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积累与运用(35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读拼音写汉字(5分) 摇曳()安谧()杂沓() xian熟() 迤 2、根据解释写出成语(5分) 1)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多。 2)稍微一放松就会消失。( 3)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 4)比喻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 5)各走各的道路。( 3、按课文内容填空(5分) 1)“巴东三峡”是由( )组成 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2)作者先后三次游览了周庄,第一次觉得它像一幅( )画, 第二次觉得像是(),第三次重点描写了( ),是按 )顺序和( )顺序来写的 3)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它的特点是( )和 4、仿写句子(4分)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积累与运用(35 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读拼音写汉字(5 分) 摇曳( ) 安谧( ) 杂沓( ) xián 熟 ( ) wēi 迤 ( ) 2、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5 分) 1)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多。( ) 2)稍微一放松就会消失。( ) 3)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 ) 4)比喻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 ) 5)各走各的道路。( ) 3、按课文内容填空 (5 分) 1)“巴东三峡”是由( )、( )、( )组成, 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2)作者先后三次游览了周庄,第一次觉得它像一幅 ( )画, 第二次觉得像是 ( ),第三次重点描写了( ),是按 ( )顺序和( )顺序来写的。 3)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它的特点是( )和 ( )。 4、仿写句子(4 分)
1)青海湖的水蓝得多么醉人呀!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 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它蓝似,可比 要蓝 得 2)用“时而.时而.时而.”写一个句子 5、读下面这则故事,然后写出故事给你的启示。(2分) 有个极有远见的美国女企业家突然决定把她存在某银行的钱全部提 走。为什么?因为她在宴会上发现,这家银行总裁的手指甲修得特别 漂亮,而既然一个男银行家肯把极宝贵的时间消耗在此类事情上,就 说明他已经没有多少事业心了!过了不久传来消息,那家银行果然倒 闭了 启示: 6、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①最难得的,是在三峡中绝不容易见到的几十株潇洒的竹子,石崖上 还倒悬着不少的红色紫色的花 ②他们行船的人有一句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1)青海湖的水蓝得多么醉人呀!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 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它蓝似 ,可比 要蓝 得 。 2)用“时而……时而……时而……”写一个句子。 ――――――――――――――――――――――――――――― ―――――――――― 5、读下面这则故事,然后写出故事给你的启示。(2 分) 有个极有远见的美国女企业家突然决定把她存在某银行的钱全部提 走。为什么?因为她在宴会上发现,这家银行总裁的手指甲修得特别 漂亮,而既然一个男银行家肯把极宝贵的时间消耗在此类事情上,就 说明他已经没有多少事业心了!过了不久传来消息,那家银行果然倒 闭了。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4 分) ①最难得的,是在三峡中绝不容易见到的几十株潇洒的竹子,石崖上 还倒悬着不少的红色紫色的花。 ( ) ②他们行船的人有一句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那情形也就可想而知了。 ③从浦口山上发脉,一个墩,一个炮;一个墩,一个炮;一个墩, 个炮,弯弯曲曲,骨里骨碌,一路接着滚了来 ④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于是薄 暮。() 7、诗词填空(10分) 1、源自《〈论语〉六则》,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 2、写出初中语文课本上三句含有写“花”的唐诗。 3、古诗词中,有不少用“杨柳来表达思念惜别的情感,请你写出一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一个比喻手法写雪景名句。这句诗: 5、陶渊明《饮酒》诗中有一千古名句表达诗人悠闲的情致后来元代 马致远取字“东篱”,就是根据这一句起的。这名句是: 6、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当人们看到陈旧的事物日趋没落,新 生的事物逐渐兴起时,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中包含着新陈代谢规律的两句诗“ 7、加入市贸组织后,我们要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发达国家有长 处,也有短处,那么我们所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那情形也就可想而知了。 ( ) ③从浦口山上发脉,一个墩,一个炮;一个墩,一个炮;一个墩,一 个炮,弯弯曲曲,骨里骨碌,一路接着滚了来。 ( ) ④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于是薄 暮。( ) 7、诗词填空(10 分) 1、源自《〈论语〉六则》,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 2、 写出初中语文课本上三句含有写“花”的唐诗。 ①______________, 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__ 3、古诗词中,有不少用“杨柳”来表达思念惜别的情感,请你写出一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一个比喻手法写雪景名句。这句诗: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5、陶渊明《饮酒》诗中有一千古名句,表达诗人悠闲的情致,后来元代 马致远取字“东篱”,就是根据这一句起的。这名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当人们看到陈旧的事物日趋没落,新 生的事物逐渐兴起时,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中包含着新陈代谢规律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7、加入市贸组织后,我们要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发达国家有长 处,也有短处,那么我们所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_____________
9、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 这一句诗赞 颂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10、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在身处困境的时候,也不会 感到孤独。请你用唐代诗人王勃的两句诗来说明这一点 阅读与理解(40分) (一)鼾声(15分)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 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前不久,家乡的表 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 头……看到这里,①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 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 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吃过简 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色已深 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 “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 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 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_____________。 9 、 .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 我 们 常 常 引 用 李 商 隐 《 无 题 》 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诗赞 颂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10、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在身处困境的时候,也不会 感 到孤独 。请你用 唐代诗 人王勃 的两句诗 来说明 这一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理解 (40 分) (一)鼾声(15 分)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 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前不久,家乡的表 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 头……看到这里,①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 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 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吃过简 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色已深。 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 “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 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 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 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 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 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 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 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 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 痛。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父亲 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 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 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②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 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11、这篇文章以顺序展开情节,请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 写在横线上。(3分)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 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 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 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 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 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 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 痛。于是,就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 父亲 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 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 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②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 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11、这篇文章以_______顺序展开情节,请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 写在横线上。 (3 分)
12、文中加横线句父亲…头”表现父亲(2分) 13、“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中“特别ˆ指(1分) 14、文中加点的四个“轻轻的”表现了父亲(2分) 15、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2分)第一次是因为 第 次是因为 16、文中画线处,从“记叙的顺序”来看,属于叙,其表达作用是 (3分 17、本文通过写“鼾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我们沿着绿色的草滩,沿着蓝色的湖畔,继续赶路了。尽情的美的欣 赏,已使人从虚无缥缈的梦境中彻底解脱岀来,我拉开车窗的玻璃, 留恋地朝外看着,想把青海湖的美,深深地印在心里。此时此刻,我 产生了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惋惜的心情,如此一个美丽的湖泊,竟默默 地珍癜在如此遥远的地方。我真想告诉所有的人们,都来观赏青海湖 独特的美,都来领略这大自然的魅力。但是,我又很矛盾,我不敢想 象,当成千上万的钞票像一条河流似地流向青海湖,青海湖畔因此而
12、文中加横线句“父亲……石头”表现父亲(2 分) 13、“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中“特别”指(1 分) 14、文中加点的四个“轻轻的”表现了父亲(2 分) 15 、 这篇小说写 “ 我 ” 两 次 流 泪 :( 2 分 ) 第 一 次 是 因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二次是因为 . 16、文中画线处,从“记叙的顺序”来看,属于____叙,其表达作用是 (3 分) 17、本文通过写“鼾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分) (二) 我们沿着绿色的草滩,沿着蓝色的湖畔,继续赶路了。尽情的美的欣 赏,已使人从虚无缥缈的梦境中彻底解脱出来,我拉开车窗的玻璃, 留恋地朝外看着,想把青海湖的美,深深地印在心里。此时此刻,我 产生了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惋惜的心情,如此一个美丽的湖泊,竟默默 地珍藏在如此遥远的地方。我真想告诉所有的人们,都来观赏青海湖 独特的美,都来领略这大自然的魅力。但是,我又很矛盾,我不敢想 象,当成千上万的钞票像一条河流似地流向青海湖,青海湖畔因此而
筑起西式的小楼,撑起遮阳的花伞,荡起阿波罗乐曲的时候,今天这 醉人的青海湖会变成一种什么景象呢。不,这是让它自然而然地生存 吧。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始 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 18、解释下列词语(4分) 虚无缥缈: 席之地: 19、文段中的“遗憾和惋惜”指的是什么?请在文段中回答。(3分) 20、文中说“我又很矛盾”,作者为什么矛盾?说说你的理解。(4分) 21、“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 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这句话从环保的角度,表达了作 者对青海湖的珍爱,请你为保护青海湖的环境拟一两条措施。(4分)
筑起西式的小楼,撑起遮阳的花伞,荡起阿波罗乐曲的时候,今天这 醉人的青海湖会变成一种什么景象呢。不,这是让它自然而然地生存 吧。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始 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 18、解释下列词语 (4 分) 虚无缥缈: 一席之地: 19、文段中的“遗憾和惋惜”指的是什么?请在文段中回答。(3 分) 20、文中说“我又很矛盾”,作者为什么矛盾?说说你的理解。(4 分) ――――――――――――――――――――――――――――― ―――――――――― 21、“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 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这句话从环保的角度,表达了作 者对青海湖的珍爱,请你为保护青海湖的环境拟一两条措施。(4 分)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 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 为屿,为〔山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 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 曰奉壹。 22、解释下列字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参差披拂 明灭可见 差{犬牙差互 见{下见小潭 乃记而去,去的古义 ,今义 2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 ――――――――――――――――――――――――――――― ―――――――――――― (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 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 为屿,为〔山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 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 曰奉壹。 22、解释下列字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分) 参差披拂 明灭可见 差 { 犬牙差互 见{下见小潭 乃记而去,去的古义 ,今义 2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24、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 思想感情?(2分) 25、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 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3分) 写作(45分) 26、在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那样的事,令你激动、令你兴奋, 定有人关心过你、帮助过你。这些人或事给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珍藏在你的心底。以“珍藏的记忆”为题,也可以另拟题目,但要含 有“珍藏”的意思,不少于600字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24、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 思想感情?(2 分) 】 25、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 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3 分) 写作 (45 分) 26、在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那样的事,令你激动、令你兴奋, 一定有人关心过你、帮助过你。这些人或事给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珍藏在你的心底。以“珍藏的记忆”为题,也可以另拟题目,但要含 有“珍藏”的意思,不少于 600 字