价值。(2 分) 18.思想如文学批评的盐,不可或缺,缺之无味;(2 分)思想如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火, 能照亮读者的眼睛与心灵;(2 分)思想让文学批评富有魅力,能吸引杰出人才投身其中。(2 分) 19.有警觉意识,能发现同时代文学出现的新变化;(2 分)有辨识力,能认识生活,融 合知识情感智慧;(2 分)有广博的知识和理论视野,热爱阅读,创新思想。 2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