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情调研 高二语文试卷 2013.3.28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所有试题的答案均请规范地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语言文字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筵(yan)席 江渚(zhu) 鸣鸾(luan) 皎皎(jiao) B.纤(qian)尘 砧(zhen)板南浦(pi) 扁(pian)舟 C.碣(ji白)石 沙汀(ding) 赠(zeng)送浣(huan)女 D.蓟(qi)北 颀(xin)长 胡骑(ji) 胆慑(she)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 )(4分) A.埋没/埋怨 模样/模具 学期/期年 肥胖/心宽体 胖 B.茄子/雪茄 猪圈/圈养 俭省/省亲 纰缪/未雨绸缪 C.绿色/绿林 涤纶/纶巾 炮制/炮火 叶脉/脉脉含情 D.亲戚/亲家 茂盛/盛饭 蹊跷/蹊径 迫害/迫在眉睫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4分) A.一些医学书刊称每天喝八杯八盎司的水对健康很有益,于是此说成了许多人 养身的金科玉律,但《美国肾脏学会期刊》重申:日前无明确证据显示多饮水有 益健康。 B.这个老者生得一副吉人天相:浑身没有多余的肉,精瘦得像一只老鱼鹰,脸 色黑红且很有光泽,短短的花白胡子特别有精神,而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尤其明亮。 C.别看这位教授口若悬河、振振有辞的演讲只有半个小时,讲稿却是以几十年 的学养做根基,在做了大量的社会调研,研究了几十个经典案例后,数易其稿写 成的 D.入冬以来,剧烈降温并没有影响年轻人快乐的情绪,上海衡山路一些酒吧用 新潮的文艺.演出吸引顾客,即使不是周末,这些娱乐场所也天天爆满,一片歌 舞升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4分) A、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造成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压力增 大,产生不良心态,而这势必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 B、面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水利专家建议,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提高 农业用水利用率,加强节水科技成果的研究和推广 C、在王安忆看来,散文的情节和散文的语言一样,都具有“先天”的状态,它 扎根在你的心灵里,长得如何,取决于你的心灵养料的丰厚 D、在福岛核事故处理必将长期化的情况下,如何促使日本政府认识国际协作的 重要性,接受更多国家加入核事故处理的行列,值得人们思考 5.下列关于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滕王阁》一诗是七言律诗,律诗的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诗前还有一序,序末这首凝练、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 B.《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着意写出了 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情调研 高二语文试卷 2013.3.28 考试时间:60 分钟 总分:100 分 注意事项: 所有试题的答案均请规范地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2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4 分) A.筵(yán)席 江渚(zhǔ) 鸣鸾(luán) 皎皎(jiǎo) B.纤(qiàn)尘 砧(zhēn)板 南浦(pǔ) 扁(piān)舟 C.碣(jié)石 沙汀(dīng) 赠(zèng)送 浣(huàn)女 D.蓟(qì)北 颀(xín)长 胡骑(jì) 胆慑(shè)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 )(4 分) A.埋没 /埋怨 模样/模具 学期/期年 肥胖/心宽体 胖 B.茄子 /雪茄 猪圈/圈养 俭省/省亲 纰缪/未雨绸缪 C.绿色/绿林 涤纶/纶巾 炮制/炮火 叶脉/脉脉含情 D.亲戚/亲家 茂盛/盛饭 蹊跷/蹊径 迫害/迫在眉睫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4 分) A.一些医学书刊称每天喝八杯八盎司的水对健康很有益,于是此说成了许多人 养身的金科玉律,但《美国肾脏学会期刊》重申:目前无明确证据显示多饮水有 益健康。 B.这个老者生得一副吉人天相:浑身没有多余的肉,精瘦得像一只老鱼鹰,脸 色黑红且很有光泽,短短的花白胡子特别有精神,而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尤其明亮。 C.别看这位教授口若悬河、振振有辞的演讲只有半个小时,讲稿却是以几十年 的学养做根基,在做了大量的社会调研,研究了几十个经典案例后,数易其稿写 成的。 D.入冬以来,剧烈降温并没有影响年轻人快乐的情绪,上海衡山路一些酒吧用 新潮的文艺.演出吸引顾客,即使不是周末,这些娱乐场所也天天爆满,一片歌 舞升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4 分) A、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造成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压力增 大,产生不良心态,而这势必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 B、面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水利专家建议,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提高 农业用水利用率,加强节水科技成果的研究和推广。 C、在王安忆看来,散文的情节和散文的语言一样,都具有“先天”的状态,它 扎根在你的心灵里,长得如何,取决于你的心灵养料的丰厚。 D、在福岛核事故处理必将长期化的情况下,如何促使日本政府认识国际协作的 重要性,接受更多国家加入核事故处理的行列,值得人们思考。 5.下列关于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 分) A.《滕王阁》一诗是七言律诗,律诗的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诗前还有一序,序末这首凝练、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 B.《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着意写出了 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
C.《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张旭加以发展,使之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 诗的感情旋律是柔婉感人的,内在感情是豪迈超脱的。 D.《燕歌行》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名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士兵, 讽刺和愤恨不恤士兵的将军。诗中用了大量的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大大加 强了讽刺的力量 6.阅读下面的文字,找出人造生命诞生过程的四个关键性词语。(5分) 美国科学家将一种丝状支原体细菌的染色体解码,生成DNA的4个碱基A、G、C 和T,并利用化学方法将碱基拼接成新的DNA。再将人工合成的DMA放入酵母液 中使之聚合,聚合后的人造DNA被植入一个受体细菌中。通过生长,受体细菌分 裂成两个细胞,一个带人造DNA,另一个带天然DNA。接着,利用抗生素杀死带 天然DNA的细胞,筛选出带人造DNA的细胞,这就是人造的新生命。随后,新的 生命不断繁殖,越来越多 、名著阅读检测(6分)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 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 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 背景。 B.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红楼梦》就 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的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 甄家被烧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 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D.林黛玉初到贾府时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是因为当时她父母已 双亡,寄人篱下 E.黛玉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为此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这就是所谓的“金玉良缘”。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 归有光 公讳宪卿,字廉甫。世居苏州昆山之罗巷村,以耕农为业,父始入居县 城。山阴萧御史鸣凤奇其姿貌,曰:“是子他日必贵,吾无事阅其卷矣。”选南 京吏部验封司主事,历迁郎中。吏在司者,莫不怀其恩。江右田土不相悬,而税 入多寡殊绝。巡抚傅都御史议均之。公在粮储道,为法均派折衷,最为简易。 升山东按察司副使,兵备临清。先是虏薄京城,又数声言从井陉口入掠临氵 临清绾漕道,商贾所凑,人情恒惧,公处之宴然。或为公地,欲移任。公曰:“讵 至于此?”境上屯兵数万,调度有方,虏亦竟不至。师尚诏反河南,至五河,兵 败散,独与数骑走莘县,擒获之。在镇三年,商民称其简静。瓯宁李尚书自吏部 罢还,所过颇懈慢。公劳送礼有加,李公甚喜,叹曰:“李君非世人情,吾因以 是识其人。”景王封在汉东,未之国,诏命德安造干府,公董其役。奏水灾,乞 蠲贷。亲行鄂渚云梦间,拊循之
C.《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张旭加以发展,使之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 诗的感情旋律是柔婉感人的,内在感情是豪迈超脱的。 D.《燕歌行》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名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士兵, 讽刺和愤恨不恤士兵的将军。诗中用了大量的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大大加 强了讽刺的力量。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找出人造生命诞生过程的四个关键性词语。(5 分) 美国科学家将一种丝状支原体细菌的染色体解码,生成 DNA 的 4 个碱基 A、G、C 和 T,并利用化学方法将碱基拼接成新的 DNA。再将人工合成的 DNA 放入酵母液 中使之聚合,聚合后的人造 DNA 被植入一个受体细菌中。通过生长,受体细菌分 裂成两个细胞,一个带人造 DNA,另一个带天然 DNA。接着,利用抗生素杀死带 天然 DNA 的细胞,筛选出带人造 DNA 的细胞,这就是人造的新生命。随后,新的 生命不断繁殖,越来越多。 二、名著阅读检测(6 分)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 )( )(6 分) 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 的开展 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 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 背景。 B.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红楼梦》就 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的。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 甄家被烧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 了歌》 ,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D.林黛玉初到贾府时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是因为当时她父母已 双亡,寄人篱下。 E.黛玉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为此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这就是所谓的“金玉良缘”。 三、文言文阅读(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 归有光 公讳宪卿,字廉甫。世居苏州昆山之罗巷村,以耕农为业,父始入居县 城。山阴萧御史鸣凤奇其姿貌,曰:“是子他日必贵,吾无事阅其卷矣。”选南 京吏部验封司主事,历迁郎中。吏在司者,莫不怀其恩。江右田土不相悬,而税 入多寡殊绝。巡抚傅都御史议均之。公在粮储道,为法均派折衷,最为简易。 升山东按察司副使,兵备临清。先是虏薄京城,又数声言从井陉口入掠临清。 临清绾漕道,商贾所凑,人情恇惧,公处之宴然。或为公地,欲移任。公曰:“讵 至于此?”境上屯兵数万,调度有方,虏亦竟不至。师尚诏反河南,至五河,兵 败散,独与数骑走莘县,擒获之。在镇三年,商民称其简静。瓯宁李尚书自吏部 罢还,所过颇懈慢。公劳送礼有加,李公甚喜,叹曰:“李君非世人情,吾因以 是识其人。”景王封在汉东,未之国,诏命德安造王府,公董其役。奏水灾,乞 蠲贷。亲行鄂渚云梦间,拊循之
公仕宦二十余年,未尝一日居家。山东获贼,湖广营造,东南平倭,累有白金文 绮之赐。而提督采运之擢,旨从中下,盖上所自简也。公事母孝谨。每巡行,日 遺人问安。还,辄拜堂下。母茹素,公跽以请者教,不得已,为之进羞膳 在江陵,有所使吏迟至。公问其故,言:“方食市肆中,又无马骑。”故事 台所使吏廪食与马,荆州夺之。公曰:“彼少年,欲立名耳。”竟不复问。所居 官,廉洁不苛。采办银无虑数百万,先时堆积堂中,公绝不使入台门。第贮荆州 府,募召商夷,赏购过当,人皆怀之。故总督三年,地穷边裔,而民夷不惊。以 是为难。 余与公少相知,诸子来请撰述。因就其家得所遗文字,参以所见闻,稍加论次, 上之史馆。谨 状 (选自 归有光《震川先生集》,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临清绾漕道,商贾所凑 凑:会合、聚集 B.亲行鄂渚云梦间,拊循之 拊循:安抚、抚慰 C.盖上所自简也 简:简缩、精简 D.稍加论次,上之史馆 论次:论定编次 9.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李宪卿一身廉洁为政不苛的一组是( )(4 分) ①吏在司者,莫不怀其恩 ②公在粮储道,为法均派 折衷 ③累有白金文绮之赐 ④“彼少年,欲立名 耳。”竟不复问 ⑤公绝不使入台门 ⑥募召商夷,赏购过当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李公祖上世代居住乡村,历以耕种为业,至其父方始迁入县城居住,山阴萧 御史为李公的姿容相貌所惊奇,对他很是赞赏,认定此人日后必定显贵。 B.李公任临清兵备之职时,面对人心惶惧的局势,毫不畏惧,泰然处之,拒绝 了他人所作的调任安排,采取措施积极防御,调度得法,最终俘获了虏帅。 C.李尚书自吏部被罢官还乡,沿途所到之处对他均怠慢无礼,惟李公的态度和 行为与众不同,以礼迎送,倍加热情,李尚书非常高兴,内心赞叹不已 D.作者与李公相互接触并不多,行状应李公儿子之请,就其家所遗留下来的文 字材料,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撰写而成,从中可见李公的为人为官之道。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是虏薄京城,又数声言从井陉口入掠临清。(3分) (2)景王封在汉东,未之国,诏命德安造王府,公董其役。(3分) (3)母茹素,公跽以请者数,不得已,为之进羞膳。(4分)
公仕宦二十余年,未尝一日居家。山东获贼,湖广营造,东南平倭,累有白金文 绮之赐。而提督采运之擢,旨从中下,盖上所自简也。公事母孝谨。每巡行,日 遣人问安。还,辄拜堂下。母茹素,公跽以请者数,不得已,为之进羞膳。 在江陵,有所使吏迟至。公问其故,言:“方食市肆中,又无马骑。”故事, 台所使吏廪食与马,荆州夺之。公曰:“彼少年,欲立名耳。”竟不复问。所居 官,廉洁不苛。采办银无虑数百万,先时堆积堂中,公绝不使入台门。第贮荆州 府,募召商夷,赏购过当,人皆怀之。故总督三年,地穷边裔,而民夷不惊。以 是为难。 余与公少相知,诸子来请撰述。因就其家得所遗文字,参以所见闻,稍加论次, 上之史馆。谨 状。 (选自 归有光《震川先生集》,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临清绾漕道,商贾所凑 凑:会合、聚集 B.亲行鄂渚云梦间,拊循之 拊循:安抚、抚慰 C.盖上所自简也 简:简缩、精简 D.稍加论次,上之史馆 论次:论定编次 9.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李宪卿一身廉洁为政不苛的一组是( )(4 分) ①吏在司者,莫不怀其恩 ②公在粮储道,为法均派 折衷 ③累有白金文绮之赐 ④“彼少年,欲立名 耳。”竟不复问 ⑤公绝不使入台门 ⑥募召商夷,赏购过当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李公祖上世代居住乡村,历以耕种为业,至其父方始迁入县城居住,山阴萧 御史为李公的姿容相貌所惊奇,对他很是赞赏,认定此人日后必定显贵。 B.李公任临清兵备之职时,面对人心惶惧的局势,毫不畏惧,泰然处之,拒绝 了他人所作的调任安排,采取措施积极防御,调度得法,最终俘获了虏帅。 C.李尚书自吏部被罢官还乡,沿途所到之处对他均怠慢无礼,惟李公的态度和 行为与众不同,以礼迎送,倍加热情,李尚书非常高兴,内心赞叹不已。 D.作者与李公相互接触并不多,行状应李公儿子之请,就其家所遗留下来的文 字材料,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撰写而成,从中可见李公的为人为官之道。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先是虏薄京城,又数声言从井陉口入掠临清。(3 分) (2)景王封在汉东,未之国,诏命德安造王府,公董其役。(3 分) (3)母茹素,公跽以请者数,不得已,为之进羞膳。(4 分)
四、古诗文鉴赏(13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3分)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诗题中“山居”、“秋暝”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2)找出诗歌前四句中的意象,并指出这些意象集中表现了“山居”环境怎样 的特点。(3分) (3)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为什么下笔却说是“空山”呢?(4 分) 4)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正常语序是什么?这两句诗主要写人 们的活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16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画栋朝飞南浦云, 物 换星移几度秋。 (2)银烛吐青烟, (3) 天涯共此时 ,月照花林皆似霰。 上白沙看不见。 (5)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 人 (6) 鱼龙潜跃水成文。(7)不知乘月几人 归 (8) ,美人帐下犹歌舞。 孤 城落日斗兵稀 (9) ,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 (10)水落鱼梁浅, (11)爱人者人恒爱 之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汉语文学的新阶级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综论 陈晓明 20l1年夏天,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落下帷幕,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 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五部长 篇小说摘得桂冠 本届茅盾文学奖固然有各种经验可以总结,但我以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评委 们能从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的角度出发来评判作家的成就和作品的文学价值,这就
四、古诗文鉴赏(13 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3 分)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诗题中“山居” 、“秋暝”分别是什么意思?(2 分) (2)找出诗歌前四句中的意象,并指出这些意象集中表现了“山居”环境怎样 的特点。(3 分) (3)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为什么下笔却说是“空山”呢?(4 分) (4)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正常语序是什么?这两句诗主要写人 们的活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 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16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画栋朝飞南浦云, = 。 ,物 换星移几度秋。 (2)银烛吐青烟, 。 (3) , 天涯共此时。 (4) ,月照花林皆似霰。 ,汀 上白沙看不见。 (5)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 人, 。 (6) ,鱼龙潜跃水成文。(7)不知乘月几人 归, 。 (8) ,美人帐下犹歌舞。 ,孤 城落日斗兵稀。 (9) ,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 苦, 。 (10)水落鱼梁浅, 。 (11)爱人者人恒爱 之; 。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6 题。 汉语文学的新阶级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综论 陈晓明 2011 年夏天,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落下帷幕,张炜的《你在高原》、刘醒龙的《天 行者》、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五部长 篇小说摘得桂冠。 本届茅盾文学奖固然有各种经验可以总结,但我以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评委 们能从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的角度出发来评判作家的成就和作品的文学价值,这就
把茅盾文学奖推到一个历史性的高度,也就是为中国文学立标杆,为往圣传精神, 为未来寻道路。我个人以为,这次评选出的五部作品,基本可以担此重任。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为中国长篇小说的思想性不够深厚而困扰,但我们要什么样 的思想性,却并不清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小说的思想性依赖时代精神,90年 代才开始以个体为本位展开思想性探究,直至21世纪,中国作家对历史的反思 和生命体验的感悟,这才开始有个人的坚实性和深刻性。如莫言的《蛙》对生命 存在的透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对农民的自我醒觉意识的描述,张炜的 《你在高原》对50年代人的注视与历史反思,都给人强烈的触动 自白话文学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就深受西方的影响,历经五六十年代受前苏 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在80年代则转向借鉴欧美西方现代主义 的文学经验。但90年代以来,中国长篇小说在思想上和表现方法方面,也到传 统文学中寻求资源。获奖作家们在这方面做得颇为突出。他们的作品已经不再那 么鲜明地看到西方文学的直接痕迹,西方与中国传统,都转化为个人更为内在的 文学经验,更为自然地融会于小说叙事中 80年代的长篇小说,因为时代反思性背景的同一化,以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 规范化,长篇小说的艺术风格其实是颇为整齐接近的。90年代的个人化叙事, 不只是为思想的非同一性建立起开放的语境,同时为表现方法的多样化提供了可 能的空间。仅就这五部获奖作品来看,张炜的主观化的昂扬叙述与毕飞宇的客观 化的冷峻叙述相去甚远;而同是诡异莫测的叙述,《蛙》的多文本策略与《一句 顶一万句》的分岔延异式的叙述大异其趣,但都让人感受到独辟蹊径的高妙。就 是毕飞宇在冷峻中透出的光亮与刘醒龙在苍凉中显现的温馨也是各具韵味。 当然,这五部以及当今汉语长篇小说,无疑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足,例如, 长篇小说的艺术构思和叙述的推动机制问题,如何在更为复杂的思想层面反映现 实和反思历史,如何更真实更深刻地表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等等,依然要面对严峻 的挑战,要做出艰苦的努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届茅奖评奖也为这些不足提供 了集中呈现的平台。 14.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6分) 15.作者认为,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6分) 6.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来看,当今汉语长篇小说取得了哪些成就?请 概括作答。(6分) 参考答案: 1.A(B.纤(xin)尘C.沙汀(ting)D.蓟(j)北 颀(qi) 长) 2.C(A.模样、模具mB.猪圈、圈养 juan D.迫害、迫在眉睫po 3.A(A.金科玉律: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 的守则、信条。B.吉人天相:好人总能得到上天的保佑,多用作遭遇危险或困 难时的安慰语。吉人,有福气的善人。天相,老天的保佑。望文生义。C.振振 有辞: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不合语境。D.歌舞升平:边歌边舞, 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色彩不当。) 4.D(A删去“造成”B搭配不当C不合逻辑) 5.C(张若虚加以发展,诗中的感情旋律是悲慨激荡的,内在感情是平和自然的)
把茅盾文学奖推到一个历史性的高度,也就是为中国文学立标杆,为往圣传精神, 为未来寻道路。我个人以为,这次评选出的五部作品,基本可以担此重任。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为中国长篇小说的思想性不够深厚而困扰,但我们要什么样 的思想性,却并不清晰。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小说的思想性依赖时代精神,90 年 代才开始以个体为本位展开思想性探究,直至 21 世纪,中国作家对历史的反思 和生命体验的感悟,这才开始有个人的坚实性和深刻性。如莫言的《蛙》对生命 存在的透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对农民的自我醒觉意识的描述,张炜的 《你在高原》对 50 年代人的注视与历史反思,都给人强烈的触动。 自白话文学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就深受西方的影响,历经五六十年代受前苏 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在 80 年代则转向借鉴欧美西方现代主义 的文学经验。但 90 年代以来,中国长篇小说在思想上和表现方法方面,也到传 统文学中寻求资源。获奖作家们在这方面做得颇为突出。他们的作品已经不再那 么鲜明地看到西方文学的直接痕迹,西方与中国传统,都转化为个人更为内在的 文学经验,更为自然地融会于小说叙事中。 80 年代的长篇小说,因为时代反思性背景的同一化,以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 规范化,长篇小说的艺术风格其实是颇为整齐接近的。90 年代的个人化叙事, 不只是为思想的非同一性建立起开放的语境,同时为表现方法的多样化提供了可 能的空间。仅就这五部获奖作品来看,张炜的主观化的昂扬叙述与毕飞宇的客观 化的冷峻叙述相去甚远;而同是诡异莫测的叙述,《蛙》的多文本策略与《一句 顶一万句》的分岔延异式的叙述大异其趣,但都让人感受到独辟蹊径的高妙。就 是毕飞宇在冷峻中透出的光亮与刘醒龙在苍凉中显现的温馨也是各具韵味。 当然,这五部以及当今汉语长篇小说,无疑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足,例如, 长篇小说的艺术构思和叙述的推动机制问题,如何在更为复杂的思想层面反映现 实和反思历史,如何更真实更深刻地表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等等,依然要面对严峻 的挑战,要做出艰苦的努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届茅奖评奖也为这些不足提供 了集中呈现的平台。 14.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6 分) 15.作者认为,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6 分) 16.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来看,当今汉语长篇小说取得了哪些成就?请 概括作答。(6 分) 参考答案: 1.A(B.纤(xiān)尘 C. 沙汀(tīng)D. 蓟(jì)北 颀(qí) 长) 2.C(A. 模样、模具 mú B.猪圈、圈养 juàn D. 迫害、迫在眉睫 pò) 3. A(A.金科玉律: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 的守则、信条。B.吉人天相:好人总能得到上天的保佑,多用作遭遇危险或困 难时的安慰语。吉人,有福气的善人。天相,老天的保佑。望文生义。C.振振 有辞: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不合语境。D.歌舞升平:边歌边舞, 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色彩不当。) 4. D (A 删去“造成”B 搭配不当 C 不合逻辑) 5.C(张若虚加以发展,诗中的感情旋律是悲慨激荡的,内在感情是平和自然的)
6.拼接聚合分裂杀死【评分建议】5分。答对1个得2分,2个3分,3个 4分,4个5分。 7.AB(C应是英莲被拐走后甄家被烧毁;D林黛玉进贾府时她父亲还在,并非父 母双亡;E应是贾母让黛玉到荣国府的,是“木石前盟”)答对一个得3分, 两个得6分 8.C(简:选拔、选择) 9.D(①写部下对李公的感激,指向不明朗;②写李公采取的均税措施;③写李 公多次因功而受皇帝赏赐。三句均未表现人物的“廉洁不苛”。④写李公对部下 的“不苛”;⑤写李公的“廉洁”;⑥写李公对商夷的“不苛”) 10.B(最终是敌虏竟然不敢打进来。俘获的是在河南起兵谋反而兵败的师尚诏) 11.(1)在这之前,敌虏逼近京城,并多次扬言要从井陉口进兵掠夺临清 【评分建议】3分。“薄”“入掠”及语意通顺各1分。 (2)景王的封地在汉水以东,还没有到封地,皇帝下诏在德安建造王府,李公 督察那里的工役。【评分建议】3分。“未之国”“董其役”及语意通顺各1分。 (3)母亲吃素食,李公多次跪请她(吃些荤食),没有办法,她因此吃些美 食(美味的食品)。 【评分建议】4分。“茹素”“跽以请”“羞膳” 及语意通顺各1分 12.(1)“山居”:山中的居所 秋暝”:秋天的傍晚。 (2)意象:明月、松树、山石、流水→→静 (3)写“浣女”和“渔舟”的活动是为了反衬山的幽静、空旷;“空山”强调 此处人迹罕至,犹如世外桃源。 (4)正常语序: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表达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 14.答案:首先,交代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五部获奖作品(1分);其次,高度评 价了本届茅盾文学奖的重大意义(2分);再次,从五部获奖作品的思想性和艺 术风格等方面综论当今汉语长篇小说的成就(2分);最后指出当今汉语长篇小 说的不足(1分) 15.答案:以历史性的高度(1分),为中国文学立标杆(1分),为往圣传精 神(1分),为未来寻道路(1分):为当代汉语长篇小说的不足提供了集中呈 现的平台(2分) 16.答案:思想深刻(或“坚实深刻”);融合传统,贯通中西;风格多样, 个性鲜明(或“叙事个人化”)。(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语言要有概括性) (每点2分,意思对皆可,语言要有概括)
6. 拼接 聚合 分裂 杀死【评分建议】5 分。答对 1 个得 2 分,2 个 3 分,3 个 4 分,4 个 5 分。 7.AB(C 应是英莲被拐走后甄家被烧毁;D 林黛玉进贾府时她父亲还在,并非父 母 双亡;E 应是贾母让黛玉到荣国府的,是“木石前盟”) 答对一个得 3 分, 两个得 6 分 8. C(简:选拔、选择) 9. D(①写部下对李公的感激,指向不明朗;②写李公采取的均税措施;③写李 公多次因功而受皇帝赏赐。三句均未表现人物的“廉洁不苛”。④写李公对部下 的“不苛”;⑤写李公的“廉洁”;⑥写李公对商夷的“不苛”) 10. B(最终是敌虏竟然不敢打进来。俘获的是在河南起兵谋反而兵败的师尚诏) 11.(1) 在这之前,敌虏逼近京城,并多次扬言要从井陉口进兵掠夺临清。 【评分建议】3 分。“薄”“入掠”及语意通顺各 1 分。 (2)景王的封地在汉水以东,还没有到封地,皇帝下诏在德安建造王府,李公 督察那里的工役。【评分建议】3 分。“未之国”“董其役”及语意通顺各 1 分。 (3) 母亲吃素食,李公多次跪请她(吃些荤食),没有办法,她因此吃些美 食(美味的食品)。 【评分建议】4 分。“茹素”“跽以请”“羞膳” 及语意通顺各 1 分。 12.(1)“山居”:山中的居所。 “秋暝”:秋天的傍晚。 (2)意象:明月、松树、山石、流水→→静 (3)写“浣女”和“渔舟”的活动是为了反衬山的幽静、空旷;“空山”强调 此处人迹罕至,犹如世外桃源。 (4)正常语序: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表达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 13.略 14. 答案:首先,交代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五部获奖作品(1 分);其次,高度评 价了本届茅盾文学奖的重大意义(2 分);再次,从五部获奖作品的思想性和艺 术风格等方面综论当今汉语长篇小说的成就(2 分);最后指出当今汉语长篇小 说的不足(1 分)。 15. 答案:以历史性的高度(1 分),为中国文学立标杆(1 分),为往圣传精 神(1 分),为未来寻道路(1 分);为当代汉语长篇小说的不足提供了集中呈 现的平台(2 分)。 16. 答案:思想深刻(或 “坚实深刻”);融合传统,贯通中西;风格多样, 个性鲜明(或“叙事个人化”)。(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语言要有概括性)。 (每点 2 分,意思对皆可,语言要有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